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智敏慧华上师:圆觉心法指归 第一篇 初修导引 参、起修基础 五、参访开示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1日
来源:   作者:智敏慧华上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智敏慧华上师:圆觉心法指归 第一篇 初修导引 参、起修基础 五、参访开示

  问:从前学密不是都很严格?须有十二年的显教基础,或是业障要消到某一程度,方可修密。为何现在得法如此容易?是否会有偏差?

  师:持咒就是消业障最好的方法。经上说:念一声阿弥陀佛,便可以消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持一遍六字大明咒,即得罪垢消灭,疾证菩提。可见入密本身,是最好消业障的方法。

  至于说要显教根基修得很好再修密,这是西藏黄教的规矩。不只是要修十二年的显教工夫,还要修四加行,然后是作密、修密、瑜伽密,一步一步修上来。修到无上密时,早已年老力衰,甚至有些人修了一生,都接触不到无上密法。

  但是在本宗,因为诺那祖师初到中土时,看中土人士,多是大乘根器,所以就不要求先修十二年的显教,也不要求弟子从下三部密法渐渐起修,凡够根器者,都传无上密法。

  至于普传方面,莲师当年早有悬记,说铁鸟腾空之时(亦即指飞机),密法就要传遍天下。所以现在普遍传密法,乃应众生根机与祖师悬记而行之趋势。

  问:初学密,是否要从上师相应开始修起?

  师:从上师相应法最容易入手,因为能得到传承加持之力。禅宗是自力,无上密乘则是自力再加上传承之力。传承即总集诸佛之力,是一体的。净土宗虽亦靠他力,但所证之果位,常是带业往生。修密也可以往生净土,而最低则能净业往生。若凭自力修禅,须是根基深厚,业障轻微者才能修。一般众生,在六道轮回已久,无始以来业障习气,若不仗传承和咒力的加持,很难消得掉。业障不消,修起来便不能清净。即使很想在禅定中,却定不住,或是勉力安住,也易堕于顽空,偏在三乘圣人之境地。但若禅密兼修,就很容易契入,既有自力,又有传承加持,也不会偏于顽空之境。因无上密乘行者,无论做何事,哪怕是合掌、或持几句咒,都是为众生。时时以度众生为己任,就不会偏入顽空,一旦证得本来,只要有众生待度,就不会停留在空境中而成自了汉。

  问:请问上师:在密宗方面,是不是有讲究修气功方面的工夫?

  师:某些教派比较注重修气,如三脉四轮、或三脉七轮等。但是就无上密乘来讲,因为修气功,总还是在色身上修,而此色身数十年终究要舍离、坏散,故此法属于方便道,并不究竟。禅宗和无上

  部的密法,则是直接了当地在法身上修,而不再在色身上耗时间。亦即以法界为自己的身、自己的心。再者,密宗气功,必须要有师父经常在身边指导,才不会有偏差。否则没有心法基础,容易产生很多弊端。就时间而言,也不如修心法殊胜。

  师:你们所用的默照禅,那个默照,是照什么?是专注在一个境上,还是住在体性上?

  答:住在体性上。

  师:这样很好,就是默默地觉照在自己的体性上。你这样默照了有多久了呢?

  答:我是在参加第三次禅七时,比较能够体会到「只管打坐」的法门,后来就是用这样子来保住我的心体。

  师:那么不打坐时,是否失掉?

  答:还是这样。

  师:那就是说「只管这样」了?如此很好,能入此门,真是多生福德。但在此中,有无妄念呢?

  答:会起。如果不能去,就要用方法除。

  师:那不是很累吗?我们一天到晚都有很多的念,要常常去除,不是更多的造作吗?

  答:偶尔才会有这样的现象。

  师:那你现在跟我讲话那么久,不都是在起心动念吗?那要怎么除?

  答:现在是在平常心中,称不上是起心动念。

  师:很好。但是我们学佛,不仅仅是以人类六识来知道就算圆满,不是吗?在无上密乘中,不仅是如实证到、并坚固保任而已,最殊胜之处,是在起用。既令我们证悟到自己的本来,又要起无比的大用。同样是用这个「脑」,转凡夫之妄识,为度生的大用。这又比你先前的觉照更深入一层,是登初地以后的境界。

  问:请问师父:在虚空中,如何力用?

  师:这要发无上的悲愿,与诸佛菩萨的悲愿契合。我们真正所度的众生,并不仅仅是有形的众生。若

  能与诸佛菩萨的悲愿相契、与法界融合,则能借着传承加持力、法界体性力,生起供佛利生之功德,起无比之妙用,度无量之众生。

  问:是否就是我们的回向?

  师:回向是文字般若,和实证是不同的。我们回向,是学着发菩提心及大悲心,久而久之,随着不断的精进和证悟,就与诸佛的悲心相契,自己度生的力用才能生起。

  问:师父!是否在契合本体当中,无量的悲心就自然流露?

  师:对!但亦要看契合到何种程度。一般而言,若只是初步证到,还无法起太大的力用,虽想起用,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慢慢地,到六、七地时,可生起意生身。初步证到的是法身,然后随着神通,报、化二身亦显出来,甚至能在他方世界普现色身。

  所以本宗教弟子初皈依便要发大菩提心,且随着修持而日渐广大,则一证本体,便与佛心相契,无量的悲心自然生起,故能安住本体而念念起利生之大用。

  师:你修净土宗?很好,顶门开了吗?

  答:没有啊!还早呢!我业障很重。

  师:不!不!不!刚才我不是说:念一句佛号、持一句咒,就可以消了多少万劫的罪业,你修了这么久,业障不是消掉很多了吗?

  答:但是我们又不断地造业,一剎那之间就造了不少业。

  师:很对。地藏菩萨说:我们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为何剎那就会造业?因为我们的念,总是注意在个人的名利、得失、及人我上。倘使你把念,住在自己的清净自性上,就不会再造业。既不造业,轮回的根就断了,自然不再轮回。

  要知真正的弥陀,不在极乐世界,而是我们本具的体性。阿弥陀佛名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即我们自性本有之光明,周遍法界,无量寿即我们自性永恒不变,超越三世。此竖穷三际、横遍十

  方之自性,即是真正的阿弥陀佛。念念安住于此自性弥陀,不仅止于往生,更能证到自己与弥陀不二之体性,证入实报庄严土、乃至常寂光土,究竟解脱。

  问:师父!我常听到许多人说自己业障重,所以要慢慢修,要先把业障消掉,以至于失去了许多殊胜的因缘。

  师:实在很可惜。我们这一生能学佛,业障就不算重了,就该立愿在这一生中,能证到自性本来无相之佛,而不落轮回。若是只念身外之佛,即使念到老,临舍报时,或者昏迷,或是发生意外,来不及念,或是痛苦得不能念,种种原因,使我们临终不能念佛,如此念了几十年,不是很可惜吗?因此我们念的,应是自性佛,方能即身而了,不再轮回。若知道这念自性之佛的方法,就该劝别人也来学,一起脱离六道轮回。你看我们在做小学生时,看到路边有个瞎子,过马路时去牵他一下,心中就会有一种喜乐。倘使我们能使一个人永永远远不再在六道里受苦,而永远住在清净快乐之中,那我们心中的高兴,该有多大呢?这是很值得做的。我们密乘有一个说法:度一千万个小乘的声闻,不及度一个罗汉;度千万个罗汉,其功德又不及度一个人成菩萨;度千万个人成菩萨,不及度一个人成佛。所以我们既发了菩提心,就要以现有的条件,引导众生入密乘,入自性之门,入究竟之境界。

  问:师父!所谓成就佛土,是何所指?

  师:就是指我们在度众生时,即是圆满自己的佛土。将来自己成佛时,所度的这些众生,就是自己佛土的众生。实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佛,也都能成就像阿弥陀佛一样的佛土,甚至佛土比他还更庄严,全基于修行时所发的成佛大愿,此愿任自己发。倘使真正发心(愿菩提心),你将来的佛土的种子,就已经在这法界里萌芽。加上你此生或多生的六度万行(行菩提心),慢慢、慢慢地,佛土就形成了。等到功德圆满之后,就是安住在自己的佛土里成正觉,广度众生。法界无量无边,随众生的愿,剎土不断地增加,法界也不断地广大。所以本宗一再要求弟子发心要大,广发胜

  义菩提心,即是此意。

  问:为何各人所见显现的佛菩萨并不相同?

  师:因众生根器或宿缘,与那一位佛菩萨相契,便见到那一位。若与金刚萨埵相契,见到的便是金刚萨埵,若与观音菩萨相契,见到的便是观音菩萨。实则诸佛应化到世间,无非是应众生的心念而显。就像密勒日巴传记里讲到,他在山谷里看到一朵浮云,心想:如果这朵浮云是我师父多好?仅此一念,那朵浮云就变成他的师父。这并非观想而来,而是上师应众生的心念而现。佛菩萨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问:师父!有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根器,不知学净土宗好,还是学密好,要怎么去判断?

  师:你见到我,就已具学密的根器。否则你想:台湾这么多人,别人为何都没见到,而我们今天却共处一室?一个人哪怕是见一次面,或是电话里聊一下,莫不是前缘啊!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