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五章 华严宗的观法 第一节 杜顺的法界观门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5日
来源:   作者:真禅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五章 华严宗的观法 第一节 杜顺的法界观门

 

  六相要旨,说明法界大缘起“总则一舍,别则诸缘。同则互不相违,异则诸缘各别。成则就缘辨果,坏则各住自法”。六相互为圆融,说明世界是一个多元联系,重重统摄而又和谐的洪流。

  第五章  华严宗的观法

  华严宗历代大师特别重视观法,认为非由观法,则不能入法界。悟入法界观者,犹如善财童子,无碍自在地进入楼阁之中,而达於一真法界。

  第一节  杜顺的法界观门

  杜顺的法界观门,在隋唐时极为流行。裴休在《华严法界观门注序》中说:“此经行於世,罕能通之。有杜顺和尚叹曰:大哉!法界之经也,自非登地,何能披其文,见其法哉!吾设其门以示之。於是著《法界观》,而门有三重。”今对此三门,分叙於後。

  一、真空观

  真是无虚妄念虑,空是无质碍色相。因凡夫见色误认为实色,见空误认为断空,才会流转六道,而无终了。今开此真空观,使观色知非实色,观空知非断空,才会脱离一切情尘的束缚,而达空色无碍之境。昔白居易依此观而咏曰: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忌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叶,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杜顺在此开四句十门来说明。

  第一句会色归空观:会集一切色法皆归於空,以破执显理。

  (一)、色非断空门:一切色法皆是幻而不实,无有自性,举体即是真空,非断减空。

  (二)、色非真空门:一些人不悟真空之理,坚持真空能生实色,则实色即是真空。譬如黄赤白黑种种色,皆无体性,故非真空。

  (三)、色空非空门:实色非断空非真空,意在彰显色空二法,均无体性。

  (四)色即是空门:指色空皆无体性。“色即是空”,是指色法无体性,“空即是色”,是指空亦无体性。

  第二句明空即色观:真空是一切色法的性,说明即真是俗,从事物的本性来说真空。

  (一)空非幻色门:指断灭空不能产生色法,所以说它不是幻色。此破幻色是从断空而起的妄见。

  (二)空非实色门:真空是真性的空,不是实色的相。此破实色是从真空而起的倒见。

  (三)空非空色门:指真空不是断灭空与眼前实色。

  (四)空即是色门:空法具有显色相,所以色於空中行。此指我法二空,具有能空所空之理,故会摄空色。

  第三句空色无碍观,认为色相举体即空,色相不坏而空理显现。即色见空,空不碍色;即空见色,色不碍空,如是空色二法,无有障碍,如水波一味。

  第四句泯绝无寄观。真俗二谛俱泯,超绝言诠,无所寄托。此观为心冥真极,离一切生灭相。

  上述四句,“会色归空”,对真理并无增益;  “明空即色”,对真理无有减损;  “空色无碍”,双非戏论;“泯绝无寄”,离百非,绝言虑,无一法可得。空有二边即离,中道不存,心境两亡,亡绝也无寄,则般若真知,即时显露,“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因此唯有修真心观,才能入佛知见。

  二、理事无碍法界观

  即理事无碍法界。修此观时,先以理融於事,後以事融於理,使理事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才能称为无碍。沙门思存就理事无碍而咏曰:

  无相几时离有相,有余何处碍无余。

  妄言谓了非为了,说梦云虚是滞虚。

  虽没空花空结果,宁妨幻水幻生鱼。

  不禅不动常禅动,禅动镕融方契和。

  本观以五对十门来说明。

  (一)理徧於事门:“法性徧在一切处,  一切众生及国土”说明理不异事,理徧於事。

  (二)事徧於理门:“法界徧於一切,不可见取一切。”说明事不异理,事徧於理。

  (三)依理成事门:一切缘起的事物,皆依无白性的理而成。

  (四)事能显理门:《华严经》云:“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如是解法性,则见卢舍那。”可见一切事相能显示理体。

  (五)以理夺事门:《华严经•出现品》云:“设一切众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等无有异,皆以无相平等故。”说明事在理中,离理无事相可得。

  (六)事能隐理门:真理可随众缘而成诸事法,且能令事法显现而真理不现。《华严经》说:“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世间所言论,  一切是分别,末成有一法,得入於法性。”当事法与真理相违时,则真理隐而不现。

  (七)真理即事门:真理无形,须借事法显现。所以悟理的人,必定不会废弃事法。

  (八)事法即理门:事法无体,触事即真,不坏假名,而说实相。

  (九)真理非事门:即妄的真,已非是妄,即事的理,亦非是事。

  (十)事法非理门:事法虽然可以显现为真理,可是真理是一,事法各有千秋。

  以上十门,均同一缘起,就理望事,则有成坏,有即有离,就事望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逆顺自在。具足这五对十门,就可显现理事无碍观。

  三、因徧含客观

  即事事无碍观。周徧是普遍於一切色非色处,含容即包含无外,无一法能超出於此虚空界,此观以事望事,观全事的理,均能随同事法而一一可见;全理的事,亦能随同理法而一一可容。故事事能徧能摄,  一多无碍,大小相容,神用而不可测。沙门思存咏曰:

  万德圆融一念心,念该九世已当今,

  色空互异二无别,性相交融两不侵。

  山岳匪高尘劫大,江湖非浚路还深。

  我宗事事原如此,君欲寻时试略寻。

  此观法开十门说明。

  (一)理如事门:真理徧如於事法,事之差别、大小、  一多等,均为全理如事。

  (二)事如理门:事不异理,事法随真理而圆满,事事徧於理,即事法不异於理。所谓“事得理融,干差涉入而无碍。”

  (三)事含理事门:依理所成之事法,亦各具其理,且其所具之真理又能成就事法。而所成的事法与各所具的真理,均为此一事法所含容。

  (四)通局无碍门:事法能显理,则事事皆具理。然真理是随众缘而徧现,它能令一一事法,均能通局无碍。因为事事皆具理,故每一事法均能随顺真理而徧现于十方,所是十方皆事、亦皆理,这是局不碍通的道理。事法虽徧于十方,但从其源来说,是寂然不动,这是通不碍局的道理。

  (五)广狭无碍门:非异即广,非一即狭。非一即非异,非异即非一,此为广狭无碍。证理者见事皆理,能令一一事法皆广狭无碍,於一尘之狭容纳刹海之广,此为狭不碍广。不仅能容刹海,且不坏一尘之形,此为广不碍狭。

  (六)徧容无碍门:凡证理者,能以理用事,使事事均隐含真理,令二事法能徧容无碍,一事能随理产生多种事法,则每一事法能徧含一切事法,此即一不碍多。  一事法又能广容多事法,则多不碍一。

  (七)摄入无碍门:摄即是容,入亦同徧。上面以一望多,本观以多望一,认为一切法得真理,全入于一中。

  (八)交涉无碍门:一多俱为能摄能入,此分四句:

  (一)、一摄一切,  一入一切。

  (二)、一切摄一,  一切入一。

  (三)、一摄一法,  一入一法。

  (四)、一切摄一切,  一切入一切。

  因事在理中,则全事如理,所以能令一事多事,交涉无碍。

  (九)相在无碍门:相在即所摄与所入。彼此俱在,同时显现,亦无先後,所以无碍。

  (十)普融无碍门:;多徧容,所能摄入时,便能普皆同时,圆融无尽。

  以上是悟入华严法界三重观门,  一切华严玄理,均在此观门中。真空观者:必依甚深般若,直达心原。彻底阐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法皆不可得的道理。理事无碍观者:理无形相,全在相中。由缘生而无性,即事相皆真空;由无性故从缘,则空理即事相。理事一体,互夺存亡,故说无碍。周徧含容观者:以理有普遍,广容二义,融於诸事,皆能周徧含容。以理融事,全事如理,乃至尘毛,亦皆周遍。清凉大师说:“不入此观,徒自疲劳。”此观若成,则三观齐收,可以澄心虑,绝攀缘,游於性海。彻悟此理,则尘尘相入,刹刹圆融,事事无碍之境,朗然现前。

返回目录

-----------------------------------------------------------------------------------------------------------------

更多真禅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