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2课
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2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 圆春法师讲解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共同学习,弘扬大圆满的太阳——文殊大幻化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撰的《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对于这样殊胜的如意宝 我们前面介绍了学习这部论的功德, 以及顶礼句、立誓造论句这些内容。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
【此亦分二:应须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正明般若波罗蜜多。】
“此亦”的“此”就是指此处所诠之法,也就是《入菩萨行论》之般若品。 在全知的科判画图当中,对于全品的总体分两大类:一是应须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二是正明般若波罗蜜多。“应须生起” 这就是给我们开出我们有必要来学习般若,因为他成为道之主要的缘故,有这样一种道理存在,才说我们应需生起。应需也就是应当需要、应当必须。这不是一种强迫,不是一种教言的要求。因为后面有一个理字,应需生起之理。也就是要通过道理来让我们生起“为什么要学习般若”。而这个道理是什么?下面就是在道之主要上面去分析般若成为“道之主要”这个巨大的意义。所有的学修、所有的佛法、一切的生命,其实都是要摸到或者说接触到这样一个主要之道,其他的都是辅助,都是一些助缘支分。而这个般若之道才是最为主要的,这样的道理从我们内心当中生起来以后,我们就自然而然想去学修般若。所以首先要给我们讲“为什么要学般若?学般若有什么必要?”只有我们认识到这种必要性后才想去学般若。而如果我们真想学般若,我们就会进入到第二个科判的学习——正明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说,正式地来给我们阐明般若的法义。第二个科判是说“什么是般若”。在这个正式的阐明当中,将所有般若波罗蜜多的妙义给我们揭示无余。这样随着论文的揭示而去学修,我们就会受持般若。 所以首先要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要学”,然后才在第二个科判来给我们讲“什么是般若”。
【甲一、应须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 论文当中偈颂部分这样说:
【此等一切支,佛为般若说,故求灭苦者,当生般若慧。】
“此等一切支”这个“此”字,它是代指前八品所给我们开示出来的布施持戒安忍等一切的支分教法。这些教法是作为支分,而般若作为主干。佛陀宣说这些支分的时候,虽然无量广大地宣说,但是他都有一个中心的目的,就是要为了般若而宣说。这个“为”字给我们表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一切支与般若的关系,就是由这个“为”字给我们开显出来的。一切支都是为了般若而宣说,为哪方面而宣说呢?就是为了辅助般若而宣说,不是为了生起般若而宣说。就这一点,我们具体看论文当中注释。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字,它是表明一切支与般若之间的关系。一切支面对着般若的时候都成了支分,是为了辅助般若而宣说。后面说“故求灭苦者,当生般若慧”。为什么说要灭苦者就应当生般若慧呢?因为我们要了解佛陀所宣说的任何一个法都称为是甘露妙法。甘露就是能够熄灭痛苦的,佛一切所说都是为灭苦而宣说,每一种教法都可以寂灭我们的一种痛苦,给我们建立一种安乐。所以佛陀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灭苦之法。我们在看前两句:既然佛陀宣说一切支分教法都是为了辅助般若意义而宣说,那这样两者一结合来看:般若是一切灭苦的道之主要。一切佛道都是要寂灭一切痛苦,而般若就是在寂灭痛苦的妙道当中是一个最主要的。这样才会有第三句和第四句。所以说,要求灭苦的修行人应当在内心当中生起般若的智慧。生起这个般若慧才能够从主要上面、根源上面彻底地灭除一切痛苦。在大家都很熟悉的《心经》当中,一开篇就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正因为证得了般若之理,空性智慧显发出来,才度尽了一切的苦厄,超越寂灭了一切的痛苦。所以佛佛同道,都是以般若之道而灭苦的。看到这种原因所在,我们做为修行人,是想让自己离苦得乐,是想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那么要让自己离苦得乐、灭除一切痛苦,就要生起内心的般若智慧。要想让众生灭除一切的痛苦,也是需要他能够生起般若妙慧,如果众生没有让般若的智慧从内心当中生起来,就没办法彻底地解决痛苦。所以一切的寻求就是在寻求般若。
【上述施等此等一切支,佛是为了般若而说。】
我们要知道“为了什么而说”。这当中有一个“所为”,所要去为他而做,为它而说的,就是“此等一切支”。这个“此等一切支”它围绕的对象就是般若。看到这句话就应当知道,从“为”字上面要显示:一切的支分教法都是要以般若为中心,围绕着它转,听它的调动,为它而服务。这就可以推出来,或者了解,我们所说的一大藏教,八万四千法蕴都是为般若而出现的,因为这一切八 万四千法蕴都是为般若而说,以它为中心,围绕着它转,听它的调动,为它而服务。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般若,或者没有一个般若的中心教法,可以说其他的教法都形同虚设,因为失去了目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般若而说。而现在把般若给抽空了,这样就没有目的性了。布施,持戒,安忍,禅定,精进……这一切的教法都找不到目标了,失去了归属和依靠,没有中心目的,就把整体教法给抛空了,从这句话上面我们就看到这样一个般若的意义所在,它是整体教法的中心,是最核心的内涵。有了它才会出生一切教法,没有它一切教法不会出现的,这必须要了解!这样会让我们从内心当中生起对般若的一种强大信心。般若是所有教法的最核心的内容,所有教法的建立都是要以它为中心的,都是为它而服务的,都完全听它安排,完全围绕着般若而转。我们了解到整体的教法精华是什么?中心是什么?就在第一句话里面。
但是“佛为般若说”这个“为”字,自宗与他宗的理解不一样,或者说我们有两种理解。哪种理解才是最符合于本论颂文所要显示的意义呢?全知通过辨析之后,让我们认定这个“为”字它必须是为了辅助般若,不是为了生般若。我们必须对这个“为”字要定位好,把它确立好。
首先看他宗。【对此,以施等前前为因方生般若这故,有以因果方式解释,】
“对此”的“此”字就是前面一句“此等一切支,佛为般若说”。这一点,尤其对于当中的“为”字是什么样的意义,有以因果的方式来进行解释的。就是说在六度当中,以前前为因而生后后。布施生持戒,持戒生安忍,安忍生精进,精进生禅定,禅定生般若,就是这样一种“能生所生,或者因果”的关系,这是根据《经观庄严论》当中,安立六度的次第的道理时讲过。(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了。)
假如说一个修行者贪得无厌,无法放下,内心当中对于资财受用很贪著,就不可能放下而去生起持戒的功德,所以首先要离贪,要放下来,心打开,这个时候才有修行持戒的机会。假如说没有守持戒律,身体暴动,语言粗暴,内心暴恶,这样一种不加管束的状态就无法去安忍,在出现什么事情的时候敢于大打出手,敢于破口大骂,敢于大发嗔恨,这就是不懂戒律。所以,如果要安忍,首先要懂得管束,要用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身语意,假如说我们没有安忍,在遇到种种困难、痛苦的时候,没办法让内心、让身体能够安处于目前所做之事,这样的话我们就无法勤发精进。在精进的过程当中,遇到饥寒交迫时就会望而退却,从道上面退却下来,所以要能精进首先能安忍。
假如说不能勤发精进,不能心心念念缘着我们所要专注的佛法,这样的话也无法生起真正的禅定智慧。就会在内心当中依靠自己的散乱,而放逸在其他的无意义的所缘上面。所以要想专注一心,必须要有精进的这种素养。精进的素养让我们能够有专注力,产生这种静虑的功德,最后实现专注力的这种内心的禅定境界以后,心水不会外泄,而内观专注一缘,平和而住,这个时候才会在这种寂静的内心当中,生起胜观的光明智慧。就像风中之烛一样,假如狂风吹拂,这个时候,蜡烛的亮光就会面临着随时灭亡的一种情况。所以要想烛光能够凝定的照彻,必须是一个无风安静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想生起胜观的智慧,你的心境必须是寂静专注的,这样才能够生起胜观的智慧。所以般若的这种胜观智慧要仰赖于前前为因,才能够以这种因果关系而得出生。所以在此,有些人就对于颂文当中的“为”字,用因果关系(方式)来进行解释。其实单独抛开《入菩萨行论》般若品,这种解释方式是合理的。但是面对着整个般若品的前后来进行观察,看它的这种语境就看到这种对“为”字的解释是不合理的。下面全知就用他的圆满智慧给我们来辨别,前面这个观点虽然罗列出来,他没有直接作评价,但是后面说“然”,“然”字的转折就看到并不是一种赞同,虽然引述了以后没加以评价,但是从“然”字上面就看到这是一种转折,这个转折就和前面的观点是不一样。这个“然”字以后,全知就开始用他的圆满智慧来显示自宗是怎么来解释的。
下面全是自宗的观点。而自宗的观点分了五个层次:一是比喻;二是意义;三是理证;四是教证;五是小结。
首先来看比喻。【然此处“为”者如王入战场时,四兵亦为王而行。】
这是比喻。四兵是象、马、车、步这四兵。也就是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这是古印度战场上的四种兵类。像现在我们可以说是海陆空这些兵种。比喻当中,讲到这个“为”字,是要想给我们表达这样一种意义,举个比喻更能够形象的理解。就像要入战场去杀敌取胜的时候,国王他要领兵打仗,王者领兵,其他的兵都必须要听他的调动,要为他而服务,以他为指挥中心。国王他亲自率兵的时候,这是将面对着两兵对垒。这时如果不是国王发起战争,这个战争就不会形成为国与国之间的这种争斗。就像我们说混混打架一样,它不是这个国王与国王之间发起斗争。你说一个小群体、一个乌合之众打架斗殴,这就只是一个小小的事情,成不了大事,就是一些流氓惹是生非而已。一般这些打架斗殴都是一些平常事情,它不会形成历史性的事件。而国王要率兵打仗那就不一样了,就像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在历史上就看到,这一个国家想夺取另外一个国家,最后把对方打败了。或者是自己去的时候,全军覆没,一个国家就完了。不管自方他方哪一方取胜,都会把另一个国家给取代。所以,“王入战场”这就是一件大事,不是小小的行为。那么这个国王要入战场的时候,他不可能是光棍司令,他得招兵买马。招来象马车步这四兵,这就是他想利用的力量。这一切的力量都成了他的力量。所以说这个国王他有多少军队,有八十万有一百万,哇,这个国王很厉害。另外一个国王,居然才有三千兵马,那这样的国王他还打什么仗呢!其实兵力成了王力,也就是说兵的力量其实这个时候就是王的力量。因为这些兵都是完全为这个王而冲锋陷阵的。他都是要听国王的策令而去冲锋陷阵,排兵布阵,这些都是要以国王为指挥中心,听他的调动,为他而服务,完全要围绕他而转动起来。这才是四兵要做的。所以“为”字显现的是:四兵是为了辅助国王而行一样的。这是一种辅助的作用。一个战争是国王发起来的,那么这个战争是以国王为主,其他的这些兵是一些次要的,或者是一些辅助性的因素。
再来看意义。【二,果母一切相智不共之亲因,乃是道之主要——般若。】
果母其实就是指这个一切相智的不共之亲因。我们看果母的这两个字,和后面一切相智不共之亲因,这两段它们怎么对应。其实这个“果”就是指“一切相智”,“母”就是指“不共之亲因”。“果”是指一切智智的佛果,它的母亲是谁呢?它的母亲就是指它不共的最亲密的这个因,这个因是什么呢?后面就说“乃是道之主要般若”,所以不共之亲因就直接可以说是般若。所以,果是一切相智,“母”直接可以对“般若”。果母就是说一切相智的不共亲因般若。我们这样来看,否则有些道友就容易混淆。前面出了“果母”,后面又出了“一切相智不共之亲因”。在这个意义上面我们就看到,其实要成就一切相智,最不共同的最亲密的这个因就是般若。那么从它是不共的就显示其余的是共同的,从它是亲因就看出其他的是疏因。它是最不共同的。就像自己的母亲,不会是其他人的母亲,这是自己最不共同的母亲。然后,亲因也就是自己最亲密的,而不是自己疏远的。所以“不共”其实和“亲”是对应起来的。“共同”和“疏”是对应起来的。不共者则亲,共同者则疏。这就像稻种它要生稻芽,稻种是稻芽的不共亲因。它既是不共又是亲,就是因为不共所以它亲。因为稻芽的因直接就是稻种,而其他的土壤阳光等等这些,它可以用在稻种上面来成就稻芽,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去成就麦芽。所以这些是共同的,谁都可以用的话就不是独家特有的,所以就不是最亲密的。而般若就是这样的一个教法意义。她是一切相智佛果的最不共同的因,那么其他就是共同,我们就看到,像布施持戒安忍,它可以是升天的因,也可以是成就阿罗汉果的这些因,但它不一定是成佛的因。而我们这个地方所说的“般若”指的是大乘的这种空性,也就是大空性,大般若,这种大般若才能成佛。她不能成为凡夫,不能成为阿罗汉。只要一证悟这个般若,只要现前圆满了这个般若,她就是一切相智。所以她是不共之亲因。
后面讲理证,分两条:第一条,【因为以其能断二障亦能究竟二智,余度则不能如此】;这是一条理证。这条理证是想给我们讲:亲者不共。第二条理证讲,【且余五度唯有得般若摄持,方能获得波罗蜜多之名,而趣行佛位。】这是讲到“疏者共同”。疏者共同的就是其余五度。其余五度它是疏因,疏因还是遇到般若之后才成为成佛之因。所以要看“是谁用”。假如是般若用,那就是能够成佛的因;假如是其他用,那也许就成为凡夫的因了,就不能成为成佛的因。
这两条理证我们一条一条的看。首先第一条:“因为以其”“其”是指的般若,般若能够断二障,也就是说能够断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是由“人我执”所引起的,所知障是由“法我执”所引起的。这两个执著都有对境,也就是说人我的对境和法我的对境。而般若就是要打破我而建立无我的,所以般若就是无我的智慧。无我的智慧如果能够现前,那么人无我的智慧能够现前就能打破烦恼障。法无我的智慧能够现前就能够打破所知障。因为直接和生起障碍的因缘对立起来的。所以它是正对治。然后说“亦能究竟二智”。也就是说“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而且这两种智慧要达到究竟,究竟就是说最后会彻底圆满。那么彻底圆满两种智慧其实就能够现前一切相智。一切相智就是二种智慧圆满。也就是说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圆满,能够达到一味无别,这个时候同时现前的就是一切相智。佛陀的一切相智是从总体来说的,分开而言就是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而怎么让这两种智慧究竟圆满呢?就是要依靠般若,依靠入定的时候安住在无分别智慧的这个般若法界当中,来现前这个无分别智慧。般若让这个无分别智慧不断的圆满。然后在这个出定的时候以如幻的这种清净智慧,让出定的智慧也依靠般若圆满。最后出入定都在修般若,依靠般若的力量使得出定的智慧、入定的智慧都得圆满,就能够现前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的圆满状态。而其它度做不到这一点。布施没办法断除烦恼障,持戒也不能,安忍也不能,精进也不能,禅定也不能,这些都不能断根,因为它不是二障的正对治,它也不是显发两种智慧的真因,所以其余五度不能够直接生起断证的功德。
然后我们来看其余五度。其余五度前面讲到它不能断证,不能依靠自身而显发断证的功德。那它们怎么又在我们大乘的修法当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呢?就是因为这些都可以为般若所用,都会在般若的摄持之下成为成佛的力量。所以论文当中讲第二条理证的时候,就说到其余的五度唯一只有得到般若的摄持之后,才能够获得波罗蜜多的名字。“般罗蜜多”就是“度”的意思。度就是渡越,能够从此渡越到佛位。所以后面才说:而趣行佛位,就是说依靠般若摄持最终才能够渡越此岸,到达成佛的彼岸,这完全是般若摄持的结果。我们从这两条理证上面就看到,般若就是佛法之王,他能够摄尽一切大藏当中的八万四千法蕴,一切教海所诠的所有的其它法门,称为他的眷属。说般若为佛法之王,而其余的一切教法都为眷属,这不是压低其余的修行,正是因为以般若为王,它们为眷属,才能够给予它们心脏一样的;给予它们灵魂一样的;给予它们力量一样的。这样有了般若,它们才有了心脏;才有了灵魂;才有了真正成佛的力量,才能够让所有的这些其余的教法为了大乘而活起来,为了大乘而起大用;它能够实现这一天的这个大用,是般若给它地位;是般若给它尊贵。所以一切法门遇到般若之后,才会有地位;才会有尊贵;才能够成佛;才能为大乘而活起来;才有大乘这个心脏一样的;才有大乘的灵魂,力量。
这就像我们世间人所说的:啊,真的是他为国王所赏识了,这个人活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国王用什么用对了?就把这个东西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效用,能够用人用对了,才能够充分地发挥他的才能。所以布施、持戒、安忍、禅定、精进,这些都是依靠般若给他们种种的地位和力量,让他们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样的。把他们的才能,把他们的力量充分地得到发挥。所以其余的一切教法遇到般若才有了价值,才能够使他们充满大乘的意义。我们从这样的表述上面应当了解到:确实般若太伟大了,它是佛法之王,它能够摄一大藏教的八万四千法,这一切的教派都称为他的眷属。他不仅不是因此而压低了其余的修行,正是因为这样才把其余修行的地位提高起来;把其余的地位尊贵起来。由于般若是最尊最上最第一的,能够成就佛果,所以一引领其余五度的时侯,这一切其余五度都是为了最尊最上最第一的这个目的,而去活动运作;而去产生形成。所以般若是给其余的一切修行,给他们大乘的心脏,给他们大乘的灵魂,给他们大乘的力量。甚至说小乘的修行要遇到般若,所有其它的积资净障才拥有了力量。不仅大乘一切种子是这样,其实三解脱都是以般若给其它教法施设建立的意义,只不过我们在这个地方主要是讲到了成佛,因为《入菩萨行论》是一个大乘的教典,是为让我们最后成佛而产生的这个窍诀。这个引导的窍诀就是为了我们而成佛,开设建立的。所以这当中建立这个般若度的地位和其余度作用的时侯,这个时侯主要针对的是成佛。
上面用理证,下面用教证。教证里面这样说:
【如《般若十万颂》云:“须菩提,譬如凡所有江河同入大恒河,彼等江河随恒河而入大海。须菩提,如是五波罗蜜多得般若摄持,则往入一切相智。”如是广说。】
“如”就是显示,这个道理不是全知他自己一个人这样讲,而是他随顺于千经万论一致地宣说,而这样给我们介绍的。所以”如”字,如《般若十万颂》,其实不仅《般若十万诵》这样讲,还有《般若摄颂》,还有种种般若经当中都讲到了类似的法义,这只是引一个代表而已。在《般若十万颂》当中就讲到说,须菩提尊者啊,就比如说,所有的这些江河都必须共同汇入到大恒河当中来,入到大洹河当中以后,这些江河才能随同恒河而入到大海,假如说,所有的江河它不入到恒河当中来,它就没有办法进入到大海,所以能进入到大海是大恒河提供给它的一个机会。这是在印度本土举的例子,在印度所有的江河要入到大海过程当中,都必须入到大恒河中来,大恒河依靠千江万流的汇入,而汪洋起来,最后再共入于这个大海,才能够形成博广无边的大海。所以这里面的“同”字,也就是说要共同的入到大恒河,如果不同入大恒河,它就不能够随而入大海,从正反两个方面都看到,要入大海的最中心的关键就是这个大恒河。我们就看比喻,说须菩提啊,同样如此,五波罗蜜多它都是要同样得到般若的摄持以后,才能够随着般若而入于一切相智的这种大海境地。般若就是以恒河而做比喻,五波罗蜜多就是以这些江河而做比喻,一切相智就是以大海而做比喻,这样我们就看到五波罗蜜多遇到了这个般若才实现了它入到一切相智的价值和意义。如是广说,在《般若十万颂》当中不仅仅是用了这个比喻,还用了种种比喻广泛地来宣说,这里面只是用了其中的一句而给我们介绍一下,让我们知道就可以。下面是小结:
【总之,须依止道之主要——般若而作断证究竟,对此宣说其助伴施等一切方便,故主要者般若不容缺少。如是“为”字指示了大义。】
这个“总之”就给我们讲总而言之,我们要了解到,我们最需要生起的道,就是要生起主要之道,就是般若,因为这一个道,它能够起到断证的作用,而且是断证的功德,能够达到究竟圆满。那么其它的道,我们需要不需要去修呢?也需要去修,我们看到说:宣说其助伴施等一切方便,这就是其它的为什么要去修呢?就是因为其它的能够帮助般若,能够陪伴般若,能够使般若在这个断证的过程当中圆满完成,成为帮助的助伴,使它能够实现断证圆满。我们为什么在去布施,持戒,安忍,就是我们想最终依靠般若而断证圆满。就像一个国王,不可能单枪匹马成为光棍司令,我们也不能够说其它的一点福德都没有,也完全能够生起圆满的般若。通常我们会说:以福养慧.。需要这些福德给智慧有一个比较好的圆满的环境,让其充分发挥它巨大的力量。假如说你能够有般若,其它的道都能够为般若而出生,其它的道生起来,都成了般若的力量,这就是为它而做助伴的原因。后面说,故主要者般若不容缺少,不管你在学什么道,不管你在修什么法,最主要不能缺少的就是这个般若,这是一点也不能缺少的。有些人说,我就没学般若,我学净土怎么样呢?难道我学净土我就不能解脱了吗?当然,你学净土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你知道不知道呢?你要到了净土以后,你还是要学般若的,这是你早晚都要学,谁都要学的。只要你想成佛,你绝对要学般若,所以到了净土最主要是因为能够在那更好地学般若,那是一个学般若的最好的环境,所以往生净土以后,非常的殊胜,能够实现成佛的梦想,这是因为他在那儿学般若太容易了,条件太好了。
后面说:如是“为”字指示了大义,我们要知道,般若它对于整个成佛之道有着巨大的意义,哪怕是少一点都不行,完全不能少的。我们在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大义”这两个字深深地烙在心里边去,成为一个不能抹灭的烙印,因为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抓根抓本,能够求到最具有根本意义和巨大意义的。这个教法体系中有无量教法,但是你要知道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是根本的,什么是枝末的;什么是大义的,什么是它摄持的;什么是主尊,什么是助伴;什么是王,什么是眷属。你要学佛法之王,你就要学般若,你要学佛法当中最主要的,最根本的,你就要学般若,你要学佛法当中最具有巨大意义的,那就要学般若,这些我们必须要深深了知。虽然在诸经当中都会赞叹布施、持戒、安忍、禅定、精进这一切的功德,但是我们要知道,那都是为了成就般若,不是离开般若这个目的之外的。佛陀让你生起欢喜心去行持布施等,最后都是因为你要依靠这些去证悟般若。所以为了辅助般若,我们要布施,持戒,安忍,禅定,精进,这都是看他的目的在哪里。正因为我们认识了这个根本,而这个根本它又必须有助伴,所以我们才会那么尊重布施,持戒,安忍,禅定,精进,这是因为这个根本一建立,其它的自然而然你会去珍惜的。因为你看到,你不可能单枪匹马生起般若,所以正因为其它的能够做助伴,所以其它的也很重要,但它不是主要的,它是重要当中的次要。
【“此等一切支”,也有对应本品前的静虑而解释,然需对应一切波罗蜜多。且由“支”与“为”字的语势,此处唯说般若为主要,不应另取他义。】
如果这一切支像有些人所认为的对应的是本品之前第八品静虑度,这样的话范围太小了。他们认为的一切支是想说:静虑的这个前面的前行,然后中间的正行,后面的结行,这些前中后的一切支分,是为了般若而解释,为了般若而产生的。但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不能这样解释,而应当对应的是一切波罗蜜多,一切六度万行的汪洋的教法,这就是此等一切支。
【且由“支”与“为”字的语势,此处唯说般若为主要,不应另取他义。】
为什么这里会讲“主要”,因为支分对应的是主干,既然是支分是次要的,既然是主干是主要的,一棵树的主干如果已被砍了这棵树就没有了。假如一棵树的枝叶有所损害,并不妨害这棵树仍然存在。所以主要和次要是不一样的。而这些枝、叶、花的存在都是为了这棵树的主干,因为这棵树以主干而注定它的存亡。所以佛陀宣说一切的教法都是为了般若,其它的教法为“支”,就是次要的,是助伴的。然后,“支”对应的是主干,般若是这里面的“所为”, “所为”的目的就是主干,主干是最主要的。这样的话,一切教法当中的主要和次要,就不能以静虑和般若两者来单独地进行比较,其实应当把所有教法和般若来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对整体教法生起什么是主、什么是次的意义。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不应另取他义”,这从“支”和“为”这两个字的语言势力,直接就会导引我们看出般若就是主要的。而且说“唯说般若为主要”,不仅仅是般若是主要,而且唯有它是主要的。
【以如是故,欲求毕竟寂灭轮回苦者,当由精勤发起现证真如之般若。】
“以如是故”,前面讲了,它是道之主要,是断证的根本。以这样的缘故,我们要想求得彻彻底底寂灭轮回当中的三苦、八苦、六道之苦的这一切焦煎逼迫的痛苦,都是要从般若上面来成就的。所以应当勤发精进,而去发起一个现证真如之般若的努力。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呢?这里说发起现证真如之般若,所有的了生脱死,都是要在般若上面才能显发的。一旦证悟了般若,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就像昨天做的那场梦一样的。但是假如说你没有证悟般若,生死永远存在。你布施再多,假如没有般若,还在生死当中;持戒再精严,假如没证悟般若,还在轮回当中;你安忍再好,再有相好庄严,再有财富,仍然在沉沦苦海当中,没有超出三界;你精进、禅定修得再高,假如没有般若,还是轮回。只要在轮回当中沉沦,就有轮回当中的三苦,就有苦苦、坏苦、行苦,一直将你逼迫。所以我们自己想寻求解脱,也要寻求般若。我们要让一切父母众生从轮回的痛苦当中永远地解决轮回的问题,也是要勤发精进而修行般若。般若是一切教法得以断除轮回的力量。
所以我们在这最后一句话就要看到,闻思般若、修行般若和依靠其他教法来闻思、来修行是不一样的。这是真资格地、最直接地能够彻底掀翻整个轮回、解决整个轮回问题的妙道。所以科判说“应须生起道之主要”,我们就要看到,虽然我们说要修其他的,其他的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这才是主要的。所以道友们在学习《净水如意宝》的时候应当欢喜啊!这是应当大欢喜的事情,这不是小事情。因为其他的修行人不是说他们不想求解脱,是因为他们学的都是次要的教法,他们不知道主要的教法是般若。有些人一辈子只想布施,他们没想到过要依靠般若寻求解脱。而我们居然能够在大根大本上来直接用功夫,从根本上来调整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在大根大本上动手术,用的是最殊胜最根本的般若教法,来动我们轮回的根子,其他教法没有这种力量。其他教法都是为了支撑般若,都是为了成就般若。所以我们学的是根本教法。这个根本的教法你一旦学好,所有其他的教法才拥有了根本上的意义。所以你不管学什么教法,你最终都要依靠般若而得成就,因为它才能断轮回。你不管是自利也好、利他也好,都是要依靠般若,因为它才能解决轮回的痛苦。所以我们学习了这一段之后,才知道寂天论师的颂词给我们所揭示的意义,真的是让我们生大欢喜啊!
其实整个《入菩萨行论》是要让我们最终成佛的论典,如果它的高潮没有接触到《般若品》,那还不能够成为真正成佛的真因教法。一切教法虽然很广大,就像《入菩萨行论》有十品,很广大,而其中第九品只是十品当中的一品,看起来就这么一点,但这一点却是整个《入菩萨行论》得以让我们成佛的核心教法。整个三藏十二部,即使你拿起来的是一部《金刚经》,甚至有时你只是看《心经》,只要你能够学懂了般若的任何一部经典,你就可以抓住佛法的大根大本,解决一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你从枝末上去动手术、用功夫的话,你就要花很多很多的努力,而你从根上面一动功夫的话,那么所有问题当下就解决。就像你要在枝末上去砍树,修这个枝,修那个丫,然后把叶子怎么弄、怎么做,这些对树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假如说你从根上把一棵树砍断,那么整棵树就枯萎了。轮回就像这棵大树一样,你如果不在根子上动刀,那么这棵树你怎么也没办法让它枯萎,你只是把叶片弄少一点,把支干弄少一点,这不会让这棵树彻底枯萎的。所以这是根本的教法,这种善根是根本善根。你学支分的教法,最后都是要在支分上来调根本,而我们学根本教法的话,是从根本上调根本。支分上调根本是迂回的,根本上调根本是直接的。
看到这一点后,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暇满人生,善加取舍因果,因为依靠这些名言的善加珍惜,我们才能够长期拥有般若。我们用一个好的暇满人生来受持般若、修行般若、闻思般若,这就看到什么是根本了。一看到根本的时候,我们也会去珍爱其他支分。而珍爱其他支分教法的时候,我们很激动,因为我们有一个最根本的教法要去做,要为他而努力。这样的话,你不管做什么事情,做什么努力,你都是充满意义的,所以到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生起大信心。
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