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惟觉法师:六即佛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8日
来源:   作者:惟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惟觉法师:六即佛

 

  六即佛(一)

  六即佛,六即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

  一直到最后成就道业,

  这当中的次第有六个层次,

  而这六个层次当中,都是佛,

  故称为六即佛。

  六即佛,六即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最后成就道业,这当中的次第有六个层次,而这六个层次当中,都是佛,故称为六即佛。

  六即,第一个是「理即」,第二是「名字即」,第三是观行即,第四个是「相似即」,第五个是「分证即」,第六个是「究竟即」。六即就是六个层次是佛,就是「即佛」,所以六即表现了从凡夫到成佛一切的位次。为什么叫六即?「六」显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这当中有六个层次,此六个层次则表现因果的事相。

  理即,在道理上,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一切众生皆当成佛,这就是理即。

  道理上,确确实实可以成菩萨,可以成佛,可是若没有觉悟,没有返照、没有熏修,根本不知自己能成道、成菩萨,却时时刻刻在那里造业,起贪瞋痴、造杀盗淫,则佛性虽本具,也将变成了众生性了。而且不但变成了众生性,甚而变成兽性,虽是如此,但佛性还是存在的。

  所以这当中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之处。相同的是「理」,不相同的是「事」,在事上是完全不相同,果报也完全不相同。虽是不相同,可是还是会成道,佛性还是存在,等到将来因缘成熟了,觉悟了即能成佛。在道理上来讲佛性是本具的,所以称之为六即。

  六即佛(二)

  从凡夫到成佛,

  所有的佛性、所有的理体完全是一致。

  凡夫的佛性,即是菩萨的佛性,也就是一切诸佛的佛性,

  同然一位,所以就称为即。

  我现在种什么因,我现在就是什么即。我现在是名字即吗?观行即吗?相似即吗?分证即吗?究竟即吗?马上就能知道。所以我们明白了以后,自己绝对不会有我慢、不会有贡高。一方面不会有我慢、贡高。二方面知道佛性是人人本具的。马上积极去努力、实践。而且还会尊重别人,对自己也不生卑贱。对人家也会生尊重心。

  从凡夫到佛位,期间因果的事相,共有六个阶段,历历分明、不可混乱,所以称为六。从凡夫到成佛,所有的佛性、所有的理体完全是一致。凡夫的佛性,即是菩萨的佛性,也就是一切诸佛的佛性,同然一位,所以就称为即。

  凡夫到成佛,须有六个阶段,而佛性是一样的,所以就是「六而常即」;从凡夫到成佛虽然佛性是一样,而因果的事相不可混乱,分明有六个阶段,这个就是「即而常六」。

  譬如由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虽是十五天盈亏不同,但就只是一个月亮,这就是六而常即;而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虽是一个月亮,然而却有十五天的盈亏不同,这就是即而常六。

  六即佛(三)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代表每一个人有一个心水,有一潭江水,

  这江水有月亮,

  江水清了,就和这月亮一样能够照天照地。

  为什么用月亮来做譬喻?月亮代表我们这个佛性,人人都有一个月亮,所以佛经里面有这么一句真实的名言:「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千江,代表每一个人有一个心水,有一潭江水,这江水有月亮,江水清了,就和这月亮一样能够照天照地,是这个意思。

  「千江有水干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天,也是代表我们这个心,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青天,可是这云一现出来,青天就不存在了,也就是我们烦恼一现前,我们的自性青天就不存在,所以万里无云才能看到青天。

  初一的月亮和十五的月亮,初一的月亮代表我们觉悟了,在名字上即佛了,有了名称,有一点点相应了,朝这方向去努力了,甚至于开悟了,见到自己的本心,就是初一的月亮。

  你开了悟以后,还要去修,如果不修,始终是黑月而不是白月,黑月是被乌云盖住了,没有光明,众生这个心有没有光明?没有,什么都看不见。没有智慧的光明,没有神通的光明所以你开了悟之后,慢慢地就会见到一丝的光明了,仿佛是初一的月亮。如果修证究竟成佛,就是我们上次讲的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等三惑通通漏尽了,那就是究竟成佛了。

  如果我们从月亮的本身来看,初一是一个月亮,十五还是一个月亮,初一月亮并没有减少,到十五月亮也没有增加。这就好象我们这个佛性来讲,虽然是随着外面修行的功夫,显现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清净、我们的无为、我们的不动,虽有这些层次上的差别,可是我们心性还是一个。

  所以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虽然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也不妨碍修证,不妨碍有修有证。有修有证,等到达功行圆满以后,最后就是无修无证,要把修和证通通放下。

  修是一个方便,证是证谁呀!还是本具的。以前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是这个意思。以前没有见到,现在我见到了,不能说以前没有见到就不存在,没有见到还是存在,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这个譬喻很好。

  六即佛(四)

  一切众生,虽具有佛性,而不能自知,

  因此逐物忘返,长劫轮回,

  遂令佛性之体,随六尘而流转,不知发真归元、修学佛法,

  所谓法身流转六道名为众生。

  现在我们用普润大师的六即颂,来说明这六个道理。普润大师是南宋的僧人,属于天台宗。他生长的地方就是现在江苏吴县,俗姓郭,字天瑞,号无机子。

  五岁投慈行仿公,九岁剃度。翌年,从通照学天台,政和七年,住持松江大觉寺,帝赐号普润大师。这个颂是普润大师他自己有修有证,悟了中道实相的道理,然后依据中道实相来修行,从开始到最后,他写了这个六即颂。

  「颂」在佛法当中,有的是悟了道,于是将自己修行上的见地说出来,就称为颂。悟道了他也写颂,乃至于往生了,他也写颂,这颂就是辞世颂,往往要留几句话出来,为什么要留几句话出来?因为要让大家知道,我现在到那里去了,我现在是什么境界,我一生又是什么修行,留下来给大众知道,使其产生一种信心。

  第一个颂:「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这个颂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理即」。理即就是属于凡夫的位子,说人人都有佛性,是这个意思。这是颂理即佛,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言。

  一切众生全具佛性之理,这佛性之理和十方诸佛一样,所以称为理即佛。据理而言,一切众生当下是佛,所以说「动静理全是」;据事而言,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完全和佛性相违,所以说「行藏事尽非」。

  一切众生,虽具有佛性,而不能自知,因此逐物忘返,长劫轮回,遂令佛性之体,随六尘而流转,不知发真归元、修学佛法,所谓法身流转六道名为众生。所以说「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学佛的人,往往有两种毛病,一种是只知道「动静理全是」,便大言不惭,自谓即心是佛,直踏毗卢顶上行,当下与十方诸佛一鼻孔出气,说什么持戒、念佛、修善、作福,还有谓:「呵佛骂祖,是祖师的家风,佛来也斩,魔来也斩」,言语虽然相像,怎奈「行藏事尽非」,自己到底仍是一个业障凡夫。

  还有一种人,只知道「行藏事尽非」,自认是一个业障凡夫,那里有资格学佛?那里有资格生净土?更那里有资格成佛度众生?这便是辜负了自家的佛性,而不知「动静理全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明白这个道理,便可对治上面所说的两种毛病。

  「动静全是,行藏事尽非」无论是动、是静,我们的这个佛性始终是存在的,你在睡觉的时候佛性还是存在的,走路的时候也存在,因为佛性存在,所以晚上睡觉可以睡得又香又甜,穿衣吃饭,行住坐卧,这个理始终是存在的,所以说动静理全是。

  道理上,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佛性要自己来直下承担,要自己来爱惜,要自己来尊重自己。假使自已不知道爱惜,不知道尊重自己,虽然动静理全是,始终是在迷惑的众生。

  「行藏事尽非」,虽然道理上是人人具有佛性,可是他在迷,不知人人都有佛性,所以行藏事尽非啊!他的行为完全是与佛性、菩提、涅槃相违背的。

  「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冥冥随物去就是我们这念心,杳杳冥冥这念心,看不见这念心,像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还能够看得见吗?所以这念心非常微细啊,你作不了主,随物去,随着外面的境界跑掉了,等于儒家所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就是「冥冥随物去」,人的心非常危险,非常危险什么事情?贪、瞋、痴,这实在是危险,起了贪心、瞋心、痴心,堕入三涂恶道,你说危不危险?

  这念心始终是随外面的境界流转,随物去,随着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随着这个境界跑掉了,作不了主,拼命追求名利财色,冥冥随物去,因为行藏事尽非,所以才冥冥随物去,因为冥冥随物去,所以才行藏事尽非,这个是相连的。

  既然是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这念心不知道安住在什么地方,不能回到自己的本具佛性上,不能回到涅槃上,不能回到菩提上,一般人所谓不能生净土,净土就是指我们这个心,杳杳不知归,不知道安住在那里。

  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要自己去用功,不用功,始终是冥冥随物去,始终是杳杳不知归,现在由于我们听经、闻法,明白了,所以第二层次,第二偈就开始要修行了,开始要觉悟了。

  六即佛(五)

  「无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不生不灭的道理,

  即心是佛,不假外求,

  所以说「当体即是」。

  第二个颂:「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这是颂名字即佛,第一个颂是理即佛,在道理上是佛,没有觉悟。所以要沉沦六道,真如法身仍在流转,没有觉悟。

  现在是觉悟了,觉悟了以后就回光返照,背尘合觉,而前面是背觉合尘,第二个层次就是觉悟了人人都有佛性,就要背尘合觉。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这是颂名字即佛的道理,指闻名知字、悟解佛性而言。学佛人从善知识所,或经论中,悟解不生不灭的本有佛性,已知佛性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佛性与十方诸佛的佛性完全一样,所以称「名字即佛」。

  「无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不生不灭的道理,即心是佛,不假外求,所以说「当体即是」。从前不知,现今方知,自恨从前昏昧,不解佛性的道理,造诸恶业,枉受轮回,所以说「翻恨自蹉跎」。这个就是听了佛法,才知道这一生修行还是太晚了,有这一种感受,所以称为名字即佛。

  第二个境界已经知道了,人人都有佛性,可是过去没有觉悟,过去没有修行,反而自己觉得很惭愧,好象现在来修行、学佛已经很晚了,有这一种感觉,既有这种感觉,现在就要加紧用功,就要听经闻法,观心返照,所以第三个就要以始觉之智照本觉之理。开始觉悟了就称之为始觉。

  六即佛(六)

  为什么要起如幻观?

  因为外面是一种尘劳,执着外面的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界就是中毒,

  我们起如幻观就是消毒,

  我们这个心观了以后,你这个心安住在哪里?

  安住在中道实相,安住在常理,

  这样就能得到解脱,

  就能契入中道实相、能够契入法身的境界。

  第三个颂:「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这是颂观行即佛,指已悟佛性,顺佛性起修而言,依教修观行,而能观的智慧,所观的境界,本来和十方诸佛,完全一样.所以称「观行即佛」。

  在观行位子上佛性还是现前称为观行即佛,前面是名字即佛,虽然是闻名知字,这佛性也是存在,只是佛性显现程度不一样而已。

  「念念照常理」是念念观照真常的佛性,「心心息幻尘」是心心息灭虚幻的尘缘,遍观一切诸法的体性,非假非真便是第一义谛,这个就是修观行的时候所用的方法。

  什么叫做常理?常者是不变,过去、现在、未来,始终这念心都存在,这个就是常。所谓常者是不变,寂者是不动,常寂光净土,就是指我们中道实相这念心,常理就是实相,常理就是中道。

  所以一定要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看到所有的境界,我们在打坐也好、走路也好,认定外面都是虚妄不实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这个就是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

  你打坐看到所有一切境界,也是虚妄不实的,我们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你要起这种觉观,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善法也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恶法也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这就是起观行。

  如幻三昧,为什么要起如幻观?因为外面是一种尘劳,执着外面的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界就是中毒,我们起如幻观就是消毒,这是菩萨的境界,如幻三摩提,如幻观,我们这个心观了以后,你这个心安住在哪里?安住在中道实相,安住在常理,这样就能得到解脱,就能契入中道实相、能够契入法身的境界。

  六即佛(七)

  中道实相不住空有,

  没有取舍、没有憎恚、没有贪爱,破除无始无明,

  中道实相才是最高的、最究竟的,才是真正的净土,

  所以在法华经里讲小乘、中乘、大乘都是佛方便说法。

  观有观照、观像、观想,所以遍观也可以思惟,也可以观照,也可以观像;看看我们用什么方法,无论是观照、观像或观想,都是我们这念心起的作用,观照、观像、观想这是一个假有,所谓一假一切假,看到所有的万法都是假有,既然是假有,那还贪不贪呢?当然就不会贪着。

  虚幻不实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所有一切,过去、现在、未来、恶法、染法、净法,乃至于世间法、出世法、天堂、地狱、欲界、色界、无色界,十方一切净土、秽土,遍观就是把它想一想,想它是假,想它是真空,既然是假、是真空,我就不理它,就把能观的这个心收回来。

  收回来做什么?无假亦无真,我也不住在假有,也不住真空,住在那里?住在常理当中,所以是「念念照常理」,这样子就契入了中道,契入了实相,不着假有亦不着真空,不着假有不着真空在那里?师父说法,诸位在那里听法这念心,寂然不动,到达寂然不动,就感通「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这个境界出来了。

  所以我们要了解,中道实相不住空有,没有取舍、没有憎恚、没有贪爱,破除无始无明,我们了解了以后,中道实相才是最高的、最究竟的,才是真正的净土,所以在法华经里讲小乘、中乘、大乘都是佛方便说法。

  什么才是究竟,「开权显实」、「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安住在中道实相当中,这个就是佛的境界,是如来的境界,所以这里面称之为观行即佛,虽然是观行,我们这个心也不离开中道,也不离开实相,中道实相就是佛,是这个意思。

  中道实相是什么佛?中道实相是智慧佛、是如如佛,智慧佛就是菩提心;如如佛就是涅槃心。我们在起观行的时候,也不离开了了分明这个心,在起观行的时候不离开如如不动、毕竟空寂这个心,所以起观行也是佛,不管观成,观不成都是佛,观成是果位上的佛,没有观成是因位上的佛,仍然还是佛。「因」好象是初一的月亮,「果」好象是十五的月亮,月亮还是一个,并没有差别。

  所以这是第三个境界:「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要安住在中道实相,我们也不执着假有、也不执着真空,可是到达一个最高的境界,你也可以在中道实相起一切假有,也可以在中道实相起一切真空,所以假有就是立一切法,真空就是泯一切法,中道是统一切法,所以中道实相是圆融无碍的,即空、即假、即中,是这么一个境界。三即一、一即三,一切法归于自性,你看重不重要?

  因为重要,所以我们才要「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最后「遍观诸法性」,修空观也好,修假观也好,这就是遍观,世间法也好,出世法也好,这也是属于遍观,最后不住在假有,也不住在真空,住在中道实相,这就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地方。

  六即佛(八)

  我们修观行的时候目的是在哪里?

  目的就是来化除四住的烦恼,

  修观行的目的就是要破除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这样子契入中道实相,目的是在这里。

  第四个颂,「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这是颂相似即佛,由于我们修念念照常理,念念照常理相应了,修观行相应了,观行相应了就破烦恼、破执着了,就证果了,是这个意思。

  所以四住虽先落,由观照的关系,四住的烦恼已经是破掉了,已经转识成智了。「六尘未尽空」,虽然四住先转过来,可是我们心当中六尘的种子还没有完全转识成智,还没有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所以第八识的种子还存在,六尘境界还没有完全空掉,还没有完全转过来,还没有完全破掉。

  「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我们的心眼.我们的智慧眼当中产生了毛病,产生了毛病,本来是真空无为的,本来是毕竟空寂的,可是在空当中看到一些影像,把这些影像当作一种有,是空里见花红,把它当作实实在在的境界,这个是修行一种过程,修行到了这个地方来了,就容易出毛病,假使没有大善知识的指导就容易出毛病,执着感应,执着神通境界。

  现在社会上就有这一种情形,可是它并没有四住虽先落,我们想想看,还在观行当中就产生了邪见,所以我们修观行的时候目的是在哪里?目的就是来化除四住(注)的烦恼,修观行的目的就是要破除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样子契入中道实相,目的是在这里。

  我们现在由于功夫得力,所以四住烦恼已经转过来、已经化掉,可是六尘境界还在我们八识田中,等于我们这清净的眼当中看到一些幻境,为什么会看到幻境?眼睛有毛病,有什么毛病?眼睛看了这些境界把它当作实有,我们并没有达到真空的境界,并没有契入实相的境界,所以才会产生这种烦恼、这种境界出来,这是颂「相似即佛」的境界。

  何谓「相似即佛」?就是与实相的境界有些相似的境界了,只是相似,非完全是一个,等于楞严经所讲:「一念回光,即同如来」,「同」是一个,可是并不是如来,这个地方是相似佛,与佛的境界有一点相似,等于这骨董一样,由于后面仿造的确确实实,很相似,和真的一样,可是它并不是真的,只是相似而已。

  我们这个心本来就是跟佛相同的,由于有无明、有烦恼、有执着,所以同当中就是不同,现在由于起观行的方便,观照有一点功夫了,所以把粗的烦恼转过来了,而细微的烦恼还在心当中。所以只是属于相似的境界,相似解法而已。指观行是有所解悟、有所体悟、有所了解,他的智慧,他的境界,和如来的境界有些相同,和如来的智慧也有些相同,理上可以说得出来。事上是办不到,没有真正的断惑证真,虽没有真正的断惑证真,却是相似断惑证真,所以称为相似即佛。

  注:

  四住,四住地之略称。为生起三界一切见思烦恼之根本依处,故称住地。四住即,

  (一)见一切住地,指三界之一切见惑。

  (二)欲爱住地,指欲界之一切思惑;思惑之中,尤以贪爱为重。

  (三)色爱住地,指色界之一切思惑。

  (四)有爱住地,指无色界之一切思惑。

  以上四住地,若再加上无明住地,则称为五住地。

  六即佛(九)

  普通一般人精进,

  就是我今天念多少佛、诵多少经、持多少咒、拜多少佛,

  这就是真精进,好象没有这些功课就不是真精进。

  开悟的人就是只有这念心,

  大休大歇才是真精进。

  第五个颂:「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这个颂就是分证即佛。你念佛也好、诵经也好、持咒也好、修观行也好、从闻思修也好,无论你用什么方法,修中道实相观也好,「豁尔心开悟」,一下听经闻法或用功精进因缘成熟,一下就开悟了,悟到什么?

  悟到心即是佛,悟到这个道理,古人所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寻来全不费工夫」,悟到这念心,「修行亿万劫,悟在剎那间」,悟什么?悟不是得到一个东西,不是见到一个什么东西,悟到这念心是本具的。所以「悟」,就是悟到绝对的自性菩提,师父在这里说法,诸位听法这个心,了了分明,这个心,人在那里,心在那里,这个心才是。

  普通一般人精进,就是我今天念多少佛、诵多少经、持多少咒、拜多少佛,这就是真精进,好象没有这些功课就不是真精进。开悟的人就是只有这念心,大休大歇才是真精进,这是佛法僧三宝一切具足,不着僧求、不着法求、不着佛求、不着众生求,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明白这些道理,在理上开悟,完全产生了信心,这是事理一如。

  「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一切都通达无碍了。什么叫做一切通?事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就是通达这一切道理,人人都有佛性,你开悟了就明白这些道理了,不但自己有,所有众生通通有,通达过去、现在、未来,也是不离这一念心,事和理是一个,没有二个,观空不着空,观假不着假,观中不着中,始终是通达无碍,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都不离当下这念心,始终了了分明,这是悟了道。

  所谓通,可以讲神通,也可以称为道通,到达这个境界,悟了无上菩提,菩提道和涅槃道,菩提道就称为智慧佛,涅槃道就称为如如佛,如如不动,一切诸法毕竟空寂,空也不做空想,智慧佛也不求智慧,只是当下这个心能作主、能明朗,就是智慧,就在这里去安住。

  六即佛(十)

  古德说:「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我们的心就像一杯水一样,湛然不动,就像一潭止水,

  你看这一潭水湛然不动没有波浪,

  不但没有波浪,里面没有混水、没有浊水,

  悟到这些道理,湛然一切通,就是心明朗了。

  古德说:「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我们的心就像一杯水一样,湛然不动,就像一潭止水,你看这一潭水湛然不动没有波浪,不但没有波浪,里面没有混水、没有浊水,悟到这些道理,湛然一切通,就是心明朗了。就像一潭止水照天照地,像一片镜子一样,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现了以后,里面不留一点痕迹,始终保持当下一念,湛然一切通,知道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这念心当中,这就是实相。

  虽然如此通达,但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看到我们这念心没有边际,你还在怀疑这个心究竟有多大,求这个源头始终是无穷尽的,因为我们这个心广大没有边际,没有始终,如何求呢?

  所以在这个地方还没有下百分之百的肯定,既然没有百分之百的肯定,尚见月朦胧,等于月亮当中有了阴影一样,我们这个心虽然是一切都是现成,到这个程度就是返照到我们这个心里面还有一些沉淀,还没有完全把第八识转识成智,要把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到这时候才能完全了解,所以这就属于分证。

  分证一分法身,破一分烦恼,一共有四十一品无明,就是有四十一分法身,到这时候是烦恼分分断,真如分分现,这是一种譬喻来讲。其实这四十一品就是层次上的差别,就是我们打坐的时候,看看我们这个心有没没昏沉,完全究竟没有一点点昏沉了就是通达,到达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尽。同时我们这念心完全没贪瞋痴这些烦恼了,这就是尽。

  所以这四十一品一个是从昏沉、一个是从烦恼,看看我们昏沉和烦恼的程度如何?这样来分成四十一个层次,这就属于修证方面的,所以我们了解了以后,也不要把这四十一品看的不得了,一念不生,万法无咎就是如此,烦恼就是我,我就是烦恼。

  现在的问题就是不起烦恼就好了,处处作主,了了分明、寂然一如。那么这四十一品就是只有这念心存在,一直保任下去,动静闲忙不离当念;一乘任运,万德庄严,始终不离当念,你悟到这个道理,慢慢在日常生活上来熏习、磨练、这样我们的身心一天天地清凉,一天天地自在,到达最后究竟烦恼漏尽,就是十五的月亮。

  六即佛(十一)

  因为这念心从过去到现在自己不知道,自己不了解,

  始终是在外面追逐财色名食睡,人我是非,

  现在经过一番修练,经过一番修行,一番返照,

  我们这个心得到解脱,

  究竟水没有波浪,水究竟清凉,

  这个没有波浪的水、清凉的水不是外来的,是我本具的。

  第六个颂:「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这个颂是究竟即佛。就是把四十一品无明通通转过来了,通通转过来了以后,是一个什么境界,就是这么一个境界。从我们这一生一直到现在,从来真心理成了妄想,本来是一潭清净的水,现在变成波浪了,是一潭止水起了波浪,是一潭清水混浊掉了,这是凡夫众生的境界。

  「今日妄皆真」现在烦恼漏尽,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四十一品的无明通通转过来了,今日妄皆真,水是波浪,现在波浪通通停止变成水了,妄想就是真,烦恼即菩提。

  「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因为这念心从过去到现在自己不知道,自己不了解,始终是在外面追逐财色名食睡,人我是非,现在经过一番修练,经过一番修行,一番返照,我们这个心得到解脱,究竟水没有波浪,水究竟清凉,这个没有波浪的水、清凉的水不是外来的,是我本具的。

  「更无一法新」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即使超凡入圣了,这个心不增加一丝一毫,虽在凡夫位,有烦恼有无明、六道轮回,我们这个心并不减少一丝一毫,虽然不减少一丝一毫,可是始终是在沉沦苦海,轮回六道,受尽无量无边的苦楚,虽然不增加一丝一毫,可是心得解脱、心得自在、心得清凉,就称之为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