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与辩经文集:因明立式辩经实例之八
因明与辩经文集:因明立式辩经实例之八
林崇安,内观教育,2006.04
说明:因明立式辩经有「证明题」和「测验题」二类。「证明题」是将「宗」相关的小前提和大前提完整证明成立,采二轮推论法。第二类「测验题」是机动的问答,在于测验双方的观念是否正确。守方必须抓出似因的错边(选择回答因不成或不遍),若抓错则必前后相违而落败。以下为为有关「认识论」的辩题。
证明题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知觉吗?
守方:为什么?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知觉,因为是觉知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觉知,因为是心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心识,因为是量与非量二者之一故。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量与非量二者之一,因为是量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量,因为是现量、比量二者之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现量、比量二者之一,因为是现量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现量,因为是自证现量、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四者之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自证现量、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四者之一,因为是根现量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根现量,因为是执色根现量、执声根现量、执香根现量、执味根现量、执触根现量等五者之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执色根现量、执声根现量、执香根现量、执味根现量、执触根现量等五者之一,因为是执色根现量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执色根现量,因为是执青色的根现量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执青色的根现量,因为与看到青色的根现量为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与看到青色的根现量为一,因为依据自身为一的公设故。
守方:同意。
(总计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执青色的根现量吗?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执色根现量吗?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根现量吗?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现量吗?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量吗?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心识吗?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知觉,因为是觉知故。因已许!
守方:不遍。
攻方:应有遍,因为*觉知是知觉的同义字故。
*守方:不遍。
攻方:应有遍,因为依据同义字的公设故。
守方:同意。
(余仿此)
*守方:因不成。
攻方:觉知,应是知觉的同义字,因为《佛法总纲》说:心识、觉知、知觉三者是同义语故。
守方:同意。
(余仿此)
攻方:凡是觉知都是知觉吗?
守方:同意。
攻方:看到青色的根现量,应是知觉,因为是觉知故。因已许!周遍已许!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测验题
例一【立式】有人说:量的定义是不欺妄的觉知。
攻方:量的定义是不欺妄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觉知,都是量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觉知,不都是量,因为已决智是不欺妄的觉知,而不是量故。(立式)
守方:第一因不成。
1攻方:已决智,应是不欺妄的觉知,因为是能得自抉择义的觉知故。
守方:不遍。
攻方:应有遍,因为能得自抉择义的觉知是不欺妄的心识的定义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觉知,不都是量,因为已决智是不欺妄的觉知,而不是量故。第一因已许。
守方:第二因不成。
2a攻方:已决智,应不是量,因为不是新通达的觉知故。
守方:因不成。
2b攻方:已决智,应不是新通达的觉知,因为是通达已再通达的觉知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已决智,应是通达已再通达的觉知,因为与已决智为一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觉知,不都是量,因为已决智是不欺妄的觉知,而不是量故。因已许!
守方:同意。
攻方:量的定义应不是不欺妄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例二【立式】有人说:现量的定义是离分别的觉知。
攻方:凡是离分别的觉知,都是现量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离分别的觉知,不都是现量,因为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是离分别的觉知,而不是现量故。
守方:第一因不成。
1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是离分别的觉知,因为是无分别心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是无分别心识,因为是根识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离分别的觉知,不都是现量,因为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是离分别的觉知,而不是现量故。第一因已许。
守方:第二因不成。
2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不是现量,因为不是不错乱的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不是不错乱的识,因为是错乱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是错乱识,因为是颠倒识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离分别的觉知,不都是现量,因为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是离分别的觉知,而不是现量故。因已许!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例三【立式】有人说:疑的定义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
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都是疑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的心王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立式)
守方:第一因不成。
1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因为是于自境犹豫的心王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是于自境犹豫的心王,因为是与疑相应的心王为一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的心王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第一因已许。
守方:第二因不成。
2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不是疑,因为不是心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不是心所,因为是心王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是心王,因为是与疑相应的心王为一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的心王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因已许!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例四【立式】有人说:疑的定义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
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都是疑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立式)
守方:前因不成。
1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因为是于自境犹豫的心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于自境犹豫的心所,因为是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为一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前因已许!
守方:后因不成。
2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不是疑,因为是受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受,因为是心王眷属的受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心王眷属的受,因为是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为一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因已许!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例五【立式】有人说:颠倒识与疑是相违。
攻方:凡是疑都不是颠倒识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疑不是都不是颠倒识,因为思维「声大概是常」而执着的疑,是疑而且是颠倒识故。
守方:前因不成。
1攻方:思维「声大概是常」而执着的疑,应是疑,因为是义未转的疑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疑不是都不是颠倒识,因为思维「声大概是常」而执着的疑,是疑而且是颠倒识故。前因已许!
守方:后因不成。
2攻方:思维「声大概是常」而执着的疑,应是颠倒识,因为是分别心颠倒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思维「声大概是常」而执着的疑,应是分别心颠倒识,因为是颠倒分别心故。
守方:不遍。
攻方:应有遍,因为颠倒分别心与分别心颠倒识是同义语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颠倒分别心与分别心颠倒识应是同义语,因为《七部除意暗论》说:「颠倒分别心与分别心颠倒识二者是同义语」故。
守方:同意。
例六【立式】有人说:颠倒识的定义,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
攻方:凡是颠倒识都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颠倒识不都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因为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是颠倒识而不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故。(立式)
守方:前因不成。
1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是颠倒识,因为是无分别心颠倒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是无分别心颠倒识,因为是已成根识的无分别心颠倒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是已成根识的无分别心颠倒识,因为是已成见雪山为青色根识的无分别心颠倒识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颠倒识不都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因为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是颠倒识而不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故。前因已许!
守方:后因不成。
2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不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因为不是执着心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不是执着心,因为是无分别心的知觉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是无分别心的知觉,因为是根识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颠倒识不都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因为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是颠倒识而不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故。因已许!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