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人物:智顗(538~597)
汉传佛教人物:智顗(538~597)
陈、隋时僧人,天台宗实际开创者。字德安,俗姓陈。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生于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自幼信佛,17岁时值梁末兵乱,颠沛流离。18岁投湘州果愿寺出家,20岁受具足戒。陈天嘉元年(560)往光州(今河南潢川)大苏山,依慧思学四安乐行,证悟法华三昧。光大元年(567)到建康弘禅,居瓦官寺8年,讲《大智度论》,说《次第禅门》、《妙法莲华经》等。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至德三年(585)奉陈后主命,回建康讲《仁王般若经》等,次年太子从他受戒。祯明元年(587)于光宅寺讲《妙未能莲华经》,灌顶始从听讲,随闻随记,录成《法华文句》。陈亡后,移住庐山。隋开皇十一年(591),应晋王杨广之请到扬州为之授戒,受智者称号,人称智者大师。次年到荆州,于当阳造玉泉寺,说《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由弟子灌顶笔录成书。开皇十五年为晋王撰《净名经疏》。次年辞归天台,重整山寺。他一生造寺36所(一说35所),度僧4000人(一说14000人),传业弟子32人,灌顶居首。
智顗宣扬教法30余年,提倡止观双运和解行并进,一变当时南重义解、北重禅观的学风,博得朝野和佛教四众的敬仰。他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以五重玄义(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解释经题,用台家四释(一因缘释、二约教释、三本迹释、四观心释)疏解经文,取三止三观建立顿、渐、不定禅法,着重提倡圆顿止观的解行统一。立五时、八教判释释迦一代教法,从而树立天台一宗的学说系统和解行规范。其中心思想为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的两层实相说,主张诸法平等;并以此为止观正观的不思议(无待、绝对)境,用作修证的最上乘。主要著作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和《摩诃止观》各20卷,合称天台三大部;《观音玄义》、《观音义疏》和《金光明玄义》各2卷,加上《金光明文句》6卷及《观经疏》,世称天台五小部。此外尚有《四教义》、《净名经疏》、《金刚经疏》、《阿弥陀经义记》及临终前口授的《观心论》等,共29部151卷,另有《维摩三观玄义》、《净土十疑论》和《五方便念佛门》等3部,疑为后人伪托。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