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1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1讲

 

  《广论奢摩他51》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11-14

  闻法意乐

  在我们成就佛果而言,或者是说我们脱离烦恼障、所知障这个方面来讲的话,那有必要依止皈依境的三宝,依止皈依境的三宝之后,来达成我们的这一个目标。如此依靠三宝之后,接着可以逐渐的脱离烦恼障、所知障,逐渐、逐渐达到佛果,这个目标如此可以达成。所以内心思惟这个目标之后,来皈依三宝的话,就称之为大乘不共的皈依,因此这个目标的达成,那显然就有必要依靠皈依境的三宝,依靠的方式是如何来进行的呢?就佛宝、法宝跟僧宝这三者而言,在成佛方面有一个道的次第存在,这个道次第的开示者、讲说者的这位导师,讲说者的导师,从导师释迦牟尼佛一直到自己至尊上师之间,例如佛宝所开示出来的甚深广大道的次第,这是法宝。如此的法宝,当我们进行听闻、思惟的时候,一定要有帮助者存在,这个帮助者、助伴,就是僧宝。应当如此来依止三宝。

  就我们现在这个段落而言,所学习的法宝,甚深广大的道次第,我们现在学习到止观的道次第这个段落。就这个段落而言,所学习的止观的道次第,就是法宝。这个内容,大概自己一个人学习是不会了解的,应当很多人聚在一起,广大学习,互相讨论,自己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深入,逐渐的对大论里面所谈到的止的意义、观的意义,就能够透过闻思的学习,深入而且广大,所以这个时候有帮助者,帮助我学习者都是僧伽,这是有必要的。之后就是前面所说的法宝在内心产生的话,那是有必要有帮助者存在呢,这是僧伽,透过僧伽的帮助,我的内心法宝才会产生,这是依止三宝的情形。因此之故,我们现在才大家聚集在一起,对后面要谈到的段落,止观这个部分,努力的去学习,这是依止僧伽的情况。之后再自己精进,把听闻的意义做思惟,思惟的意义做观修,那逐渐、逐渐法宝在内心就能够产生。

  如此依止皈依处三宝之后,地道不断的升级,之后脱离烦恼、所知二障,得到佛果,究竟的目标能够达成,如此思惟,调整自己的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正讲

  在我们进行到的段落而言,上次谈到,现在是专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之后,假设沉掉产生的话,应该要怎么做?假设没有沉掉的时候,应该要怎么做?分成这两个段落。这两个段落里面呢,现在进行到是专住安放在所缘上面,假设已经离开沉掉之后,那要怎么样子做?就谈到这个地方。离开沉掉之后,要修等舍,这是所谈到的内容。就是作行的这个方面不要做了,在作行这个方面要等舍。那引经据典来说明,在《修次第中编》里面也谈到,《修次第后编》里面也谈到,都谈到这个内容。在最初的时候要警慎提防沉掉的产生,要花力气警慎提防把它除去。可是现在如果已经做了,把沉掉也除去了,继续要不要再花力气来提防而把它排除掉呢?不要了,就不要做了,因为已经排除掉了嘛!

  接下来就要修等舍,至尊仁波切就开示了,(「故于尔时」)这个时候「须知放缓,」就是把这个警慎提防的力气,把它放轻松,「此是放缓防慎作用」在沉掉方面小心把它排除掉,这个部分的力气不要再做了,「非是放舍持境之力。」不是把我们抓住对境的力气把它放松掉,这不是的。这个时候所要破除的是什么呢?就是等舍所要破除的是什么呢?是作行跟勤力–花力气。把作行跟勤力当做所要排除掉的对象。这要排除掉作行跟花力气这个部分,那是不是经常在做,经常在进行呢?当然不是嘛!所以至尊仁波切引用了《修次第中编》跟《修次第后编》的经文谈到的内容,是要讨论这一点,在373页前面数过来第三行,(「何故作行或有功用为过失耶?」),「此由于心掉(举)则摄录,沉则策举,防护修习。有时沉掉俱不现起,」这样子做、做、做,之后有时候呢,沉跟掉就完全没有了。沉跟掉都完全没有的情况之下,(「若仍如前」)如果还跟前面,前面就是一开始实修的时候,如果还跟前面一样,(「防沉防掉」)要提防沉没跟掉举,因此「策励而修,」如果还是像那个时候,这个样子的话呢,「反令散乱。」刚开是修的时候呢,要提防沉没跟掉举,所以要花力气,要用作行,可是做到最后,都没有沉掉了嘛!还是那个样子做的话,反而会内心散乱,所以这个时候,没有沉掉的时候,又再进行作行,又再进行勤力的话,这个是要破除掉的。

  前面数过来第三行,「何故作行或有功用(有功用就是花力气)为过失耶?」一直到「非是放舍持境之力。」这四行要讲的是作行跟有功用它的毛病在什么地方,因为作行跟有功用会形成毛病,因为它会形成毛病之故,所以应当要把它破除掉,那破除就是要观修等舍。为什么要讨论到观修等舍?因为要破除作行跟有功用。为什么要破除掉作行跟有功用?当然要先讲一下它有什么毛病?它有什么不好?才要把它破除掉嘛!所以「何故作行或有功用」这个地方就要说明。要先说明一下要破除的对象它有什么毛病,有毛病之故,才说要把它破除掉呢。但是要再深入解释一下,所谓把「不做行」修等舍的意思,「此是放缓防慎作用」,不是说执取对境的力量把它放松掉,这是深入的再做一个说明。

  「何故作行或有功用为过失耶?」一直到底下「若仍如前防沉防掉策励而修,」这是第一段,这个是认明所应破,认明所要破除的是什么。之后再过来就引经据典,后面那个「反令散乱。如修次后二编云」一直到「其心便散动。」为止,这个是毛病。就是前面已经谈到所破,可是这个所破我如果不把它破掉的话,继续下去会怎么样?我现在把它留着,继续做下去会怎么样?会有这个毛病呢!所以就「反令散乱」会有这个毛病产生,引经据典来说明了。如果那个所破,我不把它排除掉,继续继续下去,「反令散乱」这个毛病就会出现,这是第二段。

  「故于尔时须知放缓,此是放缓防慎作用,非是放舍持境之力。」这是进一步的说明,误解会产生。就是前面谈到应该要「放缓」,放缓的时候,连持对境的力量也放松掉了,那这个不对了。所以要进一步的说明,把这个误解也要去除掉。要说我要放缓、放松的是防慎的作用,这个要放松,但不是把持对境的力量也放松掉,这是进一步的排除一个误解。

  前面第二个段落应该是「故于尔时须知放缓」,到这里为止;「反令散乱」一直到「须知放缓」。之后「此是放缓防慎作用,非是放舍持境之力,」是第三个段落了,这个分成三项。这里也讨论完毕了。

  讨论完毕,已经了解了之后,就要说明「故修等舍,非是一切无沉掉时,乃是摧伏沉掉力(势力)时,若未摧伏沉掉势力(则)无等舍故。」那就要进一步的说明什么时候观修等舍呢?不是说随时都在修等舍,是沉没跟掉举,它有一个力量,会产生、会出现、会跑来。有这么一个力量存在,现在把这个力量压住,把它摧伏掉,这个时候就要修等舍。意思是指,假设生出沉掉的力量,它产生出来的力量,假设没有消灭掉,这个时候不能修等舍。这个时候如果修等舍的话,那沉掉就产生了,沉掉产生就会伤害我们。所以修的时间应该是把它的力量摧伏掉,消灭掉之后,这个时候是修等舍的时候。

  那就是前面谈到的要修等舍、要修等舍,就再三强调了,到底「修等舍」是什么意思呢?所以再做一个解释说明,373页倒数第六行「云何为舍?」那什么叫做舍呢?「答.舍总有三.」总体、总体,经常谈到「舍」这个字的时候,在三个环境,三个段落里面谈到舍,(「一受舍. 二.无量舍. 三.行舍.」)一个是感受里面谈到舍,一个是修四无量心的时候又谈到舍,第三个是作行的时候又谈到舍。我们现在说修等舍,在什么地方、什么架构里面谈到的呢?在行舍这个段落,所以现在谈到舍,是行舍,作行的等舍(「此是行舍。」)。

  那这个作行的等舍,「此舍自性」,引用了圣者无着的「如《声闻地》云(里面有谈到):『云何为舍?』这个舍,是行舍里面的舍,『谓于所缘心无污染,』污染是烦恼,所缘来修无烦恼的时候,(『心平等性,』)心安住在平等性的时候,(『于止观品』)对于止观要修的内容,『调柔正直任运转性,』能够非常的柔顺,自然的趣入,『及调柔心有堪能性,』这个时候调柔的心也都能够堪能,『令心随与任运作用。』」心呢,自然的就能够趣入所修的对境,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这里所谈到的,作行方面的等舍,因为《声闻地》里面的词句,非常明白的解释清楚了,所以至尊仁波切就没有再把这个经文内容做一个解释。

  「谓得此(行)舍时(来)修三摩地(等持)」的时候,「于无沉掉舍现前时,」在没有沉掉的时候,等舍现前的时候,(「当住不发太过功用。」)就会安住在不必发太过功用,不必花力气,(「此所缘像.」)这种所缘的行相了。那了解这一点之后就会发现,得到这个「行舍」还真的有点不太容易呢!不是立刻就能够得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要靠前面谈到的。前面谈到呢,有时沉掉俱不现起,有没有?前面谈到呢,把沉跟掉再三克服之后,到了某一个适当的时候呢,沉掉都不会产生。这个沉掉不产生,而且已经得到把握了,这么一个适当时机的时候,如果还要用功用去克服它,这是一个毛病嘛!所以这个时侯才要修等舍,才能够有这个等舍。可见那个时侯才有等舍,就是沉掉都没有产生的时候,才有等舍。我们现在呢,大概就等于是几乎没有,因为都是在沉跟掉之中,要到沉跟掉都没有了,不会产生,这种把握已经得到的时候,才有等舍,可见这个不容易哦!所以「谓得此舍」是得到这样一个等舍,那个时候不必花太大的力气,就能够安住了。

  《声闻地》里面讨论到等舍的本质是什么呢,《声闻地》的经文里面谈到,「如《声闻地》云:云何为舍?谓于所缘心无污染,(心平等性,)」这个时候是「于止观品调柔正直」,为什么谈到止观品呢?这个「于所缘」是指首先修安止、胜观的时候,有一个止观的所缘。不过就算是还没有得到止观,甚至没有得到安止之前,我们现在是学习「无过失的等持」。现在目标是产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这时候止也没有得到,当然也没有安止的所缘。我们现在是学、是要产无过失的等持。无过失等持的时候,当然也有一个所缘。现在无过失的等持要产生的时候,要专注在一个所缘上面,透过这个所缘,有一个无过失等持产生的所缘,专注在上面,将来逐渐、逐渐就九住心产生了。透过九住心,不断进步、进步,之后就得到安止,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安止的所缘。

  所以现在没有安止的所缘,因为没有安止嘛!这个时候没有安止的所缘,这个时候把它称为止观品,这是属于安止类型的所缘嘛!因为现在无过失等持的时候,还有一个所缘,这是安止类型的所缘,专注在上面之后,慢慢产生九住心。九住心进步、进步,之后就得到安止,那个时候就有安止的对境。现在是属于安止方面的,就是止观方面的,所以这里谈到止观品,是指这个意思。就我们现在而言,连这个所缘也还没有,我们现在是在寻找所缘,不是说我到印度去请了一个唐卡,就说我有一个安止的所缘。不是的!因为我们前面解释过了,所缘的意思是指在我的第六意识,内心的第六意识里面所出现的对境,才算是我观修的所缘,并不是说外在有一个物品,这个就是我观修的所缘,对不对?不是这个意思嘛!不是说有一个物品当做所缘,所缘是指在我第六意识里面所出现的那个对象,才是我观修的所缘。那现在我们没有,我们现在还在寻找了。

  那这个所缘,要俱足五个特色哦!五个特色就是《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首先「心无染污,心平等性」,第一个是心无染污的心平等性;之后「调柔正直」;然后「任运转性」;之后是「调柔心」;然后「有堪能性」。应该是「无染污的平等性」;然后是「正直」;「任运转」;之后「调柔心」;然后「有堪能性」这个是有堪能性而「令心随与任运作用。」应该是这五个条件。我们现在连一个所缘都没有,所以当然这这五个条件就谈不上了,那当然也还没有等舍嘛!现在也还没有所谓的等舍。

  「如前论云」《声闻地》谈到「云何舍相?」舍的相是什么?舍相是指「谓由所缘令(于)心上舍,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精进。」而且于这个所缘呢,不发太精进。这一个所缘,舍的相是什么?如果大家学摄类学的地方会谈到,所缘的相是什么?譬如说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无过失的等持,无过失的等持在产生的时候而言,当然无过失的等持要产生的话,要缘取一个所缘,这个所缘应当是在第六意识上所出现的那个对象,才能够当做无过失等持产生的一个所缘嘛。这个所缘,譬如说,假设是佛身的影像,佛身的影像就是佛像在第六意识出现,这个是佛身的影像。如果说佛身的影像在内心产生的话,这样子来讨论,把祂当做等舍对境的话,那应该怎么样子来做呢?这个时候所谓等舍的意思,是指安住的时候不花任何的力气,不要花太精进的力气,所以《声闻地》里面谈到「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精进」对这个所缘的对象,不必花太大的力气去抓住它,这个是等舍的意思。

  大家学摄类学的时候就有谈到过,感受之对象,来进行领受,领受这个字的意思是对于感受的对境来进行的。想之对境,就称之为相。所以有这么一个句子了。譬如说,就瓶子来讲,执瓶眼识,执取瓶子眼睛的神识来讲的话,这是一个心王,眼睛的神识是心王嘛!所以有一个执瓶眼识,那执瓶眼识心王产生的时候,当然有五个心所–五遍行一起的,就是受、想、思、触、作意。那这个五遍行跟心王本身,这六个呢,所缘取的对境都是一样的,都是缘取瓶子。缘取瓶子的时候,它所缘对境一样,行相一样,质一样等等,一共有五种相应。(所缘、所依、行相、时间、质)在这种五种相应之下,它们所缘的对境都是一样的,但就算所缘的对境都是瓶子,它各自各自一定有不同的作用,因为不同不同的作用之故,心所一个一个各自各自不相同。

  譬如说就感受而言,感受它跟心王–眼睛的神识,当然一样,都是缘取瓶子,可是它不仅仅只是缘取瓶子,而是这个瓶子能够给我带来痛苦,能够给我带来快乐,有这个特色存在嘛!这个特色,谁能够去感受到它呢?就是这个受,受心所的作用,它能够去领受到这个部分。还有就想而言,当然它也跟眼睛的神识一样,是缘取瓶子,可是缘取瓶子的时候,它还能够有它不同的对象哦,因为这一个瓶子本身,一定有它不同于柱子,不同于什么,不同于别的法,一定有这些特性存在,这些特性就是当做「想」,它所缘的对象,所以这个做为想的对境。那一样的道理,这个行舍它是怎么样子来解释呢?它不仅仅像无过失的等持一样,去缘取佛身影像,行舍当然也是缘取它,可是后面还有一个它的不共作用的部分,就是在《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云何舍相?」就是指「谓由所缘令(于)心上舍,及(而且)于所缘不发(不必花)所有太精进(的力量)。」

  (仁波切问:这里清楚吗?完全不清楚?)了不了解?有问题可以提出来。以下仁波切中文说明:比如说,我们自己看到一个人,或者想到一个人,想到这个人的时候呢,那我心所缘的就是这个人,这个时候我的心呢,也有心王,也有心所,是同时的。这个心所里面,跟随每一个心王有五遍行,刚刚我们讲的,就是受、想、思、触、作意这些。所以这里面,首先比较简单来说,就是讲这个受跟想来说,我想到这个人,我看这个人的时候,我的心王呢,旁边一定有受跟想的这个心所,是吧!所以受跟想的这个心所,心王跟这些心所,是不是缘这个人?是。所以呢,这我们就会说这个心王跟心所呢,相应因。相应因的意思就是所缘也是相应,上面的行相也相应等等,有这种相应。

  他们所缘相应因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这个心王也是缘这个人,这些心所–受跟想,也是缘这个人,是吧!但是受心所跟想心所这两个,它们也有各个的,另外一些不同的缘。比如说,受心所它自己特别的缘是什么?不止这个人而已,遇到这个人之后,这上面有给我快乐,或者给我什么样子的一个感觉,这个功能部分呢,受心所它会领受,这一部分它就会抓着。想心所呢,它是不是缘这个人?没有错!但是它自己也有另外部分的缘,是这个人跟其他的人,有什么不同?它会区分的。所以想它会有是这个人,是那个人;这是坏,这是好;这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学佛的,这是不学佛的;这是什么派。这样子一个区分的,就是想。所以想心所呢,它也有缘这个人,但是缘这个人上面,有一些跟其它不相同的部分,它就会抓着。也有缘这个人,还有这个人跟其他的人不相同的特色,它就会缘这个特色。

  这些受心所跟想心所,跟心王缘(同)一个地方,是吧!缘这个人,但是它们自己也有各个的、另外一个缘的部分。跟心王,跟大家一起的,也有缘的一个部分。所以「缘」有两个,它缘的时候,有自己特色缘的方式,还有缘这个人也没有错,就有两种特色。现在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修奢摩他,修止修的时候,缘这个佛像,我的心王也好,这些心所也好,都一起缘这个佛像,缘第六意识佛身体的影像,整个心王心所都缘这个,但是那些心所,它们各个有没有特色的一种缘?也有。是吧?比如说,刚刚讲的是行舍,这个心所来说,他自己有没有一个特别的缘呢?也有。那什么样子缘呢?这很难讲出来的,它不可以说直接讲佛像,不可以讲。这个佛像上面有一个特色,好像它跟自己有关系了,这个行舍心所本身有关系,它也不会那么抓着,也不会那么放的,就好像刚刚好的一种,缘上面也有这样一种特色。所以佛像上面有这种功能,是它的缘。(不清楚?哈!哈!哈!到这里就不清楚了!哈!哈!哈!)

  刚刚我们讲想心所的缘,这个人也是它的缘,还有这个人跟其它不相同的一个特色,也是它的缘。所以不相同的特色,这个也没有办法举出来另外一个东西,是吧!也是这个人上面。所以像这一类的,比如说刚刚讲,行舍它的缘呢,它个别的缘不可以说这个佛像,佛像是它的缘没有错,但是它个别的缘呢,就是这个佛像上面有一种特色,一种……讲不出来,哈!哈!…(以上仁波切中文开示)

  就前面举的那个例子而言,譬如说缘取佛身的影像,佛身的影像就是在我们第六意识里面出现的一个佛的形像,这个当修无过失等持所缘的对境。可是,一样的,我们现在在这个对境上面也要修等舍,那这个时候就要先认明清楚,「云何舍相」就是认明清楚,等舍的对象到底是什么?等舍的对象,就像前面我们讲的那五个心所一样了,能不能把佛身的影像,当做我们行舍的对象呢?不可以的!当然也可以说它是行舍的对象,但是呢,共通所缘,它跟心王一起共通缘佛身的影像,但是行舍的所缘对象,应当还有一个不共的部分,对不对?就像我们刚刚前面讲的,想心所它缘的对象,当然也是指眼睛所看到的这个人,想心所缘取这个人,当然都一样是这个人,可是想心所能够去分辨清楚,这个人跟别的人有什么不同,把这个不同的特色抓住,这个是想心所的作用。所以它不仅仅只是缘取这个人,它有一个它不共的特色所在。

  那一样的道理,这个行舍也有一个它不共所缘的对境,首先它当然也去缘取佛身的影像,可是在佛身的影像上面,还有一个性质,有一个能力,有一个特色。就是我缘取这个性质之后,它会让我的内心变得很轻松,让我的内心造成等舍,很轻松,这个部分才是行舍所要缘的对象。所以舍相就是指等舍所要缘取的对境,它的相是指对境。

  「谓由所缘」这个所缘就是等舍的所缘,就是舍相的相,靠着这个所缘,靠着这个对境的话,能够让我的心达到等舍。靠着这个所缘,能够让我不必花太大的力气,这个所缘就是行舍的对象,是不是这个样子?了解了吗?了解了嘛哦。啊?

  缘取这个对象之后,「谓由所缘」所缘就是对象,缘取这个对象。譬如说佛身影像上面某一个特色,某一个性质,缘取这个性质之后,造成我的内心能够形成等舍,「于所缘」,缘取这个所缘的特色、特性之后,会造成我的内心不必花太大的力气,那这个特色,这个性质,就称之为等舍的对象。

  (以下仁波切继续中文讲述)应该这样子问,可能有的时候不要回答,问就是回答,所以我想就问你们,可能就回答你们,(哈!哈!哈!…)比如说,我们苦受,乐受,舍受,那这个「受」它的缘是什么?苦受的缘是什么?啊?(学员…)不是。一个人吃到苹果,苦受;一个人吃到苹果,乐受。那这个苹果不一样吗?一样啊!但是苦受的缘是什么?就是苹果上面有一个苦的性质嘛,跟他遇到的时候,他有一个感觉;那一个人他遇到这个,就乐受,生起一个乐受,那个时候就苹果上有一个能感受这个乐,能生这个乐受的一种能量,一个性质,这就是他的缘,是吧?所以不可以说苹果就把它分:这是苦受的缘,这是乐受的缘。那舍受的缘是什么呢?也不可以说苹果,是吧?舍受的缘是连它上面,也有一种,就有一种给我们反应一个舍受的功能,这是舍受的缘。那现在一样,行舍的缘是什么呢?也不可以说这个佛像,不可以说!这个佛像上面有一个功能,是吧?所以我们要这样子区分。这样子有没有清楚?有一点点?(哈!哈!哈!…)(以上仁波切中文讲述)

  「如前论云」,《声闻地》谈到「云何舍相?」那个舍,要把它当作等舍的对境的那个舍,譬如我们说乐受,感受不是分成三种吗?一个是快乐的感受,对不对?快乐的感受是主体,可是它对境也有一个乐,那个乐是对境;还有这个苦受,苦受是主体,有一个苦的感受,可是它那个感受对境也叫做痛苦嘛!所以痛苦有的时候讲的是对境。那一样的道理,现在讲到等舍的时候,内心本身处在等舍的状态之中,可是这个等舍也有一个它的对境,那个对境「云何舍相」那个舍,是指做为等舍的对境的舍,那这个舍的对境的这个舍它的相是什么意思呢?是什么呢?底下就做了一个解释。藏文有一点麻烦,因为讲相的时候,有时候讲原因,有时候又讲它的本质,现在这里是讲它的本质。所以谈到相的时候,意思都不太一样,要看上下文,这里谈的意思是指它的本质。现在讲做为等舍对境的那个舍,它的相,就是它的本质是什么意思呢?底下就讲了,举了这两个「谓由所缘令心上舍,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精进。」

  之后是时间,373页倒数第二行,我们前面已经解释了本质,就是自性,倒数第四行,此舍自性是什么,就是等舍的本质是什么,用《声闻地》讲解完毕了。倒数第三行,「此所缘相」这第二个段落,就是等舍的时候,它所缘的对境是什么,这个也有解释完毕了。现在讲第三个,「修舍之时,」这第三个段落了,修等舍的时间是什么,「亦如彼云:」又是引用了《声闻地》,《声闻地》里面谈到了「云何舍时」,修等舍是在什么时候呢??(「谓止观品」)就是止观品当做所缘,对于止观的所缘,心已经没有沉根掉的时候。心缘取止观所缘的对象,在那个时候,内心已经没有沉,没有掉的那个时候,「所有沉掉心已解脱。」解脱就是离开了,对于止观的对象,内心已经离开了沉没跟掉举的那个时候,就是修等舍的时候。这个句子在前面就已经讲的非常明白了,前面的那个部分,至尊仁波切谈到,就再前面数过来第四行,他已经经讲的很明白了「有时沉掉俱不现起」,那个是说沉跟掉都完全没有产生的这种把握已经很确定了,这样一个适当的时机,那个时候就是修等舍时候。印度的论典《声闻地》里面也谈到了,但印度的论典《声闻地》里面的词句比较平铺直叙,就没有像至尊仁波切在前面第四行那里讲的那么明确。但是这个时间,什么时候修等舍的时间,如果要比较清楚明白的话,词句就前面第四行那里,至尊仁波切用的词句比较清楚,比较明白的。

  接下来一个结论,是总结了「如是引发无过三摩地法,」如是引发无过三摩地法,要看我们最前面这个大纲,在349页「此又分二. 一.引生无过三摩地法. 二. 依彼引生住心次第」九住心怎么样子产生,先产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以无过失的等持怎么产生九住心。所以引生无过三摩地法里面,「初又分三.」系心所缘的前面要怎么做,安住在所缘上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住于所缘之后应该要怎么做,对不对?这三项我们都解释完毕了。现在进行到的段落到安住所缘之后应该要怎么做。安住所缘应该要怎么做,里面又分成两项,就是沉掉产生的时候,「有沉掉时应如何修」,365页「住所缘后应如何修」,又分成两项「一.有沉掉时应如何修. 二. 离沉掉时应如何修. 」现在谈到的就是第二项,离开沉掉的时后应该怎么做。

  离开沉掉的时后,就是应该要修等舍嘛,所以把这个等舍做一个详细的解释,这个也讲完了。到这里为止,就把引发无过三摩地法讲解完毕了,对不对?所以「如是引发无过三摩地法,」如是就是如同前面所讲的这些内容,全部都是说明引发无过三摩地的方法是什么,已经讲解完毕了。

  一直到这个段落,引发无过失三摩地的方式是怎么怎么做呢,以经详细详细做了解释,这篇幅非常长,这里面还引经据典,引用了很多的根据。就是很多的经论里面都谈到了,做为根据的经论很多,所谈到的内容都很多,显然要说明的就是这些内容,都有一个实修次第存在。所以前面谈到的这些内容,最后结论的时候要特别做一个说明,前面所谈到的内容,都有实修的次第在里面。这些都不是我个人自己杜撰的呢!至尊仁波切要讲,这些不是我自己发明,我自己创造出来的,都有根据的。所以「如是引发无过三摩地法,是依」弥勒怙主「慈尊辨中边(分别)论,」里面来讨论的。

  总之,最主要的根据是《辨中边分别论》,底下要开始要引用《辨中边分别论》的经文,然后《辨中边分别论》的经文里面又引申出去很多的佛经,很多的论典。所以这内容里面引用了很多的经论,但主要的根据是《辨中边分别论》,然后再加上其它的经论,所以接下来就要把《辨中边分别论》里面的句子就引用在底下了,说呢「如云:『依住堪能性,能成一切义,由灭五过失,勤修八断行。懈怠忘圣言,及沉没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为五过失。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不忘其所缘,觉了沉与掉,为断而作行,灭时正直转。』」这是《辨中边论》的经文。

  引用了《辨中边论》的词句,如果说把这个词句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词句的内容作一个详细的了解的话,那就明白了,就会明白至尊仁波切果然是根据这些内容。就是由这些内容去说明无过失的等持是怎么产生,然后讲了这么多的内容,就这前面的篇幅已经非常多了嘛!所以才特别引用这个词句,然后把这个词句的内容,如果明白了解的话,就会知道,前面这么多讨论的内容,果然都是根据《辨中边论》的经文而来的,所以有必要把这个词句的内容,作一个明白的解释,所以至尊仁波切就做了一个明白的解释。

  底下开始把内容作一个讲解,374页第二行「其依住者」这里开始,其依住者,就是经文的一开始的「依住堪能性」。从「其依住者」开始,一直到倒数第四行「广说如前」,到这里为止,全部都是解释经文的内容,《辨中边论》经文的内容。

  之后要把经文的句子,一项一项来解释,首先是「其依住者,谓(是指)为除障品发勤精进,依此而住(所以依住呢,依此而住),于此能生心堪能性胜三摩地。」心达到堪能的殊胜的等持,「此能成办胜神通等一切义利,」所以经文说「依住」,「堪能性」,「能成一切义」这就三项了。怎么解释呢?「依住者,谓为除障品发勤精进,依此而住」,之后就达到了心堪能。心堪能的话,能够成办殊胜的神通等等一切的义利。这三个句子,这样做解释的了。

  这个要谈到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菩提分里面有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跟八正道。这个「依住」是指四正断,安住于四正断的意思。安住于四正断上面「为除障品发勤精进」,就是四正断。在除障品方面发勤精进,安住在四正断里面,把四正断精进的去做的话,「依此而住」如果这样做到的话,就能够产生神足通。神足等等心堪能的等持就能够产生,令心堪能的等持产生了,是「此能生心堪能性胜三摩地」指的是神足。如果神足得到了之后,接下来就会齐备许多的神通,因为有了神通之故,所以能成一切义,一切事情都能够达成。

  经文里面谈到了依此而安住,住在它的上面,住在它那里的意思。这个是指如果得到等持的话,能够达成很多的目标,很多事情都能够达成。因此神通所安住的处所,或者说神通的原因,就是由等持而产生,所以等持被称之为神足。这里不是谈到吗?「是神变之足或是所依,故说『能成一切义。』」有没有?是神变之足嘛,或是所依。所以神变之足或是神变所依靠的处所,就是等持。因为靠着等持,能够产生很多神通的功德,这些神通那么多的功德,就依靠在这个地方,所以是所依,依靠在这个地方。或者说像是它的脚一样,这是个比喻了。就是由它这里,由等持。因此之故,等持非常的奇特,因为靠着它可以产生很多神通的功德,所以神变之足就是等持,是指这个意思。神变之足我们讲神足,就指的是等持。

  如此奇特的神足,就是等持,它要怎么样子产生呢?接下来就后面的句子「云何能生此三摩地?」就是这样子的神足,这一个等持三摩地怎么样子产生的呢?「谓为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从此因(而产)生。」所以经文里面谈到,373页倒数第一行「由灭五过失,勤修八断行」就这两个句子,就解释说明了,这是讲原因的部分。五过失断除掉之故,要勤修八断行,就能够产生三摩地。所以三摩地要产生的话,它的因是要把五种过失断掉,要勤修八断行。

  之后就要详细说明了,五种过失是什么?八行又是什么?每一项每一项要讲。先讲五种过失,底下就一个颂文「懈怠忘圣言,及沉没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为五过失。」这一个颂文四个句子,是讲五种过失。接下来的句子就详细说明了「五过失者,为加行时懈怠为过,」懈怠是一种过失。底下是讲原因,懈怠是一种过失,因为「于三摩地不加行故。」那个故,就是讲原因,懈怠本身是一种过失,因为对于修等持不会努力去做,不加行之故,所以第一个毛病:懈怠。

  第二个(「勤修定时忘失教授是其过失,」)勤修等持的时候,忘失教授是一个过失,所以忘失是第二个过失。为什么呢?因为「若忘所缘心于所缘不能定故。」如果把所缘的对境都丢掉了,那心在所缘上不能安住,这第二个毛病。

  「已住定时沉掉为过,」第三个,已经安住在对境上面的时候,沉没跟掉举是一个毛病,为什么?底下讲原因,因为「彼二令心无堪能故。」因为沉跟掉会让内心不能够堪能,所以它是一种毛病,这第三个。

  第四个「沉掉生时不作功用是其过失,」不作行,前面经文里面谈到不作行嘛,所以不作行–不作功用,就是不花力气去把它消灭掉。沉没跟掉举产生的时候不花力气去把它消灭掉,不作行,这是一个毛病,为什么?底下讲原因,因为「以此不能灭二过故。」因为如果不花力气的话,不作行的话呢,那就不能灭除沉跟掉嘛!这当然是一种毛病,所以不作功用是一个毛病,这第四个。

  再过来第五个毛病,「离沉掉时行思是过,」就是作行,离开沉掉的时候,作行本身是一种过失哦,这里没有讲它的原因了。还有「修次等说沉掉二过合一为五,若各分别是六过失。」里面谈到沉掉产生的时候,不作功用是其过失,里面又谈到沉没跟掉举了,所以把沉没跟掉举合起来算是一个毛病的话,那过失就五个,把沉跟掉单独分开,算成两个毛病的话,那就变成六个,也有这种说法。

  后面第五个「离沉掉时行思是过,」作行的思惟是一种过失,没有特别举出它能成立的因,因为前面第四项,沉掉产生的时候,不作功用是一种过失嘛!所以它的反面,没有沉掉的时候又作功用,那当然是一种过失,所以第五个就没有特别讲它的原因。我们这一座讲述到此。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