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体方法师:见灭知灭故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9日
来源:   作者:体方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体方法师:见灭知灭故

 

  “舍利弗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 舍利弗给他这样的照顾跟安慰都对他没有帮助。这个时候就想在法上给他启发,所以舍利弗就讲了,我今天问你,你随意的回答我。“阐陀!眼及眼识、眼所识色,彼宁是我,异我,相在不?”只要谈到法,就是要让他知道无常、无我,能体会到无我,那你还会说我在受苦吗?有一个‘我’难受、难忍吗?还是要在法上去启发他,所以从六处来明无常、无我。这个跟佛陀在前一经的引导是一样的。“阐陀答言,不也尊者,”阐陀当然明白了,这不是我、也不是我所、也不是相在。“舍利弗复问:‘阐陀!耳……。鼻……。舌……。身……。意及意识、意识所识法,彼宁是我,异我,相在不’?”甚至意识所识的一切法,有没有一个我?或者是我所?或者是相在?“阐陀答言,不也尊者”,当然他也明白,他说不,这里没有我。

  “舍利弗复问,阐陀汝於眼,眼识及色,为何所见,何所识、何所知故”那麽既然这样子,你对於眼、眼识及眼识所见的色,你的看法是怎麽样?你所了解的、你所看到的、你所明白的是什麽?“言眼,眼识及色,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你今天说不异我、不相在、非我。你到底是看到什麽?知道什麽、明白什麽,而认为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舍利弗怕他所说的只是知识的、观念的,可能还不够透彻,就进一步去探讨,

  为什麽要进一步去探讨?看到他那麽苦,那麽受不了,那麽想自杀,这个里面一定有问题吧?要了解他的知见正确与否。用反问的方式来了解。你所说的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到底你是看到什麽、体会到什麽、明白到什麽而建立的。“阐陀答言,我於眼眼识及色,见灭知灭故,”这里很重要,这里就是,要了解他的见地上,在那里体会无我,体会非我、非异我的,你在那里体会的,他就讲啦:我的体会是‘见灭知灭故’,很重要喔!这个就是他的见地,这个就是他的入处——他证阿罗汉的地方,见眼眼识及色,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今天能知道无常、无我很简单,我只是看到他的灭,见灭知灭。这几句话划起来,将来你们就知道它的重要,

  “复问,阐陀汝於耳,鼻,舌,身,意,意识及法,何所见何所知故,” 舍利弗就进一步再问:你对於意、意起的意识,跟意识所体会的一切法,你是怎麽样看的呢?而说它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那进一步问他对於法的看法。“阐陀答言,尊者舍利弗,我於意,意识及法,见灭,知灭故,於意,意识及法,见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一样的,一切法都是见灭,而知道他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因为见灭知灭,所以才说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那麽从这里就知道啦,阐陀体证的就是见灭知灭。
 

-----------------------------------------------------------------------------------------------------------------

更多体方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