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6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6讲

 

  《广论奢摩他56》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12-26

  闻法意乐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像老母亲一样的众生,无论如何一定要获得一切相智圆满的佛果,就得到这个佛果而言,必须内心产生证悟,就是必须地道的证悟按照次第在内心产生,不过一切所有地道证悟的基础,都是止观,所以我们现在对止观的教法进行闻思,希望未来在自己的内心里面,产生具足性相的止观,地道的证悟按照次第迅速、迅速的进步之后,快速得到圆满的佛果,快速报答遍满虚空像老母亲一样的众生,如此思惟调整自己的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正讲

  我们现在进行到的段落,在379页第二行,「故应先生初二种心」,上到这个段落。九住心的部分,每一个住心都解释完毕了。为什么九住心是这个次第?前前后后次第是决定的。原因何在?这就做了一个说明,在378页中间「若得第九住心」这个地方开始,一直到379页第二行「故应先生初二种心」,这个段落要解释的内容是什么?就是要说明得到第九住心的话,前面要先有第八住心,原因何在?做了一个说明;第八住心的前面,无论如何要先得到第七住心,原因为什么,就讲解;第七住心的前面要第六跟第五住心,原因何在做说明;第六第五住心的前面,要第三第四住心,它的原因是什么?第三第四住心的前面,要第一第二住心,原因是什么?又做了说明。这主要是把前前后后的次第,为什么,它的次第决定的,原因做一个解释说明。这个都已经讲解完毕了,现在我们要接着后面的内容。

  379页第三行「如是总谓」,「如是」是如同前面所谈到的,前面所谈到的是反转次第,是从后面讲过来的。就是第九住心的产生,前面有必要得到第八住心,原因、为什么,讲了;第八住心得到,前面要有第七住心;第七住心的前面要有六、五住心;六、五住心的前面要有第三、第四的住心;前面要有第一、第二的住心。这个都要解释它的原因,这是反转的次第。这里呢「如是总谓」这个地方开始,要讲一个顺生的次第,顺生的次第就是指第一住心之后,会产生第二,之后会第三,之后会第四,这个次第也是有必要的。所以把顺生次第的部分,又做一个说明。

  举例而言,譬如说就五道这个例子来讲的话,要得到无学道的话,前面当然要修道,没有修道怎么得到无学道?所以无学道的前面必须要有修道;修道的前面必须要有见道,要先得到见道;见道的前面要先得到加行道;加行道的前面要先得到资粮道。像这种解释的方式,这是反转的次第,反转的次第都要讲它的原因。讲解完毕之后,就知道了,最初要产生的是资粮道,如果资粮道得到的话,后面才可以顺利进入加行道,之后可以进入见道,之后可以进入修道位,之后可以进入到无学道。前面那个反转次的部分,是把道理、原因,要做一个说明。所以无学道要得到,前面有修道,原因是为什么,有道理存在的,修道的前面要见道,这些都要讨论一下它的原因何在,把这些原因都了解之后,就会知道最初要产生的是资粮道呢!如果资粮道得到的话,后面加行就能够产生,后面见道就能够产生。所以由无学道的前面要修道,修道的前面要见道,见道的前面要加行道,加行道的前面要资粮道。从这里可以知道,最初就是资粮道要产生呢!这是有原因,有道理存在的。所以由最初要产生资粮道,从这里就知道,由资粮道的后面才能够得到加行道,才能够得到见道位,所以跟这里所谈到的道理一样的了。

  前面那个反转次第的时候,都是先解释它的原因、道理何在,「如是总谓」就是如同前面反转次第的部分,所解释的道理都讲完了,都已经明白清楚了。「如是总谓」如同前面所谈到的,前面的原因都已经明白了,现在才接着要讲顺生的次第,反转的次第结束,了解它的原因之后,就可以说明顺生的次第。

  「总谓」是用简略的方式来做一个说明,这个是配合修持的方式,把简略的修持方式,也在这里要做一个说明。所以是经由前面反转的次第,了解了原因之后,接下来要如此来说明顺生的次第,同时还要配合一个简略的修持方式来讲,所以才叫「总谓」,「总谓」就是简略的说明。「先应随逐所闻教授,善令心住。」这是第一个住心,由听闻力所形成。「次如所住数数思惟,令略相续将护流转。」这是第二个住心,「次如所住数数思惟」所以是思惟力产生的第二住心。「次若失念心散乱时速应摄录,忘所缘境速应忆念。」这是第三个住心,是念力产生,由忆念的力量去成就第三住心。「次更生起有力正念,于所缘境初不令散。」,「初」根本让它不会散乱掉,这是第四住心,第四个住心的时候,忆念的力量已经圆满了,所以一开始对所缘境就不会散乱掉了,这是讲第四住心,忆念的力量已经圆满。

  再过来第五住心,「若已成办有力忆念,」有力的忆念已经都完整圆满了,「又当生起猛利正知,观沉掉等能从所缘散乱过失。」第四住心我们刚刚谈到,所缘境根本就让它不会散乱,不会散乱之后,如果说这个忆念的力量到达威力强大的时候,当从所缘涣散掉的,让我们的内心离开所缘的沉掉产生的时候,也能够了知这个过失,能够这样子做的,强烈正知的力量就产生了,这是第五住心。

  「次当起功用力,虽由微细失念而散,亦能无间了知断截。」这是第六住心。第六住心就是正知的力量已经强烈到圆满了。「既断除已,令诸障品不能为障,定渐延长。」这是第七住心,精进的力量产生了。「若生此心策励修习得修自在,」「得修自在」是第八住心,就是精进的力量到达圆满了,已经非常熟悉了,就能够得到「即能成办第九住心,无诸功用胜三摩地。」这是第九住心,第九住心是串习力。这是按照从第一住心开始谈,谈到第九,所以是顺生的次第。

  「是故未得第九心前」,「是故」是前面的九住心,顺生的次第都已经了解了,在得到第九住心前面的段落,要精进去做,而且也要花力气,但是得到第九住心之后,不必特别花力气,心仍然能够安住在等持之中顺利进行。所以「是故」是如同前面所讲的原因之故,第一住心是什么样子,第二住心是什么样子,顺生次第就解释了嘛!解释了之后,就了解了,知道了这个情况。所以在第九住心的前面,心要安放在等持上面的时候,要花力气,要精进,要花大的力气,心才能够放在等持的上面。可是第九住心得到之后,就不必花力气了,然后心仍然在等持当中,仍然可以达到的,不必花力气也可以达到的。

  我们看经文的内容,很容易了解的,「是故未得第九心前,」「修瑜伽师」做禅修的瑜伽师(「须施功用,」)他必须花功用,必须花力气,「于三摩地安住其心,」对于心要安住三摩地这件事情上面而言,要花力气去做,才能做到,但「得九心已」第九住心得到了之后,「虽不特于住心功用,」在心安住于等持上面,不必特别去花力气,不必特别去思惟,「然心亦能任运入定。」心也很自自然然的,整个就能够安住在等持之中。所以第九住心的前面跟得到第九住心后面,那就有所差别了,这里讲的就是它的差别,要花力气,不花力气。

  「虽得如是第九住心,」虽然得到如同前面谈到的第九住心,不必花力气的情况之下,心都能够很流畅的安住等持之中,但是「若未得轻安,如下所说尚不立为得奢摩他,」奢摩他是安止,「何况能得毗钵舍那。」(胜观),那就不用讲了。第九住心,如同前面所谈到的,那我们看起来,好像好利害,已经很利害了,好像得到安止了,没有呢!第九住心的时候,心安住在等持上面也不必花力气,然后也很流畅的安住在上面。在我们觉得,第九住心已经好利害哦,好像是安止哦,没有呢!因为还没有得到轻安,就算得到第九住心,但是轻安没有得到的话,就不能称之为得到安止,如果没有得到安止的话,那胜观就不用讲了,根本就没有得到呢!

  所以第九住心看起来好像非常奇特,不必花什么力气,心也能够很顺利的就在等持上面,但其实不是,假设没有得到轻安,都不能算得到安止,没有得到安止,胜观就不用讲,那当然也没有了。

  不过这个部分有人误解了,产生什么误解呢?得到第九住心的时候,把第九住心当做是无分别智,已经得到无分别智了,有这种误会。这个误会内容是指,在第九住心的时候,应该内心产生乐明无念,这个就达成了,有这么一个能力了,但是把乐明无念的部分,把它误解了,误解成为是无分别智,那就差别很大了,因为无分别智是空性的现证,对空性本身得到一个现证,现证空性了。如果是现证空性的话,那很显然要见道位,除了见道位,之前都不会现证空性的。在第九住心的时候,不要说见道位还没有得到,连前面的胜观都没有得到呢!第九住心的时候,有乐明无念,这个产生是有的,但是把乐明无念–无分别念头,把它解释成无分别念头的本智,那这个就差很大了。所以第九住心的时候,这个等持本身,能够达到乐明无妄念,这个可以的,确实是这个样子,但是把这个状态误解成为无分别智,也有人产生这种误解。其实这个时候无分别智也没有产生,胜观都没得到呢!因为安止都没得到呢!因为它仅仅只是第九住心而已。但是第九住心的时候,当然就有这个乐明无念,它是一个无分别妄念的等持,这确实是真的,不过无论如何,它毕竟还是第九住心,所以有人有这种误解,要把这种误解破除掉,所以就讲了后面这个段落,那就显然在当时,确实有许多人产生这种误会。

  「然得此定」,「此定」就是第九住心,(「有无分别安乐光明而严饰者,」)有无分别安乐光明而做为它的装饰,意思就是指,能够得到第九住心的时候,拥有这个乐明无念,「安乐光明」就是乐、明跟无分别妄念,就是乐明无念。第九住心等持本身有这个乐明无念的特色存在,(「误为已生根本后得共相合糅无分别智。」)但是把它误会成为已经得到根本后得共相合糅的无分别妄念的智,有人这样子把它误会,这是第一种误会。有人有这么一种主张,说乐明无念的觉受产生的时候,把它解释成无分别智。

  再其次,还有一个更糟糕,有人错误得更离谱,更加严重,「尤有众多于声闻地所说第九住心,」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第九住心,就是还没有达到第九住心,但是都有谈到第九住心的内容嘛,把第九住心(「误为已生无上瑜伽之圆满次第者,」)认为已经达到无上瑜伽圆满次第的证悟,那无上瑜伽圆满次第的证悟这是很高的境界,但是把第九住心乐明无念出现的时候,就觉得第九住心是无上瑜伽圆满次第的证悟,那这个误会就更大了,「下当广说。」后面还要详细的作一个说明,明白的区分清楚,那就表示以前的人,确实有这么一个误会存在。

  这里面谈到两个误会,第一个是第九住心的时候,他本身有乐明无念,这个确实是有,但是乐明无念本身不会是无分别智,差别非常大的,乐明无念本身不是无分别智,因为无分别智必须是根本跟后得完全相混合在一起,这才是无分别智,而且要现证空性,那乐明无念还达不到这个程度,但是把乐明无念当做已经是无分别智了,这是第一个误会。第二个误会呢,把乐明无念第九住心解释成无上瑜伽圆满次第的证悟,有这个误会。这些误解「下当广说」,因为差别很大,所以后面要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看一下后面的大纲就会知道「下当广说」,后面要详细说明是在什么地方?在380页(倒数第二行)「由修成办奢摩他量」由好好的做观修就能够成办奢摩他–安止,标准何在?要分三项,(「分三. 一. 显示奢摩他成与未成界限」)显示奢摩他成功还是没有成功界限何在,第一个。(「二. 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第二个,显示依于奢摩他趣入总的道轨是什么。「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三项里面「初又分二. 一.显示正义」显示奢摩他到底成功了没有成功,这里面的「显示正义」正式做一个说明,「二.有作意相及断疑.」在断疑的那个段落里面,就要把这些疑问,就是后当广说那个部分,放在断疑这个篇幅里面。

  乐明无念的部分,我们以前解释过了,可能有新来的人,或者有些人忘记了,在讲安止刚开始的地方,讲到止观自性的部分,胜观的自性,338页「毗钵舍那自性」…在340页中间,我们上次讲到乐明无妄念,乐明分别心的部分「有说内心无分别住」无妄念而住的情况,倒数第四行「故缘如所有性之定慧,是就内心证与未证二无我性随一而定,非就其心(安)住与不(安)住,明了安乐无分别相,而为判别,以(因为)心未趣向无我真实(空性)者,亦有无量明乐无分别三摩地故。」明乐无分别就是乐明无念的等持,它们也有呢!就是没有证悟空性,心未趣向无我真实,心没有趣向空性,没有证悟,本身都还有很多乐明无分别妄念的等持呢!

  原因何在?底下讲原因,「虽未获得实性见解」,没有证悟空性,「但若执心令无分别(妄念)现可生起」,还没有证悟空性,但是在没有证悟空性的情况下,我也可以让我的内心根本就不思惟,任何的妄念根本都不要出现,可不可以这样子?可以嘛!这个切身的经验体会就可以知道,这个确实是可以发生的,就算没有证悟空性,可是内心都不要作思惟,没有任何的念头想法,这个可以达成,所以「现可生起」。「故未解空性,生无分别定无少相违」,因此就算没有证悟空性,可是内心产生一个无分别妄念的等持,可不可以?可以呀!这两个完全根本就没有违背的。

  在这个情况下「若能由此」内心能够达到无分别妄念的状态,在这个情况之下,「久摄其心」让这个状态继续维持下去,内心没有分别妄念的时候,使这个无分别妄念都没有念头,这个状态继续继续维持下去的话,久摄其心,以摄心的威力,就能够让风(气)产生堪能,这个时候心完全放轻松,不做任何的活动,不做任何的思惟,完全都没有分别妄念,完全没有念头,这个时候当然气也非常的放轻松,在这个情况之下,久而久之,继续维持下去的话,慢慢的气就能达到堪能。所以「风生堪能」,气就能达到堪能,「身心法尔能生喜乐,」法尔就是自然,如果气能够达到堪能的话,逐渐逐渐的身心就产生喜乐,这是自然的、必然的,自然的状态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当内心没有念头、想法的时候,逐渐逐渐的呼吸完全放轻松,当然气就达到堪能。气达到堪能之候,当然逐渐逐渐自然的,身心就会产生喜乐。所以这个时候,都没有证悟空性,没有证悟空性的情况之下产生安乐,这也没有互相违背「故生喜乐亦不相违」,没有证悟空性产生乐,有什么相违吗?没有相违。「喜乐生已,即由喜乐受相明了力令心明了,」喜乐产生之后,由于感受到喜乐之故,这个感受喜乐的力量继续强烈,当然内心就会变成很明晰,内心的明分就有了。因此之故,乐明无妄念就可以达成了。这些没有证悟空性,也可以达成,「故说一切明了安乐无分别定,皆证真性全无确证。」内心不作任何思惟,没有任何念头,安住在无分别念头的情况之下,之后让它继续持续,这个时候身心都会完全放轻松,在内心完全放轻松的情况之下,当然气逐渐的就非常顺畅,身体里面的气很顺畅之候,逐渐逐渐的就能够达到堪能。当气达到堪能的时候,逐渐逐渐持续下去,身心就会感到快乐,所以身心的喜乐就会产生。当这个乐的威力继续强烈,内心就会很清晰、很明晰,内心的明分就得到了,乐明无妄念的等持就产生了,这个跟空性都没有什么关系。就算没有证悟空性,这些都可以得到,所以这里解释乐明无妄念的情况呢!

  我们看前面有谈到,第九住心的时候,在379页倒数第五行「然得此定」第九住心,「有无分别安乐光明而严饰者,」严饰就是庄严,做为它的装饰,得到第九住心,按照第一、第二、第三,这样修、修、修,之后就得到第九住心,在得到第九住心的时候,以乐明无妄念做为它的装饰,就是说在第九住心的时候,能够达到乐明无妄念,可以得到乐明无妄念的意思。

  前面谈到乐明无分别妄念的等持,前面说明过了,应该就了解了。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得到安止,这个部分应该是不算是太困难,不过很多人在乐明无妄念的等持产生的时候,就产生很多的误解,没有得到安止,误会成为得到安止;没有得到胜观,误会以为得到胜观;没有得到无分别智,也误会了,以为得到无分别智;没有得圆次的证悟,也误会了,以为得到圆满次第的证悟,大概很多人啦!现在许多禅修者,做禅修之后,大概很多人产生这种误会呢!

  误会的原因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就是认为无妄念的等持产生的时候,把它误会成为得到安止;得到胜观;得到无分别智;得到圆次的证悟。在乐明无分别妄念的时候,把这个无分别妄念误解成为证悟了空性,内心都没有思惟证悟了空性。现在有很多人做禅修,大概也有这么一个情况,就是观修的时候,前面谈到乐明无分别妄念嘛,所以安乐产生了,安乐产生了之后,把它误会成为得到了安止呢!其实仅仅只是乐明无分别妄念的等持而已,错乱之处,错乱的形成大概是这个样子,安乐产生的时后,把它误解成为轻安之乐,但是并不是所有身心的安乐都当做是轻安之乐,不一样嘛!不是身心安乐一定是轻安之乐,不是的!但是当身心安乐产生的时候,把它误解成轻安。就是首先心不散乱,心追逐对境而去,妄想纷飞,念头很多,现在心不散乱,收摄内心,心不会散乱到对境去,心不散乱的情况之下,能够好好的安住,所以能够没有分别妄念,好好的安住,这样持续持续下去的话,慢慢逐渐这个气就会很柔和,就能够达到堪能。气不会散乱,能够放轻松,就能达到堪能。气达到堪能之后,身也产生安乐,内心也产生安乐,之后靠着身心安乐的力量之故,内心也得到明分,之后乐明无妄念的等持就产生了嘛!

  所以这里面有安乐的部分,把这个安乐误解成为是轻安之乐,误解成为轻安之乐,就以为得到安止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有人没有得到安止,误会成为得到安止;没有得到胜观,误解成为得到胜观。而且乐明无妄念里面,有一个明分的部分,把它误解成为得到胜观。乐明无妄念里面,还有一个无分别妄念,就内心都不散乱,没有任何的思惟念头,把它误解成为证悟空性了,所以跟那个无分别智证悟空性一样,都没有思惟,没有分别妄念嘛!唉唷,已经得到无分别智了,就产生这种想法了。这是在无分别妄念的时候认为谛执也不存在了,执着都没有了呢!喔,证悟空性了,这个纯粹都是误解。之后乐,明,无妄念三者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误会成为已经证悟了圆满次第,得到圆满次第的证悟,错乱的误解大概是这样子产生的。

  得到第九住心的时候,可能都还没有乐明无妄念,但是之后之后逐渐就会产生,那就表示第九住心的威力逐渐逐渐的强大,之后就会发生乐明无妄念的情况,那这个时候可能产生误解的危险,那就更加大了呢!所以在379页倒数四行,「尤有众多」那就表示这种情况是很多人有这种误解,很多人有这种错误的了解,「误为已生无上瑜伽之圆满次第」这种误解就很多了,第一种错误啦,第二种错误啦,很多了,「下当广说」所以后面要详细解释一下,那表示可能很多产生这种误解呢!

  不过至尊仁波切这里虽然谈到是得到第九住心之候,但是就我们的情况来讲,回过头来想一想,分析一下我们自己情形的话呢,可能我们的情况不是这样子了。现在至尊仁波切讨论的是得到第九住心之候,会发生什么样的误解,我们是第九住心都没有得到,但是误会成为我已经得到第九住心。不要说第九住心,可能第一住心都没有得到,但是就说我已经得到第一住心了。所以许多人禅修几天之后,稍微做几天禅修,一天两天三天禅修之后,就说我得到第一住心了,再修几天,得到第二住心了,又修几天,得到第三住心了,所以大概修了一周十天,就说已经得到第几个住心、第几个住心,可能有很多人有这样子一个误解了,那就表示对九住心的内容还没有了解清楚。

  至尊仁波切这里所谈到的是针对得到第九住心之后,那个时候的情况,很多人可能产生误解,这个情况要把它厘清楚。所以这个部分做一个说明,而且后面还要详细说明。不过就我们的情况而言,那可能不是这个样子,因为第九住心恐怕应该是一个还算满高的境界,至尊仁波切在这里是讨论一个很高的境界,就我们而言,可能还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呢!我们分析想一想,可能自己的情况是第九住心没有得到,认为得到了;连第一住心都没有得到,就认为得到了,认为得到了第一住心、第二住心、第三住心等等,这个误解很多。没有得到,而认为他得到,那就表示一个征兆,征兆是对于每一项每一项九住心的内容,不是很了解,对于第一住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住心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可能都还不是很清楚,所以产生这种误会。

  不要说这个段落,上一次在前面前面的部分就谈到过了,不要说九住心,九住心没有产生之前,还需要一个无过失的等持,上一次无过失的等持讨论很多了,无过失的等持要产生都很不容易呢!我们这个大纲是要先产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无过失的等持产生之后,依于无过失的等持而趣入住心的情况,是不是这样讲?在这个大纲里面是不是这样讲?无过失的等持产生之后,才要进入九住心,这个大纲在349页,「此又分二. 一.引生无过三摩地法. 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依彼就是依靠无过失的三摩地法之后,才能引生住心次第。所以从第一住心到第九住心,前面都先要产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靠着无过失的等持,才能够引发九个住心。

  仅仅只是前面的无过失三摩地(无过失等持)都不容易产生,这个部分就不简单了。我们看一下,上次有特别谈到,仅仅只是无过失的等持这个段落,至尊仁波切就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讨论它,就表示无过失的等持很重要,而且要先产生,那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多,那就了解了这个无过失的等持产生其实不太那么容易,所以用了这么多的篇幅去解释说明呢!

  我们现在所谈到的段落,379页,这两种误会解释完毕了,之后四种作意、六种力,这个我们都有解释过,都讨论过、说明过了。现在看380页「若尔初二心时,」要从这个地方开始讲解,这是就有疑问产生,「若尔」这个地方要提出问题,这里面提出两个问题,不过在说明这两个问题之前,要了解这两个问题,主要是从四种作意那个地方谈起,四种作意的部分我们说明过了,可能大家忘记了,要先复习一下下,说明一下下,不然的话,这个「若尔」这两个问题就不能弄清楚了,所以要先了解一下,要讨论的是四种作意。

  四种作意《声闻地》里面有讨论到,第一个是力励运转作意,第二个是有间缺运转作意,第三个是无间缺运转作意,第四个是无功用运转作意,就谈到四种作意。这《声闻地》里面的内容了,第一个是力励运转作意要花很大力气去做的,第一住心、第二住心;第二个是有间缺运转作意,是三四五六七,这五个住心;之后无间缺运转作意,是第八住心;第九住心不必花力气了,所以无功用,「功用」是花力气嘛,不必花力气无功用运转作意,这第九住心。这《声闻地》讨论过了。

  这个问题讨论过了,有了四种作意的理论之后,马上发生问题了,「若尔」提出两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初二心时」初二心就是第一住心跟第二住心,「亦有」也是有「有间缺运转,」它也是会中断的,有间缺运转的,中间的那五个心,「中五心时」就是三四五六七,「亦须力励,」也是要花力气的,「云何初二不说有间缺运转作意?」第一住心、第二住心不讲它是有间缺运转作意,说是力励运转作意,「于中五心不说力励运转作意?」中间那五个心要花力气,可是也不讲力励运转作意,说是有间缺运转作意,为什么?就问了这个问题。第一住心、第二住心称之为力励运转作意,它要花很大的力气,可是第一住心、第二住心也是有中断啊,它不是不中断的,也是有中断的啊?但是为什么第一住心、第二住心讲这个有力励运转作意,不把它列入有间缺运转作意,这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中间那五个住心,三四五六七,这五个住心称之为有间缺运转作意,当然意思是说它会中断的,中间会中断的,所以不是不中断,有中断的,问题是这五个住心,也是要花力气,它仍然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做呢!但是为什么它不讲是力励运转作意呢?为什么要讲它是有间缺运转作意呢?就问了这两个问题。

  回答是这个样子,那就要先分析一下第一住心、第二住心,以及中间五个住心的区别,中间五个住心就是第三四五六七,有区别存在的,这里两种类型有区别存在的。因为第一住心跟第二住心的时候,趣入于等持的时间其实很短暂,但是中间五个住心入于等持的时间,比起第一住心、第二住心而言,那就长很多了,有这个差别存在。因此就等持而言,等持中断了,之后再趣入等持,然后又暂停中断了,又再趣入等持,这样一个情况称为有间缺运转,所以有间缺运转如果用在中间的五个住心,那就很洽当,很适合,因为它安住的时间比较长,然后它中断了,又继续安住,所以讲说它有间缺,这个就很适当。但是如果把有间缺用在第一住心、第二住心,那就很奇怪了,因为它大部分的时间都没有安住嘛!它有安住跟没有安住而言,大部分的时间都没有安住,有安住的时间是很短的,然后说它中断了又趣入、中断了又趣入,就很奇怪,就不太适当了,因为大多数的时间它都没有安住在等持里面嘛!所以中间那五个住心,用有间缺这是很适当的,因为它是有中断了又再趣入、有中断了又再趣入。但第一住心、第二住心的问题呢,它不在这里,如果说它有间缺那很奇怪,因为它大部分的时间它都没有在等持之中。

  第一住心、第二住心的特色在于,最初要趣入等持,很困难呢!因为它花很大的力气才入于等持之中,入于等持的时间很短,之后又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够入于等持之中,这是它的特色。中间那五个住心呢,不再要花很大的力气入于等持之中,不必花很大的力气它就能够入于等持,问题是入于等持之后,会中断掉,这个是它的特性,有这个差别存在。因此之故,中间那五个住心才用有间缺运转作意,用这个名称。前面的两个住心呢,第一住心、第二住心,它的特色不在于有间缺,而是最初要入于等持,就已经很困难,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够趣入,所以它的名字就把它称之为力励运转作意,是有这个原因的。

  因此后面有这个回答,「答:初二心中」第一住心跟第二住心,「心入不入定,后者极长,」入于等持之中跟不入于等持之中,不入于等持的时间比较长,两个比较,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在等持里面,这是第一住心、第二住心。「中间五心住定时长,」中间五个住心而言,安住在等持的时间就长很多了,就很长了,「故于后者就三摩地障碍立名,前者不尔。」后者就是中间那五个住心,因为它大多数的时间都住在等持里面,在这个等持里面,它会发生什么障碍呢?就是它会中断,所以从这个部分的特色来给它取名字,就给它取名字叫有间缺运转作意。「前者不尔」前者,第一住心、第二住心就不能够这样子讲,它大部分的时间都没有安住在等持里面,所以不能够用这个名词,这是解释第一个问题。就是有间缺运转作意,用在中间那五个住心很适当,用在第一住心、第二住心就不适当了,这个做了一个回答。

  底下要讲第二个原因,第二个回答就是力励运转作意适合用在第一住心、第二住心,但是不适合用在中间的五个住心,原因何在?底下又还要做一个回答,「故虽俱有力励运转,」是说中间那五个住心还会中断,已经中断了之后要回来,也要花力气的,这是因为由沉掉造成它的中断,之后要把沉掉灭掉,才能够又摄心抓回来。所以把沉掉灭掉,心要抓回来,这个要花力气,所以花力气都是一样的,「故虽俱有」就是一二住心也要力励运转,中间那五个住心也要力励运转,这个两边都要有,都是要花力气,这一点是相同的。

  不过「然间缺运转有无不同,」但是间缺运转中断之后再进行,这个就两边不一样了,因为安住在等持之中,中断了之后收回来继续进行,这个特性用在第一二住心并不适当,不适当的原因是第一二住心大多数都不在等持之里面,一二住心大多数的时间不安住在等持之中,大部分都没有,前面解释过了。所以一二住心并不适当用这个名词,说它的等持中断了又再拉回来,这个不太恰当了,因为它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在等持里面。有间缺运转用在中间那五个心就非常的适当了,虽然它也是要花力气,不过它的特色是中断了之后它还能收回来,这是它的特色。

  而且就要花力气而言,「故于力励运转作意,未说中间五心。」就花力气而言,中间五个心,当然也要花力气,但是跟第一住心、第二住心就有差别,中间那五个住心,它的特色不在它要花力气,而在它会中断,所以中间那五个住心,就用会中断的特性来给它取名字,所以叫做有间缺运转作意,而不用力励运转作意。因此之故,第一、第二住心就不能够用有间缺运转作意,因为那不恰当嘛!所以就给它取名字叫做力励运转作意,因为这个也是它的特色,最初进入等持要花很大的力气,这是它的特色,而要花很大的力气这部分,并不是中间五个心的特色,所以力励运转作意不能够用在中间的那五个住心,因为中间的五个住心,它的特色不是在要花力气,而是会中断,中断之后还要再拉回来,这是它的特色。因此之故,力励运转作意,就未说中间五心,这个名词,就不适合用在中间的五个心,然后呢,有间缺运转作意,这个名词,不适合用在前面的两个心,所以这是问题跟它的回答,到这里都回答完毕。

  「如是住前所说资粮,」「如是」是如同前面的两个大纲所说的,现在这个地方讲的是安止的观修方式,前面要有加行,就是资粮,怎么做准备的部分,资粮的部分,之后正式观修安止的方式,都讲解完毕了。正式观修安止的方式,就谈到九住心怎么实修,之后到达九住心的段落,修止的方式都说完了,说完了之后就谈到安止,因为透过九住心的禅修,九住心之后会得到安止,所以后面才要讲安止,所以「如是」是如同前面所谈到的,从修安止开始谈起,第346页,如前是要如同前面的两个大纲,两个大纲讲完了,现在才要讲第三个大纲,「个别学法分三. 一.学奢摩他法. 二. 学毗钵舍那法. 二. 学双运法.」其中的第一项学奢摩他安止怎么修呢?修止的资粮是什么,依着止资粮来修安止,修安止之后成就奢摩他,成就这个安止是什么,对不对?所以第一个讲修安止的资粮是什么,这里面讲修止的时候它要齐备什么资粮,怎么准备什么顺缘。然后依靠安止的资粮怎么修安止,安止里面的加行怎么做,正行怎么做,这些全部都讲完了,所以这两个大纲讲完了,现在才要讲第三个大纲。

  第三个大纲就是由修成办奢摩他,所以「如是」是如同前面第一个大纲所讲的内容、第二个大纲所讲的内容,如同前面所谈到的内容,要「住前所说资粮」,在依于安止资粮部分所谈到的,这资粮、顺缘都要齐备,之后「恒依精进修三摩地,」资粮齐备之后修安止的方式是什么,这个要经常精进修等持怎么怎么做,这些都要努力的去做,「乃能成办正奢摩他。」如果这些都做好了,当然安止就能达成了。所以一定要恒常精进的做实修,假设开始修几天又放弃、开始修几天又放弃,那永远都是这个样子,那安止不会达成的,所以三天捕鱼五天晒网,那当然不可能达成嘛!因此之故,「若略修习一次两次,」修一次两次之后,又放弃又开始修、又放弃又开始修,「还复弃舍所修加行,必不能成。」必不能成办安止,「如《摄般若波罗密多论》云:『由无间瑜伽,精勤修静虑,如数数休息(再三再三的休息),钻木不出火,瑜伽亦如是(瑜伽的实修也是这个样子),未得胜勿舍。(没有得到殊胜的安止不能够舍弃,要不断的精进而做)』」我们今天的讲述到此。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