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二章 外具五种缘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二章 外具五种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修学禅法是需要基础和条件的,基础和条件不具备,修学起来就会有障碍,不得要领,难以契入,也就没有真实的利益。天台宗的止观法门,能够让我们一步一步了解心的奥妙,因此是我们走入心地法门的基石。
天台宗将止观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方便是指正修止观法门之前的预备功夫。智者大师在《小止观》里告诉我们,修学止观禅法,首先要具备外在的五种修行条件。这五种条件包含修行前的心理、生理、环境等条件的准备工作,每种条件又分为五类,共为二十五类,因为都是为了正修做准备的方便法,所以称为“二十五方便”。这五种条件就是指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这五种条件全都具备了,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进入止观修行,并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这也是永嘉大师修行的起点。
首先是具五缘,外具五种缘。智者大师说“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缘,就是条件,这外在的五缘包括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
第一、持戒清净
修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持戒清净。佛法最根本的学处就是戒、定、慧三学。因为戒定慧是我们的生命本质所焕发出来的完美德行,一切佛法也都以增进定力和智慧为目的,都会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从散乱无序变得清净、规律、稳定、明亮,所以持戒清净是修学佛法的根本要素。打个比方说,修行就如同出门远行,持戒清净就是资粮和路费;修行又如同盖房子,持戒清净就如同地基,地基不牢,稍微碰到点震动,房子就有倒塌的危险。
所以如果我们不持戒,就匆匆忙忙地去修行止观,就算你得到一定的禅定能力和法喜,也会出现很多危险。比如有人坐禅以后走火入魔,或者出现一些境界不能自控等等,原因就是持戒不清净,基础不牢固。如果持戒很清净,那么禅修中,任何困难都会妥善解决,也不会有危险。
佛经告诉我们“持戒清净,有利得定”。持戒清净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很明确,那么生活中混乱的思维和行为就会减少,心灵就会变得单纯、安静、踏实、祥和,粗乱的妄想杂念就容易停下来,我们才能看清生命的真相。就比如一杯混浊的水,泥沙很多,不但看不到水的真相,而且连这个水也没有一点用处。如果我们不晃动杯子,让泥沙慢慢沉淀下来,浊水就会变得澄清,水的真相就会现前,这个水的用处也就多了,洗衣服、烧饭等等,作什么都可以了。这就像心纯净了,生命的真相就会现前,智慧就能得到开发了。
所以刚开始修行的人,都要从持戒开始。在家有在家的戒,出家有出家的戒,都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如法清净地持戒,至少要先持好五戒十善,做一个稳稳当当的好人。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学佛,就很容易进入正修。
其实从凡夫到圣人,就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的过程。智慧开发出来,就能断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无明习气和生死烦恼,恢复本来清净的真心实相,所以持戒清净是为了身心的安定。身心安定了,就能得到定力,本有的智慧就能显发出来,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也都能看清楚,自己的身心行为越来越有把握,定力越来越高,戒律也持得越来越自然、到位。因此戒定慧三者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而持戒清净是修学佛法的基石。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持戒按清净的程度,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五逆是佛教里讲的五种重罪,也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罪,非常严重,不可赦,不可饶恕,不能出家受戒,违逆正道,故称五逆。没有犯过五逆重罪的人,遇到了佛法,如果能出家,就可以受沙弥十戒,进一步再受比丘戒。沙弥叫息慈,就是息恶行慈之意;沙弥也叫勤策,就是勤奋的策励自己。比丘则有三个含义:一是乞士,托钵化缘乞求供养滋养色身,同时又祈求佛菩萨授受法要,养活法身慧命;二是怖魔,一个人受了比丘戒以后,魔王就会害怕,所以叫怖魔;三是破恶,也就是比丘已有智慧能破烦恼诸恶。
如果不能出家,可以作居士,受三皈依,以佛法僧三宝做为自己真正的皈依处,不以外道的老师或典籍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三皈清净的人也就有了修行的基础,算是上品持戒的居士了。但这个基础还很薄弱,一般居士要五戒清净比较好。五戒大家都很熟悉,就是不能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戒持好了,还可以进一步受八关斋戒、居士菩萨戒等,虽然越来越严格,但功不唐捐,我们的福德和智慧会越来越深厚,修行的基础也就越来越牢固了。
具足了福德智慧的上品持戒人,再去修行止观,则必证佛法。所以只要持戒清净,再按照佛法修学止观,就能学一步证一步,丝毫不会有差错,必定会证得佛的境界,永嘉大师就是这样证悟的。因此证悟对于上品持戒人来讲,非常容易,“犹如净衣,易受染色”,就如一件白色的衣服,很容易染上各种颜色。如果衣服是五颜六色或者很脏,再想印上别的颜色就很难了。这个比喻是说明我们如果能持戒清净,心就会很单纯清澈,没有过多的贪嗔痴慢和烦恼习气作为修法的障碍,就能直接感受到佛法的奥妙,所以上品持戒非常重要。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
第二种持戒就差一点儿了,“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虽然没有严重地违反戒律,但还是有很多轻微的违反戒律的行为。比如五戒里的不杀生戒,起心杀人、知对方是人、采取行动去杀、杀死了人就是破戒,没有杀死就不算破杀戒。这样的重戒一般人不会犯,却总会去犯些比较轻微的杀戒,尤其是在家做家务的人,杀个鱼啊、虾啊等等,或者杀个蚊子、苍蝇、蟑螂、臭虫等等,很容易就犯了。犯了这样的戒,即使不是故意的,心里也要生起惭愧心,对被伤害的小生命忏悔一下,并希望他们能往生善处,皈依三宝,有了这样的念头,这个戒就算忏悔清静了。当然戒律的层次很多,要求也不一样,得到的利益也不一样。比如菩萨戒是属于心地戒品,就要求得更严格,特重视心戒,不能动心念,动了杀念就算犯心戒了,但守菩萨戒的功德利益比只守五戒就大得无量无边了,所以我们要尽量去受戒、持戒,持戒清净是我们获得福德智慧最方便的办法。
对于这种重戒不犯、偶犯轻戒的人,佛经里有个恰当的比喻,修行就如同想渡过生死苦海,戒律就如同我们渡海用的浮囊。浮囊就是现在说的救生圈,我们坐着救生圈想渡到海的彼岸去,如果救生圈破了一个小孔,用手指头慢慢把它按住,也许能渡过海去。如果是破了一个大洞,或者破了无数的小洞(比喻轻戒屡犯不改),那就没救了,肯定要沉底的。所以说轻微犯戒如果及时地通过如理、如法的忏悔,还可以忏悔清净,还是可以让我们能够安稳地进入止观修行的。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第三种持戒的情况就更差了,受戒以后,不能好好护持戒体,不但轻戒犯了,连重戒也犯了,甚至毁戒体,这样的人怎么办?还能修行止观吗?四重就是杀盗淫妄四条戒律,非常严肃,是小乘大乘的根本戒。智者大师告诉我们,如果犯了四重戒,按照小乘教门就没有忏悔的可能了,但是按照大乘佛法,还是可以忏悔清净的。
小乘人持戒非常注重外在行为标准,也就是对戒相要求非常严格,这四重戒一破,戒相就不存在了,还如何去忏悔清净呢?所以按照小乘佛法,破了四重戒,就像松树被拦腰斩断一样,再也不可能生长。无论在家、出家,根本戒一破,就失去了作佛弟子的资格。
大乘佛法历来是择心不择境,较重心地法门,主张“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的实相忏法。如果忏悔之人能悟到罪性本空,心性本空,万法无生无灭的道理,就能将所有罪业除灭殆尽,身心不再受负面影响,还归空灵自在的本体,再显发出来的就是本自具足的慈悲和智慧。所以这种忏法最为圆满,为历代大德所推崇。
可惜无论多高妙的法,到了凡夫手里,就有了流弊,大乘实相忏也一样。因为心灵感受是看不到的,往往就会被凡夫所利用。祖师大德说心空无罪福,他也这样说,干了坏事拿无相来作借口,那麻烦可就大了。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明明做错了事,心里很烦恼,却不好好忏悔、改正,反而把大乘理论一套套搬出来遮掩罪过,什么无相了、无所得了、无所住了……。既然无相了,你怎么还会去做坏事呢?如果想这样清净业障就是痴人说梦,欲盖弥彰,“莽莽荡荡招祸殃”!与大乘心法毫不相干,难以真正的了无挂碍。
所以大乘实相忏虽然好,也不是很容易的,我们若没有这个悟性,没有刹那间心空如洗的本事,千万不要破戒。如果实在没办法要破戒了,比如杀戒,杀死了人才算破杀戒,没杀死只是犯戒,我们打个比方说,比如战争等等特殊原因你要破杀戒了,你可以先舍戒,告诉一个能听得懂你的话的人:“我不持杀戒了,我放弃了,向大德舍戒。”然后再杀了人,那就只有杀人的罪,没有破戒的罪了,因为他杀人之前已经失去戒体,就不能算破戒了。
“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所以佛经上说,有二种健康的人,一种是戒律守得很好,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另一种是虽然做了坏事,但能及时忏悔改正,不再重犯。这两种人都可以通过修行止观,安然入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第一种健人是很难找的,我们能做到第二种健人已经很不错了。因此我们需要全面地学习戒律,彻底地领悟佛陀制定戒律的目的和戒律的精神实质,时时忏悔业障,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去持好戒律,既不轻视,也不死守。因为戒律都有开遮持犯,并不是只有持戒才是如法,该持的持,不持就是犯戒,该开的开,不开也一样是犯戒。如果不小心犯戒后,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知道应该采用何种忏悔方法,把罪业忏悔清净,改过自新。
所以佛法是非常智慧圆融的,如法持戒就能够让我们身心稳定、健康,如果因为持戒导致身心受到损失,那这种持戒肯定有问题,不管戒相如何,已经违背了佛法戒律的精神内涵。比如有些受了五戒的居士,以为五戒里的不杀生就是要求什么肉都不能吃,一定要吃长素,结果搞得和家里、同事关系很紧张,还让他人对佛法起了成见和误解,这就违背了大乘佛法慈悲的精神。
其实佛陀制定戒律时,已经考虑到了居士的生活环境,对居士没有作这样严格的要求。受五戒的人吃三净肉是可以的,当然能吃全素是最好了,但也要讲些方便,不要让周围的人生起烦恼。再比如有的居士生病了,医生建议吃些鱼肝油或药酒,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只要不是以贪心、嗔恨心去服用,而是为了疗病才服用,也与佛法戒律不相违背,不算犯戒。所以我们要切实搞明白,戒律到什么程度算是犯,到什么程度才能开,要通过什么样的仪轨来忏悔等等。只要持戒越清净,忏悔越如法,定力和智慧就增长得越快。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如法忏悔呢?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十种忏法:
一者明信因果。明是明白,信是相信,因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好心有好报,恶心有坏报,清净心得清净报,因果定律丝毫不爽。凡事都有起因,都有结果。如果我们的心里充满仇怨和愤恨,虽然还没有去杀生害命,但是也已经种下恶因了,一旦有机会去发泄,你就会去做这个恶事,就会受相应的惩罚。而当你心存善念,一直想着如何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就种下善因了,只要遇到能帮助别人的机会,你就会积极地去做,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就得到了善的果报。所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有智慧的菩萨知道一切善恶果报皆源自我们的起心动念,就不会怨天尤人,而是反求诸已,如法忏悔,消除内心恶念,改善自心,自然恶业清净;而颠倒愚痴的凡夫众生呢,因为不明白因果,看不到果报的根源,也就不相信因果,心里充满恶念也不知稍作忏悔,稍作停歇,恶报不但永远没有清净之日,反而会越来越惨烈。所以明信因果就会生惭愧心,发心忏悔,不会再去做坏事。
二者生重怖畏。如果做了恶事,就感觉像清净的池塘被倒进了垃圾一样,池塘就有了被污染掉的危险。因为害怕招致恶报,就会生起极大的恐惧心、畏惧心,一定会想尽办法把垃圾清楚掉,把罪业忏悔清净。
三者深起惭愧。惭是自己做了坏事心中不安,自惭形秽;愧是危害到了别人,愧对他人;或者说惭是指对过去的错事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愧是指未来不再继续去做,坚决改正。对周遭所有的人群生起惭愧心,包括同事、同修、善知识、老师、父母以及社会团体等。有了惭愧心,才会积极地去忏悔罪业,断恶修善。
四者求灭罪方法。我们寻找到罪业生起的动机后,就要积极地寻求灭罪的办法,把动机消灭掉。比如通过读诵大乘经典、拜忏、供养等等仪轨方法,如法忏悔,同时观想自己过去的罪业全部消融在三宝无尽的功德中,直到心空如洗,就把所有罪业都忏悔干净了。
五者发露先罪。发露就是揭发,暴露。“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因此,我们做错了事就要认错,不能死不认帐,甚至掩藏罪恶,要有勇气和智慧把自己的罪业发露出来。比如对着佛像,说出自己的错误,忏悔自己的罪过;或者向善知识发露自己的罪障,把心中的罪过说出来,让大家知道,这叫发露忏悔。如果能发露罪恶,才算真心求忏悔,才能忏悔干净;否则深埋在心里,就很难忏悔干净了。这就像挖掘地里的苦种一样,刚有恶念的时候就像刚把苦种洒到地里,浮土很薄,很容易就能把它挖出来清理掉,以后就能免受苦果。如果不赶快把它挖出来,种子上面的土越来越厚,根越来越深,虽然它很难从土里钻出来,但将来一旦发芽,我们就很难把它清理出自己的心田了,只好自食苦果。所以我们做了错事一定要及时发露忏悔,做了好事倒不用着急向外说。
六者断相续心。相续就是继续,把继续做坏事的心断掉。如果昨天做错了事,忏悔之后今天还继续做,还想再继续忏悔,那这个忏悔就不是清净、真诚的。不再重犯才是真正的忏悔。你一边道歉一边继续作恶,怎么能算是忏悔呢?谁又能真正原谅你呢?
七者起护法心。护法的意思是保护佛法,首先是外在的表现,也就是我们的行为、语言、对人对事都要如理如法,行住坐卧都要有威仪,不要让众生对佛法生起轻慢或者错误的认识。护法更重要的是指保护自己的心法,也就是在心中要护持正念——正确的观念,以戒定慧三学保护自己的心不受世间法的污染,清净自心,就是清净罪业。
八者发大誓愿。要发大愿,度尽一切众生,使他们能离苦得乐。有了这种愿力就和诸佛菩萨同心同体了,因此就能生起无边的力量和功德智慧来灭除罪业。
九者常念十方诸佛。佛经说,至诚念一声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况心里能经常忆念十方诸佛!大德说,“念佛心是佛,妄念是众生”。常忆念十方诸佛,心即是十方诸佛,罪业又如何安住呢?所以常念十方诸佛,也具有清净罪业的作用。
十者观罪性无生。这是大乘忏法最重要的一点。观罪性无生就是观罪性本空,不生不灭,这个观法有些难度,如果没有般若智慧就观不起来。般若就是空性智慧,也就是世间的一切法,包括我们的身心,都是由很多缘聚集起来的,在缘生缘灭的过程中,并无一法可得,也并无一法可失,没有一丝一毫可以去把握,可以去主宰。因此佛法讲世间一切法(事物)的本质都是缘起无自性的,一切罪业也是如此。当我们心空无相的时候,罪业也就如同梦幻泡影,幻生幻灭,实无生灭,这就是罪性无生。
这是理忏,也叫无相忏,实相忏,这是最根本的忏悔。所谓: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说的就是这个忏法。其它九种都是有相忏,也就是事忏,只要发心真诚、猛利,仪轨如法,事忏和理忏一样,都能将罪业忏悔清净。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浣清净,着净洁衣,烧香散花,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
那么什么叫仪轨如法呢?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行这十种忏法时,要把道场布置得庄严清净,斋戒沐浴,穿干净的衣服,并在三宝前烧香散花,参禅的就认真参禅,念佛的就如法念佛,诵经的就如法诵经。这样忏悔七天,七天不够就忏三个七天,不够就再延长至一个月、三个月、甚至一年,都这样专心至诚的忏悔,直到所犯的破戒重罪消灭为止。
“云何知重罪灭相?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或复睹诸灵瑞异相;或觉善心开发;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因是法喜,心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
那怎样才会知道所犯的重罪已经忏悔干净了呢?俗话说,相由心生,罪业清净了,心由恶转善,就会有瑞相现前。比如忏悔者遵从上述仪轨至心忏悔,能够身心轻安。或者在梦境中见佛菩萨或上师的开示;或见光明、经书之类;或见麒麟等吉祥之物;或自觉善心开发,身心飘逸、空灵;或由此证得诸如四禅八定的境界;或者以前不理解的佛经里的很多法相名词,比如五蕴、六尘、十八界、涅槃、菩提等等,通过忏悔突然领悟了;听到经书即能通达其义;心中充满法喜而没有丝毫悔恨等等。如果能出现以上种种瑞相,就说明破戒障道的重罪已经消除了。
“从是已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犹可染着”。
尸罗,就是持戒,别解脱戒,佛法的精神是多持一条戒就多一份解脱。比如持不杀生戒,就从杀生的恶报中解脱出来了;持不饮酒戒,就不会因为喝酒闹事而招致麻烦。犯重戒之人,如果能如法地忏悔清净,并不再毁犯,也叫持戒清净,就可以修习禅定了。就像一件又脏又破的衣服,清洗缝补好以后,仍然可以染上各种颜色一样。
“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依诸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时即须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
犯重戒的人如果没有按照经书的忏法去修忏悔,但是能生起极大的惭愧之心,在三宝前发露忏悔,断掉继续犯戒的念头,端身正坐,观罪性空,把做错的事、做错事的我、以及做的过程通通放下,观想身心世界一片清净,于清净中忆念十方诸佛清净圆满的无量功德。起禅坐时一定要烧香、礼拜、忏悔,读诵戒条或《楞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做的重罪就能慢慢消灭,因此也是持别解脱戒清净,可以去修禅定。
“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灭除,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
智者大师又引佛经的原文来证明自己所言不谬。《妙胜定经》说,犯重罪以后,生起畏惧之心,想灭除罪业,就只有禅定一个办法。此人应在安静的地方收摄身心,修习禅定,观察罪性本空,并读诵大乘经典,一切重罪就自然可以消除,各种禅定三昧等吉祥的瑞相就会现前。
智者大师的《小止观》,主要是为出家人修禅定而提出了二十五方便的要求,其实在家修行也是有同样要求的。一般凡夫都喜欢随心所欲,所以刚开始持戒时,难免会感到束缚、难受。不过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非常习惯这种清净无散乱的状态,因为这是趋近真心的状态。而且严持五戒也是人身最基本的保障,否则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说什么都晚了!不但此生得不到禅定受用,下辈子能不能有暇满的人身都很难讲。所以我们对于持戒一定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万一有毁犯,就要如法忏悔,直至业障清净。
第二、衣食具足
衣法有三种: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
修行人在衣着上也有三种层次的要求。第一是像在喜马拉雅山修苦行的雪山大士一样,禅定功夫很高,能得各种三昧,因此堪能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比如西藏的“拙火定”修成后,打赤足站在雪地里,自己不但不会感觉寒冷,周围的积雪也会全部融化,这样的人常住雪山,不游世间,所以只需要随便一件能遮体的衣服就足够了。
“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粪扫三衣不畜余长。”第二种就象释迦佛“常受头陀法”的大弟子迦叶尊者一样,头陀就是抖擞的意思,迦叶尊者是佛弟子中苦行第一,各种供养都不要,只有粪扫三衣,精神却很抖擞,整个行为也很抖擞。粪扫三衣就是别人扔掉不穿的破衣服,或者人死了以后原来穿的衣服不要了,还有些老比丘、老修行去世了,他们的衣服也没人要了,把这种别人不要的破旧衣服洗干净,缝补起来穿就叫粪扫衣。畜是储备、留存的意思,三衣是指五衣,七衣和祖衣,是出家人的搭衣,佛制在印度的出家人只能有三衣,不能再储备其它的衣服,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去除贪心。
“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第三种是在很寒冷的地方修行时的衣着要求,比如在西藏,或者其它冬夏分明的地区,对于还未成就忍耐力的修行者,除了三衣以外,佛陀开许可蓄百一等物,比如毛衣、棉袄等等,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可贮备多种衣物,以够用为标准,不能贪得无厌,因为任何贪求都会妨碍道业。
另外,修行人的饮食也可分四种状况:
“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上人是指上德之人,所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大士是指菩萨,如观音菩萨也叫观音大士,以及与世隔绝、住深山老林的大修行人,随时节变化吃些应季的野果野菜,就可以滋养身体。
“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第二种人就是象行头陀行的迦叶尊者一样,日中一食,托钵化缘,化到什么吃什么,有多少吃多少,不挑不拣,目的是为了让众生有机会种福田,这叫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乞食法属于正命,因此可以破除四种邪命,生长圣人之道,对于修行人来讲,滋养法身慧命就是正命,滋养色身受用的就是邪命。
“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修行人有哪几种滋养邪命的方式呢?主要有四种:第一下口食,口对着地,低着头干活以谋生叫下口食,土地中有昆虫,为了养活自己就去伤害它们,与道不相应,所以印度出家人不种地;第二是仰口食,仰头观察星相,以此谋生,比如观天相、看风水,预言风雨祸福的人;第三是维口食,靠语言去装神弄鬼、算命、抽签、问卦等等谋生的人,现在有人喜欢研究易经八卦、奇门遁甲、阴阳五行等等,都是邪命自活。但只要不以此为谋生职业,了解研究一下也没有关系;第四方口食,比如游说家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到处游说,劝说对方接受某种观点和建议,包括媒人也一样,这种以饶舌赚钱谋生的就叫方口食。这四种职业都有伤法身正命,属于邪命自活,佛弟子应当远离。
“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阿兰若处,第三种是指在远离喧嚣闹市,非常寂静的地方修行时,有檀越送食,檀越就是施主、供养者,有施主提供斋饭。比如90年,我在山上一个小庙住了一年,庙里只有两个人,不做佛事也不接待任何人,每天只念佛,有居士每天送饭上来,也不打搅我们修行。
“四者于僧中洁净食。有此等食缘具足,名衣食具足。”第四是指住寺庙的出家人,吃的是洁净斋饭。具备了以上四种衣食因缘,就是“衣食具足”了,不能再有其它的贪求;而没有这样的衣食因缘就会身心不安,也无法安心修道。
第三、闲居静处
“闲者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有三处可修禅定:一者深山绝人之处。二者头陀兰若之处,离于聚落极近三四里,此则放牧声绝无诸愦闹。三者远白衣住处清净伽蓝中,皆名闲居静处” 。闲居静处是个很重要的外在条件,无愦闹就是没有吵闹声,非常安静。有三种这样的地方可以修禅定,一是深山里人迹不到的地方;二是离村落的地方不超过三四里路,听不到牛羊声音的头陀行者住的地方;三是相对比较闲静、世俗人较少的地方,比如寺庙、丛林等处。
第四、息诸缘务
“一息治生缘务,不作有为事业。二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
第四个条件是要把世间一切因缘、俗务都放下。一要放下没有意义的行为、事业;二要把一切外缘放下,不攀缘俗人朋友亲戚,断绝人事往还;三要放下技术研究,比如匠艺、技术、医方,占卜、看相等事;四要放下各种学问,包括诗词、书法、文章等。一切俗务都要放下,不要舍不得,为什么呢?如果外缘太多,一会儿想这事,一会又有人来找,心就难以摄持,道业就荒废了。
第五、近善知识
善知识有三:一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二者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略明五种缘务竟。
善知识非常重要,修道路上不可缺少善知识的护持。善知识有三种,第一种叫外护善知识,就是护法居士,善于经营供养,保证修行人能安心办道,修行禅定;第二种叫同行善知识,就是共同修道、修行的人,能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互相警策、互相加持,共同入道;第三种是教授善知识,就是从内心修行到外在行为规则,都能够教导我们各种禅定法门,使我们得到真实利益和法喜的人。
智者大师所讲的这些条件,是修学禅定必须具备的,如果达不到这五个条件,修学是不会有受用的。但《小止观》主要是针对出家人讲的,所以在家人可能会觉得很苛刻,那是不是就没办法修习禅定止观了呢?也不是的,因为条件都是相对的,在家人的外境无法一直如此理想,但至少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或者可以在善知识的指导下,从内心来进行弥补,并终生按这个条件去实践。
在家人修行首先要持戒清净,这是修行的基石,丝毫含糊不得!修任何法门都必须如此,如果一个修行人不重视戒律,不重视忏悔,绝对不是正修行。佛陀慈悲,充分考虑到在家修行的复杂环境,所以在家人的戒律比出家人已经宽松多了。我们既然信仰了三宝,懂得了佛法,就不能再去做颠倒恶业,既害自己,又害他人了;而且五戒是转世不失人身的条件,所以在家佛弟子至少要如法地受持三皈五戒,犯了戒要如法地忏悔清净。如果持戒能完备无缺,其它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容易满足。
比如第二要衣食具足,衣服不要穿的太多、太少,肚子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能太饿,不要对这些过多的贪求、也不要太在意,就可以了。
第三闲居静处,坐禅需要安静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心的安闲,如果心闲,闹市一样能进入禅定,心不闲,寺庙深山也一样是闹市,门里有个市场就是闹,繁体字“闲”的写法,是门里一个月字——閒,开门见月,非常安静、清凉的感觉,就是闲。那么我们修禅定,就是要把心安住在悠闲的状态,不让任何事情干扰它,这就是闲居静处的含义。
第四息诸缘务,至少在坐禅的时候,我们要万缘放下,把手机关掉,把各种应酬推脱掉,在世界上消失几个小时,作个无事闲道人,心里也不胡思乱想,甚至包括不懂的经文,打坐时冒出来的思绪,都要统统放下,能做到这点,息诸缘务也就俱足了。
第五亲近善知识,打坐时需要有人指导修心法要,有人外护,大家共修,互相策励,这个条件也是可以达到的。
现在世界上物质发展相对过快,精神和物质难以平衡了,我们就感到很空虚,心无依靠,只能象陀螺般围着名利财色这个指挥棒旋转不停,每天生活似乎都很充实、很努力,心里却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没有底气。以前老祖宗知识多了都很虚心,我们现在知识越来越多,反而全都成心虚了,因为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心理力量都失去了,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上常常会感觉很无助,很茫然,很迷失。尤其是发达国家,自杀的人也多起来了,不自杀的也很难说能心情愉快、平稳,抑郁症的病人越来越多,所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精神食粮极度短缺的时代,如果不及时找回我们生命的依靠,恐怕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仍会飞速提升,必将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滞后力量,因此二十一世纪也是呼唤心灵回归的时代。
止观坐禅就是回归清净洒脱的生命本来的最好方法,而且立竿见影,完全没有副作用,只要对身心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就能弥补物质飞速发展带来的精神空虚和心理失衡,缓解精神压力,让我们的身心重新健康、活泼起来,并开发出本有的智慧,甚至见到生命的真相,最终能了脱生死烦恼。
为了让大家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最近各地的寺庙都在办禅修班、禅修夏令营等,让我们能有时间和机会学会给心灵疗伤。主办者已经把以上后四种的环境条件都给我们准备好了,能不能疗好这个伤痛,就看我们是否能持戒清净了,这一条完全是自已的事情,谁也替代不了,就象病痛也无法替代一样,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和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其它别解脱戒,有了戒律清净这个基石,再参加禅修班,或者自己修行禅定,都自然会安然入道,禅定现前、妙味无穷的。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