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虚法师纪念文集:纪念倓虚法师,想到佛教未来(侯坤宏)
倓虚法师纪念文集:纪念倓虚法师,想到佛教未来(侯坤宏)
侯坤宏
台湾国史馆
近代中国佛教有「三虚」,分别是在华南的虚云和尚,华中的太虚法师,及在北方弘化一方的倓虚法师。这三位大德,他们的思想、道风各异,但都是近代中国佛门中的龙象。[1]就倓虚法师言,有誉其为「中兴天台的一代耆宿,中国佛教的一代大师」者,[2]因为他对近代中国天台宗的普及与佛教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有誉为「复兴东北佛教第一人」,「天台一宗盛弘于北方,此乃智者大师,创教以来所未有」者。因在此之前,东北佛教,虽寺庙遍布各地城乡,也只是佛教的外貌,一般佛徒并不认识佛法真义,僧侣只知诵经、赶忏,信士只知求佛庇护。[3]自倓虚法师在北方,尤其在东北地区建寺、弘法,天台教法始得大为弘扬。
倓虚法师弘化过于中,最值得称述的有两项:一、修建寺庙:寺庙是内修外弘的场所,没有寺庙,弘化无所,所以建庙是发扬佛教的要务,倓虚法师在北方弘化,对修筑寺庙极为热心,在他赤诚为教感召下,修葺、创建的寺庙,大小不下数十处,其中尤以长春般若寺、哈尔滨极乐寺、营口楞严寺、青岛湛山寺、天津大悲院等,都是当地的名胜道场。二、兴办教育:教育为培养人材的要务,也是佛教兴衰的关键。倓虚法师修建的寺院,大多办有佛学院,尤其湛山佛学院,更是名闻遐迩;及至晚年,在香港创办华南学佛院,成就僧才亦众。[4]
天台注重教育的家风,最值得称述。一般属于天台宗的寺院,都称为「讲寺」,此与天台重视讲经说法有关。理想的天台宗寺院,应该是一兼具多种功能的教育场所,针对不同层次的僧众、信众,有不同的教导方式。对于毫无文化基础的沙弥、行者,寺院首先教会他们读书识字。对已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僧众,寺院会让他们进一步学习佛学理论。元代天台学人自庆比丘编述之《教苑清规》,提出对僧人学习天台教观的基本要求是读诵「四书」(《天台四教仪》、《法界次第初门》、《菩萨戒义疏》和《小止观》),所谓「为学之要,先读四书」。《教苑清规》所规定的这四部入门书,概括了戒定慧三学的内容,几乎统摄天台佛教教观的总纲。天台僧团在讲学方面创造的丰富教育经验及其完整的教育体系,对当今僧教育有着极重要的参考价值,[5]要纪念倓虚法师,对此天台教法之优良传统,首应重视之。
倓虚法师著述20余种,举其要者,有《心经义疏》、《心经讲义》、《起信论讲义》、《天台传佛心印记释要》、《金刚经讲义》、《水陆法会法语》、《读经随笔》、《佛学撮要》、《净土传声》、《楞严经讲义》、《金刚经亲闻记》、《金刚经随闻记》,《金刚经讲记》、《心经讲记》、《普贤行愿品随闻记》、《演讲录初集》、《影尘回忆录》等,足可作为后人理解他言行的依据。倓虚法师虽已在1963年8月圆寂,但他留下的风范懿行,对关心佛教未来发展的人们,仍有诸多启示意义。兹逢山东大学宗教学系与阳谷海会讲寺及滋川普照寺,联合举办「倓虚大师在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座谈会」,笔者有幸得参预此次盛会,倍感荣幸。为纪念倓虚法师,想到佛教的过去与未来,谨提供下列六点想法,就教于方家。
一、应该将和倓虚法师有关之道场做一调查:如何纪念倓虚法师?有一事颇值一试,即将与倓虚法师有关道场做一实地调查,对于目前还存在,或遭破坏,近年来又重新恢复的道场、佛学院或学校,除记录其历史沿革外,对于各地之建筑经过、主要负责人履历、运作方式、弘法成果、经济来源等,一一详加记载登录,再行编辑成册,并对外刊布流通。据《影尘回忆录》所载,倓虚法师自己(或其法眷属)创办、复兴的道场有:营口楞严寺(1921年)、哈尔滨极乐寺(1922)、长春般若寺(1922)、沈阳般若寺(1922)、绥化法华寺(1927)、黑龙江大乘寺(1929)、青岛湛山寺(1934)、吉林观音古剎(1938)、天津大悲院(1942复建),都是属于大丛林式的。另在东北还有十几处的小道场:如一面坡普照寺(1934)、巴彦县皈原寺(1924)、朝阳县华严寺(1928)、朝阳县兴福寺(1939)、通寮县圆通寺(1936)、望奎县寂光寺(1940)、海沦县海会寺(1937)、德惠县弥陀寺(1922)、扶余县如来寺(1939)、三岔河高明寺(1939)、舒兰县明真寺(1926)、呼兰县净土寺(1936)、松浦县观音寺(1937)、沈阳永安寺(1922)、吉林广济寺(1921)、长春大佛寺(1945)、青岛湛山精舍(1933),也都经他或他的弟子苦心经营创办的。在佛学院方面有: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1924)、长春般若寺佛学院(1935)、营口楞严寺佛学院(1943)、青岛湛山寺佛学院(1935)、绥化法华寺佛学院(1930)、天津大悲院佛学院(1947)、沈阳般若寺佛学院(1929)、吉林观音古剎佛学院(1943)、沈阳万寿寺佛学院(1921)、北京弥勒院佛学院(1925)、西安大兴善寺佛学院(1932)、松浦镇观音寺佛学院(1941)、香港华南学佛院(1949)。普通学校有:哈尔滨极乐寺佛化中学一所,长春般若寺附设小学、幼儿园各一所,青岛湛山寺成章小学一所。上述有关建寺、办学的斐然成绩,在佛教史上,殊为罕见,[6]很值的详加纪录,以为了解倓虚法师以及天台法脉在近代中国传承的依据,并可进一步考其利弊得失,因唯有鉴往,始能知来,藉由过往的历史足迹,以思考未来该如何发展。
此外,也可考虑联合目前现有的寺院、道场,集思广益,一起做一些有利人群的事。据倓虚法师自述,他于1947年在长春传戒时,曾草拟一份「天台宗总山章程」,准备以湛山寺为总山,综理本山各寺庙事宜。[7]他在湛山佛学院时,也曾向学僧讲开示说,在他一生所修的庙中,都是教演天台,且以湛山为大本山。[8]倓虚法师建立大本山,以统筹各相关寺院的想法,可能受到日本佛教的启发,当时并未能付诸实行。未来在经过历史沿革与现况调查后,是否有可能落实,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如何,值得进一步思考。
在正式从事此项工作时,有两本相关著作值得参考:一、是朱封鳌所撰《天台宗史迹考察与典籍研究》,天台宗自智顗开创以来,已有1400多年历史,古剎遍布,高僧辈出,至今尚存有许多珍贵的史迹,在考察过程中,会有许多新发现。实地考察外,若能再配合天台典籍研究,或能为天台学,开展出一些新方向。[9]二、是释果玄所撰之《台湾佛教天台宗传播史》,该书对全台湾各天台宗道场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隐忧,以及当代重要天台宗学者的研究成果、学术研究状况,都有扼要的评估与解析,[10]对于有兴趣了解1949年以后,天台宗在台湾传播的历史,提供了很好的信息。
二、应重视天台义理发展过程中之源与流:天台传承,可上溯印度龙树菩萨,下迄北齐慧文、南岳慧思及天台智者。因龙树是天台思想的源头,所以当我们谈及天台教理时,不应忽略他的著作。龙树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上,是中观派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在正式建立大乘教义体系,于各个理论领域突出大乘典范,使大乘佛法出现独立的明确面貌。龙树对于天台教理行证最具影响力的,首在提出般若空观思想,慧文的禅观即由此悟入。龙树以一部《大智度论》,来诠释《大品般若经》,使学佛者认识佛陀般若空观的道理,藉此揭开大乘佛法精神样貌。除《大智度论》外,他的另一部著作《中论》,阐述缘起性空深义,揭示生死解脱根本,书中论述「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是般若思想的精髓。《中论》之深观与《大智度论》之广行,对当代佛教界,仍具重要价值与意义,特别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并深入研究、弘扬。
此外,另有一问题吾人也要留心:即从印度的中观派,转为中国八大宗派之一的天台,在弘传与转化过程中,到底产生了那些变化?这问题牵涉到印度佛教如何「中国化」,以及印度佛教如何与中国本地文化思想如何融合交涉这一问题,尤其是其道家思想的关涉上。
三、如何理解天台思想所融涉的非佛教成分?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佛、道、儒各家学说百花齐放。慧思〈誓愿文〉中所述志愿,有关求长生治丹药一事,似与佛教宗旨矛盾,但此类思想确为当时产物。〈誓愿文〉中说:「誓于此生作长寿五通仙,修习诸禅定,学第六神通,具足诸法门,分就等觉地,妙觉常湛然,以此度众生。」他修禅时,还学道家先行炼丹:「愿得深山寂静处,足神丹药修此愿,藉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11]不仅慧思,智顗在弘扬大乘佛教义理,也曾融摄各家学说精华,形成独具特色的天台思想。如他在《摩诃止观.观病患境》中,主张用道家的服气和吐气法来治病;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曰《童蒙止观》,亦名《小止观》)中说的「系心鼻端」、「止心丹田」和《六妙门》中说的「数」、「随」等,都有道家的影子。[12]
从天台哲学的特色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可以说:天台宗是属于中国文化吸收印度佛学之后,经中国佛教界知识分子独立思考,创新义理,再发展出来的新佛学理论体系。天台融涉道家思想,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现象之一,就佛法本身言,难免因此而驳杂、不纯,而这种情形也同样表现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中。虽然印度佛教因此可以在中国广为弘扬,但其所引发的流弊,自也不能忽视。这是当我们回顾天台在近代中国的传承,及评估如何以天台义理重建当代佛教时,应该加以思考的问题。
四、应重视天台宗禅法的实践价值:天台以法华、涅槃为教义归向宗旨,以般若空学为义理发扬的基础,以禅行实修为佛门事业的内涵,堪称「解行并重」的宗派。天台禅法的实质内涵与实践方式,就很值得我们留意。
智顗在世时,有感于闻法的人多,证悟的人少,深恐佛法流于文字知解,无法久传于世。因此,在瓦官弘法时,即开始教授禅观法门,并留下《小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门》、《摩诃止观》等著作,详细介绍修持禅定、止观、三昧的次第和方法。智顗以后,历代天台宗祖师都很重视禅修。由禅出教,重视禅观天台教法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一直保留到倓虚法师学法、弘化的年代。
据续明法师回忆,1949年秋,他随印顺法师避难香港,时倓虚法师在香港创办「华南学佛院」,学僧主要来自湛山寺。当时续明法师对这个名称颇觉希罕,因为一般都称「佛学院」,倓虚法师却以「学佛院」为名,倓虚法师过去在北平、西安、东北、青岛等地,所办的僧学,也都以「佛学院」为名,现忽以「学佛院」为名,是倓虚法师有感于过去佛学院之重「解」缺「行」,为纠正这种偏失,所以才以「学佛院」为名。据倓虚法师自述,「不明佛学,而名学佛者,旨在注重行持,于佛法奥妙中有真修证,有真受用,以期将来,宣演圣教,净化人心,赓继佛法慧命,阐扬大乘精神」,倓虚法师教导学人强调要解行并重,[13]这正是天台宗重视禅法的表现。所以,当我们谈到倓虚法师,想到佛教(或天台宗)的未来,即应重视在中国佛教史上由中国人独创的天台禅法。
汉传佛教为人诟病之一,是缺乏实践步骤,智顗开创之天台禅法,美则美矣,但接触者少,真了解者更稀,加上都是古典汉语表述,更增加今人理解的困难。在智顗所处的年代,《瑜伽师地论》还未完整译出,该论对禅观修学有极为清楚而详尽的描述,有心弘传天台禅法者,可将此论与智顗禅着对读,或能有些新体会、新发现,对如何开展未来新禅法当有所帮助。
五、如何开展当代天台学的新里程?天台学因义理复杂,体系庞大,加上以古典汉语书写,难以理解,成为少数佛教菁英和佛教学者的研究对象,常与现代一般学佛者绝缘。是故,具有实践兴趣的义理研究者,应成为天台学与现代学佛者之间的沟通者,在自己消化古代典籍后,运用现代语言,以简易明白的方式表达出来,并进而建立可以逐步深入的实践次第,这是天台学现代化的重要课题。[14]盖佛法是一切人依怙的宗教,并非专为少数人而说;佛法虽极高深,而必基于平常。本于人人能知能行的常道(理解与实行),依此向上而通于圣境。[15]具有高深理论特色的天台学,尤应保握此要领,方足为未来发展开一新方向。
中国佛教自明代以后,天台宗一如其它宗派,迄未再现理论,创造新象,这也是近代中国佛教末落的原因之一。虽然如此,天台宗的教义典籍至今依然完整地保存着,加上电子佛典普及,若有意研究天台思想,相关资料取得并不困难,如何利用此种优势,进一步深化、普化研究天台义理,以肆应当代需要,攸关佛教未来发展与走向。
六、如何定位宗派意识在当代佛教史上的角色?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经历不同时期,传播至不同地域,受到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影响,各个教派也不断地更新发展,且依中国实际情况,建立了新兴的宗派,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八大宗: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16]在此,有一问题应该考虑,即当今佛教是否还需要强调宗派意识?
自智者大师以降,迄倓虚法师,天台宗法脉与立,基本上是十分明显的,展望未来佛教发展,是否还需要再高举「天台旗帜」?递传「天台法脉」?这牵涉到整个汉传佛教如何发展的大问题,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应该参考日本佛教的经验。在日本,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寺院,都分别系属各个宗派,宗派间壁垒分明,各宗派除各具独特的教义体系外,在信仰方式上,各宗派的主尊、仪式、早晚课诵、修持方法也都不同。[17]可以说,宗派意识是日本佛教的一大特色,自有其优缺点,当我们考虑汉传佛教未来该如何发展这一问题时,应该参考日本佛教的发展经验。
回眸20世纪汉传佛教,可谓多灾多难,亦可谓多采多姿。清末民初以来,佛教虽饱受威胁,但也呈现复兴趋势。其时,如虚云和尚弘扬禅宗,印光法师弘扬净土,兴慈法师弘扬华严,弘一法师弘扬律宗,谛闲及倓虚法师弘扬天台,欧阳竟无、韩清净等人弘扬唯识,太虚法师不专主一宗,极力弘扬人生(间)佛教。今正逢21世纪开始不久,中国大陆佛教在遭遇文革大劫后,逐渐走向复兴,步向另一历史新页,对其发展动向,实应严肃面对。
上述六点浅见,不当即错误之处,尚祈各方善知识不吝指正。
[1]祖印:〈三虚先后归去了,何人继师说妙诠!〉,《倓虚大师追思录》,网址:http://www.ouyi.mymailer.com.tw/ouyihtm/Tanxu/1/06/001.htm,上网日期:2009年11月21日。
[2]大光:〈大师示寂前后〉,《倓虚大师追思录》,网址:http://www.ouyi.mymailer.com.tw/ouyihtm/Tanxu/1/06/001.htm,上网日期:2009年11月21日。
[3]隆根:〈我所崇敬的倓公老法师〉,《倓虚大师追思录》,网址:http://www.ouyi.mymailer.com.tw/ouyihtm/Tanxu/1/06/001.htm,上网日期:2009年11月21日;洗尘:〈怎样追思倓公老人〉,《倓虚大师追思录》,网址:http://www.ouyi.mymailer.com.tw/ouyihtm/Tanxu/1/06/001.htm,上网日期:2009年11月21日;蒋维乔:〈影尘回忆录序〉,倓虚大师述,大光记:《影尘回忆录》(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页21–22。
[4]前引隆根:〈我所崇敬的倓公老法师〉。
[5]《教苑清规》,2卷。元‧云外自庆编述,至正七年(1347)刊行。又称《增修教苑清规》。收于《卍续藏》第101册。系在禅宗《敕修百丈清规》的影响下,以天台宗山家派立场,制定教寺仪式规则的一本书。卷上收祝赞门、祈禳门、报本门、住持门、两序门、摄众门等六门,卷下收安居门、诫劝门、真归门、法器门等四门,各门之下又设细目加以评述。总体而言,其编排方式类似于《敕修百丈清规》。又,卷首载有金华黄溍、住天竺灵山教寺比丘大安、灵石山登善庵主张雨等之序言。心皓:〈天台宗的讲学制度〉,网址:http://www.fjnet.com/fjlw/200912/t20091209_143148_3.ht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教苑清规」条,网址:http://tw.myblog.yahoo.com/jw!HuWFxRqLFRKePrbki81IEIkxHIM-/article?mid=26644。
[6]倓虚大师述:《影尘回忆录》,页222-225;白圣:〈倓虚大师示寂的追思〉,《倓虚大师追思录》,网址:http://www.ouyi.mymailer.com.tw/ouyihtm/Tanxu/1/06/001.htm,上网日期:2009年11月21日。
[7]倓虚大师述:《影尘回忆录》,页226。
[8]慧峰:〈海外飘零忆湛山〉,《倓虚大师追思录》,网址:http://www.ouyi.mymailer.com.tw/ouyihtm/Tanxu/1/06/001.htm,上网日期:2009年11月21日。
[9]朱封鳌撰:《天台宗史迹考察与典籍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2月,1版1刷) ,目录及〈后记〉。
[10]释果玄撰:《台湾佛教天台宗传播史》(台北:南天书局,2006年5月,1版1刷),页8-11。
[11]〈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网址:http://www.suttaworld.org/collection_of_buddhist/taisho_tripitaka/lon/other46/1933.htm,上网日期:2010年3月5日;陈寅恪:〈南岳大师立誓愿文跋〉,《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先生文集之三》(台北:里仁书局,1981年3月),页212–216。
[12]朱封鳌:〈天台宗理论学说的特色〉,《台州佛教》(2009年12月25日),网址:http://www.fjnet.com/fjlw/200912/t20091225_144285_1.htm。
[13]续明:〈记我与倓老的一点浅缘〉,《倓虚大师追思录》,网址:http://www.ouyi.mymailer.com.tw/ouyihtm/Tanxu/1/06/001.htm,上网日期:2009年11月21日;倓虚法师:〈为创办华南学佛院呈香港佛教联合会请准予备案〉(民国38年8月),释能净重编:《倓虚大法师精华录》(台北:原泉出版社,1994年元月,2版),页406–407。
[14]释印涵、黄国清:〈中国佛学的义理特色与当天处境〉,《福严会讯》,第25期(2010年1月),页12–13。
[15]印顺法师着:《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10月,7版),序,页2。
[16]克观:〈正确看待佛教宗派的现实意义〉,《香港佛教》,第586期(2009年3月),网址:http://www.fjnet.com/fjlw/200909/t20090929_137313.htm
20091025,上网日期:2009年9月29日。
[17]蓝吉富着《认识日本佛教》(台北:全佛文化事业公司,2007年10月,初版),自序,页12–13。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