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5)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9日
来源:   作者:慧律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5)

 

  默传就是表示说印可,以心印心。一代传一代,不是说默默地传给你。这个【默】有当做以心印心,认同你的意思。从上以来,默传分付,我认同你,你确实有明心见性。【不得匿其正法。】匿就是隐藏,不得隐藏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若是看法不同的人,修不同法门的人,我们在别法当中,不能传给他。为什么?传给他,他会诽谤。【损彼前人,】会诽谤,会因为前面的人,不能了解明心见性的正法,所以他会诽谤。【究竟无益,】一点帮助也没有。【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诽谤此法,【百劫千生断佛种性。】所以【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就是无所著,无相,无相颂这个偈颂,【各需颂取。】好好地颂无相颂。【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有无益。听吾颂曰:说通及心通,】说通就是说法无碍,应法逗机,叫做说通。及心通,心通就是自己证得本性的人。不论是说法无碍的人也好,不论是自己证得本性的也好,他的心地要如太阳,太阳就表示清净心,【如日处虚空,】就是无所著一切境界。【惟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把笔拿起来,邪宗不是佛法的外道,而是说,凡是不以明心见性之法的,都名邪宗,这一点很重要。【法即无渐顿,】因为众生的【迷悟有迟疾,】有深有浅,快或慢,【只此见性门,】明心见性这一门,【愚人不可悉,】不可悉就是了解。翻到十八页,【说即虽万般,】说法虽然百千种,说起来法是非常多,但是真空,明心见性空的道理,般若智慧心,【合理还归一,】还是一而已。【烦恼暗宅中,】你若是烦恼,你就没有智慧,就象住在黑暗的屋内。【常需生慧日,】有智慧就象太阳,所以要常常产生智慧之日。表示你要好好观照。【邪来烦恼至,】你若是邪心来,你的烦恼就到,但是正知正见的心来,【正来烦恼除,邪正具不用,】就是也不持著一个清净的正念,放下这个邪心,才是真正【清净至无余。】这个无余有两重解释。第一,烦恼除断,令尽无余,清净至无余,也可以说,无余就是涅磐的意思,无余依涅磐。简单来讲,无余就是不剩下任何烦恼,也就是涅磐。第二种意思就是涅磐的意思。清净心你就能,无余就是进入涅磐。【菩提本自性,】我们的觉性,菩提本来就是我们清净的本性。【起心即是妄,】起心动念就是虚妄的东西。【净心在妄中,】净心,把笔拿起来,在上面加一个【求】字,你想要求得清净之心,【在】把笔拿起来,就是不离。你不能离开这个虚妄的妄想。简单来讲,佛性,当下你若是无明,就是迷了,迷的当下你若是悟得,你就是清净心。所以你想求清净心,不能离开烦恼的妄想心,称为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你只要正,将心修正,你就没有三种障碍,三种障碍,第一,就是烦恼障,就是表示我们的贪、嗔、痴,就是惑,烦恼障叫做贪、嗔、痴,就是惑,第二个就是业障,业障就是造五逆、十恶,这叫作业,惑、业。第三叫做报障,报应,作恶一定要有报应。堕三涂,地狱、恶鬼、畜生,这就要受苦,所以烦恼障就是贪嗔痴,就是我们所讲的迷惑,业障就是五逆十恶罪的业,报障就是就是三涂,就是我们所说的苦。所以三障可以说是惑、业、苦,也可以说是烦恼障、业障、报障,两种说法都可以。【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这句话实在说得非常好。世间人若是真正要修行,一切尽不妨,都不要去障碍到,都要很欢喜心,样样都不要紧。【不妨】就是不要紧。一切都不要紧,你想怎么样都不要紧,表示一切都能原谅别人,一切都放得下。【常自见己过,】你看看,修行人要常常看自己的过失,【与道即相当,】这样才能与道会合。意思就是说,一个每天看自己错误的人,这才是真正地与道相应。不要每天牢骚、抱怨,整天都在牢骚抱怨,不满别人对我们如何,我问你,你对人又如何?你整天都是牢骚、抱怨,你对人家,老是说,别人对我怎么样。那我问你,你对别人有多少恩?你抱怨什么?所以说,我们若是样样都能,一切尽无妨,一切因缘法,因缘生,因缘灭,个人有个人福,是非因果放下,个人走个人的路,你不碍我,我也不碍你,所以与道就相当。【色类自有道,】一切众生种种色身,各自有大道,色类自有道就是说,无论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他们都有各自的路线,简单来讲,就是不能带给众生烦恼,所以说:【各不相妨恼,】色类自有道,这个道当然不是说解脱啦。这个道就是说,他走他的,我们走我们的,简单来解释,就是我们修行人不要障碍到别人,基本上你不要给众生带来烦恼,不要妨害到别人,不要苦恼到别人。【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把笔拿起来,离道,离你这个身心,当下的清静心的道,你另外找一个无上道,你就终生不见道。离道,道就在你身上,当下这一念放下的东西,你又另外要找一念道,你一生也见不了道。【波波度一生。】波波就是奔波忙碌,度一生,大家都是这样的,忙忙碌碌的,男人是为了三餐、金钱,为养活妻儿忙碌,女人是为了上百货公司买衣服忙碌,为了照顾小孩整天忙碌,有些职业妇女整天为了赚钱忙碌,有的人是整天为了吵架忙碌,有的人是整天为了赌博忙碌,波波度一生,奔波,对不对?【到头还自懊,】到最后你也是后悔,对不对?【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你若是想见到你的真道,你的行为要作得正。这个行正,最主要的是内心要正,正知正见,你行持具足正知正见,就是道,这句话要这样来解释。你的修行按照正知正见去做,行正就是正道。【自若无道心,】把笔拿起来,无道心,就是没有求佛果之心,你自己若无求佛果之心,【暗行不见道,】暗就是痴,愚痴,你就是愚痴,你根本不见道。下面这句话也很重要,【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若是真正修行的人,你就不会去看世间人的过错,若是看到世间别人的不对,如果你见到他人的过失,就是一天到晚都在说别人的不对,【自非】把笔拿起来,【非】就是诽谤,你诽谤别人就不对。却是左,左就是左派分子,我们自古以来右为正,左为邪,自非却是左,你自己去诽谤别人,你自己就不对了。这句话实在是真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你读读看!所以我才告诉诸位,各人要负各人因果,你烦恼什么?我们要修养,这句话是最基本的修养,不要一开口就是别人有多坏多坏,自己有多好,我对别人有多大的恩,我从来不会这样讲,我也不曾说我对别人有什么恩,我不曾这样讲过。【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他不对,我不可以不对,我才告诉诸位,上次就告诉诸位,不管别人对不对,我一定要对,【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我若是诽谤别人,我自己就不对,这个非也就是说,自己一种攻击、一种伤害,我非这个非应该作动词,就是诽谤人家,我非自有过,我若是去伤害别人,诽谤人家,这个就是我的过错,我的过失。【但自却非心,】丶只要放下这个是非的心,不对的心,【打除烦恼破,】你就能破除一切烦恼。【憎爱不关心,】把笔拿起来,不关心不是不关爱的意思,憎爱不关心的意思就是说不起爱憎的心,不关心就是不执著,简单讲就是见无所见,虽然看到爱跟恨,就是当做没有。你今天听完经,出去后回到家,对这个恨,这个【憎】就是恨,跟这个执著的爱,有就跟没有一样,那么你就很快乐了,你从今天起,你不去看别人的过失,这种日子就更加不得了,也不要诽谤别人,你也不得了了,有人若是在你面前诽谤别人,他有一天也会在别人面前诽谤你,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你若是听到有人要说闻言闻语,你要赶紧走开,不要听那些,会破坏我们的清净心。【长伸两脚卧。】为什么长伸两脚?长伸两脚卧表示自在,【两脚】是根据《维摩诘经》上,维摩诘居士示现生病,两脚卧着,妄缘心息,就是攀缘的心都息掉,妄想都歇息,两脚卧就是像没有什么事情一样,憎爱不关心,你就能欢欢喜喜的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两脚卧就很舒服,长伸两脚卧就表示很舒服、很自在,没有什么事情,躺着就是那么安祥,连卧着都是那么安祥。【欲拟化他人,】如果你预备要度化众生,【拟】就是预备,欲要度化众生,你要有方便,【自须有方便,】你要有方便的办法,这是当然的啦。所以师父讲故事啦、笑话啦、幽默啦,无非要使你欢喜心的接受,讲些笑话,令大家生欢喜心,开怀大笑,不然老菩萨今天来听《六祖坛经》,等一下他出去会说,今天怎么都没有讲笑话,他就会说,师父都没有讲笑话。【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不要让众生怀疑,就是我们的本性自己影现出来,换句话说,明心见性的人,讲经说法决对不疑惑,因为他清清楚楚,这是他本来的东西,他怎么会疑惑?他也不会说,可能是这样,可能是那样,我也不知道,我再去问我师父。你放心,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他清清楚楚,他斩钉截铁就告诉你,这样一定是对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在世间,但是不能离开这个世间,当下就是能令我们觉悟,离世间找菩提之路,就象是在找兔角,兔子是没有角的,【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就是说逃避、遁世远离人间,我要到山上修行,我要远离,我要自己去山上,永远没有人找得到的地方,以为那叫做修行,都是这样,初出家的徒弟都这样,有些人常动不动就说,我要自己到山上修行,我都劝告他,不要,不要啦。你走的话我会哭,师父,你是不是舍不得?是啊,我是舍不得,我是舍不得,你就要着魔了。所以徒弟都不了解师父的心,以为师父喜欢很多人来这里住。我要是离开,师父会担心。你搞错了,我是担心你,不是担心我,僧团是一个最好的保护,否则佛制僧团干什么?我问你,释迦牟尼佛制这个僧团作什么?你的智慧会比释迦牟尼佛还厉害吗?他制这个僧团干什么?【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正见才能超越这个时空,邪见就是六道轮回的世间。【邪正尽打却,】尽打却就是扫除,【菩提性宛然,】就是邪心正心都要放下,就是没有善恶的观念,放下,菩提性宛然,把笔拿起来,宛然就是显然可见,那么你的本性就很清楚,你就看得清清楚楚。简单来说,邪也好,当然我们有正知正见,不至于邪,就算你行正知正见,你也不要执著我是正知正见,法是叫我们用的,不是叫我们执著的。【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为什么是大法船?能度许多众生,而且能渡到很远,大船才能驶得远。大般若才能到彼岸。大船就比喻大智慧才能到彼岸,大法船就是大智慧,有无上乘。我们要驶过大江大海,要靠大船。【迷闻经类劫,】就是说众生被迷惑了,这个众生闻到这个恶知见的人,听到恶知见,邪知邪见,经过类劫还不能见性,所以我才告诉诸位:善知识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听经闻法岂是你听几天几个月就能开悟的?对不对?要熏习。【悟则刹那间,】你若是悟,哦,就是这种道理。所以说在座的诸位!无论刮风下雨,不论是下冰雹,下铁钉你也得来,真的,就算是落下铁钉你也得来,你想解脱生死,唯有这一法。身体还算不错,师父还想讲经,我现在还没有很失望哦,还想讲经给人听,还有这么多徒弟要来,还有师父的身体还很健康,还有这一间讲堂,你想想看。你也有心要学佛,这要看因缘,我还会讲几年也不知道,我就一直讲一直讲……讲到这个讲堂不见了,就是一直讲下去。而这种东西,不论今天有没有来听,若有来听,明天也不一定能来,人的生死是很难说的,尽早一天修行,是早一天正确,你来听经,绝对不会妨碍你念佛。有些人只在自己家里用功念佛,而不来听经,这是愚痴人,愚痴之人,自认为自己很行,愚痴,大愚痴之人!【师复曰,】六祖这样说,【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今天在大梵寺说这个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当下见性成佛。【时韦史君,】就是这个刺史,【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听六祖惠能大师所说,【无不省悟,】大家都能悟得。【一时作礼,】顶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何期岭南这句话就是稀有难得,我们猲獠这个地方有佛出世,令人很震撼!所以你说六祖不识字,却能说出这番话实在很惊人。本性不关文字对不对?对啊,本性就是不关文字,所以明心见性的人有什么不会?文辞美得不得了,不然你叫读了博士的人来,你叫他写写看,读台湾大学中文系的,他完全没有研究过佛经,你叫他写一篇出来看看,写不出来,写不出来的。(六祖)伟大,很伟大!我们现在讲到十九页,在说下去就是另外一段,现在师父就不谈这个。我们在佛七以前就可以把这本六祖坛经讲完,像我们现在已经讲到十八页了,再来还有四、五个礼拜,今天是初九,我这些徒弟回来。初九,再来十六,还有一个礼拜二十三,二个礼拜,三十,初七,四个礼拜,讲了八次,四个礼拜八次,八次一定讲得完,决对讲得完,讲不完也要把它读完,买录音带的人,昨天三哥打电话给我,《六祖坛经》可不要讲一百卷哦,买的人会负担很重。我说【好!】他说可是也不能讲太快,太快我又听不懂,的确,我也是顾虑到买这个录音带的人,真的,若讲太多卷就不好。这本今年年底佛七以前,佛七前若是没有讲完,佛七的第一天就是讲《六祖坛经》,绝对要把《六祖坛经》讲完才讲净土法门,这样听懂了吗?到今年结束以前《六祖坛经》一定要讲完。明年第一本讲《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第二本讲《维摩诘经》,第三本要来讲《园觉经》,若是没有开悟的人就去隔壁……十二楼,今天我都没有上厕所,现在尿急了。明天晚上共修,大家一定要来,下课。

  因为今天的听众不一样,所以昨天我们发给诸位的这张单子,我过去有发过一个愿,就是在我闭眼以前,佛教一定要大兴才行,一定要大兴。那么因为过去许多大专佛学社团,都一直写信来索取录音带和书籍,由我们讲堂所印的书籍和录音带,师父所送出去的,那时用几百万,千万来计算的,但是因为长期性的就没有办法,因此需要大家的帮助。我们人在世只要有三餐可吃,死后也不能留下任何东西,只有留下我们的德行,我们的慈悲。我希望这些录音带能送到大陆的出家人手上,像老和尚来说,大陆的出家人真的很穷,上次香港有人写信来,希望透过香港送到大陆,当然大陆地方太大了,因此这次我是非常有决心,过去募捐都是说一说,宣布一下而已,这一次我非常有决心,一定要将录音带送遍穷乡僻壤,贫穷的人,不过不要紧,一个月二百元而已,那不是很大的数目,你不要烦恼,还是尽管来听经,二百元而已,不要听到每个月都要钱就吓到了,不会,不是很多,二百元而已,我把这张念一遍给你们听,发大善心,一定会得善报,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卷录音带送给他,他听了或者能开悟,或者听了之后了解了人生这也是很难说的。佛教只有这样带动,不然没办法。我过去化缘都是很随意,但是这一次是非常有决心,每个月时间一到,我就会提醒你们,该缴二百元了。因为收来的钱不是我负责的,蔡淑芬她是总负责人,一厘一毫我们都有记账,我们是绝对负责因果的。近年来佛教界听录音带变成一种风气了,那么我赠送的对象,全台湾省大专院校至少有五十间,那么五十间需要的量很大,非常的大!师父送出去的已经几百万了,还是不够,没办法,太多人想要了。变成一种风气,佛教因此大大兴盛。但是可惜有一些经费比较欠缺的大专佛学社团,贫穷的大陆出家人,监狱,没有能力购买的人,他就无法享受到佛法智慧的滋润。所以像净心佛教文物流通,净心,我就很赞叹,为什么呢?他是采取出借的方式,你不需要费用,你只要参加会员,你参加会员,一个月一百元,我录音带就借给你看,录音带出借,看完就还,听完就还,我就非常敬佩。我这里要是成立这种服务,因为人手不够,这种服务要有专门照顾图书馆的人,所以只能说,因为有人建议我,师父你这里为什么不能建立让人出借的。若是能出借,大家就都不肯买了。说真的,我也顾虑到很多方面的事,大家都不买的时候就要全看我了,我也是顾虑到很多人的立场,不然这个要作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一直不敢做这个事情,当然我也有我的立场跟苦衷。所以对于一些监狱或是大陆的出家人,或是一些很贫穷的人无法买得起的,那么我们只要两百元,就能让法宝流通。那么我现在要成立赠送录音带基金,希望每一个人,每一个月能缴两百元。这两百元只要说,譬如女众去菜市场时少买一件便宜的衣服就省下来了,两百元而已,也不是说很多,对不对?像有些人当老师,一个月薪水两万多,才两百元而已,他也不肯出,我就不相信。而且希望能够长期性的,当然能力够的人就要多出一些。现在你就这样想,台湾省若是因为我出这两百元就多一个大学生学佛,多一个大学生学佛,佛法很快就兴盛了。所以我现在要拜托蔡淑芬拟稿,要刊载在慈云杂志上,凡是全国大专院校需要录音带,需要慧律法师的录音带者,需要盖佛学社团社长的名字,经查证事实是这样,马上寄给这个社团。我的愿力就是一直要带动大专院校学佛。佛教要兴盛,唯有这样而已,我过去在做都是随意,这次就不一样了,一定要扩散到全世界。在来,希望能长期性的护持,但是我们这个没有设会员,不是说,你来,我就一张单子给你,因为我们没有这样作,所以要每一个月宣布,因为我们的会员已经是每个月缴两百了,也已经有证件了,我是认为又多次一举很麻烦,也许两百元能使众生成佛,这也是很难说的。诸佛菩萨,诸大祖师都是不惜一切生命、财产而行布施,能大施舍,即名诸佛。我这次非常有决心。因为昨天听经的对象和今天听经的对象不同。而且,第二点就是说,你们家中,若是有听了很久的录音带,还没有送出去的,拜托你请回来。就是说你们已经听完了的,你寄给师父,请来师父这里,我来帮你们处理,我帮你们处理之后,送给全台湾的佛学社团、图书馆,放在那里出借,让人一直来借。你不推动不行,不然佛教不会兴盛。只有向诸位拜托拜托,投我一票。你们若是不支持我,我就要去当国大代表了,我要去国会开会,跟人家打架了。希望你们能每一个月都护持。这一张帮我宣传一下。你们若是有录音带、录影带送来,反正我们就是交流录音带。至于缴钱呢,因为这个是不属于常住的东西,这个经费跟常住要分开。交费在佛学书局,交给玉清,你要缴对地方,不要缴错地方了。两百元交给玉清小姐,差不多啦,叫小姐可以啦,总负责人就是蔡淑芬。交给这位小姐也可以。蔡淑芬就要准备拟稿,发出通知,全国大专院校需要录音带的,还要刊登在慈云杂志上,再来就是团体。譬如我们这个讲堂信徒中,你们若是有团体,经济困难的,你们那个团体真的很喜欢停录音带、录影带的,来,不要客气,你来跟我报告。真的,譬如说公司的行号啦,譬如说中钢,像我们法性师的中钢,中钢、中船、中油,没关系!我们自己的信徒,那个团体,像我们二马,二马师兄,中油,来,我现在成立这个录音带基金。二马,这五万买录音带,你把它拿去中油,放在那里供人家来借,佛教要这样做才有办法,不然只是靠一个个来买是无法扩展得,要团结大家的力量才有办法。而我也不疲不厌,每个月的时间一到,蔡淑芬你要帮我记得,告诉我,师父时间到了,又要宣布了。我每个月就会提醒你们:二百元,二百元。从前有个电视演员叫做二百块。二百元,缴钱时间到了。等一下休息时间,你们记得去缴二百元。当然你若是没有钱就不用了,换我给你二百元。来,不要拖延太久的时间。来,十九页中间,还没有先念佛号,先等一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十九页中间,【释功德净土第二】,解释什么是真正的功德,什么是净土,第二品。【次日,韦刺史】第二天,姓韦的这个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就是过午不食,中午大家吃素,过午不食。【斋讫,】用斋之后,【刺史请师升座,】刺史请六祖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与这些当官的人,士庶就是一般的众生,肃容就是整容,整理一下服装、容貌,庄严威仪,再向六祖顶礼。【问曰:弟子闻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的宗旨乎?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现在有一些疑问,【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初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就是达摩祖师来到中国时,正当梁武帝在位的时候。这个梁武帝后来是被困在城墙上饿死了。梁武帝的下场最后很不好。他一生当中度了很多出家人,帮助很多人出家,建造了很多寺庙,照理来说是功德很大,可是他不了解功德的真正的意义,梁武帝因为度了几万个出家人,这个【度】的意思是允许他出家,没有障碍他,鼓励他人出家的意思称为【度】,又兴建了很多寺庙。【帝问云:】朕:这个朕就是我,过去演歌仔戏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过去在演歌仔戏时会唱:寡人今日龙心大悦,赠爱妃一人一件往生被,然后就把往生被拿出来,一人分一件给她们,只是不晓得有没有这样?赐她们一人一件往生被。五百元耶!也是值不少钱的。【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造这么多寺庙,布施设斋有什么功德吗?【达摩言实无功德。】一点功德也没有。这个若是一般人听到就一头雾水了。这么大力地帮助佛教却是一点功德也没有,实无功德。刺史说:【弟子未达此理,】我不了解这个道理。为什么做这么多的事却没有功德呢?【愿和尚为说,】为我解答疑问。二十页,【师云: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先圣就是达摩祖师,不要怀疑达摩祖师的话。【武帝心邪,】为什么?贪求功德嘛,功德应该是向本性求的,他不知正法。【不知正法,造寺布施设斋供养,名为求福,】要注意听!这叫做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为什么呢?福不能救你的生死,要记得师父的话,福不能救你的生死,只能使你生生世世比较有福报,不愁衣食住行而已。这个福若是用智慧无所执著地布施出去,那么就变做功德。简单来说,福如果架构在智慧的三体轮空的施舍,就变成功德,就不只是变做福了。所以说:名为求福。不能将世间人施舍金钱,就当做佛陀本性中的功德。若说布施是功德来说,那么今天造船公司的人都很有钱,那个王永庆拿几个亿来布施,很快就做佛了,因为他有钱呀,所以福不是功德。下面要开始划,用线划起来,下面这段非常棒!划直线啊,我都拿一支红笔来划,因为最后整本经听完,就知道哪里是重点了。开始划啊,【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法身的旁边写个:要无相无所求,与空相应。简单来说,你们要真正得到功德,你内心就不能有【取】有【舍】,有【求】有【著】,不能有这四个字。功德在法身中求,法身是无相啊。空,无相,无作法。简单来说,真正的功德,一定要在空,无相,无作,你才能得到功德。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见性:明心见性。见到我们的本性才真正有功。【平等是德,】六祖说话实在很了不起,把功德解释得这么清楚。若是要论功德,简单来说,只有明心,见到本性的人,他才真正有本来的功德。简单来说,功德是由本心流露出来的,不是由外在施舍求出来的。下面,【念念无滞,】每一念都没有障碍,每一念都没有安插自己的见解,都以平等心,无所障碍。【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也就是一定要见到我们本性真实的妙用,名为功德。过去有一个人参访禅师。去参访禅师时他就说:禅师,禅师,我从很远的地方来。禅师说,你从多远的地方来?他说很远的地方。禅师说,有心就不远,你有什么问题?他说,请问禅师,什么叫做明心见性?禅师说,明心见性,你说了就不是。他说,明心见性是什么东西?禅师说,不能说是什么东西。拿得出来吗?拿不出来。那么要如何了解什么是本性呢?禅师说,现在作用的即是。简单来说,所以的行住坐卧,在作用当中,不要夹杂任何的我见,我执,那就是本来面目。我们当下这个肉身,当下这个清净心,有无量的妙用,白天所有的运用都是本性的东西,只是你自己不了解而已。所以说,本性不隔一丝一毫,没有离开我们一丝一毫,完全没有,你本来具足的东西,结果你不会运用。我们所运用的都是无明,都是透过无量劫来错误的习气,我见,我执,都以我为中心,都是假设对立性的东西。现在我们放下这个见解,错误的看法。真实的妙用简单来说,也是不能离开这个烦恼的色身,所以我们现在要转过来,转成如何呢?一切言语、一切行住坐卧都与空相应,人的心地若是与空相应,我们就没有对立,我们说话就不会冷嘲热讽,我们心中就没有仇人,我们就不会牢骚、不会抱怨,与空相应就是一切法不可得。所以在坐的诸位!修行若不从此处着手,你绝对无量劫不受益。简单来说,每一个人,全台湾省这么多人大家都在修行,可惜真正由心地上下手的,实在是寥寥无几!懂得心地法门的,而去真正的,不只是讲经说法哦,是要真正遇到境界来时无怨无悔,不抱怨,没有任何的敌对,完全能包容别人,宽恕别人,真实的妙用就显露出来了,因为他无我嘛。这个妙用就建立在无我之上,你既然无我,运用出来的都是平等,你有我,你运用出来的就不平等,你无我运用出来才平等,因为你无自私嘛、无私心嘛。在这个世间,无私心的人很少,世间上,无私心的人实在很少。有啊,但是我还没有见过啦。说真的,一定是这样。所以真实的妙用才是真实的功德。简单来说,众生怎么会有真实的妙用呢?没有啊!有人问大珠和尚,请问和尚,忏悔能够消除业障吗?大珠和尚回答,亦能亦不能也。奇怪了,他又问:和尚!和尚!佛陀不是常常劝别人,要拜八十八佛,要求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不是这样吗?大珠和尚的回答实在了不起!大珠和尚说,明心见性者忏悔就能灭罪,没有明心见性的人,再怎么忏悔就是不能灭罪。了不起!非常的了不起!为什么呢?你明心见性,你与空相应,就是清净心,一忏悔就与本性相应,平等,就是这样。他就说,就象是用一点点火苗就能烧尽所以的木柴,若是明心见性,用一点点的智慧发出的平等心,所有的烦恼就灭除,烦恼灭除才是真正的忏悔。而世间人就没有办法了,世间人是今天做错了就求忏悔,明天情绪又有变化,明天的情绪又有高低潮,所以今天求忏悔,明天就又忘记了,只是一直的忍,一直的忍。最后他会对你说一句话,没有一个的忍耐能像我这种程度,你要适可而止哦,我已经忍耐你很久了。他不能达到无相。若是明心见性的人,他连这个忍的观念都没有,本来就没有的东西,他没有在忍耐呀。所以这个和尚,这个大珠和尚实在是伟大!他说,大彻大悟的人忏悔,能灭一切罪。本来的东西。你没有大彻大悟的人,在事相上没有理观的功夫,没有空性的东西,你只是拼命一直拜佛,一直拜佛……不能得到妙用。情绪会有变化,会有高高低低。今天忏悔,明天烦恼又现前。所以常常有人说,师父,我要改过自新了,我都笑笑说,带有气喘的人,偶尔还是会咳嗽的。没办法啊,改不过来。很难改,很难改。这就是没有大彻大悟。所以说下面,【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这句话很多人都误会了,内心谦下,他现在解释成,内心谦虚是功,外面对众生有礼貌叫做德。完蛋了。经典若是没有听师父解释,你就根本不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以为,这是在选国大代表,拜托拜托,登记第二百五十号,这是我乱编的啦,请大家投他一票。大家来提议他,他才会长大成人,不是这种谦虚的话。或是说,我很没有用。以为这是谦下,不是!这句话的意思,内心谦下叫做随顺众生,是要永远地不跟众生起冲突,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一般是想,内心谦虚,我讲话很谦虚啊。这大家都作得到,那一个人讲话不谦虚。我不行啦,我是凡夫。这个大家都会说,但是真正的功夫就不是这样的了。什么是功?恒顺众生叫做功,这没有那么简单!简单来说,所谓一合相,就是说行、住、坐、卧都与众生相应,都能令众生欢喜,讲话都不会伤害到别人,永远都在恒顺众生,这是多难做到的事情,你想想看!要做到恒顺众生,没有那么简单。普贤菩萨才真正堪称谦下,不是你随便说几句话,我很没用啦!所以经典很多人在看,但是他搞不清楚,他认为:这样很简单啊,这样我也有功德了,不是,绝对不是这样!你今天讲话态度诚恳,这才是真的。外行(xing)于礼就是说,你对人非常地诚恳,没有虚伪。这个礼就是直心,非常地直,很诚去透达本性,透过我们的本性,外在现出很慈悲的相,不与众生计较,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我教诸位一个办法,你听我的话,我告诉你,假使你现在活得很痛苦时,你看到那个人很讨厌,或是说你目前来说,我今天告诉你,你今天回去马上就很好过。假使说你今天四周围的人,包括你先生,你公公,你婆婆,或者是包括你太太也好,任何人都好。你现在:或是今天来时刚好又阻碍你,或是过去有一段恩怨,你现在听我的话,你现在回去,你永远沉默。第一点你先学这样,第二点,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若是有因缘来找你,你就对他很好。你不要抱怨,你也不要抱怨给别人听。因为抱怨会传话出去,你抱怨给别人听,别人又把话传过去给对方,他就会误解你的意思。你只要默然,学这一门沉默,你也不要抱怨,也都不要对别人诉苦,你跟这个仇人保持一点距离,你对他非常好,我告诉你,他撑不了多久,再过一年你看他如何,两年后你的日子很好过,他的日子也很好过。你不要牢骚,你不要抱怨,你都不要埋怨,就当做他再成就我们,你先学这样,不得了!看你要从何烦恼起?我们得烦恼是从何处来的呢?一直气愤,一直不满,摆不平。人家都讲,不平则鸣啊,你不平就会呱呱叫。鸣,心里不平,他就会呱呱叫啊,就会牢骚、抱怨,而我们人又很会传话,话一乱传,他的误会就愈来愈深,就是因为乱传话。寄钱会少,寄话会多,都是这样。因此第一个所要涵养的,这张嘴要保持沉默,不牢骚、不抱怨,众生想做什么都不要紧,我永远保持这样,他误会你也没有关系,你就是对他很好,时间一久,就会慢慢感化他。若是遇到不能感化的众生,那就不是我们的问题了,至少你能够活得没有烦恼,我没有对不起你,你再怎么牢骚抱怨都与我没有关系,那是你的修养不好,不是我的问题,我对待你这样,已经非常有良心了,不得了,不得了了。但是众生就没有办法。所以说,如果能够体谅众生的,叫做佛菩萨。而众生就是一直不能体谅对方,一直抱怨,那就叫做凡夫。所以你跟人家争,你不如人家,人家跟你争,他不如我们。你要记得师父这句话,他跟我争,他不如我,你小事情跟人家争,你不如人家,非常简单!所以你跟众生在斗争那些小事情,那你也是凡夫啊,你说他不好,你跟他也差不多。他一来你就一往,这样岂不是化友为敌了?这样就变成敌人了,这样的日子怎么会好过呢?我告诉诸位,所以我现在都用一招 ,很厉害!我知道那个人在背后批评我,我就跟他保持一个距离,我还是对他很好。经过三个月,五个月,一年,我都当做不知道,其实我完全知道,我都当做不知道,完全没有听到,看你想怎么样,你若是不改,那是你的烦恼,不是我的。我没有对不起你,没有话讲,日子很好过,你用我的方法试试看,你跟他保持一个距离,那一种人,你就是不要接近他,一接近我们就会起烦恼,不要接近他,我还是对你很好,我们也不要牢骚抱怨,不要讲话传来传去,这样就没有第二句话,你试试看,虽然你没有明心见性,你若是用师父的办法,我告诉你,你每天都会很轻松,你不管他要说什么,你要记得!就算把话传遍每一个人,或是全忖都知道,都对你不满,你也没有关系,你若是有这种修养,你就入道了,与道相应。师父教你们的方法,拿来用看看,真的很管用。可是有些人会说什么呢?但对方正是我的婆婆呀,那么很简单,你该侍奉她的就要打理好,她若是会牢骚、抱怨,她有权利牢骚、抱怨,你有权利不要听,你要记得师父的话,你刚好是人家媳妇,你怎么做,婆婆都不满。她有权利一直唠叨,你有权利不要听,你唠叨你的,对不对?但是你不要去左邻右舍诉苦,你去向左邻右舍诉苦,她又跑去告诉你婆婆,你反而是死路一条,会更凄惨。你愈牢骚抱怨,你会愈凄惨,事情就会愈严重!忍耐。佛祖在看,人在做,天在看,你在做,佛祖在看,看得很清楚。临命终时,我们是要往生的,我们不要跟他们计较,是不是?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这个太好了,我们的本性建立万法,因为我们的本性是无一法可得,无一切妄想,那么所发出来得就变成清净心了,就是建立万法,所谓建立万法,就是一切时间、空间的交汇点,我们都用这种心。【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都用这种心,用什么心?慈悲心、平等心,都用无所著的心,称为建立万法。不然要如何建立万法?简单来讲,用空的东西,天地万物绝对无法障碍他,心量如放大,大如虚空一般,将五蕴之身看得开,用智慧明心见性,用本性的功夫打破五蕴皆空,那么还有哪一样你放不下?别说是金钱,就是生命你都看得开,这个生命是不清净的东西,无常的东西,痛苦的东西,你一直执著,它也得死,你一直做功德,它也会死。既然同样会死,不如我在世时我就用它去做更大的功德。把心量放开,因为同样会死啊。我现在已经能温饱了,为什么我一直要贪着这些小钱做什么?对不对?所以说,贪着破坏清净法身,放下圆满清净的法身。我常常说这句话,今天我们是一个人,在百年之后这段人生就象是一间银行,今天若是明理的人,就会拼命一直施舍,一直施舍,就等于把钱存起来,存在银行。把钱拿去存在银行,福才会具足。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今天要圆成这个佛道,我一定要有很大的福报,就要从今天起开始去做。我那一天去翠莲她家,翠莲讲一个故事给我听,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好。我跟明钲一起去的。她现在说的这件事情,算是她亲戚,是个嘉义有名的富翁,非常的有钱,钱多到实在无法形容。他过去是靠弟弟提携发财的,虽然弟弟曾经提携他,等他弟弟落魄时,要来向他借四万元,竟然被他骂回去了,不肯借他。他临死之前一直很痛苦,等他死了之后,因为嘉义地区有一种礼节。就是说要跟邻居借个脸盆水来擦脸,当地有这种礼俗。人死后要向邻居借盆水来擦亡者的脸,结果连续问了十几家都没有人肯借给他。为什么都没有人肯借他,会凶恶到这种程度,这么严重呢?就是因为凡是有人把东西放到他门前,他就把东西扫走,反正他的门前不能让别人放东西,所以他死之后,连要借个脸盆水都没有人肯借给他。一个人若是要做到这种程度,也是没有那么简单了。一个人能做到死后没有一个人肯借个脸盆水给他,这也没那么简单了。你看看他的凶恶、吝啬到了什么程度。你看看!财产那么多,听说在死后托梦来告诉子孙,说他现在很痛苦。去阎罗王那里又回来托梦,说他很痛苦,要他家人为他做功德,他一直哭诉着。他在世是因为吝啬,不仁不义,致使今天这么痛苦。我说这就是太过痴愚,今天他有三餐可吃,有那么多钱,为什么他还对别人那么吝啬,对别人那么苛刻呢?只想留下钱财给子孙。结果这些钱留给女婿,嫁女儿时,拿五百万给女儿做嫁妆,又开一家珠宝行交她经营。结果他女婿好赌,把他的钱财全输光了。而且他还是被他女婿气死的。女婿又叫子婿。所以说人就是很奇怪,我常常想,身上已经有钱了,三餐都不用烦恼了,为何他一点都不肯施舍要留到百年之后呢?百年之后他也用不着了,他也用不着,也是死路一条,你看!所以人会不会打算差别就很大了!大家都想要急急忙忙地把钱拿来做功德,我们三餐没有问题,并不是很困难呀。你若是真困难,这两百元你就不用出了,换我两百元给你,但是台湾地经济现在不会有这个问题的。你看像这个例子,我们应该是急急忙忙地来做功德才对,还是说一直贪着不舍?这是很简单地道理啊。你收着财产到死,你也是一样都带不走啊。愚痴,真是愚痴啊!下面,【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心体离念就是离开一切妄想,这就是德。【不离自性是功。】不能离开我们的本性,平等心称为本性。【应用无染是德,】这个无染就是不起无明,应用无染。应用就是妙用现前,一切没有执著,没有污染外境,外境对我们的本性完全没有作用。简单来说,名啊,利啊,色啊,男女的情执啊,对他都没有用。因此我希望诸位要把心量放得很广大,一点小事,你不要跟别人计较,你自然就有福。俗话说,有量就有福。【若觅功德法身,】若是想要找到功德法身,【但依此作,】要按照以上说的,所以说应用无染是德。这里是重心点。【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哦,这个很重要!不轻就是永远不轻视别人,永远不会看不起别人。虽然这个众生现在被业障覆盖,很无知,但他还是非常尊重这个人。【常行普敬,】常常恭恭敬敬地,对他依然很尊重。或是说这个人不持戒,或是说这个人下贱,或是说这个人卑鄙,要是我,我绝对做到这样,包括你是很富有,你很贫穷,我也都是这样,就算今天,说一句比较不好听的,你就是妓女来,来向师父顶礼,我还是对她一样。我第一句话就会问她,最近生意好吗?别来无恙乎,对不对?我一定恭敬她,为什么恭敬她?皮肉钱也是很难赚的,你也是诸佛菩萨,将来你也是会成佛,对不对?我今天若是看你不起,万一我若是堕入三恶道,来世换你上升,对不对?就换我要靠你们救度了。在我心中,不管你作什么行业,你就算是作流氓,勒索绑架,我会同情,我很同情你,这个行业是不应该的,但是我不敢看不起你。你以杀生为业,当然这是很不好的,但是我还是对你恭恭敬敬,但是我会告诉你,这个行业不好,要改。常行普敬,如果心常常看不起别人,【心常轻人,】也就是轻视别人,【吾我不断,】那么这个我,这个【吾我,】两个都是我,我我不断,连续的我不能断掉。这个我,这个我相不能断掉,【即自无功,】既然我相不断,当然你所夹杂的就是我执,我见啊,当然你就没有功德。你没有见本性,你如何有功德呢?【自性虚妄不实,】没有这种功夫,你见不到本性啊。所谓自性虚妄不实就是没有悟到本性的意思。【即自无德,】所谓虚妄不实,这要倒装回来,这句要这样念,虚妄不实自性,就是说他虚妄不实自,他根本对本性完全渺渺茫茫。,他对这个本性完全没有感受,感受那个本性的东西,不能感受那个本性的东西,即自无德。我举个例子来说,今天从本性下手的修行人,与不从本性下手的修行人,真是有天壤之别。我现在举个例子,十年前,我还是在家人的时候,我曾经见过一个比丘尼,这个比丘尼脾气很不好,有一次我去中部讲课时,又去找这位比丘尼,她还是这样,我调查清楚,了解一下,才知道这十几年来,她并没有改变,虽然剃发出家了,但是她用的是意识的心,告诉她,她也不听,也不高兴,虽然她很精进,很想来作佛教的事,很有心,可是她不能改变自己的心态,这样临命终时就很危险,非常的危险,为什么呢?十年前跟十年后完全一样,因为你根据的是无明啊,如果你用本性,你流露出来的,你昨天是无明,但是你今天了解了,你彻底见到本性了,你从明天起你就不再用无明去造作了,你是用本性,这样你才有觉悟的一天,你不改变自己,你所用的都是无明的心嘛,今天你不改变自己,我告诉你,你明天也得改变啊,修行是漫长的路,什么时候你放弃无明,你什么时候见到本性,你什么时候放弃你的执著,你就什么时候轻松,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看你到民国几月几日,你若是聪明的人,你今天听到,我马上放下,什么恩怨都没有了,长伸两脚卧,今天你回去以后你就很轻松了,不得了了!两脚一躺就很好睡了,师父说的呀,没有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业呀,没有什么好埋怨的,这就是本性的功夫,就应用出来了,你想想看,昨天无明,今天听到佛法,马上一念之间就放弃一切的恩怨,你是何等的境界啊?这样你就有智慧了,用这种心继续继续……我告诉你,由无明流露出来的都是无明,有本性流露出来的统统都是平等清净心,就看你要不要作而已,你要!就很简单,所以我告诉你,修行并不是很困难,你偏偏就认为很困难,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可是你放不下,你就是很困难,你到死还是一样。你如果不改变你自己,我告诉你,你十年前修行到二十年后还是一样,因为从你心里流露出来的都是无明的种子。你不改变自己嘛,对不对?所以说,迷者千万劫,悟者刹那间。迷的话千万劫都迷,悟的话就在一念间而已。所以一贯道的就不了解一点即得道是什么。一点即得道就是说,我们人得本性,要有人为我们启发。这一念若是经过善知识为你点破,那么你就能开悟。可是一贯道不是,他现在去点在这么(法师以手指指印堂),以此叫做一点即得道。得道不是靠点的,这不是有形相的东西,所以完全扭曲禅宗的意思,完全扭曲了,所谓一点得道就是说这个人的功夫差不多了,被禅师一点马上开悟。就象惠明法师,一路追赶六祖。袈裟放在石头上让他拿,他竟然拿不动。惠明说,我为法而来,不是为衣而来。六祖就教他,你既然是为法而来,你先冷静,万念不思。惠明法师以前是四品将军,从前是很莽撞的人,现在听了之后,冷静冷静……六祖就告诉他,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就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一刹那间大彻大悟。惠明言下大悟。你想想看,一念之间而已!他就悟得了本来的东西。而一贯道就是没有办法。讲师当习惯了,你叫他来听经,他听不下去。因为他是讲道给别人听的,很难要他低声下气,他明明知道他的不究竟,他也知道他讲的根本绕不出圈子。一贯道所讲的就是《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讲的意思根本不符合经义,那根本就不是那样子啊,一点得道,就不是你讲的那样子啊。一点得道就是说,他的根器已经接近开悟了,为他拨转一下,马上悟道,这才是一点得道,对不对?所以说一贯道就是可怜,只能这样说而已,没有别的话可以说了。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了解。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自性虚妄不实就是没有明心见性,即自无德,你根本没有什么德,一定要改变自己,在坐诸位,一定要改变自己。【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我慢,看不起一切人。【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每一念都要观照,每一念都是平等心。

返回目录

----------------------------------------------------------------------------------------------------------------

更多慧律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