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一章 永嘉禅概述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一章 永嘉禅概述
任何事情都是缘起的,弘扬永嘉禅法也是如此!通过多年观察,我们发现在当今的世界上,物质的发达极大地弱化了我们对内心把握的能力,所以心总是忽上忽下,永远无法安宁,完全没有安稳处。物质不满足时我们会痛苦、焦虑、抱怨,满足了我们又会空虚、狂妄,丝毫体会不到生命本具的自由和安闲。生存压力、心理压力难以排解,心态极不平衡,造成了很多不安稳的社会因素,引发了很多心理、生理疾患。身心疲惫病羸又苦于无法疗救,无瑕享受和利用大好的人生,实在令人堪忧。
本人虽然学修微浅,但深感佛法的博大精深、广大圆满,对人生、对社会的和谐安定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堪为疗救众苦之良药,实在不忍、也不能独享其美妙及神效,所以才不顾自己的浅陋无知,斗胆来宣讲永嘉禅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学习佛法,体悟禅的奥妙,接受禅的真实利益,达到调整身心的健康状态、体会人生美妙圆满的真实滋味的目的。
禅法由两晋时期自印度传入我国,又经过多次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大乘禅法——禅宗。禅是外来语,全称叫“禅那”,是梵语的音译,翻译过来就是静虑。就是通过打坐来观察内心,让心一步步清净下来,离开烦恼和杂乱的人生感受,体验丰富、完美、多层次的生命内涵,甚至最终能够了生脱死,证入自在无碍的解脱境界。
永嘉禅就是以唐朝永嘉大师命名的大乘禅法,以天台的止观、永嘉大师的《永嘉禅宗集》和《永嘉证道歌》作为修行依据。它既是如来禅,又是祖师禅,同时还融汇了天台圆教的教理,宗教合一、顿渐合一,既博大精深,又深入浅出,既平实稳妥,又奥妙无穷,既有高山仰止,又有润下之溪,是佛教的集大成者,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继承和学习,也非常适合现代学人的根基。下面我们分四个部分来简要介绍一下永嘉禅法的大概情况和内容。
第一、永嘉大师的生平
永嘉禅是以永嘉大师命名的禅法,因此要了解永嘉禅就要先了解永嘉大师。永嘉大师何许人也?据《高僧传》记载,永嘉大师是唐朝的高僧,生于唐高宗麟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65年,出生地在永嘉,也就是现在的温州市鹿城区。有关永嘉大师的生平,史料记载并不是很多,现在能够找到的资料也只是他一生轮廓的基本勾勒,没有详细内容。
所幸大师的两部著作——《永嘉禅宗集》和《永嘉证道歌》,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里。这两部著作是中国大乘禅法的重要典籍,尤其是《永嘉证道歌》,影响极其深远,一直传诵至今,是修学大乘禅法必学的宝典之一。从有限的记载和这两部著作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永嘉大师的非同凡响。唐朝皇帝曾赐他“无相大师”的谥号,《高僧传》里面记载了那么多大德,有皇帝赐封的并不多,可见永嘉大师在世时是一位非常受尊崇的大德,成就非常之高。
永嘉大师四岁就随他的哥哥到庙里去,从小就在寺庙里学习和长大,非常年幼便知晓佛法教理。十四岁于龙兴寺正式出家,法名玄觉,并开始按照天台止观法门打坐观心、修习禅定。在修行圆教止观时,永嘉大师读《维摩诘经》开悟了,所以又有人称他为“真觉”。他开悟以后到六祖大师传法的曹溪去求印证,六祖特意留永嘉大师在曹溪过了一夜,所以永嘉大师又被尊称为“一宿觉”、“宿觉”。大师从曹溪回来后,一直在永嘉弘扬佛法,最后也在永嘉圆寂。我国古人历来以避讳为敬,所以都不直接称呼大师的名号,而尊称他为永嘉大师。
永嘉大师出家后专门学习天台宗,早期修学的是两晋之前传入中国的禅法,也就是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等人传进来的一些简单禅法。比如六妙法门、四禅八定,还有一些简单的静坐,这些禅法统称为禅数之学。平常我们心绪总是很乱,通过坐禅的静虑可以让心静下来,这时再来考虑问题,就会很全面、更到位。所以我国古人对这些静虑方法非常感兴趣,接受、流传得很快,并形成了许多禅法的流派。到达摩祖师正式把大乘禅法传入中国之时,中国至少已形成了六家或者七家的禅宗法门,但都属于禅数之学。
早期的禅法之所以被称为禅数之学,是因为这些禅法都有个数字在里面,比如说六妙法门的六,四禅八定的四和八,所有的禅法都有一个数据来表示等级,作为修行次第,所以称为禅数。比如说先修止,再修观,止和观就变成两个法,构成了禅法的次第。所以禅法的修行都有个数字在前面,每个数字等级都有客观的身心状态作为修证指标,因此禅数之学是有所得、有所住的。
后来,著名译经师鸠摩罗什来到中国,把般若经典翻译出来以后,般若思想在中国流传开来。般若经主张无所得、无所住、毕竟空,对比之下,有数字的禅法就不够究竟了,所以般若思想对禅数之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般若的空观并不等同于老庄哲学的虚无,而是缘起性空的意思,所谓的“空”就是缘起状态的本质,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个道理虽然很深奥,但因为当时南方人对于教理和哲学理论的思辨非常热衷,所以般若思想发展很快。当中国人一旦理解了“空有不二”的时候,就明白了般若思想,才真正理解了印度佛法的原意,从此大乘思想就在中国蓬勃发扬起来。
于是因缘际会,到南北朝时,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观中国有大乘气象,就从印度来到中国弘扬大乘禅法。在达摩祖师到来之前,中国已经形成两个阶段的禅法,一个是早期的禅数之学,另一个是以般若思想为指导的禅法,这两种禅法统称为“如来禅”。如来禅的特点是要以佛经为依据,按照佛经所说的道理去思维、去打坐实修,并以《心经》、《金刚经》等般若经典来印证修行的境界,最终达到解脱。所以如来禅都是从空入手的,只不过对于空的理解不同而已。
达摩祖师东来之后,就开始破除了这种专门契入“空”的禅法,提倡更高的“直至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心法,这种禅法称为“祖师禅”,是禅宗的正脉。祖师禅不讲那么多理论,也不需要天天打坐观空,而是在言语之间就能指点学人见到佛性。佛性也叫自性、心性、真心等等,是离我们最近、和我们最熟悉的,熟悉得我们都忘记、忽略了它的存在,就象空气一样,生命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可是平常谁会注意空气的存在呢?其实我们整个身心世界都是佛性的作用,非常现成,祖师禅就是要来指点出佛性的存在,让我们不再迷惑。
有了前面如来禅的基础,达摩祖师再来提倡祖师禅,就非常契机,已经打好理论和禅坐基础的学人就容易接受、容易受用。达摩祖师在北方少林寺面壁九年后,开始传扬大乘禅法。到唐朝的六祖大师,大乘禅法终于在中国发扬光大起来,永嘉大师就生活在这个年代。
永嘉大师出家以后,就是按照佛教传入中国的这个次序来学习的,也就是先学打坐观心的禅数之学,也学习天台宗的止观法门,这些都属于如来禅的范畴。大师通过如来禅的修证方法证得真心后,又得到了禅宗六祖的印证,接受了祖师禅的法益,因此永嘉大师的证悟是非常究竟圆满的。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538-398),生活的年代比达摩祖师稍晚一些。一直生活到隋代才圆寂,世寿60。智者大师学习教理时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会非常恭敬地一本一本研究所有从印度传过来的佛经,一些表面上看似道理不一致的经书,他都能融会贯通。我们人生境界升华了以后,就能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对大学生说大学生的话,对小学生说小学生的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众生的根基,随缘接引所有的众生。所以虽然同是佛陀所宣讲的经书,互相之间好象说法不一致。这完全是角度不同、对机不同的原因,是佛陀接引众生的方式不同导致的,是佛陀智慧慈悲的表现,并不是真的有矛盾。我们在以后的修学中也会发现,不同心态读佛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接受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人生境界不同、根基不同导致的。
智者大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避免学人混乱,智者大师开创了“判教”,也就是把佛陀的一代时教按照角度或对机分类,把不同层面的教理配合相应的实修方法一步一步框架起来,使每部经典都有合理的位置,以便适合不同根基的学人。所以天台宗历来教观并重,教是教理、是理论,观是止观、是实践。任何教理都有对应的止观修证方法,两者如鸟双翼、如车两轮,缺一不可,这是天台宗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后来有人把智者大师的理论加实践的修行方法归入了如来禅的范围。
永嘉大师首先学习的就是如来禅,并得到很大的受用。大师开悟后并没有人来印证,他只是自己知道已经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心境已证悟到了某种程度。在这种状态下他又读了《维摩诘经》,经里说的话完全印证了他的心行,心法相应了,永嘉大师的心就安了。所以永嘉大师是修行如来禅开悟的,开悟后就写了《永嘉禅宗集》,并在温州永嘉开始弘扬佛法。
当时六祖大师正在广东曹溪宝林寺弘扬祖师禅。祖师禅就是中国的禅宗,其目的就是不择手段地让学人开悟,直接见到我们的佛性,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是顿悟法门,全无次第,一悟便到究竟处,一切以明心见性为目的,无定法可依,完全籍由祖师指点开悟,学人悟后起修,以慧摄定,绵密修行,渐臻定慧圆融,因此称为祖师禅。而如来禅是渐悟的,是以经典为依据,从止观打坐入手,有法可依,渐修渐证,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如是定生如是慧,层层递进,最后般若慧开方能圆融无碍,这种有次第的渐悟禅法称为如来禅。因此禅法分为顿悟和渐悟两种,而唯有顿悟称为禅宗。
打个比方说,如来禅的修行过程,就如同一盆脏水,先要让它安静,把泥沙渐渐沉淀下来,然后月亮就自然显现在水中了,而且越来越清晰。而祖师禅呢,就是先悟到不管脏水还是净水,月亮都能在水中显影,只是水脏时看不到、看不清,水清了就能见月了,悟到此理后便一舍全舍,浑水摸鱼,借泥沙翻上翻下正好把它清理干净,最后水中现月,本末全收,就定慧圆融了。
六祖有个叫玄策的弟子到温州时,听到永嘉大师讲法后,感觉和六祖的开示很像,但玄策并不马上认可永嘉大师,说“威音王佛之后,无师自通的全部是天然外道”,并激励永嘉大师到六祖处去印证自己的开悟境界。大师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为了证实自己所悟不虚,也为了让弟子们生起修学的信心,更有利于弘扬佛法,他就去拜见了六祖。短短几句对答之后,六祖不但很快就印证了永嘉大师的开悟境界,还舍不得让他马上走,又留他住了一个晚上,这就是著名的“一宿觉”公案,“一宿觉”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大师回到温州后,就把在六祖大师那里彻悟的祖师禅法,结合他修行如来禅的心得和天台圆教的教理,写出了《永嘉证道歌》,并一直在温州弘扬佛法,直到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圆寂于龙兴别院,住世四十九年。
永嘉大师出家是在龙兴寺,圆寂在龙兴别院。别院就是大寺庙的下院,是从寺庙分出去的专门用于修行的关房或者弘法的地方,所以龙兴别院应该是龙兴寺的下院。有人推测就是现在温州妙果寺的地方。南怀瑾先生也曾在妙果寺大雄宝殿前题了一个匾,并有个附带的说明,提到了:据说妙果寺最初就是由永嘉大师建造的。
永嘉大师圆寂时是坐龛的,并没有火化,过了三百年后到了宋代,有人把他的龛打开,发现头发还在,拿出来火化后就得到了舍利子。于是就在松台山上建了一个很好的塔,将舍利子供奉起来,这个塔被称为净光塔,或叫真身塔。
2003年净光塔重建时,修建者根据史料的记载在松台山的后山坡上挖出了一个地宫,地宫中用五彩的泥土埋藏着一个骨灰罐。妙果寺的达崇老和尚在罐中找出一颗绿豆大小的乳白色舍利子,这就是永嘉大师的舍利子,是非常珍贵难得的稀世宝物,现仍珍藏供奉在妙果寺内。
第二、永嘉大师的著作
古人在自己彻悟之前,或者是见地不够透彻时,是不会随便写东西的。永嘉大师按照他修行证悟的过程,只留下了两本著述,就是《永嘉禅宗集》和《永嘉证道歌》。有人曾怀疑说既然都是永嘉大师的著作,为什么在风格和境界上,《禅宗集》和《证道歌》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这对一个证悟实相的人来讲不是很矛盾吗?事实上并没有任何矛盾。这就如同做一道证明题,永嘉大师开始采用的是如来禅的修法,按照学来的定理一点一点地去修止观、去证明,证悟一步由师父或经典肯定一步,然后顺序证入,最终证得圆满的答案。永嘉大师开始是学天台止观开悟的,他当然要把这个止观学习的过程记录下来,把这个过程写出来就是《永嘉禅宗集》。后来永嘉大师从六祖那里顿悟了祖师禅法的心髓,境界就更加豁达自然。祖师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让学人一下子豁然开朗,悟到最终答案,以后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去证明它,在证明的过程中就把一切理、一切法全都圆满起来了。永嘉大师把这个境界也写出来,这就是《永嘉证道歌》。因此从境界上说,《证道歌》更加圆熟、大气,需要智慧去悟入;《禅宗集》则偏重于止观行门,可以让初机入门的人有法可依地一步步去摸索,由浅入深地逐步悟入心地法门。
《永嘉禅宗集》是大师的第一部著作,是他在修学天台止观很有实际受用的情况下,也就是按照天台教理和止观法门修行证悟后,写出的要门和心得。因此这部书比较注重止观禅坐,把天台止观和禅数之学融为一炉,或者说把如来禅和天台宗的止观法门融为一炉,编出了十门,总共十章,作为他修行的一个总结。在他圆寂以后,由刺史魏静编辑成书流传于世,以便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修学天台止观。
《永嘉禅宗集》还有过《禅宗永嘉集》、《永嘉禅集》、《玄觉永嘉集》等等的名字,共分为十篇,是天台止观的一部重要著作,现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里。关于这部著作的注释,有宋朝行靖的《永嘉集注》、明朝传灯大师的《永嘉禅宗集注》、朝鲜高丽己和注释的《永嘉禅说谊》。日本人对于《永嘉禅宗集》的注释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介绍了。
《永嘉证道歌》是永嘉大师的第二部著作,也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里。这是大师从六祖那里顿悟了禅宗心法之后写的,因此就有了直指人心的顿悟特点,注重心境的拓展和智慧的圆融。它以一首长歌的形式把如来禅、祖师禅以及天台教理法华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属于真修实证的巅峰之作,境界非常洒脱自在。《证道歌》不但将如来禅、祖师禅以及圆教思想完全融会贯通,还针对学人在佛法修证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歧途和迷惑,做出了明确、实际的纠正和指导,并且采用了琅琅上口的长诗形式,使大乘禅法的学人能于读诵之间,悟入中道实相,因此非常高妙。
永嘉大师是天台宗的子孙,每一个宗派都有一部最重要的佛经作为指导经典,天台宗最重要的经书就是《大乘妙法莲华经》,简称为《法华经》,所以天台宗又称法华宗。我们在研究永嘉大师思想时发现,大师在早年学习天台教理的过程中,已经完全把握了《法华经》的精髓,于是《证道歌》中就自然而然透露出法华圆教思想的境界。2003年重修永嘉大师的舍利塔时,塔基出土的旧塔砖上刻的就是《大乘妙法莲华经》。这说明大师开悟后还是以弘扬《法华经》为主的,对《法华经》有独特的喜好和尊崇。因此学习永嘉禅就要以法华的圆教思想作为制高点,并把止观的理论与禅法的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来步入佛学殿堂,就是一个非常圆满、完美的修行状态了。
第三、永嘉禅法的实践(就止观方面而言)
台湾惠空法师也在极力弘扬永嘉禅,所以“永嘉禅”的名字早就有人叫了。台湾永嘉禅的弘扬重点是《永嘉禅宗集》,偏重于止观修证方法;大陆的“永嘉禅修班”是我们独创的,修学内容也更加系统深入。惠空法师把《永嘉禅宗集》的思想(就止观方面而言)总结得很好,我们就现成把它搬过来用,因为止观只是我们修学的一部分内容。就止观实践方面而言,永嘉禅法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从《永嘉禅宗集》里精选出来的止观禅法的修学核心,所以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座右铭一样背诵,并用它时刻警惕自己的心念,这样才能得到受用。
一、看话头
看话头的内容要讲起来是很多的,这里只简略地介绍一下。什么叫看话头?什么叫看念头?就是看我们自己的念头。念就是思想,会思想的那个才叫念,我们平常总是想东想西的,想工作、想家庭、想好事、想坏事……这些想都只是念。头是前头的意思,在这个念的前头是什么呢?念的头在哪里呢?
《永嘉禅宗集》告诉我们:“夫念非妄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知灭对遗,一向冥寂,阒尔无寄,妙性天然。”
阒读炯。这些古文内容比较深奥,简单地说:念头都有个对象,一定要有一个对象我们才可以产生念、产生想,假如没有对象我们想什么呢?念什么呢?这个对象就是《禅宗集》所说的尘。念和尘是有关系的,尘是念头的对象,也叫法尘。念是念头产生的尘的影子,息就是把尘停下来了。尘停下来和不停下来,这中间的关键点在哪里?就在“念头”上,所以我们要找到念生起来之前的样子。
怎么找呢?有个简单的方法。比如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想,一个念都没有。没有念的时候再去想一下门是什么样子,门马上就会在脑袋里冒出来,这个冒出来的,就是尘,也叫法尘,就是我们说的概念。这个概念怎么出来的?并不是门跑到了我们的脑子里,我们也没有跑到门里去,但门就在我们的脑子里出现了,是谁让门出现的呢?就是门出来之前的那个东西,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才能想到什么就出现什么,想到门就出现门的样子,想到车就出现车的样子,想到亲人、想到世界、想到宇宙,乃至各种想,各种念都一样会出现。这就是它的作用,它是存在于这些念之前的,所以叫作“念头”。看念头就是:要看住这个能想的东西,不让它随便起念,即使起念我们也不离开念头,这也叫作“看话头”。
如果我们要去想一个东西时,因为一直看着念头,那个东西就不出来了,想不起来了,这叫尘忘,把这个尘忘记掉了。忘尘而息,忘了自然就不想了、停息了。尘是所想的物,我是能想的人,尘没有了、停息了以后,就没有能所对待了,那能想的我也没有了,这叫“物我两忘”、“能所双亡”。这是我们通过禅修能够证到的一个境界。所以看念头是禅修的用功下手处,也就是要看住念头生起来之前的样子,不要随着妄念跑。这个功夫我们以后要慢慢去做,我这里只是先把方法告诉大家。
二、惺惺寂寂
惺惺就是明明白白、不落昏沉的意思,让自己不会昏昧;寂寂,就是非常寂静,没有动摇。不念外境一切善恶之事,一切念头都没有好坏,这个时候你看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这时心就是寂寂的状态,我们修因的时候首先需要宁静。
“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心历历”。这两句是禅修的总纲。缘就是攀缘,和尘是一样的,所以也叫尘缘。比如心想到门就是攀缘,心里不想,攀缘的东西自然会停下来,停下来之后的内心就会非常宁静,因为外面所想的那个尘没有了,心不再被干扰了。但内心是不是也很清楚呢?如果清楚,这就叫灵知。佛经里就有一句话叫“根尘脱落”,说的就是这个地方,就是把外界的尘停下来,让六根与外界的六尘脱离,禅修就要在这里找感觉。
平常我们的心都是和尘在一起,没有把尘放下来的习惯,把外界的东西看得很宝贵。其实心的痛苦都是外界的干扰造成的,比如痛苦的时候,一定是有件事让你痛苦,什么事也没有,你却说自己很痛苦,那一定是笑话。所以我们的心总是与外界的尘紧密相连的,不能寂寂,难得清净下来,照顾一下内心的状态,自然就很昏乱,完全没有定力可言,所以才需要通过坐禅把外界这个尘缘放下来。
无记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的的。无记就是发愣,什么都不知道,不想好也不想坏,不知善也不知恶,糊里糊涂地,但也没有睡着。我以前上课就经常这样,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听课很认真,却连老师在讲些什么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无记;睡着了没有做梦叫作昏昧。我们打坐时如果落入了无记和昏昧,虽然能坐很长时间,但是善根不会增长,功德丛林更不会增长,就像不毛之地不会生长丛林一样。无记和昏昧只能得无记的等流之果,也就是将来感得一个糊里糊涂的业报身,所以不是好境界。昭昭就是昭然若揭,明明白白的意思。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不要处于无记、昏昧的状态,要一直对自己的身心状态清清楚楚。契是契入,的的是准确、毫无偏差的意思,要非常准确、正确地契入真实本空的真心。
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这四句用禅修时的四个状态,进一步解释了上面两句的意思,要我们在念头生灭的过程中善于分辨,不要出现偏差。惺惺就是明明白白,寂寂就是非常安静、宁静。是是肯定,非是否定。也就是心里明明白白又非常宁静的状态就对了,而好坏不知、善恶不分时,心里虽然也很安静,但因为不明白事理就错了;心里很宁静,对事物也了如指掌,这也是对的,如果妄想纷飞,虽然对所有的妄想颠倒都很清楚,但这个清楚是不对的。
寂寂惺惺,既是正确的调节身心的态度,也是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修心方法。比如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烦恼了吧”,有没有用呢?没有用,因为凡夫的心是很不容易听话的,所以佛称我们都是“刚强众生”,心乱无主。没有主又能听谁的话呢?坐禅实际上就是情绪管理,先要让心宁静下来,寂寂下来,找到“念头”,心就变得很软柔很听话了,一切也都清清楚楚(惺惺)的,我们就能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管理自己的情绪了。
三、对治法
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这个“住”是指停在那里不动,停在那里不动的不一定是入定。有些人一入座,五个小时一眨眼过去,高兴得要命,其实那个并不好。当然这样也算是一种定,但不是好定,因为在定中你对自己丝毫没有把握,只是寂寂而没有惺惺。佛法的禅定,是对生命有很好的把握能力、管理能力的,并不是让我们变得非常糊涂,所以我们要很清楚“惺惺”和“寂寂”的差别,并用以对治禅定诸病。
以寂寂治缘虑,缘是攀缘,虑是考虑。缘虑是初修者正常的心态,这时就要用让寂寂来对治,以宁静安详的状态去对治向外攀缘、企求的心念,让自己陀螺般旋转的心停下来。以惺惺治昏住,以明明白白的状态来治理昏沉愚昧、无记、发愣的情况。
寂寂久生昏住,初坐禅时,大家把妄想停下来,坐着不动,看住自己的心,估计十分钟就会睡着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思维习惯是动态的,一旦停下来就会打瞌睡,所以静久了会产生昏沉。
惺惺久生缘虑,如果心中明明白白,很清醒,一直保持这个状态,过不了几分钟,很多念头就会冒出来,我们肯定就会去想别的东西。这些都是禅修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却是初修时必然要出现的,所以我们也不需要感到奇怪和沮丧,但要掌握对治的方法。
寂寂破乱想,把心静下来,乱七八糟的想法才可以破除;惺惺治无记,惺惺可以让自己不落入无记。寂寂和惺惺就是止和观、定和慧,两者要互相等持,就象热药和凉药一样,热症要吃凉药,寒症要吃热药,要对症灵活地应用,才能把病治好。
寂寂生无记,惺惺生乱想,寂寂虽能治乱想,而复还生无记。安静的状态虽然能够把妄想治好,但用久了又会开始昏沉;明明白白虽然能对治昏沉,但用过了又会去胡思乱想。所以我们对治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如果觉得自己头脑不清醒了,就赶紧觉照;要是妄想纷飞的,就要静虑。这些方法都很好理解,但最重要的是在禅修中如何去实践。
我们现在最大的毛病就是妄想太多,有些人可能一分钟也停不下来,甚至一个念头也停不下来,那就没办法坐禅了。如果我们在不昏迷,没有什么病,生活中也没有遭受严重灾难的摧残和打击时,还是不能把握自心,不能让它安闲一会儿,惺惺寂寂一会儿,那实在是善根浅薄、障碍太多的表现,世俗生活把我们拉的太紧了,根本无法回头。比如有些人一直想好好修行一下,能有些禅定受用,甚至打开智慧,让自己能处在安详自在的生命状态里。这个想法好是好,可就是实践不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工作、事业、家庭,一个个都很重要,放不下,就没办法让心停下来歇息一下。
其实人生就象小孩子玩过家家,只是一场游戏。可小孩子不懂啊,所以你一家、我一家的,玩得别提多认真了。我家的宴席比你家排场,小孩子就会跟你急,也要弄个更排场的出来,压倒别人才高兴,长大以后回忆起这些也只是付之一笑。
所以我们真的要好好想想,静虑一下,五欲六尘的世俗生活真的有必要让我那么斤斤计较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够准确地把握生命的大方向,让生命拥有一个健康的状态,能够良性循环,力所能及地去做事情。如果没有做事因缘,我们起码也要不受干扰,这是善待生命的基本原则。
我们现在学习禅法,就是打预防针、做热身运动,把干扰我们的所有东西——想法、知识、学问、工作、家庭全部放下来,就当自己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了,然后我们还剩什么?只有寂寂惺惺,就是很清楚、很明白自己生命当下的这个状态,然后认真去感觉一下,这个平常心是一直旋转好,还是放一放好?心灵进入了修复的状态,就可以对治破碎而受伤的心!
四、调适法
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这是讲寂寂惺惺的关系,惺惺是智慧觉照,寂寂是定力,也就是智慧为正行,定力为助行。让自己的心不要糊涂、清清楚楚,调节得很灵活又非常安定,这样去明明白白地工作、生活,即使再忙也不会动乱,然后你就会感受到:运动是平静的运动,宁静是明白的宁静。
以此二事,体不相离。寂寂惺惺互相不能脱离,不要停下来就像个呆子,动起来又像个火药炮。心动也不是纯粹的动,停也不是纯粹的停,要让自己知道怎么动、动的过程如何不受干扰,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犹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为正,以杖为助。这是个比喻,行比喻惺惺,杖就是寂寂。定力,就像有病的人,要拿着拐杖走路一样,我们现在学习禅定,目的就是要锻炼出一定的禅定能力,有了定力我们就有了拐杖,心定下来后,就像病人有了拐杖一样,修行上路就很快了。但对修行来讲,真正重要的还是智慧。佛法是以开发无漏智慧为根本目的的,而不是单纯的修定力,能坐个八万年不动并不见得就是好事,起心动念了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我们要定慧等持,也就是一切事情都了如指掌,又如如不动,才是最好的。
夫病欲行必先取杖,然后方行,修心之人,亦复如是。在佛法看来凡夫都是病人,病人想走路,但体虚无力走不动怎么办?就先要有个拐杖,靠着拐杖就可以行走了。往哪里走?当然是往出轮回的路上走啦。所以虽然行为正,杖为助,但因为我们的心都乱了、病了,就必须先学习定,修行人有了定力,才可以在平常生活中用智慧去调适身心,走向解脱。
五、做功夫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是最后一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这么多“恰恰”,就是做工夫时要恰到好处的意思。第一个恰是指自己,第二个恰是指外面,对自己、对别人,用心的时候都恰到好处。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当我们用心的时候,心停下来了,停下来的心到哪里去了?想东的时候心在东那里,想西的时候心在西那里,不想的时候心在哪里呢?一切妄想杂念没有了,心也没有了。但在没掉之前,你会先对自己说“我要用功了”,妄想停下来,恰到好处用心的时候,这个心就没有了、空了,无心可用。
无心恰恰用,心空了、没有了的时候,正是最好的用心状态,因为这时心什么都没想,很专注。就是在恰恰无心用的时候,别人讲话,你会每一句都听得清清楚楚,他讲的每一个字、词句的长短、含义如何,你都会很清楚。因为妄想停下时,心会很专注,心专注了,我们才能很好地用起来。妄想多了的心叫散乱心,散乱心是没办法用的,它正忙着想东想西呢,你却让它去想北,那是很难做到的,只能更乱套了。如果心专注下来、空下来再用,就叫无心恰恰用。虽然我们没有刻意去用心,却会用得恰到好处。最后,我们还要保持无心这个状态,就算妄念生起来,妄念也只是我们的妙用,并无一念可得。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叫作常用恰恰无。这个境界可能一下子体会不到,我们在以后的禅修实践中,会一点一点地去印证。
第四、永嘉禅法的特色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永嘉禅既是祖师禅,又是如来禅;既有教理依据,又有止观实证;既有大佛顶的境界,又有各种根性入门下手的接引处,真是将佛法全部的内容,完美地融汇到了一起,不愧为佛法瑰宝,非常值得后人去研究、修学和依止。尤其针对于我们现在的修行人,永嘉禅非常适合,因为它有五个优点:
第一、理路清晰。永嘉禅法自成一套缜密的理论构架,并与教理结合,易于我们掌握其内涵,比较容易学修和运用。
第二、层次分明。永嘉禅法对于禅观的入手与成就,开始怎么去用心,从最近处入手,到最后怎么去成就,成就的状态是什么?都有详细精密的阐述,这样明确地去用功,我们的功夫就可以循序渐进,即使没有善知识在旁边指导,也不会走入歧途。
第三、身心轻安,轻松安然。修学佛法绝不是让生活变得更忙、更累、更难过,而是要让我们的身心更轻松、更自然、更安详,这是整个佛法的宗旨,永嘉禅也不例外。因为了悟自心以后,从真心里焕发出来的一种气质,会非常安闲、善良、健康、唯美、自在,这完全来自于生命内在的调节,不是靠任何外来的知识和装饰所能达到的。
第四、注重智慧。和整个佛法一样,永嘉禅法以开发智慧为主。无论是由定发慧,还是直指人心,都是为了开悟自心,明心见性,因此在整个永嘉禅法的修学过程中,都要随时保持明明白白的状态,不能糊里糊涂。
第五、简单易行。永嘉禅法从看念头入手,简单易行,非常方便在生活中操作,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训练自己的心不打妄想,来增长我们的定力和智慧。佛法是全能的智慧,全能就是以圆满清净的大智慧来生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最好、最全面、最完美。所以说佛是全能的,而不是万能的。
总之,永嘉禅适合各种根基的学人,定力好的可以先从止观入手,有次第的进行和深入,慧力好的则可以在顿悟心性的奥妙后,再去次第证入。如果想学习永嘉禅,一般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先学习天台止观入门与《永嘉禅宗集》;第二步学习《维摩结所说经》和《六祖坛经》,这是从小乘止观进入大乘禅法的一个中间过程;最后学习《永嘉证道歌》和《法华经》,体悟大乘佛法最高深、最圆满的思想境界。这些经典和修学方法,我们都会在永嘉禅系列丛书里依次介绍和讲解,而对于具体的修学方法,我们就按照永嘉大师修学的足迹,先从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入手吧。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