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4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4讲
《广论奢摩他54》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12-12
闻法意乐
我们现在对于安止的教法进行闻思,未来逐渐逐渐的能够把内心入于妄念导致的涣散、散乱,逐渐逐渐的减少,内心的胜慧增长增广,慢慢的证悟空性的意义,之后就能够形成对于谛执的对治,靠着去对治谛执之故,对我内心所存在的我爱执跟我执来进行战争,把它们消灭掉之后,能够到达不住于有寂二边。将内心的我执消灭掉之后,就能够脱离三有边,将内心的我爱执消灭掉之后,就能够不住在寂灭边,所以远离二边,之后迅速成就佛陀的果位。思惟这个内容,调整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正讲
我们进行到的段落,在376页第三行,「二. 续住者.」续住里面《庄严经论》有谈到,对于《庄严经论》的经文,至尊仁波切就做了一个解释,(「谓初所系心令不散乱,」)谓最初所系的心,让这个心持续而不散乱掉,(「即于所缘相续而住.」)「如云:」《庄严经论》里面谈到(『其流令不散。』」)安住的流续,令它不要散掉,这个流是指续流,心专住在对境的续流,让它不要散乱掉,继续安住的意思。所以第二个是续住。
在前面谈到第一个住心,内住的时候,本来内心完全放射到外面去了,现在已经向内收摄回来,能够专住在内在的一个对象上面,内心已经能够专住了,可是现在要稍微练习,稍微努力一下,让它能够继续延长,时间能够延长久一点,这个部分把它称之为续住。在六种力量里面谈到,377页倒数第二行,由思惟力能够达成续住的心。平常我们运用到思惟,思慧的部分,恐怕很少,大部分我们都只有运用到闻慧的力量,这一个项目而已。如果说要能够完整运用思慧的力量,那就能够达成续住,所以「由思惟力成续住心。」那这里有谈到了。所以运用思慧的时候,对于对境完整的运用思慧,不仅仅是最初专住在对境上而已,而且时间还要再延长久一点点。那就是说,对于对境已经有时间可以去思惟了,就是再三思惟、再三思惟它的意义,那就变成说时间要久一点了。因为听闻的时候是最初了解,最初知道了,这称之为闻慧的阶段,称之为听闻嘛!谈到思慧的意思就是指呢,那要再三想一下、再三想一下,是不是表示说要有比较长的时间?他才有办法去再三想一下,所以就又变成了续住。所以说由思慧的力量,可以去成就续住,那表示靠着思慧的力量,可以让这个专注,再稍微延长一点点,久一点点,可以做一个思惟,那时间就长一点点了,所以才说用思慧的力量去成就续住,这是由六力来配合的情况。
之后在四种作意里面呢,没有谈到。就只有我们上次所谈到的,380页第二行「此说初二心时,须勤策励,故有力励运转作意」这是第一个作意,第一个住心跟第二个住心,都在力励运转作意之中,励运转作意里面,就是内住跟续住,都还在力励运转作意呢!只有这个地方有谈到了。初二心,在听闻跟思惟的阶段里面,都是运用闻慧跟思慧,还不能运用到修慧的力量。如果在闻慧跟思慧的段落,那显然要花许多的力气,要稍微花一点点的力气。当觉受已经引发出来的时候,那不必花力气了,就不必花很大的力气了,那时候是自然而然的,变成个性的一部分,变成内心习惯的一个部分,内心的习惯已经达成的时候,那显然就不必花很大的力气了。至于现在续住这个段落,还不是呢!还是在闻慧的力量,思慧的力量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还不是变成内心习惯的一个部分,这时候还要花大的力气呢!
我们要了解的一件事情,闻思修有次第存在,不过到了观修的那个段落,前面对于闻慧跟思慧的运用,就还要更加完整,威力还要更加强大呢!譬如说在做听闻的时候,更加进步,到观修的时候,这个闻慧部分的力量那会更加强大。修慧的阶段,思惟的阶段而言,进入观修的时候,当然能够把闻慧运用的还更加强大呢!譬如说在第一住心跟第二住心,这个当然是要当做是观修的时候,这已经是在进行观修了,因为从前面无过失的等持,已经开始了嘛!无过失的等持都已经过掉了,已经到达第一住心,到第二住心了,所以观修的修止早就已经在进行了。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呢,第一住心的时候,闻慧的力量已经到达很大,到达圆满完整了。到了第二住心的时候,思慧的力量到达完整,到达圆满了。可见闻思修三个阶段,它不是互相排斥的,它是互相相辅相成的,这一点要了解。
《声闻地》也开示六力,《声闻地》也谈到九住心,《声闻地》也开示了四种作意。这个九住心,六力,四种作意的内容,《声闻地》都有开示过。但是到观修的那个时候,观修的那个段落里面,还是运用闻慧,运用思慧。运用闻慧,运用思慧的威力都还更加强大呢!所以闻思修三者,它不是说互相违背离开,你排斥我,我排斥你,不是的!它是相辅相成的。不仅相辅相成,到达更高阶段的时候,下层阶段的那个威力,还要发挥的更加强大,更加完整,这个意义要了解的。
第三住心称之为安住,(「三.安住者,谓由妄念向外散时,速知散已,还复安置前所缘境。」)安住者,谓由妄念向外散乱之时,马上就知道已经散乱掉了,又回来安住在以前那个所缘的对境上面,这是根据《庄严经论》里面所谈到的,(「如云:『散乱速觉了,还安住所缘。』」)对内心已经散乱掉的话,马上察觉之后,又回来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不过这第三个,如果你们看藏文的话,第三个翻成安住,好像是有一点点奇怪,是不是这个样子?有没有?注意看那个藏文字,那个是打一个补丁的意思,对不对?补充的意思,就又再补充一次,再补充一次安住住上面的意思。就是前面已经谈到运用闻慧的力量,思慧的力量。已经运用了闻慧的力量,思慧的力量之后,已经放在对境上面。举例而言,譬如说内心放在对境上面,已经过了半个小时,已经能够安住半个小时,安住半个小时之后,再补充一次,又补一次,就是又再安住第二个半个小时,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半个小时,又多了一个,所以再补一次,再补了一个。如果翻做补住的话,可能就跟字面比较符合了。又打补丁,又打了一个嘛!譬如说布破了一个洞,再给它打一个补丁,给它补上去,那它是不是很完整?所以要补充,补了一个东西,给它补充上去。这样子可能跟藏文字呢,会比较符合在一起的。
这个是讲心安住在对境上面的时候,闻慧思慧使我们内心放在对境上面,它内心的力量,心力而言呢,有一个它的时间,这个时间的长度用完了,没有了,那心就跑掉了。内心放在对境上面的力量已经用完了,没有了,没关系,再补充一次,好像贴了一个补丁一样,再补洞一次,所以这个是第三住心。所以第三住心如果翻做补住的话,就完全跟字面会互相符合的。前面闻慧思慧的力量已经结束了,已经用完了,就是透过闻慧思慧,心放在对境上面,因为力量已经用完之故,心没有办法放在对境上面,这个时候忘失产生,因此心会涣散掉。所以「谓由妄念向外散乱」就表示闻慧思慧的力气用完了,心放在对境的力气已经用完了,因此受到忘失的影响故,心就会散乱到别的外境去,内心就形成散乱了。不过没有关系,形成散乱的时候,「速知散已」这个时候用正知察觉,怎么样再补充一次呢?「还复安置前所缘境」这个就是生起忆念的力量,透过忆念再打一个补丁,再补一次。为什么能够让心抓回来呢?由速知已,马上察觉之后,为什么能够让让心能够再回来呢?这个要靠忆念的力量。
第三住心的时候,重点就放在生出忆念的力量,已经察觉之后,内心生出忆念的力量。因为生出忆念的力量之故,心又忆念到以前的所缘对境,所以心再度的放到所缘的对境上面,好像打一个补丁,又再补充一次,继续安住、继续安住。所以心散乱掉,跑掉的时候,马上生出忆念的力量,想到以前安住的所缘对境,散乱掉心又抓回来,又再安住一次,是这个意思的。
在六力里面,我们看一下六力的段落,377页倒数第一行「由忆念力成办安住近住二心,」由忆念力会成办安住跟近住二心。第一住心由听闻力形成,第二住心由思惟力形成,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安住跟近住二心,要由忆念的力量来形成的。不过这两者有所差别,在第三住心是忆念的力量刚产生,到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忆念的力量已经很完整,发挥到最大功效,已经完整、圆满了。所以透过忆念,首先使内心向外乱的时候,马上又抓回来(补住),到近住的时候,忆念的力量已经非常完整,很强大了。在377页谈到「谓从所缘向外散时,忆先所缘于内摄录,又从最初生忆念力,从所缘境不令散故。」「又从最初生忆念力,从所缘境不令散故」是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这里面谈到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的差别,首先内心散乱了,忘失掉所缘的对境,跑掉了之后,由忆念的力量把这个心抓回来,从新收摄回来,排除掉散乱,把心收摄回来,这是第三住心,从新再住一次嘛!这是靠忆念的力量,把心抓回来从新安住。但是假设忆念的力量已经到完整,力量发挥到最大,这时候心根本不会散掉,根本就不会跑掉,心不会跑掉的原因,就是因为忆念的力量已经很强大了。可见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有所差别,第三住心的时候是忆念的力量刚产生,透过生出忆念的力量之故,所以能够把散乱的心抓回来,继续的再补一次,继续又安住在所缘境上面。但是假设忆念的力量发挥到很大,很完整的话,那这个心本身就不会跑掉了,它一直专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那个时候就变成第四住心了,所以这二者有所差别。
四种作意里面,380第二行谈到「次五心时,」次五心就是第一住心第二住心结束了,后面的第三住心、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住心,这五个住心。五个住心的时候「由昏沉掉举故,中有间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间缺运转作意。」现在谈到的是九个心里面的第三安住,这个时候是有间缺运转作意,表示都有昏沉跟掉举,沉掉都会产生,安住的时间不能够维持的很久,中间沉掉产生又再抓回来,沉掉产生又再抓回来,是这样一个段落,所以这个时候是「有间缺运转作意」。
第四个住心「近住」,376页倒数第七行「四.近住者.」近住在藏文里面「近」这个字就是很好的意思,好的意思,譬如说近止息,极端的止息,「近」就是好的意思了。近止息的意思就是指止息,已经到达好的情况,好的状态。近住就是这个安住,已经到达一个好的状态,所以称之为近安住。那近安住是什么意思呢?前面住心的时候,念力才刚产生,这个念力产生还没有到达很好的状态,念力的威力还没有发挥得非常完整,念力才刚产生嘛,所以当然还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可是到了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这个念力已经产生了,不仅产生,而且产生了之后,念力已经完整了,已经圆满了,所以这时候状态很好,已经到达一个好的状态,所以把它称之为近住,是指这个意思了。
前面有讲过,第三住心,第四住心有所差别。在第三住心的时候,念力才刚产生,念力产生之后,才刚把心收摄回来,因为第二住心之后,时间又不能维持很久,心就散乱掉了,跑到别的对境去了,跑到别的对境去之后,把心抓回来,怎么抓回来?靠念力嘛!因为念力想到以前那个所缘对境,心就抓回来了。所以这念力才生出来,那这个念力就还不到威力很强大,才刚把心收回来,只是这个样子而已。到了第四住心的时候,这个念力就力量很大了,已经很完整了。念力已经力量强大,很完整很圆满的时候,它发挥的功效是什么呢?让这个心根本不会跑到别的对境去,心根本就不会散乱掉,所以不会有忘失发生。第四个近住的时候,第四住心的时候,念力的力量就很大了,很完整了,让这个心本身根本就不会散乱掉,就有这个功效。有这个功效之故,第四住心就把它称之为近住,就是这个安住本身,已经做到好了,已经很好了,心根本就不会散乱到别的地方去,为什么?因为念力的力量很强大,很完整,所以不会跑到别的对境去,这个安住已经很好了,把它称之为近住。就引用了两本书的内容,没有引引文,但是把内容谈到了,「《修次第初编》」有谈到「说:前安住心是知散断除,」前面第三住心的时候,称之为安住也好,称之为补住也好,在那个第三住心的段落,散乱当然要发生,但是散乱就算发生,心也可以把它收回来,所以可以把散乱排除掉,具有这个威力。
第三住心的时候,散乱出现是会出现,第三住心还会出现,但是会察觉得到,而且可以把散乱排除掉,心能够收摄回来,继续安住在以前那个所缘对境上面,可以达到这个力量,达到这个程度,这是第三住心的阶段。但是「此近住心是散乱断已,」可是到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根本不会发生散乱,因为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忆念的力量很完整,所以能够使心一直安住在所缘对境上面,这时候力量力气已经很大了。第三住心的时候,忆念才刚产生,它的力量不会这么大,到第四住心的时候,忆念的力量就强大了,就能够使内心不会跑掉,能够一直安住在所缘境上面。
不过呢「励力令心住前所缘。」但是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就是心要安住在所缘对境上面的时候,这时候散乱是不会产生,可是心要放在所缘境上面,要花力气,还要花大力气呢!所以「励力」要花很多的力气,令心住在以前的那个所缘对境上面。所以这个时候是不会散乱到别的地方去,因为念力已经很完整了,使内心不会跑掉,可是要放到所缘境上面还是要花力气,还要花大力气呢!这是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
四种作意里面,前面是《修次初编》谈到的,「《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也谈到,「说从广大境数摄其心,令性渐细上上而住。」这是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的口诀,直接讲第四住心。「从广大境数摄其心,令性渐细上上而住」直接讲的就是第四住心–近住。「如云」,《修次初编》也好,《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也好,它们的根据,当然都是根据《庄严经论》,所以《庄严经论》里面谈到「具慧上上转,于内摄其心。」这讲的是第四住心的情况。《声闻地》也谈到「说:『先应念住,不令其心于外散动。』」这个有前后关系,「先应念住」是先,然后才「不令其心于外散动」。(「谓起念力,令不妄念于外散动」)所以「先应念住」意思指的是第三住心,心呢因为忆念的力量之故,先靠着忆念的力量之故,心能够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之上面,所以能够再抓回来,然后念力很强大了,就「不令其心于外散动」,心根本就不会散乱跑到别的地方去,这讲的是第四住心。
总而言之,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的差别在什么地方?第三住心的时候,忆念的力量产生,它的反面是由忘失导致离开了所缘境,散乱到其它的对境还会产生,为了把这种散乱排除掉之故,会生出念力,透过所生出的念力,把内心抓回来,这还在第三住心的阶段。到了第四住心的阶段,念力的反面–散乱到它境,这个根本就不会产生了。不过念力就算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可是它的威力还没有发挥到最大,还没有最为圆满,这时候还要花力气,还要勤快,花力气去做,所以就算不会散乱到别的对境去,但是不忘失在所缘对境上面,持续久住,这个时候的念力本身,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进行。这是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的差别。
六力的部分(377页)我们前面有谈到过了,由忆念的力量成办安住跟近住。谈到近住的时候,六力的部分前面都已经解释过了,前面解释「谓从所缘向外散」乱的时候,「忆先所缘于内摄录,」(第三个)。又从最初生忆念的力量,「从所缘境不令散乱之故」,这是第四个–近住。所以第三住心的时候,散乱还要产生,不过散乱产生之后,就是从所缘向外散乱的时候,「忆先所缘于内摄录」,散乱掉之后,产生忆念的力量,因此把心又收回来到以前的所缘对境上面,这是第三住心的阶段,之后又从最初生忆念力。不过呢,第四住心就不是这个样子了,第四住心一开始的时候,它的念力就已经有了,已经伴随着念力,而且所伴随的念力,还使内心不会散乱到其它的对境去呢,从所缘境不令散乱之故,一直专住在所缘对境,不会散乱到别的对境去,这是第四住心的时候。所以从第四住心一开始,忆念的力量就能够使它不会发生散乱。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就有所差别了。
其次是四种作意,四种作意前面就谈到了,(380页)次五心的时候,「次五心时,由昏沉掉举故,」中间都有间缺不能久修,因此之故,都是「有间缺运转作意」,这前面有谈到过了。就有这么一个问题了,如果五个心都是有间缺运转作意,那有什么差别吗?五个心都专住在对境上面的时候,沉没跟掉举都要产生,都还是会有的,所以这里谈到呢,五个心的时候,昏沉跟掉举都要产生,所以叫做有间缺运转作意。可是到了第四住心的时候,粗分的掉举就没有了,当然细分的掉举也还有,所以这里谈到「由昏沉掉举故」嘛!就算是粗分的掉举没有的话,细分的掉举也还有,粗分的沉没也还有,细分的沉没也还有,所以彼此之间还是有差别。所以五个心都列在「有间缺运转作意」,因为彼此之间都还是有差别的。
第三住心第四住心的时候,最主要是产生念力,之后要使念力逐渐到达圆满。这个方面去努力的时候,要花大的力气,主要是靠忆念的力量,因此这个时候都在运用忆念的力量。因为在运用忆念的力量,使我的内心去缘取对境,当内心缘取对境的时候,要透过忆念的力量,使我的内心去缘取对境。运用忆念的时候要花很大的力气,因此我的心才能够一直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因为要花大的力气之故,就自然的、不得不呢,就会产生细的沉没。所以在第三第四住心的时候,心在这个所缘境上面,「住」是安住了,但是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够安住,要出一些力气,因为要出力气,很紧绷之故,所以就不可避免的产生细的沉没。
这细的沉没已形成了,那要用什么方法把它排除掉呢?首先要用正知去察觉细的沉没出现了,为了把它消灭掉之故,要做什么呢?先用正知察觉之后,接下来就要对付它,但怎么去对付细的沉没?要振奋内心,振奋内心的话就要去思惟等持有什么功德,有什么好处,好好的思惟一下,马上内心就会很振奋,内心振奋的话,就能够排除掉细的沉没。细的沉没是这个意思,在我们前面也解释过了,心专一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也不是没有安住,住还是住在所缘境上面,不是没有安住,但是住之后又睡着了,好像人睡着了一样,昏睡或睡着了,这个没有发生,也没有!所以没有安住这部分也没有了,睡着了这部分也没有了,可是心虽然是在思惟对境,有抓到这个对境,但是抓住的力道不够,那这时候称之为细的沉没。
安住是安住在对境上,可是抓的力道不够,力量不够,执取的力量不够,所以这个时候要怎么样让执取的力量强大呢?心思本身要变得非常的灵敏,很清明,心思很清明的话,那抓的力道就够了,可是怎么样让这个心思变得很清明,很灵敏?那就要让内心很振奋,怎么使内心很振奋呢?那就要思惟等持的功德,有什么好处,思惟一下,内心就会变得很清明,清明灵敏的时候,抓住的力道当然就很足够了。
这是第五项,「调伏者,谓由思惟正定功德」思惟等持的功德,前面谈到了,使内心振奋,执取对境的力道就够了,这是第五项「五.调伏者,谓由思惟正定功德,令于正定心生欣悦。」谓由思惟正定的功德之故,令内心对于正定,对于这个等持,内心产生欣喜。之后《庄严经论》就谈到,「如云:『次见功德故,于定心调伏。』」就是指调伏,第五住心调伏就是指,前面做的解释,内心不可避免产生细的昏沉的时候,思惟一下等持的功德之故,内心很振奋、很欣喜,因此之故「于正定心生欣悦」,就像《庄严经论》谈到「次见功德故,于定心调伏」,所以对等持,内心就调伏在其中,抓住的力道就够了,指这个意思。
后面用了一个引文,引用的是《声闻地》所说,至尊仁波切也引用在这里,可是这个解释跟前面的解释不太一样,所以要做一个解释也非常困难,「《声闻地》(里面谈到)说,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随一之相,令心散动,」散乱掉了,这个时候「先应于彼取其过患,」要思惟一下它的毛病过患,「莫由十相令心流散。」思惟之后,心就不会散乱掉,不会由这些行相让心散乱掉。是有这么一个经文引用在这里了,但是要做解释就不好解释了。不过这里至尊仁波切也谈到,看藏文的部分,有没有看到?藏文的部分说这个经文里面谈到,530页倒数第四行,「…」多了一个“哩”这个字,表示说《声闻地》是有这样子谈到,至尊仁波切引用在这里。《声闻地》是有这样子谈到,但是要用这个来做解释「调伏」大概也困难,大概也不能够这样做解释。在藏文里面也谈到,至尊仁波切这里引用《声闻地》,里面是不是看到都有引用《声闻地》怎么说说,《声闻地》怎么说,对不对?可是在376页倒数第三行那个「声闻地说」,在藏文里却不一样的,前面倒数第五行又有一个「声闻地说」,有没有?中文翻出来都是一样。不过在倒数第三行的「声闻地说」,在藏文里面不一样,它多了一个“哩”这个字,“哩”这个字就是我们中文的“呢”,有没有?譬如说白话,我们的口语来讲呢,“他呢”是一个出家人,那意思就是指别人都不是出家人,现场的只有他一个是出家人。或者说,“他呢”是一个在家人,那就是现场里面只有他一个在家人,其他都是出家人。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那个“哩”一个肯定语气呢,大概就有这么一个意思了。
所以在倒数第三行中文的「声闻地说」这个地方,在藏文里就多了“哩”那个字,就表示说虽然《声闻地》有这么讲,但是要做解释恐怕不太能够配合「调伏」来做解释。
《声闻地》的这个经文所谈到的内容,注意看一下,指的是应该是把掉举息灭掉,不是把沉没息灭掉。《声闻地》的引文里面谈到,最后谈到「莫由十相令心流散」掉,心流散到别的对境去,这个是掉举,讲的是掉举。这是应当要把掉举消灭掉,谈到把掉举消灭掉的一个方式。可是「调伏」这个段落谈到的,《庄严经论》里面谈的是「次见功德故」次见等持的功德之故,因此心能够在等持之中,内心能够达到调伏,这个讲的是灭掉沉没,把内心的沉没灭掉。所以一个是把掉举灭掉,一个是把沉没灭掉,可见两个是不相同的。
在六力里面,第378页,由正知力成办调伏–第五住心,还有寂静–第六住心,所以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都是由正知的力量去达成的,跟前面一样,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是由忆念的力量去形成的,第三住心的时候,忆念才刚产生,第四住心的时候,忆念要发挥到完整。现在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也是这样来区别的,第五住心的时候,正知的力量才刚产生,第六住心,正知的威力已经完成,已经圆满了。所以第五住心第六住心,由正知的力量去成就、去成办出这两种心。
解释里面谈到「谓由正知」由正知的力量「谓由正知了知诸相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流散过患,令于彼等不流散故。」这个地方「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要解释成细的沉没,细分的恶寻思讲的是细的沉没,及细分的随烦恼讲的是细的掉举,等等流散的过患「令于彼等不流散」让它们不会产生,这是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恶的寻思就是恶的念头,恶的妄念,这个不一定是指掉举,即使是这个名词,有时候也是在谈沉没,这里是谈沉没,所以后面那个「随烦恼」讲的是掉举。这一个名词,用在谈沉没方面,以前也出现过,在366页「集论亦说随烦恼散乱之时说其沉没」有没有?那个散乱就是沉的意思,随烦恼里面的散乱,那个散乱就是沉,就是妄念的散乱。所以有时候把它称之为散乱,有时候把它称之为分别心,妄念的散乱,这个是沉没。
这个地方讨论到的就是昏跟沉的差别,差别就在于昏呢,它一定是一个烦恼。沉也有烦恼的时候,也有不是烦恼的时候;不是烦恼的时候,也有散的。所以昏一定是烦恼,沉也有烦恼,也有散的时候。在散的那个时候,也有不是烦恼的,就把它称之为散乱,或者是妄念,用这个名词。所以散乱这个字不一定在讲掉举,在沉没的时候也用这个字,那我们现在谈到的这个段落,就是这个样子。378页「诸恶寻思」指的就是那个散乱,就是指细的沉。
总而言之,第五住心的时候,细沉会产生,正知察觉细沉之后把它消灭掉。然后第六住心的时候,细的掉举又产生了,由正知的力量去察觉细的掉举之后又把它消灭掉,这是在第六住心的时候。
四种作意里面,还是一样的,虽然是有间缺运转作意,不过第五住心的时候是细的沉,第六住心的时候还有细的掉举,因为还有干扰之故,都是有间缺运转作意。
粗细的沉没,粗细的掉举,这个要有一个区别,大家了解了。首先沉没而言,粗分跟细分,粗分的沉没是指心缘取所缘对境之后,心是安住在上面,住是安住了,住分有了,但是明分不够,没有明分了。住分有,但是没有明分,这个是粗的沉没。细的沉没是指住分也有了,明分也有了,力道不够,没有力气,这个是细的沉没。粗细的沉没是这样子去差别的。掉举呢,粗的掉举跟细的掉举,粗的掉举是心应该要缘取对境,安住在对境上面,对不对?现在早就离开了,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已经离开了,离开了所缘对境,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个是粗的掉举。细的掉举是心专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问说心有没有安住在上面?有啊!是有安住在上面,问题是在安住对境的时候,安住的情况之下,心也有想到别的地方,所以是有安住,但是心的一部分又在想别的地方,又想别的地方去了。离开是没有离开,但是又想到别的地方去,这种情况就称之为细的掉举。据说冰以下水还在流动,表面上看起来是冰,其实底下还有水在流动的,不是没有的,所以外表看心是安住了,但其实底下它已经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说没有安住吗,不是,有安住,但是又跑到别的地方去,这就是细的掉举。
第六住心寂静,「六.寂静者,谓于散乱观其过失,于三摩地止息不喜。」这一个散乱呢,解释成细的掉举,「于三摩地止息掉不喜悦」,这一个是于三摩地止息掉,这个是“止息掉于三摩地不喜悦”,是不是这样讲?「谓于散乱观其过失」这个散乱把它解释成细的掉举。对于三摩地的不喜悦,就把它止息掉。是不是这个意思?于三摩地不喜悦把它止息掉。“于三摩地不喜悦”这个三摩地,解释成没有伴随细的掉举的等持(没有细掉举的等持)。这个部分呢,我们不太喜欢,因为现在喜欢的,就是在修禅定的时候,一边安住在对境上面,心的一部分呢,胡思乱想,这时候觉得很高兴,所以很喜悦。那个时候呢,对于没有伴随细掉举的,没有胡思乱想的,没有伴随细掉举的这个三摩地不太喜欢。所以在这个时候呢,把细的掉举的过失好好想一想,连这个部分也把它消灭掉。对于三摩地没有细的掉举,这种三摩地的不喜欢,也把它消灭掉,就是把细的掉举也消灭掉的意思。这个是第六个住心寂静。
寂静是把细的掉举也灭掉了,那为什么讨论到细的掉举?是这个原因的,第五住心的时候,对于细的沉没,要花力气去把它消灭掉,因为花太大力气之故,又形成另外一个危险,就掉举又产生了呢!细的掉举又产生了呢!在前面第五住心的时候,因为有细的沉没产生嘛!当然要把它排除掉,所以就加油、加油,花力气,花了很大的力气,因为花很大的力气,把细的沉没排除掉之故,又招来了一个危险,就是掉举产生了,细的掉举产生了,所以又要把这个毛病排除掉,怎么样子把这个毛病排除掉呢?就有第六住心的修持了。第六住心的修持,是用正知的力量去察觉到细的掉举,所以去「观其过失」观细的掉举–散乱,散乱指细的掉举,是用正知的力量去察知掉举已经产生了,之后知道掉举的毛病,把细的掉举也消灭掉。
这个掉举,是细的掉举,第五住心第六住心,都没有粗分的掉举,因为粗分的部分,在第四住心就灭除掉了,从第五住心开始,粗分的都没有了,只有剩下细分的沉,细分的掉举,都只有细分的而已,粗分的部分都已经没有了。第五住心的时候,所要对付的是细分的沉,那细分的沉我们前面讲过了,心专住在所缘对境上面,住分也有了,明分也有了,欠缺什么呢?欠缺力道,执取对境的力道,抓住的力道不够,这个时候就形成了细分的沉没,在第五住心的时候,抓的力道不够,那就要加油嘛,加力气嘛,所以就加油花力气再使出力道、使出力道,让这个执取的力道加强,因为一直在使出力道,加油、花力气之故,执取的力道就变成太大了,执取的力道就变得太大,就变成一个细的掉举,就发生这个毛病了,没有粗的掉举,但是细的掉举有啊!粗的掉举,粗分的部分,前面第三住心第四住心,念力产生的那个时候,就会把粗糙的毛病灭除掉的,但是细的部分有哦,细的沉,细的掉举都有,到了第六住心的时候,细的掉举产生,也要靠第六住心的修持,把这个细的掉举消灭掉。
于三摩地内心不喜,这个毛病也止息掉了。于三摩地内心不喜,仁波切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弟子来问了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所开示的内容,这个弟子都把它打在电脑里,花了很大的力气,可是呢,他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他喜欢一边听歌一边打字,如果不听歌,他大概没办法工作,他就一边要听一些美妙的音乐,才可以做打字的工作,不然打字的工作做起来非常无聊,没有什么意思,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问说那我可不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来打字,这样会不会对经文有什么不恭敬?会不会这个样子?就问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谈到的,当心安住在对境的时候,心又有一个掉举,想到别的地方去,这个时候他会觉得比较快乐一点点,所以心完全专住在对境上,连细的掉举都没有,这种等持呢,不太喜欢,很无聊,好像没有什么意思,说我要一边听音乐,一边来打字,这个比较高兴,好像比较有意思,就是这里谈到的,对于这个三摩地内心不喜欢。所以把这种对于等持不喜欢的这个情况,把它止息掉,于细的掉举这个散乱,好好观察到它的过失,之后对于三摩地不喜欢这个部分也把它排除掉。
所以所修的等持,伴随着细的掉举,把这个当作比较好,比较喜欢;不伴随着掉举的等持呢,比较不喜欢。这个时候怎么做呢?那就是要了解等持伴随着细的掉举,这个才是不好的,这个是有毛病,这个是不好的,这个才要丢掉呢!原来的对于没有伴随细掉举,这种比较好的等持,不知道,不喜欢,把这个不喜欢也排除掉了。所以于三摩地止息不喜欢。
后面「如云:『观散乱过故,止息不欣喜。』」这讲的是寂静了。这是《庄严经论》的偈子,之后《声闻地》说,也是跟前面一样的,倒数第三行跟倒数第一行是一样的,「《声闻地》则说,」如果加一个则,可能比较好一点点。《声闻地》则说都一样,藏文都是加了一个哩,就是《声闻地》里面呢,又这样子谈到,这个意思都是指,《声闻地》所谈到的内容,不太容易接受,不太容易承认的,「《声闻地》说(里面谈到)由欲寻思等诸恶寻思,及贪欲盖等诸随烦恼能扰乱心,先应于彼取其过患,于诸寻思及随烦恼不令流散。」这个看起来讲的应该不是粗分的掉举,是细分的掉举。这个地方要灭掉的是指灭掉细分的掉举,所以谈到这个内容就比较不容易被接受了。
六力,六种力量里面,前面有解释过了,378页「由正知力成办调伏寂静二心,谓由正知了知诸相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流散过患」这里面的那个「诸恶寻思」讲的是细的沉,之后「随烦恼」的相,「了知诸相诸恶寻思」,这个「相」是指「随烦恼」,随烦恼的行相。随烦恼的行相了解之后,让我们内心散乱流散过患,这些要了解,了解恶的寻思让我的内心流散的过患,了解随烦恼的行相让我内心散乱的这个过患,之后「令于彼等不流散」,了解之后让我的内心不会散乱掉。前面那个「诸恶寻思」讲的是细的沉,后面那个「随烦恼」的行相讲的就是细的掉举,就是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这个行相讲的是比较靠近的意思,那个「诸相」相讲的是比较靠近的意思,就是粗的掉举已经灭掉之后,就算粗的掉举灭掉,但是又有一些比较靠近,很类似它的部分,靠近的部分,心思散乱的部分,又靠近它的部分,那就是细的掉举,所以这个讲的就是讲诸相随烦恼流散的过患,这讲的是掉举。之后在四种作意里面,前面讲过了,这是第二个,就是有间缺运转作意都还在这个段落,因为有沉没掉举,都还在有间缺运转作意。
然后我们就讲到第六住心,对不对?还有第七第八第九住心,我们下一次再做讲解,今天讲述到此。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