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巴诸大德著述:地道概论三乘庄严
格鲁巴诸大德著述:地道概论三乘庄严
序 言
佛教无论显密,都有一套不亚于现代科学理论缜密的合乎逻辑的修道成佛理论。并不像外界所想像的那样简陋无序,凭个人的想像,随心所欲地可以解说玄学式的东西。尤其是将道、根、果三乘理论建立在弥勒《现观庄严论》理论基础上的藏传佛教,就像念珠一样,是将佛陀的一切教言,串在一条统一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思维线的以理统经的重理性学派。也就是说将经典上的不统一的各种说法,在理论上进行分辨,使之统一和规范化,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中去认识佛法、修证佛法。因此要想研究学习正宗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首先必须掌握它的系统理论,在掌握系统理论之前,首先必须掌握它的粗轮廓的基础理论框架结构。而《地道概论》就是三乘佛法地道基础理论知识的简要解说。当今世界有很多以佛教学者自居,讲起佛法,口如悬河的人中,不了解大小乘“五道”、“八地”、“十地”的界线、阶位、断悟证量、地道功德种类,以及地道境界分判标准而闹出笑话者,并非少见。因此在学佛的人群中三乘地道理论知识不普及而许多自称“开悟见道”,已证“七地”、“八地”,甚至自称“已经成佛”而在社会上进行诈骗的恶众也有了存在和活动的市场。所以掌握三乘地道知识就成了学佛者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虽然过去也有过“地道建立”之类的译文,但由于采用的是非大众化的陈旧的古文格式,对使用现代汉语的读者理解原文造成了人为的困难,这类译文有何作用呢?故此这部地道理论的翻译对广大汉地学子是一份非常珍贵的礼品。
多 识 写于天堂寺
2005年8月
作者第二世嘉木样简介
第二世嘉木样贡却久美旺布,于1728年生于青海省同仁县囊阿地区。父名俄旺南杰,母名索南吉。五岁时,由俄吾坚赞大师授居士戒。七岁随伯父东科索南嘉措居住。十三岁时由东科活佛授沙弥戒。大师自幼擅长写作,十六岁以前就撰写有:六庄严二胜,文殊法师,阎罗法王等赞和道次讲记等。
1743年农历七月十三日,主持拉卜塄寺嘉木样活佛转世事宜的德哇仓罗桑顿珠等认定他为第一世嘉木样活佛转生,被迎至拉卜楞寺,时年十六岁。
大师二十二岁时,在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杰大国师座前受具足戒,赐名为:贡却久美旺布益希尊哲智华。二十五岁赴西藏学法八年。期间由于他专心致志,刻苦学习,通达五论,四续要旨精华,于三十二岁获得格西学位。
1759年农历九月十五日返回拉卜椤寺,次年任拉卜楞寺法台。之后,先后兼任青海佑宁寺和塔尔寺法台。
大师四十二岁时,因蒙古乌都王之请,翌年,起程赴东蒙四十九旗讲经传法。之后又取道北京,从章嘉呼图克图座前授得“五次第明灯”教承。又从参珠堪钦得到弥扎百法灌顶。1772年清乾隆皇帝敕封为“扶法禅师班智达额尔德尼诺门帘呼图克图”。
从西藏返回的十余年内,先后建立了拉卜楞寺时轮学院和医学院,将原八十根柱子的大经堂扩建为一百四十根柱子,可容纳三千僧侣诵经。还创建了阿木去平等四十多座下属寺院。在本寺确立了系统的学习体系,建立了正月祈祷法会程序,二月展宝法会,七月法会等。各扎仓还建立了自己的法乐队。
1789年任青海夏群寺法台,于1791年10月27日返回拉卜楞寺,途中贺寂于甘都,享年六十四岁。
二世嘉木样继承了一世的事业,终生奔走跋涉,宏扬佛法,利益众生。学识渊博的他一生著作颇多,达12大部之多。是藏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为民族、宗教、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那摩格热贝(向诸上师顶礼)
地与道之行程皆圆满, 并将此情授者释迦王。
向您顶礼为渡有缘者, 简述五道十地之概况。
为了论述世间与出世间功德的基础地与道之概况,首先简明阐述三士道。
一、殊胜下士道定义:为自身利益而主要追求来世善果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例如:下士道所知死无常的思想和断弃十不善的戒行。
依止这些追求走向人天善果称其为下士道。
二、殊胜中士道定义:从厌弃轮回幸福的心态追求自身解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例如:中士道心(续)所知的无常等十六行相(四谛的十六种行相)。
依止此之士追求迈向解脱果位称其为中士道。
三、殊胜上士道定义:以具有利他大悲心为根基,为了众生成佛而追求遍知佛果的思想观念。
例如:上士道心续中的大慈悲心和正确增上心。
依止此之士追求迈向无上菩提称其为上士道。
三士道共同所修并为了心生中士道而自己首先修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是中下士共同道的定义。如:所知死无常和恶道痛苦的智慧。
上中士共同道的定义:上中两士共同所修并为了心生上士道而首先修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如:所知无常等十六行相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三士道在三士心续中是这样产生的:悟到具缘人身实属难得且有意义,但不会长久便要舍弃,有此想法而消除对这一世的执著,从内心真实地产生追求来世的思想,便心生殊胜下士道。
在此基础上视轮回的诸乐为火坑,而从内心真实地萌发要从轮回中解脱的思想,便心生中士道。
复从以上基础看到自己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也是烦恼未尽,功德微小,不但自事未能圆满,他事也不能成就。认识到这种为自己着想的观念与动物毫无差别,为了使众生得到永久快乐去追求遍知佛果的思想从内心真实地产生之时,便心生殊胜上士道。
那么,地道概论到底如何?需从总科概况与三乘地道分类概况两个方面进行讲述。
第一部分地道总科概况
地的概况:
首先:硬而坚是地(土)的定义。
地的性能是情器世界共同所依赖生存的基础,也就是根本条件。上述地是四大中真实的地,而称三乘道为地是象征假代名,是根据性能相同而言。
地也有多种,含义如:声闻、独觉(缘觉)、菩提(菩萨)三地。
悟到人无我瑜伽地,证悟二空瑜伽地和证悟性空瑜伽地,称为瑜伽三地。
初定一禅预备道、堪忍道,一禅定初级实修地和殊胜实修地及其后三禅定(二定实修、三定实修、四定实修)为禅定六地。
无漏禅定六地加上无漏无色首三界称为无漏九地。
欲界意识加上八心色称为三界九地。
还有小乘八劣地。
成为自己多种果功德基础的入道现观智慧是地与道中“地”的定义。
分为声闻地、独觉(缘觉)地、菩提(菩萨)地三种。
称声闻等为“地”,是因为土地是生长树木花草的根本和基础那样,声闻等地是入道成就功德的基础,两者相符之故。
地也可按优劣分为小乘地和大乘地。
一、小乘地又分为八俗地 《小释意明》中对预流后三者现观称为声闻地,并列入八俗地是为了便于三乘概况的论述。
一般佛经所指八俗地是:见净善地、类性地、第八地、见地、薄地、离欲地、悟成地和缘觉地。
事相按顺序如下:
称声闻资粮道为见净善地,是因为初见清净善法之道的缘故。
称声闻加行道为类性地,是因为证得自类性从此不会错乱的道位。
称八预流现观为第八地,是因为从此证得八住入的第一果位。
称住预流果现观为见地,是因为出世间道初悟人无我的缘故。
称安住一来果现观为薄地,是因为除去了五欲的三分之二。(欲烦恼九类的六类已断)
称不还果现观为离欲地,是因为基本上断弃了五欲。
称声闻罗汉现观为悟成地,是因为悟到自道事业已圆满。
称缘觉现观为缘觉地,是因得到在世间最后期间不需依止其他上师而自证空慧的功德。
以上缘觉地已包括了诸缘觉学期现观。
后三者入流现观不包括在内是因为属于三安住果现观范围,按瑜伽行中观自续派观点,声闻主要断弃烦恼障,缘觉主要断弃粗智慧障而不认可缘觉八流住。
导师(森格桑吾)也将小乘前七地置于声闻现观内。缘觉地列入不属于八入流住的小乘八地。
唯识宗、经部行中观自续派和应承派都认为缘觉应具备八入流住是因为声闻、缘觉所断(烦恼)都无区别。
二、大乘地可分为十地。另作讲述。
道的概况:
道的定义:创造迈向自果菩提条件的入道现观智慧。解脱道与遍知、智慧、现观、般若和乘都是同义异名。所谓道是因走向解脱的果位故。
以自性可分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
一、法现观是资粮道的定义。分三乘资粮道。
资粮道、信地、顺解脱局部和法现观同义异名。
称其为资粮道,是为了证得自道菩提而积福(资粮)的第一道故。
称其为信地,因为此道是信等五根(五根:信、勤、念、定、慧)对五境(自我对象)熟练阶段的道。
称其为顺解脱局部,是因为断弃烦恼的灭谛是解脱,断其部分遍计烦恼是解脱局部,为证得和随顺其道阶段的缘故。
称其为法现观,是因为此法是指十二支经教,观其经义依据名号共相并以闻思断定声闻义现观阶段的缘故。
二、义现观是加行道的定义。分三乘加行道;加行道、顺抉择局部、抉择支分和义现观同义。
称其为加行道,是因为所乘自道加行圆满证得见道。(完成证德见道之前的各种功德)
称其为顺抉择局部,是因为抉择是指见道,有利于其局部而言。
称其为抉择支分,是因为其道是证得自果见道的支分或因之故。
称其为义现观,是因为对佛经教义粗细无我任何一方有了修证的经验。
三、谛现观是见道的定义。分声闻等三见道。
见道、谛现观和见道者所具有的智慧同义。
称其为见道,是因为现观正见新见粗细无我任何一方的缘故。
称其为谛现观,是因为现观正见始见真谛之理。
四、后现观是修道的定义。分声闻等三修道。
修道、后现观和修道者所具有的智慧同义。
称其为修道,是因为现观正见已悟无我并长期观修。
称其为后现观,是在见道以后现观正见无我故。
五、以断弃烦恼障而言的智慧是无学道的定义。以名言类可分为
声闻等三无学道。
无学道、断弃烦恼障智慧、阿罗汉智慧同义。称其为无学道,是因为所乘自道诸事已圆满。
第二部分 三乘地道分类概况
三乘地道分类论述可分为:声闻、缘觉、大乘等三道。
一、声闻道论述
声闻道分为:声闻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
一、声闻资粮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讲述。
1、声闻资粮道定义:未生自果加行道之前的声闻法现观。
2、分其为声闻上中下三资粮道,又分为:现量、比量、再决识。
如:⑴其心续中前三通。
⑵其心续中依论证新悟人无我的思想意识。
⑶其心续中认识人无我的信念。
3、声闻资粮道、声闻信地、声闻顺解脱分(局部)、声闻法现观
同义异名。释同前。
4、 在具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对声闻解脱有了真实的追求之心,便
心生声闻资粮道。境界在声闻资粮道与未生声闻加行道之间。
二、 声闻加行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
分讲述。
1、声闻加行道定义:未生自果见道之前的声闻义现观。
2、以自性分为:声闻加行道暖位、顶位、忍位、善法位(世间最殊胜法位)。
以性能分为上中下三道。
按同一心续:初生声闻加行道是下道;
中期心生加行道是中道;
最后心生加行道是上道。
按不同心续:利根器为加行上道;
中根器为加行中道;
钝根器为加行下道。
3、声闻加行道、声闻顺抉择局部、声闻义现观同义异名。释同前。
(择)定类声闻加行道对细人无我而言是再决识,是因为其道是未悟细人无我的耽著识。有人认为:声闻资粮、加行两道有邪见智(识),这是一样错误的说法。其实,此道是义理正见智。
4、 当声闻资粮道士在止观静观中对细无我以思力感受身心轻
安殊胜悦适(快乐)得到修持所生的智慧时,便心生声闻加行道。
境界在声闻资粮道圆满至未证声闻见道之间。
三. 声闻见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
讲述。
1、声闻见道定义:未生自果声闻修道之前的声闻谛现观。
2、以自性分为:声闻见道根本(定)智慧、声闻见道后得智、非两者声闻见道。
对成为自缘(对象)人无我能一心止观的声闻谛现观是声闻见道定智慧的定义。
分为:声闻见道无间道、见道解脱道和非两者声闻见道定慧。
可以对遍计烦恼障(实)正对治的声闻谛现观是声闻见道无间道的定义。
可分为:声闻见道八忍,其八忍相互等义,是因为声闻见道无间道其实和八忍每一忍等义。也是四法忍和四后忍(后知忍)。
真实正见缘(对象)四谛为人无我的声闻见道无间道,故为四法忍。
真实正见所缘(自我)四法忍为人无我的声闻见道无间道,故为四后忍。
成为断弃遍计烦恼解脱道的声闻谛现观是声闻见道解脱道的定义。
分为:声闻八智,其道与八智等义,是因为声闻见道其实也是八智,也是四法智和四后智。
真实正见缘四谛为人无我的声闻见道解脱道,故为四法智。
真实正见所缘四法智为人无我的声闻见道解脱道,故为四后智。
非两者声闻见道定慧道,如:一心定观空性的声闻见道定慧和一心
定观两空的声闻见道定慧。(以上两种是按其他学者的观点讲述,非自我正确观点)一心定观人无我的声闻见道定慧。(正确观点)
十六慧忍无常见道(见道八忍:苦法忍、苦后忍、集法忍、集后忍、
灭法忍、灭后忍、道法忍、道后忍。见道八智:苦法智、苦后智、集法智、集后智、灭法智、灭后智、道法智、道后智)分两次证得,八忍和八智各自同时证悟。
声闻见道无间道和解脱道的证期(时间长短)为极短事成刹那间。细节另做解释。
非声闻见道无间道和解脱道的声闻见道,并引导自己的解脱道圆满后所产生的声闻谛现观是声闻见道后得智的定义。
《文殊圣神之光》认为后得智是纯分别心而自宗认为(自派观点)
分别心与无分别心两者皆有。
声闻见道无间道与声闻见道解脱道修士心续中的四无量和追求解
脱的思想,声闻见道后得者心续中的悟空性智慧和悟二空的智慧均属非两者声闻见道。
3、声闻见道、声闻谛现观和声闻见道智慧同义。
4、声闻见道无间道与声闻见道解脱道定智同时产生。
由此出定后产生见道后得智,此后也有心生根本(定)第三道。
四、声闻修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讲述。
1、声闻后现观为声闻修道定义。
2、分为:入定、后得和非两者声闻修道。
对成为自缘(对象)人无我能一心定观的声闻后现观是声闻修道定慧的定义。
分为:声闻修道无间道、解脱道和非两者声闻修道定慧。
成为应断自分修断烦恼障正对治的声闻后现观,为声闻修道无间道的定义。
分为:声闻修道下下道至上上道九道。
成为引自无间道应断自分修断烦恼障所断解脱道的声闻后现观,为声闻修道解脱道的定义。
可分为:渐次应断和同时应断。
⑴按渐次应断:属欲地所摄修断烦恼九类。
从一禅定到顶界所属每一地有修断烦恼九类,每类再分九类共有修断烦恼八十一种。因而也有渐次断其正对治修道无间道八十一种和渐次断其修道解脱道八十种,加上所乘自道无学道所属一解脱道共八十一种解脱道。
⑵按同时应断:三界九地修断烦恼粗九种同时所断下下修道无间道
至九地修断烦恼。九种下下修断烦恼同时所断上上九种修道无间道。
(注:烦恼越细微越难断,故上无间道对治细烦恼,下无间道对治粗烦
恼)修断烦恼所断解脱道共九种。
3、声闻修道、声闻后现观、声闻修道智慧同义异名。
4、当声闻见道士已悟人无我而修所得正对治粗烦恼时便心生声闻修道。
五、声闻无学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讲述。
1、声闻道圆满现观是声闻无学道定义。
2、分为:同时所断阿罗汉智和渐次所断阿罗汉智。
以根器可分为:利根声闻阿罗汉(智)和钝根阿罗汉(智)两种。
3、声闻无学道、声闻解脱道(圆满)、声闻阿罗汉智(心续中的)同义异名。
4、声闻修道似金刚定,使烦恼不再产生。第二刹那(此后)心生
断弃烦恼障的解脱道时便成为(现证)声闻无学道。
二、缘觉道论述
缘觉道分为:定义、分类、异名、各分类义四部分。
缘觉道定义:具备迈向缘觉解脱道的缘觉现观。
分类:可分为缘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异名:缘觉地、缘觉道、缘觉乘和缘觉智同义异名。
各分类义:以缘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五部分讲述。
一、缘觉资粮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讲述。
1、未生自果缘觉加行道之前的缘觉法现观是缘觉资粮道定义。
2、分其为缘觉上、中、下三资粮道。
3、缘觉资粮道、缘觉顺解脱分、缘觉法现观同义异名。
4、真实产生主要追求缘觉菩提心之时,便心生缘觉资粮道。
二、缘觉加行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讲述。
1、自己所修资粮道圆满之后所生,而未生自果见道之前的缘觉
义现观是缘觉加行道定义。
2、分其为缘觉加行道暖位、顶位、忍位和善法位。前三位有上
中下之分,声闻和缘觉善法位没有上中下之分,是成事极短刹那间之故。
3、缘觉加行道、缘觉顺抉择分、缘觉抉择支分、缘觉义现观同义异名。
4、缘觉资粮道期间虽证得对外实相空的定慧,却未证得胜观,当
证得观其胜观之时便心生缘觉加行道暖位。
三、缘觉见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讲述。
1、自己所修缘觉加行道圆满之后产生,而未生自果缘觉修道之
前的缘觉谛现观是缘觉见道定义。
2、分其为缘觉见道定慧、后得智和非两者缘觉见道。缘觉见道定慧(根本智)可分为无间道和解脱道。
3、缘觉见道、缘觉谛现观、缘觉见道智同义异名,其余同前。
4、瑜伽行中观自续派认为自续(心中)无间道与解脱道是二空相。
其他派则认为是细人无我相。
四、缘觉修道分定义、分类、异名三部分讲述。
1、自己所修缘觉见道圆满之后产生,而自果缘觉无学道未产生之前的缘觉后现观是缘觉修道的定义。
2、分其为缘觉修道定慧和后得智(即:入定与出定)。前者有修道九类,即:小三类、中三类、大三类。
3、缘觉修道、缘觉后现观、缘觉修道智慧同义异名。
五、缘觉无学道
所缘(观)外相义观皆断的缘觉智慧是无学道定义。
分为:如麟缘觉已断分别心(所缘前行)缘觉无学道加行与修道前行缘觉无学道两种。其余同前。
三、大乘道论述
大乘道以五道总述与十地概论支述两方面讲述。
五道总述
五道总述分为:定义、分类、异名、词释、所分义一一解释。
定义:迈向大乘菩提或已入大乘菩提所摄大乘智慧,是大乘道定义。
创造具有迈向大乘解脱的菩提现观,是菩提道的定义。
菩提加行、正等加行、大乘修行、披甲成就、菩提智慧、菩提现观同义异名。
分类:可分为大乘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
异名:大乘道、大乘现观、大乘智慧同义异名。
词释:根据上述可想而知,大乘道以七种殊胜可称为大道。
《经庄严论》曰:
所缘目标大而实, 如其两种修成就。
具有智慧和精进, 得此悉熟方便法。
证得真实大成就, 佛陀事业大圆满。
具此七种大殊胜, 而得大乘之名号。
所分义一一解释:可从凡夫道与圣道两方讲述。
信解行地所摄菩提智慧是凡菩萨道的定义。
可分为:菩提资粮、加行两道。
一、大乘资粮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讲述。
1、大乘法现观是大乘资粮道定义。
2、分上、中、下三道。
3、大乘顺解脱分、大乘资粮道、大乘法现观同义异名。释同前。
4、初生大乘发心和证得大乘资粮道是同时,因为为他人利益而真实产生追求无上菩提心之时,便证得了大乘资粮道。
二、大乘加行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讲述。
1、菩提义现观是大乘加行道定义。
2、分为:大乘加行道暖位、顶位、忍位和善法位。每位可分为大、中、小共十二层次。
3、大乘加行道、大乘顺抉择分(局部)、大乘抉择支分和大乘义现观同义异名。
4 、所生状况:
对未经小乘道一开始便进入大乘种而言,证得所缘空性的胜观和进入大乘加行道同一时刻;对先修小乘后入大乘者而言,新证得消除对一切烦恼明显的二取(所取、能取)分别识与进入大乘加行道同一时刻。
加行暖等四位的不同处是:
见道无分别智如火之道,在证得此道之前产生似暖的征兆而称加行道暖位。 加行道暖位之前因嗔而会消毁任何善因。当证得加行顶位之时不会因瞋恨而消毁善因。达到了从此不会有改变善因顶峰而称加行道顶位。也是因为从此征得了脱离善因消失的忧苦。新证对极深之法空性有了不畏惧的忍心,而称加行忍位。证的此位从此不会因造业而堕入恶道,从此脱离了堕入恶道的忧苦。所谓善法位:是因此位是世间最殊胜的善法位而言。又:初证对法性义共相明显的禅定而称大乘加行暖位;初证对法性义共相明光的禅定而称大乘加行顶位;殊证对法性义共相明显的禅定且初证能趣一方禅定而称大乘加行忍位;证得速增无间禅定的刹那禅定而称大乘加行善法位。
有人认为:对法性初证明显称暖位;此位增长称忍位。这是不正确的观点。因为大乘具种加行暖等四位是分别心,对所缘不能明显,而明显意识是没有分别心的。《释量论》曰:“显示明亮之意识,称其无分别心识”。
三、大乘见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讲述。
1、大乘谛现观是大乘见道的定义。
2、分为:见道定智、见道后得智和非两者见道。
成为自缘应断遍计实执实对治的大乘谛现观,是大乘见道无间道定义。
分为:大乘见道八忍,其与大乘见道无间道同义。
成为断弃遍计智障动力的大乘谛现观,是大乘见道解脱道定义。
其又分为:大乘见道八智,其与大乘见道解脱道同义。
非两者见道定慧为:对人无我一心定观的大乘见道和对二空一心定观的大乘见道,及大乘见道后得智之后复对空性一心定观的见道所摄初地智慧。
既是由大乘见道解脱道之后所生的智慧,又是具此智慧者心续显现
的大乘谛现观,是大乘见道后得智定义。它与大乘见道后得智同义。
一般对根本定可分为:世间无色禅定和出世间无分别心识禅定两种。
后得位可分为:想出定的欲念为世间后得位,修出世道的定力对其缘相所顺之谛空如幻定慧所摄受的两种后得位,继而产生的大乘见道后得智是禅定所摄受的后得位。如:忘记定中所缘相等等的疏忽心识,是不扎实(疏忽)的后得位。
学道时期定位与出定位虽然相互矛盾,但在佛地其两者是同一性体。
非定与出定的大乘见道如:大乘见道无间道心续中的世俗发心和知无常等十六意识。
3、大乘见道士心续中的智慧、大乘谛现观和大乘见道同义异名。
4、所生状况:
对法性一心定观的大乘加行大善法智慧和大乘见道无间道、大乘见道解脱道同一时刻生起。此后继而生大乘见道后得智。
见道无间道所断应断状况是:大乘加行道士心续对大乘见道无间道产生明显状态和此道应断遍计智慧得到明显制止为同时。
其心续产生性体为八忍的见道无间道和见道应断全部制止为同时。此时加行道士便成为见道士,好比把小偷赶出门外一样;此时虽已证得远离见断非分别抉择灭,但未证得分别抉择灭。其第二刹那心生八智性能的见道解脱道时,便证得见道应断分别抉择灭,好比把小偷赶出门外后,把门堵死一样。
四、大乘修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讲述。
1、大乘后现观是大乘修道的定义。
2、分为:大乘修道定智、后得智和非两者智慧。
既是成为对自缘(对象)三种无我中的其中之一能一心定观、且能使此道士心续中对其显现的大乘后现观是大乘修道定智慧的定义。
分为:大乘修道无间道等三种。
成为应断自分俱生实执正对治的大乘后现观,是大乘修道无间道的定义。
分为:小四种、中三种和大四种共十一种道。是因为对应断修断分别心的俱生烦恼障和俱生智障分十一次断弃之故。
成为对应断自分俱生实执大之大正对治的大乘修道无间道,是大乘修道无间道小小道的定义。
分为:初地修道无间道和二地无间道两种。
引导自我从无间道应断自分俱生实执中解脱的大乘后现观,是大乘修道解脱道定义。分为九类。
3、大乘修道和大乘后现观同义异名。
4、所生状况:
菩提见道士心中产生应断自分俱生实执正对治的无间
道时,便可断定由见道成为修道。
大乘修道无间道应断断弃状况是:
以大乘具种而言,对修断烦恼粗之粗和修断智障大之大分大小两类,以此对修断烦恼障细之细和修断智慧障小之小也分大小两类。修断十一类由修道无间十一道来断弃,是因为初地修道无间道对三界九地的修断烦恼粗之粗分为两类的粗九类一次性断弃。
依此类推,二地修道无间道对三界九地的修断烦恼粗之粗分为两类的细九类一次性断弃。从二地修道无间道至九地修道无间道按次序:九地修断粗之中至细之中之间同九类一次性断弃;十地前部修道无间道对九地修断细之细分为两类的粗九类一次性断弃;十地后部修道无间道对九地修断细之细分为两类的细九类一次性断弃。对以前证得过罗汉果者而言,没有烦恼障,只有智慧障,需要分十一次断弃。因此,要懂得菩提修道无间道大之大与相续后际(最后)无间道和菩提修道金刚禅定同义。
五、大乘无学道分定义、分类、异名、所生状况四部分讲述。
1、断尽烦恼与智慧二障的终极智慧是大乘无学道的定义。
2、分为:如所有知智慧和尽所有知智慧。又可分为如: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事智和法界体性智。
3、遍知、大乘无学道和智慧法体同义异名。
4、所生状况:
住相续后际无间道菩萨属修道士,其无间道时,具有生遍知第一刹那的因能力无阻无漏智二十一分类能将众类圆满。无间道对其法性消除二观,从表面相与真实义哪一方,都无一点世俗观。其第二刹那定观坚定不移地实观其道,对如所有法,没有世俗观。且成为对万法如观掌中新鲜庵摩罗迦果(余甘子)那样清楚直观的刹那现观智属于如所有知智慧和尽所有知智慧两者的同分(同基)。
证得遍知第一刹那、断尽智障、证得佛位和证得断弃二障解脱道为
同一时刻。
三乘主要所修的不同点是:
应承派认为:空性是三乘主要所修对象。主要是因为三乘的见道无间道和见道解脱道都是一心定观细人无我和细法无我的定智。以消除人实有为细人无我;消除人体五蕴等实有为细法无我。
自续派和唯识宗认为:三乘主要所修有所不同。
按瑜伽行自续派观点:细法无我是菩萨主要所修;能取所取(精神与物质)各自为空的粗法无我是缘觉道主要所修;独立自取实有空的细人无我是声闻道主要所修。主要所断也是:智障和粗法我执、粗人我执,按顺序是菩萨、缘觉和声闻的主要所断。
按经部行派和唯识宗:声闻与缘觉以智慧所证的类性与主要所断成分大致相同。
大小两乘的区别由其它经论去了解。
十地概论支述
圣菩萨地以定义、分类、所分义三部分讲述。
一、定义:真实了知空性智和大悲心所摄受的登地菩萨智慧是圣菩提地定义。
二、分类:可分为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
慧地、五地极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对圣菩萨地分为十地,是因为十地各自所观和各自所证得的功德不同,所修证得的能力后者殊胜于前者的缘故;应该定为十地,是因有需净十类之故。分为十地的特点,是为了消除不承认对大乘有十地概论者心中的错误观点,且对小乘八地作一一比喻后,对大乘分为十地。
三、所分义分为:释文、应断断法的殊胜和殊胜功德三部分。
1、释文:
又分为总地释文和分别地释义。
(1)总地释文:
地之音符为“布目”以加字释文讲(按梵文解)有成为消除所度无数魑魅二障畏的基础和能使无数功德日益增长之义。
(2)分别地释义:
称初地为欢喜地,是因为从初地可以看到与菩提圆满相近和对众生有所利益时,产生了极欢喜心故;称二地为离垢地,是因为从二地已远离犯戒和小乘须作意的污垢故;称三地为发光地,是因为从三地可以不惜生命地努力寻找教理,且能让胜法光明使所度众生满足故;称四地为焰慧地,是因为讲授与菩提相符的法且焚烧自分二障的智慧之光如放火焰一之故;称五地为极难胜地,是因为让众生成熟和在教化过程中难以忍受的所度众生颠倒之邪心,在具慧菩萨四地以下极难做到,而在五地可以做到之缘故;称六地为现前地,是因为顺次修习缘起能现前阻断生死流转,逆次修习缘起能现前趋向或现证大涅磐之故;称七地为远行地,是因为长期修道对有相需努力之道已达究竟,且一同行之两道相连之故;称八地为不动地,是因为此地是依有相识和无相需努力之意识不能动摇之缘故;称九地为善慧地,是因为证得了对分别正见智的忍耐故;称十地为法云地,是因为似天上云集,下降细雨使五谷丰登一样,十地菩萨识续如天空,总持与三摩地等法云密集而降法甘露,使所度众生心中的善果完全圆满之故。
2、应断断法
见道期间断弃见断烦恼一百一十二种和见断智慧障一百零八种。
修道所摄初地至十地期间断弃俱生烦恼障十六种和俱生智障一百零八种之种子。
(1)遍计烦恼障有一百一十二种:
欲地所摄十种苦见断烦恼、十种集见断烦恼、十种灭见断烦恼、十种道见断烦恼共四十种。它们是针对每一谛有五见(坏聚见即萨迦邪见、邪见、边执见、殊取见、戒禁殊取见)和五非见(贪、嗔、慢、无明、疑)共四十种。加上色与无色地所摄针对四谛的十种烦恼中除去嗔,色地所摄三十六种、无色地所摄三十六种共七十二种。总有一百一十二遍计烦恼障。
(2)遍计智障有一百零八种:
欲地所摄遍计智障三十六种、色与无色地所摄遍计智障各三十六种。因为欲地所摄成为见断智障进能取分别心识有九种、返能取分别心识有九种、取物分别识九种、取假分别识九种故。其它依此类推。
(3)俱生烦恼障有十六种
欲地所摄贪欲、嗔、慢、具染无明、萨迦邪见、边执见六种和上两界所摄除嗔以外各五种共十六种。
(4)俱生智障有一百零八种。
三界地所摄俱生智障各三十六种。
3、功德殊证差异
分为:六度殊证差异、增长功德量殊证差异、因果投生差异、三学及成果殊证差异、出定所引信心差异、一切净差异、登地标志差异七部分。
(1)六度殊证差异:
初地圆(殊)证施舍度至十地圆(殊)证智慧度之间。
(2)增长功德量殊证差异:
初地后得位在一刹那间能见一百佛陀。得其加持智慧,刹那间能行一百佛国,能普照一百国土,能震动一百不同世界,能常住一百劫,以正智能观前后一百劫,能入一百不同禅定,能开一百法门,能使一百生命成熟,自身能变百身,能使一一自身周围由百名登地菩萨围绕。依此:
证得二地能增以上十二类千倍功德;
证得三地能增以上十二类万倍功德;
证得四地能增以上十二类百亿倍功德;
证得五地能增以上十二类千亿倍功德;
证得六地能增以上十二类万亿倍功德;
证得七地能增以上十二类千亿亿万倍功德;
证得八地能增以上十二类与三千世界沙尘等量功德;
证得九地能增以上十二类与十万三千世界沙尘等量功德;
证得十地能增以上十二类无穷无尽的佛国沙尘等量功德。
(3)因果投生差异:
初地者能转生统治世界之王;
二地者为四洲之王;
三地者为三十三天之王;
四地为离斗诤天(时分天)之王;
五地者为兜率天之王;
六地者为乐化天之王;
七地者为他化自在天之王;
八地者为小千世界之主大梵天;
九地者为中千世界之主大梵天;
十地者能转生色究竟天天子大自在。
以上这些都是讲述可能性而不是绝对性的。
(4)三学及成果殊证差异:
初地证得对法性真实了解后修三学功德;
二地证得戒学;
三地证得殊胜定学;
四地、五地、六地证得慧学;
剩余四地证得被三学所摄功德。
(5)出定所引信心差异:
对十地在定中真实了知法性和出定后对缘起性空如幻之见引向实见的十种不同程度。
初地时了知断法我执的法性遍及自他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二地时了知悟到法性的大乘道殊胜于小乘道的规律具有殊胜性;
三地时了知广闻经藏是悟法性之顺因具有顺因性;
四地时了知对教理无留恋慢故具有无遍执性;
五地时了知自他皆无独立自取实有故具有心续无异性;
六地时了知染污和清净两类不生于无因和异因的染净具有无异性;
七地时了知法性并无经藏等名相故具有法性无异性;
八地时了知真法性无染净增减义及获得无分别智和净土;
九地时证得四无碍解之故法性来源于智慧;
十地时了知已达与佛事业相等的法性。
(6)一切净差异:
初地有十种一切净;
二地有八种一切净;
三地有五种一切净;
四地、五地各有十种一切净;
六地有十二种一切净;
七地有二十种一切净;
八地有八种一切净;
九地有十二种一切净;
十地一切净虽然在《现观庄言论》中没有直接论述,但不是没有,当证得十地时需要以断缺点,增长功德来登证上地。
(7)登地标志差异:证十地之时有不同梦兆之故
前已讲过证得加行暖位时已无睡眠等五盖(烈悔盖、嗔恚盖、昏睡盖、贪欲盖、疑法盖)那么,证得十地怎么会出现梦兆?对这一问题,有些藏区早期学者认为是忽然显示之观如梦一样而言。又有一些学者认为真睡眠是错误幻识在净地是不会有的。
以上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净地虽无染性睡眠,但有善行睡眠。如:《涅释·除去心惑》曰:“睡眠有两种,此地虽没有不能自控的具烦恼睡眠,但经过加持使身心健康的善行睡眠在此地存在是正常现象。”又:《金鬘疏》曰:“睡眠有所缘识不能自控的具染睡眠和为了健康属善类睡眠两种,虽无前类但有后类并无过错之说极为正确。”
以下下地登证上上地时,从有漏定位转变为无漏定位之原因是大乘加行道大善法位转变为初地开始到最后无间道又至遍知第一刹那故。
言云:
依止解脱三道之阶梯, 行入菩提三果殿堂法。
未加自见深思远虑后, 讲述大乘师之明教理。
以此善行引导无数众, 身穿殊胜铠甲持慧器,
消灭四魔一切敌军队, 愿登三身珍宝之法座。
释迦比丘拉夏加措木鸡年法月月圆日敬译于天堂寺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