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0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0讲

 

  《广论奢摩他50》(复习)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11-07

  上次讲到P359第二心于彼所缘如何安住分三,前面科判第一明心住之所缘,首先宗大师用非常广的角度,让我们理解佛经里讲了多少种类的所缘,论典里讲了多少种类的所缘,这些所缘当中哪一个真正对我们是最恰当的,选出来我们的所缘就是佛。这里我们心里可能就会有很多疑问?其他的那些所缘,譬如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等等这些,实修安止的时候可不可以把它当成所缘呢?可以的,只是把佛像当成所缘有很多的好处,因此不可以说其他的完全不能当所缘,不是这个意思。从宗大师哪一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其他的所缘也可以当成所缘呢!

  P355L6宗大师引完《颉隶伐多问经》后,说「此诸所缘,通于毗钵舍那思择修习,」此诸所缘指的是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三者,因为这是最后面,前面已经讲了哪一个补特伽罗应缘什么净行所缘而修?哪一个补特伽罗应缘什么善巧所缘而修?哪一个补特伽罗应缘什么净惑所缘而修?讲完这些之后,宗大师接着说。

  「此诸所缘,通于毗钵舍那思择修习,及奢摩他安住修习二种所缘,非唯奢摩他之所缘。然因有是新修奢摩他之所缘,有是奢摩他生已胜进所缘,故于修止所缘中说。」佛经里为什么讲这些所缘,理由何在?因为这些所缘有的是新修奢摩他之所缘;有的是奢摩他已经生起胜进所缘,即让他更进步的一种奢摩他所缘。故于修止所缘中说,因此在佛经里讲很多奢摩他所缘如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等等,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有的是新修奢摩他之所缘,有的是奢摩他生已胜进所缘,由此缘故佛经就说奢摩他的所缘。

  如果把这些当为所缘的话,宗大师认为不可以说生不起奢摩他,还是可以生得起。但是比较上缘佛像生起奢摩他,还更殊胜,这是宗大师的看法。不过佛经里所讲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也是会有帮助,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些对于修奢摩他都会有帮助。有何帮助呢?

  特别是善巧所缘和净惑所缘,好像能透彻看到法(究竟)的体性,所以行者缘此所缘,对于自己心不散乱一定有帮助,因为这些所缘是非常有意义的,是非常究竟的一个法相,由于这样的缘故,所以行者的心面对对境,认识其最究竟的感觉的时候,心有一种可靠,心可以跟着此境走,完全可以接受此境,它是一个非常真实、究竟的,因此心比较能够安住,比较能够跟随这个境,会有这种帮助。

  譬如一般人,好像我跟随一个人,如果能感觉他是对我究竟有帮助,永远可以靠他,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他都是正确的,有这样的感觉,我的心就比较能够给他;如果觉得他是不可靠的,他是暂时的感觉,没有究竟的感觉,还有从另外的角度看它会有很多缺点、很多问题,我们的心就没有办法跟随这个人。

  一样的道理,修奢摩他的时候我们的所缘,一个法的究竟实相,不管从哪里看都没有错,不管以多长时间去观察它,都还是真实。我们观察的能力多强它也不会怕,它还是实相还是真实。所以又是究竟,又是对我们去除烦恼上有帮助,又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它都是真实,从究竟的角度看它也是非常可靠。所以不管从长远、暂时、究竟的角度来看它都是真实的道理,又对我们有帮助,这样一个境我们把它当所缘的话,心就比较可以安住在这个境上面,这种境对我比较可靠,好像我的心就可以跟着,有这样的帮助。所以佛经里所讲的善巧所缘、净惑所缘,相当可以有帮助。

  净行所缘不是讲对境的意思,是指对自己心的净化有帮助,对于心不散乱还是会有帮助,因此宗大师说修净行所缘将来很容易得到奢摩他。所以前面宗大师所讲的各种所缘,不可以把它当成只是为了给我们信心而已,佛经里所讲的这些所缘对于修奢摩他是相当有帮助;不可以想宗大师前面引的这些佛经、论典,只是为了表达宗大师看了很多,不只这个意思而已,佛经里所讲的对修奢摩他相当有帮助,但佛像是还更殊胜的一种帮助。

  P359(一)立无过规(二)破有过规,(三)示修时量。此中所修妙三摩地具二殊胜,一令心明显具明显分,二专住所缘无有分别具安住分。这个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是宗大师对无过规所立宗,即在止修时缘这些佛像(境)等等,我们须要具足这二个条件。第一令心明显具明显分,这里的有境对于境上有没有一种抓的力量的感觉?就是要有这个意思,如果这个意思不存在,只有明显的话就没有办法表达,我们就用有力明分这个词。

  明分不一定有力,譬如有的时候心非常清楚,但是没有一种有精神的力量安住在境上。现在是要非常有精神很有力量,不只明显而已,所以是有力且明显这是第一个。第二专住所缘无有分别具安住分,无有分别是没有散乱的意思,不是分别心和无分别心的意思。因为还没有见道之前,修奢摩他都完全不是现证(现量),一直靠分别心,完全不是无分别心。进入见道之后才有现证四圣谛、空性等等,所以还没有见道之前都是靠分别心还没有进入见道之前所有的奢摩他、毗婆舍那都是分别心,因此这里无有分别是指心没有散乱的意思,这二个一定要了解。

  他宗我大概讲一下,有一个他宗觉得这二个不够,还须要具足其他的殊胜,一个认为要加乐,另一个认为要加澄。宗大师说澄不须要再说,因为前面第一个殊胜已经具足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后面宗大师引《经庄严论》说明。因为有人提问:所有的奢摩他须要具足澄(有力明显)吗?譬如修无色界奢摩他也须要具足有力明显吗?质疑宗大师所讲修三摩地须要具足二个殊胜中第一个有力明显是不对的?宗大师答云:无色界静虑一般的菩萨不会修,什么样的菩萨会修呢?要得到自在的菩萨才会修。现在这里所讲的不是得自在的菩萨,因此这里讲明显并没有什么错误。

  他宗有二个,一个说要加澄,宗大师说不用,这个前面第一个我已经讲了。另一个他宗说加澄有问题,为什么?因为无色界的静虑没有澄(明显),并不是所有的奢摩他都有具足澄,有人提此问?宗大师答云这里所指的不是自在的菩萨,自在的菩萨会修无色界的静虑,现在这里指的是还没有到自在的菩萨,自在菩萨是指八地以上,这里所讲的是初级的菩萨们,他们不可能修无色界的静虑,所以他们修的奢摩他一定须要具足明显或澄,这上面就是二个问题。

  第一个乐,宗大师如何回答呢?修行者主要的最常用最好的三摩地就是二个,一个是出世间未到地定的三摩地,另一个是四禅的静虑三摩地,这二个是最好的而且常用的。这二个三摩地都没有乐的心所,所以修奢摩他的时候要具足乐的殊胜并不是那么恰当。

  最好的三摩地是出世间的未到地定三摩地和四禅的静虑三摩地,这二个没有乐的原因何在呢?未到地定是还没有得到成果的阶段,在努力的阶段当中不会生起这种乐。未到地定是前行的意思,所以他没有乐的原因在此。但是不代表没有身心轻安乐喔!这个要清楚。

  身心轻安乐不是乐,这个我们要非常清楚。那时候也是有身轻安乐、心轻安乐,但是没有乐。身心轻安乐是完全不会劳累的乐,不是感受的乐。我们的乐都是有漏的乐,都是跟贪一起来的,没有什么好的,所以身心轻安乐不是乐,应该把它看成这是好事、不是不好的,身心轻安乐不是乐是这里面有好的意思。

  一般讲的感受,有乐受、苦受、舍受,身心轻安乐不是这三个里面的乐。我们(指凡夫众生、佛菩萨不算)现在感受的乐没有什么好的,所以我们讲观受是苦,就是说我们的受没有一个好的,真正的来说,我们的受都是骗我们的,身心轻安乐不是骗我们的喔!这要清楚。身心轻安乐是会帮助我们,这二个不是同一回事。

  身心轻安乐和感受的乐我们要区分,但并不是一切感受的乐都不好,是指我们的感受里的乐是不好的;佛菩萨圣者以上感受的乐是好的,这就不一样啰!所以观受是苦是指我们的受一切就是苦,因此身心轻安乐和乐要区分。今下午讲的等舍也不是受里面的舍受,同样的这个乐也不可以都想成乐受的乐,不可以这样想。

  他宗所讲的乐是指凡夫的乐受,因为刚开始学奢摩他,须要具足什么特色,在这里就讲乐受,宗大师就说不可以这样说,因为这个乐受什么时候会出现呢?初禅静虑定会出现、二禅静虑定也会出现、三禅静虑定也会出现、四禅静虑定不会出现,因为在四禅静虑定(四禅未到地定)会察觉乐受有问题,就会整个去除乐受,所以四禅静虑定就完全没有乐受,原因即在此。所以四禅的静虑定没有乐受,初禅的未到地定也没有乐受,这二个就是那些修行者常用的三摩地。

  有一些修行者烦恼不是那么粗,所以不会非常排斥烦恼,因为他们的烦恼本身就是轻轻的(不会特别排斥或是快速的压伏一下,不会做这种事情),他们自己本身是比较平静的,所以暂时压伏的这种方式完全都不会做,就一直用出世间连种子一起去除的方式。

  有一些行者,心中烦恼比较粗,因此对烦恼比较反感,首先他就会先用暂时压伏烦恼的方式。有二种行者,另外的行者(对烦恼比较不反感的)不用压伏的方式,就用初禅未到地定的三摩地;对烦恼比较反感的行者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就会用四禅的静虑三摩地。所以主要是用这二个,用这二个都没有乐受,因为本身乐受也不好嘛!所以修行者对于乐受就比较没兴趣,如果对乐受有兴趣的话就没办法修观受是苦,因此他们常用的就是这二种三摩地,初禅的未到地定和四禅的静虑定。为了具足有力的明显和专住所缘没有散乱这二个殊胜的缘故,所以(要去除)反面的令不具足这二个条件的掉举和沉没,沉没会伤害有乐的明显,掉举就会伤害安住所缘没有散乱,由此缘故所以我们常讲修奢摩他或修三摩地最主要的障碍就是掉举和沉没的原因。

  《修次中编》举了三个喻,言沉没的因有三种,一个是心放松就会变成沉没,另一个就是身心都重重的昏昧或快要睡着了也会产生沉没,另外太朝内收的缘故又会产生沉没。

  p366最后一行《修次中编》云「若时如盲或如有人趣入暗室或如闭目,其心不能明见所缘,应知尔时已成沉没。」这里说有三种情况的结果就会变成沉没,第一种就是我们有一点没有办法对这个境(就是我们放松了没有对这个境、放掉这个境),这样太放松会生起沉没。第二个趣入暗室就是昏昧和睡眠的情况,睡眠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好像进入暗室的感觉,还有昏昧的时候,身心重重的没有精神,也是暗暗的感觉,这二个就是第二种原因。第三种闭目就是故意朝内不看,心不是没有力量,而是故意把心往内收,特别不看境,这样又会变成沉没。心朝内之后,观察的力量就会变虚弱(明显的力量就会虚弱)。

  (放弃是第一个,这个不是放弃,这个是自己故意往内收)。这些是生起沉没的来源,沉没是暂时的,马上可以去除。缘佛像的时候,虽然佛像是外面的一个境,虽然我们缘佛像但还是有一个力量可以朝外,这部分已经收了,如果这样的话就会产生沉没。心缘佛像时内外区分是佛像和其他的法,心虽然是缘佛像,但如果缘其他的话还是有力量(精神),我们特别把这个力量断除,故意往内收的感觉,那就不好。这些很难讲,这个非常细。

  沉没的来源有三种,昏昧是其中的一个。我们修无常、轮回苦的时候心的力量会往内收,就不会往外面,如果收得太超过的话就会变成沉没。因为心太活的话会掉举,这时候就要修无常、轮回苦把心收回来,但是太超过了又会变成沉没。

  宗喀巴大师再引世亲《庄严经论释》P360L8,三摩地主要是靠忆念和正知,这二个非常重要。首先,主要的是我们的心安住在一个境上面,还须要有能观察的正知,观察心是否跑掉了,所以这二个是非常重要的。透过这二个修三摩地比较能够成功。这二个里面能够继续安住在境上面的是靠忆念,所以忆念是最主要的。宗大师引此说明忆念是根本「故明记所缘念为根本」。

  首先我们不是修正知,先要修忆念为主。忆念是正知的方法、是正知的来源,没有忆念不可能会有正知,这是入行论也有说明。我们要记得,修三摩地的时候第一个最主要的要注重忆念,这是第一个要做的。

  接着宗大师引《集论》说明忆念须要具足三种特色,忆念是有一点训练我们的心、调伏我们的心,有点处罚的样子,好像一个非常不乖的小孩,就把他绑在一个地方,刚开始他可能非常受不了,慢慢他就习惯了,就变乖了。

  如「中观心论云:『意象不正行,当以正念索,缚所缘坚柱,慧钩渐调伏。』」P361L6。忆念就好比绳子把(意之狂象)绑住,如果跑掉了,又以正知铁钩把狂象抓回来又用绳子绑起来,用这二个比喻来调伏心。譬如不乖的狂象,用绳子和铁钩这二个工具,把狂象变成非常乖,所以就是用忆念和正知把我们的心变得非常乖的意思。

  然后宗大师有一个疑问?有的经典把正知比喻为绳子,这二个是没有什么相违。正知间接来说也是可以像绳子的作用,间接的它也是有帮助把心抓回去绑在原来的所缘上,真正的(直接来说)是靠忆念把心绑在所缘境上,间接的来说正知也有作此,所以用绳子的比喻也没有相违。

  宗大师又讲,「故修念之法即修能引三摩地之主因。念之行相为定知相,故修定者若无定知之相,唯憨然而住,心纵澄净然无明显定知,有力之念定不得生。」(P361L12)所以我们要了解,一定要好好修忆念,也要能够生起有力的忆念。我们一定要生起有力的忆念,有力的忆念一定要有有力的明显,没有有力的明显,没有办法生起有力的忆念。所以主要要修忆念,要修忆念、忆念就要加强,忆念要加强,有力的明显一定要加强,因此宗大师这里主要是成立,前面所讲要具足二种殊胜,第一个有力明显的理由。为什么这是理由呢?如果我们修三摩地的时候,不须要具足有力的明显的话,我们的忆念就没有办法加强,因为忆念本身是定知之相(对于对境有生起定解之相,不是不清楚),要加强忆念一定要有有力的明显,没有具足有力的明显,没有办法加强忆念,因为忆念本身是定知之相。

  这里宗大师要成立的你们要清楚,前面所讲的须要具足二种殊胜是有道理。还有后面所讲缘佛像等等教授也是宗大师成立与前面所讲以修忆念为主的道理是相符的没有相违。

  宗大师所引《经庄严论释》《集论》《中论》《修次中编》和世亲《经庄严论释》的说法等等,主要是讲修忆念是非常重要,初机修主要是修忆念,就根据这些言修忆念是非常重要,而修忆念非常重要宗大师是要成立什么呢?须要具足二种殊胜的原因。譬如第二个心不散乱这大家很清楚,忆念就是不可以散乱的意思,心就不可以跑到别到地方,一定要忆念这个境,这个很清楚,不用什么成立,所以宗大师没有特别用什么根据成立,这是大家清楚明白,不用怎么解释,也不用讲修三摩地心不可以散乱,这是大家公认的,没有什么异议的,所以不用特别成立。

  但是第一个殊胜要成立,第一个殊胜有力明显是要成立的,宗大师要讲一些理由,他间接的就成立,修忆念是非常重要,因此具足有力明显就非常必要的,这个科判的内容清楚吧?

  「第二破有过规。」他宗有什么说法呢?主要是说善缓即是善修。宗大师言「此是未辨沉修二法差别之论,」即没有区分沉没和修的意思。宗大师第一个比喻如盲,我们放弃境没有去对这个境,这样也是会产生沉没,宗大师言善缓就是沉没,因为没有有力的明显,虽然是明显但是没有力量,所以还是沉没;可是他宗认为这不是沉没,身心重重的感觉才算是沉没。宗大师说这是没有分清楚昏昧和沉没,昏昧是沉没的一种来源,沉没的因有很多种,不可以说只有这种因才会产生沉没。你只是指出这是昏昧,你只看到一部份而已,没有看到其他生起沉没的来源,昏昧是会生起沉没。宗大师以四种逻辑的道理来破除此。

  第一个是说你没有区分,因为真正的三摩地须要具足前面的二种殊胜,而你的这种说法不须要具足二种殊胜,只有具足一种殊胜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他宗回答:我说的沉没是如何如何,宗大师又答:你这样的说法是没有区分沉没和昏沉,这是第二种破除。第三种破除宗大师讲了很,引大德月菩萨等祖师的四种解释,这些菩萨祖师所修的三摩地是非常难,不可以掉举也不可以沉没,这样是非常难做到的;可是他宗所说的是非常容易做到,善缓是非常容易做到的,所以他宗所讲的完全跟大经论释相违。引述了四个论典,大德月、佛静释、悔赞及其释之后,宗大师言「故说远离沉掉二边,修此中界,平等运转妙三摩地极属难得,若可太缓则无难故,从缓发生沉没,则以此理修三摩地显然非理。」至此是宗大师第三个阶段的破除。

  第四个阶段宗大师说有力是非常须要的,要缓是完全不对的,一定要有力。宗大师言「又极缓心仅明澄分,犹非满足须策励相。」刚刚讲有力就是指这个策励相,此是根据无著菩萨、修次初编、修次中编。接着宗大师又解释修次中编所说的明显是指须有策励相的明显,并非只是明显而已,这个我们要了解。

  初机修三摩地一定要以忆念为主,修忆念的时候也不可以像他宗所说善缓、或是虽然有记得、有回念这个境,但是在缓的情况下无论如何安住都没有用,还是沉没。所以一个是沉没,一个是这时候不可能忆念会加强,因为忆念要加强须要有力明显,缓的时候并没有策励相,所以这样长期修就会笨笨的,忆念的相反就好像是修忘失的样子就会增长忘失。故宗大师言:「未能知此盲修之相,谓修愈久忘念愈重,择法之慧日返愚钝,有此多过反自矜为有坚固定。」也就是会有这些问题产生。

  我们修宗大师说的,不修他宗所说的修行方法。如果这样修的话,修行当中可不可以用正知观察自己?又提出此问,宗大师答定须观察。但是不可以一直观察,就刚刚好一段时间自己观察一下。后面就这些意思,这个比较容易懂,我觉得没有什么难的;但是我们一般就会觉得这也是一个问题,一边心要继续安住在境上,一边又要观察,可不可以呢?这个问题一定会出现。宗大师说这是应该要的,因为这是对忆念上有帮助的,忆念不会一直安住在境上,有时候我们的忆念就会突然就跑出去了,所以须要回念观察一下自己,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可以继续一直观察自己,时间就刚刚好回念一下、回念一下,但这个就不可以说是心散乱。我们的心一边安住,另外一个心观察一下,这是有必要作的。

  了解一定要注重修忆念,修的时候可不可以中间观察自己呢?宗大师说这是必要的,就时间来说就是要刚刚好不可以长期一直观察,刚刚好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观察本身有一个力量,停止观察以后这个力量不会马上消失,力量一直存在我们就不用再观察,等到它的力量快要消灭的时候又再观察,所以多久的时间是看自己。

  另外不只这样观察而已,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有的时候我们对于这个境要特别又回念一下,这个也是要作。特别回念一下的意思就是让我们的心又再活起来,一直放着就会有一个危险,它的力量会愈来愈淡(心的火力会慢慢消掉),这也不好,所以要又回头想一下,好像心再活起来的样子,这个也是要作的。

  所以宗大师第一个阶段引《修次中编》,第二个阶段引《声闻地》、《辨中边论释》回答。后面宗大师作一个结论,「故若时时忆念所缘,是生有力正念所须。于所缘境摄心不散而正观察,是生有力能觉沉掉正知方便。若谓此等皆是分别而遮止者,应知难生有力正念正知。」

  所以宗大师二种都讲,一是故若时时忆念所缘,这是增加忆念非常须要的方法,另外一个直接来说是正知的一个修行方法,但是正知间接来说对忆念还是会有帮助。所以初机修奢摩他的时候这二个都是要作的,不可以说这二个是分别,所以就不要修,如果这样的话,忆念和正知就没有办法生起,或者是不会生起有力量的忆念正知,也就是应知难生有力正念正知。

  到此阶段我们要理解初机的时候修忆念非常重要,修忆念的时候要具足二种殊胜,修具足二种殊胜的时候中间要观察、也要回念,这二种都要作,这个是重点。

  以我们来说还没有到这个阶段,我们还要修净行所缘,之后要取出一个所缘,不可说我已经有缘佛像,我已经有所缘了,我们第六识当中完全没有所缘,所以我们现在要取到所缘,取到所缘之后怎么缘它,这才是今天所复习的阶段。这个所缘上怎么缘它呢?透过具足二种殊胜的修行方式去缘它,我们修的目标是以忆念为主。修的时候中间也要观察自己,还要回念本来的所缘,好像眼睛又张开一下、回念一下。这个是今天复习的内容。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