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互为缘起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互为缘起
凡是依赖因缘条件的一切,都可以说是空性的……
——《马卓巴请问经》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假想有两把不同的椅子,其中一把四支椅脚都结实坚固,而另一把有两支椅脚是好的,另外两支椅脚却坏了。坐在四支椅脚都结实坚固的那张椅子上时,你会觉得很舒服。但坐在另外一把椅子上,你最后可能会摔得四脚朝天。表面上看起来,两者都是椅子,但你坐在这两把椅子上的感受显然完全不同,因为两者的基本因缘条件不一样。
各种不同“因”的聚合,在佛教名相中称为“互为缘起”(interdependence)。“互为缘起”的法则随时都在我们周遭的世界中运作着,例如一粒种子本身具备了成长的潜能,但是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因缘条件下,这潜能才能展现出来,才能变成一棵树、一丛灌木或一株爬藤。种子需要被种下、灌溉,也需要适量的光线。然而,即使在合适的条件下,从土里会长出什么,也还得看种下的种子本身到底是什么。苹果种子不会长成橘子树,橘子种子也不会变成一棵突然冒出苹果的树。因此,即使只是一粒种子,也适用“互为缘起”的法则。
同样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选择也都具有相对性效应,都会启动因缘条件的作用,而在相对实相的范畴中产生必然的后果。相对的选择就像是把石头投入水池中,即使丢得不远,不管它落在哪儿,同心涟漪必定都会从石头掉落的地方往外扩散,要这样的结果“不”发生是绝对不可能的。(当然,除非你瞄准的功夫差到没把石头丢进池塘,还砸进了邻居的窗户。这样的话,你得到的会是一组完全不同的后果。)
同样地,你对自己的看法,比如说“我不够好”“我太胖了”,或“昨天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等,都是依据先前的因缘条件而来的。但这也许是因为你前一天晚上没睡好,或今天早上有人说了什么你不中听的话;或者,你只是肚子饿了,你的身体急需维生素或矿物质才能正常运作,身体缺水这类单纯事情都可能会导致疲劳、头痛,或让你无法专心。许多因素会影响“你是谁”的相对经验,但这并不能改变“你是谁”的绝对实相。
在威斯康辛州实验室中接受神经科学家的检验时,我问了很多关于现代科学家如何理解感知作用的问题。佛教徒有自己的理论,但我对西方科学的观点感到很好奇。我得知,由纯粹神经科学的观点而言,任何感知动作都需要三个要素:一是外来的刺激物,例如可见的形体、声音、气味、味道,以及我们碰触或碰触到我们的东西;二是感官;第三个则是一组脑神经回路,用来组织并理解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
以对香蕉的视觉感知为例,和我交谈过的科学家解释道,视神经,也就是眼睛内的知觉神经元,首先侦测到的是一根长长的、黄色的、弯弯的东西,其中一端还可能有咖啡色的斑块。被这个刺激物刺激之后,神经元就开始发射信息到视丘(thalmus)(脑部正中央的神经元构造,负责将感受信息汇总过后,再传到脑部的其他部分。)——脑部正中央的一个神经元组织。视丘有点像是老电影里常看到的中央电话总机一样,会先将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做某些汇总分类,之后再传送到脑部其他区域。
视神经接收到的信息经过视丘分类之后,会被传送到脑边缘系统,也就是脑中负责处理情绪以及痛苦和愉悦感的主要区域。这时,脑会立即判断所见的刺激物——就这例子而言,这根长长、黄黄、弯弯、一端有着咖啡色斑块的东西,到底是好是坏,或是中性的东西。这有点像我们和某些人见面时,可能会产生的一种特别的感受,类似“直觉反应”(gut reaction),只不过这种反应并不只是出现在肚子里(编注:gut英文原意为肠、内脏)。用这样的简略描述比用“脑边缘区域中的神经元刺激反应”这种细节说法要简单多了。
脑边缘区域在处理这项信息时,同时也会把它“上传”到大脑皮质层,也就是脑中主要负责分析的区域。脑皮质层会把这项信息组织成某种模式——更明确的说法是“概念”,而这些概念即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所依赖的指南或地图。大脑皮质层会评估这个模式,并判定刺激视神经细胞的这个物体是一根香蕉。这时,如果大脑皮质层之前已制造过“香蕉”的模式或概念,它就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提供各种相关细节,例如香蕉的味道、我们是否喜欢这个味道,以及其他跟“香蕉”这个概念有关的种种细节。而这些细节让我们进一步决定如何对我们视为香蕉的这个物体,作出更精准的适当反应。
以上描述的只是感知过程的概略轮廓,然而,即使对这个过程的一瞥也能提供一些线索,帮助我们了解即使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物体,如何能成为快乐或痛苦的原因。一旦到达认出“这是香蕉”的阶段,我们实际上看到的,已经不是原本的物体了,而是大脑皮质层所建构出来的影像。这个影像受到极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期待、先前的经验,以及我们神经回路特殊的结构等。在脑中,这个感知过程与这一切因素可说是互为缘起,持续相互影响。脑皮质层提供我们借以辨认、命名所认识的物体,并预测与其相关的行为或“规则模式”,影响极为深远。因此我们的确可以说,是脑皮质层塑造了我们的世界。换句话说,我们并不是“在看”香蕉的绝对实相,而是“在看”一个由心理所建构出来的影像。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在1987年首届“心与生命学会”研讨会中,李文斯顿博士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这个实验让一组实验对象观看一组精心设计过且垂直线和平行线长度完全一样的英文字母“T”。当实验对象被问及这两条线哪一条比较长或一样长时,他们给的答案可分为三种,而每一种答案都和他们的背景有关。住在平地或主要在平地长大的人,例如荷兰人大多倾向认为平行线比较长;相反,住在山区或在山区长大的人,由于较常看到垂直物体,大多觉得垂直线比较长。只有少数的实验对象能够认出这两条线的长度相同。
纯粹就生物学的角度而言,脑是塑造和修正感知作用的积极参与者。虽然科学家并不否认在身体范围之外还有一个“真实的世界”,但他们也普遍认为,即使感官经验看起来似乎非常直接且即时,它所涉及的过程却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细微且复杂多了。如同法兰西斯寇·斐瑞拉后来在研讨会上解释的,“仿佛是脑让世界透过感知而显现”。
脑部在感知过程中所扮演的活跃角色,是决定我们内心一般状态的关键。对于那些勇于尝试心智训练,想要逐步改变多年积习的人来说,这个活跃的角色开启一种可能性,即透过不断的修心训练可让脑部发展出新的神经元连接。这不仅能转化既有的感知,更可超越焦虑、无助感和痛苦等心理状态,进而迈向较持久的喜乐与平静经验。
对于任何一个局限在“生命就是如何……如何……”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你所经验的一切,无论是念头、情绪或感官知觉,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牢不可破或无法改变。你所感知的一切只是大约近似事物的真实本性而已,事实上,你所居住的宇宙以及你心中的宇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一些神经科学家、物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向我解释,现代科学以客观理性的语言从崭新的角度去描述实相,已开始将“存在”的神奇伟大还原到我们心中。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