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喇嘛尊者: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十三、超越生死 生和死只是两个逗号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0日
来源:   作者:喇嘛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喇嘛尊者: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十三、超越生死 生和死只是两个逗号

   以前我跟随上师是因为他对我有养育之恩,但是我并不信服他教诲的真理。每当我平静安祥的时候,内心深处总会浮起许许多多的疑问。上师要我去拜访许多修行人;起初我在想:看清这些人有什么益处?他们从世间退隐一处,在树下坐着,他们干嘛要这么做?慢慢地我了解到人先要学习怀疑自己的怀疑,然后再去解析真正疑惑之处。

  十七岁那年,上师要我去看一位他的弟子。上师告诉我:“若你想要好好学些东西的话,就到他那儿跟他住在一起。”那时候我不知道他是上师的弟子。我就直接跑到甘果垂,在一个山洞里我找到一位在静坐的修行人。以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身材有那么棒的人。那个时候我很喜欢锻炼体魄,所以很羡慕他的身材,宽胸细腰,肌肉结实,更惊呀的是他已经八十五岁了。

  我跟他打过招呼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问他有没有什么可吃的食物?我满脑子都是吃的。读大学之后,我就像西方人一样,每天都准备各样好吃的食物,一顿饱餐完毕就等下一餐。

  这位出家人问我:“肚子饿了吗?”我说是的。他指着说:“洞内的角落里还有些苗薯类,拿一个到火里烤一下,几分钟后就可以吃了。”我照着做,发现的确很可口,尝起来像是鲜奶饭。我很满意,可以在这儿待一段时间,因为这里有好吃的。

  我吃完之后,出家人说:“我不会用言语的方式教你。”我跟他一起静坐了三天,未交谈过一句话。第三天我想这样的静坐实在很没有意思,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整天不讲话,他根本没有教我什么。当我想到这儿时,他说话了:“小子!你来不是要学习书本可以翻到的知识,你来这里是要经验一些事情,后天我就要离开身体啰”

  我不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自愿放弃身体;我说:“这是自杀,像你这样的圣人自杀是不好的。”这是我从大学中所学到的东西。

  他说:“这不是自杀。只是把一本书的旧的封面换上新的,书本是毁不掉,有如换个枕头套,是不会把枕头也弄坏的。

  我那时候才17岁,有很多疑处。我说:“你有一副健美的身体,我真希望有你的一半就好了,为什么要丢掉它呢?不好!不好!这真是罪过。”我想我在用这种方法教训他呢。

  他听后许久没有回答。过—会儿,师兄也进到洞里,我就嚷着说:“你怎么也来了?上次我看见你的时候,你还在老远的地方。”

  他悄悄地拉我到一旁说:“不要打扰他,你问的问题非常可笑,你不了解圣人,让他安安静静地离开身体吧!”

  但是我还是吵着说:“他有着那么美好的体型,为什么要离开这个身躯呢?这不是瑜伽,这根本是自杀嘛!警察离这里太远,不然我要叫他们逮捕他,这是犯法的行为。”

  不管师兄怎么说,我依然是满腹狐疑和不赞同。在早上或晚上到河边沐浴时,我会说:“这么健康的人,有副这么美好的身材,应该让人看看,学习如何健康的方法;他说我只看到身体,我应该看得更多,但是,看什么嘛?”

  师兄要我先静下来,他说:“安静一下,你要学的东西还多得很。我们的心灵先要开敞,然后才会有了解的机会,生命有着太多的奥秘啊!”

  出家人不跟我说话。二十四个多小时过后,我跟师兄说:“我从静默中学不到什么,我要走了。”

  他说:“为什么不看看离开身体的过程?”

  我说:“这根本是荒谬之事,我宁愿死在医院里,那里还有医生照顾,也不会死在洞里,这是什么愚行嘛?”我满脑子是现代化、物质化的念头。

  师兄说:“你不了解,你来是要坐着的,你要吵可以在内心里争战,这是你的事情,我阻止不了,但是不要打扰我。”

  终于出家人说话了:“实际上我什么都没有做,时候到了就该走了。我们知道,我们不应站在自然的道上不动。死亡是自然的一部份,我们不应该恐惧死亡,没有什么可以干扰我们的,懂吗?”

  我说:“我不要死,所以我也不要了解。”

  他说:“你的态度不好,试着了解死亡!不要害怕死亡。我们害怕很多事情,这不是生活的方式。死亡不会毁灭你,只是将你与身体分开而已。”

  我反驳说:“我不要没有身体的存在。”

  他继续说:“死亡是身体的习性,没有人能永永远远住在同个身体里。肉体是会改变的,死亡然后腐朽,你要了解这个。很少人知道如何获得生命自由的方法,这个方法叫瑜伽,不是现在流行的瑜伽,而是最高灵修的境界。你一旦了解静坐的方法,就能控制身、心和灵,身心相连的关系是透过你的气和呼吸。呼吸停止了,身心的联结就断了的,这种分离谓之死亡,但是‘你’仍然存在着。”

  我问:“一个没有身体的人怎么会感觉到存在。”

  他回答说:“没有穿衣服走出去你会感觉如何?那是空灵,了无障碍。”但是不管他怎么说,哲学上或逻辑上都无法折服我,毕竟我在各方面都还没有成熟啊!

  他要离开身体的前一天向我们指示说道:“早上五点钟我将离开身体,我要你们把它浸到恒河里,你们两个办得到吗?”

  我回答说:“当然!我独自一人就可以了。”我把他抬起来示范了一下,恒河就在不远,距此只有几百码远。

  那个晚上,我没有睡,一直在想这个人为什么自愿要离开那么美好的身体。通常我们三点起床。(从3点到6点是静坐最好的时刻,所以晚上在八到十点中间就去睡了)。但是那个早上我们提前起床!并开始交谈。

  出家人说:“告诉我,你们要什么?你们要什么我就给你们什么?”

  我回答说:“你快死了,还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他说:“小孩啊!真正的死亡是不会降到一个好的老师身上的,甚至在死后他还是在教导学生。”然后他回过头向师兄问道:“他是不是让你头痛?”

  师兄说:“的确!但是有什么办法?”

  五点到五点半之间,我们还在谈。出家人突然说:“现在做静坐,五分钟内我将离开这身体,现在时间已过,这个称为身体的工具已无法帮助我超越我目前的境界,所以我离开它了。”

  五分钟后,他唱颂着:“OM……。”然后一片静寂。

  我去检查他的脉博和心跳,我想:“他或许只是暂时停止脉博和心跳一段时间,还会再呼吸的。”按着我再检查他的体温,眼睛还有其他。师兄说:“够了够了,我们要在太阳起来的时候把它浸到水里。”

  我告诉他:“不麻烦你,我自己就行了。”

  但是他说:“我要帮忙。”

  我们试着把它抬起来,但是它好像黏在地上一样。我们拿了根松杉树枝插到腿下面,试着松一松,但是不行;我们试了用多方法都没有用,一个多小时了,他的身体不曾移动分毫。

  我常回忆接下去所发生的事情,那次的经验我真是毕生难忘。在太阳升起前几分钟,我听到说话声音:“现在我们可以抬他了?”因为没有人在旁边,所以我想:“也许是想像的。”师兄也四顾看了一下,我问:“你听到什么吗?”

  他说:“是啊!也我听到啦!”

  我问:“我们是不是给催眠了?怎么搞的?”

  突然出家人的身子浮在空中,慢慢地朝向恒河飘去,一直飘了有几百码远,方才降下,没入恒河底。

  我吓坏了,一直想不通。当人家谈到某某出家人做了些奇迹时,我总是想:“一定有什么鬼把戏在里头。”但是在亲眼看到身体浮起来之后,我的想法马上改观了。

  我回到修道院,几个僧侣在开一个研讨会,主题是:“神既然创造,并且照顾这个世界,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不幸?”一位出家人说:“宇宙的物理现像只是生存的一种层而,我们还可以了解其他的层面。可是我们并没有好好的努力,我们的心只是集中在物质的层次。人受痛苦是因为他没有看到整体。”他们所说的给予我很大的激励,现在我开始仔细地,有兴趣地听着,并且发现我的怀疑渐渐地消失。

  当我把圣贤的生活方式和这个物质界相比较时,我发现后者相信并强调那些看到的、摸触到的和能抓得住的;但是圣贤的生活方式虽然不是物质化的,但比起各样物质还来得更真实。物质是有一些生命的价值,但是没有了悟绝对的真实,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一般人认为生命的某些层面是神秘不而知的,但是无知的纱罩除了之后,这种不可知就容易得到解决了。现代科学家对修行人坐脱而亡的方法毫无了解。但是瑜伽科学里,当时机成熟时,就会被传授这种特别的修炼法。生死的奥秘只有少数幸运的人得以知之。

  生命是一条直线,可知的部份在生死两点之间,在此两点之外的部份还是不可知,且不可见的;人若能了解生命不可知的部份,这个生命就像一个没有逗点的长句。瑜伽古老的经典清楚地记载着离开身体的方法:人的身体有十一个窍,气可以由这些窍出去。瑜伽行者学会如何从称为梵穴轮(BrahmaRundhra)出去,梵穴轮位于头顶顶端。从这个梵穴轮出去者,能够确切地知道死后的生命如同今世的生命。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