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3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3讲
《广论奢摩他53》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12-05
课前提示:
我们这里刚刚念的那个密集嘛也是有点怪怪的(哈!哈!哈!),不晓得?上次我想讲一讲,又忘了,今天不要忘(哈!哈!),我们密集嘛唱的是,在三大寺那边主要是有两个阶段,一个是下课的时候唱的,一个是宗大师圆寂的时候,绕寺庙的时候唱的。所以你们唱的时候,就觉得又不是一个法会结束,又不是我们宗大师圆寂,所以觉得怪怪的(哈!哈!哈!)。(学员:……),不是不是,上课法师来的时候,我们就是「念」,不是唱,所以我们时间也是有点怪怪的。(学员:……),下课就不用,我们现在这里没有特别,一些法会结束的时候就会唱慢的。(学员:……),快的就是我们大家一起绕塔的时候,快的就会唱。
正讲
上一次谈到这一个段落,374页倒数第一行,「共同教授」,不应执“此是性相乘门各别的法,不是密咒乘门所需要”,因为在无上瑜伽续里面也谈论过,因此是所共通之故。无上瑜伽续里面也说过,所以它是共通的意思了,这是共通的教授,教授之中共通的部分。这里又谈到,无上瑜伽续里面也有谈过,所以它是共通的。性相乘门里面也谈,无上瑜伽续里面也谈,那无上瑜伽续在哪里谈到呢?后面就举例说明了,「如三补止(续部)初章第二品」有谈到「云:『断行俱行欲三摩地神足,谓住远离,住于离欲,住于灭尽,由正断成,由彼欲故而正修习,非极下劣及太高举。』」这里谈到四种神足,四种神足就是欲求神足,精进神足(就是勤神足),还有心神足(思惟神足),还有观察神足。第二品里面只有谈到欲求神足–欲求三摩地神足,所以至尊仁波切这里补充了,「于勤观心三三摩地亦如是说,」三者的三摩地,也都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部分,所要涉及的主要是三十七菩提分,因为四神足在三十七菩提分里面就有讨论到,三十七菩提分里面讲的是四念住第一项,再过来四正断第二项,四神足是第三项,之后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这里面呢,三十七菩提分里面的第三个类型,就谈到四种神足。那四种神足里面的内容,主要讨论的是什么?主要是讨论如何去成就等持,神足指的就是等持。所以四神足这个类型里面,讨论的是怎么样去成就等持,那就要靠欲求、精进、观察跟思惟,以这个方式去成就等持,所以才会谈到这四个项目。
因此现在讲到的,在《辨中边分别论》里面就有开示八断行–八种对治,八种对治的行为里面又讨论到,要把懈怠这个毛病对付掉的话,去除掉的话,那又开示了四种方式,就是信心、欲求、精进跟轻安。这中间的两个项目就是欲求跟精进。这两个项目呢,列入八断行里面的两项,能够把懈怠对付掉的。就这个部分,在《辨中边论》里面也讨论到了,依靠着欲求来成就等持,依靠着精进来成就等持,这个都在《辨中边分别论》里面讨论过了。密咒乘门里面也讨论过了,就是「三补止初章第二品」里面也谈到,密咒乘门里面也有开示到哦!所以密咒乘门里面所谈的,也等同于是《辨中边论》里面所讨论过的。所以以欲求跟精进来成就等持,在密咒乘门里面也是一样的,也讨论了呢!
之后还有一个是观察的神足,还有心的神足(就是思惟的神足)这个部分。这里面谈到观察的神足,「于勤」勤是精进,「观」是观察,「心」,这「三」者,「三摩地」。那个「三」是「勤观心」三者的「三摩地」,「三摩地」是等持。这个观察神足主要的是指胜慧,用胜慧分析的方式去成就等持。那用胜慧的方式去成就等持,在我们现在这个段落所讨论到的,就是忆念。还有在八断行里面有谈到,去察知沉没跟掉举的正知,还有作行之思,这三者把它列入是胜慧的部分。忆念是指不要忘记,能够记住而不要忘失掉,那个就是忆念,八断行里面的第五项。能够去察知沉没跟掉举有没有出现呢?这个能够侦查的的正知,八断行里面的第六项。之后能够采取作行之思(思心所),是八断行里面的第七项。这三者把它列入四种神足里面的观察的神足,「勤观心」那个观的神足。所以这个要讲的,以胜慧的方式去成就等持。
这里讨论的主要是说明,这个「三补止」续部里面所开示的内容,跟《辨中边论》里面所开示的内容,可以配合在一起来看的,配合在一起来看的内容就是《辨中边分别论》里面有讨论到忆念、正知还有思心所,用胜慧的方式去成就等持,这些部分在「三补止」续部里面也有谈到过呢!这其中还有一个心三摩地–心的等持,内心等持这个部分就没有特别的讨论,没有特别的配合在一起,但「三补止」里面却有谈到,就是没有特别可以配合的部分。这个内心的等持应该是讲,在前辈子我也观修等持,之后呢,以前做过观修的部分,应该在我的内心里面留下有种子,这个种子在我这辈子要去成就等持的时候,当然能够发挥一些功效,有些助缘,这个部分把它列入内心的等持。这个部分在《辨中边分别论》里面就没有特别的配合在一起来讨论,但现在我们这里的重点是放在四神足,因为现在是涉及到四神足的部分,所以一并把它在这里,就字面上会谈到了,不过要讲的重点是放在三补止(续部)的第二品,跟《辨中边分别论》里面的开示,这个同样都有讨论到前面三者,就是欲求、精进还有观察:欲求神足、精进神足跟观察神足。就这三个项目而言呢,在《辨中边分别论》里面也讨论到,在密咒乘门里面也都有讨论到,所以是共通的部分。
可是呢,如何配合在一起呢?这里谈到了「于勤观心」这三项的「三摩地(等持)」也应该如是说「亦如是说」。「亦如是说」是如何给它配合在一起,「如是说」要这样配合在一起。前面呢,三补止(续部)初章第二品里面,也有出现过两次欲求神足,四神足里面的欲求神足只有举一个例子来讲,「断行俱行欲三摩地神足,谓住(在)远离,住于离欲,住于灭尽,由正断成,由彼欲故而正修习,非极下劣及太高举。」那个断行俱行欲三摩地那个地方呢,欲三摩地把它改成勤三摩地,观三摩地,心三摩地。底下还有一个由正断成,由彼欲故而正修习。由彼欲故而正修习(非极下劣及太高举);由彼勤故而正修习(非极下劣及太高举);由观之故而正修习,非极下劣及太高举;由心之故而正修习,非极下劣及太高举。这样子来配合在一起,所以底下才讲了「亦如是说」,就如同前面这个样子来配合。
底下做一个解释说明,就是把三补止(续部)初章第二品的内容,做一个解释说明,「于勤观心三三摩地亦如是说」,「前说」就是那个引文里面所谈到的内容,有说到等持「正定妙堪能性,」前面要谈到神足,就是前面谈到「断行俱行」。拥有断行的这种欲求的三摩地神足,等持的神足,「谓住远离,住于离欲」。而且要配合前面讲的「勤观心」,那就变成「断行俱行勤三摩地神足,谓住远离,住于离欲,住于灭尽;还有断行俱行观三摩地神足,谓住远离,住于离欲(,住于灭尽);(还有断行俱行)心三摩地神足,谓住远离,住于离欲,住于灭尽。所以这里面呢,配合四个项目来讲的话呢,都会谈到神足这个辞。那神足这个辞又是什么意思呢?底下讲了「前说」前面所讨论到的那个引文是讲,这个等持本身(正定是等持),如果到达堪能性的时候,那它就会变成神变等等的功德所依靠的处所,所依靠之处,因此就好像脚一样。所以在前面四个项目的等持,把它称之为神变的足,就是神变它所依靠的脚,它所依靠基础。所以欲求的等持,精进的等持,观察的等持,内心的等持。这四个项目如果拥有的话,由这里就会引发很多的神变,那就好像神变所依靠的脚一样,所以这四个项目就把它称之为神变的脚,称之为四种神足。(「是神变等功德所依,犹如足故名为神足。」)
底下要说明四种等持修成的方式有四种,四种不同的方式之故,四种等持名称就不一样,所以有欲求等持,精进等持,观察等持跟内心的等持这四种。因为得修成的方式,四个也不一样,前面谈到「断行俱行欲三摩地神足」那个神足要把它解释成为等持,神通的脚嘛,所以是等持。等持就是这四种,所以称之为四种神足,欲勤观心四种神足(四种等持)。那这四种等持怎么去成就它,怎么去成功,怎么去得到它呢?「《辨中边论释》等说成此定(成就这个等持)略有四门」有四种方式可以去得到,「谓由猛利欲乐所得」第一种。「及由恒常精进所得」第二种。「由观择(对)境(所)得(的)三摩地,名欲三摩地,(精)进三摩地,观(察)三摩地,」这就三种了(第三种)。再来「若心宿有三摩地种,」如果内心里面,有前辈子、前辈子宿世以前以前,内心有前辈子就存在的修等持的种子,(「依彼而得心一境性,名心三摩地。」)依靠这个部分,也能够得到心专一安住在对境的等持,这个就把它称之为心三摩地(第四种)。
所以透过非常强烈的欲求之心,得到一个等持,把它取名字叫欲求等持;透过恒常精进所得到的等持,把它称之为精进三摩地;透过对于对境来做观察分析,所得到的三摩地,把它称之为观察的三摩地;然后如果是内心上辈子留下来的修三摩地的种子,应该有嘛,以前修过的话,透过这个方式,(由)种子而得到的心能够专一安住呢,又是一种三摩地,所以把它称之为心三摩地。四种等持呢,因为去成功它的方式有四种,每一种方式各自各自不同,所以在《辨中边分别论》还有它的注解里面,就详细做了一个开示。
在三补止(续部)初章第二品里面,所谈到的这个内容,四个神足都要配合在一起。所以后面谈到观修的方式,由依靠欲求来做观修的时候,不能够太低劣,也不能够太高举,就有这么一句话,有没有?375页前面数过来第二行「由彼欲故而正修习」是观修等持,「彼」是依靠欲求,「由彼」依靠那个,依靠那个欲求之心来观修等持的时候,不能够太下劣也不能够太高举,就讲了这么一句话嘛!这句话要四者都配合在一起,就是「由彼欲求」而正观修等持「非极下劣及太高举」;「由彼精进」勤精进,而正观修等持「非极下劣及太高举」;「由彼观察」而正修习等持的时候「非极下劣及太高举」;「由彼心」而正修习等持的时候,也不能下劣也不能高举。应该四个配合在一起的。
这里面都会谈到要观修等持,透过欲勤观心而修的时候,不能够下劣也不能够高举,那下劣跟高举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要做一个说明了,倒数第二行「极下劣者」极下劣者是指经文里面的那个词句,在三补止(续部)里面的那个词句「非极下劣及太高举」,那个「极」两边都要讲,极下劣以及极太高举,所以「极」是贯穿两者。这个「极下劣者」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太放松了,太松弛了,「谓太缓慢,」太松弛了。「太高举者」就是非常的高举,极高举者,谓太过紧绷了,「谓太策励,」太过紧绷了。就是太松也不行,太紧绷也不行,「义为离彼二边而修。」离开太紧绷,离开太松弛来做观修,要松紧适中。这个事前面已经讲了很多了,用弹琴的人,弹琴师来做比喻,这前面都有讲过了。弹琴的人,要弹的好的话,琴弦本身也不能太紧绷,也不能太松弛。
我们现在这里引用了三补止的引文,倒不是说要把这个三补止(续部)去做一个研究,也不是说要学习四种神足是什么,因为现在谈到的是无过失等持怎么样子产生,现在要解释这些内容,至尊仁波切解释这些内容的时候,都是根据《中边分别论》,以《中边分别论》做为一个基础来做解释,来开示实修的方式。不过这个实修的方式,却是显密所共通,经教跟密咒都共通的部分。在显宗的部分就不必说了,很多的大博士来开示等持实修的方式,都是根据《中边分别论》来讲的,不仅如此,密咒乘门也是这个样子,密咒乘门所开示的部分,跟《中边分别论》讲的一样的,就是透过四种神足去做实修,这个开示,显密共通的部分都一样的,所以这个是属于共通的部分。现在要谈的重点是在这里,就是共通的功德部分,倒不是说要去学习续部,也不是说我们要去修四种神足,现在谈的是指,重点放在引经据典来做为一个根据。至尊仁波切谈到这些内容,当然要引经据典来说明这些都是有根据的,所以才引用了续部的内容。
到这里为止,已经结束了哪一个大纲呢,就是离开沉掉二者之后,应当如何而修(373),这个段落又在什么地方?是指专住于所缘之后(365),应该怎么做?心能够安住在所缘之后,要怎么做?就是沉掉产生的时后应该怎么做,沉掉已经离开之后要怎么做。那现在心能够专住在所缘之后,那又表示说,专住在所缘之前应该怎么做(349),正在专住于所缘对境的时候怎么做(350),已经专住在所缘对境的时候又怎么做(365),所以就有这三项了。这三项讲完毕的话,就是如何去引发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所以无过失的等持引发这里就讲解完毕了。这是基本大纲里面的第一项。
第二个就是,依于这个等持就要引发住心的次第是什么?就后面这个内容,基本上就分成这两项。那引发无过失的等持里面就是:心专住在所缘之前要怎么做,正在专住的时候怎么做,已经专住之后怎么做,这三项讲解完毕的话,就是引发无过失的等持这个段落都已经讲解完毕了。
我们把到目前为止所讲过的这个内容,无过失等持的部分来看一看,在348页,「第二正释修习之次第」这里面就谈到,后面,在349页又有一个大纲,「此又分二」怎么去修安止呢?正式来观修安止怎么修呢?此中又分二,就是「一.引生无过三摩地法. 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对不对?我们前面已经讲了这么多,就把第一个大纲讲完了。就是引生无过失的三摩地,它的方法是什么?这个我们今天讲完了。这一个内容呢,要从349页开始,引生无过三摩地,藏文的话是488页到529页,中文的话从349页一直到我们刚刚才讲完的375页这些内容,这讲的都是第一个大纲,就是引发无过失的等持,这样的一个内容,之后才是第二个大纲。
第二个大纲是「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有没有?依彼引生住心次第里面,376页看一看,大纲有三项「分三.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二.由六力成办. 三.具四种作意.」这里面正式要讨论住心怎么产生,其实大纲只有一个,就是「正明」正式明说,那一段才是正式住心观修的内容,是不是?所以「正明引生住心次第」是主要的内容,就是第二个大纲「依彼引生住心次第」里面,真正要讲的观修的方式只有一项,就是「引生住心次第」这一个项目。那「引生住心次第」这个项目,到底有多少呢,只有376页跟377页,有没有?377页的倒数第四行,已经是第二个大纲了,是不是?在藏文的话只有530页跟531页,也是两面。中文的话是376页跟377页,也是两面。因为到377页的倒数第四行,「第二由六力成办」那是第二个大纲了,对不对?
前面的第一个大纲,正式要讲住心–安止的实修,九住心怎么实修,只有讲了两面,就讲完了!可是前面讲无过失三摩地,哦,那很长啊!有没有?前面从349页一直讲到375页,那很长的内容啊!所以从这个篇幅来看看,我们要了解什么呢?一般人谈到,我们修安止的时候,欸,安止的的实修,主要就是九住心,所以应该把九住心好好的学习,那是不是应该九住心?如果这种想法的话,哦,那应该是九住心讲的非常的广大,复杂无比,应该是这个样子嘛!可是至尊仁波切在这里没有!九住心只有讲了两页而已哦!那就表示九住心是非常重要,修安止是透过九住心来实修,不过九住心的地基,却是无过失的等持,假设无过失的等持这个部分错了的话,那后面就全部都错了,所以应该最重要是重视这个无过失的等持怎么样子产生,把无过失的等持怎么产生这个部分学好的话,一产生之后,只要让这个觉受增长增广,安止必定会得到,不会再有什么麻烦的。所以最初前面无过失的等持先产生就可以了。就算这个等持产生,它只是很短暂,也已经可以了,也足够了,只要它是一个无过失的等持的话。
再过来就是保证这个等持,让这个觉受增长增广,逐渐逐渐的,安止一定可以成功,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这后面的部分呢,就不必再特别做什么说明了,因为后面只是中间经过的觉受如何如何,怎么样子让它产生,这只要做一个简略的说明就可以了,不会再有什么麻烦的。最容易发生错误的,是在前面无过失等持这个部分,很容易发生错误,很多的岔路,这个要详细的做一个说明。如果把这个部分克服了,只要无过失的等持产生了,就算时间很短暂,这个都没有关系,它已经是一个无过失的等持。让这个无过失的等持觉受增长增广,再加强加强的话,安止必定会得到,后面这些都不必再做特别的解释,所以把前面这个无过失等持的部分,讲的细而微细,讲的非常的广大。
「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三.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二.由六力成办. 三.具四种作意.」首先「正明引生住心次第」里面,把这个九种住心,一项一项,个别个别都要做一个解释说明。之后第二个大纲是指,就在住心实修那个段落,那个阶段里面,应当怎么去用力量,力量要发挥在什么地方,就是我们的心力本身,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可以达到由下下层的住心,迁移进入上上层的住心,这个时候心力要怎么去发挥它的作用,所以由六力来成办,有这六种情况。之后,在修住心那个段落里面,缘取所缘对境之后,要怎么去作意思惟,又有什么差别,项目就有四种,所以具四种作意。后面两项,主要是对前面那一项住心的内容,要更加明白清楚,所以有后面那两项,就是依于六力来成办,还有具足四种作意。如果把这两项好好学习的话,对第一项住心,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段落的实修方式,就会更加明白清楚,因此又有后面那两个项目了。
现在讲九住心的第一个。第一个项目就是「正明引生住心次第」,现在讲这个段落。九种住心里面的一项,「初中九心。」第一个是内住(「一内住者,谓从一切外所缘境摄录其心,令其攀缘内所缘境。」)「内住者」谓从一切外在所缘对境把心收摄回来,令这个内心攀缘在内在的所缘对境上面,《庄严经论》里面有谈到「云:心住内所缘。」这是因为前面事先得到无过失的等持,当无过失的等持已经得到之后,内心的散乱完全都没有了,内心已经完全离开了散乱,当内心完全离开了散乱之后,这个内心本身变得非常的锐利,它的思惟本身就变得非常的锐利,思惟本身非常锐利的时候,心就可以安住在一个所缘的对境上面,心就可以完全安放在上面,这种能力才可以达成。之所以能够达成,是因为前面无过失的等持已经得到了,所以这个时候内心的觉受就会出现。
就是从第一个住心开始的时候,内心的觉受,是指内心的改变,内心本身发生转变,初级初级的转变。出现的情况,就在第一个住心的时候就会出现,因为那时候内心已经完全离开了散乱,散乱根本就没有了嘛!所以这个时候,内心本身思惟察觉的灵敏度非常的高,因此就可以安住在一个对境上面,这个时候不去管它时间的长短,只是说心能够安住在一个所缘的对境上面,内心已经发生这种很纯粹的改变,这种纯粹的改变已经出现了,就在第一个住心的时候就有了。
刚刚漏了一项,仁波切刚刚开示说,我们现在讲解九住心的时候,要前后配合一起来做说明,我们现在要解释一个住心,每一项、每一项来做解释,但是三个大纲里面不是谈到吗,「正明引生住心次第」可是后面还有两项「由六力成办」跟「具四种作意」。所以在解释每一项、每一项住心的时候,同时配合后面的六力运作方式是怎么做,四种作意怎么做,一项一项来配合,这样大家就会明白了解,所以大纲才会讲「正明引生住心次第」,可是后面又多了两项,对不对?所以要透过后面那两项,对前面那一项呢,会得到一个明白深入的了解。我们解释说明的时候,也是用这种方式。一边讲住心,每一个、每一个讲的时候,后面怎么样子六力、四种作意,是怎么配合的,也这样子前后对照起来做一个解释,这样大家比较会明白。
那刚刚谈到内住的时候,内住的时候之所以能够达成,应该这样讲,就是首先无过失的等持要已经引发了,已经引发之后,接下来后面还要发生一个改变,这两个应该是不同的段落。所以内心发生的转变、改变这个部分,应该把它当做是果。内心发生转变的这个部分,就是内心已经有一个初级的转变了,这个要从第一住心开始。所以首先要得到一个无过失的等持,之后内心才能够发生一个很纯粹的转变,这个要从第一个住心才开始。我们现在这些都没有,没有的原因是因为,首先第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我们就没有,之后那当然内心要发生转变这个第一个住心,内住的部分当然也就没有。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心有没有放在所缘对境上面?有啊!我们现在也有,但是我们放在所缘对境的同时,很多对境都一起想,心放在很多的对境上面。现在要先放在一个的所缘对境的时候,有没有放在上面?有!但是放的时候,一起,全部的对境都一起放。在想一个对境的时候,内心胡思乱想,东想西想,想太多了,全部都放在一起想。所以问说,心有没有放在所缘对境上面?有啊!但不是放在一个,全部一起,一起想。所以这里谈到,谓从一切外在的所缘对境,来收摄他的内心,令其攀缘内在的所缘对境,对不对?
现在是我们纯粹摄心的部分没有达成,纯粹摄心的部分应该是从外在的一切所缘,已经把内心收摄回来了,所以有一切外在的所缘。我们现在的心有没有放在所缘对境上面?有!但不是放在一个,放在一切啊!放在很多很多的对境上面,胡思乱想,那就表示摄心的部分我们都还没有达成,摄心的部分没有达成,所以内心发生转变的这个部分,也都还没有。
最初所发生转变的部分,在道次第《掌中解脱》里面有提到,就是妄念增多的这种觉受,但是实际上不是妄念很多,而是以前内心散乱这一点不了解,所以这个是最初发生改变的时候,会感觉得到的。就是内心发生转变的时候,前面谈到嘛,这个思惟觉慧力,因此会察知妄念很多,因为现在开始(才知道)有没有妄念的情况会出现,现在才知道没有妄念,现在才(知道)有没有妄念的机会,这种情况才出现,在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会觉得到妄念呢,无量无边非常的多,其实这是因为以前有妄念跟无妄念根本就不能够区分,完全没办法做一个分别。现在没有妄念的情况出现,在没有妄念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就会发现,哦,妄念太多了!妄念多的吓死人,内心感到害怕,怎么那么多的妄念啊!这个时候,这种感受才开始产生。这是因为以前也在做观修,现在也要专一安住在所缘上面,虽然做是做了,但是内心有没有专一安住呢?没有!心同时散在无边的所知对境上面,心完全跑过去了,完全散乱掉了。所以没有妄念的情况,现在才出现呢!因此在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到,妄念全部都出现了,全部涌现出来了,才会感受得到。其实不是妄念更加多,是以前没有察觉,现在是由不知道变成知道,并不是说妄念变得更多,因为以前一直都是这样子散乱的,这个是在道次第的《掌中解脱》里面如此的开示。
我们现在差不多大家都是这样子的,就是因为第一个住心都还没有得到,差不多我们都没有得到。在没有得到的情况下,不能察知内心细分的妄念。要察知内心细分的妄念呢,要得到第一个住心才有办法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况,都认为自己没有妄念,没有胡思乱想,所以当自己在禅修的时候,缘取佛像也好,数出入息来做禅修也好,都认为自己都在专一安住,我都没有胡思乱想,完全没有妄念,自己的感觉是这个样子。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内心忙碌的不得了,内心细微的妄念很多,胡思乱想,想了一大堆呢!但自己不知道,所以自己没有感受到,没有感受到之故,就认为我都没有妄念,因此我内心都很专一的安住在对境上面,专住在佛像上面啦,心都专住在气息的出入上面啦,我都专一的安住呢!内心的感觉是这个样子,以为也是这个样子。其实不是。心有没有安住在对境上面?有!但是在安住的同时,其实内心无量无边非常多的妄念,很多很多呢!但是自己不知道,没有察觉。
就安住在所缘上面之后,细分的妄念出现,这个时候要能够察知,要要能够把它抓住,这个要第一住心的时候才能够达成。但是第一住心要达成的时候,要靠什么样子呢?要靠什么方式才能达成第一住心?才能够细分的妄念出现还能够察觉,还能够抓住它呢?,那要靠多闻。所以要靠多闻的力量,靠着多闻的力量,就是如何去察明细分的妄念,细分的妄念倒底有出现没出现?没有出现又是什么样子?这些都完全要靠多闻的力量去达成,如何能够没有细分的妄念,这些都要靠六种力量里面的第一个力量,多闻的力量去达成。
我们看多闻的力量,六力那个部分,377页后面数过来第四行「第二由六力成办。力有六种,(「一听闻力,二思惟力,三忆念力,四正知力,五精进力,六串习力。」)」六种力量,一个是听闻的力量,第二个是思惟的力量,第三个是忆念的力量,第四个是正知的力量,第五个是精进的力量,第六个是串习的力量。这是说明六力各自的名称,「此等能成何心者?」此等是六力,能成何心?何心是九住心。靠着六力去成就九住心里面的哪一项、哪一项呢?这里面的第一个,(「由听闻力成内住心,」)由听闻的力量,能够成内住心,就是第一住心。听闻的力量是指「谓唯」只有、仅仅是「随顺从他听闻,」从别人那里听闻到教诫指导,随顺这个教诫指导,去做多闻呢,因此就能够达成「于所缘境住心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内境,非自数思数修习故。」这只是由「从他听闻」到「于所缘境住心教授」之后,就能够令内心最初安住在内在的对境上面。这个是讲,透过住心的教授指导,听闻之后,在我们要察知、察明细分妄念的这个部分产生帮助。还有呢,细分的妄念出现,如何把它灭除呢?也是透过这个听闻教诫,产生帮助,以这个方式去达到第一个住心。
透过广大听闻,因此当内心放到所缘对境上面的时候,因为前面多闻之故,所以才能够去知道,才能够去察明这个时候有没有细分的妄念出现,因为透过讲解说明,会讲解细分的妄念是这个样子,是那个样子,也透过自己多闻就知道了嘛,这细分的妄念出现的时候,如何把它灭除,这个方式,那个方式,要讲解说明了,自己听闻就知道了。因此之故,当内心安放在所缘对境上面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够区分的清楚,有细分的妄念,没有细分的妄念。因此没有细分的妄念的时候,才能够知道,才能够把它认明清楚。这个时候假设没有细分妄念的话,这个就达到第一个住心,内住的时候了。所以这里谈到了,由听闻力去成就内住心,第一个住心,由听闻力而修成功。这是说靠着听闻力的帮助,由多闻的力量的帮助,能够去达成第一住心,内住心。不是说仅仅只有靠着听闻的力量,就能够达成内住心,不是这个意思。多闻对我们达成内住呢,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一定要依赖于多闻的力量,去达成内住,不是说只靠多闻我就达成了,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那怎么样子依赖多闻的力量,去达成内住呢?经论里面都会讲,细分的妄念是这个样子,是那个样子,自己多闻之后就了解了,因此能够把它辨明清楚。之后,那没有细分妄念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书本里面会讲,它的量是什么?或者标准是什么,如何把它灭除掉?这个都会讲,所以自己多闻之后,当没有妄念的那个状态出现的时候,自己马上就会知道的,就能够把它掌握住的,这个就是第一住心嘛!所以要靠着多闻的力量可以去达成它呢!
在四种作意里面谈到,要靠第一种,379页倒数第二行「第三具四种作意。如《声闻地》云」声闻地里面有谈到,380页第二行「此说初二心时」第一住心跟第二住心,「须勤策励,故有力励运转作意。」就第一个作意。四种作意是什么呢?就379页的倒数第二行,这是引用《声闻地》,声闻地里面就谈到四种作意,就是「即于如是九种心住」的时候,在修九住心那个段落里面,还有四种作意「当知复有四种作意」,那四种作意名称,底下讲了「一. 力励运转(作意). 二.有间缺运转(作意).三.无间缺运转(作意).四.无功用运转(作意).」这四种作意的名称,中间的部分我们就跳过去,之后谈到380页第二行。那四种作意配合九住心,怎么配合呢?有了,第二行就谈到了,第一个住心跟第二个住心的时候,「须勤策励,故有力励运转作意。」所以那个时候的作意,是属于「励运转作意」,就第一住心的时候,心缘取这个对境之后,心要安放在对境上面。那心有没有安放在对境上面?有,但是要花很大的力气,所以叫做励运转作意。要用很大的力量,心才能够安放在所缘的对象上面,这是第一个作意。
我们讲述到此。
刚刚有人请教仁波切一个问题,375页,三补止初章第二品,这个「三补止」是无上续部的一部书,因为前面讲无上瑜伽续,有没有?所以这是一个无上瑜伽续部的名字,这是书的名字,书的名字就叫「三补止续部」然后它的初章,初章的第二品,所以那个「三补止」,是一本书的名字,这个要了解一下。
初章第二品里面说「断行俱行欲」,我想应该是‘欲求三摩地’比较好,因为底下要讲一个「离欲」,那个欲呢,是贪欲。这样是不是把两个欲分开?好不好?「断行俱行欲求三摩地神足」呢,为什么、什么、什么,这欲求三摩地是欲求神足。欲求三摩地神足本身那个「俱行」当做拥有,后面那个「断行」是四正断。拥有四正断的这种欲求三摩地神足,就是欲求神足,它住远离,住离贪欲,住余灭尽等等,就讲它的内容。前面那个断行俱行,俱行是拥有的意思,俱行把它当做是拥有,那个断行讲的是四正断。所以拥有四正断的欲求神足,精进神足,观察神足,内心神足,然后底下讲,住在哪里、住在哪里,这个意思。因为在讲三十七菩提分的时候,里面有四神足,但四神足的前面,要先有四正断。所以要先得到四正断,已经得到四正断之后,那才会得到四神足。
(学员提问:……?)
答:后面那个「由彼欲求而正修习,」这是靠欲求的力量来做观修,那个修习是观修,对不对?「由彼欲求」那个也是‘欲求’就是欲求神足,第一个神足。靠着欲求神足的方式,欲求呢,来好好的做一个禅修,靠着欲求来做禅修的时候,不能够太下劣,就是低劣,也不能太高举,不能太放松,也不能够太紧绷,所以那个欲求的部分,也可以配合四个项目,因为第二品只有讲欲求神足,可是每一个都配合精进、观察跟内心。所以,由彼欲求故而正修习,也可以配合由彼精进故而正修习,由彼观察故而正修习,由彼内心故而正修习。
前面那个「断行俱行欲求三摩地神足」,也是一样的,断行俱行精进三摩地神足,断行俱行观察三摩地神足,断行俱行内心三摩地神足,这四个配合在一起。
欲求本身拥有四种断行,靠这那个欲求来做观修,这个时候不能够太松弛也不能够太紧绷,这样可以吗?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