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显密圆通准提法门阿阇黎·首愚法师开示集:口业如是说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3日
来源:   作者:首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显密圆通准提法门阿阇黎·首愚法师开示集:口业如是说

   谈到我们修行,口业能够修到清净庄严,这已差不多是人生圆满的一个境界了。日常生活中你我讲话要能得体,很不容易。讲话得体,讲得适当恰恰好,可让大家不陷于意气之争,中肯行事,皆大欢喜。当然这要有般若智慧来观照,所谓般若智慧就是心不固执的开通的正知正见,这样这心不固执的开通的正知正见,也是一种慈悲心,有慈悲、有智能,就在悲智双运中不断地自我培育,我们的口业才能够慢慢地清净。

  如果我们的正知正见不够,讲话要讲得得体就难,因为你没不冲动,没看得准、拿得稳,那些一知半解的见地,只会讲出一知半解的话,那一定会伤人的,同时也坏了自己原本还不错的立场,等于是伤人伤自己。

  所以口业清净,这要尽未际的学习,不是说你想要口业清净就马上清净了。有时候真的是想得到做不来的,明明告诉自己少恶口,柔和地说话,但是嘴巴不听使唤,习气一来,冲口而出,自己下意识的埋怨不满,种种、种种的牢骚话就来了。牢骚话一出来,口气粗劣,面目嫌恶,这会有好的口业吗?牢骚一来,论事有偏,前尘往事纠葛不清地析解不开,人我是非不免,这还能谈什么慈悲的佛法呢?慈悲的佛法,慈者予乐,他乐己亦乐,这就是福德所生之处;悲是拔苦,拔苦要有智慧,没有智慧,不但帮不上忙,有时愈帮愈忙。

  在为人处事上,有时我们不开口还好,一开口人家误会更大,搞得双方纠缠不清,弄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彼此僵在那边。在这种情况,有时我们还会振振有辞说:「我明明为你好,你这个人真不识抬举。」然后话愈讲愈大声地脸红脖子粗。大家看看这一幕,口业要清净不容易啊!本来说要拔人苦,结果弄得大家同受罪。要知道,拔者要有智慧才能够减轻苦者的痛苦,我们平常又用什么东西来拔呢?

  古人一句形容「力拔山河」,这力用来拔苦,非是智慧之力不可。要不然,出发点是好的,却也常常是假的。种善因得真恶果,其实并不冤枉。我们常常讲善因,往往我们所谓的这些善因里埋有恶缘,因为我们智慧不够,善巧和态度都有问题。态度习性都是多生累劫所熏陶来的。人家善根福德够,怎么说就怎么对,别人怎么听怎么舒服,但我们福德智慧不够,怎么说就怎么错,听到别人耳朵里面,怎么听就怎么难过。

  转口业,转口业,不容易,不容易啊!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