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净慧法师: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九讲 心空及第归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31日
来源:   作者:净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慧法师: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九讲 心空及第归

 

  (2007年12月5日晚六支香)

  各位大德: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这是唐朝的一位居士,一位鼎鼎大名、开悟见性的居士所说的四句话。这位居士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庞居士。

  一日,庞居士拜谒马祖,见面以后,就向马祖提出一个问题。庞居士说:“不与万物为侣者是什么人?”侣者,伴侣也。有一个人,不与一切事物为伴侣,是独立的、唯一的。这个人是谁?马祖回答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汝道。”马祖的回答,把庞居士的一切思维分别完全给堵死了。为什么呢?因为马祖的回答是一个任何人都办不到的事情。谁能够一口把西江的水喝干呢?意思就是说,你想让我告诉你不与万物为侣的是什么人,你首先要一口把西江的水喝干,我再来回答你。庞居士听到这话,觉得要让老和尚回答我这个问题,简直是没有希望了。就在这个时候,庞居士顿领玄旨,自己明白了。原来,这个人不向外求,本自具足。就说了上面那四句话:“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赞叹马祖的道场,也成熟了自己的悟境。说马祖的道场是一个选佛场。马祖会下人才济济,开悟者如林,个个都是好样的。

  这首偈子的关键在哪里呢?关键的句子是最后一句:“心空及第归”。及第者,考取功名,中榜了,就及第而归。参禅,怎样才能中榜,怎么才能进入选佛的名单呢?要想在选佛场中高中状元榜,那就要自空其心。心不空,选佛榜上要题名是绝对无望的。古人讲:“心空境自空,境空心难空”。心是不共的,境是共的。境者,是外在的东西,人人有份,想空也空不掉。心是内在,是不共的,自己完全作得主宰,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够作到心空及第。心空者,不是不要这颗心,而是空去自己当下这一念的情识分别,妄想执着。在空掉妄想执着的同时,本有的智慧光明即刻显现。

  外在的环境千差万别,好坏因人而异。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客观的环境,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丑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好丑起于心”,环境随着心念而转变。即使同一个人,今天看见这个是好的。同样一件事,由于心念不同,到了明天,就非常的讨厌。各位在家居士在家庭生活中,这方面的经验一定非常丰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老两口在一起生活几十年,随着情感的变化,今天看到老头还不错,明天看到老头简直不能在一起生活,讨厌得要死。实际还是那个老头,心念在起变化而已。这是一个很平常的经验,很实在的经验。

  以此类推,我们所接触的事物,都会随着心念的转变,而对外在的环境有不同的评价,有不同的欣赏感情。所以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由此,我们就要反观自心,为什么会在同样一件事物上,今天看到它好得不得了,明天看到它就讨厌得很。道理何在?原来好也好,不好也好,都是自己的妄想在分别。无始以来,就是这种分别使得我们受尽了轮回之苦。当下无心,当下无分别,当下就解脱了。佛教实践如是,佛陀说法如是。

  佛法所要解决的,就是人心的问题。佛教给人类最大的贡献、最杰出的贡献,就是教导每一个众生管好自己的心灵。能够管好自己的心灵,就能管好一切。一切由心造,境由心生,心净佛土净,心秽佛土秽,一切从心开始,这是人类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要解决问题不从心上着手,那就是舍本逐末。丢掉根本,在枝末上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永远都是搬石头压草,水上按葫芦,按下去就起来了。本是什么呢?本就是根本。像一棵树一样,本就是一棵树的树干和树根。末是什么呢?就是一棵树的千枝万叶。各位想想看,我们解决问题,究竟是要从千枝万叶上去解决,还是从根本上去解决呢?不言而喻。一定要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看问题,要从根本上来看;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来解决;断除烦恼,要从根本上着手。

  烦恼可以说千千万万。如果你要在千千万万的烦恼上一个一个的去对治,那就会扶得东来西又倒,永远都无法使此心宁帖下来。烦恼有根本烦恼,那就是贪、嗔、痴三毒。修行的法门也有根本的法门,那就是戒、定、慧三学。以三学的力量,来对治三毒的烦恼。这也有根本,根本在什么地方呢?不出当下一念。智慧的力量在当下一念,烦恼的力量也是在当下一念。当下一念能够转变,并且从烦恼方面断相续心,从智慧方面,连绵不断地延续下去,扩展开来,那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就能作到内心世界的河清海晏,天下太平。我们的内心世界不太平,各位的家庭就太平不了,这个社会太平不了,国家太平不了,人类也太平不了。只有全人类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太平无事,我们人类自然就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就和谐了。

  不管是解决个人的生死问题,还是解决社会问题、全人类的问题,都离不开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这是佛教给我们人类指出的一个方向,是佛教对我们人类文明所作出的一个极其伟大的贡献。可惜,佛陀的这个无尽宝藏,理解的人太少了,运用的人太少了。其原因就是我们佛弟子宣传的力度不够。所谓“佛法弘扬本在僧”,我们僧团首先要认识到佛法的精神是什么,佛法对当今社会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应该怎样去发挥作用。对这些问题,我们没有足够的认识。同时,我们僧团、我们佛弟子在宣传佛法方面未能取得话语权。话语权不是靠谁赐予,而是靠自己有能力来发挥。自己没有能力发挥,没有能力来掌握,话语权摆在那里没有人来利用,那就很可惜了。所以,我们佛教要积极提倡修行办道,学习佛法,弘扬佛法。其目的,一方面是要解决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的问题,要破无明、断烦恼、解脱生死;与此同时,也要把自己学到的、修到的、知道的告诉别人,利益同享,使大家都有机会破无明、证解脱、了生死。我们佛弟子能够作到这样,那么我们所说的弘法利生才有实际的内容。

  真际禅林这个道场,在十字街头争取到这一亩三分地,来之不易。如果不能发挥这一亩三分地的作用,那将是对佛教的一种辜负,对大众的一种辜负,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辜负。这点空间来之不易。希望我们出家、在家二众能够好好珍惜,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返回目录

-----------------------------------------------------------------------------------------------------------------

更多净慧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