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宗义宝鬘讲记 第二讲
雪歌仁波切:宗义宝鬘讲记 第二讲
宗义宝鬘 第二讲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2005/2/13
课本第 35页「第三章 略说外教宗义之建立」,仁波切认为外道的部分,先略去不讲,迨大家了解佛教宗义之后,再回头说明外道宗义或许较好。否则若一开始便对外道宗义感兴趣的话,可能会觉得他们的解释也很有道理,那会有点问题哦!故先从第 45页开始讲授。
第四章 总说佛教宗义之建立(第 45页)
「佛教宗义之建立」藏文科判分为:1.总说2.别说。首先先由「总说」开始说明佛教宗义之建立。
「释迦王(子),无与伦比的导师,首先发最胜菩提心;其次于三大阿僧祇劫积聚资粮;最后在金刚座(今印度 Bodhgayā附近)上成正。佛圆觉纳(鹿野苑)对
陀成正后,先在瓦圆觉那斯( Varanāsi)(憍陈如等)五贤仆转(阿含等)四谛*轮;随后在灵鹫峯转(般若等)无相*轮;随后又在吠舍离(Vaisāli)等地大转善分别(诸法性相的)*轮。(佛陀三转*轮)折服了外道六师等一切邪说,使利乐之源的珍贵佛法得以宏扬与开展。
佛陀入灭以后,由于释经者对三种*轮的意趣,分别作了不同的解释,因此便产生了四大宗派。」
佛陀于金刚座,也就是菩提迦耶,伏魔后证悟成佛,随后在鹿野苑转动*轮,尔后随佛陀而行之随行者,由于对佛陀所宣说的法分别作不同的解释之故,因而产生四大宗派。
佛陀三法,「事的小乘二宗根据初法」其中乘二宗,乃根据佛陀所转的初*轮,也可说佛所转的初*轮,产生毗婆沙宗和经部宗。「『说无体性宗』,根据中*轮」,也就是中观宗,乃根据佛所转的第二法而生。个轮产「『瑜伽行派』,则根据末*轮」,如文所说,佛陀所转的第三个*轮产生唯识宗。
转轮其中说实轮,说实事的小
此四宗根据不同解说的关系建立自宗根(或称基)、道、果的(一贯)体系。「又,随奉我们本师(释迦佛)的宗派,肯定只有四派,那就是:毗婆沙宗(Byebrag-smra-ba,Vaibhasika)经
、部宗(mDo-sde-pa,Sautr āntika)两个小乘宗派,以及唯识(或唯心)宗(Sems-tsam-pa, Cittamatra)、中观宗(dBu-ma-pa,Mādhyamikas)两个大乘宗派。因为论典中说:除此四宗之外,别无第五宗;除三乘之外,别无第四乘。」
吾人所皈依之对境为三宝,佛所说,除三乘外别无第四乘。由佛所说法而衍生的宗派除了四宗之外,别无第五个宗派。如同书中所引述的经论言:「金刚藏(rDo-rje snying-po)所造《喜金刚略义广注》(Kye’i rdo-rje bsduspa’I don gyi rgya cher ’grel-pa ,Hevajrapindārthatika说
):四乘
宗义宝鬘讲解第 9页
及五宗,此非佛所说」
「如果以中观应成派(Thal-’gyur-ba,Pr āsangika)的标准来衡量,么观续教宗堕于
那中自派(rang-rgyud-pa,Svātantrika)以下的佛义均断、常二边;然而这些宗派却认为自宗的教义是中道,因为他们都以主张脱离断、常二边的中道而自豪。此外,这四个宗派对于断除常边和断边,也都各有不同的说法。」
如以中观应成派的观点而言,中观自续派以下之各宗(毗婆沙宗、经部宗和唯识宗)宗义,皆堕常、断二边。但毗婆沙宗、经部宗和唯识宗却自认为自宗的宗义是中道的。
此四宗对于断除常边和断边,各有不同说法。应成派以下诸宗,他们皆以为自宗处中道,且不堕常、断二边,故其对断除常、断二边也各有主张。
「毗婆沙宗说:『果生时因已灭,因此脱离常边;因结束时果出生,所脱。」
以离断边』
毗婆沙宗主张,果出生时,因已灭了,故脱离常边,因为果出生时,若因还存在,则落于常边,所以果出生时,因已灭故,脱离常边的过失。因结束时,果马上出生,因为没有断灭果马上出生,故脱离断边。
经部宗主张『为法的相,断转脱离;诸
「:诸有续不地流下去,因此断边(有法)那坏,所以为剎灭脱离常边。』」
毗婆沙宗和经部宗对于有为法的常断这一点各有不同主张,毗婆沙宗不承许有为法剎那坏灭,他们承许所有的有为法皆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诸有为法都是生、住、灭,这一点,此二宗主张不相同。
「唯宗:『遍非地存在,因此离常;依他起地存在,所以脱离断边。』」
识说计执真实脱边真实
唯识宗主张三性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一时之间大家可能尚无法了知三性之义,迨以后讲说时,大家应会了解。现在只需明了唯识宗认为:遍计所执非真实地存在,因此脱离常边,若遍计所执真实地存在,将有很大的过失,因为唯识宗所说之空性,指遍计所执非真实存在的这一点,若遍计所执真实地存在,则所主张的空性将不成立而落于常边。依他起性真实地存在、谛实存在,所以脱离断边,因为依他起性若非真实存在的话,即无依他起,则落于断边。
「中观宗主张:『一切法在名言上是存在的,因此脱离断边;然而在胜义上却不存在,所以脱离常边。』」
此处所指中观宗涵盖中观应成派及中观自续派,凡中观宗都承许此主张。
宗义宝鬘讲解第 10页
「虽然上上(gong-ma gong-ma,意为较高层次的)诸宗义,能遮破所有与自宗不同的下下(’og-ma ’og-ma,意为较低层次的)诸宗义,但了解下下宗派的见解,却是获得上上宗派见的最胜方便。」
虽上上诸宗义之见解,可破除下下诸宗义见解,但若能先了解下下宗派见解,却可帮助吾人了解上上诸宗义。虽然上下诸宗派之间见解粗细差异非常大,且上上诸宗义的见解能破除下下诸宗义,但却不能因此而执着此种看法,而轻舍下下诸宗义,「因此千万不可以因认定了上上诸宗义是最好的,便蔑视、排斥较低的宗义。」
当说宗义者,诠说宗义时,应对诠说的对境,如实作诠说。而不应堕入增益、损减边,应离增、减二边。
当毗婆沙宗和经部宗之说宗义者,讲述实事之对境时,于讲述远离常边断边的观点时,所诠说之方式属较粗的层面,相较之下,唯识宗便比较微细了。对于了解下下宗义的见解,有利于了解上上诸宗义此点,吾人应明白了解。
「因此,认同能记别佛说的「四法印」之见解者,就是内道宣说佛教宗义者的定义。「四法印」即:诸行非常,一切漏皆苦,一切法无我,寂灭涅槃。(或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如同藏人所称迦大,藏文:「迦大」之意思指:从桌子上的一堆物品中,特别将念珠挑选出来,而使念珠与其它物品有所区别,以迦大比喻四法印是佛教与外道见解区别之枢纽。
吾人应区别内道徒(佛教徒)与内道宣说佛教宗义者之区别。心中有皈依、或称皈依三宝的人我们称他内道徒(佛教徒)。内道宣说佛教宗义者除了心相续中有皈依之外,更进一步学习经论,除此外,更可以宣说宗义见解之基、道、果。「因此,认同能记别佛说的「四法印」之见解者,就是内道宣说佛教宗义者的定义。」
四法印中的: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这三者是说明基的情形,如果思惟其义理,则为道,而依道修行所得的果就是涅槃寂静,因此四法印具足基、道、果。诸行无常,有漏皆苦,首先我们应该思维无常,佛陀所说诸行无常的「行」是指有为法,所有聚合的有为法皆是无常,只有了解无常对吾人并无多大帮助,应进一步思维无常剎那、剎那坏灭,吾人并无法控制它,也无法自主,而且我们为业、烦恼所控制而无法自主,因此有漏皆是苦。
有漏法指业和烦恼,而业和烦恼为吾人带来痛苦。因为烦恼由我执而生,如想远离有漏,必须将我执灭除,所以,必须要去悟得诸法空无我。诸法无我,藏文指诸法空无我,「诸法」指一切能引起烦恼和令吾人造业之法,不一定单指有漏法而言,涵盖所有一切法,诸法指无明的出生处,所
宗义宝鬘讲解第 11页
以吾人要悟得这一切法都是空无我。如果禅修无我,而将无明灭除掉的话,由无明而生起的烦恼、业、痛苦即将止息,便可获得所要证得的涅槃寂静。
「如果有人责难说:『犊子部(gNasma-bu-ba,Vātisputriyas)主张补特伽罗我,(违反四法印中的”一切法无我”印)所以不是内道的说宗义者。』」四法印中提及:「诸法空无我」,而犊子部主张补特伽罗我,会有人以为犊子部的主张,违反四法印中的:「诸法空无我」,故非内道之说宗义者,本书作者三宝无畏认为:没有过失,因为犊子部所承许之「我」指能独立之实体我,四法印中的无我是指空掉常、一、自主的无我,而且”能独立之实体我”是一切所贵部五派都一致承认的。「答:没有过失。因为犊子部所认同的我,是指”能独立之实体我”。而四法印中的无我,是指”空掉常、一、自主的无我”;而且”能独立自主之实体的我”是一切所贵部(Mang-bkur-ba,Sāmmitya,及正量部)五派都一致承认的。」。
至于犊子部是否为内道说宗义者,此问题并不需花太多时间争议,并无太大的意义。
现在进行到另一科判:别说宗派。宗派分为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和说无体性的中观宗。
第五章 毗婆沙宗(第 49页)
毗婆沙宗可分为四个科判:1.定义,2.派别,3.释名,4.主张。
一、定义
「不承认自证分(rang-rig,svasamvedana)而主外境有的宣张实说小乘宗义者,就是毗婆沙宗(意译为说”分别部”)的定义。」
从定义可看出此宗:1.不承认自证分,2.主张外境实有,3.宣说小乘宗义者,此三点可说是它的定义。毗婆沙宗不承许自证分,经部宗承许自证分,两者之差别在此。毗婆沙宗更主张外境实有,若以内心和外境之间而言,此宗以外境为主。
自证分指自己的内心有它自己存在的力量存在。自心有能力谛实存在、是谛实成立的,如果不主张自证分者,它就不承许你自己的内心有自己谛实存在的能力,内心和外境之间毗婆沙宗以外境为主。
二、派别
「毗婆沙宗分为-迦湿弥罗(Kha-che,Kashmiris)毗婆沙、日下(Nyi-’og-pa,Aparantakas,及东方犍陀罗师)毗婆沙和中原(Yul-dbus,Magadhas)毗婆沙三派。」
此是根据地区而分为三派,而非依部别而区分。佛教分为上座部和大
宗义宝鬘讲解第 12页
众部,大众部和上座部内部先后分袭,衍生出 18部派,大众部有五部,上座部三部,正量部三部,说一切有部七部,但 18部的分类也有三种,此处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了解有 18部派即可(也有不止 18部派的分类)。
三、释名
除了世友阿阇黎是毗婆沙宗的主要论师外,尚有法救、觉天、集贤,此四师为毗婆沙宗的四大论师。
此四师被尊称为毗婆沙宗四大师其来有自,或许因此四师根据大毗婆沙论宣说宗义,或许因此四师认为三时(过去、现在、未来)是同一实体的(三位)差别,所以被称为毗婆沙师。
毗婆沙宗除追随佛所说的经典外,另根据毗昙论而建立宗义。毗婆沙宗所根据之论典有七部,一般称七部毗昙:1.发智论2.集异门论3.品类论
4.识身论5.界身论6.法蕴论7.施设论。 四、主张
甲一、基的主张
(一)境
「此宗主张把一切所知归纳为五个根本范畴,即:显现的色、主体的心、随伴的心所、不相应行和无为法等范畴。」
主体的心指心王,随伴的心所,指无时无刻与心王常相左右的心所,不相应行所指的是摄类学中所提及的一切法可归类为色法、识法和不相应行法中的不相应行法,另外尚有无为法。摄类学也提及一切法可分为常法和实事,以这样的分类而言,显现的色属实事当中的色法,主要的心和伴随的心所属实事当中的识,不相应行就是实事当中的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属于常法。
毗婆沙宗以为此五个根本范畴的法都是事物。但经部宗以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无常,不离因果而有,但毗婆沙宗把无为法归入事物当中。
「而事物(dngos-po,bhava)的定义就是:有作用的法。」为何毗婆沙宗将常法(如虚空)归入事物?因为他们认为虚空有其作用存在,而经部宗不如此认为,经部宗以为凡是有作用的法必有能生果的能力存在,虚空是常法,并不能起任何作用,也无法存有能生果的能力,并不能成为有作用的法。
「有(yod,sat)、所知(shes-bya,jneya)和事物三者是同义词。无为诸法被视为「常恒的事物」,而色、知、不相应行三类则是「非常恒的事物」(无常的事物)」。色指显现的色,知就是吾人所说的识,识包含主体的心和随伴的心所,不相应行就是如上所说的不相应行法。此三者属于无
宗义宝鬘讲解第13页
常的事物。「色、知、不相应行三类则是「非常恒的事物」」。
「此宗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实体所成(rdzas-grub,dravya siddha,即由实极剎构,然而却不一定是实体有(rdzas-yod,
体有的微或那所成)dravyasat,即实体的存在,或以实体而存在)」实体所成藏文称:「者住」,意指实体成立,却不一定实体有,实体有指实有,坚定而稳固的存在称实有,而不稳固的存在称假有。如瓶子为假有,因其终会坏灭,所以为假有,无方分极微因其坚固,所以为实有。
「因他主:实体有的事物」是同而世俗有的事物」是同义词。
为们张胜义谛和「义词,谛和「假
一切事物可分为:(胜义、世俗)二谛和有漏、无漏两方面。此外还可从依些旁涉的事项来说明。
一、(哲学思想方面的)二谛观
某一事物,当它被破坏或用理智分析成个别、个别的部分时,(事先)认取此事物的心识便会放弃(该物的概念),这种法就是世俗谛的定义。例如:陶瓶和念珠就是世俗谛。因为当陶瓶被锤击碎时,认取陶瓶的心识便会放弃(陶瓶的概念);当念珠的珠子被一个个地分解开时,认取念珠的心识也会因此而放弃(整串念珠的概念)
某一事物,当它被破坏或用理智分析成个别、个别的部分时,(事先)认识旧会种胜义谛的定义。例如:无方分
取此事物的心依不放弃,这法就是
极无时剎那的心识无的空虚《俱舍Abhidharmako’
的微、分、为论》(mDzod, sa说「彼破便无,慧析余亦尔,如瓶水世俗,异此名胜义。
):觉」因此,此宗主张:世俗谛诸法虽然不是胜义地存在(don-dam du ma grub),却是真实地存在(bden-grub)。因为他们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
毗婆沙宗认为一切法可分为胜义谛和世俗谛,有些法存于胜义谛,却不存于世俗谛,有些法存于世俗谛,却不一定存于胜义谛,一切法无论是世俗谛或胜义谛都是实体所成且真实存在。
「二、(宗教伦理方面的)有、无漏观
就所缘(的外境)与相应心所任何一者而言,凡是能增长漏(烦恼)的法,就是有漏法的定义;例如:五(取)蕴。就所缘(的外境)与相应心所任何一者而言,凡是不会增长漏的法,就是无漏法的定义;例如:道谛和无为法。《俱舍论》说:「漏无漏诸法,除道余有为(余彼漏随增,故说彼有漏)」。
说「无漏道,及三无,谓种(谓虚空二灭」」又:谛为)。
如眼见花,缘念花时,心若起贪,花便为有漏法。贪是贪心所,心王是与心所相应的助伴,与心王相随而起除贪心所外,更有五遍行。伴随贪而起的心王、心所皆是有漏法。
宗义宝鬘讲解第 14页
凡是不会增长漏的法,就是无漏法的定义;例如:道谛和无为法,道谛指有境,无为法指对境。与道谛相应的心王心所,不会增长烦恼的法,即是无漏法。无为法的对境并不使有境衍生烦恼,衍生烦恼必须有相应的心所,无为法于缘念对境时并不会与烦恼相应,也不增长有漏。可知凡是不会增长漏的法,就是无漏法的定义,且道谛是无漏法。
「凡是有漏法皆是应该断的,因为(即使是)资粮、加行二种道(也)是应该断的。」毗婆沙宗认为资粮道和加行道尚未正式灭烦恼,必须见道位以上才能正式灭除烦恼,所以资粮、加行二道可以说是助长有漏烦恼之法,也是所应断。见道位以上才能算道谛。
「见道只是无漏道,而修道与无学道则各有有漏和无漏二种道;因为圣道虽然都是无漏的」
登见道位之行者入根本定时,只有无漏道,但出根本定至后得位时,非无漏道,而成有漏。修道和无学道的行者则各有有漏和无漏二种道,虽然行者出定时也会有凡夫的生活(行、住、坐、卧、食---),但这却仍然增长着他们证悟的境界,见道位行者恒时处于禅定中,并不需要过一般人的生活,所以恒时无漏。修道和无学道的行者需要过着上座和下座的生活,下座时虽然过有漏的日子,但此有漏并非存在着烦恼,而是别的有情有可能因为他们而生起烦恼,而他们本身并无烦恼,如方才所举的例子,见到花而生烦恼时,花便是属于有漏法的。修道和无学道的行者下座时心识可能会生起:「我需要吃饭、我需要去某处…。」此时的心识并非用来对治烦恼,所以是有漏的,而别人也有可能因为看到见道修道和无学道的行者之行为而起烦恼,所以有漏。
问:别人因为看到见道修道和无学道的行者的行为而起烦恼,但见道修道和无学道的行者心相续中是否有烦恼?
答:没有烦恼。行者证悟空性的心识是不会起烦恼的,但其它非证悟空性的心识(想吃饭、想去某处)有可能引起其它有情的烦恼,有漏并非指行者自己本身有烦恼,而是别人因他而起烦恼。如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身体是有漏的,佛在世时,也有人因佛陀而起烦恼,毗婆沙宗称这样的情况是有漏的。所以是以境本身来谈有漏无漏,而非以行者本身来说有漏无漏。
「但圣者心续中的道则不全然是无漏的,例如修道位(圣者)心续中的粗静相道(zhi-rags-rnam-pa-can-du-gyur-pa’i-lam,即以”厌背下界粗鄙,欣乐上界静妙”作意而修得的四禅四无色定之道)就是有漏道」
圣道位的心续中的粗静相道并非修补特伽罗无我,如果修补特伽罗无我应可正对治烦恼。圣者进入奢摩他,止的境界时,对下界的烦恼会生起厌离心,所以在其心续中,仍有粗静相道,故说圣者心续中的道则不全然是无漏的。
宗义宝鬘讲解第 15页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共分九层,圣者修禅定时,观下界粗鄙,而生厌离,观上界时,心生欢喜,而欣乐上界寂静之徳,心相续中便存有粗静相道,此种粗静相道的修持对烦恼并无法直接破除,所以称有漏,故其心相续并不全然是无漏的。
问题:得欲界定之行者心相续中是否存有粗静相道?
回答:欲界为一层,色界分四层,无色界分四层,三界共九层。粗静相道以三界的角度切入说明,欲界无法有粗静相道,至少需配合色界第一层禅天,才能有粗静相道的观法。从第一层至第二层中间到至第八层中间均能观粗静相道,即观下粗鄙欣上寂静,共八个,因为他仍有粗静相道的烦恼所以是有漏道。
「三、其它旁涉事项的说明:
此宗主张:三世实有。因为瓶子不但存在于瓶子的过去时,也存在于瓶子的未来时。」
毗婆沙宗主张过去、现在、未来此三时态实有,且主张一切事物皆有生、住、灭。如瓶子现在存在,而瓶子的过去虽瓶子尚未出生,却为实有。瓶子的未来虽将会坏灭,却也是实有的。瓶子的未来,指瓶子快要坏灭的时候。
「此宗承认有「遮」(dgag-pa)、「成」(grub-pa)二法,但不承认「无遮」(med-dgag)为们张(ma-yin-dgag)
;因他主:凡是「遮」都是「非遮」」
因为毗婆沙宗认为所有一切事物都是实体所成且谛实存在,故不承许无遮。所谓「无遮」是直接排除、遮遣、不暗示或间接成立另一法,而毗婆沙宗认为一切法都是实体所成,所以不承许无遣。他们主张:凡是「遮」都是「非遮」。
「迦湿弥罗的毗婆沙宗和经部宗一样,主张:意识的相续是联系业与果的依据。」
迦湿弥罗的毗婆沙宗和经部宗主张造作种种黑白善恶业后,习气的安置之处为意识。但其它的毗婆沙师却不如此主张。
「而其它的毗婆沙师则主张:「得」(thob-pa,prapti)和一像契种债一样(可以保证业果不失效用)而名为「不失法」(chud mi za-ba)的不相应行法,才是联系业果的依据。」
他们认为造业后会有「得」,和一种像债契一样的不相应行法,可以保证业果不失效用,而业的习气便存在于上面,带到来世。
「应成派与毗婆沙宗这两宗都主张:身业和语业含有色的成分。」此二
宗义宝鬘讲解第 16页
宗主张身业和语业属于色法,意业属于心法。毗婆沙宗和应成派皆认为别解脱戒属于色法,但中观宗自续派、唯识宗和经部宗却不如此主张,他们主张别解脱戒属于心法。毗婆沙宗和应成派的主张颇有雷同之处,他们认为能约束身语业的只有色法,所以,要遮止身语业也必须靠色法。
宗义宝鬘能帮助我们了解四宗异同之处,所以应于空暇时多读诵了解几遍,否则一时之间如此多的宗义,若没有复习,便无法了解四宗之间的差异处,便达不到学习效果。若再加上摄类学之前的基础没打稳固,于心中并无烙印下深刻的印象,学习上会产生问题。所以我看大家今天听宗义宝鬘时,并没有觉得毗婆沙宗宗义与之前摄类学主张不同,并无发觉其差异之处,所以并不会很想辩论或提出很多问题,所以要多复习几次,多思考,才会发现问题。
问题:方才提到唯识宗对于常、断的主张中提到:「去除遍计所执便是空性」,遍计所执性分为粗品(一切法真实存在)与细品(能取所取异体空),请问去除遍计所执哪一分能称证空性,还是两分都是?
回答:唯识宗有主张此二品之间存有差异,也有主张并无不同。宗大师认为能了解细品(能取所取异体空),便能通达粗品(一切法真实存在),二者之间并无粗细分别。宗大师在唯识宗对于空性的见解这方面解释的很清楚,因为这是宗大师的主张,非从印度所传承的主张,所以称宗大师为二大车轨。
问题:方才提到经部宗认为虚空是无作用的,属世俗谛,与有部的立场完全不同?
回答:两者主张是不同的。
问题:有部认为造业后会有「得」,「得」属不相应行法,业果本身是「得」吗?「得」的作用是助于捆绑业果于我们身上吗?还是「得」本身就是业果?
回答:「得」的阶段还未感果,「业」与「果」中间是「得」,「得」连系「业」与「果」。「业」造后就没有了,「果」是如何产生呢?中间要如何连接呢?有人认为由心相续连接,有部却不认为由心相续连接,譬如敲桌子一下,敲本身有敲的部分,同样的,造业后,尚未感果前业本身变成「得」的部分,「得」会一直留下来。应成派解释造「业」后与感「果」中间存在着「灭」,造业后便「灭」了,虽说灭,但还是存在,「业」就变成「灭」的部分,「业」造后的第二剎那变成「灭」,未感果之前,「灭」一直存在着,应成派与有部的比喻一样,但名相不一样,有部称为「得」,应成派称「灭」。应成派所称的「灭」,指无谛实存在,有部认为「得」谛实存在,业转变成得,其变化过程的解释与应成派相同。
问题:有部所称的「得」是三世实有吗?
回答:是的。
-----------------------------------------------------------------------------------------------------------------
-----------------------------------------------------------------------------------------------------------------
- 相关文章
- 雪歌仁波切:宗义宝鬘讲记 第一讲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