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分现前三昧中十法八法品第十三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分现前三昧中十法八法品第十三
贤护分现前三昧中十法八法品第十三
十法、八法是世尊对交流、解说般舟三昧的一些基础要求。此法本中,世尊已具体、清晰地罗列了如何实践这个法则,如何具足成就这个法则,乃至说如何与他人交流的基础要求亦涉足到。在此,我们来看看十法、八法的具体内容。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若有比丘。乐欲修习此三昧者。先当思惟彼无相想。
“先思维彼无相想”,这是第一首要。在一切法的缘起中,若不以法无自性作为缘起,那么此人修外道知见,此人行外道法,不能于世尊菩提教言中证菩提分。为什么?这是我们学习佛法与外道知见的一个根本差别,比如在边见中、对立见中,是不会思维无相的,一思维就会产生断灭、顽空此类邪见。此“无相想”,实是无染想、无著想,亦是无自性想之善巧。
既思惟已。我慢不生。
因为了无诸相可得,无对法可生,慢心不可得,卑贱之心亦会丢失,平等心智自然纯熟,于是见佛不难,如净水照物,自然是不难。但末世之中,多于骄慢,蔽塞人心啊。
贤护。除慢高已。心意泰然。
何以故?平等安泰,心自明了。骄慢邪见蔽杀有情,很快就把人的道德、善根杀掉了,许多学佛的出家、在家菩萨们比较令人遗憾的就是丢失了现下对自、对他的尊重,丢失了如实的恭敬、远离戏论的恭敬。有的人把尊重当成一个戏论,当成一个不实之物了,这就丢失了当下的珍宝,即当下所有依正二报的广大利益。若恭敬心中如实地尊重、平等地守护,现下就为珍宝!这是一剂防腐的药啊,不恭敬就是腐朽,而这味药能使腐朽之物化作珍宝,不离刹那,不离当体。诸位善知识,我们与人交往、与人共住、与人同参、与人施教,乃至向人求教,若不以恭敬真诚之心,此人不得成就,这是珍宝所在。
远离众相。
即所谓清净平等的心智,这是大摩尼宝存放之处。清净平等,能促生一切功德。
尔时即应为他宣说如是三昧。
在与人宣说此三昧时,若有人相、我相、众生相,若有骄慢,此法难以交流。以前我接触过许多没有学习这个法则,以及对这个法有疑惑的人,因为见一些走过般舟的人的骄慢心、自大心之后,而生起疑悔,当然也有的是此类众生自身的骄慢、嫉妒心产生的自我障碍。当这两种问题成熟的时候,就产生谤法、疑法,乃至说遇法而不愿意行、不愿意了知的这样一个恶性后果。因此,我们观众相无相、远离骄慢、心生真诚平等,这样与人交流三昧是有意义的,别人就会感觉到亲切、可爱、真实,相应故;若以骄慢心与人交流这个法则,实是伤害世间、欺辱世间、欺辱他类有情,因为大家本具诸佛同等的功德,只是说在起用方面有异,你何以骄慢呢?这是宣说此三昧时十分重要,也是首要的一个条件。
记得第一届般舟法会将要召开之时,许多人问我设供的问题,我说现前的一切大众都有资格供养诸佛、赞叹此法则,但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接受这个供养,如果说假我这个人的因缘来接住这个供养回施给三宝、回施给法则,我是愿意的,作这样一个使者、仆人,我作得,但若是说供养我,则要不得。后来就做了一个供养法会,大家以种种物质的供养、礼赞的供养、念诵的供养来赞叹此法则的住世与传播,来赞叹诸佛世尊的慈悲与威德,我们自己实在是没有什么应受人供养的东西。若我们当中有亲证三昧,三摩波地如实安住的人,我一定极力推荐大家去供养他,何以故呢?缘此成就者,即得善巧,即很容易契入三昧。
在这个法则中,为什么我们不敢迈大步子呢?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为此时代人的善根福德不具、法缘不具,若是轻易地广泛传播,就会给人带来谤法、疑法的恶性机制。所以,现在以这种一日一夜的行持为主,这样逐步相续、成熟,能令人的身心有所依止,于法则有所依止,有进趣的善巧,这样会利益很多人、天,乃至说世间不可思议的有情。若我们有浮躁的、不相应的、贡高的东西,即有言不符实的法则,那就会危害这个法,遮这个法,甚至毁灭这个法本的住世。所以,对于此法,若不依经教、不依历代成就善知识所传播的法则,我们是很难把它如实地传播下来的,亏得我们有这样的经典来依止、来了解应如何交流。
不应起诤。是中云何名为诤也。所谓妄想诽毁。即谤于空。名为诤也。
诸法性本空、无有尘染、无有一法可成,与这样的心智不相应者,是为诤心。若人证得无诤三昧,于一切世间皆作包容,平等守护,何以故?心智无挂碍故、无对待故。阿弥陀佛因地是以无诤三昧作根本守护,归结其三个根本誓愿之根,就是无诤,就是所谓空、无染、无著、平等一味。此三昧不离一切有情的当体,你说:“我运用的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染著种种颠倒知见,这跟三昧有什么关系呢”?当体即是,就是你识不得,你错认自己现前的业相,实不知此业相实无所得,是幻缘所生,若用智慧门来观察,是如梦如幻,现前成熟,缘灭就灭,了无所得啊;若用本质来视,其幻缘生起,即是三昧生起。
抉择此处者甚稀少!那怎么办呢?就先以无诤来感动此类有情。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誓愿中,是以无诤作为清净相守,或说为清净缘起的,顺性发起广大善巧誓愿,欲度脱一切众生,成就菩提,或说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此“乐”,是法性之信顺者因真实相应故,而得的广大安乐与不可思议之智;而若不相应,则产生种种摩擦、对待、伤害,所以说逆性则多诸伤害,这些伤害实在是无益的。诸佛如来不过是法性寂灭海中的庄严相、真实相、威德相、具足相,令人期盼、向往,如此而已。而我们凡夫羸劣的、卑贱的、让人痛苦的相,实在不过是琐碎的、扭曲的、变异的、迷失的相,但还是不离寂灭海,未有离法性。所以,未有刹那因缘,未有一有情能离法性真如海啊。这是真实不虚的。阿弥陀佛亲证这样一个无诤的心智,所以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决定一切众生“闻我名号,俱来我刹”,何以故?心智如是,威德如是,本质如是,愿力如是,摄众生穷于未来孜孜不舍如是啊。因为其自性发心真实相应,真实成就,无所畏惧,乃至未来际面对无量的众生,无所畏惧,对于再顽愚的有情,也是无所畏惧,令其度脱,所以作广大清净教言狮子吼,威伏一切世间有情,现大威德,穷于金刚际,彻度无间相,予一切众生得究竟利益。这个利益,是世尊守护此根本誓愿所引发的一切凡圣不可思议的利益,若思议,你很难相应,因为无以契合。
“即谤于空。名为诤也”,以前接触到阿弥陀佛因地三个愿的时候,我说怎么世间人宣传的阿弥陀佛教言与这三个誓愿都是违背的呢?举一个誓愿,不说誓愿的具体内容,只说其表相,阿弥陀佛立的一个誓愿是广习一切法、利一切众,其三昧耶誓愿的名字不是这样,但内容是这样,即要习一切法则,不论是佛法,还是外道,要利一切众,不论是蜎飞蠕动,乃至愚痴有情,乃至谤灭佛法者,阿弥陀佛世尊皆以威德力摄护,即无畏威德力,无对待威德力,无诤威德力,顺用法性、彻底了知一切诸相非相之威德力。所以谤疑者,亦不得谤疑之真实之业,何以故?阿弥陀佛彻底摧毁了这种虚假、变幻无常的相,他在一切众生无量寿、无量光心智这个根本法则上抉择了。若不以一个根本法则来抉择,那九界众生还是九界,何以故?大家安立在自己的业相中,不能自拔,以为业为实,以为业为真,以为业为守护。这样怎么能饶益十方呢?善导大师也讲“专复专”,但这个“专复专”的后面是指一法深入之方便,非是谤他法、疑他法,非是不利他类有情,非是排斥他类有情!绝对不是这样的,而只是说初学、欲得此利益者,应“专复专”。那些利益现前者、随顺佛誓愿者,是“专复专”之功德现前者,他们就不会说排斥哪一类、向往哪一类、守护哪一类,若有亲有疏,怎么与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得以相应呢?所以,无诤甚为重要。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如果我们不理解这种用心的方法,就把净土法门变成一种等死的法门、趋死的法门,或者说是狭隘的、卑劣的法门,因此许多人不愿意习这个法,再谈般舟三昧,就更感觉“那是圣人的事”了。而我们从这个经典看,世尊自始至终宣化的都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应爱乐此法、求证此法、广宣此法、读诵经教、亲证利益,处处如是宣化,没有哪段文字说这是哪一类的圣人才能行的法。
我们是不应与别人诤,本来世间是无诤的,本来世间是无对待的,出世入世中,对待法是凡夫所择取,如果我们择取这个“诤”,那就会堕入凡夫类心智,就会在凡夫业缘中流转。我们不能妄认为谁凡谁圣,凡圣无位啊,你说:“我这无明迷失、愚痴颠倒业是不是凡呢”?是,但你不能强执这个业,这个位也不能说是属于你的,只是这种业相相续,而业相无我啊。善知识们,我们认识不到业相无我的时候,就会认为名字我、无常我、业相我、烦恼我、习气我、男女我、色身我,这些“我”都会坏掉的,都是在无我法中表露的一种因缘相罢了,若认此为我,那真是错认了一个法则,流转无穷啊。
贤护。是故彼比丘以无诤故。当能修学。为他宣说此三昧也。
如果与人诤论,则很难交流这个法则。别人赞也好、谤也好,再恶劣的说法,我们也不能去有对待,何以故?事相无我,你何以染著呢?法则是无人相、无我相的,我们顺应法则,就可以成就,但若顺应人、我,则背道而驰,举个例子,比如长江两岸有许多池水、湖水,此湖水可能说彼湖水“非长江水”,而彼水说此水“也非长江水”,因此,如果我们要说一个法则的时候,就说这个法则,大家随顺这个法则、归到这个法则里面,就会被此法载负,得到利益,而法则之外的话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我们说以人我是非,就会蒙蔽一个法则,于法则之外浪费自己的生命,而我们随顺一个法则,就会逾越这种人我之诤,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都有是非变化之相、凡圣变化之相,这与总体的法则机制可能相应,也可能不相应。若相应了,我们就在随顺法则;若不相应了,我们就在法则之外,迷茫于自己的业相之中。我们不可以用别人的业相,或自己的业相去迷惑自己、迷惑他人,那才是佛法中所说的可怜悯者,对其应该疏导他们回到佛法之法流中,进趣于诸佛智愿海中,而彻底得到解脱,无有毁灭,无有干枯。例如我们到武汉一带可以看到,长江两边有特别多的池塘湖泊,你能说它是长江水,或不是长江水?疏通到长江里面,就是长江水;疏通不到了,就是池塘水。我们每个众生的业相就象一个池塘水,或一个盆子水,污浊水、净水、工业废水、家庭废水,什么样的水都有,但若是把它投到长江里,它都可以流到大海去,这是决定的。你说怕自己这点水污染大海,大海毕竟极为宽广,是能消融你那一点儿污浊的,对此我们要放心,不要怕自己能玷污大海,我们也没有这个本事的。有人怕他人的污水会玷污大海,你也不要怕,它毕竟要归海的,大海心智广大故,无所遮盖故,容纳一切故,你怕什么呢?所以,我们不要怕顽愚的有情、罪恶的有情、颠倒的有情,如同把水导引到河流去则必然会归海一样,我们把他引导到这个法则中,就能消融他的业相,对此放心就对了。如果一定还要说这样的人如何不行,其实也不要说别人,你自己也差不多,很多人以为别人不怎么样,实际自己也不怎么样,若不然怎么生活在这同一时代?怎么不生活在佛在世的时代?你说你乘愿再来,那更应该悲悯有情。我们应审视,此无诤甚为重要。
贤护。有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欲修学。为他解释此三昧者。
世尊一步一步地来导引我们了解此三昧的成就法则及成就相,乃至与他人交流的法则。细腻、体贴者,莫过于世尊啊,真对我等有大恩德,实是我等法身慧命之父母、道德养育之父母啊!
应当具足成就十法。然后为他解斯三昧。
你说:“我现在还不具足十法,能不能给人解释呢”?世尊说,你欲给人解释的时候,先把这十个功德、十种法看一看,学一学,这是假他言而证自身于佛法法则的利益,所以一切不离法则啊。
我刚接触比丘戒的时候,把《四分律藏》读了一遍,出了一身汗,因为就有一个感觉——世尊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啊,释迦牟尼世尊,乃至说拘留逊世尊、拘那含摩尼世尊、迦叶世尊,贤劫四佛未离开过我们,贤劫以前的世尊也都没有离开过我们,以种种身相、种种音、种种法则,不断地施教于人。你若读一读藏经,尤其是出家人要读一读,十分有意义,你就会感觉这太平常、太真实、太亲近了。以前感觉离世尊在世的那些阿罗汉太遥远了,两千多年的时空距离太大了,但一读优波离尊者的《八十颂》,就感觉到十分亲切,任何距离都没有了,即使用我们的凡庸之心,都没有距离感,况且你还是发心勇猛、清净持戒、善根深厚的有情呢?所以还是希望大家深入经典,能多读的还真要多读一读,念佛的好好念佛,行般舟的好好行,经教还是要读的。
以前我刚住山的时候,有一个畏惧,这个吃饭问题怎么办啊?后来经常遇到出家师父问我,你住山吃饭怎么办?我说我不知道,这不是我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是谁的事情?我说有人管。谁管?佛!谁管?菩萨!谁管?护法!谁护法啊?人天护法啊,那是他们的誓愿。你若真做佛事的时候,无所顾忌,无所畏惧!我以前住过很多很偏的地方,绝对没有饿着的事情,除非你不学佛了;也没有遇到什么违缘,除非你制造违缘了。
我们现在这样的聚会,若没有行法基础,也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个法会,我一直说这个殿堂不大不小刚好,大不得,小不得,大了,也开不下去,小了,开不下去,有龙天护法嘛,对不对?若没有护持,我们真是一天也住不进来。若不是四个月的安居,有诸佛菩萨的护念与照顾,我们坐不下来的,你看看有多少外缘侵扰啊,我们无始以来的成熟恶缘之中,真是热恼,这个事情、那个事情,一百八十个人都牵动着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你拽过去了,也不知会被拽到什么地方。但因为安居这个愿望清晰,佛菩萨的加持清晰,我们就轻松地坐下来了,避免了一个夏天的炎热的侵害,这算一个最大的身体感知吧?我们不用扇子、电扇、空调什么哗哗地吹,最起码说是避避暑吧?这个福德是有的,对不对?将来这个道场要建成五百人的规模,如果五百人避避暑,是多大的规模啊?不用空调,省了多少电啊?为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啊?那如果一千人?一千五百人?三千人呢?即使是避避暑,也是福报。
何等为十。所谓一者。彼诸善男子善女人。先摧我慢。起恭敬心。
恭敬心,还是放在头一条。我遇到一个事情,现在还记忆犹新,有一个法师去给别人指导般舟行法,本来是很好一个家庭道场,大家走得很好,有的人拿出来房子,有的人提供饮食,大家全力以赴地为行般舟而维持着这个家庭道场,可这个法师去了,鼻孔一朝天,一来就说,啊,给你们开个会,然后一、二、三……,别人一看,这么骄慢,算了,我们不行这个般舟了,什么破般舟,我们不走了!房子的主人先说,你们要走般舟,需要有房费,一个月多少多少;接着供养饮食的菩萨说,哎呀,你们谁走般舟谁就自己带饭菜吧;然后护关的人说,哎呀,我还得工作,照顾不了你们了。OK,这个道场就结束了,这个法师的指导就“圆满”了。什么圆满了呢?骄慢。后来有几个居士跟我说,某某法师怎么这么骄慢呢?我说,人不自知啊。可能是自己眼很高,很轻易地看到别人有很多不如法,鼻孔一朝天,把人一说,结果很好的行法道场,已经很多人走过的道场,就这样解散了。
所以,我们与人交流,要真诚、要尊重,如我给恒阳庵提的三点——尊者、包容、交流,如果这三点做得到,这个道场就健康了,就有意义;如果不交流,不尊重,也不包容,那就维护不下去,为什么呢?因为大家不愿意知道尊重、包容的内涵,不愿意知道交流的基础。世尊是个知恩必报者,成道后在那棵给他做伴的菩提树下站了七日,注目菩提树,一生感激心,说,凡我弟子,当礼敬此树,何以故?因为此树与我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不退增上缘啊。而这周边的树,都是我们成就道业的增上缘啊,我们能不能向它们七日礼敬呢?
世尊在此段文字中给我们讲解了如何与他人解说此三昧?应当具足什么样的法则来与人解释?如果我们在这个三昧法中不愿与人解释,那我们心中有一个什么样的障碍呢?实际上在解说的时候,我们能走出自我意识的障碍、自我的局限,若能依法来解释,自然随顺佛陀的教言,自他二利就能如实地现前。
我慢会遮菩提心智的成熟,因为恭敬心是一切法之本,也是菩提心智的根本,若没有恭敬心,菩提心无以纯熟,而若没有菩提心,那一切法何以成就呢?所以,恭敬心是一切法之行法、求法、证法之首要。菩提心是我们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都离不开的,而恭敬心是菩提心最外层的表现,如果没有这个包装、这层表现,菩提心是不完善、不真实的。在我们汉传佛教的习法中,大家对恭敬心的熏陶、训练,或说这种自我体验就相对少一些。恭敬心并不是说要有一种委屈的恭敬表现,最主要是从内心引发出来的对法则的如实的尊重、如实的守护、如实的传达,这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中国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育中,实际也是围绕着一个恭敬。恭敬心是一切众生基本之需求,不论是贫是富,是凡是圣,是出家在家,学佛不学佛,相互尊重是最基础的一个教育机制,我们对此认识不够的话,后面九种法是很难相应的。
二者。知恩不忘。心常念报。
我们常说“上报四重恩”,师长恩、父母恩、国土恩,众生恩、三宝恩、出家还有檀那施主之恩……,这些恩,的确遍及在我们生活的每一时刻,养育着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依正二报中处处时时都充实地表现着这些恩德的具体内容。如出家人的衣食,乃至所有用品皆来自于施主恩,而师长恩、佛恩、三宝恩表现在教育、养育我们的法身慧命的机制上。对于在家菩萨们,这四重恩亦复清晰地存在着。
行般舟一法,若心不知恩,则常会生种种不相应的心理状态,因为感恩心是一种十分调柔、谦顺的心理,知恩报恩是佛教的一个首要课题,是佛法延续的一个必要守护。许多人说自己学佛没有动力、修行上没有动力;也有不少学佛人、出家人三五年后就十分消沉于法则的实践及守护,为什么?就是没有知恩报恩心,如果真正了解了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恩德,那我们想证三昧之愿望是会十分迫切、十分真实地延续的。
三者。心无倚著。亦无嫉妒。
不攀缘于高下,专行一法,深入实践,以得“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之亲证,所以说“心无倚著”。现在的习法可能普遍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朝三暮四的心理状态,即相互地攀比。世俗人攀比,有情可原,佛法中的攀比往往会自赞谤他,或者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理,或者妒忌,或者增上慢心,或是攀缘之心,种种这样的心都会生起来,那我们那个踏实、如实修持的机会就会丢失在自己的现缘之中了。
四者。除断疑惑。及诸障碍。
我们的障碍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烦恼障、业障,还有报障。报障是随身俱来的,业障是在延续过程中不断增强或减弱的,烦恼障亦复如是。大家还比较常说的两种障是所知障与烦恼障。不论三障说或二障说,其中,烦恼障令我们寂静的心智不得安乐,所知障令我们无上的菩提心智不能随顺成就。在我们汉传佛教这块热土上,所知障往往比烦恼障更为炽盛,因为涉猎的书籍、法门,或者人缘甚为复杂,没有筛选,泥沙俱下,因此遮障了许多习法的清净缘起、圆满缘起、真实缘起。
五者。深信不坏。系念思惟。
在佛法中说的“不坏”不是常见,是“四信”所守护,即在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中,以信其真实功德故。此真实者,是指能如实地饶益世间。对于佛、法、僧、戒饶益世间的真实功德所在,深信不疑,常系念思维、如实观察,这是“不坏”之深信。若我们学佛,不论出家在家,离开这种对三宝、对戒法的深信与观察,则会堕入非佛教徒的心理或生命状态。此第五点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是十分需要不断串习的。
六者。精进勤求。经行无倦。
般舟行法在恒阳庵的确做到了一定的相续性,大家对法则知见的认识也在相续地不断深入,现在通过学习经典,可能会使我们更加细腻、真实抉择。对经典的学习,不仅是我们现在人不太重视,从祖师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以来,对经文的实践、守护就是我们汉传佛教一个较大的弱项。现在我们如果依这个法本,依佛陀的直接教言来不增减地实践,那就会得大方便。
能信得及佛语,那是大福报啊。但在汉传佛教中,我们对经典教言机制的认识往往会打折扣,我们信人语,信善知识语,而对佛语直接取用的反而甚少,如《圆觉经》这样的总持陀罗尼教言、如来藏性教言,基本是口诀性的,是无以理解的,若强行理解,反而不得其用,何以故呢?凡夫心智中的理解,就是用我们可思议的思维去处理了一次,使其变成自己识心的污染,是一种变形的对佛语的意识,而如果我们依教言去实践,不断地消除我执、我见,随顺佛陀的教言,就容易深入法界的真实之相,或者说容易亲证法则的真实利益,这真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实践。
般舟一法,别无什么技巧,就是让我们在本无生灭中、本无染著中、本无痛痒中、本无失念中、本无烦恼不烦恼中、本无昏沉无昏沉中,去消除昏沉,消除烦恼,消除痛痒,消除饥寒。这个“消除”,实在是观察业相自然延续,方法是很简单的,“三字诀”中,“立一念,断诸想”后面的诸多“勿念”,就是不加了知,不滞不随,顺应誓愿,清晰观察,不黏不着,不执不惧,如此而已,行起来是十分简单方便的,若是真正去实践,这个法则是不难的。
今天下来到恒阳庵,大家问我是不是休息一下,我就休息了一会儿,但感觉到人一旦贵其身时,道业就退失。不论是大家的劝说,还是自己的意识,一旦认为自己的色身需要休息、需要珍惜的时候,就已经变成道业的减退了,这在法则上,每个人可能都是一样的。
恒阳庵这一日一夜的行法,乃至有一些人能走七日八夜、三天三夜,不管怎么延续,一日一夜是大纲。最近我感到还是希望大家在这一日一夜、一日两夜中能如实地按照仪轨来行持。因为之前也有伤痕累累,一个法则走出来,就会有披荆斩棘者,即先行者,中间有多少艰辛呢?可能行者是知道的。我也参与过一些行法的护持,也知道一些道场实践法则的内容,也遇到一些出家人、居士在这个法上相应或不相应的地方,不相应就会有诸多苦难或对法的疑虑,相应处就会生起喜悦,乃至生命的改观、意识的改观。这个法毕竟是有意义的,不论是以何因缘,一旦行过这个法,就会与佛法结一个不退转的因缘,这是真实不虚的,只是说我们在现世中因如法或不如法而表现出利益的贴切或不贴切、现前或不现前,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了,但就与有情作广泛的因缘,即念佛的因缘上来看,从究竟的利益上讲,从根本的大利上讲,是实在不可思议的福德,所以此法谤不得、疑不得,也赞不得,是行得、守护得,我们如实地传播它,这样能广利世间有情。
七者。常行乞食。不受别请。
这是对出家人而说,实际还是一个让我们去除骄慢的法则。在僧法中,常行乞食,是放弃骄慢、放弃“我”尊贵的一种最重要的守护与实践。在我们汉传佛教中,托钵乞食是一个一直未被广泛推广的僧法,虽然从古至今也有行者在陆陆续续延续此法,但多不是日常生活,只是某个因缘下大家去托一下钵,是象征性的、礼仪性的,或者是警世性的。我们对此如何来守护、审观呢?实际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除贡高慢心、去除贪图安逸的心,这样是有意义的,在家居士也应该注意这一点。
世尊讲过一部《璎珞经》,并在许多经典中都特别提到佛菩萨所佩的璎珞,它是一种庄严表法,就是指要常生惭愧啊,于自己所行生不足想,所以就会有增上的进取心;对众生及佛陀有惭愧心,那么就有自我的勉励。行般舟一法的要求也是如此。在一些走般舟的地方,因为对行法人的饮食或其他方面过份照顾,也形成了走般舟人对他人供养的不尊重等负面作用,有时候我们因衣食的充分、环境的安逸会丢失行法的真正利益,即三昧的亲证。
许多人问我,你现在谈的净土法门怎么与以前谈的不相应呢?实际不是,我们亲证三昧与阿弥陀佛的愿望是不矛盾的。若我们对随顺阿弥陀佛愿望这一点上放心,再来行般舟,不是一个矛盾的事情,亲证三昧也不是一个矛盾的事情,我们在现缘中向往这个法则的住世与传播,与阿弥陀佛广利世间有情、令佛法住世安慰一切有情的大愿也是不相违背的。有时我们的二种边见心智,即有无啊、是非啊等等,这样的知见随时就会生起来,而无对待的知见、随顺的知见,还是需要不断调整的,若能依中观见,或说智慧见、无染著、无对待见,来观察法,就甚为方便。
八者。少欲知足。调伏诸根。
这是菩萨所行的圣行功德,不论是声闻乘、大乘、金刚乘,所有成就的基本依止都有“少欲知足,调伏诸根”等八法善巧,即八大人觉。八大人觉是在家、出家菩萨必行、应行的法则。少欲、知足是此八法中的前二法,寂静为第三,其后有正念、正定、精进、正慧、无戏论,这八法是菩萨当行。
我们现在可以观察到一个习法不相应的现象,比如在殿堂里、功课中、念佛时、交流佛法时我们都很正规,一旦到平时中就容易放逸,不摄诸根,意志散漫,乃至有多诸习气的纵欲或不知足,凡夫有情十分容易这样,这对“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的亲证亦是障碍。在般舟道中行法,可以隔离开这些业习,可以照见自己的业习,但如果到日常生活中走般舟,是需要十分猛利的心智才可以行持的,所谓随意三昧的行持,时时收归心意,但提名号,无染无著,于现缘的善恶是非中了无挂碍,对于烦恼不烦恼、业习不业习,不去回顾,直直地走去,这样随意三昧就容易成就。实际念佛三昧就含摄着这种随意三昧的修持,因为易行故,随时可念,随时可修,不择地点,不择方法,所以持名念佛实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修行方法,其功德与利益内涵唯佛与佛世尊能知能晓。此处的八大人觉的修法,或十法的修法,使我们能够照见自己、觉醒自己,都是平常能用的法则。若我们只专于行般舟的那一刻,而一到平时日常生活中就不去关注,那想于法真正有所成就,实在是大难。
九者。正信甚深。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是诸佛亲证的法则,也是法性的真实表现,即一切法本不生、本不灭,无来无去,诸法寂灭,本无所得。在无生法忍的教言机制中,因为一般凡夫无有涉猎,所以设置菩萨相似法忍,所谓一相一行相似忍中得安乐,如六祖大师《坛经》中宣化的就多是一相一行的菩萨法忍,即菩萨无生忍,是为相似忍,即于一切善恶是非无染无著,无挂无碍,若人能善于守护,如是能不见世间之过,直趣清净心源,即菩提心的成就。
真正的无生法忍唯有诸佛亲证,所以此处只有深信诸佛大功德相,此处是我向往,是我皈依,是我消归之处,非我思议之处,这是一个方便。因为我们在所知障中,多是以思议自我遮蔽,若把三藏十二部都思议一遍,就都是障碍,是不能证果的。许多人就是在这个地方走了弯路,用自己的意识思维经典,而不是用经典随文入观,去掉自己所谓的辨识之心。思维已经是我们无始以来业相取舍的一个力所在,也就是说若我理解了、这个事情有意义了,我就取,没有意义,我就舍、就排斥,对经典亦复如是取舍,这样对无生法忍就会落入一个名字忍,还是把自己的心念放到里面了,结果就形成所谓的“所知障”。所以在行法中,如五停心之后的善知识与我们一般人的心理状态就有天地般的差别,因为未停心之前,二边语是必须说的,不是就非,不这样就那样,没有一个我所不造作、安乐平和、放下劳虑的清净心。对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善思维、观察,在念佛中证得相似停心,也得方便。
十者。常念谁所有是三昧。即于彼师生诸佛想。然后修习如是三昧。
常存念谁证得了此三昧,世尊给我们举了个例子:我弟子中摩诃迦叶亲证此三昧。迦叶尊者就在我们上方的华首门中,我们朝他礼敬就对了,十分方便。你说那是个石头,谁知道里面有什么,若这样疑虑,那我们还可以疑虑佛法,也可以疑虑文字。实际说信、疑是心智所依、心智所生,所依所生中会产生方便,一个是疑,一个是无疑,无疑者是智者所行,疑者是凡夫所行,同是一个心念,大家善观察。
贤护。是为彼善男子善女人具足如上十种法已。应当修习如是三昧。亦令他人受持读诵。如是行者。当得八事。何等为八。
以上十法,我们在与人交流时应该思维、观察,这样就有交流善巧,接下来说“如是行者。当得八事”,即有八事会显现出来。诸位善知识,我们学习的时间来学习,下去还希望大家常思维、常存念此”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的法则。
一者。毕竟清净。于诸禁戒无毁犯故。
本质上来说,一切众生无持戒亦无犯戒,无戒可持,无戒可犯,因为俗谛现前因缘故,本位法中各有法则,各有禁戒,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具体的身份与所应守护,出家、在家、比丘、沙弥、比丘尼、沙弥尼、近住戒、在家五戒、十戒、菩萨戒等等,本位法中各有守护。而“毕竟清净”者,其本源是清净,在本位法中有持有犯,若无犯禁,我们现世中得安乐相应的法则。
二者。知见清净。智慧和合。不与余相应故。
运用智慧心智行法,即无染无著,当然这样也会成熟清净的知见。在外缘的寻求中,比如大家谈论比较多的谁有什么境界、什么色身的感知、意识的感知、外缘境相的感知等,这与清净发心知见是毫不相干的。有的人感觉到轻安,有的感觉到粗重,有的感觉到昏睡,有的感觉到疾病,这与清净知见实在都不相干,我们目的清晰,就直去目的,无挂无碍,这个知见是十分应该清晰的,半路中所谓的感受、所谓的境界、所谓的外缘,不为其牵挂,这样“不与余相应”,是为证此三昧方便,也是个捷径。我们行般舟,包括一日一夜中,基本上都是障在此处,比如痛来了,人就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痛上面了,就没有“立一念,断诸想”清净一念。
清净知见,就是无染无著、清清晰晰。见佛,就是如宗下人所讲的“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其守护的实际是诸相无相、本来见佛。你说这不成禅宗了?你可以不在意、不留驻在这个言说上,就无所得地念佛,是很方便的。但如果脚疼了就要揉脚,腿疼了就要揉腿,困了就要靠一靠、停一停,这就不与智慧相合了,就透视不了法无自性,透视不了法本无生灭、本无感受、也本来没有痛痒。既然“本无”,为何现在现痛痒呢?面对如此幻业,无染无著,人就得安乐,因为它是刹那间的因缘业相异熟罢了,不会有实质,不会长久,一旦我们对此一个个地逾越过去了,其本质就自然地揭示出来,即法无自性的本质就自然地揭示出来了,诸佛自然现前,如水镜照物一样。
这的确需要不断实践才能纯熟,一次一次地,不断去观察,不断去运用。我们单单学一些理论,不去实践,实在是没有意义的,此处用理解也实在是没有意义的,应依正知见、清净知见、依智慧而行,单单言说,单单听闻,那只是一个缘起,若不去行持,十分难以亲证,所以对此应常行、多行。现在若能真正走走般舟,真是福报,在什么时间走?可能在我们每个时刻不丢念、不染著,这是一个很好的般舟,大家互相激励吧。我们在未证法则利益前都应大生惭愧啊,因为法不相应,虽然大家对这个法则经常听闻、交流,但没有真正的成就利益之前,都是应生惭愧的。
三者。智慧清净。更不复受诸后有故。
前面讲知见清净,这里讲智慧清净,而智慧清净立在不为后有。诸位菩萨各自审视审视,若明天没有任何你所进趣的世俗因缘,你会不会产生畏惧?如果明日所有作为中但是利益世间有情,此后有是无后有之相续,是智慧相续,或是慈悲相续。而一般我们都是后有相续,也就是业相续,若对业相续产生了横断横出的心,这样于智慧清净是不难守护的。
当我们还为自身的作业、自身的得失打算时,那是后有之相,是染污之行,是无智慧的。圭峰禅师讲菩提心有三种相,其中大智者,上无诸佛可成,中无诸法可修,下无众生可度,如此之相就是大智之相,空净无碍啊。如果我们还设立一个后有,说什么明日、后日如何行为,那就无力守护现下的清净心、智慧心。如果我们发心运用智慧、慈悲来延续未来,那就是菩提心的守护了,即在后有的生命中延续悲智二法,那就是不离父母生身而成就菩提,心念一转,此造业身就成为一个悲智身,可广利世间,这是十分清晰的。
在藏传佛教的加行中,厌离心,以及彻底舍弃此身之受乐,即一切享受与安乐的心,这是两个最基本的加行,若不然上师是绝对不会给你授法的。我刚出家时,有菩萨就对我讲:“若要此身有真正的佛法成就,你就要舍弃此身任何业相之染著,否则是不会有成就的。”当时我有触目惊心的感觉,对于彻底舍弃此身在物质、精神上的受用,还是有一些顾虑,有一些茫然。经过一段实践,乃至遇到阿弥陀佛这个教言机制,才知道横断横出的善巧所在,也即圣者如阿罗汉所证果之不为后有的抉择在什么地方,就在于不再延续自己的善恶无记之业,所有延续依悲智二法,如昙鸾法师所讲的“以佛愿为生命,岂可思议”?即是说用佛愿来延续这个生命是不可思议的,而如果我们依自己的业力,依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来延续生命,那就是后有。这一点是比较好审观的。
四者。施与清净。不愿一切诸行果报故。
此处说的是对一切施与不求回报。我们在布施过程中,不求回报是甚为重要的。同样,在行法过程中,如果急于得到什么,急于功利,也会遮蔽自心。有所回报,以及名闻利养,都是世间的教育,若有所作为,则欲有所回报,若没有回报,人就会生怨,比如会说:“我付出了多少,怎么没有得到”?这是一种正常的凡夫心理。
此处的“施与清净”,就是不求回报。我们可以审视自己所有的作为是不是不再求于回报?如果就在作为之当下彻底了脱,无有后有,无有黏着,无有回报之心,无有回报的索取,无有回报的妄想设置,那我们这样做是无畏的,也利索,不会在得失上衡权。得失心是凡夫心中一切法的根本之始,一切凡夫作为都离不开此心,而我们的作为如果真正不再计得失了,施与清净自然就会呈现。这些经文对凡夫有情的知见都十分有针对性,也十分具体,我们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可以自己审观。
不求回报,往往说起来简单,在凡情之中,不求回报是什么样的心理呢?大方?无私?无我?如果真是要你所喜爱之物、贪爱之物,或者你尊重之物,你能否给出呢?昨天有个法师说,他在终南山住时,遇到过强盗来抢衣钵,这时他该怎么来面对呢?应不应该给呢?就这个问题,他问了很多人,有的比丘说全给他,有的说制服他,也有说宁舍生命也不能舍衣钵的,说法不一。我们如何来看这个问题呢?《四分律藏》中对此是有解释的。真不求回报的人,做事是很无畏的,无私者无畏啊,肯定不会有委屈、责难的心智。往往委屈就委屈在回报上了,因为回报不相应,人就会感觉到委屈。所以,“施与清净”是我们出家在家人都应该审观的一个大法则,世尊在这八法、十法中,讲的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十分具体的内容,我们平时心中最容易犯的过失,或者最容易强执的知见,这里都一一表述出来了。
五者。多闻清净。既闻法已毕竟不忘故。
我们于不舍法心智中多闻诸法,是善巧;闻而不染,机缘成熟即能行持,是为方便。因此,“多闻清净”是很重要的,多闻而不成负担,不成骄慢,机缘一熟就能行持,或者布施于人、广传世间,这都是善巧。有的人接触法、接触人多了以后,会产生骄慢、邪见,那就是多闻不清净了,因为以自己多闻而产生慢心、邪见心、高低心,这样就会污染这个法则。
六者。精进清净。于一切时求佛菩提故。
所守护法则普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依最上乘心,不为他求,不为他堕,是为“精进清净”。在三乘心智中,有声闻菩提心、缘觉菩提心,乃至佛菩提心,此处说唯“求佛菩提”,即是求最上乘心,是为精进,应于此心无舍无堕。
七者。远离清净。于一切名利不染著故。
在佛法的机制中我们也看得到名闻利养,若稍有正行,对法则有一些相似实践,名利随之而来,稍不注意就会被名利所害,被名利所染,被名利所污,所以应“远离清净”。
八者。不退清净。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不动摇故。
最初不能动摇,实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无上菩提心,从初发心一直到成就都是同一心智,所以说“发心佛即成”。既然“发心佛即成”,所以十分需要清晰此发心,是为“不退清净”。
贤护。是为彼善男子善女人所获八法也。
“获”者,当守护,当实践,当成就。这些经典真是应该常读,在放光寺大家读了一个月,然后我们再做这个个提示,无外乎是为了使般舟经典能广泛传播于世,令大家能依经而行、依法而行、如法而行、如法成就,这样就不走弯路,免除无益之苦而进趣菩提。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以说偈曰。
智人不起有相想 亦当除慢及我心
于深忍中无取著 彼能速宣此三昧
空中本求灭诤根 涅槃无相大寂定
于佛无嫌不谤法 彼能速宣此三昧
说明宣化此三昧应守护的一种心智。
智者不兴嫉妒意 念佛知恩及法僧
所生降伏无迁移 如是寂静持三昧
无有嫉妒亦无疑 思惟深法真实信
精进不懈离诸欲 彼能如是得三昧
偈中有“宣三昧”、“持三昧”、“得三昧”,这个说法次第无外乎是从求法中、读诵中、传播中、解说中、亲证法则利益中,设置种种法则以印契我等自心。这里药方很多,以治我们各种疾病,但对嫉妒与骄慢的提示是十分突出的,此外对精进也作了特别提示,但于无上乘作以守护,是为精进善巧。
常行比丘乞食法 舍诸别请况求财
断除垢染证真如 彼能如是得三昧
“乞食法”,实际是舍离诸骄慢之法,亦是舍离贪图安逸的法则。
“舍诸别请况求财”,出家人或行法人若贪于诸财,过患无穷,会因这个沉重的包袱而耽搁自己成道的机遇。
谁能有此三摩提 我应听受广流布
于教师所起佛想 彼能如是得三昧
三摩提,就是三昧成就与安住。现在行法者这么多,若真正有证三摩提安乐法则者,那应该请这类善知识广泛利益世间。
“于教师所起佛想”,现在汉传佛教中对师、对师教的尊重还是比较薄弱的,而藏传佛教中对师的审视、认知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也可以说是一个首要的问题,因为于师处若不作佛想,法益流通就受到了阻碍。实际此想非过患想,我们于所宣法本相应契合,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加持。
若人修行此三昧 当具功德超世间
“当具功德超世间”,世尊出世教言,绝对不是单单为了增益世间,而是为了令世间有情真正地在超世间法则中审视世间,若不然我们就会把佛法当成人间之教,同化佛法,即把佛法世俗化,这也是一个特别大的现实问题。
彼应速受八种法 称诸佛心净无垢
我们若能随顺诸佛,那么自然就会超越诸垢障业缘。
持戒清净无有边 三昧菩提及胜见
彼能清净诸有中 住以最妙功德聚
这两句偈子特别简洁地提示了“清净诸有中”,我们于诸有中若无染,即是清净的,若有染,即是染著于诸有。若染著于诸有,那么产生的一切都是业相相续;若于诸有中无染无著、清净安立,则自然就是殊妙功德,即所谓“最妙功德聚”。因此,我们就是在这个现缘业相中,依染或不染二法,得以清净与不清净、妙用与业相续的。
智慧清净不受有 布施离垢入无为
偈颂主要是重宣前面长行的内涵,所以我们读起来有重复之意,实际不是,法之教言即使一句话说十遍,也是逐渐深入、细腻、纯熟的,莫作重复想。
得彼多闻未曾忘 其为智人功德藏
在后得智中,若没有多闻之法,我们很难有所谓“不空智”的成就,因为在修德法中,即利世法则、现前操作中,还是需要教授、需要熏习、需要听闻的。
勇猛精进得菩提 于世名利不贪染
若诸智者善行此 彼入无上深妙禅
还是不断提示无染无著、断除后有、悲智延续、传法延续、行法延续,而不在业相延续。
我们看到,此十法、八法所宣化的内容要点中有除骄慢、离妒忌、不求回报、于诸有中无有染著、于无上菩提作守护而不贪世间、于无上菩提抉择而不贪别法、不行别法等等。
[1]见一卷本《佛说般舟三昧经》。
[2]华首门:迦叶尊者守衣入定之所,在鸡足山华首放光寺上方300米位置,大约海拔3000米左右。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