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月溪法师: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全集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4日
来源:   作者:月溪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月溪法师: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全集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全集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昆明弥陀寺沙门冰谷注疏 月溪法师讲述 佛国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弟子品第三 菩萨品第四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不思议品第六 观众生品第七 佛道品第八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香积佛品第十 菩萨行品第十一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法供养品第十三 嘱累品第十四 这部维摩诘经,就是发挥佛性法身净土绝对妙理,错认无始无明为佛性辨别,错认见闻觉知为佛性辨别。 释迦佛及他世界佛、维摩居士、文殊菩萨、天女及已入地菩萨所说的佛法是从佛性发挥出来,说法身遍满虚空,充塞宇宙,超出时间空间,无穷无尽,绝对的圆融,无碍事理,贯通法身净土妙理。 未入地菩萨认无始无明为佛性,经中所说不二法门一切通通认无明为佛性,佛发挥道理不落二边,是为入不二法门。 佛的弟子二乘人是由见闻觉知发挥一切的道理,认见闻觉知为佛性,故经中说: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上 一名不可思议解脱经。 什曰:‘维摩诘,秦言净名,即五百童子之一也。从妙喜国来游此境,所应既周,将还本土,欲显其淳德,以泽群生,显迹悟时,要必有由,故命同志诣佛,而独不行,独不行,则知其有疾也,何以知之?同志五百,共遵大道,至于进德修善,动静必俱,今净国之会,业之大者而不同举,明其有疾,有疾,故有问疾之会,问疾之会,由净国之集,净国之集,由净名方便,然则此经始终所由,良有在也,若自说而观,则圣众齐功,自本而寻,则功由净名,源其所由,故曰维摩诘所说也。’ 冰曰:‘维摩诘乃音译,意谓净名,玄奘等重译此经,名无垢称经,即净名之义也。’冰曰:‘此经发挥法身绝对妙理,法身体用,非思惟测度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议,法身绝对平等,得大解脱,故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肇曰:‘上以人名经,此以法名经,以法名经,所以标榜旨归,以人名经,所以因人弘道者也。’ 此经既是直接表示真如佛性,故与禅宗祖师所发挥者最为吻合,六祖坛经所示道理,与此经共通之处甚多,历代祖师亦多引此经言句以接后学,然法身之理,微妙玄奥,惟证与证,乃能知之,非言诠可及,故此经多以譬喻出之,使智者易以悟入,楞严经云:‘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般若经云:‘校量正忆念,自修行般若之福,不如广为人天巧说譬喻,令前人易解般若,其福最胜。’是以此经所发挥之妙理,自明心见性者观之,自能头头契会,非明心见性者观之,或以为怪诞神奇,不可捉摸矣。故胡适之目为神话小说,许地山谓为极具文学价值,无异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安足以知此经哉? 佛国品第一 什曰:‘经始终由于净国,故以佛国冠于篇首也。’ 冰曰:‘净国佛国,皆指常寂光净土,即法身净土,此经发挥法身妙理,无一语离于法身,故其国佛国,其土净土,然佛国岂另有国哉?明心见性之后,变秽土为净土,变世间为佛国,即此娑婆世界,而佛国存焉。入于绝对者,觅净秽了不可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绝对平等,则无往而非佛国矣。’ 如是我闻。 经乃后来结集记出,故云:我闻佛所说如此,示非私见。 一时。 以佛眼观之,时间空间皆属虚妄,不能存在,故不言某年某日,而云一时。 佛在毗耶离。 什曰:‘据佛所在方也,毗言稻,土之所宜也,耶离言广严,其地平广庄严。’ 庵罗树园。 什曰:‘庵罗树,其果似桃而非桃也。’ 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 肇曰:‘比丘,秦言或名净乞食、或名破烦恼、或名净持戒、或名能怖魔。 天竺一名,该此四义,秦无一名以译之,故存义名焉。’ 菩萨三万二千。 肇曰:‘菩萨,正音云:菩提萨埵。菩提,佛道名也,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无正名译也。’ 冰曰:‘菩提为觉,萨埵为有情众生,即觉有情众生之义也,简称菩萨。’菩萨以菩提心为体而自度,以大悲心为用而度人,故与声闻缘觉二乘不同。 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大智者,明心见性,转八识为四智,万行圆满,故名‘成就’。 诸佛威神之所建立。 明心见性之后,俱八解六通,能转万物为佛性,妙用无穷,皆佛性所建立。 为护法城。受持正法。 什曰:‘法城即实相法也。’冰曰:‘诸佛所光严住持也。’ 能师子吼。 宏扬大乘佛法,如师子吼,使百兽慑伏。 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 能随顺众生种性,以引导之,出于自动,故曰‘不请’。 绍隆三宝。能使不绝。 修大乘行,明心见性,故能续佛慧命,使三宝永无断绝。 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佛性平等,佛魔不二,恩怨不二,故能降伏一切。 悉已清净。永离盖缠。 自性本源清净,无缠无解。 心常安住。无碍解脱。 明心见性之后,真性如如,常得安住,得大解脱,自在无碍。 念定总持。辩才不断。 行往坐卧,皆在定中,横说竖说,无非佛性。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 以六波罗蜜自度,以方便力度人。 逮无所得。不起法忍。 佛性本体,圆满现成,无得无证,无生无灭,不受薰染,无有缘起。 已能随顺。转不退轮。 从体起用,随缘赴感,靡所不周,故能随顺众生根性,而宏如来大法,永不退转。 善解法相。知众生根。 能明四乘法相,洞悉众生根性深浅。 盖诸大众。得无所畏。 达于无上正等正觉,故能盖覆大众。大事已了,故无所畏惧。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 菩萨以功德智慧为心身之严饰,不以世间所有为饰也。 名称高远。踰于须弥。 须弥即喜马拉雅山,言其高也。 深信坚固。犹若金刚。 如金刚之不可毁坏。 法宝普照。而雨甘露。 以大乘法破无明生死,普被群生,如雨甘露。 于众言音。微妙第一。 以音声作佛事,发挥真如妙理。 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 佛性本无缘起,而能以十二因缘之法破二乘外道邪见,离于有、无二边见闻觉知作用。 演法无畏。犹师子吼。 演大乘究竟法门,故无所畏,如师子吼。 其所讲说。乃如雷震。 演说妙法,使众信受悟入,道心萌芽,如春雷动而蛰虫兴起。 无有量。已过量。 佛性绝对,故超越一切,不可度量。 集众法宝。如海导师。 肇曰:‘引导众生,入大乘海,采取法宝,使必获无难,犹海师善导商人,必获夜光也。’ 了达诸法深妙之义。 明白真如绝对妙理。 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 知众生乃因无明妄想而流于六趣,其心所行,不外见闻觉知作用。 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 佛性平等自在,无有等级,菩萨为度众生不入涅槃,故曰‘近’。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 菩萨已明心见性,故诸恶趣已变为佛性,为度众生,故仍现身于五道。 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以法药疗众生病。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 明心见性之后,一切功德圆满,将秽土变为净土。 其见闻者。无不蒙益。 所见所闻,无非佛性。 诸有所作。亦不唐捐。 起心动念,皆是佛性。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积菩萨、辩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执宝矩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萨、华严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万二千人。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为听法。 肇曰:‘尸弃,梵王名,秦言顶髻也。’ 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等。悉来会坐。 法身说法,洞彻宇宙根源,故天龙八部,咸来预会,以示无所不包。 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表示佛性之崇高,无所不盖,无所不包,所谓圆裹三世,无漏无余。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 佛性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体用一如,是无与等。七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表示佛性无所不遍,即一真法界是也,宝积亦表法身大士。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 一真法界,包罗万有,无欠无余。 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法身说法也。 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是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目净修广如青莲。 肇曰:‘五情百骸,目最为长,瞻颜而作,故先赞目也。天竺有青莲花,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也。’ 心净已度诸禅定。 圆觉净心,超越于诸禅定之上。 久积净业称无量。 起心动念,不离佛性,不可称量。 导众以寂故稽首。 开示众生,使同证此常寂光净土也。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 常寂光净土,不可用脑筋度量。 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佛性遍于一切,故法身说法,一切悉皆见闻。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 法王以法为布施,使众生法喜充满。 能善分别诸法相。 明心见性之后,以平等无碍智慧,分别四乘殊相,随顺众生种性而超度之。 于第一义而不动。 虽分别诸相,而佛性如如不动。 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佛性能转万法,自在无碍,故为万法之王,最尊最上,故名绝对。 说法不有亦不无。 佛性绝对,故离于有无二边,有无者,相对也,比较而得,既见性之后,则有无皆是佛法矣。 以因缘故诸法生。 佛性绝对者,故无因无缘,诸法乃相对者,故以因缘而生起,一切因缘,皆由一念无明攀缘而生。 无我无造无受者。 诸法皆从因缘凑合而生,故无有主宰者、创造者,亦无有我,因缘一散,皆归乌有。 善恶之业亦不亡。 一切因缘,皆由一念无明作主,随善恶业识流转轮回,须明心见性后,方能超出此因果轮回之外。 始在佛树力降魔。 为免业识轮回,故修行破无始无明,降伏心魔。 得甘露灭觉道成。 什曰:‘梵本云:寂灭甘露。寂灭甘露,即实相法也。’ 冰曰:‘甘露灭者,以般若智慧,破无明窠臼,见佛性,证常寂光净土是也。’ 已无心意无受行。 心意受行,皆变为佛性,不受后有。 而悉摧伏诸外道。 释迦是佛性作用,是绝对。外道是见闻觉知作用,是相对。如以石击卵,无不摧毁。 三转*轮于大千。 始于鹿苑转*轮。 其轮本来常清净。 佛性清净,故*轮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证。 以心印心,慧命相续,得道者皆须以妙明真心为印证。 三宝于是现世间。 世间于是始有佛、法、僧三宝。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明心见性,一悟永悟,不受后有,既已成佛,不再变为众生。 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 以绝对之法药,治众生老病死等相对疾病。 毁誉不动如须弥。 佛性绝对平等,故非诽誉所能动,如须弥之屹立。 于善不善等以慈。 以绝对大悲心,使善恶归于平等不二。 心行平等如虚空。 佛心所行,无不平等,有如虚空。 孰闻人宝不敬承。 众生皆有佛性,即是人宝。 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诸天龙神所居宫。乾闼婆等及夜叉。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 一宝盖而能包罗大千万有,则一心亦能包罗大千万有也。十力即佛性绝对之力量,以同体大悲哀愍众生而示现也。 众睹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 佛性无所不在。 斯则神力不共法。 此绝对佛性妙用,非二乘所能测也。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乘一音,随顺众生根性而演四乘。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肇曰:‘佛以一音说一法,众生各随所好而受解,好施者闻施,好戒者闻戒,各异受异行,获其异利,上一音异适,此一法异受也。’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说大乘法,破法执空执,上根闻之欢喜而断疑,下根闻之恐畏而厌离,故法华一会,退席者三千,盖非二乘所能领受也。 稽首十力大精进。 肇曰:‘此下一一称德而致敬。’ 稽首已得无所畏。 能领受大乘理,深信不疑。 稽首住于不共法。 大乘菩萨十八不共法。 稽首一切大导师。稽首能断众结缚。 破无始无明,了生脱死。 稽首已到于彼岸。 无始无明既破,则达涅槃岸矣。 稽首能度诸世间。 已自度然后能度人。 稽首永离生死道。悉知众生来去相。 知众生往来六趣之原因,及其心之所行。 善于诸法得解脱。 随拈一法,皆是佛性。 不著世间如莲华。 如莲出污泥而不染。 常善入于空寂行。 山河大地,起心动念,皆摄归本源佛性。 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一切法相,皆还元为佛性,为自己原因,故动静无碍,如鸟飞空中,自由自在,此悟后境界也。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 已发大乘心,愿闻明心见性,生常寂光净土法门。 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佛性绝对,本无净秽生佛之别,为众生未悟,故说佛土以引导之,及其既悟,乃知众生与佛不二,秽土与净土不二。 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 调伏指二乘人所修法门。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 指发大乘心人。 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 众生根性不同,菩萨随其根性上下而引导之,使皆入于佛之知见,故言佛土净国者,为饶益众生耳。 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众生成佛,乃以其本源自性为根据,如筑室于地上,佛性真实不虚,众生发愿修行,不舍不懈,终得成就,若外道之落空,则如筑室于空中,终不能成。 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即此直心,便是菩萨净土。沩山禅师云:‘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行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常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出传灯录)。’ 佛性绝对,故无谄诈。不谄众生,即明心见性众生也。 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深心即佛性本源也。明心见性,返本还元,自性本来圆满,功德具足。 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修大乘行,证常寂光净土。 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 修大乘六般罗蜜者,可以明心见性,生常寂光净土。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 明心见性后,具足四无量心生佛国。 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 肇曰:‘以四等法摄众生,为四摄也。一者惠施,财法二施,随彼所须。二者爱语,以爱心故,和言随彼所适。三者利行,随彼所利,方便利之。四者同事,遇恶同恶而断其恶,遇善同善而进其善,故名同事也。’ 明心见性后,四摄法皆变为佛性妙用,不为法缚。 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明心见性之后,一切法皆还元为佛性,故无有碍。 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 明心见性后,三十七助道品皆是佛性妙用。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 明心见性后,功德圆满,不欠不余,一切杂行皆回向于本源佛性。 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 自性清净平等,故无三恶八难。三恶者,地狱、饿鬼、畜生。八难者,无想天、北俱卢洲、佛前佛后、世智辩聪、盲聋喑哑、地狱、饿鬼、畜生。 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 佛性平等,故无犯禁之名。 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 佛性无寿夭。 大富梵行。 佛性绝对,故其富无可比拟。 所言诚谛。 佛性乃最真实者。 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佛性中无嫉恚诤讼等事。 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 众生自直心发愿以至修行成道,而生常寂光净土。乃自度之行。 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明心见性之后,一举一动,无非佛性,佛性清净,故说法等,以至一切功德皆清净也。乃度他之行。 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必先自度,后乃度他。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舍利弗未明心见性,尚未自度,故疑此土不净,乃见闻觉知作用也。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明心见性者,所见无非净土。未见性者,则有净秽之别,如盲者不见日月明净,非日月咎。舍利弗见土不净,乃灵性中之染缘。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螺髻梵王亦未明心见性,所见仍为见闻觉知作用,其所见清净者,乃灵性中之净缘耳,非佛性也。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 此乃见闻觉知作用耳。 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若能明心见性,则佛性平等,无有秽净矣。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 表示佛性也,与拈花示众无别,后世祖师棒喝,以及敲禅床等动作,皆同其旨,若能于此悟入,则看见清净佛性,三千大千世界,皆是庄严佛土,如如不动矣。 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见本来清净面目也。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 众生自性,本自清净,为无始无明蔽障,故不净耳。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若能明心见性,则无往而非净土。 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者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 声闻二乘闻之得解悟,非证悟也。 疏曰:‘佛国品乃全经之纲要也,此经发挥佛性妙理,其佛乃法身佛,其大士乃法身大士,其土则常寂光净土,其国则佛国也。长者子宝积,以宝盖供佛,此宝盖即表示真如佛性之本体,亦即一真法界,故能包罗三千大千世界,大海山河,日月星辰,无不悉现盖中。盖喻绝对佛性,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所不包也。明心见性之后,因绝对佛性能转万物,一切相对者,皆还元为绝对之一味一相,故秽土即是净土,地狱即是天宫,皆佛性妙用也。舍利弗未明心见性,凭其见闻觉知(脑筋)分别,谓国不净,而为螺髻梵王,则谓国土净如自在天宫,两者皆是脑筋作用,一为染缘,一为净缘,是灵性中之两方面,非佛性也。佛性无染无净,惟证兴证乃能知之。故释迦佛以足指按地,直接表示佛性,不假言说分别,而国土严净悉现,与拈花示众无别,此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旨也。’序分竟。 方便品第二 什曰:‘此品序净名德者,非集经者之意,其方便辩才,世尊常所称叹,故集经者,承其所闻以序德耳。’ 冰曰:‘净名示疾以诲导众生,乃方便法门之巧妙者也。’正宗分起。 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 已明心见性。 辩才无碍。游戏神通。 明心见性之后,六通具足,一切无碍,庞居士云:‘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禅宗所谓神通,乃指明心见性之后,起心动念,穿衣吃饭,一切酬应,不离佛性,自在无碍,非世俗呼风唤雨之神通。 逮诸总持。获无所畏。 明心见性之后,佛性做主,能转万物,不为物转,一切皆由佛性作主,故名‘总持’。佛性坚固如金刚,故无所畏。 降魔劳怨。入深法门。 佛性平等,故佛魔不二、恩怨不二,入于不二法门。 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就。 已入不二门,然后能以智慧方便,成就度生大愿。 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别诸根利钝。 明心见性后,能分别众生根性浅深,及其所能达到之四乘境界。 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仪。心大如海。 已入绝对,故念念无不了知。 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 超越于三界轮回之外。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奕戏处。辄以度人。 随顺众生所好而引导之。 受诸异道。不毁正信。 研究外道道理,不为所移。 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通达世间法,而不离佛法。 六祖坛经云:‘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 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 疏山卖布,船主划渡,庞蕴编竹器,皆此类也。 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入治政法。救护一切。 唐之裴休,宋之张商英、杨无为、元之耶律楚材,皆明心见性,身亲政治,不离佛法。 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 什曰:‘外国有一女人身体金色,有长者子,名达慕多罗,以千两金要入竹林,同载而去,文殊师利于中道,变身为白衣,身著宝衣,衣甚严好,女人见之,贪心内发,文殊言:欲得衣者,当发菩提心,女曰:何等为菩提心?答曰:汝身是也,问曰:云何是?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以此故是,此女曾于迦叶佛所,宿植善本,修智慧,闻是说,即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已,将示欲之过,还与长者子入竹林,入竹林已,自身现死,膨胀臭烂,长者子见已,甚大怖畏,往诣佛所,佛为说法,亦得法忍,示欲之过,有如是利益也。’ 冰曰:‘明心见性之人,无往而非净土,故一切处无碍,而能随缘以度众生。’ 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二祖出入茶坊酒肆,人或笑之,祖曰:‘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著。若在刹利。刹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宫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 外道婆罗门修净行求生梵天,所有轮回,非究竟法,故以佛法诲之,使得胜慧。 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无常。 帝释爱念未断,故示以无常,引入正法。 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 什曰:‘护世,四天王也,诸恶鬼神,残食众生,护世四王护之,不令害也。今言尊者,道力所护,兼及十方。’ 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 肇曰:‘法身圆应,其迹无端,故称无量,上略言之耳。’ 其以方便。现身有疾。 以方便度生,故现身有疾,其实佛中无有疾患也。 以其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诸王子。并余官属。无数千人。皆往问疾。其往者。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 肉身有疾患,佛与众生皆同,释迦佛晚年有背痛之病,至法身则无有疾患也。明心见性之后,生死尚不能牵拘,况疾病乎?古德病中偈云:‘老僧自有安闲法,八苦交煎总不妨。’ 诸仁者。是身无常。 先从此身说起。 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 怙者,接怙也。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 中阴身从业缘投胎。 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是身无主。为如地。是身无我。为如火。是身无寿。为如风。是身无人。为如水。是身不实。四大为家。 此身乃四大五蕴合成,四大离散,则此身不存矣。 是身为空。离我我所。 此身既不实,则我及我所皆无所依怙矣。我者我执也,我所者法执也,修行者必先破此二执,圆觉经中佛开示修奢摩他行时,曾曰:‘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 知觉亦是内外因缘和合而成,若离因缘,此身实无知觉。 是身无作。风力所转。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是身为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 人之最善切者,莫如身,有身然后有生老病死等苦,故先破身执,次破众苦。 是身为灾。百一病恼。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 什曰:‘丘井,丘墟枯井也。昔有人有罪于王,其人怖罪逃走,王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半井得一腐草,以手执之,下有恶龙,吐毒向之,傍有五毒蛇,复欲加害,二鼠啮草,草复将断,大象临其上,复欲取之,其人危苦,极大恐怖,上有一树,树上时有蜜滴,落其口中,以著味故,而忘怖畏。丘井,生死也,醉象,无常也,毒龙,恶道也,五毒蛇,五阴也,腐草,命根也,黑白二鼠,白日黑月也,蜜滴,五欲乐也,得蜜滴而忘怖畏者,喻众生得五欲蜜滴,不畏苦也。’ 为老所迫,是譬喻从前有个人得罪于王,犯了死罪,后来坐监牢,有一天管监的人酒醉,这犯罪坐牢的人,将监牢的门开了逃跑,这个王得闻消息,马上派大象追寻那个逃犯,路上遇了一个枯井,逃跑的罪人就跳在这个井中,井的上面有一条藤子垂在井中,象见了逃犯跳在井中,因象的身比井口径大得多,不能下去,就在井口把守,而井底下面有蝎子、蜈蚣、虺、蜂、蜮等东西,这条藤上面有白老鼠和黑老鼠各一只,在井上面咬这条藤,到这时候,逃犯想上出井外,就怕大象,落在井底,又怕五毒,欲拿住藤站立不动,又恐黑白老鼠咬断藤,但井上有株大树,大树有一巢蜜蜂,恰巧蜜蜂采酿蜜糖时,蜜糖一滴一滴滴在其口中,吞下就很香甜,这时候祗感觉得蜜糖甜,而忘却了井上的大象、井底的五毒和老鼠咬藤的一切。这些都是比喻,罪人好比我们众生有生死,大象好比无常来追我们,白老鼠比白天,黑老鼠比晚间,这条藤好比我们的生命,井底下五毒好比我们的五蕴,树上的蜜糖好比五欲,因我们贪五欲,无常、生命、五蕴、昼、夜通通被五欲所蒙蔽,以至忘记一切了。 是有无定。为要当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 什曰:‘昔有人得罪于王,王欲密杀,箧盛四毒蛇,使其守护,有五怨贼拔刀守之,善知识语之令走,其人即去,入空聚落,便于中止,知识复言:此处是恶贼所止,若住此者,须臾贼至,丧汝身命,失汝财宝,宜速舍离,可得安隐,其人从教,即便舍去,复见大水,缚筏而渡,渡已安隐,无复众患。王喻魔也,箧喻身也,四蛇,四大也,五怨贼,五阴也,空聚落,六入也,恶贼,六尘也,河,生死也。善知识教令走者,谓佛菩萨教众生离恶魔、弃四大、舍五阴,众生从教,虽舍远三患,而未出诸入聚落,未免怨贼,复教令乘八正筏,渡生死流,度生死流已,坦然无为,无复众患也。’ 诸仁者。此可患厌。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 肉身既如此可患可厌,则当如何?曰:‘修行明心见性,证无生忍,与诸佛同一法身,法身常乐我净,究竟圆满。’以上说肉身之可患,以下说法身之从来。 从无量功德智慧生。 修般若三昧,然后能明心见性,得法身。 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 修戒定慧之学,得解脱知见,戒定慧平等,则得法身。 从慈悲喜舍生。 四无量心,皆法身妙用。 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诸波罗蜜生。 修六波罗蜜,明心见性,然后得法身。 从方便生。 从各种大乘法门生。 从六通生。 明心见性六通具足,皆法身妙用。 得漏尽通六通具足。 一般人修行能解六通,认为得天眼通者,乃眼睛能见室外或异地之物,天耳通者,乃耳朵能闻百千里外之声音,他心通者,乃能知旁人心中思念之事,神足通者,乃能腾空飞行无碍,宿命通者,乃能知前生之事,漏尽通者,一念不起,思想灭尽,入于涅槃,凡此解释,皆外道魔见,非佛见也。维摩诘经得漏尽通,六通具足,漏尽通者,明心见性是也,明心见性之后,一切皆为佛性,无挂碍,不受后有,名为漏尽通,此之时是也。明心见性之后:眼根所见,无非真如佛性,故释迦拈花,而迦叶微笑,天眼通是也,耳根所闻,无非佛性,风声鸟语,皆是真如,香岩闻击竹而悟道,孚上座闻鼓角而明心,百丈被马祖一喝,三日耳聋,天耳通是也,三世诸佛,同一真心,悟道祖师,一唱一酬,一问一答,和盘托出,心心相印,旁人闻之,如聋如哑,惟证与证,其心相通,此他心通是也,佛性遍满虚空,充塞宇宙,明心见性之后,得意生身,自在无碍,神足通是也,又见性之后,高高山顶坐,深深海底行,过去现在未来,同一真心,不二不异,超出时间空间,不受后有,宿命通是也,华严经所谓‘一根既还源,六根尽解脱’,得漏尽通,则此六通皆具足也,一切不离佛性体用矣,古来祖师,得六通者甚多,幸毋以神话怪说诬之。 从三明生。 三明,即诸佛明、菩萨明、无明明,三明皆法身妙用。 从三十七道品生。 三十七道品,皆法身妙用。 从止观生。 修三净观,明心见性而得法身。 三种净观法门,破无始无明,就是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奢摩他中国音叫做寂静,就是六根齐用破无始幻无明,三摩钵提中国音叫做摄念,就是一根统领五根破无始幻无明,禅那中国音叫做静虑,就是修大乘的六度第五度静虑,六根随便用一根破无始幻无明,破无始幻无明用功,用六根的随便那一根,我们南瞻部洲(即是这个地球)的人,以眼耳意三根为敏利,如用眼根,眼睛就不向外看,而向内看,其余五根也不攀缘外境,清清净净的看,向脑筋里面来看,看来看去,看到山穷水尽的时间,达到黑黑暗暗一无所有的无明境界,这时不可停止,再向前看,看得多,□的一声,无明就会破的,无明一破,豁然贯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彻天彻地的看见佛性了,或者六根齐用,清清静静的将一切外缘放下,眼根反观观自性,耳根反听听自性,鼻根反闻闻自性,舌根反尝尝自性,身根反觉觉自性,意根反念念自性,这样用功得多,机缘成熟,□的一声,就会破无明见佛性的,又或者随用一根统摄五根,好比用一主帅,统领兵将来进攻敌人一样,譬如用意根来做主将,其余五根向无明窠臼来进攻,眼耳鼻舌身都到意根上去,放下万缘,清清静静的起一个纯净的思想,来向心里去研究,研来研去,研究得多,功夫纯熟,□的一声,无明就会破的,又或者我们没有时间静坐用功,就无庸收摄六根,眼由他看,耳由他听,意由他想,但是于其中要执持一个念头来照顾佛性,不论何时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宝珠,必要将他寻获一样,如此观照,机缘一到,□的一声,也可以见佛性。 圆觉经里边说:‘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考查古今禅宗明心见性的人,历史事迹,通通照此三个法门修的。 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 皆佛性妙用。十力,佛有十种之能力,即知是处非处智、知三世业报智、知诸禅解脱三昧智、知诸根胜劣智、知种种解智、知种种界智、知一切至处道智、知天眼无碍智、知宿命无漏智、知永断习气智之十力也。 四无所畏,又名四无畏,化他之心不却,名无畏。四无所畏有佛与菩萨之二种,佛四无畏者:(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菩萨四无畏者:(一)总持不忘说法无畏,(二)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三)善能问答说法无畏,(四)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四无碍智,自在说法之四种智辩也,如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也。 十八不共法,佛有十八种之功德,不与二乘共同,故云不共法,又二乘菩萨所不具,故又云不具也,一诸佛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心,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十七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十八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 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舍小乘,修大乘,明心见性而得法身。 从真实生。 真实者,真如佛性也。即最究竟之本体法身从此而生。 从不放逸生。 法身绝对,故不放逸。 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 明心见性后得法身,法身平等清净,故一切法皆平等清净。 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 既得法身,则视肉身如大海一沤,可有可无,一切肉身病患,亦无关重要矣。 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长者维摩诘为诸问疾者。如应说法。令无数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曰:‘方便品先述维摩法身之德,大乘人明心见性之后,得法身妙用,游戏三昧,居浊世如净土,出入酒肆淫舍,无非方便度生,疾病为人生之苦患,故现身有疾,借此以为众生说法,肉身有生老病死,而法身无生老病死,故欲免生老病死诸苦,惟有修大乘法明心见性,方能获究竟之解脱也。’此品仍以法身为旨归。 弟子品第三 维摩是明心见性之法身大士,故佛遣弟子亲近之,使获进益,并显维摩法身功德。 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声闻法中,诸罗汉无漏智慧,胜菩萨世俗智慧。大乘法中,菩萨二事俱胜,今用声闻法明大小,故先命弟子。舍利弗于弟子中智慧第一,故先命之。知其不堪而命之者,欲令其显维摩诘才辩殊胜,发起众会也。复命余人者,欲令各称其美明兼应辩慧无方也。’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曾于林中。宴坐树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 声闻人宴坐修行,断六根,入灭尽定,然六根不能永断,乃暂时停止作用耳。出定之后,故我依然,不能超出三界轮回之外,故非究竟。 法身大士宴坐,动静一如,无时不在定中,超越于三界轮回之外。 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 明心见性之人,不断六根,不入断灭,行住坐卧,无非佛性。 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 明心见性之人,不必背喧就静,虽居闹市如山林,操凡事如佛事,凡圣情尽,一切无碍。 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 明心见性之人,起心动念不离佛性,佛性绝对,无有内外,不住二边,无所不在。 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 于法无所取舍,真妄不二,邪正不二,故诸妄见与三十七道品不二,不取不舍。 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 烦恼与菩提不二,明心见性之后,烦恼即是佛性。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能如此宴坐,必是明心见性之旨,故佛必加以印证。 时我。世尊。闻说是语。默然而止。不能加报。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声闻人境界及用功方法,与大乘菩萨不同,于此可见。 佛告大目犍连:‘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目连,婆罗门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树神名也。以求神得故,因以为名。生便有大智慧,故名大目犍连,神足第一者也。’ 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毗耶离大城。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目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 佛性中无众生相,不能住众生相而说法,如说法者,应如真实说法,即发挥法身妙理是也。法身无垢,生佛平等,如此发挥,方是如法。目连所说,不外施戒七事,以及因果罪福等报,使听者起众生想,妄生众相,故非如实说法,如实说法者,应先破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法无有我。离我垢故。 佛性中无我相,故不能住我相而说法。 法无寿命。离生死故。 佛性中无寿命生死,故不应住寿命相而说法。 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 佛性中无人相,故不应住人相而说法。 法常寂然。灭诸相故。 佛性如如不动,无有诸相,诸相者,乃见闻觉知作用也,非佛性也。 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圆觉经云:‘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 法离于相。无所缘故。 佛性无缘起。 法无名字。言语断故。 佛性绝对,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名字有二种:(一)语言名。(二)思惟名。 法无有说。离觉观故。 佛性离见闻觉知,故不可说。 法无形相。如虚空故。 佛性无形相可见,可见者,皆见闻觉知。 法无戏论。毕竟空故。 佛性真实不虚,故无戏论。 法无我所。离我所故。 佛性中无我及我所。 法无分别。离诸识故。 明心见性之后,八识变为四智,一切皆是佛性,故无分别,分别亦是佛性。 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佛性绝对,绝对中不容相对之存在。 法不属因。不在缘故。 佛性中无因无缘,因缘皆变为佛性,因缘即是佛性。 法同法性。入诸法故。 佛性绝对不二,故诸法皆变为佛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法随于如。无所随故。 佛性绝对,能转万物,不随物转,‘如’者,如来也。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 佛性乃最究极之真实,永不变易,如如不动,超越三界诸边,三界者,时间也,诸边者,空间也,佛性绝对,无空间时间之存在,若存在于空间时间中者,则是相对矣。 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 根尘识界皆变为佛性平等不动。 圆觉经云:‘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故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 法无去来。常不住故。 佛性超过三际,故无去来。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 佛性绝对,故空有皆变为佛性,有相无相皆变为佛性,如如不动而动用无穷,故曰‘应无作’。 法离好丑。 佛性绝对,故好丑不二,若有好丑,则是相对。 法无增损。 佛性绝对,故增损不二,若有增损,则是相对。 法无生灭。 佛性绝对,故无生灭,若有生灭,则是相对。 法无所归。 佛性绝对,故无所归,若有所归,则是相对。 法过眼耳鼻舌身心。 佛性绝对,一味一相,故超过诸根作用。 法无高下。 佛性绝对,故无高下,若有高下,则是相对。 法常住不动。 佛性绝对,故常住不动,若有动摇,则是相对。 法离一切观行。 佛性绝对,故不假修持,若有修持,则是相对,未入绝对。 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乎? 佛性绝对,非言说所能及,若言说能及,则是相对,非佛性也。 夫说法者。无说无示。 佛性绝对,故如实说法者,说同无说,示同无示。 其听法者。无闻无得。 闻实法而能悟入,则闻同无闻,得即无得。 譬如幻土为幻人说法。 以幻除幻,使入绝对。 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挂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无此辩。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大迦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贫里而行乞。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迦叶。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从贫乞。 什曰:‘先佛出家,第一头陀者也。昔一时从山中出,形体垢腻,著粗弊衣,来诣佛所,诸比丘见之,起轻贱意,佛欲除诸比丘轻慢心故,赞言:善来迦叶,即分床坐。迦叶辞白:佛为大师,我为弟子,云何共坐?佛言:我禅定解脱,智慧三昧,大慈大悲,教化众生,汝亦如是,有何差别?诸比丘闻已,发希有心,咸兴恭敬,迦叶闻是已,常学佛行慈悲救苦贫人,有是慈悲,而舍富从贫,意将何在耶?将以贫人昔不植福,故致斯报,今不度者,来世益甚,亦以造富有名利之嫌故,又不观来世现受乐故,亦以富人慢恣,难开化故,亦以贫人觉苦,厌此心易得故,从舍之生,必由异见,故讥其不普,诲以平等也。’ 迦叶。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 佛性平等不二,故无贫富。 为不食故。应行乞食。 佛性虽不限不食,然应以平等心而行乞食,以度众生。 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抟食。 什曰:‘和合相,即抟食。食有四种,一曰抟食,二曰愿食,如见沙囊命不绝,是愿食也,三曰业食,如地狱不食而活,由其罪业应久受苦痛也,四曰识食,无色众生识想相续也。坏和合相,即是实相,令其以是心行乞也。’ 为不受故。应受彼食。 佛性不受,然为利益众生,故应受彼食,受同无受。 以空聚想。入于聚落。 佛性空聚,故入聚落如空聚。 所见色。与盲等。 一切形相皆是佛性,故见同无见也。 所闻声。与响等。 一切声音皆是佛性,故闻同无闻。 所嗅香。与风等。 一切香味皆是佛性,故嗅同无嗅。 所食味。不分别。 佛性绝对,唯有一味,故不必分别,无可分别。 受诸触。如智证。 诸触皆是佛性,故触同无触,即时消归佛性本体。 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 诸法如幻,明心见性之后,皆消归佛性本体,无生无灭。 迦叶。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脱。 八识得八解脱。 以邪相入正法。 佛性绝对,故邪正不二,无所取舍。 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 以一味之法食,供养自性佛、自性众生。 如是食者。非有烦恼。非离烦恼。 烦恼即是佛性。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 佛性大定,无有出入,有出入者,则是相对。 非住世间。非住涅槃。 佛性绝对,世间与出世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 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 佛性绝对,故罪福平等,若有罪福大小,则是相对。 不为益。不为损。 佛性绝对,故损益不二,若有损益,则是相对。 是为正入佛道。不依声闻。 能如此,方是明心见性人,行履与小乘人不同。 迦叶。若如是食。为不空食人之施也。” 能如是方能度人。 时我。世尊。闻说是语。得未曾有。即于一切菩萨深起敬心。复作是念:“斯有家名。辩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从是来。不复劝人以声闻、辟支佛行。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须菩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秦言善业,解空第一,善业所以造居士及致失者,有以而往,亦有由而失,请以喻明之,譬善射之人,发无遗物,虽轻翼迅逝,不能翔其舍,犹维摩诘辩慧深入,言不失会,故五百应真莫敢闯其门,善业自谓智能深入,辩足应时,故直造不疑,此往之意也。然当其入观,则心顺法相,及其出定,则情随事转,致失招屈,良由此也。维摩以善业自谓深入,而乖于平等,故此章言切而旨深者也。诸声闻体非兼备,则各有偏能,谓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称第一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其舍从乞食。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谓我言:“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 佛性平等,故平常日用穿衣食饭,无不平等,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皆是绝对平等者。 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黄檗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挑著一根纱,终日行路,未曾踏著一寸地。’乃指绝对法身也,与维摩同旨。 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 佛性绝对,不为淫怒痴所转,而能转淫怒痴为佛性。 不坏于身而随一相。 佛性只有一味一相,故肉身与法身合一。 不灭痴爱。起于解脱。(藏本作‘明’脱) 佛性绝对,故痴爱变为佛性,不假断除,自然解脱。 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解不缚。 佛性绝对,故五逆相亦变为佛性。无解者,亦无缚者(黄檗传心法要)。 不见四谛。非不见谛。 佛性绝对,四谛皆消归一味一相,故不见有四谛,见同无见也。 非得果。非不得果。 佛性绝对,本来现成,故无佛果可得,得同无得也。 非凡夫。非离凡夫法。 佛性绝对,故凡圣不二,住于圣位而不离凡夫法,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 非圣人。非不圣人。 凡圣情尽,体露真常。 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 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彼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 凡法皆相对也,与绝对本体无关,绝对本体中,并无所谓正法、邪法,若尚存邪正之见,则未明心见性,维摩以此勘验须菩提。 若须菩提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住于八难。不得无难。同于烦恼。离清净法。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 意谓汝与众生,同为具足凡夫,倘你自以为得无诤三昧,则众生亦皆已得此三昧矣。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因汝未见性,故施汝者,无福田之可言。 供养汝者。堕三恶道。 供养汝不但无益,反且招损。 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 因为汝与众魔无异之故。 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 怨心未除,谤佛毁法,故不能入于四众之数,终不能成道。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时我。世尊。闻此茫然。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钵欲出其舍。维摩诘言:“唯。须菩提。取钵勿惧。于意云何?如来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诘。宁有惧不?” 未明心见性之人,凡圣之情未尽,故闻说正法则喜,邪法则惧,须菩提亦然,故维摩复止而告之曰:倘遇无情之化人,以此等语诘之,还如汝之恐惧否? 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 诸法幻化而佛性如如不动,倘能见性则不应有所惧矣。 所以者何?一切言说。不离是相。 一切言说皆是相对者,不离幻化相,倘闻之而惧,是为所转,未见佛性。 至于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所惧。何以故?文字性离。 佛性中无文字相,故见性智者闻人说善说恶,皆无所惧,不著文字,离于文字故也。 无有文字。是则解脱。 明心见性,离于文字,佛名解脱。 解脱相者。则诸法也。” 解脱之后,文字变为佛性,故诸法亦皆变为佛性。 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法眼净。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富楼那,秦言满也,弥多罗尼,秦言善知识,即其母名也,其人于法师中,第一善说阿毗昙也。’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大林中。在一树下为诸新学比丘说法。 什曰:‘近毗耶离城有园林,林中有水,水名猕猴池,园林中有僧房,是毗耶离三精舍之一也,富楼那于中为新学说法。’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 明心见性之人,无时不在大定之中,能知众生种种根性,富楼那未见性,无法分别,故维摩劝其先自明心见性后,方可为人说法。 无以秽食置于宝器。 为大乘根说小乘二乘法,如以秽食置于宝器中。 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无以琉璃同彼水精。汝不能知众生根源。无得发起以小乘法。彼自无疮。勿伤之也。 佛性本体清净,无有疮疣,若行小乘有为之法,则反足伤之。 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无以大海内于牛迹。无以日光等彼萤火。富楼那。此比丘久发大乘心。中忘此意。 无小乘之意念。 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导之?我观小乘智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久植大乘根德者,得善知识指点,触著机缘,便可悟道,看见本来佛性。 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时维摩诘因为说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法。”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南天竺婆罗门姓也,善解契经者也。’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我即于后敷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皆小乘法,不能超出生灭轮回之范围。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 圆觉经云:‘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迦旃延。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 常与无常其性不二,明心见性者,说常说无常皆对,佛性不二也,未明心见性者,见无常便计常,见常便计无常,皆是脑筋妄想作用,故佛性不生不灭,才是无常之义。 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 未明心见性者,认五阴为实有、为苦因,已明心见性者,则见五阴皆变为佛性,苦亦是佛性。 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未明心见性者,但见空而不见不空,明心见性者,见诸法皆是佛性,佛性不属有无,乃真空义。 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 未明心见性者,见有我无我皆不对,已明心见性者,则我与无我皆是佛性,佛性中有无不二,乃真无我义。 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 然者,如火之能生起也,佛性本来无生,故无灭,是真寂灭义。 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脱。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阿那律:‘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肇曰:‘阿那律,秦言如意,刹利种也,弟子中,天眼第一。’ 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处经行。时有梵王。名曰严净。与万梵俱。放净光明。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几何阿那律天眼所见?” 肇曰:‘梵王闻阿那律天眼第一,故问所见远近。’ 冰曰:‘梵王代表宇宙万象。’ 我即答言:“仁者。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 肇曰:‘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时手执此果,故即以为喻也。’ 冰曰:‘乃见闻觉知作用,非真天眼。’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为作相耶?无作相耶?假使作相。则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 佛性无相,故无见,有见则非佛性也。经云:‘见无所见即真见。’ 世尊。我时默然。彼诸梵闻其言。得未曾有。即为作礼而问曰:“世孰有真天眼者?”维摩诘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 见一切皆是佛性,惟有一相,是真天眼。 于是严净梵王及其眷属、五百梵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礼维摩诘足已。忽然不见。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楞严经云:‘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 佛告优波离:‘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长存誓愿,世世常作持律,故于今持律第一也。’ 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来问我言:“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为其如法解说。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佛性绝对,无有罪福,无有持戒及犯戒者,若能明心见性,则无量劫罪障,当下消陨,如汤沃雪,觅罪障了不可得,故曰‘当直除灭’,勿以罪福扰其心也。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 未入绝对,故有罪福,已入绝对,则无罪福。 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三处征心不得,罪垢亦然。 诸法亦然。不出于如。 一切皆是佛性,无能外者。‘如’者,佛性如如,本然是也。 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 心既解脱,罪垢何存? 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 因有无明妄想,故有净垢。净垢是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净垢。 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 颠倒是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颠倒。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 取舍是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取舍。 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 一切法皆是相对者,故有生有灭,变幻如电。 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诸法起于一念无明,一念无明变幻莫测,故诸法亦变幻莫测,虚妄不实。 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无明本无体性,故诸法亦无体性,皆由无明妄想而生。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能明白自性本来清净,方是真能奉律持戒之人,能知诸法相对,虚妄不实,皆由无始无明而生,无始无明一经打破,皆归消灭,罪福亦尔,方名善解,善解者,善解佛之真义也。 于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优波离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说。” 优波离虽名持律第一,尚未明心见性,故不能说此了义之法也。 我答言:“自舍如来。未有声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其智慧明达为若此也。”时二比丘疑悔即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愿言:“令一切众生皆得是辩。”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证道歌云:‘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 佛告罗侯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阿修罗食月时,名罗侯罗,罗侯罗,秦言覆障,谓障月明也。罗侯罗六年处母胎,母胎所障故,因以为名,声闻法中,密行第一。菩萨出家之日,诸相师言:若今夜不出家,明日七宝自至,为转轮圣王,王四天下。王即于其夜更增伎乐,以悦其心,于时,菩萨欲心内发,罗侯罗即时处胎。耶输陀罗其夜有身,于是净居诸天相与悲而言:菩萨为欲所缠,迷于女色,众生可愍,谁当度者?即时变诸妓女皆如死人,甚可怖畏,令菩萨心厌,即劝出家,车匿牵马,四天王接足,踰城而去。到菩提树下思惟,苦行六年已,夜成佛时,罗侯罗乃生。生已,佛乳母问言:悉达出家,于是六年,汝今何从有身?若六年怀妊,世所未闻,诸释闻之,相与议言:此是不祥,毁辱释门,必是私窃,欲依法杀之,耶输曰:愿见大王,尔乃就死,王于是隔幔与语,具与事诘问其所由,耶输如实自陈:我非私窃,是太子之胤耳,自太子出家,我尝愁毒,寝卧冷地,故此儿不时成就耳,语王言:自看此儿颜貌色相,为是孙子不?王即抱而观之,见其色相与太子相似,王乃流泪而言曰:真是吾孙子也。佛欲证明,化作梵志,来入王宫,见儿问言:汝名何等?答言:我名罗侯罗,梵志赞言:善哉,汝以业因缘故,处胎六年,所覆障故,应名此也,王问:何业因缘?答言:我知业因缘,不知何业。佛后还国,罗侯罗见佛身相庄严,敬心内发,愿欲出家,其母语言:此人出家,得成圣道,道非汝分,何用出家?罗侯罗言:若令一人得道,我要当得,使人剃发,发已垂尽,唯有顶上少许,复言:若发都尽,则与死人无异,决定汝心,无从后悔?答言:国位有珍宝无量妙乐,我能弃之,况惜少发耶?道心坚固,遂弃国出家,以舍利弗为和尚,罗侯罗因缘及出家事,以声闻法略说也。弟子中,密行第一。’ 罗侯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毗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侯罗。汝佛之子。舍转轮王位。出家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 有功德福利,皆小乘有为法也。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罗侯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 佛性绝对,故无利无功德,利害功德,皆是相对者。 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 有为是相对,无为是绝对,出家求见佛性,乃无为非有为。 罗侯罗。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 彼此中间,皆是相对者。 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 六十二见是相对,涅槃是绝对。 智者所受。 绝对妙理唯智者能领受。 圣所行处。 明心见性,乃圣者方能到此境界。 降伏众魔。 破二乘及外道一切相对道理。 度五道。 将五阴变为佛性。 净五眼。 将五眼变为佛性。 得五力。立五根。 五力及五根,皆佛性妙用。 不恼于彼。 烦恼菩提不二。 离众杂恶。 杂恶亦变为佛性。 摧诸外道。 外道建立于相对之上,一遇佛性绝对之理,即被摧毁无遗。 超越假名。 一切假名,皆是相对者,佛性绝对,故超越假名。 出淤泥。无系著。 变淤泥为净土,无系无著。 无我所。无所受。 无能无所,不受薰染。 无扰乱。 如如不动。 内怀喜。 佛性无苦无乐,故是真喜。 护彼意。 使念念皆同佛性。 随禅定。 行住坐卧,皆在定中。 离众过。 佛性中无过患。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若能如是,则见性成佛矣。 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未能明心见性者,虽出家而实未出家,能明心见性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在家同于出家,因佛性本来是具足,非因出家而得、在家而失也。 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肇曰:‘阿难,秦言欢喜,弟子中,总持第一。’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我即持钵。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难。何为晨朝持钵住此?” 生曰:‘晨非乞食时,必有以也。’ 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言。如来身者。金刚之体。 法身无病,法身不坏,故名‘金刚’。 诸恶已断。 无始无明已破。 众善普会。 一切皆变为佛性。 当有何疾?当有何恼? 佛性中无疾无恼,疾恼皆变为佛性。 默往。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 未见性之言也。 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阿难。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病。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普胜者哉? 什曰:‘有罗汉名薄拘罗,往昔为卖药师,语夏安居僧言:若有须药,就我取之,众竟无所须,唯一比丘小病,受一诃梨勒果,因是九十劫,生人天中,受无量快乐,但闻病名而身无微患,于此生年已九十,亦未曾有病,况佛积善无量,病何由生?问曰:善恶相对,报应宜同,五逆重罪,亿劫受苦,云何一果之善,受福无量耶?答曰:罪事重而力微,善事轻而势强,譬若恶蛇将取人食,先吐毒沫在地,人践其上,即时昏熟,不能起去,然后以气吸之,三宝中作功德,亦复如是,初作功德时,其事虽微,冥益已深,然后方便引入佛道,究竟涅槃,其福乃尽。’ 冰曰:‘修小乘者,尚可得灭尽定清净之乐,除世间疾。况如来金刚法身,圆满无缺者哉。’ 行矣。阿难。勿使我等受斯耻也。外道梵志若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为师?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闻。 勿与外道以口实,因佛自称大医王,倘有疾不能救,安能救人。 当知。阿难。诸如来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 法身无漏,思欲身有漏。 佛为世尊。过于三界。 超越时间空间。 佛身无漏。诸漏已尽。 一切相对皆变为绝对。 佛身无为。不堕诸数。 佛性绝对,一切相对皆不能立足。 如此之身。当有何疾?” 佛法身实无疾患可言。 时我。世尊。实怀惭愧。得无近佛而谬听耶?即闻空中声曰:“阿难。如居士言。但为佛出五浊恶世。现行斯法。度脱众生。 维摩所言乃自佛性发挥,一切诸佛皆以此法度脱众生,故不可疑。 行矣。阿难。取乳勿惭。”世尊。维摩诘智慧辩才。为若此也。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疏曰:‘此分阐明已明心见性者与未明心见性者境界之不同,维摩诘乃明心见性者,故所言不离法身,全自如来寂灭海中流出,究竟而无碍,以绝对道理,摧毁相对之道理,诸弟子未明心见性,故所言不离见闻觉知,全是脑筋妄想作用,不能究竟,故多沾滞,虚妄不实,故维摩诘以绝对之理诘之,如以石击卵,无不粉碎矣。’此品全用对照法描写,故显出二种境界之迥殊。 菩萨品第四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弥勒既绍尊位,又当于此土而成佛,众情所宗,故先命之。弥勒、维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云维摩虽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云弥勒虽大,将有为而故辞行,或此是分身弥勒非其正体,以此三缘,故有致屈之迹也。弥勒不堪,便应召命文殊,而兼命余人者,将以一虽不堪,众不可抑,故推众求能,广命之也,亦欲令各称所闻,以尽维摩之美也。’ 肇曰:‘五百弟子皆已不任,故复命菩萨者,将备显净名难酬德也。’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 什曰:‘是人中说法也。此天以弥勒将上为天师,豫怀宗敬,故常来听法也。’ 说不退转地之行。 什曰:‘即无生法忍也。维摩诘不先遣忍心,而先遣受记者,良由诸天见弥勒受记,故有补处之尊,遂系心成佛、希想受记,故先明无受记,受记必由心生,故寻生以求记,生坏则记亡,故推世以去生也。’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 此问欲破时间空间之见也,佛性超过时间空间,无有三界,方名绝对,若有现在过去未来者,则尚在三界中,未入绝对也。故明心见性者,无证无修,亦无授记。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生灭循环相对,当其生时,则已有灭之种子存其中,故生者灭者乃同时。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明心见性,无有生灭,本来成佛,无佛道可成,无记可授矣。 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 故知尚隔一层。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 生灭是两头话,轮回变迁,安能受记耶? 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众生诸法,贤愚凡圣,皆本来成佛。 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凡圣一如,佛性不二。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皆是佛性。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金刚经云:‘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因众生本来成佛。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 佛性不增不减,故无发心及退者。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 有修有证有授记,皆未明心见性,乃以思惟心测度佛性。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佛性本来现成,无得无失,故不可以感觉思想测度之。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佛性能转一切形相名字,使归如来大寂灭海。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十二因缘已变为佛性,故无须观,亦无可观。僧问子湖神禅师曰:‘什么是一心三观?’师曰:‘我尚无一心,而说什么是三观。’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念念不离佛性,故念同无念,行同无行。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 诸见皆变为佛性,见同无见,不断即断,故是真断。 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 佛性不受薰染,故妄想自离,更无离者。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 理事二障,皆变为佛性,故无障无愿。 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 贪著已变为佛性,故无受无入。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 转万物为佛性。 住是菩提。住法性故。 念念但住于佛性,故住同无住。 至是菩提。至实际故。 进入绝对究竟本体。 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 非思想所及,故绝对不二。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佛性绝对平等,比若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 生住灭皆变为佛性,故为同无为。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明心见性者,能知众生种种心性。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内外六入皆变为佛性,故不会。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烦恼即菩提,故无须求背尘合觉,本自觉故。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 一切形色皆变为佛性,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名字皆变为佛性。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 取舍是相对,佛性绝对,故无取舍。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 动静皆是佛性,故无乱,穿衣食饭,一切酬应,皆在定中。 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 自性本来清净。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佛性不受薰染,离于攀缘,故无取无舍。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 佛性平等不二,一味一相,故无异无同。 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 佛性绝对,故无一物可比喻,可比喻者,即是相对。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佛性非思想所及。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从道场来。” 什曰:‘以光严心乐道场,故言从道场来,以发悟其心也。光严虽欲得道场,而未知所以得,得必由因,故为广说万行。万行是道场因,而言道场者,是因中说果也。复次,佛所坐处,于中成道,故名道场。善心道场,亦复如是。广积众善,故佛道得成,是以万善为一切智地,乃真道场也。’ 我问:“道场者。何所是?”答曰:“真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真心是绝对,虚假是相对。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修大乘行,能荷担如来大法。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修大乘行,能明心见性,故功德无量。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佛性绝对,故无错谬。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不住相布施,佛性本来平等,故无施者报施。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自性本源清净,故无持犯。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自性平等,故忍同无忍。 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 自性不退转。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 真心自在无碍。 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见诸法皆是佛性。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 发同体大慈悲心,以度众生。 悲是道场。忍疲苦故。 不辞疲苦以度众生。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 真性中无苦无乐,故是真悦。 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无憎爱,故无不可舍。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 明心见性后,具足六通,六通皆佛性妙用。 六通者,一天眼通,见佛性,洞彻本地风光。二天耳通,能懂最上乘法,证与证者,言语互相了解,旁人不知。三他心通,悟与悟者,心得相同。四宿命通,无量劫生死种子,和盘托出。五神足通,佛性遍满虚空,无所不在,如旭日当空。六漏尽通,证无余涅槃,不受后有。 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 得八解脱,楞严经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 明心见性后,以种种方便,开示众生。 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什曰:‘一、惠施,惠施有二种施,下人以财施,上人以法施。二、爱语,爱语复有二种,于下人则以软言将悦,于上人则以法语慰谕,皆以爱心作爱语也。三、利语,利语亦有二种,下人则为设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则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同事亦有二种,同恶人则诱以善法,同善人则令增善根,随类而入,事与彼同,故名同事也。’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六祖坛经云:‘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闻而能行。 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求伏心者,必用般若打破无始无明见佛性,是为正观。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 舍小乘有为法,学大乘无为法。 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 什曰:‘小乘中说四谛,大乘中说一谛。今言谛,是则一谛,一谛,实相也。俗数法虚妄,谓言有而更无,谓言无而有更,是诳人也。见余谛,谓言必除我惑,而不免妄想,亦是诳也。今一谛无此众过,故不诳人也。从一谛乃至诸法无我,是诸法实相,即一谛中异句异味也。由此一谛,故佛道得成,一谛即是佛因,故名道场也。’ 冰曰:‘涅槃经中有圣谛,大乘法也。明心见性后,圣谛变为佛性。’ 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十二因缘变为佛性。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 烦恼亦变为佛性。 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 佛性无我、人、众生、寿者。 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诸法变为佛性,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第一义空名为佛性。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 佛性绝对,故能克服一切相对之魔。 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 佛性绝对,超越三界,故无趣向。 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 说大乘法如师子吼,使百兽皆慑服。 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 佛性无过患,力无畏不共法皆变为佛性。 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 三明即是佛性,故无余碍。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起心动念无非佛性,一切圆满。 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明心见性之后,一举一动、一言一默,皆出自佛性,与佛无别。 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静室。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我意谓是帝释。 什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亦名恶中恶。恶有三种,一曰恶,二曰大恶,三曰恶中恶。若以恶加己,还以恶报,是名为恶。若人不侵己,无故加恶,是名大恶。若人来供养恭敬,不念报恩,而反害之,是名恶中恶。恶中恶,魔王最甚也。诸佛尝欲令诸众生安隐,而反坏乱,故言甚也。’肇曰:‘魔以持世宴静,欲乱其心,若现本形,恐不与言,故变为释相,时持世不以通观,故谓是帝释也。’ 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虽福应有。不当自恣。 什曰:‘憍尸,姓也,字摩伽陀。’肇曰:‘憍尸迦,帝释姓也。’生曰:‘以供养而来,故善之也。从女弦歌,是自恣法也。福有而自恣者,复为罪之根也。’ 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 观此语可见尚未明心见性,佛性不可求,五欲不须断,明心见性后变为佛性。 于身命财。而修坚法。” 佛性非修而得,此语未见性。 即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我言:“憍尸迦。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 亦未见性语,明心见性人,转万有为佛性,无所不宜。 所言未讫。时维摩诘来谓我言:“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 明心见性者,能转万物为佛性,故无不可受。 魔即惊惧。 邪不敌正。 念:“维摩诘将无恼我。”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 佛眼之下,无能避者。 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俯仰而与。尔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转众魔为佛性。 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复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 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言:“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乐广菩提心。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乐庄严道场。乐闻深法不畏。 乐大乘法而不畏惧。 乐三脱门。不乐非时。 明心见性,得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二乘误认无始无明境界为三解脱门。未至真涅槃时,而自谓已得涅槃,故曰‘非时’。 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碍。 自觉大乘而不憎二乘人,故无恚碍,始能近而诱之。 乐将护恶知识。 对外道二乘恶知识,生慈悲心而度之。 乐亲近善知识。 亲近明眼善知识。 乐心喜清净。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菩萨法乐。”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 不退转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 已自度,则须入魔宫度众生,始名菩萨道。 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报恩经云:‘知恩者,发无上菩提心。报恩者,教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 消归佛性本体。 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长者子善德:‘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 冰曰:‘即无遮法会。’ 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 什曰:‘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异学能大议论者,名外道也。乞人有三种:一、沙门,二、贵人,三、下贱,随其所求,皆名为乞人也。’ 期满七日。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 以财为施,乃人天小果,若能以明心见性法门教人,方是法施。 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答曰:“法施会者。无前无后。 超越时间空间,出三界之外。 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 明心见性时,悟入绝对本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乃真功德。 曰:“何谓也?”“谓以菩提。起于慈心。 由绝对本体,发挥同体大悲之心,度众生。 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 续佛慧命。 以摄智慧。行于舍心。 佛性无取舍,故以舍心摄众生智慧,使无失堕,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乃发自佛性本体,摄归佛性本体。 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 使众生悭贪之心变为佛性。 以化犯戒。起尸罗波罗蜜。 使众生明心见性,则无犯戒者。 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 以忍辱破我执法执。 以离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罗蜜。 以精进再破空执。 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 以参禅而明心见性。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 明心见性后,得一切智,故能度众生。 教化众生。而起于空。 ‘空’者,第一义空,佛性也。由佛性发挥一切智,以度众生。 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 使一切有为法,皆变为佛性,而变为度生工具。 示现受生。而起无作。 在生死中而无生死,入世度生,而常处涅槃。 护持正法。起方便力。 以佛乘为主体,而以二乘为度生方便。 以度众生。起四摄法。 四摄法:(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于六和敬。起质直心。 什曰:‘欲令众和,要由六法:一、以慈心起身业。二、以慈心起口业。三、以慈心起意业。四、若得食时,减钵中饭,供养上座一人、下座二人。五、持戒清净。六、漏尽智慧。若行此六法,则众常和顺,无有乖诤,昔有二众共行诤,佛因是说六和敬也。’ 正行善法。起于净命。心净欢喜。起近贤圣。 自佛性本体发挥方便,对二乘果不厌弃。 不憎恶人。起调伏心。 不憎外道,而起诲诱之心。 以出家法。起于深心。 发大乘心。 以如说行。起于多闻。 使一切学说,皆消归佛如实之说。 以无诤法。起空闲处。 离言诠,故分纷竞。 趣向佛慧。起于宴坐。 行住坐卧,不离佛慧。 解众生缚。起修行地。 修行不但为自度,且为度人。 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 明心见性,是真功德。 知一切众堂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 明心见性后,则能知众生种种根性,而随其程度,加以诲导。 知一切法。不取不舍。 佛性绝对,无取无舍。 入一相门。起于慧业。 一相门者,定也。以定为体,以慧为用。 断一切烦恼。 破我执。 一切障碍。 破法执。 一切不善法。 外道二乘见解。 起一切善业。 明心见性,进入绝对。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 修大乘法,然后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则得一切智慧。 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 明心见性,不住四相,是真法施。 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 达磨祖师对梁武帝,问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 表示佛性平等,生佛平等,尊卑平等,一切皆变为绝对之佛性。 时维摩诘现神变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 明心见性,一切皆由圆觉海中流出,不住于相,故无不具足。 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疏曰:‘菩萨品中,诸大菩萨虽登十地,尚本证等觉、妙觉、圆觉,故仍有滞碍,涅槃经云:“十住菩萨闻见佛性,故不了了。”即此谓也。维摩诘法身说法,横说竖说,不离法身妙用,故无法酬对。’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上 终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中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肇曰:‘文殊师利,秦言妙德,经云:“曾已成佛,名曰龙种尊也。”’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 佛性绝对,惟证与证,乃能唱酬。 深达实相。 已明心见性。 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 已达绝对境界,则一切相对皆不能存在,故无滞无碍,四乘境界皆能通达。 降伏众魔。游戏神通。 一切无碍。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一切皆变为佛性,入无余涅槃。 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 文殊亦明心见性大士,为表维摩之德,故自谦舜。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 将一切摄归佛性本体,真心体空。 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维摩知文殊乃澈悟实相者,故先以佛性本体相呈,然后为酬答,佛性无去来,故不来而来,佛性无见,故不见而见。 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 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性绝对,故超越三界,无所不在,故无去来,非肉眼所能见,故见同无见。 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先以相对发问,以验维摩,禅宗祖师谓之‘探竿影草’。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无明窠臼未破,故由痴起爱,而众生疾矣。 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 众生未明心见性,一切由无明作主,故病。若明心见性,一切由佛性作主,则不病矣。 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 菩萨为度众生,不入涅槃,生死是相对的,疾病亦是相对的,故有生死则有疾病。 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 离相对入绝对,已入绝对,则无生死,亦无病苦矣。 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同体大悲也,其实菩萨明心见性者,虽入生死而无生死,虽示疾病而无疾病,为度众生故,故示与众生同病。 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疾者。以大悲起。’ 为度众生耳。 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佛性绝对平等,故无对待,一切相对者,皆不能存在,故曰‘空’。 又问:‘以何为空?’答曰:‘以空空。’ 离见闻觉知作用,故空。 又问:‘空何用空?’ 佛性本空,故何必再空?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离见闻觉知,故无分别。 又问:‘空可分别耶?’ 问:自性能分别否? 答曰:‘分别亦空。’ 明心见性后,分别亦是佛性。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又问:‘空当于何求?’ 问:佛性在何处? 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明心见性之后,六十二见皆是佛性。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佛性与六十二见无异无别。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明心见性,唯在自修自证,不假外求。 又仁所问何无侍者。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 转五蕴六根一切万有为佛性。 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 明心见性之后,一切相对皆变为绝对,皆是佛性妙用。 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随见闻觉知而轮转也,菩萨转见闻觉知为佛性,故如如不动,是真知真见。 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 明心见性之人,疾病亦是佛性,何相之有?文殊故作是语,俾维摩发挥绝对之理。 维摩诘言:‘我病无形。不可见。’ 病即佛性,无形相可见。 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身心皆假,与佛性本体无干。 又问:‘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如是。 未见性时,四大乃脑筋感觉而得之物,一旦见性,则四大即是佛性,故曰‘非地大,亦不离地大’。 而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明心见性者,四大变为佛性,则无四大,无四大则无此身,无此身则无疾患,众生未见佛性,故认四大为身,有身故有病,菩萨为度众生,愿与众生同病,藉以诲诱而度脱之。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 有疾菩萨者,尚未明心见性之菩萨也。会中多有未明心见性者,故文殊作是问,使维摩得以发挥绝对妙理,以益大众。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 明心见性之后,肉身即是如来本体,常与无常,其性不二,故无取舍,亦无厌离,能明此理,乃达常义,而说身无常者,为度众生耳。 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 苦与涅槃,其性不二,见性之后,皆归平等,故不舍苦而取涅槃,苦乐乃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苦乐,本来解脱,故无涅槃,而说身有苦者,为度众生耳。 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 为破众生之我执,故说无我,若能明心见性,则真我不生不灭,故涅槃经云:‘见无我而不见我。’ 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 身虽空而佛性不空,本来无生故无灭,若说毕竟寂灭,则落于空矣。 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 明心见性时,无量劫罪福,皆归消陨,故菩萨教人悔过,超越三界,而不说三界之存在。 以己之疾。愍于彼疾。 不以法身无疾为幸,而愿众生皆能成佛,得无疾之法身。 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 众生是相对者,故有三世轮回之苦,菩萨常思所以度脱之。 忆所修福。 忆勿放舍所修大乘明心见性法门。 念于净命。 念念不离佛性,即常乐我净。 勿生忧恼。 知烦恼即是菩提,则无忧恼。 常起精进。 知佛性永不退转,则常精进。 当作医王。疗治众病。 发度生大心。 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欲藉此问,使维摩发挥大乘调心之法。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 尚未明心见性之行者,应如是思念。 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 众生所以不能见佛者,为有无始以来,无明遮障耳,无始无明,本无体性,一经打破,便归陨灭,本来佛性,不受薰染,故无受病者。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为主。身亦无我。 此身乃四大合成,四大离散,则此身非有。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于我不应生著。 我者,执一念无明以为我也。一切相对者,由一念无明而生,故应先破我执。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 知一念无明之非我,则无我相及众生相。 当起法想。 以法执破我执,然法执亦病也。 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 五阴四大,内外合成,聚散无定,无有实性,亦无主宰,此十二因缘观也。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 以法执破空执也,然空亦大病也。 云何为离?离我我所。 我及我所,乃一念无明之化身,一念无明为相对之起源,因有我故有我所。 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 二法者,相对法也。 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 一切心法色法,皆起于一念无明,皆是相对者,如有无、生死、善恶等等,故名‘二法’。一念无明归于无始无明时,则二法亡,而现空洞平等之相,乃发于空执也,非佛性之平等。 云何平等?谓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 我是一念无明,涅槃是无始无明,我是一念无明是我执法执,而无始无明是空执,由一念无明入于无始无明,则一切皆空,状若平等矣。 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 破我执法执入空执,乃是放弃一念无明,入于无始无明,无始无明仍有微细气习种子存伏,一受刺激,便又生出一念无明,一生一灭,循环返复,便是轮回根源,故曰‘无决定性’,一切相对者,皆是名字,空无实性,故曰‘空’。 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入无始无明平等境界之后,则无相对之病,而只有空病,空病乃最后最大最难破之病,若能打破无始无明,则空病除而佛性见矣。 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 佛性无不受后有,若已打破无始无明,见本来自性,则一切法皆转为佛性,故虽受诸受而无有挂碍,同于无受。 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 若未明心见性,则亦不必断六根、断一念无明,以求证涅槃,良因断六根或断一念无明已后,虽行平等,而落于空执,不能得真正之涅槃。 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 自己身受病苦,应念六道众生亦同此苦,而起同体大悲之心,以救渡之。 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 我能明心见性,超越苦海,亦望众生皆能明心见性,同登彼岸。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诸法起于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不可破,若能破空执无始无明(病),则一切法皆变为绝对佛性妙用,故一念无明(法)不必除。 为断病本而教导之。 无始无明为病之根本,故应断之。 何谓病本?谓有攀缘。 无始无明虽状若平等,而有无始以来之相对种子,存于其中,一受薰染刺激,即能发作,故名‘攀缘’。 从有攀缘。则为病本。 无始无明既受刺激,则一念无明生,而相对之二物起,故名‘病本’。 何所攀缘?谓之三界。 一念无明既生,即有时间空间,有过现未三界,而整个相对宇宙完成矣。 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故欲断攀缘,须先明白凡系一念无明所生之心法、色法,皆是相对者,无决定性,无有可得,应加否定。 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 二见是相对之根源,应加否定。 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 心物二法,皆虚假不实,非最后之存在。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 为明心见性之法。 为断老病死苦。 若明心见性,入于绝对,则超出老病死苦等相对之病。 是菩萨菩提。 此乃大乘菩萨所修。 若不如是。己所修治。为无慧利。 若非如此修法,则不能明心见性。 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 一切病皆起于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如幻梦空花,本无体性,一经打破,便归乌有,故一切病亦非真非有。 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若于众生起爱见大悲,则未离四相,未见自性,应即舍离此见。 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 爱见大悲,不离七情,是相对。此人(菩萨)已破无明,明心见性,然后起大悲心,则是绝对者。 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 由爱见大悲出发,是相对者,故于生死有厌离之心,若由绝对佛性出发,则无生死,亦无厌离,故无疲厌,在在皆为绝对,无有偏见,大公无私。 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 明心见性,则无所缚,而能为众生解缚。 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 自己未脱生死,则不能度众生。一般未明心见性大德,登座说法,依文解义,使众生益增迷闷,就是因为自己未解缚之故。 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 自己已明心见性,然后能教导众生,于佛理无所滞碍。 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贪著禅味。是菩萨缚。 禅味者,法执、空执也。二执未除,不能见性。 以方便生。是菩萨解。 方便法门,譬以筏喻,既登彼岸,法便应舍,方不为法所缚。十八不共法,佛有十八种之功德,不与二乘共同,故云不共法,又二乘菩萨所不具,故又云不具也,一诸佛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心,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智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十七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十八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为‘无不知己舍心’便是此意。 又无方便慧缚。 如将法看成真实,不知其是方便法门,则名无方便慧,故为法缚。 有方便慧解。 懂得方便之理,则智慧正有用处,可解一切缚也。 无慧方便缚。 尚无智慧,只靠方便,方便反足为缚,如小乘落我执,中乘落法执,皆智慧根浅薄之故也。 有慧方便解。 慧根深厚,则法执可除,空执可破,如大乘菩萨所修是也。 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 由一念无明而发之爱见,乃相对者。 庄严佛土。 用脑筋想像去庄严佛土,非真佛土。 成就众生。 用脑筋思想去度众生,是相对的成就,不是绝对的成就。 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 佛性本来圆满,无修无证,不必调伏,今欲于本来‘空、无相、无作’之三脱门中,而作不空、有相、有作之调伏,则为法所缚,不能解脱矣,故名无方便慧缚。 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 能知佛性之无取无得,故不生爱见,不以爱见自度度人,我与众生本自解脱,故不疲厌,名有方便慧解。 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 二乘住于贪欲等见而求涅槃,终不能得涅槃。 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佛性本来清净,贪欲等见本离,故菩萨于此回向正等正觉,明心见性,万德圆满。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观身空,则我执除,观法空,则法执除,是名为慧。 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 身虽有疾,而法身无疾,入生死而无碍,故饶益众生而不厌倦。 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 所以有病者,为有身耳,若观身本空,则病亦非有,故曰‘非新非故’。 设身有疾而不永灭。是名方便。 肉体虽有疾,而法身永不坏灭。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 以方便法调伏其心,二乘也。不以方便调伏其心,愚人也。二俱舍离,方能无缚。 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 住于不调伏心,任其放逸,愚人也,亦名任病,亦名‘自我’。 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 认调伏心为实法,为小乘法也,亦名作病,亦名‘法执’。 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 菩萨离此二病,方能无缚。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 若菩萨为度众生故,行于六道中而不污损,入于涅槃而不灭度。 非凡夫行。 凡夫入生死便为生死所缚。 非贤圣行。 小乘果贤圣入涅槃,便为涅槃所缚。 是菩萨行。 菩萨不为生死涅槃所缚,无有挂碍。 非垢行。 垢行是相对的,出自脑筋感觉,是阿赖耶识中之染缘。 非净行。 净行亦是相对的,出自脑筋感觉,是阿赖耶识中之净缘。 是菩萨行。 明心见性,自性本来圆满完全,离于净垢,净垢是相对的,佛性是绝对的,两不相干。 虽过魔行而现降伏众魔。是菩萨行。 一切相对行,皆是魔行,佛性绝对,本超过一切魔行,无须降伏,然菩萨为度众生故,而现降伏众魔。 求一切智。无非时求。是菩萨行。 打破无始无明,始得一切智。其余断六根求证、断一念无明求证,未得谓得,皆非时求。 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 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涅槃,超过地位阶级。 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是菩萨行。 虽观十二因缘而不破邪见,明心见性之后,邪见皆变为佛性矣。 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是菩萨行。 由佛性本体发出度众生之愿行,故非爱著。 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 虽乐涅槃而不断六根及一念无明,不使身心入于断灭。 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 虽在三界时间之中而佛性不受薰染。 虽行于空而殖众德本。是菩萨行。 虽行于空而不为空缚,故能殖众德本。 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 虽行无相解脱境界而不舍度生之行。 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 虽行于无作解脱境界而现五蕴身,受同无受。 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 佛性无起,故起一切善行而无碍。 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 菩萨自己虽修六度而能知众生种种根性,导以三乘之法。 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 虽具六通而不舍有漏之身。 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著生于梵世。是菩萨行。 虽行慈悲喜舍而不愿生于梵天,愿在世间度众生。 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 虽行四禅、四空定八解脱及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而不随禅生天。 虽行四念处而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 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也。 肇曰:‘小乘观身受心法,离而取证,菩萨虽观此四,不永离而取证也。’ 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 四正勤,即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肇曰:‘小乘法,四正勤也,功就则舍入无为,菩萨虽同其行,而不同其舍也。’ 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 虽行小乘欲、念、进、慧四如意足而得明心见性大自在。 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 虽行信、进、念、定、慧五根而能分别众生诸根利钝,随宜诲诱之。 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 虽行信、进、念、定、慧五力而乐行佛之十力。 十力者,佛有十种能力,即知是处非处智、知三世业报智、知诸禅解脱三昧智、知诸根胜劣智、知种种解智、知种种界智、知一切至处道智、知天眼无碍智、知宿命无漏智、知永断习气智是也。 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 七觉分,即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是也。 虽行有为法而不离绝对佛性。 虽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 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皆声闻法也,然不离绝对佛性。 虽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 止观及三十七助道品皆声闻行也,菩萨虽行此行而不如二乘人之堕于寂灭。 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 虽知法身无生无灭而不舍此有漏之躯,以相好庄严肉身也。 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 虽威仪同于二乘而修一佛乘之法。 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 虽不离真如净相本体而能随应现身,发挥妙用。 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 常寂光净土永寂如空而能使秽土及十方世界皆变为清净佛土。 虽得佛道、转于*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虽明心见性而不入涅槃,以救众生。 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曰:‘问疾品乃托疾以说法,诸菩萨中,文殊师利德行最为第一,亦是法身大士,故堪与维摩诘酬对,文殊所发诸问,皆极肯要,盖欲藉此使维摩诘得发挥绝对妙理,使同行之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于问答中,得启示开悟也。维摩知文殊来,先空其室,乃先以佛性真空本体相呈也。其次乃阐明佛性本体无病,因众生病故病,众生不病则病灭。又次阐明调心之法,最为重要,乃佛家修行之体系也,其法先以法执破我执,我执既破,落于法执,又以空执破法执,法执既破,又落于空执,再破空执,便见佛性。见性之后,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欲以此调伏之法,调伏一切众生,使各除病也。’ 不思议品第六 不思议者,佛性绝对,非思想感觉所及也。此品发挥绝对与相对之界限。 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 佛性绝对,行住坐卧,皆不离佛性,无二无别,于佛性中求坐相不可得,况床座乎?舍利弗未明心见性,故有此想。 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为床座耶?’舍利弗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 佛性绝对,觅法不可得,何况躯命?躯命尚舍,何况床座?故有求者,皆有为之法,不能明心见性。 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 五蕴本空,无可求,亦不须断除,五蕴即一念无明化身,明心见性之后,变为佛性。 非有界入之求。 十八界十二入本空,无可求,亦不须断除,皆是一念无明化身,明心见性之后,变为佛性。 非有欲、色、无色之求。 欲界、色界、无色界本空,无可求,亦无须断除,皆是一念无明化身,明心见性之后,变为佛性。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 佛性绝对,本来圆满,非求而得,诸法相对者,本来空寂,故应舍去,由是观之,无有可求,有求皆相对也。 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 苦集灭道,有修有证,皆有求也,有求皆病。 所以者何?法无戏论。 凡不究竟之相对道理,皆名戏论。 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修四谛不能脱离相对境界,故非求真法者。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 佛性本来无生故无灭,小乘求断灭众苦,则有生有灭,乃相对之生灭法,非能见不生不灭之佛性也。 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著。非求法也。 佛性绝对,本来无垢,故无所谓净,亦不受薰染,若受薰染,则有垢有净,便是相对,不是绝对,故佛性中不著一字,乃至涅槃二字,亦是染著,何则?脑筋作用,言我涅槃也,故非绝对佛性中所有。 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 佛性绝对,超越空间三界,故无行处,若有行处,便在空间时间范围之内,是相对的、有限的,不是绝对的了。 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 取舍是相对者,因有取,才有舍,皆思想感觉作用,佛性绝对,不能取亦不能舍,本来圆满完全。 法无处所。若著处所。是则著处。非求法也。 佛性超过空间时间,故无上下内外中边,亦无过现未三世,乃无所不在,无所不遍,故名绝对。 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 相是相对者,乃脑筋感觉作用,无有一定标准,故非绝对。 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 佛性如如不动,住与不住,乃相对者。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见闻觉知,就是一念无明作用,乃相对者。 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佛性空、无相、无作,故名无为,若行有为便是相对,非绝对者。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佛性乃绝对之全完,非求而得,故应无所求。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法眼净者,明白绝对之理,不为一切相对所缚也。 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 法身净土也。 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 什曰:‘自知而问者,欲令众会取信也。借座彼国,其义有二:一者欲现诸佛严净功德,致殊胜之座,令始行菩萨,深其志愿也。二者欲因往返之迹,使化流一国也。’师子之座即绝对本体。 文殊师利言:‘居士。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 超过三界时间。 有世界名须弥相。 法界实相。 其佛号须弥灯王。今现在。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 超过空间。 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 超过八万四千陀罗尼门。肇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 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之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座。无所妨碍。于毗耶离城及阎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 佛性无所不包,变秽土为净土。 尔时。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就师子座。与诸菩萨上人俱座。当自立身。如彼座像。’ 入于绝对本体,与本体合而为一。 其得神通菩萨。 已明心见性,得六通者。 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 得法身妙用。 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 未明心见性,故未得法身妙用。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就师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广。吾不能升。’ 小乘人未能达于绝对。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 参绝对本体。 于是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即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便得坐师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舍利弗仍未明佛性无所不包、无所不遍之真正体用,故以为异,维摩为说解脱不可思议法门。不可思议者,不可用脑筋测度,即绝对本体是也。六祖云:‘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 明心见性,得大自在。 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明心见性后,得八解六通,四大皆变为佛性体用。 ‘须弥’者,代表地大也,小至芥子,大至须弥,皆是佛性本体,无二无别,惟明心见性者知之,大与小平等,乃否定空间体积。 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 水大亦是佛性体用。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与此同旨,其法身也。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往来平等,乃否定往来,往来皆不离佛性,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性如如不动也。 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 否定时间也,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为一劫,一劫与七日无别,皆不离佛性,其别者,乃众生脑筋作用耳,佛性超过时间,本无别也。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相对变为绝对。 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 又菩萨以一切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 一切现象虽变幻无常,而不离佛性,佛性始终如如不动,动与静之对立统一,故否定动静。 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一毛孔普使见之。 否定空间也,明心见性之后,尘尘‘空间’、刹刹‘时间’无非佛性,无能逃于法眼者。 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著口中而身无损。外诸树木亦不摧折。 风大不离佛性,即法身妙用。 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 火大不离佛性,世界坏,佛性不坏,疏山问大随曰:‘劫火洞燃,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大随曰:‘坏。’,疏山问:‘怎么会坏?’大随曰: ‘随他去。’疏山不肯,后又问一大德曰:‘劫火洞燃,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大德曰:‘不坏。’疏山问:‘怎么不坏?’大德云:‘随他去。’疏山言下大悟。 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著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 地大不离佛性,此土与彼土无异无别。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世主身、或现转轮圣王身。 化身应身,皆不离法身,无别无二。 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又十方世界所有众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之音。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闻。 声音变为佛性,马祖云:‘我此一喝,百千三昧无量妙义俱全。’ 舍利弗。我今略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之力。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佛性绝对妙义,本不可说,今略为譬喻,若欲广说,则虽穷劫亦不可尽也。 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 小乘人闻此发挥绝对妙论,不能领会,如盲者之于相也。 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 智者闻大乘则欢喜赞叹,而发大乘心,故小乘者应回小向大,方有明心见性希望,不致如焦芽败种之无用也。 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 感极而泣,三千大千世界无不感动。 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若有菩萨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 内能破无始无明,外能破外道邪说。 大迦叶说是语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 佛性中无佛无魔,魔王乃相对界之雄,为众生所信仰或畏惧,故菩萨现作魔王,以试众生之慧力,魔益强则众生之反抗力亦益增,卒能克魔而成佛,故魔为助众生成佛之力量,倘无魔则众生将萎靡不振,不能产生否定之力量。 又迦叶。十方无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马车乘、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贝、衣服饮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 布施乃否定力之源泉,故欲令舍其所不忍舍,然后能作坚决之否定,否定‘我执’‘法执’及‘空执’,以达于绝对完全之国土。 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 欲使众生增加其否定之力,故变为魔王逼迫之,凡夫则不能也。 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 菩萨乃于困难艰苦中磨炼出来,环境益苦,则道力益坚。 疏曰:‘不思议者,绝对本体,不可以思惟感觉而达到,惟有用智慧方便打破相对之根源(无始无明),然后能达到也。故此解脱法门,名为不思议,绝对中无相对,故一切相对皆应否定,于是否定四大、否定空间、否定时间、否定来去、否定一多、否定动静、否定世界、否定变化身、否定声音……最后否定此种种相对之根源(无始无明),于是否定终止,肯定开始,相对终止,绝对开始,一切相对皆还源为绝对,此时四大是绝对,空间、时间亦是绝对,来去、一多、动静、世界、三身、声音等,皆是绝对,皆是佛性本体之妙用,故芥子与须弥不二、毛孔与大海不二、七日与一劫不二、动与静不二、变化身与法身不异,一切已超越相对之局限,而入于绝对不二之土,一切皆还源为绝对,自己便是自己的原因,故不为以外其他原因之所转,如如不动,无欠无余,故一切其他原因皆归消灭,入于此一绝对之原因矣。菩萨既证, 绝对,为度众生故,仍入相对界中,现作魔王,以教化众生,用种种逼迫,以增加众生之智慧,并加强其否定之力量,成就解脱,普使进入绝对清净平等之国土,故名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此品属于方法论。 观众生品第七 乃属于人生观方面。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明心见性菩萨,自己造得主,故如幻师。众生在一念无明支配之下,变幻无主,故如幻人。 如智者见水中月。 知其非真月,乃相对之月。 如镜中见其面像。 知其非真面,乃相对之面。 如热时焰。 燃烧时有焰,烧尽则焰灭。 如呼声响。 呼时有声,呼停声灭。 如空中云。 来去无定。 如水聚沫。如水上泡。 聚现无定,旋生旋灭。 如芭蕉坚。 芭蕉不坚。 如电久住。 电无法久住。 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 皆有名无实者,如第五大,根本无此大。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众生:其身乃四大合成,其智识乃五蕴合成,其人生乃十二因缘之过程,生惟法生,灭惟法灭,诸法既空,人生亦空,故如水月镜像,因像而现,如幻化人。 如无色界色。如燋谷芽。 无色界中,根本无色之可言,故知有名无实,众生亦然。 如须陀洹身见。 须陀洹无身见,故知有名无实。 如阿那含入胎。 阿那含不入胎,故知有名无实。 如阿罗汉三毒。 阿罗汉已断三毒,故知无中生有,众生亦然。 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 得无生忍菩萨,已绝贪恚,故知非实。 如佛烦恼习。 佛无烦恼习,故知非实有。 如盲者见色。 盲者决不见色,故知非实。 如入灭尽定出入息。 入灭尽定,则无出入息,故知非实。 如空中鸟迹。 鸟过空中,不留迹象,谓空中有鸟迹,乃决非实在之事。 如石女儿。 石女不生儿,故知非实。 如化人烦恼。 化人无烦恼,故知非实。 如梦所见已寤。 梦寤,其所见皆灭,故知非实。 如灭度者受身。 已证涅槃则不受身,故知非实。 如无烟之火。 火必有烟,无烟之火非实。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既将众生看成虚假幻化,则何能对之发慈悲救度之心乎? 肇曰:‘慈以众生为缘,若无众生,慈心何寄乎?将明真慈无缘而不离缘,成上无相真慈义也。’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 真实慈者,由绝对佛性本体发挥出来者。佛性绝对,故慈悲亦是绝对,绝对本体无缘起,故此真实慈是无缘慈,非缘于爱见而生也。世俗之慈乃由同情心或爱见而起,是相对的,故非真实慈,真实慈是绝对的,与佛性同体,故非攀缘,是不受他物影响,而本来存在者,故是真实慈。至若孔子之‘仁’,耶稣之‘爱 ’,皆有所攀缘,以众生为对象,乃相对者,故非真实慈。 行寂灭慈。无所生故。 真实慈与佛性同体,佛性绝对,无生无灭,故真实慈亦无生无灭,金刚经所谓‘不住相布施’是也。 行不热慈。无烦恼故。 世俗热心慈善事业者,乃出于爱见也,爱见未离,仍有烦恼,故其热心不能持久,或仅‘五分钟’热度,便归冷淡,故行真实慈者,不热不冷,永不厌怠,亦非烦恼所能阻止也。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真实慈与绝对佛性无二,故能超越三世,绝对平等,因为超越时间,故任何时代皆能适应,出自爱见之慈,则不能如此,譬如基督教之爱、人道主义者之爱,皆是相对者,故其慈悲乃对人,而不能对一切众生皆平等看待也。 行无诤慈。无所起故。 无诤者,无名字也。绝对佛性中,名字妄想不起,故行真实慈者,不住名字相,不为博美名而行慈善。 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 佛性绝对不二,非心法也非色法,乃自主自行,不是被动者,故名‘不二慈’。譬如世俗行善事者,不是为因果祸福所动,便是想使自己心中喜悦,此乃被动,非不二慈。 行不坏慈。毕竟尽故。 佛性绝对,无有成坏,诸漏已尽,本来圆满,故金刚经云:‘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行坚固慈。心无毁故。 佛性坚固如金刚,能毁他物而不为物毁,真实慈亦如是。 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 梵网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六祖坛经云:‘何其自性本自清净。’皆指绝对佛性也,真实慈亦如是。 行无边慈。如虚空故。 佛性无所不在,故真实慈无所不遍,普现一切众生前,如同虚空。 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 阿罗汉,华语杀结使贼,此乃自度之慈,六祖坛经所谓‘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是也。 行菩萨慈。安众生故。 六祖坛经所谓‘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也。 行如来慈。得如相故。 佛性如如不动,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来圆满现成是也,真实慈亦然。 行佛之慈。觉众生故。 引导众生入于佛之知见,此无限之慈悲也,其余世俗所行慈善事业,皆有限之慈悲。 行自然慈。无因得故。 自然者,佛性本然也。无有生因,亦无所得,以此度一切沉迷于有因有得之相对众生,使入绝对国土。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 绝对菩提心,惟有一味一相,真实慈亦然。 行无等慈。断诸爱故。 佛性平等,无有爱见,真实慈亦然。 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 修大乘者,方能明心见性,不受后有,故名‘大悲’。 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 小乘未断我执,故有疲厌,我执已破,则无疲厌。 行法施慈。无遗惜故。 大乘六度第一,以法布施,使众生藉法执以破我执。 行持戒慈。化毁禁故。 能保护正法者,名为持戒,见涅槃经,不但自己持戒,且化导众生持戒。 行忍辱慈。护彼我故。 能忍辱以德报怨,则不但自护,且能化彼。 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 不但自己精进,且能荷负众生,一同精进,是真实慈。 行禅定慈。不受味故。 小乘贪著禅味,大乘不贪著禅味,行住坐卧,皆在定中。 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 不知时者,未得谓得是也,小乘错认断六根为见佛性,中乘错认断一念无明为见佛性,皆不知时也。 什曰:‘行未满而求果,名不知时也。’ 大乘破无始无明空执,然后明心见性,故无以上错误。 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 能以方便善巧譬喻,使众生明白不知时之错误,悟入绝对,名方便慈。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沩山灵祐禅师上堂云:‘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祗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又黄山谷参晦堂禅师问:‘我无隐乎汝’意旨,晦堂曰:‘闻木樨香否?’山谷曰:‘闻。’晦堂曰:‘吾无隐乎汝。’山谷有省。佛性绝对,清净无隐,慈亦如是。 行深心慈。无杂行故。 心经所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也,乃以智慧打破无始无明之禅法,至若小乘断六根,中乘断妄想,不能见性,皆杂行也。 行无诳慈。不虚假故。 般若波罗蜜多,乃真实不虚之法门,金刚经所谓‘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是也。 六祖云:‘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乃谓绝对佛性本来具足,非修习而得也。 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 明心见性,自在无碍,远离颠倒梦想,故名‘安乐慈’。 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绝对真如本体,不能分割,众生与诸佛相同,诸佛法身,即众生未来之法身,所谓共体大悲是也。 ‘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 绝对之喜,法身本具,故无所悔,众生得之,乃其应得本得,非吾所与,无吝无悔。 ‘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祐。无所希望。’ 绝对佛性,本来圆成,舍同无舍,得亦无得,福同无福,是为真福,无得故无失,无希望,故能达于绝对。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 生死乃众生所同畏,菩萨依何道理而不畏生死?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如来绝对本体中,无生无死,悟入圆觉时,返观父母所生之身,如大海一沤,圆觉经云:‘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照以上描绘之证后情况观之,生死果何所畏?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发大乘心修大乘法,明心见性,自度度他,故名大乘心。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烦恼即一切相对者,有相对故有矛盾冲突,有矛盾冲突故有烦恼,故除烦恼者,即否定相对,破无明是也。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答曰:‘当行正念。’ 正念者,打破无始无明之禅法也。无始无明为相对之根源,故应破之,方能达于绝对不生不灭本体。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即佛性也。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此乃复从末以溯源也,善与不善,是相对者,以善法否定不善法,达于白净识,然后否定白净识,则入于不生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 身谓五蕴也。 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 欲贪为受生之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一切相对,如生死、善恶、好丑等,皆由分别比较而生,分别已生之后,才有贪欲,譬如倘不分别生死,则无有贪生怕死者。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 即一念无明是也,此为相对之根源。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 无住,即无始无明是也,乃一念无明所自出者,无始无明表面虽无相对,而有极微细之相对种子隐伏其中,一受薰染刺激,即生出一念无明,此乃相对之最后根源。 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 无始无明本无实体,如梦空华,一经打破,便归消灭,一切相对亦随之消灭,故曰‘无本’。 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虚妄不实之世界人生,以无始无明为体,生出一念无明,圆成整个相对宇宙,此与老子‘由无生有,由有归无’之体系相同。从‘无住本’能生一切法,有生便有灭,则非绝对佛性可知也。绝对佛性乃本来不生,故不灭,空、无相、无作,故无所建立者,有所建立者,即是生灭法耳。罗什误认无住本为佛性,与本无同,僧肇辈承其说,故将老子之‘无’当做和佛性同样,是指最后绝对本体,实为大错,天台宗继承罗什僧肇之义,所以天台宗结果是变为生灭法,华严宗亦是受此影响而陷于同一错误,把真如绝对本体,看成有缘起受薰染的,误尽天下苍生,不可不辩也。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 天女、天花代表一念无明,此喻明心见性后,一念无明变为佛性,故天女同于法身大士之化身。 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 菩萨已明相对之虚妄,知一念无明之不可破、不必破,故不为一念无明所转,诸大弟子尚未能转也,故有滞碍。 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大弟子欲破一念无明,而一念无明乃不可破者。 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譬谓一念无明能生相对烦恼,故欲除之。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 一念无明其实不消破,明心见性之后,一念无明变为佛性,无所分别。 仁者自生分别想耳。 认一念无明为实,故落于法执。 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 有所分别,乃一念无明见闻觉知作用也。 无所分别,则绝对佛性作用,入于绝对之后,一切皆还元为绝对,皆是清净本体、自己原因,此时无分别是佛性,分别亦是佛性,皆自己原因也。 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 一念无明还元为佛性,则念同无念,不是将念头停止。 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 什曰:‘如一罗刹,变形为马,有一士夫,乘之不疑,中道马问士夫:马为好不?士夫拔刀示之,问言:此刀好不?知其心正无畏,竟不敢加害,若不如是,非人得其便也。’佛性绝对无畏,故一切相对皆不得入。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 绝对佛性中,一切相对者皆不能立足,故无生死可畏,若畏生死,则未入绝对,色声香味触所生之相对法,皆得其便而支配之,使不能自主,则浮沉苦海矣。 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 已入绝对,则相对之五欲不奈汝何,一切色相等法,皆无法侵入,一入去便为绝对所熔化,变为绝对,古人以洪炉比绝对,以一点雪比相对,一点雪入洪炉中,无有不被熔化者。 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结习未尽者,无始无明未破也,则未入绝对,故为相对所转,而不能转相对为绝对,若无始无明已破,则无始虚妄习气已尽,进入绝对,故能转相对而不为相对所转也。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物者,一切相对也,如来者,绝对佛性是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 明心见性后,一念无明变为绝对佛性,为绝对本体之妙用,故曰‘如耆年解脱’。此时法身(佛性)是体,应身(六根)报身(见闻觉知)是用,体用一如,无别无二,故名一体三身。 室者,比喻法身。天女,比喻报身(即一念无明)。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 耆年解脱,即明心见性,已超过时间,则无所谓久暂也。 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 小乘以默然无言为解脱之体,是未入绝对,以无始无明为体也。若真解脱者已入绝对,体用具足,则默然无言是体、是解脱相,而言说文字则是用,亦是解脱相,动静一如矣。 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 明心见性之后,言说文字皆还元为绝对,是绝对本体自己原因,超过空间,故不在内外两间,若离文字说解脱,便是有内有外,有‘解脱与不解脱’之别,则仍在相对范围之内,未入绝对,非真解脱也。 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一切相对皆还元为绝对,无二无别,故相对即绝对,色即是空之谓也。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佛为未明心见性者说离淫怒痴,若已明心见性,则淫怒痴还元为佛性,亦是解脱相也。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 小乘果有得有证,所谓非时证也。而大乘明心见性,乃无得无证,万德本来圆成,故辩才无碍。 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为增上慢。’ 有得则有失,有证则有不证,仍在相对范围中,未证而谓己为已证,则是增上慢矣。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 天所发挥,皆绝对道理,已超过三乘范围,而舍利弗乃小乘人,故未领其旨,尚问其以三乘为何志求。 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 已明心见性进入绝对,则无三乘之别,然为度生故,仍随其根性大小而化之。 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 绝对国土,唯有一味,故如入瞻卜林不嗅余香,若有二味,则是相对矣。 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 此室比喻绝对佛性,一切相对皆不能立足,声闻辟支佛皆相对者,故非此室所容。 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 凡闻大乘绝对之理者,皆愿回小向大,此劝舍利弗改修大乘也。十有二年,譬喻十二因缘,大乘人修禅法,乃用一念无明统六根,以打破无始无明而见佛性,见性后,一念无明变为佛性。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 室喻法身,绝对法身,光明遍照一切。 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 法身绝对,离诸相对,无垢无净,无菩提亦无烦恼。 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 梵天菩萨明心见性后,同证此法身,续佛慧命,永无断绝,故曰来会不绝。 此室常说六波罗蜜不退转法。是为四未曾有难得之法。 唯修大乘者,可得法身。 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曾有难得之法。 发挥绝对妙理,为第一义之乐。 此室有四大藏。众宝积满。周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曾有难得之法。 四大藏者,常乐我净是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名绝对。 此室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阿閦佛、宝德、宝炎、宝月、宝严、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难得之法。 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证道歌云:‘非但我今独达了,河沙诸佛体皆同。’‘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此室一切诸天严饰宫殿诸佛净土。皆于中现。是为八未曾有难得之法。 法身净土,无所不包也。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乐于声闻法乎?’ 绝对妙法,不可思议,闻而契悟,则不复乐于二乘之法矣。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 一念无明本是相对,见性之后变为绝对,绝对中无男女相,故不必转也。 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 一念无明变幻无定,诸法出于一念无明,故无定相、善恶好丑,男女平等,未始有准,故不必转。 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 舍利弗为一念无明所转而不自知。 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 能转一念无明为佛性,则得法身矣。舍利弗未见性,故不能转,一切女人喻未见性者之为一念无明所支配也。 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男身女身,因一念无明而现,变幻无实,一切法亦然。 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女身色相因一念无明而现,亦因一念无明而灭,故无在又无不在。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一切诸法,出自一念无明,皆相对者,生灭无常,无在又无不在,乃佛所说也,故佛欲人破此法执,勿为法所缚。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 此乃追诘一念无明生处。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一念无明已变为佛性妙用,故佛性所在,一念无明亦在。 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 佛性本来现成,非没而后生。 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 众生佛性,亦本来现成,无生无灭,非没而复生者。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 有得有失,乃相对者,如圣者可以变为凡夫,凡夫可以变为圣者是也。至若绝对佛性,无得无失,本来现成,若言有得,则未入绝对可知也,故金刚经云:‘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沙河。皆谓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绝对佛性本体中,无所谓佛,无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亦无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释迦为引导众生,故以世俗文字数而说有三世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倘明心见性,则知此等名字数皆归消灭,一切皆是绝对。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汉道耶?’曰:‘无所得故而得。’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 舍利弗至此,始明无得之旨,天女所启发也。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诸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明心见性得法身,一念无明为法身妙用,能游戏神通,以教化众生也。 疏曰:‘观众生品者,明心见性后,度生处世之态度也。悟后之人,佛性作主,一切皆由佛性发挥,就佛性立场以观众生,则众生如同幻化,然众生虽虚幻不实,而众生之佛性,则不增不减,故菩萨以其同体大悲而发救度之宏愿,菩萨之大慈大悲,乃自佛性上发挥,是绝对者,与世俗做慈善事业及耶稣之博爱、儒家之仁义不相同,博爱仁义,皆是相对者,出自爱见,行于时空,无有标准,所谓‘人天小果’是也。至若菩萨之慈悲喜舍四无量行,皆是绝对者,不住于相而行,故能平等,故无疲怠,导归于无余涅槃,则生死是两头话,何足畏耶?菩萨依如来慈悲之力,由住度脱一切众生,而归于无住,乃由烦恼、生灭、善不善、欲贪等相对法,追而究之,则此种种相对者,皆以颠倒想一念无明为根本,一念无明则以无住之无始无明为根本,至此无始无明境界,则一切相对已消灭,然尚有极微细之相对种子隐伏,故非真正之绝对也。于是复借天女之口,以伸明绝对之义。天女者,本为一念无明,见性之后,则变为佛性矣。佛性离于相对,故无分别,其分别亦佛性也,故无得而得也。’ 佛道品第八 佛性能转万物,使一切相对皆变为绝对也。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 通达佛道者,明心见性之后,无有挂碍,行于非道而不受薰染变易,所谓能转万物而不为物转是也。 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什曰:‘非道有三种:一者恶趣果报。二者恶趣行业。三者世俗善业及善业果报也。凡夫非其本实而处之,皆名非道。处非而不失其本,故能因非道以弘道,因非道以弘道,则斯通达矣。譬如良医,触物为药,故医术斯行,遇病斯治。’ 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答曰:‘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 无间者,犯五逆罪入地狱,受无间断之苦也。明心见性者,虽行五无间而心无恼恚,不为所转也。黄檗传心法要云:‘能转五逆为佛性,则罪福二不矣。’ 至于地狱。无诸罪垢。 明心见性者,处地狱如天宫,佛性不受污染也,能转地狱为天宫,则地狱天宫不二矣。 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 虽于畜生道而无无明等过,不受轮回,能转畜生无明等为佛性,则生佛不二矣。 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 虽行于饿鬼道而佛性依然不变,功德圆满,不增不减。 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 就是行于色无色界,小乘人所认为最高境界者,明心见性之人,视之与地狱等,不以为胜,因其仍属相对,而非绝对也。 示行贪欲。离诸染著。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 虽行于三毒,而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能转则烦恼菩提不二矣。 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虽示悭贪,而能舍一切相对者。身命亦相对者,故能舍之,能转悭贪为布施也。 又如南泉杀猫、归宗斩蛇,虽示毁禁而安住净戒,能转毁禁为净戒,则持犯不二矣。 示行嗔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 肇曰:‘示行六蔽,而不乖六度也。’ 冰曰:‘能转六蔽为佛性也,则世间与出世间不二矣。’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用善巧譬喻,以发挥大乘经义,虽迹近谄伪,而不离佛性,转谄伪为佛性。 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 虽示憍慢,然为增加众生忍辱之行,使得渡过彼岸,故如桥梁。 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 昔汾阳善昭禅师,虽以呵骂为佛事,而心常清净,用以接引后学也。 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 譬如我们现在用西洋哲学来发挥佛理,目的在引一般研究西洋哲学者到佛法园地中来,故所言乃顺佛智慧,不随他教。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 虽有时若行小乘法,而实欲使众生闻大乘法也。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 虽有时若行中乘法,而实欲使众生成就大乘法也。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宝手功德无尽者,明心见性之后,利机应物,功德无尽也。荷泽证道歌云:‘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 外形虽残,而佛性则相好庄严,圆满无缺。 示入下贱。而生佛种性中。具诸功德。 虽示生于下贱阶级,而佛性则平等,无有增减尊卑,佛之提倡阶级平等,乃自佛性平等之立场上发挥出来者。 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 那罗延,天力士名也,志力勇猛。明心见性菩萨貌若羸劣,而志力之勇猛有如那罗延力士。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 肉体虽有老病,而法身不老不病,故不畏生死。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 虽有资生之具,而实无所贪恋。 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 法身大士不为色欲所转。 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 貌似讷钝,而所言不离佛性。 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 有时混迹外道,而以正法度众生。 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 遍入异道中,以断因缘邪执而救度之。 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虽现涅槃,而入生死中以度众生。 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以上所举皆为非道,而菩萨行之无碍,故名通达佛道,未明心见性者不能也。 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什曰:‘自相遇以来,维摩独说,似是辩慧之功,偏有所归,今令彼说,欲显其德音也。亦云推美以为供养。’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 谓明心见性之后,身见变为佛性,此肉身即具足法、报、应一体三身也。 肇曰:‘有身,身见也。夫心无定所,随物而变,在邪而邪,在正而正,邪正虽殊,其种不异也。何则?变邪而正、改恶而善,岂别有异邪之正、异恶之善,超然无因,忽尔自得乎?然则正由邪起,善因恶生,故曰:众结烦恼为如来种也。’如此解释,则是将邪念改为正念,恶事改为善事,便可明心见性,便是如来种,其实邪正善恶皆是相对者,有善则有恶,有正则有邪,改来改去,无有了期,故正念即是邪念,善事等于恶事,非佛性也。佛性体中,无邪无正无善无恶,一切不二,邪固应破,正亦应破,皆出一念无明作用,一念无明不必断,只消把无始无明打破,则佛性现前,善恶不二,才是究竟方法,僧肇之见,误人不浅,天台华严,皆被贻误,成为不澈底之有为法。 无明有爱为种。 明心见性之后,无明有爱皆还元为绝对,皆是绝对本体之自己原因。 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 明心见性之后,三毒、四颠倒、五盖皆变为佛性。 六入为种。 六入变为佛性。 七识处为种。 七识处亦变为佛性。 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 八邪法、九恼处、十不善道皆变为佛性。 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变为佛性,以上所举各种邪法,皆相对者,出自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不可破,明心见性后,变为佛性,故一切邪法亦变为佛性。 曰:‘何谓也?’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见无为入正位者,即小乘断六根,证罗汉果,中乘断一念无明,证辟支佛果是也。虽入正位,其实是堕于无所有空执,变为定性声闻缘觉,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泾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二乘堕空执,如高原不生莲华,一念无明虽为邪法根源,然可利用,以打破空执(破无始无明)而见佛性,如淤泥能生莲花,故菩萨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故断烦恼者,则住于清净空执境界,不能前进,只是相对之涅槃,而非绝对之涅槃也。 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楞伽经云:‘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乃指二乘入无为正位,不能发大乘心之害也,故佛斥为焦芽败种,禅宗祖师斥为‘死水中作活计’‘堕入黑山鬼窟’‘无明窠臼’,皆指此也。 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二乘断六根及一念无明,安住正位,耽无为禅味之乐,故不能前进,大乘利用此烦恼之一念无明,打破根源无始无明,而见佛性,如入烦恼海中,以获一切智宝也。 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 一切相对者,皆可还元为绝对。 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 迦叶为激发小乘中乘人,使回小向大,故重伸文殊之语。 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凡夫非定性,故于佛法有反复,能往前升进,而声闻断六根,其性已定,则无反复,不能起大乘心,断绝三宝。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 世俗眷属,皆虚妄非真,惟法身眷属,乃真实不虚者。 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大乘菩萨,以智慧为母而自度,以方便为父而度他。 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 一切导师皆以自度度他为目的。 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 此皆法身妙用,明心见性,此之眷属也。 毕竟空寂舍。 以佛性为屋舍。 弟子众尘劳。 八万四千尘劳皆我弟子,听我驱遣。 随意之所转。 佛性能转万物而无碍。 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 以三十七助道品为善知识而亲近之。 诸度法等侣。 六度诸法以为伴侣。 四摄众妓女。 以四摄众以为妓女而自娱。 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 以诵经为音乐。 总持之园苑。 什曰:‘总持广纳,为众妙之林,奇玩娱心,犹如园苑也。’ 无漏法林树。 以无漏为树林,则普荫群生矣。 觉意净妙华。 以觉意为华,则净妙美好,永无凋谢矣。 解脱智慧果。 以解脱智慧为果,则永无失堕矣。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 以八解脱为池,以正定为水。 布以七净华。 什曰:‘一戒净,始终净也。身口所作,无有微恶,意不起垢,亦不取相,亦不愿受生,施人无畏,不限众生。二心净,三乘制烦恼心、断结心,乃至三乘漏尽心,名为心净。三见净,见法真性,不起妄想,是名见净。四度疑净,若见未深,当时虽了,后或生疑,若见深疑断,名度疑净。五分别道净,若能见是道宜行、非道宜舍,是名分别道净。六行断知见净,行谓苦难、苦易、乐难、乐易四行也,断谓断诸结也,学地中尽未能自知所行所断,既得无学尽智、无生智,悉自知见所行所断,通达分明,是名行断知见净。七涅槃净也。’ 浴此无垢人。 明心见性,乃无垢之人。 象马五通驰。 以五通为象马,而游戏于圆觉海。 大乘以为车。 以大乘车而运载一切众生,同登法身净土。 调御以一心。游于八正路。 以绝对真心为御。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 绝对佛性,本无惭愧之可言,然为去众生我慢,故常以惭愧示之。 深心为华鬘。 深心者,能深入无明窠臼而捣毁之,乃用功之主要方法,犹鬘之在首也。 富有七财宝。 以信、戒、闻、舍、慧、惭、愧七种财宝布施众生。 什曰:‘信戒闻舍慧惭愧也,处家则能舍财,出家则能舍五欲及烦恼也,由信善故持戒,持戒则止恶,止恶已,则应进行众善,进行众善,要由多闻,闻法故能舍,能舍则慧生,故五事次第说也,五事为宝,惭愧为守人,守人于财主亦是财,故七事通名财也。’ 教授以滋息。 以教授众生,宏扬正法,为生养滋息。 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 使众生如法修行,回向大乘为利益。 四禅为床座。从于净命生。 以四禅为床座,以法身为生命。 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 什曰:‘向说床则致其安寝,安寝则觉之有法,故次说乐,外国贵人眠时,要先敕乐人,明相出时,微奏乐音,然后乃觉,今以多闻法音,觉其禅寝也。’ 甘露法之食。 法身以涅槃甘露为食。 解脱味为浆。 法身以解脱味为浆。 净心以澡浴。 以自性本来清净为澡浴。 戒品为涂香。 以净戒为香。 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踰。 法身绝对,故一切相对者遇之即被摧灭。 降伏四种魔。胜旛建道场。 什曰:‘外国破敌得胜,则竖胜旛,道场降魔,亦表其胜相也。’ 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悉现诸国土。如日无不见。 法身虽无起灭,而妙用无穷,故普现一切众生之前,如日之无不见也。 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 佛性遍满十方,三世诸佛,同一法身,无异无别。 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 虽知佛及众生,皆是假名,而常以法身净土不易之理教化众生。 诸有众生类。形声及威仪。无畏力菩萨。一时能尽现。 无畏力菩萨代表法身绝对之力,宇宙间众生形声及威仪,皆绝对力之表现也。 觉知众魔事。而示随其行。 示入魔事中,以教化众生,魔事即一切相对矛盾之事,菩萨利用相对以否定相对,圆觉经所云‘以幻修幻’是也。 以善方便智。随意皆能现。 为度生故,以方便智慧,随意发挥妙理,以开示悟入。 或示老病死。成就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达无有碍。 以生老病死之人生观示众生,使知生之如幻。 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众生有常想。照令知无常。 以成住坏空之世界观示众生,使知无常之理。 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经书禁咒术。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 众生皆具佛性,故一经教导,无数众生,皆受感化而行佛事。 世间众道法。悉于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堕邪见。 外道亦具佛性,故一经感化,即出家皈依佛教。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 天王亦具佛性,皈依佛法。 或时作地水。或复作风火。 四大皆具佛性。 劫中有疾疫。现作诸药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众毒。 以法药除众生病。 劫中有饥馑。现身作饮食。先救彼饥渴。却以法语人。 以法语资粮,救众生爱欲饥渴。 劫中有刀兵。为之起慈悲。化彼诸众生。令住无诤地。 以无诤三昧,潜消刀兵之苦,佛性绝对,故无矛盾冲突诤论。 若有大战阵。立之以等力。菩萨现威势。降伏使和安。 大战阵者,两阵对立,即大矛盾、大冲突也。则以佛平等之力,转使消归于平等,而得安和自在。 一切国土中。诸有地狱处。辄往到于彼。勉济其苦恼。 众生为烦恼所焦迫,如处地狱之中,倘得平等自在之法治之,则烦恼变为清凉、地狱变为净土矣。 一切国土中。畜生相食啖。皆现生于彼。为之作利益。 行于众生道以度众生。 示受于五欲。亦复现行禅。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 在欲界中而示行禅法,则其定力更强,使魔屈伏,无可奈何。 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在欲行禅,乃不断六根、不断一念无明,而利用六根一念无明,以破其根源无始无明,而见佛性,如火中生莲华。 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示淫欲之害,以度众生。 或为邑中主。或作商人导。国师及大臣。以祐利众生。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因以劝导之。令发菩提心。我心憍慢者。为现大力士。消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 人之憍慢贡高者,皆生性薄弱之表现,能自制其憍慢贡高者,乃有大力之人也,可以进于道矣。 其有恐惧众。居前而慰安。先施以无畏。后令发道心。 以四无畏精神,消灭众生恐惧之心。 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开导诸群生。令住戒忍慈。 离欲界而入于色界中,化小乘众生,使发大乘戒忍慈悲之心。 见须供事者。现为作僮仆。既悦可其意。乃发以道心。随彼之所须。得入于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给足之。 由佛性上发挥方便之力,妙用无穷。 如是道无量。所行无有涯。智慧无边际。度脱无数众。 用之则其道无量,收之则无相无作,故度脱无数众生,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佛性不增不减故也。 假令一切佛。于无数亿劫。赞叹其功德。犹尚不能尽。 所谓不可称、不可名是也。 谁闻如是法?不发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痴冥无智者。’ 闻此而不发菩提心者,则冥顽不灵可知矣。 疏曰:‘明心见性之后,处世度生之态度也,悟后之人,一切皆由佛性做主,能转万物而不为物转,故行于非道而无障碍,使非道变为佛道,则无往而不通达矣。故一切相对者,皆是绝对如来之种子,六根及一念无明等,即是成佛之种子,小乘中乘人断六根及一念无明,以为‘见无为法入正位’矣,其实是堕在无始无明窠臼中,变为定性声闻,无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焦芽败种,断佛慧命,反不若具足凡夫矣,可不悲哉。明心见性菩萨,以智度为母,方便为父,故能广度众生。其于己也,则超越有限而入于无限,一切世俗妻子财产眷属,本属有限者、变幻无定者,而明心见性菩萨,以法喜为妻、慈悲为女,以至园林屋舍,无一非绝对佛性之圆满功德,现成具足,自由平等,较之世俗为何如耶?其于众生也,则能以方便力,随类化导,因佛性妙用无穷,故所行无有涯际,度脱一切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自性本来圆满故也,则佛道岂可以言说赞叹哉!’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观此品,而相对与绝对明矣。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 自始会以来,唯二大士相对答,此欲勘验诸菩萨功力浅深,故令各述心得,凡有缘起者,皆是二法,二法就是相对法,由二法推而广之,则万事万物皆是相对立者、矛盾者、冲突者,若归纳为一,则一与零为相对,亦是二法代表一法,而不二法,则代表绝对本体也。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有生有灭,便是相对,相对便是妄想,皆出自脑筋作用也。脑筋作用就是‘一念无明’,一念无明是活动的、变幻无定的,故名‘生’。把一念无明停止,则入于‘无始无明’,无始无明是无知无觉的、不动的,故名‘灭’。所以‘生’是一念无明‘生’、‘灭’是一念无明‘灭’,老子之‘有生于无’,就是一念无明生于无始无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复归于无极’,就是无生有,有又归于无,是生灭轮回跑不完的圈子,所以名为 ‘生灭法’。老子是误认‘无始无明’为真实本体的,其实‘无始无明’未破,则不能见到真实绝对的佛性本体,因为无始无明外表虽若空无所有,而实际上是有极微细之无始虚妄种子隐伏著,这就是相对之种子,待受到了刺激,此种子即发生出来,便是‘一念无明’,所以‘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便是相对之根源, ‘二’之根源,须打破相对的种子,则生灭之根已除,便入于绝对不生不灭之域,即佛性法身是也。佛性离于相对,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一非二,故名‘不二法门’,法自在菩萨乃认无始无明为佛性。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 此指断六根,我、我所空,为佛性也。我及我所,皆一念无明范围,无我则入于无始无明范围,非佛性也。表面似平等,而实非真平等也。 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 受是一念无明,不受是无始无明,无始无明空无所有,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非佛性。佛性非语言所及。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垢净是一念无明,无垢净是无始无明,乃错认无始无明以为佛性。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即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动与念是一念无明,不动与无念是无始无明,无始无明表面似无所分别,然非佛性也。 善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一相无相是一念无明分别作用,入于平等是入于无始无明,乃错认无始无明为佛性。 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 有菩萨心声闻心,是一念无明,无菩萨心声闻心,是无始无明,乃错认无始无明为佛性。 弗沙菩萨曰:‘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什曰:‘二十八宿中,鬼星名也。生时所值宿,因以为名也。’ 善不善是一念无明,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是入于无始无明,乃错认无始无明为佛性。 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罪福是一念无明分别作用,若罪福平等,则是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师子意菩萨曰:‘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著于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什曰:‘师子度水,要截流直度,曲则不度,此大士以实智慧,深入诸法,直过彼岸,故借以为名也。’ 有漏无漏是一念无明分别作用,‘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著于相,亦不住无相’,是入于无始无明无分别境界,非佛性也。佛性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净解菩萨曰:‘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有为无为是一念无明,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入于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世间出世间是一念无明,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善意菩萨曰:‘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然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生死涅槃是一念无明分别作用,无生死缚解是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尽不尽为一念无明,无尽相即是空,乃入于无始无明空执境界,非佛性也。 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我、无我为一念无明,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入于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权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明、无明是一念无明分别作用,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入于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色空是一念无明分别作用,色性自空是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四大与空大为一念无明分别作用,四大皆空是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安住其中。是为入不二法门。’ 根与尘为一念无明分别作用,根性不受尘境,寂灭安住,是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于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六波罗蜜与回向一切智性等法相,皆一念无明,入于一相,是入于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空、无相、无作是一念无明,三解脱是一解脱,乃入于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佛法僧是一念无明分别作用,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是入于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不惊不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身是五阴身,灭是涅槃,皆一念无明作用,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是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上善菩萨曰:‘身口意善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三业是一念无明作用,三业无作相是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福田菩萨曰:‘福行、罪行、不动行为二。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福行、无罪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福行、罪行、不动行是一念无明作用,三行空而不起,是入于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从我起二,是由我而起一念无明作用,一念无明起,则一切皆对立矛盾,若将一念停止,则无有能识及所识者,以为便是佛性,其实乃入于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有所得是一念无明,无所得是无始无明,非佛性也。 月上菩萨曰:‘闇与明为二。无闇无明则无有二。所以者何?如入灭受想定。无闇无明。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闇与明为相对,即是一念无明分别作用,入灭受想定,是入于无始无明境界,表面平等,而实尚有极微细相对种子隐伏,非佛性也。 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乐涅槃、厌世间是一念无明作用,无乐无厌是入于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珠顶王菩萨曰:‘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正邪是相对,即是一念无明分别作用,无邪无正,是入于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实不实为相对,是一念无明分别作用,无见无不见,是入于无始无明境界,非佛性也。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前诸菩萨虽已明一念无明之为相对者、不实者,而误入无始无明境界,为绝对佛性,故所说皆不离二也,其实见性之后,相对即是绝对,一念无明即是佛性,文殊则谓绝对本体,乃无言无说无示无识者,此遮诸菩萨言说之非也。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文殊遮言说之非,而维摩则连言说亦不肯出口,则是‘无缝塔’矣,入无余涅槃矣,能入无余涅槃者,则虽说也同于无说,度尽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故释迦曰:‘我四十九年说法,未曾说著一字。’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于此众中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 疏曰:‘诸菩萨虽知相对之非实,已破法执,然误认无始无明为佛性,尚未破空执也。文殊表言说之非,而维摩则默然不语,仅示其体耳,得体则用备矣,勿谓维摩未曾说也。’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中 终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下 香积佛品第十 以香喻佛性也。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 什曰:‘舍利弗独发念者,其旨有三:一者结业之体,未能无资。二绝意大方,乐法不深。三推己有待,谓众亦然,处弟子之上,宜为众致供也。’ 生曰:‘不念弟子者,以其自有乞食法。’ 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 肇曰:‘佛说八解脱,乃是无欲之嘉肴,养法身之上鳝,仁者亲受,谓无多求,然方杂食想而欲听法,岂是元举来求之情乎?’ 冰曰:‘明心见性,得八解脱,生死已了,杂欲已变为绝对佛性,故无食想,然非谓见性之后,便不饥不食也,如黄檗传心法要云: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颗米,则此白米饭,即是香积饭矣。’ 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 即佛性绝对之食也。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 入绝对本体。 以神通力。 发挥佛性妙用。 示诸大众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 超过十信、十行、十地、十回向、等觉、妙觉,便是法身净土。 有国名众香。 绝对香也。 佛号香积。 绝对法身佛也。 今现在。 无时不在。 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 最后之真实。 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 无二乘脑筋分别作用。 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 惟说法身妙理。 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 行住坐卧,皆是佛性。 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一切皆变为佛性,无所不在。 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 皆修大乘明心见性者。 此诸大众。莫不目见。时维摩诘问众菩萨:‘诸仁者。谁能致彼佛饭?’以文殊师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 上品维摩默然,此则文殊默然,互相呈示绝对之体,余诸菩萨尚未见性,然得文殊之力,亦皆默然。 维摩诘言:‘仁此大众。无乃可耻。’文殊师利曰:‘如佛所言:勿轻未学。’ 虽未见性,然非无佛性也。 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 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词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以绝对之食,施于相对众生,使回相对为绝对。 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举众皆见其去。到众香界。礼彼佛足。又闻其言:‘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何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 绝对界中无相对者,故以为问。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不可思议解脱。为诸菩萨说法。故遣化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 欲以绝对化相对。 彼菩萨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无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饶益众生。’ 绝对佛性,普遍十方。 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摩诘等诸菩萨众。’佛言:‘可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惑著心。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又汝于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所以者何?十方国土皆如虚空。又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 恐相对界中人,闻绝对法而生疑惑,未能证入绝对,故以为嘱。 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承佛威神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时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座。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其上。时。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绝对之香,无所不遍。 时毗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诘舍。 外道亦喜探求绝对本体之理。 见其室中菩萨甚多。诸师子座高广严好。皆大欢喜。礼众菩萨及大弟子。却住一面。 外道虽企图明白绝对本体,然未能悟入,仅能在本体之外,作观察而已。 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界诸天。闻此香气。亦皆来入维摩诘舍。 诸天神灵,皆为绝对所吸引,无能离于绝对本体者。 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 佛性绝对之味也。 大悲所薰。 乃绝对心所熏而成就者。 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绝对者,无限也。若以相对有限之意而视绝对,则绝对变为相对,无限变为有限了。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有异声闻念:‘是饮少。而此大众人人当食。’ 声闻未证绝对,仍以多少数量之心测度绝对。 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 勿以相对心测度绝对也。 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搏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 四海及须弥虽大,然是相对者,终有穷尽,可称量,是有限者,若绝对甘露味饭,则是无限,不可测量。 所以者何?无尽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终不可尽。’ 明心见性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皆是佛性妙用,应用无尽。 于是钵饭。悉饱众会。犹故不儩。其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又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众香国土诸树之香。 证绝对之后,其所发挥一语一默,皆不离绝对,即毛孔亦发出绝对妙香。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 但以绝对之香,使人悟入,即直示佛性也。 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触著机缘便悟绝对,证悟之后,一切不离绝对,功德圆满具足。 彼诸菩萨问维摩诘:‘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 众生刚强难化,故说小乘二乘因果报应之事,以警戒之,说浊边过患以调伏之,其实自性清净,本无如许多过患也,凡此种种说法,皆相对者也,先以相对否定相对,然后悟相对之非。 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是口邪行、是口邪行报、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是杀生、是杀生报、是不与取、是不与取报、是邪淫、是邪淫报、是妄语、是妄语报、是两舌、是两舌报、是恶口、是恶口报、是无义语、是无义语报、是贪嫉、是贪嫉报、是嗔恼、是嗔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悭吝、是悭吝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嗔恚、是嗔恚报、是懈怠、是懈怠报、是意乱、是意乱报、是愚痴、是愚痴报、是结戒、是持戒、是犯戒、是应作、是不应作、是障碍、是不障碍、是得罪、是离罪、是净、是垢、是有漏、是无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为、是无为、是世间、是涅槃。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儱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 什曰:‘马有五种:第一见鞭影即时调伏。第二得鞭乃伏。第三以利锥刺皮乃伏。第四穿肌乃伏。第五彻骨乃伏。众生利钝,亦有五品:第一但见他无常,其心便悟。第二见知识无常,其心乃悟。第三见兄弟亲戚无常,其心乃悟。第四见父母无常,其心乃悟。第五自身无常,极受苦恼,复加以苦言,然后乃悟也。 ’ 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 世尊隐其绝对无量之法门,而先以相对有限法门,调伏众生,皆绝对界中所无也,贫所乐法,即有限、贫乏之法,即智慧贫乏之人所乐之法也。 什曰:‘晦迹潜明,自同贫乞,自同贫乞则与相接,接则易邻,故为贫所信乐也。’未尽合。 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维摩诘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 惟相对界中,才有矛盾不善之事,菩萨居此,其道大行,饶益周广,故有十事善法以度众生,若绝对净土中,则无矛盾及善不善,则无众生可度,无善法可立矣。 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嗔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 六度皆相对界中法也,若绝对界中,则本无贫穷,故不用布施,本无毁禁,故不用净戒,本无嗔恚,故不用忍辱,本无懈怠,故不用精进,本无乱意,故不用禅定,本无愚痴,故不用智慧。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 绝对界中,无八难,故不用除难法,无乐小乘者,故不用大乘法,无无德者,故不用善根,众生本来成就,故不用四摄法。 彼菩萨曰:‘菩萨成就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什曰:‘深行菩萨,非所疑也。今浅行者处不净国,恐其行浅功微,未能自拔,譬如少汤,投之大水,亦如少力之人,入水救溺,未能兼济,则与彼俱沦,故问以何为法得生净国也。’ 维摩诘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 什曰:‘如一比丘,林中坐禅,时至须食,持钵出林,路逢恶贼,恶贼引弓射之,比丘怒己自责,不生恶心,又指腹语贼:汝应射此,我为彼出林,故致斯恼,此腹之罪耳。省己恕物,类如此也。不讼彼短,不如彼钝根维那,就地舐秽,求人短也。省己过,乃至求诸功德,通为一事。’ 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 专一心志,以求明心见性。 维摩诘、文殊师利于大众中说是法时。百千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疏曰:‘未明心见性者,为杂欲所支配,明心见性者,离于杂欲食,惟以甘露饭为食,故黄檗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此品以香代表绝对佛性,香积佛国,即绝对净土也。其土超越于十信、十行、十地、十回向、等觉、妙觉之上,一切皆是绝对,故其大士不知相对为何物,有如娑婆世界小乘二乘之人不知绝对为何物也。释迦牟尼佛为一大事因缘出世,在娑婆世界为众生说法,使由相对而进入绝对,维摩居士亦欲以绝对饶益众生,故借彼绝对之香,以薰此会中大众,使咸舍有限之欲乐,证入绝对,享无限之快乐也,后世祖师擎拳、竖拂、打鼓、吹毛,皆与此同旨。’ 菩萨行品第十一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入三昧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明心见性之人,心心相应。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会中大众已受绝对香之薰,则可见佛矣。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著地。 佛性无所不遍,无所不在。 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坐。即皆受教。众坐已定。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明心见性之无碍。 ‘唯然。已见。’‘汝意云何?’‘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真如佛性,非脑筋所能测度。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难言:‘此所从来?’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维摩诘言:‘至此饭消。’曰:‘此饭久如当消?’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 七日者,前七识也,一念无明范围。 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 声闻入正位,六根已断,则香消矣。 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 心解脱者,断一念无明,落于空执,则香消矣。 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各随众生根性而获益也。 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香可作佛事,则万事万物皆可作佛事,所谓随拈一法,皆是佛法。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佛性绝对,如太阳,太阳光明一照,一切皆变为佛性。 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 有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曰:‘庭前柏树子。’ 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 鸟窠吹布毛、古德展坐具、古德打禅床,皆是。 有以饭食而作佛事。 赵州吃茶去、婆子问点那个心,皆是。 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 扬眉舜目、举手垂足,皆是。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 呵佛骂祖、丹霞烧佛,皆是。 有以虚空而作佛事。 禅师问:‘你解捏虚空否?’ 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此皆直接表示佛性,禅宗祖师以喝棒怒骂接引后学,皆直接方法也。 有以梦、幻、影向、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此以譬喻寓言,引导众生,此乃间接方法也。 楞严经云:‘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有以声音、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十二部经、三藏文字,皆是。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示以佛性本体也。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随拈一法,皆是佛法,一切不离佛性。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什曰:‘烦恼根本有四,三毒及等分也,二万一千尘垢属一病,四病,故八万四千也,总说则八万四千,别相则无量,今言八万四千,则摄无量,故为门也。佛事有三种,一以善作佛事,光明神力说法等是也。二无记,虚空是也。三以不善,八万四千烦恼是也。譬如药师,或以良药,或以毒药,治人病也。佛亦如是以烦恼,如佛以爱度难佗也,嗔恚化恶龙比也。’ 肇曰:‘众生皆以烦恼为病,而诸佛即以之为药,如淫女以欲为患,更极其情欲,然后悟道,毒龙以嗔为患,更增其忿恚,然后受化,此以欲除欲,以嗔除嗔,犹良医以毒除毒,斯佛事之无方也。’ 冰曰:‘三毒、五阴、六根、一念无明,皆不消断,反可利用以破无始无明,明心见性后,皆变为佛性。’ 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证入绝对,明心见性。 菩萨入此门者。 证入绝对之门。 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法身净土,平等不二,故净不足喜,不净不足忧,佛性本来平等,为教化众生,而有净不净耳。 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无碍慧无若干也。 若干者,相对也,佛土虽有若干,而佛性无若干,色身虽现若干,而法身绝对之慧无若干也。 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向等。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 什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今言三藐三佛陀,言正遍觉也。见法无差,故言正,智无不周,故言遍也,出生死梦,故言觉也。’ 冰曰:‘法虽多种,明心见性,只有一种。’ 名为多陀阿伽度。 肇曰:‘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而来,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圣同辙,故名如来,亦名如去。’ 什曰:‘多陀阿伽度,秦言如来,亦言如去,如法知、如法说,故名如也。诸佛以安隐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隐去,此佛亦如是去也。’ 名为佛陀。 什曰:‘佛陀,秦言觉也,凡得道名为觉,觉有二种:一于四谛中觉,二于一切法中觉,觉而不尽,则非真觉,故无觉名也,如佛问舍利弗,三问不答,天女问,默然无言,此未免于睡也。言遍、言如、言觉,此三名则是体极之称,足以明诸佛同等,异于二乘也。’ 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 三句表示绝对无限,劫寿乃相对者、有限者,故相对不能容纳绝对,有限不能测量无限也。 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 相对者,无论如何,不能测量绝对也。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日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众香世界菩萨得体未得用。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有尽无尽,即是相对,超越有尽与无尽,则入绝对。 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有为无为是相对,是两头话,菩萨不断有为,亦不住无为,无取无舍,体用一如。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不悲。 明心见性之后,以大慈大悲度众生,仍属有为。 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虽入大定,而能起用以度众生,不忽不忘。 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 使众生植善根也。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 以绝对心,行相对法,出生入死,以度众生。 于诸荣辱。心无忧喜。 八风不能动。 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 二乘禅定远离妄想,得清净乐,耽著净境,不能度生,故不以为贵也。 不著己乐。庆于彼乐。 不贪著禅味己乐,而以他人能见性为乐。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 什曰:‘禅定有三种: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凡夫禅,生高慢我心,小乘禅,独善求证,能烧众善,坏无上道根,于菩萨则为恶趣,故视之如地狱也。’ 冰曰:‘小乘二乘禅定,落于法执空执,祖师所谓黑漆桶底、黮黮黑暗深坑,实可怖畏。’ 楞伽经曰:‘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即此意也。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 出生入死,如游园林。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 什曰:‘本无施意,因彼来求,发我施心,则于我为师,故起师想。如月氏王出行游观,有数千乞人在路侧,举手唱声,各请所须,王问大臣:此是何人?何所陈说?答言:乞人也。王智慧利根,即解其意。语大臣曰:彼等我大师,非乞人也,汝不解其言耳,彼所须者,为我说法,非为乞也。彼言:我等前世亦作国王,不修布施,故受斯报,王今不施,后亦当耳,以此故,当知是我大师也。’ 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 舍一切相对者,而成就绝对智。 见毁戒人。起救护想。 不憎恶而起救护之想。 诸波罗蜜。为父母想。 什曰:‘取其能生法身也,亦云:子有所须,则咨之父母。菩萨所须,则求之六度。取其饶益,比之父母也。’ 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生曰:‘助成我者,三十七道品,犹人有眷属,相助成者也。’ 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 善根虽无齐限,必达绝对而后止。 行无限施。具足相好。 无限施者,绝对之施也。即不住相布施,故具足相好。 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 为度众生,流转生死而不退,故是大勇。 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以一念无明打破无始无明也。 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 无始无明打破,明心见性,阴界入皆变为佛性,则利用以度众生。 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 由绝对佛性本体所起之念,不离绝对,故名‘无念’。释迦牟尼佛依一实相发挥四乘法门,便是从佛性中流露出者,六祖坛经及荷泽一派,皆以无念为宗,即本此。 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 已明心见性,不为物转,故能随俗无碍。 神起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净十善道。受人天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 不尽有为也。 劝请说法。随善赞善。得佛音声。 说法不离绝对。 身口意善。得佛威仪。 身口意业还源为绝对,一切威仪,皆在绝对中。 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 二乘落于空执,错认无始无明为佛性,乃以空为证也。菩萨知空执是病,无始无明非佛性,故不以空为证。 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说无相无作者,为否定有相有作耳,若以无相无作为佛性,则落于无始无明境界,因为无始无明境界,表面亦是无相无作也,至若绝对佛性,无此等名称,相同无相,作同无作,有体有用,本来如此,故不假证明。 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 若以无起为证,则落于无始无明境界,佛性绝对,起亦是绝对,故说无起,其实起同无起,起是佛性自己原因,无可为证也。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 知常与无常,其性不二,则不入断灭,不入断灭则常行大乘而不厌退。 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 苦乐生死,相对也,佛性中本无苦乐生死也。我、无我、寂灭、不寂灭,亦是相对者,佛性中无所谓我与无我等等也。然为度生故,故说苦、无我、寂灭等法耳,是为不住无为,不尽有为。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什曰:‘远离有三:一离人间五欲。二离烦恼。三诸法性空远离。今观性空远离而不离善也。’ 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佛性绝对,无所归,然欲见佛性,必归趣大乘善法。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佛性无生,然为度生故,故以生法荷负一切众生。 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 佛性无漏,然菩萨为度众生出入生死,不断诸漏。 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 佛性无所修行,而教化众生,说修行法。 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 佛性相空,而不舍大悲度生之心。 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 肇曰:‘正法位者,观无为取证之地也。’ 什曰:‘谓无生灭取证法也。’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无为者体也,有为者用也,明心见性,体用一如,故不住无为,不尽有为。 诸正士。菩萨已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疏曰:‘此品发挥不住无为,不尽有为二语,乃菩萨修行度生之标的也。未明心见性者,言有为便著有为,言无为便著无为,其实佛性绝对平等,无为有为,其性不二,见性之后,以无为为体,有为为用,由体起用,故能度众生不厌,故不住无为,不尽有为,众香世界菩萨,但住无为,有体而无用,未宏度生之愿,故佛以此为训也。’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阿閦佛即绝对佛性。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化身实相与法身同。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 绝对佛性,超越三际,三际皆脑筋比较而知,是相对者。色、色如、色性以至受想行识等如性,皆脑筋分别作用,皆本源佛性也。 非四大起。同于虚空。 绝对佛性本来如然,无造无起,故是绝对,若有起者,则是相对。 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 明心见性之后,六根皆还元为佛性,故无积蓄者。 不在三界。三垢已离。 绝对佛性已超越三界,故无我执、法执、空执。 顺三脱门。具足三明与无明等。 明心见性后,一切皆还元为佛性,故三明与无明等。 三明者:诸佛明、菩萨明、无明明是也。 不一相。不异相。 一异是相对,佛性绝对,故无一异。 不自相。不他相。 自他是相对,佛性绝对,故无自相他相。 非无相。非取相。 无相取相,皆相对者,佛性绝对,故非无相取相。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 此彼中,皆相对者,佛性绝对,故不在此彼,不在中间,又此岸生死,彼岸涅槃,中流结使,皆是假名,佛性绝对,无有彼此中流。 观于寂灭。亦不永灭。 佛性由体起用,故不永灭。 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 绝对佛性,其体是第一原因,其用亦是第一原因,非于佛性之外,另有原因也。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非思想认识所能及。 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 晦明、名相、强弱、净秽,皆是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此种种名相。 不在方。不离方。 佛性超越空间,故不在方,空间还元为佛性,故不离方。 非有为。非无为。 有为无为是相对,佛性绝对,故非有为无为。 无示无说。 有示有说,皆是相对,故无示无说。 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 施悭、戒犯等等皆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此等等名相。 一切言语道断。 非言语所能表达。 非福田。非不福田。 佛性绝对,无所谓福田,一切还元为绝对,故福田亦是佛性。 六祖云:‘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 佛性无须供养,然供养亦不离佛性。 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 取舍有无皆相对者,佛性绝对,故非取舍有无。 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 绝对佛性无所不包,无能超越,故同真际,等法性,非言语可及,超越数量体积之外,故不可计算度量。 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 以上所言一切相对者,皆出自见闻觉知分别比较而得,无有真正之标准,不是最究极之实在,故应加否定,佛性绝对,本来如然,非出自见闻觉知,乃最真实、最究极者,故又名真如。 离众结缚。 一切结缚,皆相对者,出自见闻觉知,佛性离见闻觉知,故离众结缚。 等诸智。同众生。 佛性绝对平等,故一切智皆平等,佛与众生亦平等。 于诸法无分别。 一切皆还元为绝对,故无分别,分别亦是绝对。 一切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 得失浊恼等等,皆相对者,佛性绝对平等,故无此种种名相。 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 任何言说皆不能显示绝对佛性,惟圣智内自证,方能知之。 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段发挥法身绝对妙理。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什曰:‘见其神德奇绝,来处必尊,故问其所从也。维摩恐人人存没生,故下反问,以明无没生。亦云或有谓维摩生分未尽,故问其没生,下答不尽善、不长恶,明生分尽也。不直答者,一欲屈声闻,二不欲自显所从之美也。’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因缘所生之法,本来空寂,无有没生。 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舍利弗言:‘无没生也。’‘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败坏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 生灭皆脑筋作用,虚妄不实。 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 明心见性菩萨,念起念灭,皆是绝对佛性,善恶皆还原为佛性,故无所攀缘,真实不虚。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 法身净土也。 佛号无动。 绝对本体,离于动静。 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维摩乃法身大士,故能由体起用,游戏神通。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维摩为度生故,不住无为,不尽有为。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维摩诘言:‘夫曰何故行阎浮提?’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闇耳。’ 菩萨不入涅槃,出入生死秽土,为破众生无明迷妄,如日光照阎浮提,为除冥闇也,故菩萨不住无为。 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令示以佛性本体也。 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宝阶。 即三乘禅定之法,能历三界诸天。 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叱天。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入此世界。犹得华鬘。示一切众。’ 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相同,直接表示佛性本体也。 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 此表示由体起用,一切皆不离绝对,惟明心见性者,乃能知之。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 欲得法身,必须明心见性,欲明心见性,必须打破无始无明也。 现此妙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释迦牟尼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唯然。已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诘。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即有如来。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疏曰:‘此品发挥绝对佛性体用,与拈花示众同旨,阿閦佛者,即法身如来也。首明法身绝对,一切相对者皆不能立足,次明佛性无生灭,盖生灭皆还元为绝对故也。妙喜世界无动如来,此即佛性本体也,惟明心见性者见之。’ 法供养品第十三 尔时。释提桓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 此经直接表示绝对,达于究极决定之域,故超越三乘,乃最上乘经也。 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有众生闻此经法。信解受持读诵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况如说修行。斯人则为闭众恶趣、开诸善门。 舍小乘,修大乘也。 常为诸佛之所护念。降伏外学。摧灭魔怨。修治菩提。安处道场。履践如来所行之迹。世尊。若有受持读诵、如说修行者。我当与诸眷属。供养给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旷野。有是经处。我亦与诸眷属。听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当令生信。其已信者。当为作护。’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说。吾助尔喜。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可思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供养是经者。则为供养去来今佛。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减一劫。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奉诸所安。至诸佛灭后。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刹庄严。 七宝塔者,代表佛性也。佛性横遍十方,竖穷三界,庄严无比。 以一切华香、璎珞、幢旛、伎乐。微妙第一。若一劫、若减一劫而供养之。天帝。于意云何?其人植福。宁为多不?’释提桓因言:‘多矣。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亿劫。说不能尽。’佛告天帝:‘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不可思议解脱经典。信解受持读诵修行。福多于彼。所以者何?诸佛菩提皆从此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缘。福不可量。’ 佛性绝对,不可测量,故福亦无量。 佛告天帝:‘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药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佛十名也。 世界名大庄严。 佛性也,法身净土也。 劫名庄严。佛寿二十小劫。其声闻僧三十六亿那由他。菩萨僧有十二亿。天帝。是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宝盖。七宝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敌。尔时。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施诸所安。至满五劫。 五戒也。 过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于佛。”于是千子受父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 十戒也。 一切施安。其王一子。名曰月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 法能使人明心见性,达于绝对,故最胜。 即问:“何谓法之供养?”天曰:“汝可往问药王如来。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名为法之供养?”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说佛所说深经。 发挥绝对佛性之了义经也。 一切世间。难信难受。 因为直接表示绝对,故非小根所能领受,如释迦拈花示众,惟迦叶破颜,余皆罔措,说法华经,退者三千。 微妙难见。清净无染。 佛性虽现一切众生前,而众生为无始无明所蔽,故难见。佛性本来清净,不受薰染。 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 佛性绝对,非脑筋思想所能分别,亦非穷思尽智之所能得。 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 大乘明心见性,度己度人之法也。陀罗尼译为总持,佛性绝对,总摄一切,故名总持,了义经典,不违绝对,心心相印,如合符契也。 至不退转。成就六度。善分别义。 善能分别四乘法相,及众生种性。 顺菩提法。众经之上。 最上乘法,故超越众经。 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顺因缘法。 绝对佛性,本无因缘,然为度生破迷,故说因缘法。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 四相皆非佛性。 空、无相、无作、无起。 佛性本体如此。 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轮。 明心见性,度众生也。 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摄诸贤圣一切智慧。 明白四乘道理。 说众菩萨所行之道。 行大乘道。 依于诸法实相之义。 说法全由自性流出,随拈一法,不离佛性,如六祖坛经宗旨。 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 佛性本体虽无生灭,为度迷妄,为说四非常之义。 能救一切毁禁众生。 什曰:‘小乘法中,五逆罪及犯四重禁,则皆弃而不救。大乘深法,则无不救也。’ 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 唯大乘能摧伏外道邪说。 诸佛贤圣所共称叹。背生死苦。示涅槃乐。十方三世诸佛所说。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 闻大乘经而能悟者,是法之供养。 又于诸法。如说修行。 闻大乘经已解悟,然尚须如说修行,方能证悟。 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决定无我、无有众生。 先明一切相对者,皆由十二因缘而起,十二因缘起于无明,一念无明即脑筋作用,虚妄不实,变化莫测,若能明此,则知我及众生,皆是虚妄,不为邪见所转。 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 佛性绝对,虽无因果,然未见性时,仍受因果支配,故虽明十二因缘本体空寂,然对无违无诤,不必将一念无明断灭,明心见性之后,十二因缘变为佛性妙用,自然离我及我所。 依于义。不依语。 语言文字,皆相对者,不能表达绝对本体。义者,绝对之体也,故修法应依义,不应依语。 依于智。不依识。 未明心见性时是识,已明心见性则转识成智,识是一念无明根尘作用,智是佛性妙用,智是真,识是妄,智是绝对者,识是相对者,故应依智,不应依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发挥绝对者是了义经,未达绝对者是不了义经。 依于法。不依人。 什曰:‘佛言:我泥洹后,当依止四法,以为大师,所谓四依法也。明此四法,可依止、可信受也。依于法不依人者,法谓经教也,当依经法,不可以人胜,故背法依人也。法有二种,一文字语言,二义法。莫依语也,义亦有二种,一识所知义,二智所知义。识则唯求虚妄五欲,不求实利,智能求实利,弃五欲,故依智所知义,不依识所知义,为求智所知义,故依智也。智所知义亦有二种,一了义经,二不了义经。不了义经,如佛说杀父母无罪,未分别,是不了义也,若言无明是父,爱是母,生死根本,故名父母,断其本,则生死尽,故言杀之无罪,既分别,是了义经也。复次,若佛言:佛是人中第一,涅槃是法中第一,如是等,皆名了义也,是故当依了义经,莫依不了义经。’ 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 一切法皆因缘会合而生,因缘本空,故无所入、无所归。 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自无明以至老死十二支体性本空,无生无灭,生灭者,乃脑筋作用也。 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 能作如是观,则十二因缘与佛性绝对本体无异,十二因缘还原为绝对,故无有尽相。 不复起相。 佛性绝对,无有缘起。 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明心见性,证悟绝对,是最上法之供养。 佛告天帝:‘王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法。得柔顺忍。 什曰:‘柔谓软钝也,于实相法,未能深入,软智软信,随顺不违,故名柔顺忍也。’ 即解宝衣严身之具。以供养佛。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我当行法供养。守护正法。愿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伏魔怨。修菩萨行。”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记之曰:“汝之末后。守护法城。”天帝。时王子月盖见法清净。闻佛授记。以信出家。修习善法。精进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萨道。得陀罗尼无断辩才。 由佛性体上发挥,故辩才无碍,横说竖说,不离佛性。 于佛灭后。以其所得神通总持辩才之力。满十小劫。药王如来所转*轮。随而分布。月盖比丘以守护法。勤行精进。即于此身化百万亿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转。十四那由他人深发声闻、辟支佛心。无量众生得生天上。天帝。时王宝盖岂异人乎?今现得佛。号宝焰如来。其王千子。即贤劫中千佛是也。从迦罗鸠孙驮为始得佛。最后如来。号曰楼至。月盖比丘。则我身是。如是天帝。当知此要。以法供养。于诸供养为上为最。第一无比。是故天帝。当以法之供养。供养于佛。’ 疏曰:‘世出世间宇宙万有,皆是相对者,惟真如佛性是绝对,超越一切,至高至上,欲证绝对,惟有持大乘经,修大乘行,持大乘经而能解悟,是法之供养,修大乘行而能明心见性,证悟绝对,则是最上法之供养,世间供养,皆相对者,惟最上法供养是绝对者,故超越一切,第一无比。’ 嘱累品第十四 流通分。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 什曰:‘不付阿难,以其无有神力,不能广宣,故不付也。维摩非此土菩萨,故不嘱也。文殊游无定方,故不嘱。嘱弥勒者,以于此成佛故,佛自以神力宣布,欲成弥勒功业故也。’ 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所以者何?未来世中。当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龙鬼神、乾闼婆、罗刹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法。若使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 此经全由绝对本体发挥,若不闻此经,或坠相对窠臼中,故失善利。 如此辈人闻是等经。必多信乐。发希有心。当以顶受。随诸众生所应得利而为广说。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菩萨。若于如是无染、无著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闻已心净。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弥勒。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何等为二?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二者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或时于中。说其过恶。有此二法。当知是新学菩萨为自毁伤。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弥勒。复有二法。菩萨虽信解深法。犹自毁伤。而不能得无生法忍。何等为二?一者轻慢新学菩萨而不教诲。二者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 虽解悟而未证悟,故取相分别,未见性也。 弥勒菩萨闻说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说。我当远离如斯之恶。奉持如来无数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当令手得如是等经。与其念力。使受持读诵。为他广说。世尊。若后末世。有能受持读诵为他说者。当知是弥勒神力之所建立。’佛言: ‘善哉善哉。弥勒。如汝所说。佛助尔喜。’ 于是一切菩萨合掌白佛:‘我等亦于如来灭后。十方国土。广宣流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复当开导诸说法者。令得是经。’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处处。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有是经卷。读诵解说者。我当率诸官属。为听法故。往诣其所。拥护其人。面百由旬。令无伺求。得其便者。’是时。佛告阿难:‘受持是经。广宣流布。’阿难言:‘唯。我已受持要者。世尊。当何名斯经?’佛言:‘阿难。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如是受持。’佛说是经已。长者维摩诘、文殊师利、舍利弗、阿难等。及诸天人阿修罗。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下 终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做如是观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