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初入佛门的“黄金五年”
学诚法师:初入佛门的“黄金五年”
(6月30日)
一、随众精进除妄想
上周有五位同学出全勤,现在向大家公布,他们是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对他们表示鼓励一下,希望大家效学(大家热烈的鼓掌声)!
1、杨利伟的启示
这是他们的优点,这个优点很重要,能帮我们打好基础。非常庆幸啊!前天我跟贤某法师一起谈论,都认为刚出家的那几年的用功相当重要,那时基本属于封闭式管理,没有太多的对外工作(高强度地参与法会、同政府交往、教学、外联等等),每天有大量的学习因缘,其余时间就是承担日常杂务,时间安排得非常满,基本没有自己的时间。这样也就自然没有时间给自己打妄想了,也不是完全没有,比较少打妄想。比如昨天师父开示中说到,央视记者采访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天过程中的心情。
记者:我听到一个细节,说在起飞前几秒钟你的脉搏依然只有70多下,真的在整个过程中一点儿没有紧张的时候吗?
杨利伟:我没有想紧张的问题,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在想着程序和操作。
记者:有没有恐惧感,利伟?
杨利伟:应该说没有恐惧感,一切都是按照程序去做的。
所以有事情做,有法可缘,自然就会比较少打妄想。
我们刚从世俗的世界里面走出来,就像是菜地里新拔出的菠菜,还有很多泥土,要用清水使劲去淘洗,才能洗干净。越是封闭式的管理和学习,越是没有自己的时间,越便于把自己的身心淘洗干净。很多时候,个人时间越多,反而增加打妄想的机会。刚开始通过紧凑的学习可以把我们诸多的烦恼习气渐渐淡化甚至调服,否则,没有办法在道业上进步,这就叫打基础。这和盖楼房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地基打得越结实,才能保证其牢固性,楼层才能盖得更高。这次安居期间我们把公共的时间安排多一些,这样大家就没有时间打妄想了。
2、珍惜时空因缘
对于有些课程我们可能不是很喜欢,但是也要参加,要在教室里面坐着,因为在教室里坐着,总比一个人在寮房等处想入非非好。在教室里虽然难受点,但是烦恼却很自然地少很多,这方面大家或多或少都是有经验的。在课堂上的心情与自己独处时的心情是两码子事。独处时念头就像野马一样,我们根本抓不住,甚至连找也找不着。在课堂上,很容易收摄身心,法师不看你,其他同学也会看着你,即使我们生起了非理作意的念头,也会很快消失,这就叫“大众薰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道次第中也说:“若善说者为善听者宣讲演说,如法会中所变心力,暗中独思难得生起”。
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刚出家的前五年是成长的黄金时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有。拿我来说吧,早先的那些法师、同学都各奔东西了,环境已经变了,我想回到以前的那个环境,已经是不可能了。首先是自己的年龄不允许了,其次它是一个缘生缘灭的过程,极难再凑齐了,即使凑齐了,大家的心情也会不一样,所承担的事情也会不一样,每个人的条件,所领悟的法的内涵,也会有相当的差异等等。总之是没有后悔药的,把握当下认真努力修持是最好的办法。
3、不要吃后悔药
我们在家时一不小心常常会吃后悔药。比如上小学时不好好用功,就考不上中学,到了中学,不好好用功,又考不上大学。后悔啊!当下不努力后悔有什么用处呢?现在到了佛门,尽量不再吃这种后悔药了,这个时期要尽量跟上。现在给大家安排的时间已经是比较松了。
我刚出家的时候,是在一个三层楼的建筑里,三楼是讲堂,二楼是住宿和佛堂,一楼是住宿和斋堂,环境很好,就如同现在的德尘居。一有同学睡觉或贪玩,就很容易被班干或法师看到,然后就会找我们问话。当时自己稍微有点懈怠、懒惰,法师就会找我谈话,班干、同学也会来关心,也就很难肆无忌惮地增长的自己的烦恼习气。大家彼此形成一个环境网,形成一种氛围,就像师父说的,营造一个大熔炉,把我们放进去,就可以炼成铁、炼成钢等。当时属于自己的时间是很少的,但是过得却非常充实,打妄想的时间相对少很多,这样薰习下来,烦恼少了,妄想少了,习气没那么重了。现在回想起来感觉真的很美呀!当时如果没有这样打基础,如同建楼一样,盖得越高肯定就越危险。
所以在净人、沙弥阶段,甚至比丘的初级阶段,如果一直有人管,保证我们的心不像野马那样狂奔,任意所缘。
二、善修内心尝法乐
4、苦乐源自于内心
这样我们训练到一定程度后,自己的心就会有一定的沉淀,这时就会发现内心种种的状态,比如贪心、嗔心、慢心、疑心等,才发现一天到晚都是这些烦恼塞满了自己的脑袋,甚至睡眠时也不能放下。
有了全封闭的管理和修学的环境,从早至晚就会比较少起这些念头,慢慢就会进入到一种静的状态,内心就会产生宁静的快乐。佛陀、师长告诉我们,烦恼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来源于没有调伏的心。那是一种痛苦,但是我们往往忽视,而是要求外在的环境,认为都是 “他”造成的。“他”只是一个缘,触到了这个缘,内心当中苦的因种得到激发,就产生了烦恼,导致了痛苦。真正的痛苦是烦恼,绝不是外在某一个人、事、物。内心如果没有烦恼,外在环境是影响不了我们的。有没有证明?有,灭尽一切障碍后,证得阿罗汉果位之时,外在一切环境就不会干扰他了。没有烦恼,就没有痛苦,所以真正的烦恼来源于内心,真正的快乐也是源于内心。
5、超越五欲的智慧
当觉受、证量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某天突然有一分钟或者五分钟现起时,我们会自然产生一种希求心或向往心,一种很强的力量会让我们想要、想追求、想往上修。有一位善知识曾这样说过,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点点觉受,你一定会退心、会放弃。为什么有人会退心、还俗?因为没有味道,所以只好缘五欲。五欲那边好像很有味道,但那是鼠目寸光。比如说,有些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证明,发现油炸类的方便面或称泡面,里面的防腐剂、安定剂、抗氧化剂等都会致癌,日本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吃一包方便面所产生的毒素,需要通过肝脏32天才能把毒解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中就包括油炸类。当有人知道他的癌症是因吃这些垃圾食品而产生的话,他自然就开始后悔:“唉,都是吃垃圾食品吃的。”可惜已经晚了。
学佛要具备这种智慧和超前的眼光,看透这些东西,知道这些将来对我们有害处,佛教当中有一句名言:“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们虽然不是菩萨,但要学习做菩萨呀!我们要走大乘道,因地里就不能那样做,将来才不会得“癌症”啊。记得小时候方便面刚出来时,我每得到一包面,就很珍惜,吃的时候冲很多开水,以增加其量,然后就着一个凉馒头,好像几辈子没有吃过似的,真愚痴!愚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事物不了解,另一个是对事物的颠倒执着,如果我知道它的过患,那么绝对不会是这种状态,至少也会有相当的收敛。
知道了这个觉受是可以达到的,天天没有负面情绪,没有对自己、对他人的损恼,你是非常快乐的,可以说世间上基本没有人可以比得上。那种快乐不是一般标准可以衡量的,一般人的智慧不够,是看不到的。比如师父的快乐,我们是无法体会的。当你某一天,妄想和负面的情绪偶尔不再那么强烈时,心是静的,寂静的心、安详的心、吉祥的心,你再与师父接触才会发现,啊!原来师父这么高量,这么厉害啊!他怎么不对我讲啊?当我们有了一点觉受,有了这种经验,才能体会到师长身上的一点相似境界。比如祖师讲,现证空性的状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渴的程度不一样,喝水的感觉很难形容,那是一种清凉的状态。如果我们依善教授努力去观修,一次一次反复串习,不断练习,自然能够达到。从净人沙弥阶段开始,五年用功,才能超脱“引力”,达到类似“无功用运转的状态”。只有靠这个,如理作意缘善法。
6、珍惜“黄金五年”
如果这五年我们没有把握,把时光浪费掉的话,那么对不起,以后我们想再退回去重来,不可能了,一辈子这五年再也捡不回来了。这点大家以后是完全可以亲自验证的。现在有没有证明?也有,在家小学五年,再也捡不会来了,请问谁能再回去上小学?那个时候的基础就决定了你今后的中学、大学、工作,以后的一切,世间尚且如此,何况佛门远远超过这个。佛门的前五年比这个还重要,佛门培养的是内心去恶向善的等流,培养善的种子和等流,把八识田里的脏东西、尘土慢慢给洗掉。
这个五年非常重要,可能会苦些,哪有不苦的?在世间工作更苦,中午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不苦吗?不论是公司还是工厂,都有赶工的情况,加夜班、白天中午不休息。你说“我不干”。今天不干,明天不干,一个星期之后,老板找你谈话:“对不起,我这个单位是面对天下人招工的,你的条件比较优厚,你可以去其他比较优厚的公司,我这里条件差。”这还是比较善巧的,不善巧的直接把你赶走了。佛门不是这样,是化导、教育。
但是我们要珍惜暇满,不是过了五年,还再来五年。没有了,五年之后有五年之后要做的事、要考虑的事、要说的话。希望大家善加珍惜,才不会浪费今生。平时做一些不该做的小动作、非理的事情,当法师、班干提醒我们的时候,不要认为这是一种障碍,或者是对我们人格的侮辱,背后的监视,这都是非理作意,绝对是妄想。佛门中谁坏?大家能到佛门中来,都是多世的修持,都是善良的,只会对我们好。不要总用一些世俗的、卑劣的想法来判断别人。有时事情做坏了,那也是不小心,也是好心办坏事,同学的心基本都是善良的,如果是非常恶毒的,我相信他很快就会感果,绝对在常住呆不长。要相信别人,即使他是不好的,也是偶尔因为烦恼,偶尔现一些忿怒相。这时我们应该想:“噢,他又被烦恼奴役了,我要和他联手打败他的烦恼。”而不是去打败这个“人”。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