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五册 三九、答苏建华居士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2日
来源:   作者:印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五册 三九、答苏建华居士

 

  居士读『妙云选集』,发现问题,来函请为解答。谨答一二,希慧鉴也。

  常道,对方便道说。菩萨常道,并非太虚大师创说,乃大乘法门之共轨也。大乘以成佛为宗极;菩萨发心,于历劫生死中修行,积集广大福慧资粮,以之利他,即以自利,展转增广,终乃圆成究竟佛果。此乃大乘通轨,虽法门无量,意趣则一。或愿生人中,天上(非长寿天),或愿生无佛法处,或生其他佛土:悲心广运,历劫修行,为菩萨特有之胜德,非急于自了生死者之可比。

  大乘法中,有念佛法门,是易行道,方便道。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云:「汝言阿惟越致(不退转)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云:「众生初学是法,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近 [P258] 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大心)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无著菩萨『摄大乘论』云:「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即不退)。又如说言: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依印度大菩萨之开示,方便易行道,乃对初学者,根性怯弱者所设之方便,用以维护信心,免其退失大心。法门之用意在此,与一般中国人所说不同。且念佛,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通于一切佛,如多宝佛,弥陀佛。「闻释迦牟尼佛,称其名号,善根成就,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出『观音菩萨授记经』,非念佛但指阿弥陀佛也。且念佛之念,乃系心一境。或系念佛功德,或系念佛相好,或系念佛名号,或系念佛实相。如『大品经』云:「无所念,是名念佛」。念佛法门是易行道,然亦法门广大。中国之念佛者,舍一切佛而专念阿弥陀佛;舍功德,相好等而专称名号,使广大法门,狭而不广,拘而不通!吾人应依经论所说,勿信末世人师!如自觉根性怯弱,尚不堪大心久行,则修易行方便道,如称念阿弥陀佛等,藉 [P259] 此维护信心,自属合理。如谓末法修行,非此不可,非此一法门不可,则是偏见曲说,故与经论相违!大集经悬记,念佛得度生死,亦是维护信心,渐度生死之意。且念佛亦多矣,何必如某大德所说!

  某大德所说,专重恶业。意谓人多恶业,易堕恶道。如不能今生了脱,未来几乎无望。此等言说,用以激劝修行则可,论理则似是而非。盖知恶业之可畏,而不知功德之殊胜也。如求人天功德,则福报愈大,堕落之危机愈多。然佛法中,正信三宝,心期大觉,所有功德,不可与人天功德相比。学大乘人,所有功德,悉以回向。如云:「愿以此功德,回向于一切,吾等及众生,皆共成佛道」。一切为佛道,为众生,则与佛及众生有缘。来生得生人间(天上),见佛闻法,善知识之所摄持,必也功德展转增上。佛法中之功德,岂恶业所能及!故经谓「一历耳根,永劫不失」。经谓发菩提心者,永不失坏。虽或堕落,以菩提心善根力故,迅即解脱。若于佛法得正知见,则「若人于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不堕地狱」。佛法,尤以大乘善根之殊胜,为难可及也!善既胜恶,又不 [P260] 为人天善根自误,此所以能历劫生死而行菩萨道也。释迦佛初发心时,逢古释迦佛,略申供养。以此功德,展转增胜,乃得圆成佛道。吾人为释迦弟子,释迦佛之本行,岂非学佛人最佳榜样!

  太虚大师学发菩萨心,学修菩萨行,鉴于世之学佛者,大多逃空遁世,不为世间正常善业。以大乘之名,行小乘之实,故举「人生佛教」以为劝。今既生而为人,即应不废人生正常之善行。以此功德,回向佛道,即是大乘行。大师逝世,或称其上升兜率,此亦善颂善祷之词,非大师本人之事。称其上升兜率,以兜率天有弥勒菩萨。大乘经中,每有菩萨自兜率天来,智慧善根殊胜。盖以兜率天有一生所系菩萨,当来成佛,可以亲近。又如未来弥勒下生,则生兜率天者,或随佛下生,为佛弟子,直往菩提。以此,故俗以上升兜率为颂也。兜率天有弥勒净土,亦属易行道,为心性怯弱者说。弥勒净土,以归依三宝,受持五戒、八斋,作福,念弥勒名号,即可往生,不必「一心不乱」。兜率天与此世界,同属欲界,同属散地,同在一世界之内。对此土众生说,则往生为易,故虚大师亦曾宣 [P261] 说之。总之,佛法本自无诤,一切皆可贯通,惟偏执一佛一经一咒者,乃障法界耳! [P263]

返回目录

-----------------------------------------------------------------------------------------------------------------

更多印顺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