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法师:相宗十讲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
慈航法师:相宗十讲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
《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境”、“缘”宽狭的不同,故造此颂;非但义理包罗含蓄,并且颂句简明谐和,故诵读之时,更觉津津有味,而不生烦厌的。
王恩洋居士曾造《论释》,范古农居士亦作《贯珠》,而谛闲老人并有《颂疏》,均可作为参考。今此所讲者,不过余“随自乐为”,说其概要,便人了解。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前五识”在“三境”中但能缘“性境”,在“三量”中但属于“现量”,若论“三性”,那是善、恶、无记三性俱通。
三界分九地: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五识俱全。色界初禅第二——“离生喜乐地”,只有眼、耳、身三识了。因为初禅以上不用段食,没有香味二境之存在,所以用不着鼻、舌二识了。二禅以上连眼、耳、身三识都用不着了,因为他常在禅定中啊。
前五识的心所只有三十四个:“遍行”五个、“别境”五个、“善”十一个、“中随烦恼”两个、“大随烦恼”八个,“根本烦恼”只有贪、瞋、痴三个,所以一共只有三十四个心所。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前五识共同依托的是“净色根”,亦名“胜义根”,附托在“根依处”里面。眼识要托“九缘”,耳识要托“八缘”,鼻舌身三识要托“七缘”,才能生起,所以说“九八七大家好相邻近”了。
眼、耳两识是“离中取境”,鼻、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才可以观察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
“根”和“识”两种不同的功用,不但凡夫和外道分不清楚,就是愚法声闻的人,也很难容易去真实了解啊。
【变相一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上面那两首颂是约“前五识”在凡夫“有漏位上”而说的,这首颂是约圣人“转识成智”所说的。
佛有两种智:一是“根本智”,二是“后得智”。什么叫做“根本智”呢?遣相既尽,证得无相,智体无漏,实证真如,是直接亲缘真如的。什么叫做“后得智”呢?体是无漏,而有分别,是不能直接亲缘真如的,故又名差别智,即是世俗智。此“后得智”如果要缘“真如”的话,那只好托“二空”所显的“真如”为本质,自己再变起一重相分(影像)来缘,即是“观空舍执,执尽真现”。不然的话,不但在菩萨因位中“前五识”的“世俗智”不能直接亲缘“真如”,就是到了佛果位中,要想“前五识”转成的“成所作智”来缘“真如”,也是不能诠表显现出来的。
前五识要“转识成智”的话,必须第八阿赖耶识先转成“大圆镜智”,最初发起光明的时候,然后前五识才转成无漏的“成所作事智”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够现三类的化身,来救拔止息众生中“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轮了。甚么叫做“三类分身”呢?
(1)现千丈的胜应身,为初地以上的菩萨说法。
(2)现丈六的劣应身,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说法。
(3)随类化身,现种种不同的身形,去度众生,如三十二应之类。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第六识”在“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是都有的;在“三量”——现量、比量、非量,是全备的;在“三境”——性境、带质境、独影境,是皆通的;在“三界”轮转的时候,亦是容易可以知道的。它的相应心所——“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一共有五十一个,都全备的。所以随“信”等相应,即可作善。随“贪”等相应,即可作恶,是能够临时各别由其分配的。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第六识”它对于“三性”、“三界”、“五受”恒常转变而更易,因为有时为“善”,有时作“恶”,有时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性”;有时在“欲界”,有时在“色界”,有时在“无色界”;有时“苦受”,有时“乐受”,有时“喜受”,有时“忧受”,有时不苦不乐的中容的“舍受”。
“第六识”有时“根本烦恼”生起,有时“随烦恼”生起,有时也有“信等十一种善法”生起,互相牵连。“动身”即是“身业”,“发语”即是“口业”。所以在“第六识”的身、口、意“三业”中,“动身”的行为、“发语”的说话,远不若“意业”为最厉害。
“第六识”有时造“引业”的总报和“满业”的别报,所以结果能招“引业”,牵去受“总报”的“阿赖耶识”;能招“满业”,牵去受“别报”的“前五识”。此识即以“造业”“招果”为彼业用,故曰“引满能招业力牵”也。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六识转识成智,要到最初发起“初地”,名为“欢喜地菩萨”。在入心、住心、出心这三心中,“入心”的时候,“分别我执”虽然伏住了,而“俱生我执”还是眠伏在“阿赖耶识”里面。
要到“第七地”时的“远行地菩萨”之后,俱生我执“现行”并“种子”都完全断了,这才纯是“无漏”。到这时,“第六识”转成的“妙观察智”此智以能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摄观自心,引生无量功德,及观有情心行差别而说法,皆能如理如量方便善巧而无违失。故能圆满明净,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说一切法,断一切疑,度一切众生,皆得利乐。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第七识”梵名“末那”,译名“意”,为第六识依,故名“意根”。此亦名“意识”,“意”即“识”故,“持业释”也。第六意识是“依主”得名,其差别在此。
“第七识”在“三境”中是“真带质境”,以第七识的“见分”去缘第八识的“见分”,即是“以心缘心真带质”。在“三性”中是“无记性”,又因为它有四种烦恼相应——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所以又叫做“有覆无记”,就是说,尚有四种“根本烦恼”盖覆住它啊。
“情”是指第七识,“本”是指第八识。情是“有情”,本是“根本”,合起来说,就是有情生死的根本,所以叫做“通情本”——双通七、八两头,即是“中间相分两头生”。
“第七识”它是随“三缘”——(1)“种子缘”,(2)“根本缘”,(3)“作意缘”,而执着第八识为“一”,为“常”,为“遍”,为“主宰”的“真我”。其实第八识的“见分”那里是“一”,是“常”,是“遍”,是“主宰”的“真”我”呢?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啊。此识“疏所缘缘”即第八识“见分”,此识“亲所缘缘”即自识“相分”;均“依他起性”,无常无主,如幻化法,非实是我。以彼“随缘”,便“执我”故,非“我”执“我”,于境妄计,故“量”为“非”也。
第七识的心所只有十八个:“大随烦恼”八、“遍行”五、“别境”中慧心所一,再加上贪、痴、见、慢四个“根本烦恼”紧紧相随着。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第七识”是思量为“性”,又是以思量为“相”;“性”是“体性”,“相”是“行相”。“第七识”虽是以思量为“体性”和“行相”,但是要加上“恒审”两个字才能够相称。“恒”是“恒常”,无有间断。“审”是“审察”,非同泛缘。“第六识”虽有“审察”,但是没有“恒常”;“第八识”虽有“恒常”,但是又没有“审察”。“前五识”不但没有“恒常”,连“审察”也是没有。唯有“第七识”,又是“恒常”,又能“审察”。今列表以明之:
第七识它恒审思量是甚么东西呢?此识以“思量我相”为用,就是恒常审察思量“第八识”为“我”,时时刻刻“相随”着“第八识”。所以我们“有情”的众生从无始至未来,未断烦恼以前,日夜在大梦未醒中,镇守昏迷,毫无觉悟,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第七识”和“四惑”(即四个根本烦恼)与“八大”(即八个大随烦恼)“相应”而生起“我相不停”啊。
“六个转识”完全是依托“第七识”,“转”谓转变和转易;第七识染污,前六识也染污;第七识清净,前六识也清净。所以“前六识”称呼“第七识”叫做“染净依”,由此识染故,令“六识”染;“六”虽行善,犹成“有漏”,必此识清净成“无漏”已,“六”乃得成“无漏”也。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七识转识成智,也要到初地欢喜地——“极喜地”,入心——“初心”的时候,才转成“平等性智”,由观自他有情及一切诸法悉皆平等。由观“自他平等”故,大慈悲等恒共相应,即是无“我执”之时。由观“诸法平等”故,无住涅槃之所建立,即是无“法执”之时。到那时候,方可任运自然,不必再加勉强,即是“无功用行”,其所执着的“我相”,当然早已摧破无遗了。
到了这时候,成等正觉,从“如来”的“法身”,而现起了“报身”,亦即“受用身”。分为二种:
(1)“自受用身”,即是诸佛自住法乐的境界,等觉菩萨尚且不知,何况下地?
(2)“他受用身”,那是为从初地到十地的“地上菩萨”说法,使得到大乘法乐。“地前菩萨”及“二乘”“五趣”是皆不能受用的。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第八识在“三性”中不是善性,也不是恶性,是非善非恶的“无记性”。不过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性”,第八识是“无覆无记性”,因为它没有贪、痴、慢、见这四个烦恼所覆,故名“无覆”。
第八识的“心所”是最少,只有五个,就是作意、触、受、想、思,名为“遍行”。
“他”是指“前六识”而言,“界”是“三界”,“地”是“九地”,如左表:
“第八识”是随它“前六识”作的有什么业,那就要生到什么地方去。故此识之性,但随业生,不造业故。
譬如“前六识”如果造的是地狱业,那末,“第八识”是总报主,那当然就生到地狱趣中去;如果造的是饿鬼、畜生的业,也同是一样的去受各各不同的业报。
“二乘”即是“声闻乘”,与“辟支迦罗乘”。这二乘圣者虽然“我执”是已断,他们的“法执”未破,“所知障”尚存在,对于第八“阿赖耶识”的“境界”,还是不能了知。因为他们还是迷昧,所以坚执说没有。这样一来,大乘唯识家论主他们主张是有“阿赖耶识”,小乘说无,大乘说有,这样,一个说有,一个说无,所以大小二乘就诤论起来了。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翁】
第八识的“境界”犹如大海,无边无涯。“浩浩”是广大的意思,“三藏”即是能藏、所藏、执藏。“阿赖耶识”甚深义理不容易穷尽,“第八识”喻如“深渊”,“前七识”喻如“波浪”,“一切境界”喻如“大风”。
“第八识”受“前七识”染法所熏,“前七识”现行法熏到“第八识”中,变成了“种子”,它能执持“根身”、“器界”、“种子”。“第八识”是“受报主”,所以众生在“临死”到“身冷尽”的时候,它是“最后去”的;若是在“受生”来“住母胎”的时候,它是“最先来”的,所以它是能作一切众生的去后来先“主人翁”了。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第八识”转识成智,要到“第八地”时的“不动地”前,就是第七地菩萨“远行地”的时候,才能舍弃了“藏识”,即是“阿赖耶识”。
若是要舍离“异熟识”——(善恶业果位),那是不客气的话,要到“金刚道后”——(等觉菩萨后心)——将要成佛的时候,这个“业果识”才算完全“空”了。
到这时候,杂染的有漏识——“阿赖耶识”,就变成“无垢清净识”了。所谓“大圆镜智”,也同时发现,普照十方世界,在那微尘数的佛土中,而去度脱苦海中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
即说偈曰:
【以此功德 回向有情
同成佛果 大愿圆成】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