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智敏法师:定道资粮颂讲记(一)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1日
来源:   作者:智敏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智敏法师:定道资粮颂讲记(一)

 

  能海上师 集颂

  智敏上师 讲授

  多宝讲寺

  <内部学习 参考资料>

  内容目录

  第一讲 1

  初 门类大别 1

  甲一 禅派 1

  乙一 总标 1

  乙二 别示 2

  丙一 非次第禅——一心禅 2

  诸佛宗通及说通相——引《楞伽经》 5

  三乘宗通及说通相——引《楞伽经》 8

  丙二 次第禅 10

  丁一 世间禅 10

  丁二 出世禅 13

  四谛十六行观 16

  第二讲 18

  问题解答 18

  丙一 非次第禅(续) 21

  丙二 次第禅(续) 23

  修禅的目的 23

  世间禅 24

  出世间禅 26

  四谛 27

  根本乘五道次第 29

  八忍八智 30

  30

  见所断八十八随眠 31

  修所断八十一品随眠 31

  大乘五道次第 32

  甲二 禅科 34

  八背舍解脱 34

  第三讲 35

  问题解答 35

  八背舍解脱(续) 36

  八胜处 39

  十遍处 41

  甲三 禅果 42

  三明六通 42

  正等明 44

  无愿智 44

  甲四 禅用 45

  四无畏 46

  三念住 47

  大悲心 47

  二 发心资粮 49

  甲一 总标 49

  甲二 拣邪 50

  乙一 九种不正发心 50

  第四讲 51

  初 门类大别(续) 51

  甲四 禅用 51

  十力 52

  三念住 54

  如来大悲 55

  第二种十八不共法 56

  二 发心资粮(续) 57

  乙一 九种不正发心 58

  乙二 不正发心之过患 60

  甲三 显正 61

  乙一 发无上大菩提心 61

  乙二 发菩提心内容 61

  丙一 四弘誓愿 61

  丙二 俗谛——修一切善 62

  丙三 真谛——离一切相 63

  乙三 菩提心之胜利 63

  丙一 成就断德 63

  丙二 成就悲德 64

  三 内外圆满资粮 65

  甲一 内五种圆满 65

  乙一 善得人身 65

  乙二 生处中国 66

  乙三 诸根不缺 66

  乙四 无诸业障 67

  乙五 正信不邪 67

  甲二 外五种圆满 68

  乙一 值佛出世 68

  乙二 说十二分教 68

  乙三 教法久住 69

  乙四 作证随转 70

  乙五 他所哀愍 70

  第五讲 71

  四 决定出离心资粮 72

  甲一 自求出离成就解脱 72

  乙一 标涅槃为上 73

  乙二 根本乘五道 73

  丙一 资粮道 74

  丙二 加行道 77

  丙三 见道 78

  丙四 修道 79

  丙五 无学道 79

  甲二 度他出离圆满菩提 80

  乙一 显利他功德 80

  乙二 大乘五位 80

  丙一 资粮位 80

  丙二 加行位 80

  丙三 通达位 80

  丙四 修习位 81

  丙五 究竟位 81

  五 戒律仪资粮 82

  甲一 律仪总纲 83

  乙一 不亏戒本 83

  乙二 随顺威仪 85

  第六讲 87

  提问 87

  乙三 善行如律 90

  五解脱处 91

  乙四 远离五家 97

  乙五 畏罪忏悔学戒 98

  六 根律仪资粮 100

  甲一 总说——修此三所依法,非此不能转根 100

  甲二 以戒律仪为基础 102

  第七讲 103

  问题解答 103

  海公上师对戒律的学习研究与实施 105

  甲三 修正念力 113

  甲四 明正念力之作用 115

  乙一 喻前五识 115

  乙二 第六识 116

  甲五 解防护意 117

  甲六 急治流漏 118

  甲七 策根 118

  甲八 结成 119

  第八讲 120

  问题解答 120

  五 戒律仪资粮(续) 122

  甲二 十种亏损 122

  乙一 总标 123

  乙二 分陈 123

  丙一 无出离心 123

  丙二 戒羸行缓 124

  丙三 恶性浮散 124

  丙四 愚不畏罪 124

  丙五 邪愿邪行 125

  丙六 违世出世轨 127

  丙七 邪命 127

  丙八 过奢受用 129

  丙九 过事苦行 130

  丙十 内秽外净 131

  乙三 结示 132

  甲三 佛赞戒德 132

  乙一 引佛语 132

  乙二 赞戒德 132

  丙一 根本 132

  丙二 庄严 133

  丙三 熏香 133

  丙四 涂香 133

  丙五 妙行 133

  丙六 律仪 134

  甲四 善观三业 134

  乙一 观身语业 135

  乙二 观意业 136

  乙三 引佛教罗怙罗偈 137

  乙四 尸罗次第清净之法——由戒生定 137

  甲五 净戒十德 137

  乙一 五分法身由戒生起 137

  乙二 随愿往生 139

  乙三 身心调寂 140

  乙四 鬼魔不娆 140

  乙五 凶暴不怖 140

  乙六 仇怨不害 140

  乙七 非人护佑 140

  乙八 法缘顺利 141

  乙九 自在转生 141

  乙十 现证涅槃 141

  甲六 别解名义 142

  第九讲 142

  戒律仪——引《瑜伽师地论》 142

  六 根律仪资粮(续) 144

  根律仪——引《瑜伽师地论》 144

  密护根门 144

  防守正念 144

  常委正念 146

  念防护意 147

  行平等位 149

  能善防护 149

  不取其相 150

  不取随好 151

  防护诸根 152

  修行律仪 152

  策发防护 153

  不应策发 153

  辨二所摄 155

  七 于食正观资粮 158

  甲一 总说 158

  四食附讲 158

  第十讲 162

  甲二 观段食过患 162

  乙一 正食观可厌恶 163

  乙二 食已过患 164

  乙三 追求之过失 165

  乙四 防护之过失 166

  乙五 亲爱因食成怨 167

  乙六 欲心无厌之害 168

  乙七 被食所缚之患 170

  乙八 恶行苦果之怖 170

  甲三 正知之义 171

  甲四 求施方轨 172

  甲五 受食方轨 174

  甲六 结成 178

  第十一讲 179

  问题解答 179

  于食正观——引《瑜伽师地论》 181

  由正思择食于所食 181

  观诸过患 182

  观少胜利 187

  思择诸相 188

  不为倡荡 191

  不为憍逸饰好端严 192

  为身安住 194

  为暂支身 194

  八 悎寤瑜伽资粮 195

  甲一 总意 195

  甲二 顺障法修心 199

  乙一 时顺正念不顺五盖 199

  第十二讲 202

  乙二 五盖之对治 203

  丙一 对治睡眠盖 203

  丙二 对治贪欲盖 209

  丙三 离瞋盖 211

  丙四 离悔举盖 212

  丙五 离疑盖 212

  乙三 结劝 216

  甲三 养息 217

  甲四 正念 217

  甲五 临卧策心法 218

  悎窹瑜伽——引《瑜伽师地论》 219

  总释名相 219

  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221

  由法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222

  对治昏沉睡眠盖 222

  第十三讲 224

  对治贪欲盖 225

  对治瞋恚盖 226

  对治掉举恶作盖 227

  对治疑盖 227

  由自增上及世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230

  于中夜初分如法寝卧 231

  至夜后分速疾悎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235

  九 时存正知资粮 236

  甲一 总义 236

  甲二 别陈 236

  乙一 往还 236

  乙二 瞻睹 239

  乙三 屈伸 242

  乙四 用衣持钵 243

  乙五 饮食啖尝 243

  乙六 四种威仪 243

  丙一 行 243

  丙二 住 244

  丙三 坐 244

  丙四 卧 245

  乙七 精进悎寤 245

  乙八 语默 246

  乙九 解劳寝息 248

  第十四讲 249

  问题解答 249

  正知而住——引《瑜伽师地论》 250

  往还 250

  睹瞻 253

  屈伸 254

  衣钵 254

  饮食 254

  经行 255

  宴坐 255

  寝寤 256

  语默 256

  解劳睡 259

  辨知住 260

  十 定品大要 260

  四禅四空八根本定颂 260

  灭尽定颂 267

  四无量颂 268

  由闻法获益深浅别利钝根 269

  资料说明:

  本资料系根据上师讲课录音记录整理而成,未经上师审阅。

  本资料主要面对讲寺内部及函授学员学习临时使用,不足为凭。仅供参考,请勿翻印。由于记录整理者水平、时间所限,其中可能存在诸如误听误记等错误,如在阅读中发现,请及时指出,并反馈给讲寺函授部,以便更正。

  联系地址:317102 浙江省三门县高枧多宝讲寺函授部

  电话:013325960233

  网址:http://www.duobaosi.com/bbs/

  电子信箱:hanshou@duobaosi.com

  第一讲

  (1A)修定很多的重点都在戒上面,戒就是定的资粮,为什么我们现在要讲这个呢?有几个原因。一个是我们以前学了很多的法相,法相很费脑筋,现在的天气比较炎热,在这个气候,要讲法相的话,恐怕大家身体吃不住。最近很多人有病,当然我们需要调节一下,讲一些比较轻松一点的。这个虽然是脑筋不用那么多,但是要行动的。

  我们以前讲法相的时候还是要联系到行持,现在我们讲行持了,那么重点在行持,但是还是联系到法相。这两个不能脱开的,但是有侧重面。在前一阶段气候好,侧重于法相,那么行持也是带在里头,从法相里边如何指导我们的行持。现在我们是因为天气热的关系,也使大家不要过分地用脑筋,所以说侧重在行持方面。而行持也不能离开法相,没有法相的正确的指导,行持也就是盲目的。所以说这两个永远是不能脱节的,希望大家行持之中并不离开法相,学法相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行持。这两个,不管你重点讲哪一边,对方一定要拉起来。那么现在行持是重点,但是法相也不能忽略。所以说我们在讲的时候,对定那一方面的概念跟法相还要讲一下。那么现在我们就开始了。

  初 门类大别

  甲一 禅派

  乙一 总标

  震旦禅派二 次第非次第 次第依教观 非次一心禅

  这里海公上师把中国汉地的禅分了两个派,这个是限于汉地的。“震旦”,大家知道,就是代表中国汉地。“震”,《易经》卦里边是东方,震是东方的意思。“旦”,古代的“支那”两个字拼拢来是“旦”。这是发音不一样,古代的发音跟现在不一样。现在我们把“支那”拼起来,拼不出“旦”字,而古代“支那”合拢来就是“旦”,支那就是中国。东方的这个国家,就是“震旦”。

  从中国汉地的传统的禅定来说分两派,这个前提是汉地,不包括藏地、印度、斯里兰卡的南传。这里讲的是汉地的禅,所以不要去一概地统括到整个的佛教里去,南传的跟藏传的没有包括。那么就中国汉地的禅派来说,有两个大派,一个是次第禅,一个非次第禅。这是把这两派的名字先讲一下,一个是按照次第的禅,一个是不讲次第的禅。

  但是这里也不是绝对的,我们说次第禅跟非次第禅并不是绝对不同的两个。次第禅就是按照次第上去,非次第禅就是越等、超流,但是虽然超流,并没有脱离次第。飞机从上海到北京,好象是离开上海之后中间什么地都没有粘,一直到北京才下降,好象是超越的,只有上海北京两点。但是飞的过程中凡是上海到北京所有的站口还是每一个都经过的,不过不是每一个都去停一下就是了。假使火车的话,从上海到北京每一个站口都要经过,也可能大的站还要停一下。

  次第禅跟非次第禅实际上一个是快一点,一个是按照次第慢一点,就是这个问题,并不是说非次第禅就没有次第,这个次第一下子越过去。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比喻,就是一刀纸,你把它一张一张裁,这个叫次第禅。如果把这个纸叠起来一刀切下去,这个比喻就是非次第禅。一刀就把它全部切断,不是一张张裁掉的。但是我们知道,一刀切下去的时候,还是每一张纸都一个一个经过的,并没有说跳跃一张纸。如果跳跃一张纸的话,那这一张纸就没有切断了。所以说次第非次第,我们要辩证地看,不要绝对地分成两个。

  那么次第禅是什么呢——“依教观”。“依教观”就是说依佛的教修观——止观,这个是次第禅,这是正规的。按了正规的就是次第禅。依佛的教修禅定,就是奢摩他跟毗钵舍那。一般的教,不管天台也好、华严也好、唯识也好,……它的修法都是这两个——止、观。止基本相同的,那么观每一个派就不一样了。假使说天台的是三止三观,唯识就是五重唯识观1。那么其他的,华严有华严的观,中观有中观的观,各式各样的,这个就是观里有所不同,但是原则还是一样的。依教有观,教就是知,观是行,还是知行合一。

  非次第禅一般就是指的禅宗,一心禅,不讲教,离开教,单是观心。

  我们中国汉地的禅派是两个,一个是次第禅——就是“依教观”修的,依教依观而修的;一个是非次第禅,是直观自心的。

  下边就分开两个大科而讲,先讲一心禅。

  乙二 别示

  丙一 非次第禅——一心禅

  灵山拈花笑 心心相印传 证教海精髓 第一义悉檀

  惟论见佛性 绝次第言谈 摄上根上智 喻如天龙雨

  这是说禅宗的。那么我们说禅宗是怎么来的?

  我们汉地的佛法是东汉的时候,迦叶摩腾跟竺法兰两位进中国来,白马驮经,翻译经书,这个时候佛教在中国开始弘扬。那个时候都是佛的正规的教法——次第禅,有教有观,学了教理之后,然后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就是我们现在《菩提道次第》也一样,前面“三士道”先给你讲仔细、讲好,道理讲完,然后最后是“止观章”,“奢摩他”——如何修定,再一个“毗钵舍那”——在定中如何观想,把一切中观的道理给你抉择清楚,一点不含糊,辩论得很仔细。你们可以看到在昂旺堪布的《略论释》里边,他还是“略论释”,但是止观章占的篇幅超过三分之一,十二卷以后就是止观的内涵。一共是二十卷,有近乎一半的篇幅是讲止观,那是重点。真正地修就在奢摩他、毗钵舍那里边。

  以前迦叶摩腾他们来的时候,就是修佛的正规的次第禅,依教有观正式修的。但是到了中国以后,就是很多讲教理的偏于一边去,讲义学,义学兴起来,把禅定好象放松。那么就是说知行两个没有平衡起来,偏了。

  达摩祖师来的时候,发现这个毛病,他就用禅的方法来对治。所以说这个禅是在中国汉地特兴的,在印度、中国藏地并没有如来禅跟祖师禅的分别。因为汉地人有这个毛病,偏于讲义学,把止观忽略,达摩祖师矫枉过正,故意把一切教都不谈,只谈这个自性,只观佛性,观自己佛性,以禅宗的方式来救这个毛病。

  所以说,虽然方法不同,但是他这个禅定里边并不是离开次第禅,还是一样用这个四禅的,以四禅八定的基础来参禅、参话头,这样子也开悟了。

  这就是说在义学大盛的时候,当问你的时候——因为经论背得很熟,什么话你都能够用经论的话来回答。但是不是从自性流出来的,这就是依样画葫芦,等于说是起一个录音机的作用。那么真正是不是悟到佛的这个心地、精髓呢?就不敢说了。就是依教,每一个问题几乎可以答出来,那么达摩祖师不用经论,不谈经论,他用这个自性流出的一种特殊的话,那个话头,来看你到底能不能回答。所以这个方式在我们汉地就叫禅、话头。所以说他把这个经教的话都不谈,就直截了当地在不可说的里边,提一个话头来参。这样子的方式是汉地兴起的所谓祖师禅——祖师传下来的。正规的就是如来禅。

  那么这个开源、开头是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尊者微笑,这就是以心传心,“心心相印传”。释迦牟尼佛拈花,迦叶微笑,那就是释迦佛的道理,并没有说话,就是拈花的一个动作,迦叶尊者心里领会,那么他就是心里笑,就现微笑的相。

  那么到底领会什么道理呢?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么,就是真正成佛的心,精髓就是缘起性空了。“心心相印传”,佛的心跟迦叶尊者的心两个互相相合,就是个印一样的,这个印打下去,章上的纹路跟纸上显的纹路是一模一样的,那么这也是佛的心跟迦叶心一模一样的,这是“传”,就是传了佛的那个心髓了。

  那么我们说这个心本身就是法界,法界也就是心,迦叶尊者可以接受了佛的缘起性空的道理,那么这样子“心心相印”,跟佛是一模一样了。这个并不是以佛的心加到迦叶尊者的心,迦叶尊者本有的佛心他悟了。就是“法法不相入”。我们在讲唯识的时候,“无有少法能取少法”2,并不是佛的心传到迦叶尊者心里边去,而是佛的心的道理,迦叶尊者心里会悟,这叫“心心相印”,“传”——传下来了。

  “证教海精髓”,这个就是离言说的,“第一义悉檀”,我们说四个悉檀,最高的第一义悉檀是离言说的,就是讲缘起性空的最高的道理,它是离言诠,就是超言说思想的不可思议的,“离四句,绝百非”的。那么在唯识宗里边,也就是说的所谓非空非有,非一非多,就是讲那个东西。最高的那个第一义悉檀,不可言说的,超出言说之外的,就是真正的教海的精髓证到了。

  在这样子的禅派里边,“惟论见佛性”,他们不讲多余的话,直接谈佛性。这个佛性是什么?缘起性空。在禅宗里其他的一些支末的东西他不要谈的,直接谈佛性,开门见山,就谈佛性。

  “绝次第言谈”,一切次第的方法,一切语言的表达,都离开了。

  那么这一类是什么呢?“上根上智”。就是说以前在汉地的,那些教已经学透,什么话都能以“教”的方式回答,那就用这个方法,使你从不可言说当中去会悟佛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这些——上根上智才能用,对中根、下根用这个方法,他没有梯爬不上去。这些人梯已经有,他抓了个梯不放,那就要用这个方法,叫你把梯放下,可以直接得到佛地,也就是百尺竿头再更上一步。如果你百尺竿头,把这个竹竿抓住不肯再上去,那永远证不到真正的空性,就留在言说的文字雾里边了。那你要超过这个,要用禅宗方法给你进一步超上去。那么中观是不是有呢?也有这个方法。但是当时因为达摩祖师看到那个机,用禅宗方法能够救那个时弊,所以用这个方式。所谓“单刀直入,直见佛性”,那些次第、那些言说全部甩掉了。所以说这个根器摄的是“上根上智”,“三根普被”是不行的,只能是摄那一些。

  “喻如天龙雨”。打个比喻,天龙下雨。我们说最大的雨就是龙下的雨,就是像那一天晚上这个雨,倾盆大雨,就是像水倒下来那么大。如果整个的天空,天龙下那么大的雨,那么一切地方水都淹起来,都不能容纳,只有大海能容纳。你天龙下再大的雨,大海也不会满出来,总是全部能容纳到。大海就是上根利器,最大的雨就是祖师禅。这个禅很厉害,就是天龙雨一样,大得很,但是上根利器无所谓,他全部吞下去,一口把你吞进,更不会有什么吃不下的。这是禅宗的“机教相对”了。

  我们这里强调,禅宗是达摩祖师到汉地来,针对汉地当时修行的人的弊端,创造的办法。在藏地、斯里兰卡没有这些弊端,这个方法就没有用。所以说不要把这个一概地包过去,说藏地、南传的没有禅宗,你们是不如我们,这个不能这么说。在汉地有这个弊端,需要禅宗来纠正。没有这个弊端的,要吃什么药呢?没有害病你给他吃药,不是吃坏了吗?所以说有病么要吃药,没有病的就不需要吃药。不要强套于人家,人家没有害这个病,你非要把这个药给他吃。你说你也要参禅,这个要引起一些矛盾,这个也不好。

  下边引《楞伽经》的一个颂,上师引这个颂很有深的道理在里边。 《楞伽经》里边有这么个颂。

  我说二种通 宗通及说通 说者授童蒙 宗为修行者

  这个原文我们也把它抄下来了,大家可以看一看。那么这个原文是如何呢?《楞伽经》第三卷里边。(我们黑板抄好大家抄。要抄的笔记很多,因为抄的人有限,这个黑板也有限,多的也抄不下,只好就如此了。)

  诸佛宗通及说通相——引《楞伽经》

  佛告大慧,三世如来,有二种法通。谓说通及自宗通。说通者,谓随众生心之所应,为说种种众具契经,是名说通。

  “佛告大慧,三世如来,有二种法通。”有两种法要通达的,哪两种呢?“谓说通及自宗通。”说通跟自宗通。这里我们要说一个:为什么自宗通。在前面《楞伽经》两次说了说通、宗通。第一次说的是对三乘的,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这个地方说单是佛乘的,所以有自宗通——佛自己的证的境界,这个通。那么前面的我们等一下再补充,先把这个说了。“三世如来”,这是诸佛,不是声闻、缘觉、菩萨。是佛的境界的两个法通,一个是说通,一个是自宗通——佛自己的宗通。

  什么叫说通?“说通者,谓随众生心之所应,为说种种众具契经,是名说通。”佛证到一切法,等于说大医王——一切众生有什么病,就给你说什么法。你的病浅,给你说浅法,你的病深,给你说重的法。所以说这个众生的根器假使是上根的,就给你说简单的法,一说你就开悟了。

  像舍利弗,他还是外道,还没有见到佛,看到马胜比丘的威仪极好。他看到威仪好,非常佩服,就跟马胜比丘去问道。他说:“哎呀,你这个威仪真了不得,你心里的证悟一定也是非常高的,请问你……”,他问道了。马胜比丘说:“我出家不久,佛的道理我也学得不多,只记得一个颂。”就是缘起颂,“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这么一个颂3。这个缘起颂一说,舍利弗当下开悟。这四句话就把他引发了过去善根,就开悟,这是上根利器,很简单的一句话就使他开悟了。“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这四个句子,舍利弗就开悟了。

  所以说是上根的,简单的法就开悟,下根的就要多说,要不断地说,说的又多又……按照次第安得好好的,然后他能爬得上去。

  这是佛随众生的心,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自己没有证悟的,高的法就说不来。自己已经证到佛的境界,才能随其所应,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众具契经”,具足一切善法的契经,“契经”就是契经契理的那些经。说通就是应机说法。这是佛的说通。

  自宗通者,谓修行者,离自心现种种妄想,谓不堕一异、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识,自觉圣境界,离因成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二边者所不能知,我说是名自宗通法。

  “自宗通”,是修行了,这是佛的境界。这个境界一个是教,一个是证。佛的正法有二,一个是教法,一个是证法。教法是教化众生的,证法自己内证的。

  “宗通”就是内证的,“自”就是如来的。内证的是什么境界呢?修行的人,他避开自己心里所现的种种妄想——我们以这个唯识的观点来讲,就是说自己虚妄分别,现那个依他起的能遍计、所遍计,能所遍计交织之中又现的遍计所执的那一些执着、妄想,这些虚幻的、不实的境界都现出来了。那么这些种种妄想全部离开,把遍计执全部扫除,留下什么?圆成实了。这个我们都学过,这是唯识的观点讲。我们因为学的唯识,这里就用唯识观点讲。因为《楞伽经》一般是唯识宗所尊崇的,其实用中观讲也可以的,那么我们这里就用唯识讲。把自己心里所现的一切妄想,就是遍计所执全部扫干净,

  “谓不堕一异、俱不俱品”,“一”、“异”、“俱”、“不俱”就是两边,这个两边都离开,也就是说圆成实的。非一非异,非生非灭,非多非少,非上非下,这是离二边,一切二边都离掉了。那么这样子证得圆成实性了。

  “超度一切心意意识”。一切心、意识,这些执着全部超越。

  “自觉圣境界”,自己能够证到殊胜的圣者的境界,这是佛圣者的境界。

  “离因成见相”,离开这个因缘和合所成的虚妄之见的相。我们说因缘和合是依他起,依他起里边能遍计、所遍计,那就是产生很多遍计所执,这些相全部离掉,因缘所生的那些妄境的相全部离掉。

  一切外道不要说,哪怕是声闻、缘觉没有达到究竟的,堕于二边的。声闻、缘觉,生死、涅槃是二边,不能超越。离开声闻、缘觉之后,生死就是涅槃,那就是不堕二边了。那么这个最高的圆满的境界,就是能够证到的,声闻、缘觉所不能知道的,外道更不能知,凡夫、外道更不能知,哪怕声闻、缘觉也不能知的。

  证到之后,“我说是名自宗通法”,这就是佛的宗通,就是佛证的境界。

  大慧!是名自宗通及说通相。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大慧!是名自宗通及说通相”。前面说的自宗通跟说通的相貌,就是这样子的。“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那么你跟其他的大菩萨都要修,要学,就是说我们要修说通也要修宗通。为什么呢?你没有宗通,你说就说不出来,你说什么?要乱说,或者么是录音机,人家怎么说你也怎么说。碰到一些境界来,人家是这个机,佛说的是那个话,你却是自己照搬的,自己没有修证的,碰到另外一个机,你也说这个话,那就搞错了。

  不要说我们,就是舍利弗、目犍连,他们是大阿罗汉,但是他们没有离开二边——佛的离二边的境界没有达到,他们有的时候还要搞错。那不是公案里有嘛?有两个人找舍利弗还是目犍连出家,一个是洗衣服的,一个是过去是打铁的。那么尊者就叫洗衣服的修数息观,打铁的修不净观。结果修了很久,两个人都不得好处。这两个人修的时间很长,不得好处,就很着急,有一次有机会么碰到佛,就问佛。佛就问那个洗衣服的,他说:你修什么法?他说:我修的数息观。你本来干什么?洗衣服。哎呀,他说,你修不净观就行了。那么那个打铁的,问他,你修什么呢?他说:我修的是不净观。他说:你本来干什么?我打铁的。哎呀,他说,你就修数息观嘛。这两人一换之后很快就开悟,成阿罗汉了。

  那怎么呢?就是佛能够对机。打铁的,他以前打铁,一锤一锤打,那个很有节奏的数字。那你数息,过去习气跟数字相应的,那你数息观一修马上相应,就开悟了。那么洗衣服的以前经常洗衣服,衣服都是脏衣服,人家去换下来的。看了很脏的东西,他心里这个脏的概念很浓厚,再一修不净观,马上提起来,脏的东西都现出来,那很快就成功了。

  所以不要说我们凡夫,就是尊者、证了大阿罗汉的,有的时候还看不出。所以说你没有真正地证到最高境界,那你要“说通”,说不通,就是要乱说了。

  那么我们就是说,末法时期,只能依了佛的话说。自己要编一套来说,那要祖师才行,不是祖师就怕搞错,更糟糕。离开佛的一个字就是魔说,我们没有这个胆量,只能是照本宣说。如果记错了也只好智慧不够,没有办法了。但是末法时期,碰不到善知识,在佛的时候就好。

  那么我们不是见佛更好吗?见佛,只要你福气够了就能见。但是你现在的福德智慧都不够,就是佛在你面前,也现的是凡夫相,你见不到真的三十二相佛的。所以说我们要见佛不用从外求。有的人就是“我要见佛”,到处求,从汉地跑遍,跑到藏地,跑藏地,又跑到印度,到处求,求佛。你所看到的都是凡夫,他就是佛,在你眼睛里也是凡夫。所以说你要求佛,从心上求,把你见佛的障碍都除掉之后,三十二相佛就在你面前。这个不奇怪,智者大师修法华三昧,就看到佛在灵山还在说法。就是说你的福德因缘成熟之后,佛就在你面前。我们说不要往外求,再再地说要不向外求,就是这个意思。

  善知识是一样的。有的人最欢喜找一个真正的大通的善知识,到处求。我们说你到处求,即使遇到善知识你也认不到。善知识不会他头上写一个我是大真善知识,是什么所化的,不会告诉你的。那你没有一定的福德智慧,是善知识你也认不到。那么你还是向内求。真正向内求之后,善知识就会来,感应都来了。

  我们学过菩提道次第的,这些要点都要抓住。有的人学了菩提道次第,尽是学皮相,学皮相得不到好处,受用没有。菩提道次第讲得很清楚,自己要成就法器。你是一个显教的法器,就有显宗的善知识会来教你;如果你是成了密宗的法器,就有密宗的大善知识会来教你。这个佛是发了愿的,三世的佛都一样的愿,一切众生,都要救度,就怕你没有这个缘,你成熟自己——自身的缘成熟,佛的救度是现成的,到处可以拿得到的。我们没有成法器,佛的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去抓住——就是大吉佛爷说的:慈悲钩索来,你不抓它,你怎么办呢?佛也钩不到你了。你把它抓住,你不要放嘛,就钩上去了。那么自己要抓,怎么抓呢?成法器。如果显教的波罗密乘的,大乘法器;如果你是密乘的,密乘法器。

  (1B)密乘法器如何成就?我们记得我们考都考过了。自己好好地把法器的条件成功,那密宗的大善知识决定会来教你,不要你东跑西跑,很容易地就会碰上,你自己不是法器,就在大善知识面前,如入宝山空手回,你还拿不到东西。

  这是“宗通”、“说通”。这个说通是由宗通而来,宗通当然是实证的,要下死功夫。所以说这个叫自宗通跟说通的相,这个相貌就是如此。你跟其他的菩萨摩诃萨、大菩萨,要成佛的菩萨摩诃萨都要学、都要修。你要成佛的资粮,你要成佛的宗通、佛的说通,那必须要学这一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谓二种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这个就是我们引的那些话。

  “我谓二种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这个“我”就是佛,是佛的假安立的我、名言的我。为要成立世间一切法,安立一个“我”,不是实在有个“我”。阿罗汉都没有“我”,佛还有“我”呢?当然没有了。但是要安立世间上的事情,名言上就安立一个我,这是假的我。佛自己说,有两种通,一种是“宗通”,一种是“说通”。

  “说者授童蒙”。这个并不是绝对的。对宗通而说是内证的,说通是普被三根的。那么中间,宗通是不通下根的,说通是通下根的。从通下根的说“授童蒙”,并不是说说通专门授童蒙的。那么高的哪个来说?就是高的还是要说了。小孩子无知叫童,蒙就是蒙蔽,对佛的道理——这个成佛的、佛的一些高深的证到的境界的道理,都被自己的徧计所执的境界蒙蔽住,一点也看不到,叫蒙。童蒙就是凡夫。跟初机、凡夫来说,那非要跟他讲初机的法,那么上根的要说上根的法。这里因为强调宗跟说的关系,“说”是普被三根的,那么从下边来说、初机来说;“宗”是单是指修行的,它是最高上根的。那么一个上一个下,这个好配起来了。

  “宗为修行者”,真正你上了路,修行的,离言说修行的,那就是宗。

  这一个颂,海公上师就把它引到这里来,来比喻如来禅跟祖师禅,这是一个比喻。我们要知道《楞伽经》原来的意思,就是说教证二法都要通,叫一切菩萨要通。我们就借过来说,说“说通”是次第禅,因为他是通三根的。宗通是只是对上根利器的,不可言说的。配如来禅,能不能配?可以配,但是不要配死了。不要说一定宗通就是祖师禅,说通就是如来禅,那个把《楞伽经》的意思又搞死了。

  这个就是学法不要学死,一个法可以到处可以应用,但是不能说一个地方应用了其他就不能用了。为了这个道理,《楞伽经》前面那一段,我们再把它念一道。这还是第三卷里的,这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宗通、说通的相。

  三乘宗通及说通相——引《楞伽经》

  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

  “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三乘。“有二种通相”,这不是说佛的境界,是低一点的,声闻的、缘觉的、菩萨的,都有二种通相。二种通的相貌,“谓宗通及说通”,也是一样的,宗通、说通。

  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

  那也就是说,自己证到的一个殊胜的相,都是离开文字言说的、妄想的。这个是无漏的,自己证到的境界,是远离一切虚妄及妄想的,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的。外道众魔都是虚妄、妄想所变的,你既然虚妄的分别、妄想都去掉,还有什么魔呢?“降伏”,没有魔才叫降伏。我们说最害怕降魔就是说要一种很猛励的法把魔杀死,这个叫降魔?——这个是结冤。

  最近有一个事情,就是新乐庵她们有一个沙弥尼,现在着了魔。什么魔呢?据说她自己在乱说之中,说她过去是一个有钱的小姐,她跟她下边的一个佣人私通,养了个孩子。这个事情当时等于很失体面的,她们父母也很不舒服,很愤怒,这个女人么也只好……所以说这个叫女人,心地不善的,她感到对自己不利,也就想办法如何挽救自己,就把那个男的跟孩子都杀死,都弄死,把他尸体也给他消掉,这样子表面上没有事情了。那么现在这一位做了沙弥尼,这一次她们电话告诉我,这两个人找她,要她死,一会儿怎么,一会儿怎么,话里边一会儿说男人话,一会儿说小孩子话,小孩子心理都出来。后来她们比丘尼就给他们念经、超度、说法。这个男的给他授皈依。据说那个男的这么说,他说自己皈依,这个事件也不好再做,那个孩子就交给她去管,不管了。结果就是这个孩子缠着她,喉咙里尽说小孩子的声音的话,要死求活的,现在还没有解决。那么这是什么东西呢?魔——过去的冤到现在成魔,所以说不要结冤。

  你说把这些魔用一些猛励的法把它杀死,可不可能呢?也可能。以前我们这里来过一个,专门抓鬼的,专门搞这些的。他专门修不晓得哪一个教,降魔。你降得不好,自己都死掉。对方如果强有力的话,这些护法他镇不住,回过来把你杀死。即使镇得住,把它杀死,你要赔很多的福,折很多的福。他的一个命给你断掉,你不要赔很多福吗?你自己折福、折寿,都会来。你杀了一个有情,下一辈子还得受报。而那个有情,他本来有冤,死了之后怨气更大,下一辈子不但是他原来的仇人,还加你一个仇,要报两个仇,这个越来越搞不完,你还出三界?你要出三界,他把你抓住,不给你出去。所以说魔不能用硬的方法去把它征服。一切黑教、什么气功师、那些巫婆、神汉,他们搞的都是这一套。

  佛教不要去搞这个,除非特殊情况,对圣教有害,不得已才降一次,那是菩萨道。把你杀掉之后免得你造罪,免得圣教给你糟蹋掉。使他不要受大的报,这是偶尔这么用一次,也不能经常用。这些魔都是自心的妄想所变的,把这些降伏,所以说离开这些虚妄觉想之后决定降伏一切外道众魔,自己的光明阐发。

  这是“宗通相”,是三乘的宗通相。

  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令得度脱,是名说通相。

  “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九部契经,“离异不异有无等相”,这个也是圆成实的相。就是要说通,你决定要有内证,要离开一、异、有、无等等二边的分别的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以善巧方便顺众生的心。离开一、异、有、无的话,离了言说,你怎么说法呢?顺众生的机,善巧方便,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不是自己要说,自己没有一个字可说,但是众生有病,话就多得很,你什么病,什么法都来了。这样子是应机而说。“如应说法令得度脱”,这个叫说通相。

  大慧,汝及余菩萨应当修学。

  这是说一切菩萨,没有说摩诃萨。就是一般的菩萨,三乘的法你都要会,那么你可以度三乘。如果你只会一乘的,碰到其余两个乘的机你就不能度,所以三乘法都要会。

  这里他故意地强调一下,那个当然是注解里的话,就是说善于说法的人,必须先要(通达法起?)4,就是先要善于通达宗通。要说通善巧的,必定先要宗通善巧,然后你才能说。如果你宗不善巧的话,说就说不出来,说要说错,或者你就是跟舍利弗、目犍连一样,教人要教错,他们证不了道。所以说真正要善于说法,必定要善于宗通。自己在证里边对离言的本体——超过一切分别、二边分别的里边用功得了善巧,然后对了机,阐发无碍的辩才,随机而说。

  这是宗通、说通的关系。说通跟宗通本来是辩证有联系的,不能割而为二,一割为二都有毛病。就是上午我们说的,单说不行,数食不能充饥。单行不说就是没有依教而行,那是盲目地盲修瞎练。所以说这两个东西本来是不能割开的,你要一割开的话两个都是毛病,两个把它联系起来,互相地相辅相成。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宗通、说通,这是《楞伽经》的原来意思。

  这里海公上师引申到如来、祖师禅,我们要体会海公上师的意思,也要体会《楞伽经》的意思,不要死执于宗通就是禅宗。这个不要这么死,可以代替说禅宗,但是不截然,不一定如此。那么祖师禅,也就是一心禅,就说到这里。

  丙二 次第禅

  次第禅总二 世间出世间

  “次第禅总二”,次第禅也可以分两种,它是一层一层分。我们有个表(见表一,第2页)。次第禅也是两种,一种是世间的,一种是出世间的。

  丁一 世间禅

  观下地粗劣 忻乐上地静 若定若上生 久住于观行

  从欲至非想 世间九次第

  什么叫世间的呢?“观下地粗劣,忻乐上地静。”这个我们学过——好象唯识里边有没有啦?好象有过。《俱舍》里边是广讲这个“下地”“上地”。我们三界有九地,欲界是五趣杂居地。五个趣——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五个趣。趣是五个,道是六个。这个修罗道摄在天趣跟畜生趣里边,因为有的修罗属于畜生的,有的修罗属于天道的,所以在趣里边就不分一个修罗趣。这五趣在欲界都有,欲界有天、有人、也有鬼、也有畜生、也有地狱,所以说最低一个,欲界是五趣杂居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一层一层上去到非想非非想天。最下是欲界,最高的地非想非非想天。

  修世间禅的总的一个动机,就是说“观下地粗劣,忻乐上地静”。下地,不管你是哪一个,相对地说,初禅来说,观欲界是下地,欲界是粗、苦、障——有障。那么观初禅就是静,静是对粗来说的,妙是对苦来说的,离是对障来说的,静、妙、离。那么你观欲界的粗、苦、障不好,观初禅的静、妙、离,观初禅好,这样你发心,离欲、恶不善法,去五盖,那么得到离生喜乐,证初禅地。这是对下地的欲界不好,认为不好,要追求初禅的。

  因为世间禅只能一地一地相对的,你二禅对欲界是远了一层,那么初禅跟欲界挨到的,他看欲界的苦最清楚,那么对欲界的苦要离掉,那你就向高的一层,初禅进去。得了初禅以后,和二禅一比较,初禅又是粗、苦、障,二禅又静、妙、离,一层上一层了。那么二禅的静、妙、离观得好,然后又厌离初禅,就得二禅了。这样一个个上去,就是说相对的,下一地的苦,它的劣,观它不好,然后相对的上地好,它的静、妙、离,那么这样子一层一层地往上升,这是世间的禅定。欲界是没有定的,初禅开始有,属于色界定。色界四个禅定,然后无色界有四个定,那么就是四禅四空,加一个前面未到地定就是九个,这是世间定,禅定。

  “若定若上生”,“若定”,得了定,假使修初禅的,得了初禅定,人还是欲界的人,但是初禅定得到了。证到初禅定的人,有象征的,因为初禅已经离开欲界的男女、饮食贪,都没有了。所以得了初禅的人,他要一入定,不吃东西不睡觉没有问题的,对男女的事情绝对不会起一念的欲,不会动一念心。那么,这个欲界的饮食他不吃,不会死的,他只要入定好了,不会死的。出了定当然不行。

  我记得有个公案说:以前印度山上苦修的人很多,但不一定是佛教的,这是外道,婆罗门教,在印度的山洞里边。他们英国人才到印度去的时候,整个印度经常探险。到山上去看,山洞里边跑进去,看见一个人坐在里边,身上长满藓苔蜘蛛网。这考证下来总几百年以上的。这个人虽然他是入定,不动,但是看出来是活的……,那么他们怎么办呢?他们也很好奇,把那个人轻轻地抬下来,先抬下来抬到地面上来。然后这个入定的人也惊醒,出定。在定中很胖,身体很丰满的。那么出了定之后,他的肚子饿了就要吃东西,越吃越瘦。因为定的时候,他有这个定的禅味,禅悦为食,把他这个身体维持得好好的。而出定之后这个禅悦就失掉,粗的四大的作用又起,那就要吃东西。吃东西——他因为好几百年没有吃过,他吃下去,东西吃下去营养还不够,反而把以前本来很丰满的身体把它瘦下去,越吃越瘦。以前有这么一个公案。

  那就是说“禅悦为食”的话,初禅的人你不给他吃东西,他就入定好了,一年两年都没关系,只要不出定,出了定就不行。

  那这个是初禅相,那么二禅更高。这是世间定,入了定之后就有这个功能。

  “若上生”,那就是说得了初禅定的人,他这一辈子死掉,下一辈子决定生初禅,上生初禅天。那么得了二禅定的人,他这一辈子死掉,决定是生二禅天,这是决定的。“上生”,生到天上去。

  “久住于观行,从欲至非想,世间九次第。”这是世间道。

  修世间禅定,婆罗门教就专门修这个定,所以说婆罗门教的神通是从定中来的。世间禅定也可以发五通,我们经上经常看到的外道仙人有五通的,一般都是指这些修世间禅定的。那么我们说气功师的禅定奇怪,你看他气功师都有妻子儿女,没有离欲,他也吃饭,不吃饭他要饿死的,他这个禅定哪儿来,这个神通哪里来的?这个一想就可知,加持的,鬼神的通在他身上起作用。所以说他也可以得一点定,也可以有一点通,但不是他自己的,是属于加持的。大力鬼神有这个功能的,可以加持到他身上去。这些不是自己的,比婆罗门那些世间禅定还差。

  那要修这个世间的禅,也不是说一下而成的,要“久住于观行”,要很长的时间安住于修这个观,修这个禅定。“观”就是观下地的粗、苦、障,观上地的静、妙、离。然后在初禅来说,要离开欲界的恶不善法,就是欲界的瞋恚,欲界的淫欲心,还有这个五盖:昏沉、掉举、睡眠、恶作等等。这些障碍除掉,可以得离生喜乐,就是初禅定。二禅有二禅的方法。那是一层层上去,所以说也不是很简单得到的。但是气功师很快,做一个梦,或者山上去一次,他就会突然发通。那是加持的,不是自己来的。要“久住于观行”,要很长的修行,也要刻苦的。那么修行后果就是得禅定。

  所以欲界是第一层,欲界没有定的——但是欲界也有定,有个欲界定叫电光定,但是一刹那,真正地起作用是色界定。从未到地定开始,那真正能起作用的。那么从欲界到非想非非想天,一共有九个地方,就是九个次第,这是“世间九次第”。从这个地方总的来说,欲界是没有定的。如果要叫九次第,就把欲界与初禅的中间那个层次,也属于初禅天的未到地定摆进去,那么是九个定,这是讲世间的有漏定。这个定得到之后,烦恼是伏下去,就是说不起现行,但是根子不能断。所以说得了初禅的人,他对男女的心是没有的,但是不能碰到境界,因为他种子还在。

  我们讲《俱舍》不是有这个话吗?烦恼现起的主要原因,是烦恼的种子未断,对方的生烦恼的境现前,非理作意起来,不能克制自己的话,就会起烦恼。所以得了初禅定的人,要世间定的话,经常要提高警惕,不能放逸。

  这个在佛经上很多。一个国王每天到中午的时候迎接一个仙人从天上飞下来应供,吃了饭之后又送他回去,飞回去。那是五通仙人,他能飞,这是神境通。但是有一天国王有事,要去办公,不能接,他就很着急。他的女儿说:“哎,父亲,我天天看你接的,这个事情哪个做不来呢?他来,我手这么一接,两个脚持牢,把他轻轻放在地上,他就踩着地走。他要走的时候我就把手摆在地下,他踩上去,我把他抬起来,他就飞走。这我会,你放心好,我来接。”国王说:“好好好,你天天看我接的,你大概会了。”国王就放心去了。那个女儿就来接,她是国王的女儿,国王的王妃都是长得好的,国王是国中选来的王妃养的,本身也是长得端正的,她的女儿当然端正的。她去接仙人的时候,这个仙人,一般印度都不穿鞋的,他脚一碰到女人的手感到很柔软,一下子欲心一起。也不要动其他的念头,也不要做什么坏事,就是这个欲心一念起来之后,禅定就没有。禅定没有飞不来,飞不来他只好饭吃好之后,本来他到平台上要送他回去,飞回去的,他只好打妄语,他说:“你们这国家我来了那么多次,你们那么富强,那么繁荣,人民那么多,那么好,我从来没有仔细看过,飞来飞去的话那是一下儿过,今天我要仔细看看,我不飞。”那就一步一步走回去,那就是禅定没有了。

  所以说世间禅定是不稳当的。真正要不退,要无漏禅,就是出世禅定。下边讲出世禅定。

  丁二 出世禅

  由亲近善士 聪慧具堪能 知苦思断集 修道趣涅槃

  得有学智见 继续修圣道 见修所断断 自离系涅槃

  永超越三界 是为出世禅

  出世禅定又要进一层,不是那么容易就得到。那么怎么得到出世禅呢?

  “由亲近善士”,那就是“菩提道次第”的了。你要修出世法,先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十个功德,没有十个功德就不能亲近。很多人就是有这个矛盾,就是说在皈依的时候,三宝都是宝,都要尊重,都要听话。那么我碰到剃了头的都是善知识,都是僧宝,什么话都听。恰恰有些人非法的,你要听,什么话都听他,糟糕了。

  我们上次讲的,一个居士,她是练气功的,练放气身体放坏了。她就拼命求,求一个师父来救我,怎么怎么……。那她这样求是有感应,梦中就看见一个穿岀家衣服的师父来救她,不久梦中看到的人又真的发现了。哎,赶快,这是真正的大救星来了,赶快叫他求救了。求救之后,怎么救?修双身法来救她。这个不是糟糕了吗?这是外道,碰到一个外道。

  所以说要亲近善士,不是说现了出家相的人都可以亲近他,就可以跟他去学法。这个还得要看看“菩提道次第”,十个功德够不够,不够的不能学。而这十个功德,康萨仁波卿的抉择,两个是不能少的。一个是持戒,必定要持戒的,不持戒的话你不要去上当;管你什么样,装模装样的怎么样,不持戒的,不能亲近。第二个悲心。所以这个是康萨仁波卿的智慧,也是他历代传承的经验之谈。在我们试下来非常兑现的,这两个东西你抓住,再怎么不会上当。这个东西不抓住的话,上了当之后叫冤也没地方叫。亲近善士,“菩提道次第”讲过的,我们不多说了。

  “聪慧具堪能”,“聪慧”就是说由闻思修的三个慧,有堪能性,自己有能够学法的堪能性,自己要有堪能性。

  海公上师这里特别强调,所谓有堪能性的有两个:“耐烦”,耐烦什么?就是说你能够忍得下去。一个要“勇猛”,勇猛就是说看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要冲上去。

  在我们讲《辨识阿含》的时候,不是讲《法蕴足论》的四圣种品吗?四圣种品5:比丘就是勇士,比丘就是打仗的勇士,跟敌人要拼刺刀的。什么敌人呢?烦恼。烦恼就是敌人,不能跟它妥协的。比丘是真正的勇士,世间的勇士会投降,比丘是死不投降的。那么这个是说我们断烦恼,要勇猛的心,不能是看到困难就退。

  还有“耐烦”,这个海公上师特别强调的,他说你实在是过不下去,赖都要赖过去。这次安居我们这里就出现一些人。安居,有的时候,他感到条件不对,或者身体不适应,或者是同室的那两个人之间不和,他总是要想办法离开,要走。安居,我们说移安居有没有?是有。有什么条件?命难、梵行难。你在这里住下去,你命要送掉的,这个地方有狮子老虎或者有非人要害人的,那你不得不移安居;如果这个地方有一些淫女,她要逼迫你做淫欲事情,梵行难,那你要转移。除非这些的话,否则是不动的。海公上师说除了这两个以外你赖都要赖过去。赖过去才能够成就。

  我们说一切艰难困苦来,你能够勇猛向前地跟它搏斗,胜过它当然是最好。如果你一下胜不过,你就不要退,赖在那里,赖在那里把时间赖过,也算你胜了。我们说“坚持就是胜利”,世间上有这个话,你坚持下去好,哪怕你打输,你还坚持,结果胜利还是你的。如果你要退,好,失败了。

  安居,海公上师亲自示现一个例子——就是说他在进藏的时候,因为他的年纪不是很年轻了,三十九,要学法,还要学藏语,很困难。就修“白文殊”,修这个法希望增加记忆力。(2A)正好这个法传了就去安居,安居么一个房间配好。还有个同修一起去的,一个房间。结果这个房间,进去之后发现糟糕,安居定也定下来,这个房间里边臭虫是满的。你只要睡在那里,晚上是咬得睡不着的。他那个同修没有办法,不管你天热,也没办法,把整个的被盖,把头到脚全部包起来,这样子躺在那里。而海公上师,用功了要坐,那这个怎么办呢?床上的臭虫,手一拉就一把。那么他想办法,床离开墙,床的脚下面放几个罐桶,里边有水,臭虫它爬不进去。不是好了嘛?那就是有伞兵下来,天花板上的臭虫“叭啦啦”掉下来,还是满床,这个臭虫是多得不可计。你要找什么方法都没用,它是海陆空三军都有,什么办法都没有用。结果那个人就坐不住,走,这个地方再住下去人就要死掉,睡也不能睡,怎么办呢?海公上师咬了牙赖,赖了三个月,赖过去,成功,“白文殊”修好了。这个就是你赖过去也是胜利,要想逃避就是失败了。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正在安居,很多人要跑,跑了两个。走的时候我们也给他提高警惕,第一个安居你退了的话,这个等流果下去,以后你碰到困难都会退。你成佛的中间困难是无边无数的,那你碰到困难就退、碰到困难就退,你要成佛的话,困难得不得了。不要说成佛,你想得一个禅定,有困难的,要退,得不到禅定,你要成就个什么,也有困难,也得不到什么。以后你什么都得不到。因为这个等流果的力量很大,一次失败,以后碰到困难,自然心里有个反应,要退,这个力量就起来了。

  我们在上海的时候,我们几个居士以前都是金刚道场的,大家很要好,那个时候到五台山出家去了。有一位,他过去分配到东北去工作,东北很冷,他是上海人,从来没有经过那么冷。就看到马路上的马,马背东西、拉车,不是身上淌汗,汗流下来,由于东北的天气很冷,一下子就结了冰,就看到马肚子下边一条条的冰条好多条。哎呀这个样子看了是吓死人,他说这样子这个地方怎么能呆?这个地方,呆了不是冻死吗?赶快回来,逃避了。逃避了之后,这个等流果就是后头又发了。到了五台山之后——去的时候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好好好,什么都好,一到那地方一片荒凉,吃的也差,住的也差,什么条件都差,又是特别冷,要打退堂鼓,回家了,他是赶紧回上海。一次的退,以后要引起以后的退。所以希望大家要提高警惕,这个等流果不要养成。同类因要生等流果,你一次退,以后还会退,永远退下去,越退越厉害。

  “堪能”,就是海公上师强调的,一个是耐得烦,再困难要赖过去。一个是勇猛,能够克服困难。这两个,一个是头等的,用勇猛的力量能够克服困难的,一个暂时打不过去赖过去,也是胜利。

  “聪慧”,依了闻思修的智慧。闻慧大家都知道,听法是闻慧。思慧就是我们说的回去之后自己思惟、讨论、研究参考其他的书,把听到的法跟自己的思想结合起来,也结合行动,思想、行动结合起来。然后修慧在定上修,定上把它巩固起来。

  海公上师经常打这个比喻,闻慧是最差的,就是水瓢上写帐。会计都知道,一笔帐来了赶快写在帐簿上,如果你把它忘掉,这笔钱你要赔的。那么赶快写,写哪里?写在舀水的瓢上。这个农村大家都知道,一个木瓜做的这么大一个瓢,舀水的,那么木瓜上一笔帐写上去,水一舀么好,这个字就没有了。那你到哪里去找呢?找不到了。这个闻慧就是水瓢上写的帐,虽然是有,但是不经打水的,一件事情来了之后,都忘掉了。那么思慧要深刻一点,但是虽然是能够思想行动方面起一点作用,但是碰到强力境来的时候,你还是要失败的,会投降的。

  那么要修慧。修慧就是什么呢?打的比喻就是说一个陶器,花瓶,开始是泥土做的,那就是闻思,你看看样子是个花瓶,但是你不能去真的把水倒下去,把花插下去。这个泥土就化掉了,盛不起水的。那么怎么办呢?烧。这个窑里一烧,再什么水,开水,滚开水也没有关系,不会化的。那就是定火一烧之后,力量就成功了。

  拿不净观来说,你说听经的时候不净观听了一下子,不净不净,就是女人都不净,女人说男人不净。“不净”对,但是讲堂门口一出去,如果碰到一个漂亮的人在那里,忘掉了,眼睛盯着看。如果有思慧的,你可以眼睛装起不看,目不旁视过去了。但是跑到寮房里去会回忆:呀,这个人该看一下子,没有看,怎么怎么。这些还是不太好的。如果修慧的话,那就没有问题,根本不在乎。

  就是那一次我出考试题,“碰到贪欲境界该怎么办?”很多人没有体会我的意思,我指就是那个淫戒的“摄修心要”,就是叫你背那个。有的人就是说理论,学了唯识之后,“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现的境都是自己变的”,但是自己变的,你饭也是自己变的,你们不吃饭吗?那么对方来了,也是自己变的,你就看了就是当没有一样吗?没有那么容易的。这是上根利器一切法空,可以斩断一切,从根子上断。下根的人就是凡夫,开始起步的人,非得从支末上下手,就是就事论事。什么病?头痛,给你治头痛的病;脚痛,给你治脚痛的药,要这样子治的。

  所以真正的初学的人对贪心如何防止它起来,就是要修“摄修心要”:“言视毒箭伤”,“往来履锋刃”,“通书告死刑”(《律海十门》),这些观想要背熟。一封信来了,电话来了,哎呀,就高兴得……哎呀糟糕,跟你说你快死了,你明天执刑,要杀头了,你怎么高兴呢?所以这样子观想之后,或者不净观、九想观,这个能够定中得到,保险你不受害,“遭敌保不败”,敌人来了绝对不会打败仗。

  这个《清净道论》大家可能看过的,有一个比丘,他修不净观——白骨观,他修得很好。有一次路上碰到个女人,这个女人跟她丈夫吵架,她年纪很轻,她对这个丈夫不欢喜,准备回去,另外去想办法去,就把自己打扮得跟天人一样漂亮,在路上走。看到这个乞食比丘来,这个比丘长得也很端正,这个女人看了很欢喜,就故意对他笑笑,牙齿露出来了。这个比丘一看牙齿,哎哟,是白骨,马上白骨观起来,不但没有迷掉,阿罗汉成功了。

  所以说这个境界对人来说,就看你“如理作意”,还是“非理作意”。如理作意的话,什么境界来,他也不害怕。那么那个大话也不能说。你有如理作意,不净观修得很成熟,白骨观修成功,可以说这个话,没有这个本事的人不要乱说。我们最近接到一封信,他说他以前修气功,后来修道家,在最近才修佛教了。他感到淫欲的问题,他说暂时远离男女不究竟的,这是一个逃避的方式,最好是对境而断欲。他问我们这里边年轻的女居士,介绍他几个。什么话?要修双身法。这个是离欲呢?这是你以佛教的名义来做淫欲的事情,罪该万死,这个要下金刚地狱的。这些人还糊里糊涂,以为佛教是干那些的。我们就说,我们这个清净法流,不修这个法的,你不要来。

  下面,有堪能性,有闻思修的慧,够不够?还不够,要懂四谛的道理。这里海公上师配的:“由亲近善士,聪慧具堪能”,这是资粮道;下边加行道,“知苦思断集”,就是知四谛的道理,“修道趣涅槃,得有学智见”,这是加行道。

  (我们现在有一本《俱舍》的讲义给大家参考,我们讲义来不及抄,那么这里边可以参考的我们参考一下。“四谛十六行观”哪个看到了?“四谛十六行观”在哪一页?“苦集灭道”第几页?四十八页。修加行的时候要“四谛”,每一个谛有四个行相。在四十八页大家看。)

  四谛十六行观

  “从此生暖法,具观四圣谛”。“暖”就是“暖、顶、忍、世第一”的“暖”。资粮道修什么?修“五停心观”、“不净观”、“数息观”,再修“四念住”。然后再升一步加行道,“暖”就是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这时候不但是观“四念住”,四个谛都要观。所谓“观四谛”,每一个谛都有四个行相,一共是十六个行相,这里简单地说一下。

  表二:四谛十六行观

  《俱舍》颂:从此生暖法,具观四圣谛,修十六行相。

  苦谛四行相——非常、苦、空、非我

  “非常”,就是无常,一切法都是众缘和合而起的,缘没有,这个法也就没有了。无常的,不是有自性的。有自性的话,它是坚固不动的。既然靠缘的,这个缘聚了它就现了相——幻相,缘一散当然它也没有了。这个举一个水泡,我们不是上次辩论了?水泡泡其实靠一股气把这个水绷了一个泡泡,当力量不够的时候泡泡破掉,也不是没有了! 这个无常。

  “苦——逼迫性故”。一切世间上的东西都有逼迫性,就是行苦,对我们都是有逼迫性的。那么为什么有苦呢?这也很简单。很多人问我:你们怎么尽说苦苦苦,世间我们看看也不太苦,你怎么尽说苦?我说:你要知道这个世间怎么来的——是起烦恼、造业来的,怎么不苦?如果是起好的心,无漏的心修来的,那是净土。我们这个是烦恼跟造恶业感的果报,怎么不苦?

  “空——违我所见故”。“我、我所”是《俱舍》的说法。那么当然其他的“空、无我”的说法很多,我们这里是依《俱舍》的讲法,“空”,空“我所”。

  “非我——违我见故”。就空“我”——本身那个“我”。

  集谛四行相——因、集、生、缘

  “因”,集就是因。“如种理故”,有种子,将来决定要发芽。

  “集——等现理故”,不是一个就产生的,“集”,要是很多的因缘和合而生的——“等现”。

  “生——相续理故”,有了因缘之后它就生出来,能够相续。

  “缘——成办理故”,成办集谛,要众多缘才能成办。

  灭谛四行相——灭、静、妙、离

  “灭──诸蕴尽故”。这个自己看了。一切五蕴,就是我们烦恼造业的那些果都消灭,这是好事情。有人说了:你们修行,就要证得灭谛,灭谛么什么都没有,灰身灭智,你好好的人不要做,灰身灭智有什么好,辛辛苦苦修,成了阿罗汉,什么都没有,你不是自己糟蹋自己吗?他说:现在的人瞎了个眼睛就感到很苦恼,你现在灰身灭智,五蕴不是都没有了?身也没有,你怎么生安乐呢?他就不知道我们所说的“灭”是灭那些不好的东西。在不好的东西灭掉之后,还有好的在后头才现出来,你还不知道。所以说那些不好的五蕴,烦恼的果是要把它消灭的。

  “静──三毒息故”。“静”是三毒——贪瞋痴这些烦恼息下去,那就很寂静了。

  “妙──无众患故”。“妙”就是说,既然毒没有,一切灾患就没有了。

  “离──脱众灾故”。“离”,就是大三灾、小三灾都可以没有了。我们说唐山大地震还不是大三灾,算起来还小灾。真正大三灾起来,火灾,整个世界从阿鼻地狱一直烧到初禅;水灾,从下边淹,水淹到二禅;然后风灾,大风吹到三禅。四禅才不动地,灾才都达不到。那是真正的大灾。

  道谛四行相——道、如、行、出

  “道”——“通行义”,能够通达到菩提的。

  “如”——“契正理”,跟真正的正理所符合的。

  “行”——“正趣向涅槃”,它是趣向菩提的,能行的。

  “出”——“能永出生死”,永出生死的。

  那么这个四谛的道理反复地去思考,这是加行道的事情。那就是说“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真是心里承认下去了。你说“苦”,好好好。嘴里说苦,跑到外边吃一个冰糕就感到很舒服,这个苦啥东西?根本苦的味道一点也没有。要苦的味道真正能体会到,这个就在加行道。

  “知苦思断集”。“知苦”,三界不论是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苦,这个道理要知道。那么要“思断集”,然后就追求,苦从何来?集谛而来,烦恼、造业而来的。那么你要除苦的话,非把这个因缘断除不可,要断集。

  “修道趣涅槃”。那么你知道,苦能不能灭?能灭。灭了之后是什么境界?“涅槃”,最殊胜的自在的境界。那么既然这个境界非常好,我要达到那个境界——那就“修道”。修道就能达到境界了。佛在菩提树下三转十二*轮,就是说这个一句话,“苦集灭道”。时间到,就到这里。

  第二讲

  《定道资粮颂》。昨天我们把第一个“门类大别”讲了一点开头,今天先把昨天大家小组讨论的一些问题解答一下。

  问题解答

  第一组:凡夫有无宗通、说通?

  这个很简单,宗通——离言说的修证,凡夫哪里有呢?当然没有。这个我们昨天讲宗通的时候已经讲过了。说通,一般是说自己证到,然后对机而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比如说法,三藏十二部之类的。凡夫宗通也没有,说通从何而来?当然没有了。但是从佛所说的显教,我们学了之后,也能得到一部分的说通。这个说通不是自己来的,是跟了佛说的。我们在学《二十唯识》的时候也说,唯识的道理甚深,但是凡夫也能学到一些。那么这样子的说通,那个条件是不够的,只是勉强地也能说一点就完了。

  宗通与说通是否能分?

  你想怎么分?宗通是自己修证的、离言说的,说通是对机而说的,离开宗通哪有说通?说通也不能离开宗通乱说。这两个东西是辩证的统一,不能拆开的,也不是孓然一个东西。那就是佛的教证二法,证就是宗通,教就是说通。有了宗通才能说教,你没有宗通的话,说通也无所从来。这个既不能是一个东西,也不能截然分割而为二。我记得在宗大师的《广论》里边也讲了这个,教证二法是不能分的,你把教说是教——讲道理的,这个修证另外有方法的,那就是污蔑佛法。贬低了佛说的说教,甚至于说佛说的经典以外另外还有修证法,那是谤法,这个很厉害。是不能分,但是,不是孓然一物。

  次第禅中有无宗通说通?

  这个问题就问得奇怪。次第禅有世间的、有出世间的。世间的哪里能够证到离言说的真如境界呢?当然证不到。那么既不能说宗通,也没有说通。以无漏的出世禅的,看你什么境界,菩萨、声闻、缘觉都有宗通、说通,那么佛的那个当然也是无漏禅来的,那么更是圆满的宗通、说通了。

  说通没有宗通是不行的,有宗通没有说通有没有?

  这有的。声闻、缘觉,有的是不说法的。很多的缘觉就是现神通,现神通他就算度众生了。那么神通能不能说法?佛教化众生有“三示导”,一个是“神通示导”,一个是“记心示导”,一个是“说法”。重要的是说法。神通仅不过是引起一些有情的信心。“记心示导”就是说,你心里有什么东西他能知道,这也能够起信心。你真正要如法修行的话,非要说法不可的。所以说有宗通而没有说通的是有的,就是声闻、缘觉里边有的。如来当然是宗通、说通两个是完整的、全的。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修持的那些,宗通、说通都在修习,但是跟佛比是不圆满,还没有圆满。

  次第禅的问题我们等一下还要复习一下。它是两种,一种是出世的,一种是世间的,这个名字还是要重新说一下的。

  第二组:什么是禅?禅与定的关系?

  这个话问得很好。“禅”就是静虑。一般我们说“四禅八定”,“四禅”就是初静虑到四静虑,这个是“禅”。为什么叫静虑呢?就是说这四个禅是定慧均等,定跟慧这两个是相等的,有静有虑,静是定,虑是观察,就是思惟。静虑,止跟观均等的,这个定叫禅。那么一切“心一境性”都是定。所以说这个“四禅”就是初禅到四禅,这四个禅是静虑,也叫禅,也叫定。“八定”,八定就包括它,四个禅也是定。那么无色定——无色界四个定,一共八个定。“四禅八定”就是说,这八个都能叫“定”,但是只有四个禅叫“禅”,因为它是有静有虑,止观均等。

  那么无色界难道没有观吗?无色界的定是观少止多,不均匀的,所以说不叫禅。再一个,这个近分定观多止少,也不叫禅。只有这四个禅定——根本禅,叫禅,叫静虑。为什么这四个特别重要呢?因为我们说断烦恼、开智慧都要观的,你观的力量弱,这个发挥的功能就不大了。在近分定能观烦恼,观的力量很强,但是止的力量少一点,那么不圆满。止观均等是最好的,所以说这四个叫禅。

  什么叫参话头?

  达摩祖师来——我们早就说过,印度是没有这个什么特殊的参话头、打机锋,没有的,就是不立文字。因为学教太多,总是从教上——假使说学了很多的教,什么问题来,他都能从文字上给你解释,那就永远跳不出这个遍计所执的网。那么斩断了文字关,叫你直接去理解那个不可言说的自性,这个逼着你开悟。至于参的这个方式,是汉地人想出来的,一般说是圆悟国师的那个接班人,他的法子——大慧禅师下面是开始用话头的。那么这完全是汉地方式了。

  禅宗的见性成佛?

  禅宗见性成佛,见什么性,成什么佛?成佛有法身佛,见了空性就是成法身佛了。有报身佛,福德智慧圆满了是报身佛。应身佛,当你法身佛、报身佛成就之后,六道里去度众生,就是应身佛。这个就看你悟的境界了。如果说你是见道的,大彻大悟,是见道的,那么悟到的是法身佛。如果你是一直能够福德智慧完全圆满的,那是报身佛了。一般我们说禅宗培福很少,只是从智慧上下手,恐怕是不容易达到。

  那么这个问题要牵涉到下边他们问的破三关的问题了。我们对禅宗是不大去参与。因为禅宗第一个是要明师,要开了悟的明师才能带你上路。再一个我们从小是学教下手的,就感到禅宗——就是说你参话头、或者是观念佛是谁”,过去有善根的,固然这辈子参破,可以开悟。如果过去没有善根种子的,你坐破几十个蒲团,这一辈子过完了可又一无所得,就是说不开悟。这个我们感到冒险性大,所以对禅宗没有专门去留心。学教是踏实的,走一步就是一步。这个我们看是最踏实的,也是佛的正规的途径——菩提道。

  什么叫破三关?

  破三关的情况大概是这样子。它们里面三个关,一个是初关,初关是头关;一个重关,就是第二重关;第三有的叫玄关,玄妙的玄,有的叫末关。

  那么头关一般就是说见了圆成实性,能够见到法身——空性。所以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就是遍计执所执的东西全部破掉,这个是见到法身了。

  重关,那就是说大死之后又是大活。大死就是说头关,初关把遍计执全部打碎,那就是彻底地死完。一切凡夫的生死都在这个遍计执里边,就是大死一番。大死一番么就大活,就是“山又是山,水又是水”。但是这个山这个水不是遍计所执的,都是从这个“依他起”,就是法身源头里流出来东西,都是菩提所流的。那这个情况就跟以前的凡夫的山水不一样了。这个是重关。

  从法相来说,初关是无漏慧——从来我们智慧是有漏的,有漏的慧,那么无漏慧出来这一刹那,这就是见道。这个见道就是说从来没有的,这个无漏慧出来。那么这个初关也是无漏慧出来,见到法性。重关,就是见了法性之后以无漏慧断烦恼,这个烦恼根子没有断掉,但是压下去,现行不起了。这个是重关的阶段。

  玄关烦恼破净,无功用,不要再下功夫,不要下功夫他自己任运自在,不起烦恼。那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得大自在,一切都是佛性,烦恼即菩提,……那个时候都现成的。那么说得高的就可以“坐微尘里转大*轮”,一切利生事情都可以做,这些是他们的说法。

  如果我们从教上看,初关是见道,重关是修道,最后那一个关——是不是禅宗里有三关都破掉的,那就不敢说。因为禅宗所说的末关那就是跟成佛差不多……那么历史上三关都破掉的人有没有?这个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对禅宗没有怎么问津,不知道,这个就不管了。

  什么叫悉檀?

  悉檀就是施,有四个悉檀6: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就是对众生这个利益,有的就是对那个初机的么说起一些相应的话,或者布施东西。那么对高一点的,对治悉檀,有什么烦恼对治什么烦恼。最高的第一义悉檀,讲一切法空的道理。

  那么禅宗,所谓祖师禅,就不谈前面三个悉檀,只谈最高的。那就是说那些教已经学过,还执着文字的,就要这一个方法——“不立文字”,把他这个文字全部截断。说的话头不可从文字上思议的,从道理上讲不通的,就是叫你参的。这个就是第一义悉檀,叫你见佛性的。

  所谓佛性,我们有的人总是要执着本来有个佛性。本来有个佛性是现成的,你本来有佛性,那么人家就怀疑,你烦恼从何而来?你既然成了佛,你烦恼哪里来的?你无明从何而来呢?如果成了佛之后还有烦恼可以生起来的,那你何必成佛呢?你不要修——你辛辛苦苦三大阿僧祇劫修好了之后,那一旦再来个无明,你不是又迷掉了吗?所以我们绝对不要把佛性当作是好象是已经成了佛,现现成成的东西。

  当然我们说开了悟之后,佛性,他就是本来是佛,菩提本性本来清净……这一套话,这是果上的话。见了之后,一切法本来自性空,烦恼也是空,修证也是空,无修无证,那个时候本来是佛,这个话好说。在因地上还没有成佛之前,你这个佛性是迷掉的,根本没有这个开悟的所谓佛性的。

  说得彻底一点,我们中观宗的话,就是缘起性空,法界的本性,这个缘起性空,有成佛的可能性。一切法从缘起,佛种也从缘生,这个是《法华经》里说的了7,你既然有这个可能性,你把一切法自性空的这个道理悟到,就是成佛,因为成佛也是从这个因缘生起来的。这个就是说一心禅了。

  丙一 非次第禅(续)

  还有一个要解释的,不但是海公上师再再强调,如来禅跟祖师禅不能截然分割为二——在禅宗里边有的是只提祖师禅,如来禅甚至于不准提,这个话都不准提的。但是这是一个方便,我们要知道。即使在禅宗里边,他们也有这些话,就是祖师禅跟如来禅是不可分割的。我记得有个祖师他这么说,犹如手掌跟拳。手跟拳你说这个东西是不是两个?祖师禅假使比如是拳的话,如来禅就是手,那么这两个是不是一个呢?作用不一样嘛,东西还是一个。海公上师也说,一切祖师禅并不离开四禅八定,还是要这些基础才能得道。尽管是方式不一样,只是不叫你从文字上下手。因为你文字学得很多,你什么都由文字上去钻的话,永远脱不出遍计执,所以把你文字的这个路截断,直接从证这个不可思议的圆成实性下手。

  所以“第一义悉檀,惟论见佛性,绝次第言谈,摄上根上智”,这是上根上智已经学教学了很多的,用这个方式。如果说你是下根或者中根的话,这个方式对你说恐怕作用不大。所以禅宗也是摄机而教的,不是那个机,不教的。我们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常练武的人,他教人也是要选的。这个小孩子叫他教的话,他看你手、脚的样子怎么样。如果说他认为这是可教的,他就收,可以教你一手绝艺,极高的武艺可以教出来。如果他一看你这个样子不是材的话,他不教的,教了也白白教。那么禅宗也一样的,上根利器那是一点就悟,不是那个器,你搞了半天,不成材。

  那么“喻如天龙雨”,这个比喻也是,天龙下大雨,大地是承不了的,到处泛滥要水灾了。大海却无所谓,再大的雨,它容纳,所以说上根利器,什么棒喝了,再厉害的方式他可以容纳,可以开悟,而下根就不行了。

  《楞伽经》的宗通、说通,我们直截了当地说,也就是教证二法。宗通就是证法,说通是教法。教证两个就是不可分割的。不是刚才有人说,“宗通跟说通能不能分呢?”这个怎么分呢?没有宗你怎么说,要乱说。你不说,人家怎么证通呢?因为有教,你说了之后,人家听——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才能证道,才能达到宗通。你教都没有,他凭空怎么来呢?一些外道什么定都修好,非想非非想也得到,但是没有教,佛的无漏教没有,他就不能开悟,何况成佛!那么我们说,没有教的话,也不能成佛。所以说教证这两个都不能少。从极端地说,必定要宗通之后才能说通。因为没有宗通,你教从何而说。菩萨他是三乘都要学,为什么?因为菩萨对那些二乘根机的人要说法的话,如果你没有学过二乘,你怎么跟他说法呢?你就不能度他了。所以说三乘的道菩萨都要学。那么声闻、缘觉,他学自乘,三乘不要全部学了。虽然快,但是这个船太小,只渡自己,小独木舟,要渡自己,渡过去,那么多的众生,那就没有办法渡了。菩萨要广度一切,那就是大海里的大邮船,这个才能坐很多的人。

  “说者授童蒙”, 这个是相对来说的。初修的时候如果没有说通的话,你从何下手?必定要从说通下手。那么说通当然也不是专门指童蒙而言,再高的你还要说嘛。我们说从开始初步的、开始进门,要给他讲,再高的还是要讲。假使最圆满的中观的道理,你不给他讲,他证不到。在《菩提道次第》经常强调这一点,你闻的法是什么,你思惟的是这个,那你证到的也就是这个。如果没有人给你说最高的法,你不能思惟,没有听闻没有思惟,你即使得了定,你就是修,也修不出这个法来。所以“说通”是通上中下的,这里说“授童蒙”,因为是对“宗”来说。从开始起到最后都要“说”,那么你到一定的水平,可以离开“说”,是自己修,那是修证的那一方面说,是“宗”。“宗为修行者”,“宗”是已经过了“说”的阶段,专门离了教去修,那就是“宗”。

  丙二 次第禅(续)

  前面一心禅,没有次第的,直见佛性,那就是直接地把那个遍计执的网砍断,直接见法性。次第禅就是说一步一步地给你见法性,一个一个地慢慢地经过去,按照次第见,也不一定慢。次第可以一刀直下,像切纸一样的,切纸机把整个的很厚一叠纸,一刀就给你切完,但是按照次第的,一张一张切下去,次第还是没有乱的。

  次第禅分两个,世间禅、出世禅。昨天我们不是抄了个笔记?那个笔记是海公上师的,我们可以拿出来参考。他说次第禅里边有世间禅跟出世禅,世间禅跟出世禅的目的跟方法不一样的,而用的定却是差不多的。我们说世间的禅是四禅八定,那么出世禅也没有离开四禅八定,有的时候加个灭尽定,灭尽定还不是断烦恼的。灭尽定仅是止息的,心要暂止息一下,真正断烦恼的定还是离不开四禅八定。那么它们的差别在哪里?我们昨天写了个笔记,题也出了。怕大家答不下来,所以把海公上师的开示写了一下。

  修禅的目的

  1、修世间禅之目的:厌离下地五欲的粗苦障,而忻乐上地的静妙离,完全以贪欲心为出发点,与出世禅之离欲为目的正好相反,由于世间禅不离贪欲,不断烦恼,所以不能出离三界,不能了脱生死,以修至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为最高,寿命虽长,仍要生死轮回随业受报。

  2、修出世禅的目的:为求离欲,断烦恼,断我执,烦恼与我执就是推动我们生死的原动力,所以欲了生死,必须要断烦恼我执。而修出世间禅,就是断烦恼我执的唯一方法。大乘根器的人,不但以自断烦恼、自了生死为满足,而且要开示一切众生都能了解断烦恼了生死的特殊功德,大家都能由修禅定而享受离苦得乐的利益,所以大乘人修禅定更以普度众生皆成佛为目的。

  这个是人家记的,我自己记的在文革的时候书都交掉了。因为那个时候是牛鬼蛇神,搜出来,什么东西都没收,书在哪里也不知道了。后来有人把海公上师的东西收集了一些,纸纸片片的,有些字还写错了不少的。其实不是海公上师的原话,大致是不差的,有些听错的也可能。大致我们心里有数,我们听过的。他的话,哪里听错了有数,哪里是对的也有数,有些是记忆犹新,海公上师说话的神态还记得起。

  世间禅的目的就是前面说的“观下地粗劣,忻乐上地静”。世间上有漏的人,就是凡夫,也有一些高尚的,看到欲界是苦,烦恼很重,有一些爱清静的,他看到梵天非常清静,他就修初禅。以这样的目的修初禅,他的目的是欢喜梵天的清静安乐,还是有所贪了。那么相对比,欲界是粗、有苦、又是障——有障碍,不自由。梵天跟欲界的相对比起来,是静、妙、离,是寂静,是殊妙,能够离开欲界的那些障碍,以这样的心去修世间禅定。所以说他的出发点、目的还是为了自己个人的享受,要清静的享受。当然这个享受就像世间隐士一样,他过那些清静的自在的生活,但是总还是为从个人的欲望所发,所以说目的还是这个欲心出发的,这个欲当然不是男女之欲,是希望自己生活环境要好的那个欲望。所以说目的是不一样,要向上地的清静的地方,他认为好的地方要生上去。

  那么初禅跟欲界比如此,二禅跟初禅比当然也是一样。二禅跟初禅一比,又感到初禅是粗、苦、障,二禅要更快乐,更自在。一层层上去,看下地的粗、苦、障,下地怎么怎么不好,上地怎么怎么好,然后把下地的不好的那些烦恼,就是五盖——那些欲界的贪欲、瞋恨心这些粗的烦恼要除掉。不除掉你怎么得初禅呢?那么这样子进入初禅。但是他目的不是断烦恼,不是出离三界,他所以要断一些烦恼,是因为这些烦恼不断,初禅得不到的。这是方便、手段。

  而出世禅的目的是要出离三界,知道三界是苦。地狱、恶鬼、畜生固然是苦苦;但是人间也有苦有乐,也有三苦、八苦;整个的三界就是天上包括非想非非想天——最寂静的禅定,从圣者的眼睛看起来,还是有苦——行苦,这个行苦是遍三界的。所以说三界无不是苦。从这个目的出发,要脱离三界的苦,要求离欲,出离,下手的功夫要灭烦恼了。我们知道三界的因是什么呢?就是烦恼造业。你要脱离三界的苦的话,你非把这个因断除不可,那就要把烦恼断掉,不再造恶业,这样子可以出离三界。

  所以说他的目的是出离三界,离欲,而他的手腕以断烦恼为一个方法。而世间禅的断烦恼仅仅是一个不得已的方法,他非要这样子才能得到初禅,而这个出世禅知道烦恼就是三界的因,你既要出离三界,非把烦恼断尽不可,是针对烦恼而来的,并不是为了达到初禅、二禅而把烦恼去掉,而知道一切烦恼是三有苦的根本,所以要把一切烦恼都要灭掉。从这个出发点,那么用他的方法去修。

  这就是说世间禅跟出世禅的主要的目的不一样,方法修法也不一样。世间禅从世间上的比较而来,都是有漏法,而出世禅非要用无漏法不可,没有无漏法断不了烦恼。

  世间上的烦恼,用世间的禅定仅仅是把烦恼压下去,不使它起现行,不起作用就完,没有把它根子断掉。而当你禅定力量失去,烦恼又生,如石压草,风吹草又生,石头拿开,风一吹草又生起来,这个不究竟的。草又生起来之后,那要堕落,那就是流转生死,还是这个轮子转不完的。

  出世的禅定知道三界流转是由烦恼而来,把烦恼灭掉,这个没有无漏慧是灭不掉的。那么无漏慧从何而来?依从佛的言教而来。因为佛的言教就是文字的般若,经过观修,修证的般若,观照般若,最后实相般若,证到无漏慧。真的证到,那烦恼就可以断掉了。

  所以说目的跟方法都不一样。出世禅跟世间禅有区别,这个应当要知道的。

  世间禅

  次第禅又分两种:世间、出世间。世间禅的方法,就是观下地的粗、苦、障,观上地的静、妙、离,这样子对照地观,把心力往上提,就是说忻乐向上。跟我们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的,你要把娑婆世界跟西方对比,西方是怎么怎么好,娑婆世界怎么怎么坏,那么一心向西方去,将来你再稍(捎?造?)一些功德就能去。那么你修初禅定一样,欲界是怎么怎么的坏,初禅天是怎么怎么的好,然后离欲、恶不善法,用去五盖的方法,就可以到初禅去。这也是比较而来的,那么用的方法也是把烦恼压下去,并没有断掉,所以说是有漏的方法。

  “若定若上生”,这个我们笔记没有写,昨天大概讲了一道,实际上还是要把《俱舍》的文,拿一点出来要踏实一点。

  (昨天我也把《俱舍》的那个东西写了一下,这个就没有写笔记,那么自己写一下好了。《俱舍》里边,这个话没有全部写下来,你大概、写少一点可以。)

  《俱舍论颂疏》卷二十八:“四种静虑各有二种,一生静虑,二定静虑。”

  (无色亦如是,亦有二种,一生无色、二定无色。)

  《俱舍》里边文,四种静虑,就是四禅,各有两种。四个静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各有两种,哪两种呢?一“生静虑”,二“定静虑”。四个静虑都有两种。

  “生静虑”就是天,生到天上去,这个也叫静虑。初禅的生静虑就是初禅天。二禅的生静虑就是二禅天。“定静虑”是就禅定来说,就是修得。 “生静虑”是报得的异熟果,这一辈子修初禅成功,下一辈子的果报决定是生在初禅天,这是异熟报。到了初禅天去也在静虑之中,但是这个静虑是生来就有的,不要你修,也就生在这个静虑天去了。

  “定静虑”是现生修得的禅定。这个禅定,我们修到之后,人还是欲界的人,但是静虑的功德有了。我们说初静虑,最起码的是男女贪断掉,瞋恚心也没有了。所以说真正得了初静虑的人,你再怎么扰害他,他不会跟你发脾气的,除非示现。一般说他不会发脾气,如果扰得他太厉害,他要发脾气,那么他的静虑也就退掉,烦恼一起静虑就退掉了。跟那个国王的女儿接那个五通仙人一样的,他得了静虑之后,可以有五通,但是一旦他起了烦恼心,定退掉,通也没有,所以说这个世间静虑是靠不住的。

  “若定若上生”,就是说四种静虑各有二种,一是生静虑,二是定静虑。那么无色也是一样的,“无色亦如是”。“无色”就是无色天的无色。无色定,“亦如是”,也同样有两种,一种是“生无色”,二种是“定无色”。

  “生无色”,你生了无色天去,生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这是“生无色”。“定无色”,假使在欲界也好、色界也好,你修那个无色界的定,这个定你修成功,叫“定无色”。假使说你修成功空无边处定,无色定的这个定你得到,但是你人的报身还在欲界,那么你下一辈子死掉以后,第二辈子决定要生无色天去的。

  那么静虑也好、无色定也好,都有两种。一种是“生”,就是说生在这个天上,色界天、无色界天。一个是“定”,人还在欲界 ,但是定已经修到了。所以说这个颂里边“若定若上生”,就是包含这两种,生静虑、定静虑。

  “久住于观行”,要得到这个定,就要长久地在观行里边修。那么这个次第从欲界的……到非想,实际上不是欲界。“世间九次第”,我们表上看到(见表一,第2页),昨天不是写了个表吗?这个表里边次第禅九个——“未到地定”实际上属于色界定,色界的边缘,等于说郊区。假使你到上海去,上海市区是很繁荣的,但是郊区还有田……屋子也不一定都是高楼大厦。那么就是说还没有到初禅的根本定,已经进了初禅里的定的范围,这个叫未到地定,还没有到根本。“未到地定”已经属于色界的范围,不是欲界的。所以“从欲至非想”,这个话要简别一下,就是说这个未到地定是色界未到地定,有的人当它是欲界定,不是欲界的。那么欲界有没有定?一般说欲界的人都是散心。但是也有人说欲界有定,叫一个电光定什么的,也是一个很快的,不能够入很长时间的,也有。那么这里指的是未到地定、四禅、四无色定,这九个定,世间禅。没有由无漏慧、无漏的法去修,以有漏的相对的比较,下地不好上地好,这样子修的都叫世间定。

  海公上师他又发挥了一些。他就是说假使你修无漏定,而你的心还是世间心,就没有发出离心的话,你修的定还是……虽然方法是用无漏定的方法,但是你的发心不是无漏的,那结的果还是世间的。等于说我们念佛一样的,念佛这个佛号是佛教的摩尼大宝,是一个无上之宝,可以生到西方去的。但是你求世间的财、名、身体健康,以这样的目的修,你得到的果也是世间的人天果,也不会是出离的果。当然,你这个种子种下去,总有一天会发那个出世的芽,但是这个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出世间禅

  出世间的定,我们就先表上看(见表一,第2页),它是四禅、四空定、还有灭受想定,这都是出世间的。那么这个四禅、四空是通世、出世间的,这个是通的,灭尽定只有三果以上的人才能得到,所以一定是出世间的。

  这里我们还要简别一下,真正的无漏定在什么时候得到呢?真正的无漏定是用哪些定得呢?就是说四禅可以用它作世间的有漏定,也可以修无漏定,四禅。三个空,就是说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这三个无色定可以做有漏的,也可以拿来修无漏的。

  但是非想非非想定,这是有漏的,不通无漏的。为什么缘故呢?无漏的定要用智慧断烦恼的,而非想非非想的定,他是外道,他要把这个心灭掉。他知道无想定也是把心灭掉,因为他们也懂一点,心里造烦恼才有这个苦的果,假使心灭掉了,果不造了,他们就认为证涅槃了。所以无想定的那些外道,他修无想定,把第六意识都灭掉,因为造业知道是第六意识,第七、第八识还不懂,那么这个他认为是安全了。但是他有一个顾虑,如果说你身体还在,心灭掉,毕竟不会断灭,一断灭,这个“我”就不见,他们要害怕的。外道还执个“我”的,如果你身体也没有,心也没有,不是很可怕吗?这个自己到哪里去了?断灭掉,外道就是执常见的,就是我要永生的了。非想非非想定是无色界的,身体已经没有了,他不修无想定,如果把第六意识全部灭掉,那身心都毁灭,他们就害怕。所以说要选第四禅,第四禅身体在的,那么你心灭掉,他有个保证,身体还在了。

  非想非非想定,这个外道也认为心不好,但是心不好你想灭掉它吧,他身体也没有,什么都断掉,他也害怕;这么不灭么,他要造业。非想就是说心灭得差不多;非非想,但是又没有灭完。这样子的他认为若沉若浮的情况,是最安逸的,保险的,就搞那个非想非非想定,他认为是最高的,可以证涅槃,永远再不会堕落了。

  实际上这些都是徒然的。定的力量一失去,将来还是掉下来了。我们经常打射箭的比喻,你修的定等于射箭的力量,可以往上升,但是箭升到一定高度,它的力量不够,它就往下堕。你定力失去之后,你还得下堕。尤其是非想非非想定下来,畜生道也可能去,恶道可以去。而无想定下来更可怕,因为无想定本身它是外道定,外道执为这个是涅槃,是一个外道的邪见在里头,再加上无想定把心停下来,愚痴,所以说你最起码的,将来注定堕畜生道,那一些有邪见的、过去有业障的还得下其他的恶道去了。所以这些不是究竟的办法。

  那么出世间道,我们说用的,这里学的是九次第定,就是说四禅四空,还有灭受想定了。而真正根据《俱舍》的灭烦恼的定,就是无漏定也是九个,那就是说未到、中间、四禅、三无色。未到定,就是这个一样的,未到地定,还有个中间定,初禅二禅之中,一个中间定,这个也可以起无漏的无漏道。那么四个禅定可以起无漏道。三个无色,从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到无所有处,这三个无色定也可以起无漏道。那么这么有九个定都可以起无漏道的,那就是未到定、中间定、四禅、三无色。那么这个是能够起无漏道,断烦恼的这个禅定,也是九个。

  要修出世间的无漏的禅定,却不是像这个世间有漏定一样,你直接可以修,它要经过一些过程的,那么就是要亲近善士,《菩提道次第》讲得很多,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这就是“预流四支”,这个是得预流果的支分,也可以说预流的因,叫预流四支。

  (3A)然后自己要有聪慧,要有堪能性。聪慧就是说闻思修三个慧都具足,要有堪能性,就是昨天讲的要勇猛,即使勇猛不够的话,要耐得烦,就是赖得过去。

  四谛

  “知苦思断集”。昨天就讲到这里,苦集灭道的事情要知道。昨天我们讲了“四谛十六行观”,就是说要知道这个世间是苦,这跟世间禅不一样了。世间禅只知道欲界苦,初禅就是好的;或者是初禅不好,二禅就是好的,总是有一个相对的好在里头。这就永远出不了三界,认为三界还可以呆的,下边不好,上边好嘛。而这个,出世的,他是因为认为整个三界都是苦,不可以呆的,都要出离的,不是相对的,绝对的,三界全部要出离的,所以说要知道三界是苦。苦的因是烦恼、造业,那你既然要灭苦,从因上下手,应该把烦恼断掉,恶业不要造。这样子苦灭掉,是达到什么境界呢?就是涅槃境界,一切三灾都息灭,一切三毒都消除,一切不好的全部没有,留下的就是最好的。这个境界是不是有呢?有,能证到的。怎么去证呢?修道了。所以从这个苦集灭道的道理来修。

  苦集灭道这个四谛,一切佛法都离不开的,再高深的《华严经》、《法华经》也离不开苦集灭道,最起码的佛的开示,对一般初机开示的也离不开苦集灭道。佛一开始转*轮,就是转的四谛*轮——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当然层次高低不同,就天台教来说,有藏教的生灭四谛;还有通教的无生四谛;还有别教的无量四谛;还有圆教的无作四谛。四谛尽管层次高低不同,但是离不开四谛——苦集灭道。整个的佛教也没有超越四谛的,四谛就包含一切佛教。我们说净土宗,也是苦集灭道,净土就是灭道,娑婆——苦集,这个也是四谛。所以说要修出世道的,一定要知道苦集灭道。

  我们这里要带便地说一下,有的人说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够了,什么都不要知道。如果你苦集灭道的道理不知道,不知道娑婆是苦集,极乐是灭道,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多少劫的菩萨行庄严出来的这个净土,如果你这个道理不知道的话,生西方的,除非你是宿世有福,什么都不知道,不分别,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生过去,也可以。如果你心里分别心多一点的话,那你苦集灭道要知道一点才行。有的人说只要一本《无量寿经》够了,那么你戒本要不要?假使说你是比丘、比丘尼的话,你戒本要不要?如果不持戒你怎么生西方去?你犯戒犯得一塌糊涂,西方阿弥陀佛还收你吗?不收的。所以戒本也要。所以从这方面说,四谛要知道,戒本也要,那么你羯磨也要,你不能说做了比丘、比丘尼,就知道吃饭,羯磨也不做,诵戒也不诵,安居不安。这些都要,四分律都要,一本经还是不够的。

  真正修无漏道的,四谛道理一定要知道,除了前面的亲近善知识外,还要知道苦集灭道的四谛道理。那么这里配,就是亲近善士,“聪慧具堪能”,包括预流四支,是资粮道;知道苦集灭道是加行道,加行道要修苦集灭道。这个在《俱舍》里边也是一样的。

  “得有学智见”。三个名字:有学、无学、非有学非无学。

  有学圣者,见道以上的,没有证到阿罗汉,或者是证到佛的果之前的,都是有学。证到佛果或者阿罗汉果的叫无学,毕业了,没有什么学的了。在二乘里边声闻缘觉是毕业,他没有东西学,全部都学会了。那么大乘里边,佛是无学,他什么都会,你再叫他学什么呢?没有东西学,只有度众生了。这是有学、无学,都是圣者了。那么凡夫什么呢?凡夫叫非有学非无学,既不是有学,也不是无学,这就是凡夫。

  所以这三个名字也要知道一下。凡夫是非有学非无学,见道以上到修道的圣者都是有学,佛、阿罗汉果毕业的,最后的那个就是无学了。

  “得有学智见”是见道,见道的人有学,进入有学智的行列去;“预流”,预入圣人之流,圣者的流已经参与进去,这是预流果,那么见道呢?有学的智见得到,有学的智见是无漏的智见,无漏智见得到才叫见道,你没有这个无漏智见,你还是凡夫,那么“得有学智见”,这个见道的什么智见?

  我们把《俱舍》的讲义翻来看一看,那就是八忍八智。八忍八智里边,最后一个“道类智”属于修道;从“苦法忍”一直到“道类忍”,这十五个心都是有学,都是见道的,有学智见。

  见了道之后,眼界是开了,就是见所断的烦恼断掉,八十八使(见表三,第32页)。我们所以把《俱舍》拿过来,因为很多可以参考的,免得写黑板,抄又懒得抄,要拖后腿,将来磁带好,讲义永远出不来,这样子快一些。

  “继续修圣道”,见了道之后再继续修圣道,见所断的烦恼是断掉了,修所断的烦恼还要继续断。就是见所断的是迷理的,道理上迷惑的烦恼没有了,道理看清楚了,假如碰到事情还要会迷的。

  很多人,有些他这里受了五戒,修行的道理都知道。可是他写信来告诉我,他又碰到一些烦恼的事情。什么呢?他的父母要他找对象。他自己嘛,还是个凡夫,感到出家么修行固然好,好象对象么也不错,这两种就糊里糊涂起来了。但是道理是清楚的,真正修行么出家最好,或者独身也可以,父母不同意么,独身;但是,他烦恼还有,就是事上他还胜不过。

  修道的时候,就是要断事上的烦恼。在禅宗里边大彻大悟之后,要“林间树下,长养圣胎”,就是这个事情,你虽然开悟了,这些事上的烦恼还没有断,你还是要把它断掉,才能够度众生,才能够自己了脱。所以要“继续修圣道”。

  “见修所断断”,见道断的烦恼,见道时断;修所断的烦恼也断掉,这是修道断的。“自离系涅槃”,这个时候见道所断的、修道所断的断完,“离系”,烦恼的系缚离开,证到涅槃,这是无学道,“永超越三界”,这个永远超出三界。

  这是叫出世禅。这个出世禅,我们发的讲义不是说:出世禅,依五道次第。

  根本乘五道次第

  资粮道──修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加行道──修苦集灭道四谛十六行观,暖、顶、忍、世第一法。

  见 道──断见所断惑,证无我,证初果。

  修 道──断八十品修所断惑,历二果、三果,乃至阿罗汉向。

  无学道──断八十一品修所断惑,烦恼尽,出离三界证阿罗汉果。

  资粮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那么这是我们这里“由亲近善士”、“聪慧具堪能”。

  下面就是说加行道,修苦集灭道,四谛十六行观,暖、顶、忍、世第一法。他的位次,是暖、顶、忍、世第一,而他修的内涵,就是说“四谛十六行观”。

  这十六行观我们在《俱舍》的书上,讲义上已经给你们看过了。你们的笔记最好是集中在一起,不要这里翻翻,那里翻翻,以后考起来,就忘记掉,这个没有翻到,哎呀,我这个题目没有注意,什么在《俱舍》笔记上我忘记掉,那么考起来,分数吃亏,那倒不是分数的关系,自己少了一个知识了。所知障,得了一个障,一切所知,都能知道,成佛,你所知少一块么,你成佛的障碍多了一块么。

  下边么,见道,断见所断惑,证“无我”得初果;这个无我,就是说补特伽罗无我,或者是大乘么,法无我,都在里边。

  修道断八十品,修所断惑,这是修道。最后一品,无学道。八十品修所断的烦恼,就是灭事上的烦恼。

  从根本乘来说,见道实际上还不是初果,见道是见道,还没有证果。见道的第十六刹那,是在预流果,这属于修(道),预流果、二果、三果、四果向都是修道。阿罗汉果才是无学道,阿罗汉向还是修道。断最后一品烦恼修断完,这是无间道;解脱道,就是阿罗汉果,出离三界,证阿罗汉果。(这个我们是看了《俱舍讲义》来的,在哪里?哪个翻过的,第几页?噢,我们先看二十九页。)

  八忍八智

  前十五刹那属见道(八忍、七智),第十六刹那属修道(道类智)。

  忍──于欲界与上二界四谛之理,忍可印证之智曰忍。正断三界见惑,是无间道,又忍名为见,推度性故。

  智──断见惑已观照明了之智曰智。是解脱道,又已断自疑,决断性故名智。

  先看见道,见道有十五刹那,就是说见道的时候有十五个心,每个心,只有一刹那的时间,很快,见道是极快的。这都是无漏智。

  那么欲界的苦谛下边的有苦法忍、苦法智。什么叫忍,什么叫智?下边有,慢慢来。欲界:苦法忍、苦法智;色、无色界:苦类忍、苦类智。什么叫类呢?同类的,跟欲界的苦是同类的,叫苦类忍、苦类智,那色、无色界,都是定界,合了一个了。

  那么欲界的集谛下面的,集法忍、集法智;色、无色界:集类忍、集类智。

  灭谛下边,灭法忍、灭法智,在上边,灭类忍、灭类智。

  那么欲界的道谛下面,道法忍、道法智,在色、无色界,道类忍、道类智。

  这是什么呢?就是说,在见道的时候,生起无漏智,这无漏的,从来没有的,苦法忍开始,就是第一刹那,无漏的出现。这第十六个道类忍,属于修道,预流果,前面十五个心是见道,第十六刹那道类智是修道,就是证预流果。

  下边忍跟智的分别。“于欲界与上二界四谛之理,忍可、印证”,这个智慧叫忍,这个忍,断烦恼的智慧,“正断三界见惑”,三界的见所断的烦恼,就是迷理的烦恼,正在断,忍的时候正在断,“是无间道”。无间道是正在加功用行的时候,正在做工作的时候,正在断烦恼的时候,“又忍名为见,推度性故。”这个忍,又叫见,它有推度性,有推度的功能。

  那么什么叫智呢?“断见惑已”,由忍的力量,把烦恼断掉,“观照明了之智”,这个智慧叫智,叫苦法智,“是解脱道”,解脱道就是宣布烦恼消灭了。这个是解脱道;无间道,灭烦恼,烦恼灭掉,得解脱道。“又已断自疑,决断性故,名智”,忍,推度性,它没有断疑,这个疑就是见道的所断的烦恼。这个疑断掉,有决断性,这个智,有决断性,决定的。有这个决断性的叫智。

  那么这些忍也好,智也好,都是无漏的,都是从见道的时候产生的。凡夫无始以来都是有漏的,在这个时候,苦法忍是第一次出现的无漏智慧。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转折点,所以《俱舍》里边,对苦法忍特别强调,很重视这一个,叫刹那性,无始以来第一次的无漏法。这个无漏法一出来之后,前后判若二人:前面是凡夫,这个苦法忍出来之后,圣者,预入圣流,已经到了见道,是圣者有学的地位里去。

  那么见道我们说是这么一回事,产生这个十五个刹那的智、忍,把苦集灭道下面的迷理的烦恼断掉。苦法忍是断苦谛下面的烦恼的一个智慧;苦法智,断掉了之后,宣布解放的这个智慧。

  断什么烦恼,我们就看下面一个表。

  表三:见所断八十八随眠

  见所断八十八随眠

  断的烦恼有八十八个,就是八十八使。

  见所断的烦恼,欲界里边,苦谛下边十个满的,贪、瞋、痴、慢、疑,这是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利使,这是十个。集谛要少一点,因为它属于集谛的,有些与苦有关的烦恼就没有,身见、边见没有,所以说贪、瞋、痴、慢、疑、邪见、见取,七个。灭谛也是七个,贪、瞋、痴、慢、疑、邪见、见取。道谛多个戒禁取,八个。那么十、七、七、八,三十二个。要把苦、集、灭、道四个谛的苦谛十,一直到道谛八的烦恼都括拢来,画一个括弧,总的加起来三十二个,欲界三十二个。

  下边是色界的。色界苦谛有九个——贪、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钝使里面少一个瞋,瞋心所只有欲界有,色界、无色界是没有瞋的。所以说这个人是不是得了色界定,就是得了初禅定没有,你可以试试他看。你逗他一下,他发脾气,决定没有得色界定。如果你怎么逗,他脾气没有的,瞋心没有,那得定可靠,至少色界定得到了。那么在色界里边,苦谛下瞋没有,十个里边少一个,九个;集谛下七个少一个瞋,是六个;灭谛下七个少一个,也是六个;道谛下八个少一个,七个。那么加起来,二十八。

  无色界,跟色界一样,也是二十八。

  二十八、二十八,五十六;五十六再加上三十二,八十八。见道的时候,智慧是前面的十五个刹那——苦法忍、苦法智一直到道类忍这几个无漏智,所断的烦恼有这八十八个。见道的时候,有什么智慧断什么烦恼。我们的书上就是说“得有学智见”,“有学智见”就是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这些都是智见,那么它断的烦恼就是这八十八个。

  修所断八十一品随眠

  下面是“继续修圣道”,就是修道,见道之后就是修道了。修道的时候还要断烦恼,“见修所断断”,修所断的烦恼要把它断掉;见所断的烦恼,见道断掉;修所断的,就是修道断。修所断的烦恼多少?这里下面跟着一个表。

  表四:修所断八十一品随眠

  欲界的贪、瞋、痴、慢。疑不属于迷事的,疑是迷理的,还有五个见都是理上的,所以说五个见跟疑在迷事的时候就没有了。所以欲界只有四个——贪、瞋、痴、慢。色界没有瞋心,只有三个。无色界也没有瞋心,三个。

  欲界有几个地?欲界一个地——“五趣杂居地”。五个趣: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这五个趣杂居的,都在欲界里边,杂然相处的,这是欲界,一共是九品烦恼。

  色界里边,二、三、四、五是属于色界的四个禅。

  “初禅”有九品的烦恼,初禅“离生喜乐地”,离了欲界的,而生起了色界的喜乐。

  “定生喜乐”,欲界是散地,离开欲界的地,能够生喜乐;离开初禅,离开初禅的定,有更好的喜乐出来——“二禅”,也有九品。

  “离喜妙乐”,这是把喜统统离掉,只有乐,这是“三禅”,是寂静的乐。

  第四“舍念清净”,苦乐都没有,是清净的。每一个地九品。

  无色界也是三个烦恼,贪、痴、慢,有四个地:“空无边处”九品,“识无边处”九品,“无所有处”九品,“非想非非想处”九品。

  九九八十一品。这八十一品,最后一品是无学的金刚喻定断的,八十品是修道所断的。所以说修道所断的这个表上是八十品,果,从初、二、三、一直到四果向;第四果,就是断最后一品,就是成阿罗汉果了。

  下面有十个缠,我们要把它加进去,为什么加?这个缠是十个烦恼,在《俱舍》里边。缠就是缠缚,把我们缚起来,捆起来,就跟绳子一样,把我们捆在三界里,尤其是,这些都是欲界的烦恼,把我们捆起来不得解放的。这十个缠,在十个根本烦恼没有的,十个根本烦恼就是五钝使,五利使,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十个之外的还有十个缠烦恼: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

  那么十个烦恼干啥呢?我们的烦恼,见所断的八十八;修所断的十个,就是欲界的四个,色界的三个,无色界的三个;十个加八十八,九十八,再加这十个——一百零八;我们的念珠一百零八就是这么来的,要断一百零八个烦恼。这一百零八烦恼就是这么兜起来的:见道所断的八十八个,修道所断的十个,再加上十个缠——小烦恼;一共一百零八烦恼。这个一百零八烦恼,都是我们流转生死的因,如果我们要断掉它,就是要修行,就是断这个。所以说我们念珠一百零八是有意思的,在消极的方面说,断一百零八个烦恼;在积极方面说,得一百零八个三昧。这是一百零八的来源了。

  这是见所断、修所断的,大概知道一些。然后得了阿罗汉果,阿罗汉果得到之后,就可以永超出于三界,“是为出世禅”,这是出世禅。

  它这里讲的是根本乘的,大乘的没有讲。那么大乘附带讲义里边,我们讲过,抄过,我们再看一看大乘的五道。

  大乘五道次第

  1、资粮道──发菩提心,修出离行。

  2、加行道──修共菩提,四加行等。

  3、见 道──断见所断惑,见无我,见利他功德,见王道朗现,登初地。

  4、修 道──自初地乃至十地,修十波罗蜜多。

  5、究竟道──断金刚习气,证人法二空,得菩提、涅槃二究竟果,亦即所谓无上佛乘。

  前面的根本乘的,资粮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那么大乘的也有五个道,资粮道是发菩提心、修出离行,这是大乘的资粮道。

  加行道,修共菩提,三十七道品,四加行——四加行不是我们的四加行,这个四加行是暖、顶、忍、世第一,这四个加行.

  见道,是断见惑,见道把见道所断的烦恼灭掉,见无我,无我跟根本乘一样,也是见无我.但是大乘的见道,还要见利他的功德,因为大乘要利他,在没有见道之前,虽然说利他功德很大,怎么怎么,只是听听人家说,勉勉强强的,不是证到的。在见道的时候利他的功德,亲自证到,这个再去利他,出于自觉的,不是人家劝的。所以说大乘的见道,还要见利他功德。“王道朗现”,王道朗现就是说菩提道这一道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将来能成佛的那个道看得到,“王道”,“王”就是国王,比喻这个法王,法王是佛,成佛的道已经看清楚,就是菩提道次第,证了初果之后,他的路程碑自己都有数。证初地,这个从地位来说,是初地菩萨。

  那么修道,初地到十地,初地到十地修十波罗蜜多,初地是布施波罗蜜多,圆满了;二地么,持戒,一直到十地么,方便、愿、力、智,七地是方便波罗蜜,八地是愿波罗蜜,九地是力、十地是智了。

  那就是说大乘的五道。(这里是根本乘的五道介绍,大乘五道没有介绍,我们把讲义里边大乘的五道也写了一下。)

  下边就是修的东西。共菩提——三十七道品、无量——四无量、八背舍、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四禅、四空、灭尽定(四禅、四空、灭尽定,这是九次第定)。

  “除惑愿智满”,这个是“禅果”,就是修禅定的果。“除惑”,能够灭烦恼,世间禅是把烦恼压下去,不给他现行,出世禅,把烦恼根子都断掉了。“愿智满”——愿满、智满,那是说无学果,在佛的果上,一切烦恼习气断完了的,一切愿都满掉了的。我们说十地菩萨,过去所发的一切好的愿全部满愿。“圆满无边愿”,这个我们《五字真言》不是念的吗?十地菩萨,十地颂里边有,“知天等类音”,一切过去因地所发的好愿,过去做不到的,在这个时候全部满足,全部都满愿。“智满”,一切智慧圆满。

  “神通”,六通。外道是五通,没有漏尽通,我们佛教里边加一个漏尽通,前五通也比他们高。“正等明”,就是三明。三明六通。

  它的用处,可以“引百千三昧”、“十力”——佛的十个力、四个无畏法。“唯佛不共法,皆从禅定生”。

  甲二 禅科

  共菩提无量 八背舍解脱 八胜处十遍 禅空灭尽定

  “三十七道品”,前面《菩提道科颂》有,我们就不写了。“四无量”,大家知道——慈、悲、喜、舍,也不写。“八背舍”,这个后头有,大家看后面一百九十二页。

  我们一开头的时候给大家说,讲法相的时候,并没有离开行持,我们尽管讲唯识,行持要包在里边。但是有智慧没有智慧有分别,有智慧的看到一切经典都是教授,都是教我们修行的;没有智慧的就看到这是讲道理的,那是讲修行的,分了两截。所以我们不要把经书看成单讲教,或者有些是口诀——单讲行的。这个弄得不好,要堕入谤法,这是《菩提道次第》一开头就提醒我们的。那么就是说,经教里边很多的是行持。但是我们的智慧有大小,智慧大的看到就马上可以用的;智慧小的,就看到一点点;没有智慧的就看到这只是讲空道理,跟行持毫不相干,这就是智慧的分别。这个道理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广说,我们不多讲。那就是说,在讲唯识的时候,行持也包在里面 ,但是我们看智慧的大小,能用多少。那么在讲这个修法里边,并没有离开法相,离开法相你就盲修瞎练,盲修瞎练就要着魔,不但得不到成佛,还要着魔堕落。

  “八背舍”,我们要知道,这是从禅定来的功德。

  八背舍解脱

  背舍三界贪 久成称解脱

  什么叫“八背舍”?“背舍三界贪,久成称解脱”,开始背舍,“背”是厌离,跟你反方向,背朝着你嘛,把你舍掉,最后舍掉功夫成熟,就解脱了。

  这里(3B)我们引《大毗婆娑》的:“此云解脱者,谓弃背义也”。“弃”,抛弃的弃,“背”还是靠背的背,“义也”。所谓解脱,就是弃背的意思。就是开始弃背,最后解脱了。我们一个一个看下去,什么叫八背舍、八解脱呢?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于内身有色想贪,为除此贪,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故名解脱。

  第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有色”,对自己内身有色想的贪,就是说对自己色身的贪着,没有解脱。“内身有色”,还没有除,为了要把这个贪除掉,观外界色,外色不净,就是观九想观、白骨观等等。自己对自己内心色身的贪着还没有除掉,要除掉这个贪着,就观外色——外面的白骨、尸体,观他的九想、不净,你这样子观想,使内边的那个贪的心除掉。

  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于内身无色想贪,虽已除贪,为坚牢故,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名为解脱。

  第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无色想”,这个“内”,对色贪着——身体的贪着的已经除掉,为了使它巩固,再坚固,还要观外不净,外色不净再要观。

  有的人说,我已经贪除掉,可以放心到处去游览,柳下惠一样坐怀不乱,坐在我的怀抱里也不会起坏念头。你这样子是不是保险?不敢说。碰到不好的话,烦恼发起来,比以前还要厉害。老修行,就是说,烦恼压久了之后,要么不爆发,一爆发的话,比凡夫一般人还厉害。这我们从瞋的烦恼经常看到的。有的人,老修行,不发脾气,平时很好,但是一旦他要发脾气来,比什么人脾气还厉害。这个就是老修行的烦恼压久,他要么不爆发,一爆发的话很厉害的。这是烦恼没有断掉,没有保险,不敢放松。所以说,“内无色”——即使内心的色身贪着除掉,还要观,观得怎么样,观得巩固下来,再不会动摇,这个时候才可以说放心。

  第三讲

  《定道资粮颂 》。昨天两组的讨论有两个问。

  问题解答

  什么是共菩提?

  “共菩提”就是书上最后第三行,“共菩提无量”,“共菩提”的“共”,是共声闻缘觉的。这个三十七道品、四无量、八背舍、八解脱、八胜处等等是声闻乘、菩萨乘都有的,共的。后面的十力、四无畏是不共法,只有佛有,是不共的。

  见道所断的八十八使,修道所断的是八十一品,那么这十个缠在哪里断?

  这是这样子的,根本烦恼有十个,贪、瞋、痴、慢、疑,这是五钝使;还有身见、边见、见取、邪见、戒禁取见,这是五利使。这十个是根本烦恼。这些烦恼之外,其他还有些小的烦恼是跟随大烦恼走的,大的烦恼断了之后,小的也就断了。那么这里十个缠,《俱舍》里边讲得比较细的。我们这里很多都是引《俱舍》的,所以《俱舍》学好,其他的书你都可以用《俱舍》作注解来讲了。那么这里也同样,十个缠里边无惭、无愧、昏沉、睡眠、掉举这五个,假使你跟见所断的烦恼相应的时候,那么见道的时候就断了,假使这几个烦恼跟修所断的烦恼相应的时候,那么修所断的烦恼断的时候,它也跟着断掉——跟着大的,跟了根本烦恼一起断的。就是修所断的跟了修道的烦恼断,假使跟见所断相应的,见的八十八使断的时候它也断掉,这是前面五个。后边,嫉、悭、忿、覆、悔,这五个修道的时候断,不是见道所断的。这些就是小随烦恼,是自力起的,不跟其他烦恼相应的,是修道所断的。

  ……见道不退?见道之后是否会有“隔阴之迷”?

  “隔阴之迷”是禅宗的话。禅宗的开悟,层次很多,小小的一点悟,也叫悟,大彻大悟是见道,这看你悟的什么。在我们教下,见了道之后一般是不会退的,但是这个迷,见道之后,如果是初果的话,他还会成家的。因为他见道的烦恼断了,修道的烦恼没有断,他对这个男女的烦恼并没有断掉。但是因为见道的烦恼断掉,这个烦恼很轻,它起来之后只要有人一说,它就可以息下去。那么初果以上的,他们投生以后,做居士的也有,不一定说都出家的。这一些是不是属于禅宗的迷,我们就不一定去硬配,我们学教下,就教言教,就讲教,不要去硬配。因为禅宗的开悟层次很多。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说开了悟的,授了记的,那么这些人到底是真的悟,怎么悟的,这个就不好说了。

  八背舍解脱(续)

  第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就是说内里边对色身有贪着,这个贪心如何把它去掉?就是观外面的色,外面的不净观、九想观,还有外面的尸体变颜色、腐烂、化脓、生蛆,……最后化成白骨。这样子对外边观察来除内心的烦恼。

  第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因为第一个既然已把内心的烦恼——贪烦恼解除,但是还不敢说巩固。要使它更坚牢,还要继续观外色不净。所以我们不要得少为足,有的人得了一点点好处,就以为自己没有问题。不但是得了好处,甚至于没有得好处——我们经常打这个比喻,这也是很现实的。我在宝光寺有一位学生,他是五台山来的,他说:“男女这一关我是经过很多,这一关我是好保险,不会犯的。”这个才多少岁呢?才二十多岁的人说那么大话。后来这个话传到我这里来,他们同学里边也说,我就问他,我说:“你得了三果没有?”他说:“没有。”“没有,你怎么敢说这个话呢?你的烦恼还在。”

  我们说烦恼的发生,第一个是烦恼种子没有断,烦恼在,第二个顺了烦恼的境起来,再一个非理作意,就是不能够如理作意观想。那么第一个,你烦恼种子没有断掉,种子没有断,就是任何时候都有爆发的可能性。因为你还没有得禅定,也没有证果,你的非理作意是可以起来的。那么外边的境更不要说,因为你以前所看到的那些境,你认为是不会动心的,那对你没有缘的;如果是你有缘的境来,你非动心不可,甚至于一种很差的境,就是下劣的境,不是净妙的境,但是过去有缘的,他会钩上,就会起烦恼。这是因为过去的习气——等流果,对那个有情以前有很多的那些不清净的关系的,那么这一辈子你不要碰到她,碰到她之后你就没有抵抗力。除非你是证果证道,有三果以上的保险,种子断掉;那么三果以下,如理作意提起来,也可以避免。如果你是凡夫,如理作意没有,种子又没有断,这个境现前的时候你肯定打败仗。

  那么你要修。我们考试的那个题——“如何能够遇到敌人不败呢?”那就要修不净观,要修这些,或者是定共戒、道共戒,这些得到了就可以不会失败的。道共戒是证果以上的;定共戒,得了定以上的。没有得定的,不净观要多修,不净观真正要修成功,还得要得定,没有定的不净观是没有力的。所以说真正要保险的话,非要得定不可,要把这些不净观修好。

  那么这个“内无色”,就是说定中把不净观修好,修好了他还不敢说横话,还要再观外色,再多观一些,使它坚固,然后碰到境界就不会败。不要说才得到定了就保险,也不敢说。所以说,第二个“内无色”,里边对色贪是没有,但是还要再观外色的不净,然后使它巩固、坚牢。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观净色令贪不起,名净解脱;证得此净解脱于身中,具足圆满,安住于定,名身作证具足住。

  第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不净色观了之后,内的烦恼没有,但是你观净色是不是烦恼还不起,这个还得要考验。所以第三个观“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是观净色,你看到清净的色、好的色,使内心不起贪心。

  这个是深一层的,我们说就是密法。海公上师说《阿含经》里边,密法都包在里头。印顺法师说《阿含经》里边,中观的道理都包在里头。那就是《阿含经》并不是我们汉地所说的就是小乘经,真正有智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印顺大师是中观家,他看到《阿含经》里面包含很多中观的道理;海公上师是密法的成就者,他看到《阿含经》里边很多密法在里头。

  这个很明显是密法的成分,这是“净解脱”,观清净的色而不起贪心。这个比前面两个要高,前面是观不净色,你不起贪心;这个我们说还不希奇,不净的人你起什么贪心呢?当然不起。但是观清净的也不起贪心,这个就是更高,这叫“净解脱”。观净妙的色,令贪心不起,这个叫“净解脱”,就是观了净色还能解脱,不染着。这个解脱在身里边证得叫“身作证”。身作证圆满地具足,不是一点点证,圆满地、具足地证得叫“具足住”。那就是要功夫到家,全部得到,不是才尝了一点味道,就停下来,这个还不能说第三个解脱。要净解脱真正证到,不但是证到,具足圆满地证到——“具足住”。

  这是功夫很深的,一般要得了四禅以上才能修第三个解脱。开头两个解脱,初、二禅得到之后就能修,第三个解脱四禅以上,要第四禅才能修。第四禅是禅定里边最厉害的,成佛也是第四禅成的。所以说一些最殊妙的功德,都是从第四禅来的。

  就这一点我们想一想,那一天我们说的这个居士,他写信来,他说他现在知道佛教是最高,以前修气功道家,他认为不高。佛教,他说就在可贪的境里边除贪。听起来好象很对,但是他要介绍几个年轻的居士,他要看到可贪的境来去贪。你是什么人?你得了几禅?半个禅有没有得到,你怎么可以修这个法?所以说这些法不是普通一般人修的。就是在《阿含经》里边,修“八解脱”,也要第四禅得到才能修第三个解脱。那密法里边要求更高些,哪是你随随便便地好修这些法。

  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四无色定为此四解脱,此四解脱,各能弃舍下地贪,故名为解脱。

  第四,“空无边处解脱”,第五,“识无边处解脱”,第六是“无所有处解脱”,第七是“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个是无色定。“空无边处”解脱下边的色界,欲界的欲是色界解脱,色界的色就是“空无边处”把它解脱。所以空无边处是解脱第四禅以下的色法。“识无边处”又解脱“空无边处”的空。空是所观,识是能观,那么“无所有处”,能所二观都把它除掉,能观的识、所观的空都除掉,那是“无所有处”又把“识无边处”也解脱。

  这个我们说跟唯识里边是相近的,唯识先除所取。不是我们上次在讨论“五重唯识观”嘛,里边就是说,先是把所取空掉,这是“暖、顶”的时候,“忍”的时候空能取,结果能、所二取都空掉,“世第一”进入“见道”。

  那么这里也有这个味道,“空无边处”,但是它不究竟的。这个四无色定是不究竟的,那个(唯识?)的观念是究竟的。“空无边处”把下面的色法除掉,只留下空——所观的空;“识无边处”把所观的空也除掉,只留下能观的识;“无所有处”把能观的识也除掉;那么到“非想非非想处”,又讲想又讲不想,这个就是世间上认为最高的境界,那是再高没有了。

  我记得有一组在讨论的时候,他们问题没有提,我好象听见他们在说“非想非非想处”就是“无想定”,那不是的。无想定是第四禅的,上一次我讲过的,外道修无想定认为是解脱。因为他们第四禅的色身还在,如果说身也没有,心也没有,那就断灭了,他们就害怕的。外道总是执着我的,无我的只是佛教才有。一切外道、哲学、科学没有我的是没有的,总是要执着我的。那么外道就是说,如果“非想非非想”,无色界的身体没有,再修一个无想定的话,身、心都空,那他害怕死了,他不敢修的。在外道的第四禅的色法是有的,那么他修无想定心灭掉,身体还在,他还放心的。

  那么“非想非非想处”,身体没有了——无色界,但是他不是非想。虽然“非想”,是没有粗的想,“非非想”也不是一点想都没有,不像无想定——没有想,所以说“非想非非想”。就是若存若无,还有留下一点点,这一点点留下了。假如不留的话,他又害怕,总之还抓了一点点,它还是“有我”。还有一个寄托之处。如果这一点想也没有,这个“我”就没有地方寄托,外道就不行。所以说,非想非非想处是在这个世间法里边是最高的,叫有顶,三有之顶,再高没有了。在出世里边看,都是有漏法,不可取的。

  八灭受想定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即灭尽定,此定厌受想等心,永住无心,故名解脱。

  最后一个,“灭受想定”,就是“灭尽定”。灭尽定,它又把受想灭掉。受想两个心所法,是一切生死轮回受苦的因。一般说“受”是贪着享受。一般的凡夫都贪着乐受,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活的享受,他要贪着这个享受。而修行的外道,执着那个见。见就是“想”,享受就是“受”,这两个是生死流转的根本,那把这两个灭掉。

  要把这两个灭掉,那要把它同时生起的心王、心所都要灭掉,所以说他一直要把第七末那识也灭掉,这个“灭受想定”才得到。那么只留下阿赖耶识,如果阿赖耶识灭掉,那就死掉。那这个没意思,那不要证定,你把他一把刀杀了就完了。

  “灭受想定”,就是说阿赖耶识还在,这个身体不会坏的,但是心一直灭到深处。一切能造业的——第六意识造业,固然无想定就可以把它停下来,第七意识执着一个我,执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也把它停下来,这是圣者才能做到。“灭受想定”,这是三果以上才能修的定。

  那么为什么八个解脱里边,第三、第八有“身作证具足住”?这两个“身作证具足住”意思是一样的。这个法他亲身证到,而且圆满地证到——“具足住”。但是为什么前面六个没有这个话,而这两个解脱要把“身作证具足住”安上去?这个《俱舍》里边也有解释。

  《俱舍论颂疏》:问:何故经中,第三、第八解脱,得身证名,非余六耶?

  答:以于八中,此二胜故,二界边故,得身证名。第三解脱,唯取净相,令惑不起,名为殊胜;第八解脱,以无心故,名为殊胜。第三解脱在色界边;第八解脱在无色界边。

  第一是殊胜,这两个解脱特别殊胜,殊胜在哪里呢?

  第三个解脱能够取净相,贪心不起,这是殊胜。你观了不净,不起贪心,这个固然是殊胜,但是不是最殊胜,既然不净的观想成功,当然你贪心生不起。但是你观的是很净妙的相,而不起贪心,这个却是不容易的,所以这个殊胜——在净的境里边,能够不起贪心,这是超过观不净观的灭贪心,所以这是特别殊胜的一个。对治法,本来贪心是用不净观对治的,现在不用不净观,用净观而把贪治下去,这个一般是不好想象。所以初学是没有办法做到的,这是高层次的人修的法。开始才学佛就想修这些法,根本不是修法,就是想满足他的烦恼,所以这些不可取。

  第八“以无心故,名为殊胜”。第八个解脱,不但是心所灭掉,第六意识、第七意识都灭掉,这个在一般的法里边最殊胜,你哪一个法可以把第七、第六意识都灭完的,没有的。那么这两个殊胜,所以说这两个要安。

  第二个原因,它是两界之边。第三个“具足住”,是第四禅,第四禅它是在色界的最高处。那么第八个解脱,它是无色界的最高处。那么这两个是界的边缘,就是再过去要越界了。第四禅再过去就是无色界,靠非非想处的那个定,再过去就是越三界,所以说这是界的边,最边缘的。

  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殊胜:第三个是净观来除贪,第八是把心灭掉,不但是第六,第七意识也灭掉,这是他们的殊胜。第二个原因:第三个解脱在色界的边缘,第八个解脱在无色界的边缘,这是两个最高的边缘。由于这两个原因,这两个解脱加上“身作证具足住”。

  八胜处

  (净不净杂观)

  一、内有色观外色少胜处 二、内有色观外色多胜处

  三、内无色观外色少胜处 四、内无色观外色多胜处

  五、内无色观外色青胜处 六、内无色观外色黄胜处

  七、内无色观外色赤胜处 八、内无色观外色白胜处

  下面就是胜处,我们大家还是根据这个看下去。前面修八解脱,能够把贪心背弃,就是说贪心舍掉,解脱了贪的系缚,但是你要反过来制伏它,这力量还没有,就是他不能把你捆住,你却不能把它降伏,也不行。

  现在修“八胜处”,就是说,能够把所缘境——不但不受它的迷惑,还能够把它降伏,也可以转变,随我们所转。

  这个佛就做到了。佛在菩提树下成佛的时候,快成佛了,这个魔王开始派天兵天将,用各式的刀箭来侵犯他,杀声遍天,到处的魔军冲过来,但是释迦牟尼佛入慈悲定,他们所射过来的刀枪箭,这些武器,都成了花朵,就是不能危害,不但是不害,害不了,反而成了庄严,把整个道场成了花的世界——庄严。

  那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对外境,不好的境来了之后,你如果有能力把它胜过的话,这不但不损伤你的,而更显出你的高胜之处。

  所以有些人,跟同学吵架,非要争个输赢不可。这个你争了半天,人家对你的感觉,就是你这个人烦恼重,一点点的小事情就要争不休地争。如果你表现得高一点,姿态高一点,人家侵犯你,你无所谓,不在乎,反而甚至于对他起慈悲心,这个样子你的人格高超,人家就反而恭敬你。所以说要人家恭敬,要产生群众的威信,不是说要自己主观意愿所达到的,你说“我要你、要大家恭敬我,你为什么不恭敬我,你看我这个人怎么怎么……多好”,人家看你就不恭敬,就不能恭敬,如果你表现得很好的话,你不要说,也不要有这个要求来恭敬你,人家就非常恭敬你。

  所以这些东西不要从主观上求的,你自己做得好的话,不求它也来,而且恭敬不要求的。要求恭敬就是个烦恼心,不是个好事情,但是你真正不求恭敬,反而人家恭敬你。这是什么原因?自己想一想,很明白就知道,有所求,就求不到,无所求,就来了。财一样的,你要求财,拼命地守财,要拼命地赚钱,甚至于要占人家便宜,以为这样钱多,反而犯了盗戒,越来越穷。如果你钱不在乎,不但自己多少不在乎,甚至于人家有困难肯帮助人家,这样子,你钱就越来越多。这个如果你有体会的话,非常灵验。大家可以试试看,你越是供养、布施的话,就越来越多,自己也并不要它来,但来的很多,很麻烦,来了就“毒蛇!”“毒蛇!”但是“毒蛇”不断地向你涌过来。

  什么原因呢?你自己考虑,你供养过那些大德,你布施过一些地方,它就来了。但是你来了之后要有警惕心,不要来了之后受它的, 毒,来了之后还是如法地使用,还是用到三宝地方去,那你就越来越多,将来你成佛的福德资粮就在这地方聚起来。但是你拼命地舍不得用,把财要积聚,要越多越好,那你自己来源就越来越少,甚至于那些不肖子,盗匪,把你现有的都抢起走,所以这个是因果,没有什么。

  佛把魔兵魔将降伏之后,以慈心降伏之后,硬的佛不吃,那么软的又来了,三个魔女。魔是欲界的最高一层天,魔女又是欲界的最美妙的女人。魔女就说了:“哎!父王你不要担心,男人的事情我们知道,你这一套东西他不吃,但是我们有办法使他乖乖地听话。”这个魔王想起来了:“噢!对,也可以,你们试试看。”(4A)那么魔女就去,各色各样的引诱,不动。那就是说八背舍,不能降伏他。但是佛反过来降伏她们,使她们变成老丑的女人,身上,也给挂了个死狗、死蛇、一个死的狐,这样子很惭愧地起走啦。这就是胜处。不但不给她们降伏,反而可以降伏她,这就是“胜处”。“胜处”的意思就是这个。

  “背舍”就是说不受环境的屈服,而“胜处”,能够胜所缘的境。

  第一,是“内有色观外色少胜处”。这个跟前面的背舍一样的,但是它的作用就是超过背舍了。背舍是解脱,他是胜处,能够胜降,制伏前面的境了。第一个是“内有色”,自己内边还没有除掉色的贪。“观外色少”,能够少少地观,能够胜过他。

  第二,“观外色多”,外边很多的境界都能够胜过。

  第三,“内无色观外色少”,那就是说内面,这个跟前面的“解脱”是一样的,就是力用不一样。内有色,内边有色贪,观外色少,观外面的不净色,少观一点,这个能产生这个力用;第二多观一点;第三内无色,内边色贪没有,但是还要观,把力量再增强,坚固,先观少的。

  第四,观多的,这个少的多的都能够胜过。

  第五,“内无色观外色青胜处”,那么内无色,就是观青黄赤白。就是我们观净色,他还没有分开青黄赤白的颜色,他就是说青这一类的前面的胜过。

  第六,黄一类的都能胜过。

  第七,红,赤一类的都能胜过。

  第八,观白的都能胜过。

  一切基本色就是青黄赤白,那么从这个里面变化,各式各样的颜色都可以变出来,那把基本的几个色胜过,其他一切变化也都能胜过。这后头四个,就是第三个“净解脱”变化出来的。

  那么“八胜处”就是“背舍”的更进一步。“背舍”是不被境所缚,而“胜处”能够降伏,制伏那个境,心胜过那个境,叫“胜处”。

  十遍处

  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十法周遍于一切处也。

  就是说整个的法界,遍是青、遍是红、遍是赤……一切处。没有一点空隙的叫“遍处”。那就是说把整个法界随自心所欲,要观它赤就是赤,要红就红,要青就青,要观它是地就是地,要水就是水,要把它全部空掉就空掉,全部是能观的识,也就全部是识;那么这个十遍处。

  这一些功德,二乘也有,当然佛菩萨更有,所以是共的。这里是说菩提三十七道品,四无量,八背舍,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都是共的功德。

  “禅空灭尽定”,四禅、四空、灭尽定,那就是所谓的九次第定了。九为什么叫九次第定,从初禅进入二禅,二禅进入三禅,乃至按照次第,一直从非想非非想处进入灭尽定,这个中间不夹杂其他的心,一个定一个定过去。单纯地初定到二定,中间不夹其他的心,这个叫九次第定。

  那么是这些共二乘的。

  甲三 禅果

  除惑愿智满 神通正等明

  “除惑愿智满”。“除惑”就是说一切烦恼能够除掉了。阿罗汉也除烦恼,佛烦恼当然除完。还要除习气了。习气是阿罗汉没有除掉的,阿罗汉烦恼除完,习气还在。

  习气是什么?我们以前海公上师经常举这个比喻,宜兴是一个地方,专门出陶瓷器的,它出的茶壶是最好的。宜兴的茶壶,你去泡了好的茶,泡了之后,即使哪一天你茶叶没有,把开水冲进去,味道还是很好的茶味道,为什么?它里边,茶的这个习气,茶的气味都吸在它这个陶器的那些小小的眼里边了。所以开水冲进去的时候,它还是有茶的味道渗出来,这个好就好在这里了。习气就是说:虽然茶叶没有,但茶叶的味道还有;那么烦恼是没有了,烦恼的气味还有。海公上师要我们对习气非常注意的。他说烦恼,大家知道是坏东西;习气,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人情。一般的人情,人家都认为合理的。但是习气从我们修行的角度来看,这也不合理的,这也不是好东西,也得要破除。那佛就是把一切习气都破掉的。

  “除惑”,单是除烦恼,也是共的,阿罗汉也除掉的了。

  “愿智满”,二乘也有这个功德,“愿智”是什么呢?当你发一个愿,你希望知道什么东西,就入定。入定之后,根据你所发的愿,你要知道的东西都能知道,能够满一切愿的智慧。这也是通这个二乘的功德。

  下边就是我们昨天抄的笔记。“神通正等明”,神通——六神通;正等明——三明。就是三明六通了。这个我们也把《俱舍》的资料写下来给大家看一看。

  三明六通

  那么什么六神通?

  “神境智证通”,这个神通的体都是智慧,没有智慧通不了的。所以说,单是修定,没有智慧也不行的。

  “神境智证通”,“神谓等持”,等持就是定,“境谓行化”,行化就是变化,各式各样的行动、变化,你都可以随心所欲的变了。“智证神境”,你这个智慧,能够亲证这个变化,神通的变化。“无壅”,没有阻碍,这个叫通,通就是没有阻碍。你的智慧能够通达无碍的,可以搞这些变化的,叫“神境智证通”。

  “天眼智证通”,“天耳智证通”,这是两个一起说。都是依的我们的根,天眼,天耳,从根里边发的智慧。“智是二识相应慧体”,眼根要生眼识,耳根要生耳识,识是心王,心王相应的心所法——慧心所,这个就是智慧。

  这个慧心所,能够知道它的境。天眼看一切有情,不但很远能看到,可以看到他投生到哪里去。“此死生彼”,就是这个有情死掉,将来投哪里去,他能够看到,天眼。天耳,最远的声音他能听到。这个就是他得智慧能够把眼睛跟耳朵所缘的境,再远的,再微细的都能看到。

  第四是“他心智证通”,这个我们在《二十唯识》的时候花了不少的时间研究他心通。就是说智慧能够证到他心无碍,“无壅”,没有阻塞,名通。当然从《二十唯识》的高度来看,这些所谓“无壅”,还是有法执在里边,跟佛的不能比。他心里要知道对方的心,是没有不知道的,但知道的正确性却不如佛了。但是这个“无壅”,他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

  我们以前经常举这个公案。我们中国的古代的一个皇帝,他的国师是一个禅师。那时候印度来了一个梵僧,他神通广大,国王嘛就接待他。接待的时候,他的国师来陪,皇帝的意思么,要较量一下,到底你们哪个厉害。结果这个禅师就陪他,在谈的时候,这个禅师就问他:“你有神通,你知道我的心现在哪里呢?”他说:“尊者你现在心在杭州西湖。”这个禅师就是想着西湖的事情,他就知道了。“现在哪里?”“在终南山。”他都说对了。最后这个禅师入空定,他说:“我在哪里?”他就不知道了。

  那就是说对方印度的这个僧人,他还没有证到漏尽通,而且他还没有证到空性定。一些有为的东西,他能够都知道,入了空定,他就捉摸不住了。如果他自己证了空定,你入空定,他也可以知道。但是他就差一点。所以入了空定之后,在哪里,他就不知所云,就找不到了。个比较下来,就是说禅师的境界还比较高了。这一位虽然有五通,毕竟不是真正地证,很高的空性境界还没有得到。

  我们从这一点看,气功师的通,更不足道,所以不要去迷惑那些东西。

  还有一个“宿住随念智证通”。“于宿住事”,就是过去的事情,“随所忆念”,你只要想到要记哪一个,“智证宿住,无壅”,他能够很顺利地记起来。这个就是“宿住随念智”,随你的念所需要的,想哪个事情,就很清楚的。

  我们现在凡夫,昨天做了个事,昨天一笔帐,今天想不起来,呀,着急的很。我记得我在五台山就有一次,我做会计的,月底了要结帐,一张表加不平,中间少一笔帐,少了一块,怎么想也想不起来。想到晚上时间到了,要去磕大头。那时我们还拜大礼拜,就去拜大礼拜,不管他,不要想。一拜拜到后来得加持了,就想起来了。这就节约很多时间了。不然叫你想半天,想不起就想不起了。

  那么得了“宿住随念智”,你想什么就想什么,没有什么阻碍了。

  “漏尽智证通”只有佛教有的。“漏尽者,择灭也。”择灭就是涅槃,“智证漏尽”,漏尽就是烦恼都灭完了。“无壅”,能够证到烦恼灭完,一点没有阻碍,全部灭完,这个叫通。

  或者“漏尽身中,所有智证,名漏尽智证通”,证到阿罗汉果的,他身上的一切智叫作“漏尽智证通”。

  这两种都可以,一个范围宽一点,一个范围窄一点,都叫“漏尽智证通”,这是六通。

  正等明

  正等明,三明也。一、宿住智证明—治前际愚,二、死生智证明—治后际愚,三、漏尽智证明—治中际愚。于六通中,唯三名明,谓能对治三际愚故。

  正等明就是三明:“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

  “宿住智证明”,就是以前的事情都能知道,“治前际愚”,以前的事情不懂的,都能够知道,所以是对治前际的愚。

  “死生智证明”,生死就是天眼,天眼通,能够知道有情死了之后投生到哪里去,那是知未来的,“治后际愚”,能够把后际的愚痴——不知道,对治掉。

  “漏尽智证明”,“治中际愚”,当下现在的烦恼,把它灭掉,中际的愚惑、愚痴把它灭掉。

  下面括弧后头的话,是说为什么六通里面,要把这三个叫智证明,特别抬高。那就是说他们有这个功能,在六通里面,只有这三个叫明,为什么原因,“谓能对治三际愚故”,愚就是不明,无明,对过去、未来、现在的无明,不知道,能够对治的这个叫明。六通里面,只有这三个有这个功能,所以说在六通里面,又把这三个特别提出来,叫三明。

  所以三明六通,说起来是两个名字,实际上,六通的人就是有三明的。

  好,这个是把共的功德,就是共声闻的功德都说完了。三十七道品——菩提,四无量,八背舍,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四禅,四空,灭尽定,除惑——断烦恼,愿智满——就是一个愿智修得圆满、满愿,神通正等明。

  无愿智

  海公上师还有一个“无愿智”的讲法,就是把这个分开,这样子讲:十地菩萨能满一切愿。“圆满无边愿,知天等类音”,这是十地菩萨的功德。过去在因地上,他所发的愿,到十地的时候,全部能够满。我们在发心的时候,大家都发愿,我将来要怎么样子度众生,度什么人,怎么怎么的,你虽然发了很多愿,在目前算起来,都是空愿。你这一辈子有好大的能耐呢?你做了多少事情呢?但是到十地菩萨的时候都能记起以前在因地上发了多少愿,到这个时候每一个愿都可以满足,这是愿满。

  智满,就是智慧满足。成佛的智慧,一切都圆满了。这有好几个说法,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是《现观》的三个智。那么五智,我们经常用的“阿(上日下阿)巴杂那的”,大圆镜智,法界体性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等等,这五个智也可以说,十智也可以说,法相名词很多。那么二智也可以:世俗智,胜义的空性的智,根本智和后得智,都可以说。凡是一切智慧都圆满。

  这个解释就不共,这两个功德就是不共。那么我们就是从这个前面个共,把它拖下来,这个愿智,根据《俱舍》的愿智,就是你发什么愿,这个智慧都能满愿,都能给你知道。你说我假使要知道什么事情,我发这个愿,这个你入定之后就能知道这个事情。根据你所求的愿能满,都能圆满。

  还有一个,就是阿罗汉的功能,他只要发愿,这个愿当下就满。

  过去一个阿罗汉叫央掘摩罗,大家都知道,指蔓。他的师父要害他,叫他杀一千个人,他说你就能升天。结果他杀了九百九十九,还差一个。他气力很大,武艺也超群,这个国家的军队抓他又抓不住,他这个人太厉害。他跑到哪里,只要听到他的声音,大家都跑掉,就跟山上看到老虎一样,都跑完。他就没得杀的,他要杀一千个,杀到后来就杀不到了。这九百九十九,留下一个,再也杀不到人。

  那么他就想呀,为了自己升天,将来好做一切度众生的事情,自己的母亲,他说把她杀掉,以后度她就是。自己证圆满了之后,就可以一切功能都有,升了天之后就行了。他正要杀母。杀母是五无间罪,现世不能证道的,这个我们在十圆满里边就有。

  那么佛就来度他,如果五无间罪犯了,他不能度了,那就赶快来度他。他正在起念要杀母亲的时候,就看到外面佛托了个钵,慢慢地过来了。这个央掘摩罗,再怎么受了邪师的迷惑,毕竟他质地还是好的。他想,既然有人来,我的母亲毕竟还是母亲,就不要杀,把那个人杀了就可以,满一千个就行了。他就赶出去,拿把刀,追在佛后头,拼命追。佛走得很慢,佛走路从来不跑的,很安祥地一步一步走。他后面拼命追,追了一个多小时,还没追到。佛有神通的,你再追也没有用。他跑得气急呼呼的,最后,几个小时跑下来。实在追不住,就坐在地下喘气了。佛很慈悲,回过来,你干什么啊?好好地问他。他也很老实,就把这些事情说了,佛给他说法,后来他就证了阿罗汉果了。

  在证了阿罗汉果之后,他自己想,他的罪业很重,他虽然依佛教的忏悔,他总还是不踏实,他自己到底证了没有,他好象还自己有怀疑。佛说你去试试看嘛,你证到阿罗汉证到没有。他说我怎么试呢?他说阿罗汉发了愿之后都要满的,你去试试看。那么这一天他就乞食,乞食跑到一家人家,食倒没有乞到嘛,听见里面一个女人“哇哇”惨叫。他就问他们边上的人,他说她干什么呀,他们说她难产,小孩子养不下来,叫了两天,呀,这个苦得很。央掘摩罗是阿罗汉,他就起慈悲心,我愿她能够平安养下来吧。这么发了一个愿,随随便便发了一个愿,里面不哭,高兴起来,喔,养下来。好了。这个回来,佛就说,你就证明了你成阿罗汉,你发个愿就满了。那么阿罗汉是满愿的。

  甲四 禅用

  引百千三昧 十力四无畏 唯佛不共法 皆从禅定生

  “百千三昧”都是禅,一切功德都是禅定来的。这百千个三昧的功德,没有定是得不到的。“十力四无畏”,是佛的功德,“唯佛不共法”。前面是共,这里是不共。这些共的功德也好,不共的功德也好,都从定生,没有定的话,这些功德都不能生。所以说,定是一个核心,我们的下手从戒,戒的目的趋向定。定得到之后,慧的作用就发出一切的功能。那么这些功能,没有定是发不出来的。这个定,如果没有戒是生不出来的,所以说,从戒下手,而慧是目的。要出生死,要“照见五蕴皆空”,这个慧,没有定从何而来?

  有的人,他说我开悟了。你开悟,你决定要得定。没有定,你的慧从何而来呢?你如果说要你问自己,你真的开悟没有,你问问自己得定了没有。这个很简单嘛,你去入定嘛,你入不入得了定?你说入不了定,那你开什么悟呢?根本是骗人的话。那么入定的人,最起码的初禅,可以不吃,不倒单,几个月也没有关系。虚云和尚在终南山,他烧山药蛋,洋芋,是最普通的饮食。他乘锅子里烧洋芋时,他就去入定。他说我入定么一个小时,之后出定么正好吃洋芋,烧好了就吃。哪知道他出了定一看,洋芋早就霉掉了,为什么?三个月,他一定定了三个月,动也没有动。这就是说,你真正得了禅定,初禅以上的话,最起码的初禅,你入定好,你根本不吃不睡,没有关系,不会死的。

  那次我们不是举了一个外道,印度的婆罗门外道,他山洞里边几百年,不但是没有死掉,还胖胖的,等他出了定之后,把他抬下来,反而瘦下去,像一个皮趴趴,瘪掉了。为什么原因呢?定的资养没有了。这个世间饮食,毕竟是那么多年没有吃,这一点点是不能使他胖起来,所以说,一出定反而瘦了。这就是说定的重要性。

  愿智就是说,“以愿为先”,先发个愿,然后入定。定中生出一个智慧,妙智,能够引发这个妙智,“如愿而了”。根据你所发的愿,都能够明白,都能够知道,这叫愿智。“能遍缘一切法”,你有什么法不知道,你就发个愿,入定之后就能知道。当然佛的境界不能知道。这是说阿罗汉。佛的境界,上地的境界不能知道,其他的都能知道。

  这是佛的功德。愿智也可以通阿罗汉。十力四无畏,是佛的功德。佛有十八个不共法:十个力,四个无畏,还有三念住,十八为大悲。四个无畏先说一下。

  四无畏

  (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苦道无畏)

  第一,“正等觉无畏”,佛在大庭广众,不管你沙门、婆罗门,大众之中,自己说:我是正等觉,一切都觉悟了。敢说这个话,那么多人,他们都是有修有证的人。假使有人说,你这还有哪些不知道,不是全部正等觉的,提出问题来。佛一点也不害怕,你说哪一点,你说我都可以给你解释,所以说没有畏惧,什么样子的提问都没有畏惧。没有充分智慧的人,就害怕的。你大庭广众说了一句话,有的人就根本不敢上大众前面说话,说了话之后,大家要提出问题来,将了军,舌头也结起来,嘴巴张得大大的,没有办法,那这个是下不了台了。四川话:“上台容易下台难”,下不了台,这是不好意思。但是佛,他的智慧无碍,正等觉,你什么样子的来问难,没有问题,都可以给你回答。

  第二,“漏永尽无畏”,漏永尽,就是说烦恼断完了的,在大庭广众宣说:我是烦恼断完的,哪一个敢站出来说,你还有什么烦恼没有断完,你把证据拿出来,佛不害怕,不会的,没有这个事情。

  第三,“说障法无畏”,一切染污法都是能障道的,这个话我敢说,你说那个染污法不障道,外道就是说淫欲法不障道。你看男女他们这个有妻子儿女的,他也能证道。证什么道?最多是初果,二果,再高的就不能证,他那个障不障?障三果嘛。第三果就给障住,你怎么说不障道呢?你证佛的果更不行了。所以说,那些外道说什么,吃酒不障道的,染污法就是障道的,你怎么说不障道。吃葱吃大蒜都要障道的。你小的道不障,大的道就要障,要成佛你哪一个障都要除完才能够证。所以佛说哪些是障道,哪些染污法是障道的,你说这不障道,你什么什么依据拿出来,不行!你顶不过的,佛的话,你无论如何说,说障道就是障道,没有办法的。

  那么最后,佛“说出苦道无畏”,佛说你修这个道,定能够出苦。有的人就说,这个道我修了半天,没有出苦,你说错了。没有,你修修错了。如果你依佛的方法修的话,决定出苦,这是毫无畏惧,一点没有怀疑的。

  所以这些,就是自己有充实的经验,充实的智慧才敢说这个话。佛的智慧佛的经验是三大阿僧祇劫积累下来的,那是什么人都难不倒。所以这个四个无畏,也就是佛的特殊的功德。

  十个力,处非处力等等,这个我们明天抄。还有三念住可以讲一下。

  三念住

  佛的弟子很多,有的弟子非常听佛的话,非常恭敬佛,佛说什么他照听,对佛是比父亲还要尊重,还要亲。这样子的弟子,佛并不起偏爱心。还有些弟子反对佛,像提婆达多,说佛怎么不对,什么什么不好,佛不公平,什么什么,或者说佛本身有什么缺点等等,佛也对他没有一点讨厌的心。那么这是两种。还有第三种,就是说佛的弟子两边。一边,一部分,尽说佛好,非常恭敬,非常尊敬;一部分,尽说佛的坏处,说佛不好,不恭敬,甚至于谤佛,佛对他们平等看待,这个就是三念住。都住舍,不住这个贪瞋,住舍。

  大悲心

  (4B)最后一个大悲心,佛的大悲,不是我们的一般的悲无量的悲,这个大悲,就是我们上次讨论的时候人家说,不舍一个有情的悲,一切有情的苦都要拔除的,那么里边,就分生缘悲、法缘悲、无缘大悲。

  生缘悲于一切有情众生,对他们在受苦,要救他们,这是生缘悲。

  法缘悲,一切有情都是十二处十八界,他根本没有个补特伽罗我,只有法,虽然缘这个法,但是,还是起悲心,因为他们总是还执着有我,所以起法缘悲。

  最后无缘悲,一切法的自性是空。众生,补特伽罗固然是空,五蕴十二处的色身,色声香味触,这个五蕴也是空,什么都没有,那么不要起悲心了吧?我们这什么都没有嘛,悲在哪里生呢?——无缘大悲,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悲。虽然说,从我们的空性的观点上看,一切众生,他补特伽罗也没有,法也是自性空,但是,还要起悲心,这个叫无缘大悲,最大的悲心。

  这个就是十八个不共法。还有另外十八不共法,这个我们下一次抄了。

  “皆从禅定生”,这些功德,不管是共二乘的,或者是佛所不共的,乃至于世间的那些禅定的功德,就是世间初禅也能够离欲恶不善法,就是那个五通的仙人,他也可以解脱世间上的五欲,这些都是从禅定生。但是,就是因为有漏无漏,这个功德,一个是暂时的,一个是永久的;一个烦恼是压伏的,一个是断的,断除的。就是二乘跟佛乘,也是一个是高层次的,一个是低层次的。分别是有,但是,不管你哪一个,层次高低,有漏无漏,这些功德决定用禅定生,没有禅定的话,功德生不了的。

  海公上师经常举那个话,不净观,这是一个年轻的出家人是必须的。不要说吹牛的话,你说我不需要修不净观。你是不是人?你是人,你怎么投胎的,你投胎就是男女这个识心投胎。这个《俱舍》就讲,女的就是看见父亲在做淫的事情就投胎,男的就是看见母亲做淫欲事情,就投胎了。你的投胎就是淫欲心投的,你说没有淫欲心,这个吹牛的话不要说,除非你是菩萨示现的。那个不要说,是众生的话,你是欲界的众生,你说没有淫心,这个话在学法相的面前,你就不要说,是摆在那里打妄语。那么假使有这个心就要对治,要对治的话,不净观,白骨观那些。这些观想,书上讲的很多,经里边也有这个。我们初期的佛教,讲的这些观行也很多,当然也失传了。里面很多的观法,是很复杂,没有人教你乱修,怕出毛病。那么海公上师的传承也有不净观,三皈依观里也有。

  那这些东西都是要经过修的。你没有定的话,虽然你说看了很多的书,也是思惟了很多道理,想起来决定是错,决定是不净。我也跟你说是不净就是不净,但是你碰到境界来的时候,如果没有定的话,这个不净是假的,到那个时候成了净,也要糊涂了。一般说医生,尤其西医搞解剖的,什么尸体,那个骨头,都看得熟熟的,应当说不净观很熟。以前医学院的学生都有一副骨头,但这个骨头也好,解剖也好,对他说,仅仅是技术上的一些锻炼而已,他的淫心并没有断除。做医生的人,淫欲心特别重的还是不少,有实例,我们真正的实例是有的,他是医生,但是做不轨的事情。不要说太远了,世间上那些解剖也好,什么也好,对除这个烦恼心并不起作用的。

  那一定要以厌离心出发,去修不净观,才能够产生这个力用,而且一定要得到定之后。没有得定之前,这个力用也是极微弱的,就是说泥菩萨过河。你这个泥塑的菩萨,没有经过陶瓷的窑里烧过的,泡到水里之后,都化掉,自身难保。那么你一定要经过这个定火一烧,那你就什么水也不怕。所以定的重要性,在第一篇是充分的介绍了。

  这里我要补充一下,震旦我们上次不是说中国嘛,这个话有毛病,我想了一下,只能说汉地,藏地也是中国嘛,不能说中国跟藏地分两家。所以震旦只能说是汉地。汉地的佛教,分两派,次第禅,非次第禅。藏地跟南传的不分这些,所以说这是震旦的,大前提是震旦的禅分两派。

  先是讲一心禅,一心禅就是《楞伽经》的修证,他是已经超言说的。专门搞修证的事情,这是证,教证二法的证法,他是超言说的。那么次第禅是从超言说的修证当中得到的那些正念,然后以语言来对人说法,这个是次第禅。那么因为众生的机不同,你要按照次第给他说,高层次的说高的法,初机嘛说低的法。那就是说的法层次不同的很多。宗通,说通也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通就是很低,说通可以对低的,宗通只能对高的,因为他们离言说的修证,初机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而说通,就是高低都通的。那么这里“说者授童蒙”,也就是从低的那边说,高的,就与宗通来对。这是一心禅。

  下面是次第禅,次第禅又分两种,一种世间的,一种出世间的。

  世间禅还是一个染污心,感到上边好,下边不好,那么修法,就观上面静妙离,下面的粗苦障,就是说下面不好,上面怎么好。你这样的,把下面的心放松,然后就才生到上地去,得上地定,这是欣上厌下。

  出世定两种,一种是根本乘的,一种是大乘的,这个我们笔记上都有。

  禅的功德,修了禅有什么好处呢?那就是下边分的禅科也好,禅用也好,总的来说,实际上都是功德。在《俱舍》里边,都属于定慧的功德的范围里边。共菩提、三十七道品没有禅定是不行的,四无量当然是有禅定,八背舍、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都有禅定的事情。四禅,四空,灭尽定也是禅定。他的作用可以除惑,可以愿智,可以圆满,可以起六神通,这些都是智慧的事情。前面是定,那个共菩提也是有智慧的事情,四无量也是有智慧的事情。八背舍也不能说没有智慧。那么六神通,三明等等都是从禅定而来的,“百千三昧”,首楞严三昧,念佛三昧等等,哪一个不是从禅定而来呢?证到三昧就非禅不可,乃至最高的不共法,只佛才有的十力四无畏、大悲、三念住等等,都是从禅定而生,这是特别强调禅定的重要性,这是开场介绍。

  二 发心资粮

  “发心不正,果招纡曲”,这个话大家都知道的。那么禅法,修禅定,怎么样子发心才是正规的,怎么样子发心不正规的,这里就是要明辨这一些。

  甲一 总标

  发心遵智者 拣邪明正义

  发心就是修禅定的时候,我们要发什么心,哪些是邪的,要拣掉,除掉,哪些是正的,我们要采取。我们这里以智者大师的主张来说。智者大师也不是他个人的主张,他是经文里面摘下来的。另外海公上师他就智者大师的文集里面收拢来的,就依智者大师的说法来说。

  但总一点说,大家知道,海公上师虽然是学的是藏地密法,他实际上显密圆通的,而且他禅宗的功夫也很深。他虽然出家是不早,三十九岁出家的,但是在没有出家之前,他学佛是学了很多,已经是法师——居士法师。在没有出家之前,他在成都一个少城公园经常请一些大德们,包括在家出家的在公园里边讲经,他自己也在讲。所以说他在没有出家之前,就是一个大善知识,教、禅都有一定的经验、学识。

  甲二 拣邪

  乙一 九种不正发心

  为利养修禅 多属地狱心 名称堕鬼神 眷属堕畜生

  胜他修罗心 若怖畏恶道 息诸不善业 多属人类心

  若善心安乐 多属欲天心 得势力自在 多属魔罗心

  欲利智捷疾 多属外道心 希清净梵处 属色无色心

  这里依智者大师的“为利养修禅,多属地狱心”。这个很厉害,假使修禅定,为了利养而修的,这个心,地狱心,那就是果将来堕地狱的。不要看修禅是好的,你以这个心去修的话,就是地狱的心。那么我们想为了名闻利养,怎么那么严重呢?“地狱五条根”嘛,“财食名色睡”,利养的后头什么呢?有了钱的人,他要发展到哪里去?那就是以前地主,小老婆要娶多少,什么东西、什么东西都要来,只要有钱,什么享受都要去追求。那么为利养而修,是地狱的心,不好的。

  那么我们自己要检查自己。这些法,都是修法,不是对人的。你这个修行不好,你是为利养,你要下地狱等等骂人很厉害。你自己呢?这些都是对自己看的,不是对人家说的,人家修行干什么?他发什么心,当然,你也可以劝导他,要发什么心好,但是不能去呵斥他。对自己,你发什么心你自己检查一下,你心的深处到底为什么?那么,这个很容易摸出来的。利养的心一点也没有吗?我看初学的人,不敢说这个话。我们看到温州有一次开会,就是有一个居士就在出入口拿一个凳子坐在那里。你干什么,这是人家进出的门口,又不是修定的地方,你为什么这样做出来呢?这个装模作样的,后头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可想而知。

  “名称堕鬼神”,假使你为名称而修禅定的,鬼神的心,将来要堕鬼神道的。现在很多的气功,外道,巫婆,神汉,都是鬼神教,他都是鬼神附在身上,不能说没有神通,是有,也是能起作用,做医生也会做。但是到此为止,再高的他也没有什么能耐。你说要出离三界,他根本就没有知道,这并没有什么好处,鬼神道还不如人道。人道人天是善道,鬼神还不属于善道里面的。当然鬼神也很多,饿鬼是最苦的鬼,大力鬼神是比较有福报的鬼。

  “眷属堕畜生”,假使你修禅定为了眷属,什么眷属,你没有功夫,没有徒弟,没有人跟你学,我有禅定,修好,跟我学的人也多,这就是眷属心。眷属心的话,如果以这样的心态来修禅定的话,将来的果报畜生道。你说是禅定是这么好的一个功德的东西,怎么堕三恶道去?这是发心的问题了!我们经常打比喻是这样说的,禅定这是一个机器的马力,马力开得很足,固然是你要到前面的正路上走的很好,但是你方向盘不正,你开的是悬崖,那你马力足嘛,你丢得快,丢得重,那你畜生道,饿鬼道,就会去了。你这个方向盘就是发心。方向盘不正的话,为利养就会堕地狱,为“名称堕鬼神”,为“眷属堕畜生”,这个是智者大师的判的。但是智者大师不是凭自己的,也是根据经文来的。

  “胜他修罗心”假使你发心要超胜人家,这个人,这个善知识他是名气很大,但是,他是会说会讲,没有定三念住,我现在虽然我讲不来,我说不来,我有修定,我会超过你,这个心,修罗,阿修罗的心。

  那么第五个,“若怖畏恶道,息诸不善业,多属人类心。”假使你修定的目的,就是怕堕三恶道,那么,因为怕堕恶道,这些不善的事情,就不敢做。不做,持五戒,那么这样的人,修了禅定,也不能出世,仅仅是人类心呀。这是世间的福报,这是海公上师讲的。不管你用哪一个禅定修,你说我修的出世禅,假使你发的心假使是人天福报的话,为了要养生,身体健康,或者么除病等等,都不是正轨的。什么外道就是要修个什么金刚不坏身,他不知道我们的《金刚经》的金刚不坏是什么,空性才不能坏的,凡是有为法都是要坏的,他偏偏有为法要炼个金刚不坏的身体,这个你哪里来呢?这个是他们心里想的,金刚,就是那个护法神,四大金刚,金刚是最牢固的,不坏的,以这个心来想,哪知道金刚是空呢?所以外道往往是依文解义,搞到一边去了。

  “若善心安乐,多属欲天心。”假使你要起一个善心,使自己能够得到安乐的宿所,这个,欲界的天。人是怕恶道,不作坏事,这个,他超过恶道了。恶道的坏事不会做,但是为了要得到更好的安乐,那么,属于欲界心,比人类高一层。但是还执着于这个世间的安乐,也不能出世间,还是有漏的。今天时间到,就讲到这里。

  第四讲

  《定道资粮颂》。昨天我们写了一些笔记,补充“门类大别”的后面几个功德。这些都是《俱舍》里面录下来的。

  初 门类大别(续)

  甲四 禅用

  我们先看“十力四无畏”,四无畏讲过了。

  十力

  一、处非处智力——处,谓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能感爱果(乐果),造不善业能招恶果(苦果),斯有是处。非处,谓不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感恶果,造不善因感爱果,必无是处。佛智能知处、非处,故名处非处智力。(以十智为体)

  “处”是合道理的,“非处”就是不合理的。“处”就是说,善的因感可爱的果,不善的业感不好的果,这是对的,这是合理的。“非处”就是说,善的因感苦果,这个是不合理的。因果的法则,决定是善业感可爱的果,恶业感苦果。这个样子的是“处”。“非处”就是反过来,善业感苦果,恶业感爱果,那就是不合理的。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佛都知道。这是“处非处智力”。

  二、业异熟智力——知如是类业感如是异熟,名业异熟智力。(以八智为体)

  “知如是类业,感如是异熟”。一般讲因果,都是讲异熟果为主。那么好象大家都很知道,这个人这一辈子造什么因,下一辈子感什么果。但是我们所知道的,都是表面上的,真正的因果的微细的法则,只有佛才绝对知道。所以说佛洞察一切因果的细则,才能够制戒,没有把因果搞透彻的,不能制戒。戒就是因果。所以说只有佛能制戒,也只有佛可以说哪些是要制的,哪些不制的。除了佛以外,等觉菩萨以下,都不能制戒,也不能改戒。佛制的戒,只有佛自己说了就是算数的,其他的人都不能改的。现在的凡夫要改,当然不自量力,凡夫怎么能改佛的戒呢?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现在遭什么果报,是过去什么因感的。这是从因果已经成立的一条线上看,是这样子。实际上因果决不是死板的,你说前辈子造这个业,这辈子非这样子不可,这是不会有的。从他感了果之后,可以回溯他造成这个果的很多的因,但是没有感果之前,这个因素还是自己可以掌握的。上次我不是举个例吗?比如说你这一辈子决定要跟某某人成婚的,那么偏偏你出家,怎么办?那这个事情就取消了。所以说还是掌握在自己。

  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于定如实而知之智。解脱,八解脱;等持,三三摩地;等至,八等至。

  “静虑”我们讲过,就是四静虑。“解脱”是八解脱,我们也讲过了。“等持等至”,这是定的名字。平等持心,持的心能够到这样子的功夫,能够到这个地方去,这是定的几个不同的名字。这些关于定的方面,佛全部彻底了解。你要修定,你问佛,他什么都答的出来。问其他的,就不能那么仔细地全部彻底了解。

  四、根上下智力——能知众生信等五根有上下故。

  “根”,根器,一般就是指“信”等五根。善根好不好,也就是指“信进念定慧”这五根多不多。众生的信等五根有上有下,有根器好的,有根器差的。这样子的根器授予这样的法,能够真正恰当其分的,只有佛才能够。一般的,就是大概。在《俱舍》里讲到,这个人假使过去修什么善法,这一辈子如果碰到如量的善知识,能够把他过去修的接下去修下去,那很快成就;如果这一辈子没有碰到很高的善知识,另外一个法门去修,那就很缓慢。我们上次举的舍利弗,还有目犍连,他们的弟子的根器看不清楚,所以他们的弟子很久不能证果证道。但是佛有这个智力,他一看知道搞错,纠正过来,很快证果证道。这些功德,只有佛才有。罗汉还不够,那么我们凡夫当然更不行了。

  我们说凡夫是不行,但是密乘里面,有它的特殊。因为密乘的金刚上师,他是从佛的直接传授下来的,有佛的加持。每一代成就的或者不成就的,他都有佛的加持力跟成就的上师加持力,在加持力之下,也可以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出来。就是说借这个身体,佛或者成就的上师,可以加持他承认的这个继承人,就可以在他身上起佛的作用。传承上师他可以利用这个身体做很多佛的事情。那这个是密宗的特殊性。在显教也有,显教里边某人是特别尊重的,佛就在他身上显各式各样的教化的力量,使你得到好处。

  五、种种胜解智力——能知众生种种喜乐殊胜解故。

  “能知众生种种喜乐殊胜解故”。众生心里欢喜什么,他欢喜修什么法,他可以因机施教。可以根据他的喜欢的特殊的情况,可以给他施他的教法。只有佛才有彻底的这个智慧。

  六、种种界智力——能知众生种种性故。

  众生种性,也只有佛能彻底知道,五个种性。当然在性宗来说,一切种性最后都要成佛的。这是两种,我们以前讲过的。这两种,不要去调和!是两种说法,调和成了个不三不四的。在性宗说,决定一切众生都是能成佛的。相宗就是有五个种性,相宗里边也有分几派的。

  七、遍趣行智力——一切诸行皆能趣果,名遍趣行。佛智能知名遍趣行智力。

  “一切诸行,皆能趣果”,你修什么,都能够感他的果。但是这个行感什么果,那个行感什么果,这个智慧只有佛知道。“佛智能知”,佛能够知道一切行感什么果,叫“遍趣行智力”。

  八、宿住随念智力——能知过去宿住事故。

  过去的事情都能够一丝不苟地清清楚楚地知道。我们说神通,也有这个“宿住智证通”,也有这个宿命通。这个就是不一定那么准确。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气功师,他也会说你前辈子怎么,后辈子怎么……说了半天,到底是不是那回事,那个不敢打包票。是鬼神告诉他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因为他自己没有能力,鬼神有通,鬼神所看到的过去的是不是跟真的一模一样,这个哪个知道?真正有大的通的人才能知道。

  九、死生智力——能知众生死此生彼。

  “众生死此生彼”,这边死了要生哪边去,这个他能知道。所以在三明里边,这就是对治未来的后际愚的。是将来的事情他能知道,不是过去的。

  十、漏尽智力——漏尽者,谓涅槃择灭也。但缘漏尽为境,名漏尽智力。

  证到涅槃的智慧,他全部都有。这个涅槃当然是佛的大般涅槃,是佛的无住涅槃,不是声闻的涅槃。

  这就是十个力。佛的十八不共法,就是十力、四无畏、大悲、三念住。这是一般的《俱舍》的十八不共法。另外还有十八个不共法,我们也写在后头。

  三念住

  (以念与慧为体)

  佛的三念住的功德,他的体是念跟慧两个心所。那么哪三个呢?

  1. 缘顺境不生欢喜念住:谓有弟子一向敬佛,如来缘之不生欢喜,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一念住。

  在顺境来的时候,并没有欢喜得得意忘形,这个样子不会有。那么具体说,“谓有弟子一向敬佛”,假使有弟子对佛一向恭敬的,“如来缘之不生欢喜,舍而安住正念正智”。佛对这样的人,并没有特殊的欢喜,当然说也不是讨厌。就是说你再怎么对佛恭敬如法的修行,佛不会产生感情上的偏爱。一般父母对子女,这个孩子对父母特别孝顺,就会对他起偏心、宠爱。佛平等心,不因为你恭敬佛,就对你起偏心,还是起舍心。“不生欢喜”,这个“欢喜”,并不是法上的欢喜,就是说感情上的欢喜,这个没有。“舍而安住正念正智”,他还是住在舍上,安住在正念正智没有偏。一般的凡夫就会偏,朋友也好,或者是同事也好,对你特别要好的你会偏心。有什么事情出来,你会包庇他;有什么事情,你会偏护他等等。有些不相干的人,甚至于有的不欢喜的人,什么事情、倒楣的事情都往他推。哪里偷了东西,可能就是那个人。反正你恨的人就是怀疑的人,你欢喜的人偷了也不是他。这是众生的偏见,带了感情的,佛没有这些。

  2. 缘违境不生懮戚念住:谓有弟子不恭敬佛,如来缘之不生懮戚,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二念住。

  碰到不顺的境,一点也不会产生忧戚的感情。有的时候世间上想不通,父母对子女下了很多功夫培育、爱护、抚养,结果子女长大了不孝顺,还要骂父母,心里就非常之悲戚,感到伤心,好心不得好报。

  但是佛根本不会。他的弟子他花了很多的心血教导,(5A)但是那些没有善根的弟子,不恭敬佛,甚至于提婆达多,不但是不恭敬,还要反对佛,要杀佛,自己成个新佛。佛对他一点也不生忧戚,心里不感到悲伤。

  “舍而安住正念正智”,还是住舍,住舍既不高兴也不痛苦,也不感到不舒服,还是安住于正智正念、平平淡淡的,还是老样子。

  3. 缘顺违境不生欢戚念住:谓有弟子一类敬佛,一类不敬,如来缘之不生欢戚,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三念住。

  这是两境一起来了。前面两个是单独的,这个是说同时有顺、有违来的时候,既不生欢喜又不生忧戚,不堕两边。

  “谓有弟子,一类敬佛,一类不敬”。他的弟子有一部分对佛非常恭敬,有一部分非常地不恭敬,甚至于造反。“如来缘之,不生欢戚”。 佛对恭敬的不生欢喜,对不恭敬的、造反的也不生忧戚,还是“舍而安住正念正智”。

  这个,佛标准地做到的,凡夫做不到的。凡夫是最讲感情的,你跟他要好,或者是儿子孝顺,他就欢喜的很,特别宠爱。如果那个人对他不恭敬,甚至几次反对,就刻骨仇恨,以后他再好也对他不好。这是众生的感情。那么我们佛弟子呢?虽然是凡夫,要把佛的榜样记在心里头,尽量把凡夫的习气淘汰掉,向好的榜样做,这才叫佛弟子。否则的话,你还是老凡夫,这有什么稀奇呢?还不是跟没有学佛的人一样,就不可贵了。

  如来大悲

  俗智为体,以缘一切有情事境界故。依此五义立,

  1. 资粮大:谓大福德智慧资粮所成办故。

  2. 行相大:谓此力能于三苦境作行相故。

  3. 所缘大:谓总以三界有情为所缘故。

  4. 平等大:谓普利乐诸有情故。

  5. 上品大:谓更无余悲能齐此故。

  这个“大悲”,“俗智为体”。十个智里面有个世俗智。这个悲是生缘悲,生缘悲以世俗智为体,缘一切众生。

  “以缘一切有情事境界故”。一切有情,他直接缘那些有情起悲心,要拔他的苦。那么为什么叫“大悲”?有五个义。

  一、“资粮大,谓大福德智慧资粮,所成办故”。你要救拔一切众生出离苦海,没有大的福德,没有大的智慧做不到。声闻缘觉虽然不能说没有悲心,但是福德智慧没有那么大,要完成度一切众生的事情他根本做不到。

  二、“行相大,谓此力能于三苦境,作行相故”。一般的悲心,对苦苦的境界,他起悲心,拔苦。而佛的大悲呢?三苦里面都是要救拔的。有的人说苦苦固然是苦,乐苦并不苦么。他很快乐地享受,你救他什么呢?那么行苦,不苦不乐,也没有什么可救的。但是佛的眼光看起来,苦苦也好,坏苦也好,行苦也好,都是苦,都要救拔。但是救拔的方式不一样。

  三、“所缘大,谓是总以三界有情,为所缘故”。四无量心的悲无量,并不是缘三界有情的。而佛的大悲,三界所有一切有情,一个也不漏的,都是他的所缘境,这是所缘大。

  四、“平等大,谓普利乐诸有情故”。一切有情,不管冤家、亲人,都是平等的,要利益、安乐。

  五、“上品大,谓更无余悲能齐此故”。所有其他的“悲无量心”等等,都不能超过佛的大悲——是最高的大悲。我们说悲很多,四无量的“悲无量”已经是很高级,一般世间的悲那更不要说了。那么这个大悲,是一切悲的最上品的。所以说第五个大,是上品大。

  那么这是说佛的十八个功德。这是《俱舍》说的,我们最好能够记住。

  也很好记,十个力,四个无畏,再加个大悲,三念住。就是十个力难记一些,四个无畏也不难,大悲、三念住更好记。

  第二种十八不共法

  另外一个说法——还有十八个不共法是佛的功德。这是从三学来说。“远离过失是持戒清净的结果”,这是第一个六法,“远离过失”;第二个六法,“悲愿不退”;第三个六法,“一切随智行”。这是三种,每一个六个法,三六一十八。

  (初六)远离过失是持戒清净的结果(断德)

  1、身无过失 2、口无过失 3、念无过失 4、无异想

  5、无不定心(常在定中) 6、无不知已舍

  初六个,“远离过失”,一切过失都远离。这是持戒最高的结果,从三个德里面说,是断德。佛的断德,不但一切烦恼过失离掉,一切习气也没有了。这个过失,包含着烦恼习气。造的业当然没有,没有烦恼,没有习气,那么也不会造业。

  “身无过失”,佛的身业决定是没有过失的,所以佛的身不叫业,叫身轮,这是功德,不但没有过失,起心动念都是功德。佛的口也一样,毫无过失,绝对一般的过失也没有,而开口吐语都是功德。佛的念也一样,心里边决定没有过失的。“无异想”,没有其他的想法。“无不定心”,就是佛常在定中。“无不知已舍”,佛对什么事情,都清清楚楚的。事情还没有了解之前就把它放下,不会的。要舍的话,决定是搞清楚,该舍就舍,不舍就不舍。他没有糊里糊涂舍的。这是第一个六。

  (中六)悲愿不退是定学究竟的结果(悲德)

  7、欲无减 8、精进无减 9、念无减 10、慧无减

  11、解脱无减 12、解脱知见无减

  第二个六,“悲愿不退”,这是戒定慧的三个——定学究竟的最高的成果。一切悲心的愿力不会退的。断智悲三个德里边说是悲德。

  “欲无减”,度众生的欲不会退。“精进无减”,不会像我们,假使修加行,拼命地修了一段时间,感到疲劳,好象要退。精进无退,再怎么修行,精进,行苦行不会退。“念无减”,我们自己的身口不退,心里边会退,但是他念也不退。“慧无减”,智慧也不会退。“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就是五分法身里边那个“解脱”、“解脱知见”——“解脱知见”就是怎么样子达到解脱的这个知见不会退,“解脱”本身就是解脱烦恼、解脱业的系缚。这几个都不会退的。

  (后六)一切随智慧行是智慧圆满的结果(智德)

  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16、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17、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18、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最后六个,“一切随智慧行”,佛一切的身语意都是随着智慧跑的,不会乱跑。这是智慧圆满的结果,属于三个德里面智慧的功德——智德。

  “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身业,起心动念没有无记的,更没有造恶的,跟着烦恼走的,当然佛也没有烦恼习气。确实跟着智慧行的,以智慧为前导,该怎么做的就怎么做。“一切口业随智慧行”,说话不是随便说的,以智慧该怎么说就怎么说。“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心里起一个念头也不是乱起的,以智慧该起什么念就起什么念。“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他的智慧对过去世什么都知道,一点也没有阻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未来世能够知道,一切都是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知道现在世一切事情都毫无碍。

  “知现在世无碍”,“知过去世无碍”,这没有问题。“知未来世无碍”,一般初学的人,我们自己初学佛的时候就很有一点问题。未来的事情还没有产生,到底怎么发生的还没有定,你怎么可以什么都知道呢?这是很不好理解的。但是后来念《金刚经》,知道“过去世不可得,未来世不可得,现在世不可得”,未来世是不可得的,那当然可以知道了。如果是未来世能得的,还没有产生的事情,你又怎么知道呢?过去、未来、现在都是如幻如化,不是真实有的,那么你要知道是可以知道的。

  这里也是十八个不共法。这是补充我们前面的“十力四无畏,唯佛不共法”。他就举了“十力四无畏”,我们把充分的十八不共法,分两个讲完了。

  二 发心资粮(续)

  表五:发心资粮

  “发心资粮”的一个表现在写出来了。我们先把整个这篇的科看一下,以后讲可以更清楚一些。“发心资粮”分三大科。

  一、“总标”——“发心尊智者,拣邪明正义”。讲修定的发心,根据智者大师的主张、说法,以拣别邪的,显明正的,这是总的。邪正的标准依智者大师的,智者大师也根据佛经的,所以说总的来说还是根据经论来的。既然是分两个:拣邪、明正,那么下面就打开两科。

  二、“拣邪”,哪些是要不得的?九种不正发心。昨天讲了五、六个,一共是九个,这些发心是不正的。颂里面“为利养修禅”开始一直到“属色无色心”,这九种发心都不正的。这里边当然有高一些,有低一些,但是总的来说,都偏离了正轨的发心的轨道,都是不正的。

  不正的发心有什么过失呢?从“无悲心正智”开始一直到“距果路更遥”,这是过失,下面讲的时候对照一下就清楚了。

  三、“显正”,邪的不要,正的就要说清楚。

  那么怎样子叫正呢?要发无上大菩提心。我们发心,应该要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就是“发心利他故,乐正等菩提”,就是这两句。

  那么“菩提心内容”是什么?“四弘誓愿:未度者令度……”等等有四句。

  以俗谛来说是“修一切善”。“宏愿无穷极”,四弘誓愿没有穷的去修,修一切善法。

  以真谛来说是“离一切相”。“知愿无自性”,虽然拼命去做,但是知道一切法都是无自性,那就是经上说三轮体空。布施波罗密多,拼命地布施,但是布施的时候知道,能布施的、所布施的、中间布施的法都是没有自性。那么很多人说,既然没有自性,那么就不要布施。那不对,到断灭去了。我们要不断地布施,修一切善法,而知道它本无自性,这才成佛的 。《金刚经》里:“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不是说成佛了之后、证了空性之后什么都不要做,反正都是空的。

  这个见解很多人会搞错,尤其是外道。我们经常收到一些信——有一个,他是北京一个外道,修的出毛病,他写信到这里来讨救兵。他们一批人,他是个头头,他说他的知见:他已经证到解脱,可以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他就家里坐,就现成地成佛了。后来我跟他说,你这样做,你的知见完全错的。《金刚经》里面说的,证了空性之后,要不断地做一切善法,不但是做少少的善事,修一切善。你要成佛,一切善,一个也不能落,大的小的都要做,做完了才能成佛。外道的知见都会偏到一边去。

  “菩提心胜利”,“成就断德、成就悲德”。有两个作为它的颂。

  那么整个的科目就是这样子。下面我们还是接了昨天的讲下去。

  乙一 九种不正发心

  海公上师为什么要把这一科特别强调,也就是说修定的人,他的心力集中。我们平时散心,发一个心,好的、坏的,效果并不很显著。而心力集中之后,发心的正不正,这个影响是极大的。等于说力量大了,这个正不正的效果也就特别大。这是天然的。

  我们经常打这个比喻,就是焦聚镜,太阳光不集中的话,它晒在身上,顶多感到暖和就完了。如果你把它集中起来一点,它就可以把火柴烧起来,那么就是说集中的力量特别大。那么你集中好的力量,当然好的效果特别大;集中了坏的力量,坏的效果当然也特别大。所以说,在修定的时候发心是极重要的一个因素,不能随便。如果发心不正的话,感的果决定不好。这一定要拣别。

  海公上师还有这个教导,他说假使发心不正,要修定多半修不成。为什么?因为发心不正,你得了定之后就会着魔,就是堕邪道去了。为了避免你着魔,护法菩萨给你挡住的,护法菩萨负责的——这是说持戒清净的那些修行善法的人,这个发心,不得正道的,护法菩萨保护你,不给你得定。但是有一些持戒不清净的,发心不正,护法菩萨也不一定管你。而那个邪魔外道却正好瞅空子,把你引上着魔走火的道路去。这个很危险。所以一般都是修定将成未成的时候最容易着魔。真正成就,当然魔就不会来,没有成就之前,修的时候最容易着魔。而着魔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发心问题。如果发心正的话,魔也进不来,如果发心不正,那就很容易乘虚而入了。

  昨天我们讲到“若怖畏恶道,息诸不善业”,这是人类心。

  “若善心安乐,多属欲天心”。要求安乐而起很大的善心,这是欲界的天。

  “得势力自在,多属魔罗心”。要得到势力、很大的势力,或者是神通,或者是什么权位。“自在”,能够使一切人听话,我要怎么就怎么……这一类的,“魔罗心”,魔的心。

  很多人他想用神通来度众生。他说,现在的人根机不好,你尽跟他说法,不听的。你说了半天他不相信,你把神通显一显他就会相信了。果然如此?也不一定。很多人他看到这个奇怪的现象,他会用其他的方式来给你解释。海公上师就说,假如你的手放光,他就说你手上涂了一些化学品,它有光的,他总是解释一下。还有一些,拍的照片,有些是假的,这个我们要说清楚,有些是真的。但是不管真的、假的,你碰到那些人手里,他一概都说假的。他说现在的照相技术,你要照什么样子的照片我都可以给你拍得出来。你要身上放光也可以,你要怎么也可以,要透明的也可以,都可以做。而这些都不信了。你有神通,他说幻术。

  再一个,神通你有,邪道也有。我记得,以前我在广化寺教书的时候,有一个出家人,他是印尼的,他说印尼里边经常有斗法的事情。什么都有,婆罗门也有,修密宗的佛教徒也有,经常会产生斗法。婆罗门或者是修密宗的要斗法,在前几天出布告,在某地某日他们要斗法,请你们行路的人回避。这个地方要斗法,大家不要走这个路,回避一下。结果到那一天就像小说一样,各式各样雷电飓风,各式各样都会有。有的时候婆罗门还会胜。所以说凭神通的广大并不能判定教的正邪。因为在末法时期佛教徒并不是个个都是神通广大的。有的婆罗门教或者外道他还是很厉害。

  前天,演法师打电话给我,他说昭觉寺安居了一个比丘尼。她给她邻居的一个外道弄得很难受,头痛脑胀,哎呀,非常不舒服。她说住在她旁边有一个外道搞的,做的邪法。她说她念大威德咒也不行,念什么也不行,弄得她焦头烂额,毫无办法。当然,这些外道,真的大威德咒他是害怕的。但是不晓得她怎么念的,我不知道了。一般说念大威德咒是可以顶得过的。

  那就是说,神通外道也有。你说要从神通的高下来判断教的正邪,这也不是一个标准。你说度众生靠神通,假使外道的神通比你大,那他度的众生更多,你就认输了。这一类心,“魔罗心”,是魔的心,不是真正佛道的心。

  “欲利智捷疾,多属外道心。”要想把法学好,能够辩论、聪明。“利智”,就是智慧很利,口才很快。佛教辩不辩论?佛教也辩论,佛教的辩论是为护持正法,外道的辩论就是为了达到他自己的目的,这个不一样。他希望自己要聪明,辩才要超过一切,这是他的要求。而佛教,因为针对他,也要学辩论,为了护持正法。所以说我们目的不在此,他们的目的在此。所以说要“利智捷疾”,以这个为目的的是外道心。那么我们检查,如果说修定也希望能够辩才无碍等等,而没有护持正法的心,那就是外道。这个要提高警惕。

  “希清净梵处,属色无色心。”假使希望清净的梵处、干净的地方——“梵”就是清净,没有男女的叫“梵”。你总是想清净的地方去住,这个心属于色界、无色界的心,比我们欲界当然是高一等,但并没有离开三界,还是有漏的。

  那么前面九种都是称为世间定,是不正的发心。为利养修禅是第一个,为名称是第二个,为眷属是第三个,要胜他的就是修罗,第四个,怖恶道第五个,善心安乐第六个,得势力自在第七个,利智捷疾第八个,清净梵处第九个。这九个都是不正的发心。当然也有比较好的,相对说,有些好一点,有些差一点。总的来说都是不正的,是有漏的。

  乙二 不正发心之过患

  无悲心正智 邪僻二边行 若住此心修 道之初步错

  知见愈超妙 距果路更遥

  为什么这个里面说它的坏处呢?就是“无悲心正智”。他们的发心都没有悲心,没有正智。“悲心”就是菩提,“正智”就是无我。这个人无我、法无我都是智慧。“悲”,就是菩提心,就是要度一切众生的悲心。

  “邪僻二边行”,“邪僻”就是两边。海公上师发挥8,邪僻就是犟性,你说不好,我偏偏这样子做。这样的人有没有?其实很多,你说这样子做不好的、不符合修行的,他说我偏偏这么做,你怎么办?我就是欢喜这样。这就是邪僻。本来是离开中道,“二边”,还要执着两边,这就叫邪僻。这样子离开中道,依邪僻的两边去做。为什么邪僻?没有正智,也没有悲心。

  “若住此心修,道之初步错。”以这样子的心去修,第一步就走错了。走错了之后,当然越走越糟糕。

  “知见愈超妙,距果路更遥。”你越是学得好,修得好,那么你因为发心不对,那就离开这个菩提的果更远。所以我们学法一样的,学法如果知见不正、发心不正,你学问再大,都是为了你自己的我执服务。你自己的知见不正的,但是你可以利用很多的经论为自己作辩护。很多人学得不太好的,也可能辩不过你。这样子做的话,为我执大魔服务。这些经论的目的是要证两个无我——人无我、法无我,而你却拿经论的话来为你的我执辩护。我执有,法执决定有。反过来为我执、法执来辩护,那你不是天成魔了。佛经里“天变成魔”,本来是好的,成了个魔。

  那就是即使你在佛教里学,或者是修定,只要知见不正,就越来越糟糕。你要成果成道,越来越远,你越是知见高,越是定修得好,离开你的果道更远,因为不正。这个也很简单,你的方向盘不正,马力再足,越走越远。方向盘正的,马力足是对的。你方向盘不正,你再苦行再努力学习,那你越学越糟糕,越修越糟糕。这是不正的。

  甲三 显正

  乙一 发无上大菩提心

  发心利他故 乐正等菩提

  那么真正的发心应该怎么办?“发心利他故,乐正等菩提”。这两句话我们是经常说的,也是海公上师经常教导的,是从《现观庄严论》里边取下来的。

  我们为什么要成佛?“正等菩提”。正等菩提,大慈大悲。这个“正”是大智,一切法自性空的智慧;“等”是平等,平等就是悲心,那就是世俗谛。一个是胜义谛,一个是世俗谛,这个正等的菩提——这是海公上师的发挥。当然还有三藐三菩提,另外的讲法,这里海公上师特别发挥,就是说真俗二谛的菩提。

  为什么要求这个菩提呢?“发心利他故”。目的是要利他,要圆满的利他,自己决定要证最高的果位。如果你证得低,能力不够,有一部分众生就利不,所以说我们真正的发心是为“利他故”才要求菩提,并不是说我成了佛之后,我恩施你一点救度你,跟这个上帝一样,是上帝的恩施,救你了。你不要求,我就不救你,就随便你去了。而我们的发心,因为自己因地上要发心度一切众生,要圆满这个愿的话,一定要自己的能力充实,就要求菩提。没有正等菩提,没有成佛,能力是有限的,度不了众生,度不完众生。所以说最圆满的发心,绝对是利他为先的,利他必定要自利,所以说自利利他,最高的圆满是成佛。所以不是为自己,是利他出发而达到自利的。“发心利他故,乐正等菩提。”

  乙二 发菩提心内容

  丙一 四弘誓愿

  未度者令度 未解令解脱 未安者令安 未证灭令证

  这四个是方式。怎样子度众生呢?就是怎么样子利他呢?没有度的使他得度,度什么?度苦海。他有什么苦的话,就使他离开这个苦。

  海公上师又提到说,很多人认为世间法也能度众生,去开医院,去做什么素菜馆,他的出发点都好,他说我开素菜馆子,可以使很多人少杀生,可以去吃素菜养生,也符合佛的要求。这好象也是很好,也是度众生的一个方式。但是海公上师认为这些都不是正规的做法、度的方式。我们正规的应当以法来度众生,并不是以世间的道来度众生。

  那么还有开医院,也是好事,你开个医院嘛,就可以度一切众生的病,但是身病治好,心病还没有治,心病不治的话,身病还要来,可能还越来越厉害,甚至于不但是身病,还要到地狱去受身苦。那么这些都是不究竟的度法。

  海公上师经常摆一个公案,他说有一个医院的院长九十多岁。海公上师到上海去,因为海公上师是大德高僧,他就经常去亲近海公上师。他就指,自己这里有两个金圈子,在他的肋骨上扣在那里。他修苦行,以前穿两个洞挂两个(5B)箍子。他以前是修苦行的一个出家人。后来主意打错,要利众生,他听了一些所谓现代人的宣传,说你们出家人都是坐在里边,什么好事都不干的,对社会没有利益,你应该做些对社会有利的事情。他就想,最有利的嘛,就是救人家的苦,开医院最好,他就动这个脑筋,开医院去了。

  开了医院之后,医院里边接触了很多人,护士小姐很多。他的医院是这样子的,佛教医院,和尚是办事员,当然医生是请来的,那么护士很多都是比丘尼,这样子搞了一个。我们一看就不对头了。他认为好象很现代化地度众生了。

  那么后来时间久了,他就还俗,他的太太就是原来的比丘尼。这样子糟糕,还了俗之后,因为他毕竟是培了很多福,以前苦行也修过,活到九十多岁。他么,对海公上师来,就经常到海公上师去,她大魔,她是大魔。你看我以前修的苦行,现在弄了一个在家人,什么都修不起来了。他说他香港还有个儿子,希望他将来出家等等。儿子出家么是他的事情,跟你不相干,他出不出家是他的事情了。他就是说上了世间的一套的当了。这就是你要去走世间上的利众生的道路,结果是自己堕落。

  所以说“未度者令度”,我们怎么度的方式一定要讲究一下。不要自己随便“顺世外道”这样去度。

  “未解令解脱”,没有解脱的使他解脱。

  “未安者令安” “安”,安稳,最大的安稳是涅槃。初步的就是说住在这个戒里边,能持戒的人能得一份的安稳。至少是少作恶业,将来不受苦,恶道的苦不去了。那么当下你们有护法神的保护,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安乐,一些危险的事情可以避免。真正的安稳是在无住涅槃。下手的方式,令众生住在戒中、律仪中。我们《上师供》经常念的“安住律仪涅槃中”。就是说初步是从律仪下手,最后是得到无上的涅槃。当然从律仪下手,中间还有戒定慧的层次,从戒下手,经过定,经过慧,那就证到最高的涅槃。

  “未证灭令证”,最高的就是证到无上的涅槃,使他能够证到。这就是说我们发菩提心要做的事情就是这些,那就是发菩提心就是这样子了。

  丙二 俗谛——修一切善

  宏愿无穷极

  前面四项是大愿,“未度者令度,未解令解脱,未安者令安,未证灭令证”——这四个大愿,也叫四弘誓愿。这个大愿无穷极,尽未来际,遍一切处,遍一切众生,要这么做。这些是世俗谛的“修一切善”。

  丙三 真谛——离一切相

  知愿无自性

  虽然拼命地做,而知道一切法都无自性,就是这么发宏愿度众生,也是没有自性,那就是不着两边。你执着度众生,如果有实在的众生可度,有实在的宏愿可以去发,不但是证不到涅槃,而且还会我慢贡高,又是产生回头路。而修行的目的是证空性,二空——补特伽罗空、法空。而你功德大了之后就会产生我慢,把我执更增强。所以你修功德不修空性的话,徒然是增长我慢,这个对佛教里面的路还是要反过去,越走越远的。

  我们经常看到持戒清净的脾气很大,什么人都看不顺眼,这个不持戒,那个不合威仪等等,就是批评人。就说你自己没有错的话,你这个我慢贡高就错了。我们学佛的目的,持戒是什么?要断烦恼,烦恼的根子是我执。你现在一个我执很大——我比你们高一等,我什么都对,你们什么都不对……这是我执的极端的表现,那跟修行证道是背道而驰的。那么你这个就是“天变为魔”,也是走一个反道去了。

  那么修定一样。定中得到一点点的好处,好象是人家没有的,一般凡夫没有的境界看到一点点就抬高自己,什么人都看不起,总认为自己是最高的。那也是我慢贡高的表现,等等。这就是说功德越大的人越要注意,不要起我慢。而能够不生我慢,非要知道空性不可。你不知空性,我慢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你尽管讲谦虚好,什么好,儒家也很讲谦虚,但是你真正有学问的人都有几分我慢。因为他不知空性,尽管你世间法圆融得很,但是空性没有,我慢是扫不完的。而佛教里边因为功德更大,比世间还大,那么戒定慧功德都会生我慢。学法也一样的。学了很多的法,辩论的时候滔滔不绝,学的书很多,引经据典,人家都不知道的你可以都翻出来。这样子我慢就大起来,我慢一大的话,又是背道而驰了。我们要求的是无我,你结果是大大的我,不是无我。

  所以在修功德的时候,一定要修空性,至少要观空性,“知愿无自性”。这两个合拢来,才功德圆满,否则就偏了。“宏愿无穷极”,一定要知道“知愿无自性”,这两个要同时进行。

  乙三 菩提心之胜利

  丙一 成就断德

  摧我慢大山 除极细习气

  “摧我慢大山”。这样子做有什么好处?我慢的大山可以摧掉了。单是拼命做、修功德,不知空性的话,我慢会高起来,不但是摧不了,还是越堆越高。那么这个一定要知空性,但是知道空性什么都不干了也不行的,这是走到另一个极端去,那么这是摧我慢大山。我慢大山可以把它摧掉,修佛法的人最容易产生我慢的,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

  “除极细习气”。烦恼要除掉,还要除习气。烦恼可以戒的方法除;习气没有定除不了。所以只有修定才能够把习气除掉。要摧我慢大山,要破极细的习气,这个要靠定。这是佛的功德里面的断德,断烦恼习气的。我慢是最大的烦恼。

  丙二 成就悲德

  方便不舍悲 修禅清净意

  “方便不舍悲”,“方便”就是说要有次第,佛教的里边不能离开次第,菩提道次第、密宗道次第等等。我们讲方便就是依次第,没有次第就不方便了。你要达到一个目的决定要依次第达到。小孩子你要他成一个大学问家,你必定要他从幼儿班学起,学到大学、研究生,最后考博士等等,他才是成一个学问家。你说小孩子养下来才五六岁,你把他送到研究院去,他根本就莫名其妙,打死他也不会成一个博士。这个没有次第嘛,不但没有成就,还害人。所以说一定要有次第,方便就是次第,离开次第没有方便。

  你这样子修的时候不舍悲,不要把悲心舍掉,自己拼命用功,不管人家。丛林里很多人,他自己关在房间里用功倒是蛮用功的,但是丛林的事情叫他去干也不干的,这个就是没有悲心了。我们学法的目的是护持正法,丛林是道场,就是住持正法的地方。你对现下的这个住持正法的地方不管,你什么“发心利他故,乐正等菩提”,不是骗人嘛?

  “修禅清净意”,“修禅”可以使我们的心意达到最高的清净的高度。因为你要断习气,烦恼是粗的,习气是最细的,没有深的定是断不掉了的。就是说真正修禅的好处就是能够不断地断烦恼习气。断了之后,我们的心就达到最高的清净了。这是修禅的,又要有悲心,又要有智慧,这样才达到最高的禅定的境界。

  这是发心的资粮。那就是说不管是修禅也好,修加行也好,哪怕你学法也好,都要问一问自己,到底是哪一个发心。智者大师的九个不正的发心,回去慢慢看,到底有没有挨的到哪一边去?那么正的发心我们是不是够那个格,这个都值得考虑的。

  我看初发心,你说完全的没有不正的心,完全是符合最正的那个发心的,恐怕不会很多。都是在修行当中慢慢磨炼、慢慢地拨正,使自己邪的不断去掉,正的不断培养,这样子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发心。不是说一天两天,书上一看就会达到这个效果的,这就是要下功夫的。所以我们这本书不是看的,是要修的。就是如何达到发心正,并不是说你看懂,我知道,这个是正,那个不正,这个解决不了问题。你知道这个正、不正,但是你做的还是不正,那有什么用?倒看人很会看,哎呀,你这个修禅你是为修罗心,你这个修禅是畜生心。尽是批评人家,不知道自己却已经是一无是处了。

  日常法师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时候,一开头就讲这个问题,不要把东西拿来看人家,发心是对照自己的。自己到底是发的什么心,哪个不正的慢慢地把它纠正过来,有一些正的赶快鼓励,多多地发扬,把它发挥得更完全,这是我们要做的。这功夫靠自己去下,人家不能加诸于人的。就是“心心相印”,并不是把我的心摆到你的心里去,你就成了佛,那是要自己根据佛的心,去慢慢的把自己的心净化,净化到跟佛差不多,最后是一模一样,这才是修行。那么“发心资粮”就是这样子了。

  三 内外圆满资粮

  “内外圆满资粮”《菩提道次第》讲得很多,我们也不必很广讲。但是也念过去,因为这也是一个修行的方式,不是知道的事情。你知道内五圆满、外五圆满,知道完了?……要经常地修,知道来之不易,那你才珍惜这一辈子的人身,才肯精进地去修行。你不去思惟修,听过了算数,那么“圆满”还是“圆满”,结果你圆满反而不圆满了。为什么?你不珍惜那个圆满,不圆满的事情就会去做,那么就反而糟蹋自己的这个资粮。所以“内外圆满资粮”在修定当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资粮,不能不说。

  甲一 内五种圆满

  乙一 善得人身

  善得人身难 丈夫根成就 或得女人身 非诸黄门等

  “善得人身”,得到圆满的人身,不是黄门等等的那些。

  “丈夫根成就”,“丈夫”是什么?非是男的叫丈夫,女中也有丈夫,就是有能力的、堪能修行的人叫丈夫。那么他的根成就。

  “或得女人身”,得了女人也可以修的,并不是说女人就不能修,女人要发了心,发了修行的坚定出离心的,那就是女中丈夫。

  根支不具的,是黄门这一类了。不是这一类那就是可以修行的人;如果说入了黄门这一类,那就是不能修行了。

  这里又很感叹泰国是个佛教国,但是却产生一种全世界没有的“人妖”的怪现象。这是黄门之类的,是人为的,不是天生的。自己的圆满人身他不知道修行。你不知道嘛?泰国里每一个人几乎都赶着出家的,该是知道修行的。但是偏偏“人妖”又出在泰国,其他的国家都没有,这是个怪现象。就是说有佛么必有魔,在佛教最盛的里边,最不好的现象也会出在这个里头。

  乙二 生处中国

  生圣处中国 四众贤善域 不堕篾戾车 边方邪见地

  生在“圣处”,有圣人居的地方。“中国”就是中心的地方,不一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凡有四众弟子的地方就是“中国”。

  “四众贤善域”,这个地方四众弟子都有。有“圣”有“贤”的那些地方,就是佛弟子能够修行教化的地方。

  “不堕篾戾车,边方邪见地。”不在边地下贱的地方。“篾戾车”就是边地下贱。“边方邪见地”也是这个意思,不是中国。“边方”就不是中国,就是没有四众弟子的地方,或者四众不全的地方。“邪见地”更糟糕,就是邪教通行的地方。有些地方是信邪教的,佛弟子去,不但是教化不了他,他还要害你的。

  以前海公上师藏地学法打印度回来。他去朝拜菩提道场的菩提树,去大礼拜,结果被那些外道下毒药,泻肚子,几乎丧命。但是他坚持,总算是胜过了。那就出了一些公案。他肚子泻得很厉害的时候,就想到要死掉,把他的东西,一个嘎寤要送给印度一个出家人。那个印度出家人住在菩提道场的,他说我碰到很多,很多人快死了,把东西送给我,等到好了又要回去了。他说我不要不要。这是海公上师亲身经历的事情。毕竟三宝加持,海公上师他胜过了这个泻肚子的境界。后来有一次,他顶大礼的时候昏倒在地,看到一个很高大的印度的和尚,他跑过来说:“啊!你很精进,将来你道场里边一打钟我就来。”就是“我来护法”,是罗汉化身。所以后来上师办近慈寺的时候,非常兴盛,就是有那些尊者护法。

  这是第二个,生在有四众游化的地方。

  乙三 诸根不缺

  不愚钝顽騃 盲聋喑哑等 不缺诸根支 解语能精勤

  “不愚钝顽騃”。不是那些天生低能的人,“愚钝”——顽固不化,还有傻瓜之类的、低能的那些人。

  “盲聋喑哑”,就是说五根不全。最近有封信,一个居士问,他说聋子能不能受三皈依?三皈依要亲自听到,传法师父的话要听清楚,意思要知道。他耳朵聋的,不能听的怎么办?他钻个空子,这样的人如果要学佛,他就方便——聋哑人打手势,你也打手势跟他说。当然真正的条件是不够。

  “不缺诸根支”,根支不缺,残疾的也不行。

  “解语能精勤”,能够解语,解语就是人家说话,能够分得清是非,好的话坏的话听得清楚。有的人就是糊涂,人家说了很多坏话,不好,不正的话,因为他们感情要好,听得津津有味;人家在劝他,以正规的佛教道理跟他说,他听不进去。这个是不解语。解语就是人家说的话分辨正确的,错误的能够知道。也就是闻法,你闻法的时候,善恶都不知道,你闻什么法?有的听到“一贯道”之类的相信得很,听到佛教的,这个我没有缘的,听不进去。

  前两天,这里来一个苏州居士,他的母亲是一贯道。孩子倒是佛教徒,跑上来求法、问法。他的母亲不但是不上来,连大师殿拜也不拜。她说这是藏地的,我不拜的。这个一贯道,这就是不解善恶语了。我说你好好劝她,她是你母亲,他说劝不进,她听不进去,不解善恶语。这样子人很危险,邪知邪见。如果这辈子过完了之后,生前改不了,下辈子的苦报是不可说。

  目犍连给人打死的公案也是——目犍连跟舍利弗到地狱去游化,碰到一个外道,他就跟他说他以前是印度的外道,收了很多弟子,他自己是邪见,搞错,在地狱受苦,希望他们两个圣者到人间去的时候,把他的弟子劝回来,说他的师父是搞错,受苦去了。结果,目犍连倒是好心,跑得来跟那些外道说,你们师父在地狱受苦,他叫你们赶快改个道,好好修佛法。结果他们的一个外道气得不得,你污蔑我们的师父,还要说什么他的师父在地狱受苦,拿起棍子就打,把目犍连打死,就是这个公案。这些人就没有办法了。信邪的人你要把他劝过来困难的,哪怕你真的事情、地狱的事情告诉他,他不相信的。

  不但要解善恶语,听了善法之后马上精进的修学,这才有诸根不缺这一条。

  乙四 无诸业障

  害父母罗汉 破僧出佛血 不已作当作 现生障登圣

  这是第四条,没有五无间罪。哪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这五条“不已作”,过去没有作过,现在也不会作,这样的人可以修行。

  如果你过去杀父,犯五无间罪的,这一辈子你是没有希望的,“障登圣”,就是说不能见道的,再修也是见不了道的,不能成圣者的。所以央掘摩罗他要杀母亲的时候,佛就赶快度他,再不度的话,母亲杀了之后,这一辈子他成阿罗汉就成问题,所以马上就去把他度了。母亲没有杀掉,总算他还是过去的善根,把那些以前的罪业都忏掉,成阿罗汉。那么有五无间罪就不行了。“现生障登圣”,有了五无间罪的人,或者是心里要想犯五无间罪的人,这些人,这辈子修行是不会成就的。

  乙五 正信不邪

  净心信佛说 法及毗奈耶 邪见背因果 恶法不生信

  这种就是有善根的,他心清净,凡是佛说的能够清净的心去接受下来,“法及毗奈耶”就是法跟戒律。这些佛说的法,佛说的律,他都能够清净的心去接受、信奉,而对那些邪见、背因果的话、那些恶的法听不进去。这是过去的善根。

  现在的人,就是邪见、背因果的听起来津津有味。佛说的东西,要他持戒,要不吃荤等等,呀!这个做得很难,不相信,相信了之后,自己受了捆缚,那还是信邪的好。邪的,将来也能升天,也能享受,而现在也不要受那么多的苦。那乐得去信邪的。这些人就没有善根。

  善根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过去培下来的。过去没有善因的话,见了那些事情,善的事情做不出来的。所以说我们能够净心信佛的,来受皈依的,来修法的,来出家的都是过去培了无量的福,佛面前培了无量的功德,才能够感到现在的报。那么可惜的是不要现在出了家,还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那就叫可惜。有的人出家之后还修气功的,虽然不多,但是也是有这样的人,那就是自己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三宝了。这是内的五个圆满,下边是外圆满。

  甲二 外五种圆满

  乙一 值佛出世

  经无量大劫 修难行苦行 二资粮圆满 成无上菩提

  这是碰到佛出世,我们说能够碰到佛出世当然是最好。假使没有佛出世,有佛的弟子能够证果证道,或者能够弘扬正法的碰到,也算一个外圆满。那么碰到邪师就糟糕,那就不圆满了。所以,最高的就是能够碰到佛。佛不是轻易而得的,“经无量大劫”,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修难行苦行”,整个的南阎浮提,没有一个地方不是释迦牟尼佛过去洒头目脑髓的地方。在每一个地方都修过极大的苦行,这样子得到的一个果。

  “二资粮圆满”,福德、智慧,这俩个资粮都全部圆满的,最后成了最高的三藐三菩提,这样的人出现,这是头等的大事,大的幸运了。碰到佛在世的人,是最有福的人。我们虽然没有碰到释迦佛亲自出现,但是他的等流的弟子,同样能够住持正法,能够弘扬正法,能够修证正法,这也是极大的福报。

  乙二 说十二分教

  经重颂记别 讽诵自因缘 喻本事本生 方广希论议

  “十二分教”——佛出世不一定说十二分教,也不一定说戒。过去七佛,不是每一尊佛都说十二部经的。 《律海十门》就有,只有过去的四尊佛才说三藏十二分教。也不是每一个佛都说广的比丘戒、别解脱戒。略戒说一个颂,人的根机利,不要说那么多就够了。对我们钝根众生来说,那些教法是必需的,而过去的佛却不是每一尊佛都说的。释迦牟尼佛就是慈悲我们的这些钝根众生,他是大慈大悲,三藏十二分教都说圆满,还要把戒律广说,对住持正法起了极大的作用。

  十二分教是:契经、重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论议,这十二分。

  “契经”,就是契机契理,上契佛的理、真如的理,下契众生的机,就是契经。契经,修多罗,又表示线。很多花放在桌子上,风一吹就吹掉。用线把它串起来,成一个花蔓,就吹不散了。佛说的话,把它串起来,成一个修多罗,契经。契机、契理,这里重点是“契机”。

  “重颂”,经说完,把意思再重新归纳一下,使我们可以记忆,再说个颂。或者说经的时候,有些众生迟到,没有到,那么佛悲愍他们,在经说完之后再说一个颂子,把意思都摄在里边。一方面便于摄持,再一方面后来的也可以听到,这是叫“重颂”。

  “记别”,造的善恶业,将来要感什么果,佛进行授记,《法华经》里的授记等等,这是有记别的。

  “讽颂”,“重颂”是讲了长行之后再作个颂,这个“讽颂”本身就是颂,没有长行的,叫“讽颂”。

  “自说”,有深妙的意思,弟子不知道,没有人请问,佛感到这个时候非说不可,就像《阿弥陀经》,不问自说。就是这些很重要的、深妙的意思的法,虽然没有弟子请,佛也是悲心,自己说——这是“自说”。

  “因缘”,说这个经有什么缘起,怎么样子造成的,造成佛说的因缘。

  “譬喻”,用世间那一些比较容易的话来表达这个法的深意。我们在因明里边,(6A)经常用喻,就是一个法的事情比较深,你会不到的话,来一个世间的比喻,你可以从这个地方比较浅近地可以会到这个深的道理了。

  “本事”、“本生”,“本事”就是讲过去的事情,“本生”讲现在的事情。

  “方广”就是广大地说,一切法的性相,前后次第等等。

  “希有”,那个方广中神通变化的希有 事情。

  “论议”,就是辨析法相的事情。

  总的经里边,分十二种。并不是十二部经,一本讲契经,一本讲重颂……,不是这个。经里边都含有十二个因素,就是佛说的十二分教。或者不是佛说的,由声闻弟子来宣传佛的十二分教。这都是属于外圆满的。不然除了佛说教,佛出世,就是佛在世的众生以外,其他的人,外圆满都没有了。那么相对的有佛的大弟子,有修有证的,来弘扬佛法,能够宣说十二分教的,也算外圆满。

  乙三 教法久住

  佛转正*轮 尔后经多时 正行正法具 次第作证理

  这是说佛的教法久住。佛说十二分教,他的弟子能够等流下去,依法随而行。“正行”是法随法行,依法能行;“正法”还完“具”,没有缺少。“次第”,按照这个法次第修证的,这个教法是圆满的。

  乙四 作证随转

  能证正法者 了知修学人 如所证随转 作教授教诫

  前面是弘扬正法。在弘扬正法时,他观察他的弟子,能够修证正法的人,有堪能性的,他就把自己所证的教给他,“教授教诫”,使他也能够证道。这就是证法。前面是教法住世,这是证法住世。教授教诫,在《俱舍》里边,教授是修善,教诫是止恶,那么各种各样的讲法都可以。

  乙五 他所哀愍

  他谓施主施 净命诸资具 衣食住病药 四缘不差违

  这是说修行的外缘条件不缺。“他所哀愍”,“他”就是施主,施主有供养的心,使你能够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不缺,能够好好地修行。“净命”,如法的得到养命。假使说施主不哀愍,没有悲心的话,他不供养你,那么你就要去求。求的时候,就会想一些手腕,不净的养命就会出来。因为你要求人家供养你,你是平平常常的普普通通一个人,人家不一定恭敬你,不一定供养你。你要装得与众不同,那就是装怪相。有的就是头发长长的,表示头陀行,穿破衣服等等,或者马路上坐起,或者人家进出的门口端坐,好象修定,这样子做给人家看。那么人家看这个人有德,就供养你。总之要想一些办法得利养的话,就会走邪命。 这样子就不能如法的修行了。我们要如法修行的话,清净养命是重要的,那就要有这些护法居士来护持道场,使修行的人不感到危机。

  我们现在算是条件很好的。我听他们上座师跟我说,近慈寺的时候,海公上师在近慈寺,是海公上师弘法最盛的时候,也会断粮,就是说吃饭的钱都没有了。那么怎么办?求护法。护法一求,下半天就会有人送来,这个是非常灵感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想到海公上师在世的时候,即使他那样子顺的时候,还有资源不够的时候。

  所以我们现在,虽然这个小道场,名气也不大,学的法也没有海公上师规模那么好。但是这一点还没碰到,我们还没有断过粮,我们的库房里存款用完的时候还没有。这个就是说,现在的护法菩萨,也包括那些居士,悲心很大,对我们是做极大的护持。那么我们要趁这个机会,好好地修行,不要辜负了。

  我在这里要说一下的,千万不要糟蹋,自己吃不下不要倒掉。倒掉之后,护法菩萨不高兴的。他花了很大气力给你护持那么多东西,吃的用的,你把它乱丢,衣服什么东西,好好的袜子、鞋到处扔,饭吃不完了到处丢,到处倒,这个你自己想想看,这个是不是符合修行的要求。恐怕福气搞完,自己心里就要起烦恼,就住不住,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要成佛,要积极大的福报,现在我们那么一点点福气还要糟蹋,你想想看,你成佛是遥遥无期,恐怕受苦的时间还很多了。这一点希望,当然不是大部分,个别极少数人,值得自己警惕自己。今天时间到,就讲到这里。

  第五讲

  《定道资粮颂》,昨天我们讲了“内外圆满资粮”。这个《菩提道次第》里讲过的,这里因为修定的需要,所以也摆在那里边。那么内外十个圆满,并不是说知道就是算数的,这个是要修的。怎么修呢?就是再再地串习,思惟,就是要刻念,把自己这个念头养成功。那么这样子有什么好处?修行不会退,决定要知道人身难得,能够碰到佛法。

  内的,要得到如量的身,既不是盲聋喑哑,又不是黄门这一些不能修行的人,也能够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也不是愚钝顽騃,生下来不聪明的、白痴、这一类低能的人。盲聋喑哑支分不具,不能接受佛法。还要能够解语,能够分别善恶,人家说了好的话,知道是好的,说不好的能知不好的。如果你善恶语不解的话,给你讲佛法你认为是坏事,给你讲坏话你认为好事,那就颠倒了。

  还要没有业障,如果有五无间罪的,不但是你已经做了的,心里有这些思想的,这些人这辈子不能登圣,就是不能见道,不能成道的。已经成了这个罪障的固然不要说,“不已作当作”,就是说,将来是有可能会做的,就是心里的状态是倾向于要干这个坏事的。那么这一类人,不能登圣,就是不能修行,不能成道的。就是表面上出家也好,皈依修行也好,没有效果的。

  最后,对佛说的法、律能够相信,有这个善根。佛说的话,我们怎么能相信?就是过去对佛说的话有信心,对佛说的话有经验,知道是对的,那么这辈子碰到佛说法,一听就欢喜,一听就相信。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居士,他到庙里来,见庙子就欢喜,看佛像也高兴,经书说的话,听了也欢喜,这些都是过去的善根所致。假使没有善根,听了这些话就会反对,毁谤,这些也是多见不鲜的。现在社会上那些听了佛说的话,他还要笑人家,哎哟,你们相信迷信……谤佛谤法的话都会说。这些是邪见。

  外圆满,能够碰到佛出世。假使没有佛出世的话,也有佛等流的大弟子住世。十二部经都有,教法在住世。“所证随转”,有这样的人,他知道能够堪忍证道的人,可以把法交给他,使他也证果证道。最后一个,生活有施主供养。这样子,就要条件圆满。这十个圆满并不是轻而易举得到的,也是过去培了很多善根,供养三宝,持戒等等,才能够感到这一辈子的内外的圆满。

  那么你经常去修,思惟,你知道这十个圆满现在我们基本上得到是很不容易,就不要错失这个机会了。一个人的一生并不很长,几十年。几十年里边,就是小孩子不懂事的时候,又占了很多年。在出家的来说,从小出家的并不是多数,一般中途出家或者年轻出家,那前面二十来年的时间,已经耽搁了。出了家之后,是不是一下子进道?他有的时候还要东转西转的,他也进不了门,又耽搁了很多年。假使你即使进了门,能修行,但是每天要睡眠,还要吃饭,大小便等等,夏天还要沐浴。还有一些人情的往来,有的时候害病,要睡在床上,这些要耽搁很多时间。等到老朽,学也学不进,修也修不动,这又耽搁了很多时间。真正能修能学的时间加起来并不多,一生里面没有多少年。如果你浑浑噩噩地混过去,等到年纪大之后,要学也学不进了。很多人就是年轻的时候不学,儒家也有,“老大徒伤悲”,老了之后,你再要学,学不进去了。

  修也一样的,某些祖师说,要修禅定,要精力充沛的时候修。等到老朽气衰,气脉要通就很困难。当然也不是绝对,胁尊者他八十岁能够证阿罗汉,三明六通,精通三藏,什么都完备。但是这样的人,历史上只有这么一个,这是他示现给我们看的,就是说老人不要灰心。真正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恐怕历史上很少很少,除了胁尊者之外,也没有听说第二个,八十岁出家能够证阿罗汉,三明六通,尽通三藏,这样的人,还没听说过。那就是说,要珍惜这有限的时间,抓紧时间修,不要再去混了。东混西混的话,错过了好的时候,以后再悔也来不及了。

  这个经常这样修,精进的心就会起来,同时不会退转。那么不是知道就算数,知道很简单,这个道理也不深,你去给一个老婆婆她讲,她也听得懂。但是要起作用,就是要经常思惟经常修。

  第一科把禅的种类分了一下。第二科,修禅的发心要辨正,邪的要去掉,正的要修起来。第三科,你要修定,要有圆满——内有圆满的身,外有圆满的环境。

  四 决定出离心资粮

  甲一 自求出离成就解脱

  这些都有了,真正要修禅定,决定要出离心的。没有出离心的,世间禅。世间禅跟出世禅的分别就在于你有没有菩提心、出离心。有菩提心、出离心,修什么禅都是出世间的无漏的。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那你修什么禅,你就是依了佛法禅修,也感的是世间禅的果。

  念佛也一样的,念佛本来生西方是无漏的,但是你求人天福报,你念了佛之后,求自己这辈子福气大、有钱、财多、长寿、身体健康、儿孙满堂。就是你求到,这个对生死有什么关系?这一辈子过了,下辈子又没有了。

  要知道,财就是毒蛇,财来了之后,有很多的麻烦事情要来。盗贼要来偷,要来抢,人家亲戚朋友要来借,自己要挥霍乱用,碰到一些王难的时候还要把你没收,自己经常要花工夫去理财,做生意的更要花很大功夫去料理他的这些业务。那都是辛苦的事情,对修行不利。这样子去搞了你还修什么行呢?

  有一个居士给我写信,他说他本来是上班的,现在有一个工作,就是推销什么,他说他有路,问我好不好。我说你自己看么,你看对修行有利就好,不利就不好了。他说怎么不利?我说你上班,八小时回来就没有事,你搞你的。你要推销的话,你晚上还要动脑筋,哪个人可以卖出去,什么货,什么时候跟哪个联系,你一天到晚动脑筋,你还能修了?钱多了没有用,钱多了你能干啥呢?结果他说懂了懂了。懂了嘛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放下了。

  反正现在的人都是看钱,你只要有钱给他,什么都不怕,拼命也敢的。是不是对修行有利?要重视这一点,就要把前面的内外资粮圆满经常修,不要问的,自己就放下了。这个钱有什么可贵呢?人身得到,佛法的中国也生到,业障也没有,信心也有,生活的条件也有,你还不修你干啥?所以这就要有一点道心了。有些问题也不要问的。没有道心,就是这个问题给你指好,你其他问题又犹豫不决,又来了。有了道心之后,一切从道的利益出发,就不要问人家,自己可以决定的。

  乙一 标涅槃为上

  决定出离心 涅槃为上首 不因引他信 远利养名称

  前面的一些修行条件有了之后,真正修定,那一定要有出离心,最起码要有出离心。出离心感声闻果,菩提心感佛果。出离心是基本的,菩提心也是建筑在出离心上面的;个人出离三界的苦是出离心,要度尽一切众生都出三界的苦,这就是菩提心了。所以说,离开出离心也就谈不上菩提心,有了出离心,菩提心也能够容易地生起来。

  “决定出离心,涅槃为上首”。我们要求出离,出离什么?出离三恶道,这是最初的出离。出离人天,往色无色界去,也是个出离。色无色界也不安稳,再要往上出离,出三界。这个是真的出离,就是说“涅槃为上首”。不以上面的人天为目的,就是前面的世间禅,忻上厌下,因为上边好,就层层往上边升,这个并不是出离的。真正的出离,“涅槃为上首”,以涅槃为我们的最终目标。这个将来是要证涅槃的,这个涅槃当然不一定是声闻涅槃,佛的无住涅槃也包在里头。以追求涅槃为最高目的,这个就是出离心。而且要生起决定的心。

  “不因引他信”,我们修定的目的,并不是说要引人家相信。很多人就是说,他对弘法感兴趣,也有这个愿,希望正法能够遍传到一切有情。但是他的方式方法,总认为要有一些惊人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才可能起效果,所以,一般都想到神通方面去了。修定的目的,以得到一些通,以神通来引他生信。前面讲过的,发心是不正的。修的目的是为了涅槃,一切众生都要住涅槃,是这个目的。

  那么不但是这样子的,或者你是自己装模作样地修定,使人家恭敬你,那个更不好了。“远利养名称”,修定的目标,绝对不是为了名称利养。这个人得定,这个人修定的,老禅和子,大家恭敬,这是世间上的常情了。但是我们的目标不是为这个,为了人家的恭敬供养就去修定。修定的目标是涅槃。这个前面就给你指出,不能要下边的那一些。

  乙二 根本乘五道

  那么如何是走向涅槃的道路呢?一般就是五道。

  丙一 资粮道

  知世苦无常 满欲溺更深 远离众愦闹 障盖恶寻思

  此等善思惟 得思所成智 由此殷重行 得修所成智

  “知世苦无常”,最起码的要知道这个世间是苦的,无常的。四谛是不能离开的,四谛里边,苦谛就是无常、苦、空、无我,空、无我是高一点,一般人还不能达到这个高度。假使说无常跟苦,一般是能够理解的。尤其是无常,你懂一点科学常识的都能知道,一切法都在转变,不断地在转化,无常的。

  那么无常,就是苦了。世间上的事情,人都希望能够常驻,那就是得到快乐永远。像秦始皇一样,妄想皇帝做一万世,他自己要长寿不死,要求灵芝草。他这个愿望是好,但这个是达不到的,总是要无常的。你越是要追求常,无常还快一些,因为你手腕不正当了。秦始皇四十多岁就死掉了。一般人,像他那么色力强的,应当是活长寿,可是他杀生太多,四十多岁就死在路上,车子里死掉了。因为他死掉,关系很大,不敢报丧,结果里边发臭,烂掉了还没有下葬。那就是果报的问题,他做的恶事太多。那么无常。

  这些知道之后,那么你出离心的气味就有了。如果你对世间感到不是苦,也感到可以长久,那么保证你出离心生不起的。

  “满欲溺更深”,一般人对世界上的苦苦是认得到的,贫穷,疾病,短命,或者遭人家轻贱,那么他感到是苦了。但是你满足,又长寿,又健康,发财又多,地位又高,名声又大,这个就认为是快乐,他对这个不厌离。对这方面要特别注意。“满欲溺更深”,你满欲的话,就是满足你的欲望的话,“溺”,就是说,堕落下去,“更深”。“世间满足深险罪业坑”,就是《五字真言》那句话。世间上你满了愿,一般人就是很满足,他信佛的目的就是为这个,世间满愿。但是不知道这是很深的、很险的一个坑,欲满了之后决定要造罪,你要享受,哪有不造罪的?你造了很多罪,将来的果报还是得你自己受了。 穷人要造罪,他一个是条件不够,再一个,他也胆小一点。那么几方面来说,他造不了大罪,除非是亡命之徒,杀人放火,抢东西,这个是另外的了。一般安分守己的穷人,他的能力有限,大罪造不出来。他因为没有地位,害怕,不敢做坏事,那么造罪也少一些。有钱有财有势的,胆子又大,条件又好,要做坏事都很容易,那么他堕落就很容易了。那些做大官的,开始的时候,在奋斗的时候,没有上高位子的时候,都兢兢业业地为这个事业而奋斗,等到位子一高了之后,地位高了,他的权利大了,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会做。

  “远离众愦闹”,心里边的不清静,就是“愦”;外境的不清静,“闹”。内的外的这两个都要远离。内就是五盖那些烦恼;外边的,五欲,闹市里面的色声香味触。

  我们在澳洲的时候,有个地方他们叫红灯区,红灯嘛就是禁,禁区了。说禁区,实际上是故意拿禁区来引诱人进去的,里边都是那个下流不堪的事情,做那些事情的,这个在海外好象是很公开。我们国内,毕竟不能公开这么做了。所以说中国人,不管你是怎么样,总之精神文明,是高于海外的。这个我们倒是看了感到确实有我们的胜处。

  “障盖恶寻思”,“盖”,是五盖。“障”是业障、烦恼障、所知障、报障。

  报障就是前面的这个不圆满:生在盲聋喑哑(残废、根支不具),生在边地,等等。蔑戾车,一般说是边地下贱。实际上蔑戾车是印度的一种外道,这个外道,他的教条极严格,邪见极深,不可引转的,就是不容易把他们劝回来的。他们教条严格,把他紧紧地箍在他们的外道里边。你想要劝他,劝不出来的。我们说“一贯道”也是的。“一贯道”他们一般是在进道之前要发誓的,假使你说把他的秘密泄漏了之后,就要五雷轰身,天上的雷把自己炸死的。他发了这个愿,所以他什么话都不泄漏的,保密的。像这些人就不可引转,不可教化。这是“障”。

  “盖”就是五盖,欲贪(欲界的贪欲,就是男女之贪),还有瞋恚、昏沉掉举、睡眠恶作、疑,这五个盖。这五盖是把我们盖住,不能得到上面的清净的。把“五盖”除掉,才能证初禅。五盖不除,永远在欲界里边。

  “恶寻思”,那就是不好的寻思,不死、亲里、国土那些想法。就是修定的时候,一些不好的妄想了。一般修定的时候,要想家乡,想亲属,或者想自己如何能够不死掉了等等。这些都是恶寻思,与道不相应的。

  那么想家乡,一般说家里脱离久了,去探探亲,也不是坏事了。海公上师也分析他自己,他说到了藏地之后学了很多法,他就想回到汉地来弘法,这个念头表面上看来是很好,但是他自己严格要求,他就说在这个念头里边也有家乡的寻思在里边。你为什么不到外地去弘法,一定要回汉地弘法?是不是汉地绝对需要?当然汉地也需要,但是整个世界上都需要,为什么你要回汉地?那就是他自己分析有家乡念在里头。

  宗大师是标准没有亲里寻思。宗大师,大家知道,他从小七岁就跟了敦珠仁钦出家,那是在青海。到十七岁左右,师父就送他到藏地去学法,因为知道他是一个大器,他就到藏地的佛教中心地方去学,学了之后就一直没有回过青海。他在外边弘法利生,事情很忙,没有空的时间,他的母亲再再地想他回去。小孩子七岁就出家,十七岁就远离家乡。他的母亲,从年轻守到年老,最后头发都白,八十多岁。她看他几次不回去,她就下了决心,把头发剪一撮下来,写一封信。她说你的母亲,年纪这么大,希望你至少回来看一下,死也甘心,就是死也瞑目。否则的话,从小出去了,中间从来没回过一次,心放不下。宗大师,也有悲心,也想还是要去一次,东西收拾好了。但是其他的法事很多,他就最后下决心,还是不去。为法要紧,个人的感情是第二。那么他就自己画一幅像,写一封信托人带去。就是跟她说,你的儿子回来了。(6B)

  那个侍者就去了,到了他母亲那里,他说,你的儿子回来了。她说在哪里?他就把画打开来,画是宗大师自己画的,又加了他的神通。这个画一打开,一个宗大师的像,开口叫“阿妈”。叫了,她的母亲就很感动。她说我的儿子,虽然在外边走了几十年,毕竟修行成就,那我不要去打扰他。她自己也很安慰,自己一个孩子能够得了大成就,这个也是极大的光荣。宗大师,另外又写一篇最略的《摄颂》交给他母亲,因为年纪大了,《广论》、《略论》都修不起,就是《摄颂》,最简单的,交给她修。

  那么就是说“亲里觉”,该怎么对待,宗大师,海公上师,都是这样子的。我们自己不要一动念头就要回去一次,一动念头就回去一次。探亲,当然,我们前面说过的,烦恼大家知道不对,习气,一般就是人情。你说每一年探亲假,国家都规定有,好象人之常情,父母要探一探。当然,你干的事情一般性的、放得下的,探一探也可以。但是正在你弘法利生的时候,你走不开的时候,为法正在忙的时候,探亲就不是一个重点,不是重事了。你可去可不去,不去还好一些。我们出家人,对俗家越少去越好。去了之后很多人跟我反映,到家里去,坐立不安,什么都不一样,衣服穿的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想的东西也不一样,说的话也不一样,话不投机。跟家里的人谈不上路的,那么还是赶快走,爽快一些。如果你感到回家之后很舒服,吃得好,睡得好,讲的话都正是中自己的心怀的,那你这个人还俗差不多,已经靠不住了。所以说真正的出家的人并不希望经常回家去,回家去并不是好事情了。因为父母年纪大,或者是想念得过分,回去看看,这也是孝顺,也可以。如果没有这些要求,不去为好。

  那么这一些东西要善思惟,就是要认识那些障、那些盖。自己盖来了还不知道,障来了还不知道,还以为很好。尤其是烦恼障,碰到一些顺的环境,他还感到很幸福,有这么样子的环境来了,也不知道这个就是你修行的一个大大的障碍。这个环境来了,你修行是搞不成的了。尤其是男女,五欲,饮食。

  饮食太好了也不行的,饮食太好,你就一天到晚就吃好的去。

  以前我们在丛林里边,那些老比丘们,经常跟我们说很多人修行,一辈子在丛林里边,因为过去的人是根器都比较好,都不乱跑,对于那个男女的事基本上是隔绝的,也不随便勾引女居士说话了什么,这一方面是几乎隔绝了。但是这个烦恼心就从另一方面发展,讲究吃。过去一般的丛林对持午是不太重视的,这些老的就一天到晚做小锅了。这一下弄什么,下一次又想什么名堂,吃这个,吃那个,就把他的兴趣都投入于饮食方面去,这也是个障道的事情。

  我们说烦恼在心里面是要变化的:这方面堵掉,那方面发展;那方面堵掉,它这一方面又发展去了。要把它降伏,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那么我们要善思惟,知道这个漏洞也是不好的,那一方面也是不对的,那这样子,才能够制止它了。如果你这一方止住,那一方随他去,那是不行的。

  “此等善思惟,得思所成智。”多方面的思惟,多思惟,经过多思惟之后,能够成“思所成智”,就是思慧。

  我们说慧有三种。闻慧,闻慧是听了经或者看了经书,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个认识只停留于表面上的,和我们的思想行动还没有挂起钩来,只知道这是对的。你如果停留在这里,就是海公上师说的,“水瓢上写账”,把账写在水瓢上,水一舀的话,这个账就没有了,就冲掉了,那就是说没有力量的。

  那么思慧,经常去思惟,结合自己的思想,思想上就得到决定,碰到事情来,该怎么做,有这个警觉心,所以说思慧是思惟成的。

  那么你如果再进一步,行动上能够完全贯彻这个道理,再结合定的力量就是修,修所成慧,随时随地可以运用出来了。

  这是三层,在“思所成智”,在我们行动上已经能够产生一点力量了。

  “由此殷重行,得修所成智”。“殷重”,认真的再去修。“修所成智”,一般是得了定之后才有。得了定之后,那你出定之后,基本上就在这个框框里边,不会超越了。

  孔夫子讲他的学历:七十以后“随心所欲不逾矩”。心里要想的东西,都不超出这个道德的范围,那就是说,他的心已经就范,整个的心就在正道上了。随心所欲,不管你想什么,都没有超过这个道了。那么我们得了定之后,就能得到这个。没有得定之前,随心所欲就犯规矩,因为我们还是在烦恼里边,随心所欲随了烦恼走,那想的都是非非的事情。得了定之后,烦恼降伏,那你随心所欲都在道念里头了。所以说,儒家的很高的境界,如果在佛教里边说,年轻人也达得到,只要道共戒、定共戒得到之后,就可以在这个里边。孔夫子他也下了一辈子功夫,到七十岁才达到这个境界。那你如果佛教的话,你从小修行,如果你是善根好的,二十来岁就可以达到。这也可以说佛教的高超了。

  所以说,开始要把这些道理知道,知道是闻所成慧;然后加上善思惟,结合自己的思想,把它深刻地印下去,那就得到一个力量,对事情能够以决定的心去应付,这是思所成慧;那么再这样子加功下去,再得“修所成智”,修慧得到之后,就安住于道中,就不会乱走了。得了定嘛,我们的目的也是得定了。那么这三个慧里边,从闻到思,是趋向定的,从思惟再进入,那就是“修所成智”。

  那么这里边我们又牵涉到一个问题。有的人对黄教的念诵感到多余,不想多念。我们说闻的时候不能离开文字的,思的时候是半离文字半依文字,修的时候脱离文字的。如果你达到修的境界,根本就不要文字,也不要念仪轨,本身就在定中,就修起来了。假使你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的时候,你就得要仪轨,没有仪轨你就是没有轨道了。我们拿飞机来说,飞机起飞的时候一定要跑道的,有轨道的,但是你到了升空之后,还没有离开这个城市,高度还不太高的时候,你要避开房屋。真正达到八千米以上,一万米,那个高度的时候,高山也碰你不到,那你是随心所欲,没有障碍的。

  修行也这样子的,一开始下手你说我不要文字,那你抓什么呢?你抓的东西还是文字,你把好的文字丢掉,去抓差的文字,有什么好?禅宗不立文字,话头是不是文字?哪怕你数一个帐,打一个咳嗽,这也是概念,概念也就是文字,并没有绝对离文字的。“离言说绝思惟”,这是内证的境界,你要表示于人,都离不开文字、表相,所以这就是方式不同而已。而有的人,偏偏佛说的不要,就拣那些一般性的,我看看也不是很聪明。禅宗的方式,因为佛说的他都知道,在这里边套不出消息来,才能用其他的方式来给你通进去。你现在什么都没有的人,佛说的东西不要,那不是很愚痴吗?

  丙二 加行道

  见生死过失 见涅槃功胜 发真正胜解 入诸谛现观

  开始说世间苦、无常,这是佛的教诫。那你要继续下去,要靠你的信心,对佛有信心,佛说的话决定是真的,我信下去,世间是苦。到底是不是苦,你还得要经验上去锻炼了。有的时候看到人家享受,什么都是顺缘,还感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太苦的嘛,还有这个不苦的。那么你在这个时候,“见生死过失”。你在修行的经验上真正的生死的过失能够看到,涅槃的功德也看到,这个时候“发真正胜解”,“真正”,真的,不错的;“胜解”,决定的解,决定的理解了。这个胜解生起来。开始凭我们的信心来的。

  在这里,海公上师分了五道了。“知世苦无常”,这是资粮道,就是闻慧,从佛的教诫里边知道世间是苦的、无常的。“满欲溺更深”,“世间满足深险罪业坑”等等,那么也是勉强地就是远离那些愦闹,那么这些五盖,寻思除掉。一直到“得修所成智”,这个是加行道了。得了修所成智,“见生死过失”,那是在定中,得了定里边,他的认识就深刻了。“见生死过失”,属于加行道的,见涅槃的功德。我们只听到个“涅槃”,到底涅槃啥东西不知道。在加行道,涅槃功德能够有点消息,至少涅槃是个怎么东西,大概有点数了。这样子,你才能够生起真正的胜解,决定不疑的理解生起来了。

  我们现在资粮道的人,今天给你讲经,你说,对对对。明天来一个人跟你说了一通世间五欲,拉你去吃馆子,又去跳舞厅,你也糊里糊涂跟起走了。并不是说的笑话,很多居士,受了五戒,他在这里道念很好,回到他的单位去、家里去,就糊涂,酒馆子跳舞厅都去,甚至犯戒,他们都写信来跟我说了。这就是说,还没有到资粮道的地位了。到资粮道地位,自己的真正的胜解,不错,真的不错的这个决定的胜解的生起,那不可扭转,人家这么劝,不会听他的话。

  丙三 见道

  证有学解脱 亦称云见道

  “入诸谛现观”,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四谛十六行观,已经抄过的,就是见道了。见道的时候,十六行观,四谛的道理看透,不但苦谛的道理知道,苦集灭道的道理都知道,这个就是见道了。

  “证有学解脱”,有学是这个圣者,见道是登了圣者的地位,因为无漏的“忍”,无漏的“智”出现,苦法忍、苦法智都是无漏法了。这个无漏的慧生起之后,就证得圣者的地位,得圣了。

  我们前面说的“四谛十六行观”,有人提个问题:“什么是有学的智见?”那是前头的,有学智见,就是有学的圣者认识到的东西,就是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就这些,这个十六行观的前面的十五个,见道的十五刹那都是见道的智见。他能够看到三界的苦:看到欲界的苦,也看到上二界的苦;看到欲界的集,看到上二界的集;乃至灭道都看到,这是有学的智见。

  有学智见有,也有它的解脱,有学,就是说证了道之后,三恶道是不会去,除非你是菩萨示现,三恶道去度生,如果你不是示现,跟你业报的话,不要说是见道,就算是得了上忍之后,暖顶忍这个忍,忍分三品,上中下,得了上忍的时候,恶道就已经不去,再不会到恶道去了。所以我们要真正说保险,我们三恶道绝对不去的话,单持个五戒,持得干净的话,只能保证你下一辈子不去。下一辈子你是什么人,生在什么地方,信不信佛,都不知道。下一辈子造了业之后还得要去的,以前的业还没有报销。正因为你这一辈子五戒持得好,下一生是生人天,这是决定的。但是过去的业,恶道的业并没有因此消掉,下一辈子的人天果报受完之后,以后恶道的果成熟,还是要去的。那么真正你说永远不要去的时候,就赶快见道,见了道之后,再也不会去了。除非你是要度众生,自己愿意去就去,像地藏菩萨一样,他是地狱去的。他以菩萨的地位去,不是受苦去的,是救人去的。就像《二十唯识》里的那些乌铁狗那些狱卒,他们不是受苦去的,他是惩罚罪人那些非有情的东西。那么菩萨去,他是有情,也不是惩罚他们,是救度他们去的,那个就当然不受苦了。

  “证有学解脱”,有学解脱是把那些八十八使的烦恼都除掉,再不会被这些烦恼所捆起来,解脱,也解脱恶道,在事上解脱恶道的苦,也就是见道,这时候就见道了。

  资粮道,就是“知世苦无常”开始,加行道“见生死过患”,这是已经深了一步了。“入诸谛现观”是见道了,“亦称云见道”,这是到见道为止。

  丙四 修道

  由是长加功

  “由是长加功”,修道,“证无学解脱”,无学道。这是五道。那么这个我们前面都讲过,很容易讲了。见道之后,八十八使断掉,“长加功”,迷理的烦恼,还有八十一品,把这八十一品烦恼,一品一品断,断到八十品,这是修道。

  丙五 无学道

  证无学解脱

  最后金刚喻定,最后一品断了之后,进入无学道。这是“证无学解脱”。无学解脱,不但是烦恼解脱,三界的苦也解脱了。“不受后有”,“我生已尽,烦恼已断”,再也不来三界受苦,这是无学解脱,这是二乘的了。大乘的无学解脱更高,它后头还有。

  那么是前面是解脱道,自利的;下面利他的,菩提道。从“决定出离心”一直到“证无学解脱”,这是自利的解脱道。

  甲二 度他出离圆满菩提

  乙一 显利他功德

  以此为人说 是名饶益他

  下面是利他的菩提道,这个都没离开菩提道次第。

  “以此为人说”,把自己修行的功德给人家说,劝人家修,这叫饶益他,就是利他。自己没有修行功德的话,你说什么呢?你也利不了人,所以要利人决定要先自利。自利没有,谈利人谈不上。有的人世间上利人,他也知道自己欢喜什么叫人家也欢喜什么。我记得在年轻的时候,我父亲的一个学生,他是大学生,应当是很好的。但是这个学生不太规矩,他自己去上妓院,他感到很有趣,他要劝人家去,这个是利他吗?害他。因为他标准没有,他认为这个很好玩,对他很有利,实际上对他有害了。

  真正自己得到自利之后,再去为人说,这是饶益、利他了。所以利他不能离开自利,没有自利的话,你去利他是害他了。像这些世俗上的人,财色名食睡,他自己欢喜,也叫人家去享受,不是害他是干什么呢?

  “以此为人说,是名饶益他”,这是菩提道的总说,菩提道也分五道。

  乙二 大乘五位

  丙一 资粮位

  以此作闻思 是名饶益自

  自己先是要自利,“以此”,前面的那些东西,“闻思”就是自己饶益自己,资粮道。

  丙二 加行位

  以真修实践 是建立正法

  这是加行道。开头闻思的阶段,是资粮道。那么你真正修行,得了定以后,“真修实践”,正法也就靠这个建立起来。单是嘴里说没有用,还得要行持,那么加行位就产生这个功能了。

  丙三 通达位

  是供养如来

  见道。我们说见道是一个很特殊的一个地位,前半截,无始以来都是有漏道,从见道以后,后半截全部是无漏道。这是一个转折点,见道是从有漏到无漏的转折点,是最难得的一个点。证了见道之后,以后是顺了到无学道是不困难了。从有漏道要转成无漏道,这是从来没有同类因的。一切事情,以前做过的你要再做很容易,从来没有做过的,这一次要做成功,就是从来是有漏的,这次无漏的事情出现,成功,见道,那是极困难的,你这个极困难的东西,证到,是法供养,供养如来,这个供养如来,也就是见道。真正的供养如来,是以见道的功德来供养如来,是最使佛欢喜的,这是供养如来,所以说见道的功德极大。

  丙四 修习位

  亦自证大乐

  你修道的时候,也可以证到道跟定里的乐,定里边有他的乐趣,道里边更有它的乐趣。如果道里边没有乐的话,大家修道何苦?自己找苦吃嘛。我们解脱的乐远远超过这个世间的乐。

  定公上师以前在金刚道场的时候,经常说这个话:世间之人,以男女之乐为最高,但是他不知道初禅的乐,远远胜过男女之乐。如果初禅的乐没有那么微妙的话,一般人也就永远脱离不了这个世间的五欲,男女之欲脱离不开,正因为还有比它殊胜的,才有那些高人可以放下那些低微的、下流的男女的欲乐,来追求高尚的定乐。“离生喜乐”,“定生喜乐”,这个乐是远远超过粗的那个欲界的乐了。所以说定里边有乐,而道中更有乐。什么乐?解脱的大乐。真正得涅槃是常乐我净,这个乐是不可说的乐。世间的苦乐相对的乐远远不是那么回事。

  丙五 究竟位

  离众苦边际 寂然永清凉 得二空无我 是究竟解脱

  常乐我净的大乐,真正证到圆满的时候,就是成佛了。

  “离众苦边际”,那个时候,就一切苦,连边边都没有,超越这个苦,连边都超过,那就究竟道,就是成佛的位了。

  “寂然永清凉”。“寂然”就是说,一切烦恼的业障的热的烧的苦,全部熄灭,寂静,最极寂静的境界,永远是清凉的,再也没有烦恼的热所逼害。烦恼的热解脱之后,我们果上,大三灾小三灾,也永远找不到我们头上来了。

  最近有传言灾难要来(指讲经时传言),上海一个居士他说要逃到什么山上,这个佛教的书没有好好看过。那个琉璃王杀释种的时候,你怎么逃呢?目犍连拿钵把他们升到天上去,你直升飞机上去,他还是死掉了。有那个业报的话,神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逃难更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以共业来改善不好的业,这才是解决的办法。

  这个地方就是说,证到涅槃,是“永清凉”,一切三灾,外面的三灾,内面的焱,全部都熄灭,是最大的清凉了。

  “得二空无我,是究竟解脱。”得了“二空无我”,补特伽罗空和法空,这两个都是无我,补特伽罗无我跟那个法无我了。证到这个,“究竟解脱”,这个解脱到最究竟的了。这是成佛的解脱,得大自在,一切自在,再没有什么东西把你捆住了。

  那么前面讲的出离心,后面“以此为人说”,实际上也就是菩提心,已经带了讲了。就是菩提心这个字眼没有标出来,而讲的东西,是大乘的五道,这是海公上师自己亲自批的。前面是根本乘的五道,后面是大乘的五道。那么前面的两个道也是遥相呼应的,前面讲了个根本乘五道,大乘的五道,这里又是再来一次,而说的大同小异。

  我们要修无漏定的时候,决定不能少的一个资粮,就是出离心。出离心的扩大,为人说,饶益他,那就是菩提心了。所以说这个出离心是最根本的,菩提心是它的上层建筑了。这两个东西,无漏的出世定,是不能少的,一定要把这个树立起来,然后才能真正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定。这还是发心的资粮,还有行动,行动就是戒。真正要得定,除了发心之外,就是从身口下手,那就是依戒律下手。

  五 戒律仪资粮

  从戒下手,一直到后面正知资粮,开头是修念;把念修成,再修知;知修成,再能够精进地不放逸,那定就在手掌之中了。正念有,正知也有,再能够精进的话,决定得定。

  如果你念都没有修起来,正知也没有,那又懈怠,当然得不到定,那么你肯精进,没有正知正念,也得不到定。或者是得一个魔加持的定,不好的定。没有正知正念,这个定得到了也不是好定,那么实际说真正定也得不到。那么正知正念两个东西,也不能少一个。有正念没有正知,也不能得定。所以说你要真正要得定,正知正念不放逸,这三个东西一定要拿稳了。

  正知正念打开了有什么东西呢?正念里边讲了很多,从戒下手,这些都是正念。我们从别解脱戒里边下手,能够在事上起用,这个就是正念开始引起,如何应用,正念就现在开始学,那么这个慢慢上去,一点点上去了。从《定道资粮》也好,《禅定品》也好,大家可以去翻一翻嘛:要得定的一些前行的条件,都是讲戒,而且讲得极细。一般的戒条还不够,不能入定的,要戒律仪进了根律仪,根律仪进了意根律仪,意不乱动,念就修成功,用正知把它坚持住,不要乱动的话,再加不放逸,定决定能得到。

  那么这个戒律仪,从粗的下手,身语把它防到,身语防好之后,心就不乱跑了。心然后把它能够纳入轨道,要它想什么就想什么,那定就来了。

  如果我们自己身语都掌不住,在这个蒲团上,坐了半个小时来不及要外面跑一跑的话,你想得定,还早得很。你身样子都坐不长的,你怎么定得下来。

  海公上师经常强调,身定而后心定,事定然后是心定。这个就是说,事相、身都能够定下来,才说心得定的话。安居也如此,三个月,定下来了,天垮下来了也不动的。一点风吹草动,来不及就跑了,那你定还早的很。要磨练定,从事上自己去看,观察自己,是不是有一点定力,就在初步的事上看。

  (7A)我在南普陀碰到印顺法师过去同班级的同学,他说印顺法师在年轻的时候,他看书可以从早上吃了早饭一直看到午饭,要吃饭了才起来,他站也不站起来的,就是拼命地看,一股劲地看。这个就是看的里边三摩地已经有一点,定的力量有一点了。如果你定不住的话,至少眼睛东看西看要看一看,或者坐了一会儿难过,出去跑一圈才回来。他可以不动,这是他的定力。他的闻思的功夫是可以惊人的,他这时年纪八十多岁了。我到澳洲的时候,因为我去的那个寺院是他的弟子开的寺院,有人就谈起他的功德:问他一个问题,他可以把藏经里边第几页哪一行,亲手翻给你看,这里去找,这个资料在这里,有那么强的记忆力。年纪八十多,还可以记得那么多,这个是惊人的,可以说,那是他下了功夫来的。那么这是闻思的功夫,如果你定中的功夫再下的话,那就更大的不思议的事情就会出来。

  甲一 律仪总纲

  乙一 不亏戒本

  不亏身语业 无缺不穿漏 止持心明了 精密作守护

  “不亏身语业,无缺不穿漏。”戒律是只制身语的,别解脱戒重在身语。

  这也是一个次第,你先不把身语管好,马上要你心管起来,你怎么管得住?这个心猿意马从来是停不下来的,你把身先定下来,然后心才能够慢慢地归槽,你身先是乱的,你要把心归槽,那是不可得。

  所以说要把身语的事情做好,那个身语七支,就是杀、盗、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这个粗的坏事情,乱动的,把它息下来,初步地得到一个稳定。

  戒的目的,我们内部讲过一次,戒的总的一个原则性是不恼害他,乃至不恼害一切有情。不要说根本戒——别解脱戒是二乘,就好象是不利众生的。哪一条戒总的原则都是不恼害他人。偷东西就是恼害他人,杀人更恼害他人,淫欲更恼害他,她的丈夫要生气的,对她自己也不利,下恶道的,都是恼害人家了。

  所以说真正的戒,别解脱戒,是消极地不恼害他,菩萨戒是积极地利益他,两个并不违背。不要说别解脱戒二乘,跟大乘格格不相入的,不是那个事情。别解脱戒就是做的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但是基本做到了不恼害他,要有恼害他的事情绝对不做,这是别解脱戒的精神。你说持戒,结果恼害人家,那你持什么戒?

  总的原则不恼害他。别的细则,结戒的十义。从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一直到正法久住,这都是戒的原则性的精髓。而在总的贯彻一个不恼害他,是别解脱戒的要求。

  有的人持戒持得来太过分,使他周围的那些僧团里边很不安,你这个持戒有问题,那就是说你没有把精神拿住,只是死执戒条。要把精神跟条相融会起来。

  也不是说掌握精神,“不恼害他”就对了。“不恼害他”有标准的,以佛的戒律的标准去,是真正地不恼害他,以世俗的标准去,你说不恼害他恰恰是恼害他。所以说佛是最彻底明白一切三世因果的人,才能够制戒,戒的原则不恼害他。你不知道三世因果的话,哪个是恼害哪个不恼害搞不清楚,怎么能制戒呢?所以说有的人要改戒这些,我们总感到是不如法的,戒是佛制的,哪个给你这个资格去改动呢?

  “无缺不穿漏”,那么这个戒既然持了之后,就要完整地去持戒,不要缺一条,缺一些支分。更不要“穿、漏” ,“穿、漏”就是破了。“穿”就是说小的眼眼,“漏”是大大地漏掉,那就是大小的戒不要犯了。小戒固然不要犯,大戒更不能犯,或者反过来说,大戒固然不能犯,小戒也不要太随便,不要说小戒没有关系。你说一个大船,有一个小的眼眼,水就会进来。荷兰的地是在海的水平线下的,筑堤是最重要的,如果堤里面漏一个眼眼的话,整个的国家会淹没。我们小孩子的时候记得有篇语文,是荷兰的一个小孩子,他有次到海堤上去玩,看到堤破了一块,他就马上用手指把它堵住。结果手指堵不住,他把手伸进去,整个的臂塞住,不给它流。这样塞住,海水里泡,他就昏倒在那个地方,但是手还是塞住的。后来被发现,赶快抢救,总算是他的功劳,海水没有淹进来,否则没有他看见的话,海水淹没,整个国家就完了。所以这个地方不能有一点小的穿漏。

  “止持心明了”,戒里边有止戒,持戒。止戒就是坏的事情不能做,持戒就是要做的事情要做了。就在二百五十条里边也有止有持的,但是总的来说这个二百五十条别解脱戒里边以止为主,而二十犍度,以做为主。那些羯磨、安居自恣,布萨,这些都是要做的,你不做怎么行?你说安居羯磨,你不做怎么安居呢?布萨的事情不做你怎么布萨呢?这些非做不可,不是靠持就完了的。那么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这些你不做就对,所以戒里边不是消极的,不作就是了事了,还有做的事情。你单止不持也不行,所以说止持都要能做。

  “心明了”,不但是能做,做了不错,先要“心明了”才能做了不错,所以说哪些该止,哪些该持,要明明白白,开遮持犯都搞清楚,然后你才是做了不错了。这就是说戒律要认真的学,好好地修了学了。

  “精密作护持”。在心里明白之后,在事相上就要很精密地护持它,不要犯了。不能马虎。有的人总是说小戒无所谓,不拘小节,只要把大的原则性搞好,小的事情应当是没有什么大关系了。但是我们举例,小小的一个蚁穴,就是一个蚂蚁的洞,就可以把堤跨掉,冲垮,所以说不要以为小的恶就不去对治。也有这个话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的事情不要看不起,太小了不要做,要做大一点的;小恶的事情——哎呀,这个小事情,做一点没关系,小的事情就会成很大的后果。

  戒律里面还有个比喻,就是说铁,一个铁你再小,哪怕一个铁砂,你摆在水里,还是沉下去,沉下去就是堕落,你说你的过失很小,就铁砂那么一点比喻,还是堕落,那么你铁块下去,当然也是堕落,但是有善巧,如果你把这个铁打成一个船,再大,哪怕几吨,它也不沉,那就是要靠佛的方便了。所以说世间上的事情,我们的智慧是想象不到的,我们就想铁总是要沉的,哪怕小的砂也沉,大的铁更沉,但是我们可以想到,很大的铁, 哪怕你几十吨,你打了个船了之后,不但不沉,还可以载运很多的众生到彼岸去,这个方便善巧只有佛有,我们是只有向佛学习,才能了。

  我们就回想一下好了,央掘摩罗杀了九百九十九人,现世地杀了那么多人,证阿罗汉了。没有佛的方便善巧,他怎么证?所以说他过去固然有善根,但是碰不到佛的话,你这辈子死掉之后,绝对下地狱受报去,九百九十九个人,杀一个人就下地狱的。九百九十九,而且无辜的,都是跟他无冤无仇的,也不是坏人,他是逢人便杀,只要满了一千人,他就可以升天, 看到就杀的,管你什么人。但是佛可以把他度成阿罗汉果,那就是说佛的方便善巧,这个不学是不知道的。

  所以有的人蛮干,凭自己的色力,不睡觉,不吃饭等等。你没有佛的智慧,蛮干干死了还得不到解脱的。为什么佛在世的时候,那么多苦行外道都不能解脱,一定要佛出来之后才把解脱道告诉我们呢?没有智慧是不行的,外道的智慧也是得了很深的定,不能说是全的智慧,尚且不能得到解脱道的气味,何况我们的一般的凡夫。

  有的时候,我们说不要自暴自弃,自己有佛的种性,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应当要尊重自己的佛性,要好好修行,这是对的。但是修行当中又要有份量,自己站在什么地位,或是在资粮道么,加行道么,见道,修道么,…这个要有一个,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了。你说一个凡夫,资粮道没跨进去,你说我要修无上道的法,修最高的金刚喻定,你不是做梦吗?金刚喻定,成佛之前的那个定。你烦恼是满的,定的气味半点也没有,你初禅都没有碰到一点边的人,你说要金刚喻定,这个还不是闹笑话了。

  这里是“精密作守护”,小的事情也要精密地护戒,不要因为小的就马虎。

  乙二 随顺威仪

  若行住坐卧 四种威仪路 能随顺世间 不越世间理

  亦随顺毗尼 不越毗尼制 世间无讥毁 贤良诸善士

  同法持律人 亦不作呵斥 谓若衣服事 便利用水等

  杨枝入聚落 乞食受用事 荡钵安置事 洗足敷设事

  凡此诸所作 不违越毗尼

  上边是戒,下边是威仪——戒的细则。戒是粗大的,细则就是放在威仪上去看了。所以说我们看人有道没有道,从他的威仪上看,一目了然:这是有道的,那个是没有道的。你们住在丛林住得长一点就可以,我们看出家人,再怎么样子,跟在家人那么跳跳蹦蹦,勾肩搭背的样子总不会有的,这个是,如果你穿了个袈裟,勾了个头颈,两个人跳跳蹦蹦地跑,人家都笑死,你什么出家人,这个在家人都要笑,不要说我们学过戒的了。所以说,这个威仪就是道的表现。

  “若行住坐卧”,四个威仪,“四种威仪路”。威仪就是依在行住坐卧上表现,等于说路一样的,就叫威仪路。这个威仪,也不是僵得来和世间上绝对不合,也不是说完全顺世外道,跟世间同流合污的,跟它一模一样。这个就要恰到其分,不能脱离世间,又不能顺着世间,所以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戒也是这样子的,戒律威仪也是这样子的,你做一个样子跟世间上迥然不同,人家感到你是怪物,如果你跟世间上一模一样,那你道在哪里?你跟我们一样的,根本谈不上修道,那要供养你干啥呢?跟大家一样的,我供养你,我把辛辛苦苦赚的钱我省下来给你干啥呢?

  “能随顺世间,不越世间理”,因为我们人生在世间上,你不能不注意世间法。佛教里边很多地方随顺国法的,盗戒是随顺国法而制的,有人偷了东西,佛就问,你们这个国家里边盗了多少东西要判死刑的?他们说五钱,好,五钱就是根本罪,很多是随着国法来的。所以有的说我们是出世间的,世间那一套我们全部不管的。佛还管,你怎么不管?要随顺世间,就是要世间上看得顺,不要看你成个怪物。

  “不越世间理”,不要违越世间道理。这个我们要说一下,世间是讲仁义道德,我们的佛教徒仁义道德要讲一点,虽然不以此为止,你对父母还得要孝一下,你说我们是出家的,我不管的,你父母多余的,这个好象对佛教也不太合适的。要随顺世间,不要违背世间的道理:世间上讲的,仁义礼智,做人的道理。太虚大师一句话说的很干脆,你要做佛,先要把人做好,人都做不好,你要成佛,你怎么成呢?佛是三界里最标准的,人是五趣里边的比较好的善趣,天为什么不说呢?天不能入道,人趣最好入道了。有苦有乐,太乐了就不能修行,太苦了也不能,没有办法修了。人就是苦乐参半,最好修行的。那么你要把人做的象样,才是修佛法,人都不像人的,你都修什么佛法呢?即使你修了之后,人家就骂,你看这些修佛教的人都不讲仁义道德的,都是那些败类,那把佛教都污蔑掉了。

  这个不是海公上师他自己说的,根据经论集下来的,很多是《瑜伽师地论》里边的东西, 。要随顺世间,不要违背世间的道理,也要随顺毗尼,那么你去一味地去随顺世间,人家打麻将我也打麻将,人家打扑克我也打扑克,人家跳舞我也去,这个又不对。亦随顺毗尼,要跟戒要符合,“不越毗尼制”。

  所以说我们出家人,或者你们在家的,受了五戒以上的居士,就是有两重的约束。一个不能违背世间, 有的人就告状,他说他家里某个人信了佛之后,家里的事情都不管,等等等等。那么我们说这个合情合理的,该管的要管,如果你能说服他的,他服了,他允许你,也没有问题了。

  那么一方面世间道理不要违背,再一个,戒律也不能违背了。你顺着世间上,你戒不管,那个也错。所以这两个都要兼顾到,所以说佛弟子只能是比世间的人要重,既要不要使世间讥嫌,又要不要违背戒律, 这两方面都要顾到,不能少一边。佛教里边受过大戒的都知道,很多的戒都是因为世间讥嫌而制的,本来它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世间的人对你这样子做,有讥嫌,他认为你不对,那你就不要做,这些佛就制,不要做。

  所以说,戒和世间法,不能说截然是两个事情,也是要兼顾世间的事情,那么两个东西不能够劈开,就是说我们用这个话来解释最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但是你说世间么是世间,这是世间觉,你不觉的世间,你随着它走,又错了。你世间上能够用佛的觉性来处理,那就是对。

  那么戒就是毗尼,佛的戒律是直接从佛的这个圆满的觉性里边流露出来的那些行动的规则,以佛的心,最高的无漏的圆满的智慧的心,流露出来的行动准则,这就是戒,所以说我们学戒就是直接学佛的行动,这是很高的,并不低。

  “世间无讥毁,贤良诸善士,同法持律人,亦不作呵斥。”那就说你能够随顺世间,不越世间理,那么世间上对你就不会讥毁。这个人信佛很好很好,他信了佛之后什么事情都肯做,什么事情都牺牲自己,为人家的利益办事情,大家赞叹,这个就是对了。那佛教在世间上的信仰里就有他的地位了。如果你佛教徒是世间上的都不管的,甚至于对世间危险性的,人家就感到是一个对人不利的东西,成了这样的东西,那不是反起来了。

  一方面世间上没有讥毁,另一方面,“贤良诸善士”,就是有些有道德的,修行的人,或者“同法持律人”,跟自己一起修行的持戒的人,也不作呵斥,你做对了嘛当然不呵斥你,那就是随顺毗尼,不违背毗尼,所以说世间上的人对你也感到很好,不讥嫌你,修行的人也对你不呵斥你,那就是说你做对了。“能随顺世间,不越世间理。亦随顺毗尼,不越毗尼制”。那么好,今天时间到,就讲到这里吧。

  第六讲

  《定道资粮颂》,前天我们讲了“内外圆满资粮”、“决定出离心资粮”,“戒律仪资粮”讲了开头一点,那么今天我们要问一下。

  提问

  “决定出离心资粮”里讲“决定出离心,涅槃为上首,不因引他信,远利养名称”;在“发心资粮”里也讲正的发心。这两个为什么要重复地讲?

  宗H,前面讲过了,后面怎么又讲,是不是一样的?

  宗H师答:前面讲的是九个不正的发心,把它都列出来给我们看,使我们知道这个是不正确的发心,我们自己有没有,如果有就去掉,发正的发心,“发心利他故,乐正等菩提”,正的发心把它树立起来。决定出离心资粮,是知道世间是苦的出离心,要求涅槃,不是要引他信,求神通一类的心,所以说……

  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出世间的二利心,这是正的发心,现在又来一个出离心,两个有什么差别?……好,你坐下。

  宗Y,随便说,自己想得到的就说,想不到的也没关系,我就是要看看你们到底讨论没有?(中略)好,你坐下。

  宗G,你说。

  宗G师答:前面就是总的讲正的发心,后面是讲具体的真正使这个出离心生起来。前面是要求我们要有这样的出离心,后面就讲一定要把它生起来。

  还不都是要求生起来,为什么要说两套呢?

  宗G师答:就是正的发心的重要。

  前面发心资粮就是发心的重要,现在又来一个重要,不是重了吗?

  宗H师答:师父,前面这个发心是说这个知见,应该发怎样的心,后面这个是修出离心。

  好,你这个话。有没有补充的?宗宙,总是有点差别,一模一样的不会。

  宗Z师答:前面是讲菩提心,后面是说决定的资粮是出离心,这个出离心是前面菩提心的因,所以前面的菩提心也分成两部分讲,就是解脱道,一个菩提道,那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

  对。这里说的两个,解脱道,菩提道,两个都说了,前面的是总的,菩提心,利他。真正要修就是说要从解脱道下手,你单是菩提道,你如何下手呢?菩提道的基础是解脱道,所以说从出离心下手,这个里边并不是重,它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再提一个问题:内外圆满资粮有五个,是哪五个?

  宗B,这个好说,最好不要看书,能不看书说几个算几个,看书毫不稀奇。

  (中略)

  道X师答:内资粮,第一个,圆满人身,还有生在有佛法的地方,诸根不缺,业障清净,还有正信。外资粮第一个是佛出世,第二个是说能够听到圆满的十二分教,第三个是正法住在世间,第四个是作证随转,第五个是他所哀愍。

  我们今天就问到这里,另外本来还要问下去,时间来不及,怕耽搁了。

  我出一个问题:内的五个圆满,外的五个圆满,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你们明天回答,那两个五个我们知道,书上有,怎么来的呢?这个你们要回去想一想。好,今天我们就接下去,昨天的“戒律仪资粮”。

  昨天讲到要“随顺世间,”“不越世间理”。世间上的一些好的事情我们要随顺,不要违背世间的道理,世间都是讲孝顺的,那么佛教徒必定要孝顺,如果说佛教徒不孝顺父母,人家就说佛教是违背伦理的,就是不合理的,不合人情的,野蛮的。这个就不好,而佛教里边这个是顺的。

  佛教是讲大孝,一切有情都当父母的看。你把你父母当了一个蚂蚁看,这是颠倒,所以说有的人他强调父母与他无关,对父母不尊重,这些在佛教里说是不合理的。父母是生养自己身体的,我们的身体是从父母来的,从小养大是靠父母的,教养也是父母力量,(7B)即使你要学校去,没有父母的钱你去不了的。所以说从身体来源、教养、长大,都是靠父母。怎么可以说没有关系?这个话太不讲理了。那么就是说要,世间上的好的道理不能违背,“不越世间理”。在世间,坏的不能同流合污,世间上的跳舞厅,看录像,打牌,这个我们不能随顺。

  下边要“随顺毗尼”,固然一方面要随顺世间,一方面要随顺毗尼,你太顺世间,违背毗尼,那又错了。“不越毗尼制”,不要违背戒律的制度、所持的戒。那么这样子做的话,因为顺世间理,世间上的人都赞叹你,没有讥毁。随顺毗尼,“贤良诸善士”,那就是佛教里边那些大德高僧,或者是“同法持律人”,跟你一同修行的人,他对你也感到满意,不呵斥,这样子做,就是该做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做,两边倒都不好,要走中道。

  那么哪些事情呢?这个“威仪路”是表现哪里呢?

  “谓若衣服事”,做衣服,一般出家人衣服都是自己补的。舍利弗有一次在补衣服,目犍连叫他到佛那里去,他说我衣服补好去。结果目犍连就拉他一起走,结果拉了半天一动也不动。就是说舍利弗的智慧、神通超过目犍连,虽然说目犍连神通第一,但是智慧舍利弗第一,有了智慧神通就也是有的了。所以说总的来说舍利弗的神通,其实是大于目犍连的。那么就是说出家人不要太依靠人家,衣服破了一扔叫人家去补,衣服脏了一扔叫人家去洗。除非你太忙了,否则的话自己要做,象舍利弗尊者那么高的地位还自己补衣服。这个海公上师也很讲究,我们在五台山的时候,他就是说我们出家人补衣服和在家人不一样,出家人缝用回头针,就是说一个针过去不是挨着往前的,一针下去之后,第二针往这个第一针后头再穿出去,这样子哪怕你中间有个断线的话,不会一下子打开的,所以这些都很讲究了。那就是说海公上师对这些事情也是亲自做的,不然他怎么知道回头针。

  对衣服缝补的事情,一些规矩,“便利用水等”,大小便,用水,洗净等等。“杨枝”,漱口,“入聚落”,这些威仪,我们在《沙弥律仪》、《比丘行护律仪》,都讲的很仔细。但是能做到的人极少,希望大家这个要做到,学了之后是要做的,学了之后你知道了不做那是没有用的。

  “乞食受用事”,乞食我们这里就没有,在印度,乞食的时候,威仪极重要,这是代表这个佛的法幢的,如果乞食的时候一些不威仪的事情表现出来,整个的佛教要被人家看不起的。“受用事”,乞食回来之后该怎么吃 。《金刚经》里一开头就讲的很仔细,那个“洗足已”,“敷座而坐”了。那个乞食回来之后怎么吃,还有很大的一套规矩。那么吃好之后,洗钵,“荡钵安置事”,这个要把钵洗干净,怎么洗?在比丘的行护威仪里面也讲的很仔细,“安置”,钵该怎么摆,哪些地方不能摆,哪些地方又可以摆,这些东西都要很仔细地照规矩做。

  有人说:我们修定,要那么多啰嗦事干啥?你这个事情不知道,不按着做,心是乱的,拿来就做,今天这么做,明天那么做,你怎么得定呢?要事定然后心定。海公上师经常强调这个,事情是定的,你心才定得下去。今天这个样子,明天一个样子,你心定不下的。乃至吃东西,法尊法师的《论文集》,大家都看过吧,法尊法师在藏地学法的时候,天天糌粑糌粑糌粑,都是糌粑,不调的。一些老的丛林或者一些大德们,他们吃饭,今天咸菜,明天还是咸菜。我们清凉桥,就是天天咸菜、山药蛋,就是这两个东西。为什么原因?吃的简单,心思也简单,吃的复杂,心也复杂。现在大家要讲营养,今天调个花样,明天调个花样,身体倒养胖,定得不来了。今天虫吃那个,明天那个虫吃这个,里边虫翻来覆去的,虫就总要影响我们的思想的,那么这个思想就不稳定,不能够得定。要得定,饮食也要简单。

  海公上师还讲一个,那些老修行,他桌子上放茶杯,几乎是一个老地方的,他那个桌子上摆茶杯的这个木头上简直有一个印,茶杯的印子都印出来,他天天这个地方摆,天天这个地方摆,他不调的,我们现在的人摆东西是没有一个数的,今天这里摆,明天想那里摆。

  我这个抽屉,我摆东西有定的,这个摆在哪里,那个摆在哪里,一找就找到,但是叫其他的人给我找一个东西的话,那我回去什么都找不到,全部翻掉,次第全部翻完,这个样子对修定极不利,对做事情也不利,你自己的东西这个书摆在哪里,那个东西摆在哪里,你一找就找到,一翻乱之后,那你这个记不住那么多,今天调个样,明天调个样,你怎么记得住呢?天天摆的地方,天天用,当然记住了。所以说这些,你心定下,你这个心能够记住,就是有正念。在法上也是一样,你天天有正念之后,然后能得定,念都没有,怎么得定?这个我们将来讲。先要得正念,然后得正知,然后得定。正念都没有,定是不会来的。

  “洗足敷设事”,洗脚,《金刚经》也说洗足,这些事情看看很小事情,但是《金刚经》一开头讲得很仔细,那就是讲空性的时候,并不离开事相。讲空性一切法空,还搞那么多的事情干什么呢?洗钵,洗脚,等等。就是说,一切缘起法,如法的缘起法,才能证到空性,你不如法地做,空性是证不到的。空性并不离开那些如法的、那些缘起的事,那就是很微细的威仪。像这些事情都要仔细地按照佛的威仪做。“敷设事”,敷设卧具等等,都要如法地做。

  “凡此诸所作,不违越毗尼。”是这样子,做这些事情不是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都要按了佛的毗尼、戒的规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你们有《瑜伽师地论》的,就可以去看一看。那个就讲的你乞食,走路,穿衣,持钵,……乃至手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规矩的。那人家说起来这样子死板板的,做了个木头人,做个机器人,这个不自由。这个不是不自由,这是威仪,做上去人家看的是好,对自己什么事情有一定的,拿钵么决定左手拿,拿锡杖右手拿,衣服怎么披,……都有一定规矩,不会乱,而且将来容易得定。这些的都是得定的加行,要得定,这些先做到,如果这些没有做到,你说我得定,甚至于说我得了初禅、二禅,那是吹牛,我们不相信的。

  乙三 善行如律

  及善品加行 正法求受持 读诵书写事 尊长和敬业

  参觐作侍承 病者起慈心 殷重若父母 尽力作供事

  宣白法加行 慈悲详告语 请问或听受 翘勤无倦满

  有智同梵行 身力修敬事 赞善励精勤 乐为他说法

  静处结跏坐 系念正思惟

  “及善品加行”,那么还有善法的加行。

  “正法求受持”,正法,佛的法。正法你自己没有,要求,求了之后要受持,求都求了,听过算数,不受、不持也没用。有的人怕念诵,怕记忆,但是我们想一想,佛在世的时候,没有书的,没有纸的,没有笔的,一切都是靠背的,在结集三藏的时候都是靠背下来的,要背好多书,我们现在一点点都嫌麻烦了。佛在世的那些大阿罗汉,阿难是精通三藏的,结集的时候经藏是他背的,律藏是优波离尊者背的,论藏,有的说是迦叶尊者,有的是说迦旃延,反正都是靠背的,三藏十二部都背下的。我们现在念一点点书就吃力得来就想逃避,这个你证果证道怎么证呢?阿罗汉他做的事情,你一点没有气味,那你阿罗汉的味道也没有了。那要证果证道就困难了。“正法求受持”,受了之后要持嘛。

  “读诵”,读诵是正规的事情,并不是黄教才有读诵。“书写事”,《金刚经》有书写经典可以有什么什么的功德,这是流通。那么现在有出版、印刷,固然是很方便,但是大家有这个经验,这本书你如果自己写一道比看一道那不晓得深刻多少。所以说读诵书写都有一定的作用的,并不是说有了印刷机这个不要写了。写了的跟印刷机印出来的,毕竟效果不一样。

  这里我们看一看《俱舍论颂疏注释》三十一页的“五解脱处”(岀自《集异门论》卷十三),跟读诵有关系。有五个地方可以得到解脱的,是哪五个地方呢?

  五解脱处

  一、大师及诸师尊为说法要。

  二、以大音声读诵随所曾闻究竟法要。

  三、能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

  四、独处寂静,思惟筹量、观察随曾所闻究竟法要所有义趣。

  五、能善取随一定相,于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复善通达。

  (五解脱处)如是如是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轻安,身轻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心定故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生厌,厌故生离,离故得解脱。

  第一,“大师及诸师尊为说法要”,第一个要听闻。

  第二,“以大音声读诵随所曾闻究竟法要”,那就是念诵。

  昨天有人问我,念诵到底大声好,还是不出声音好。这就是看人,假使你心力很强,定的味道有一点,能随文入观,不出声音也可以的。但是你是初学,你眼睛一垂,声音一闭,五分钟以后头就点下来打瞌睡,那你还是大声念诵。

  大声念诵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是解脱处之一,“大声念诵随所曾闻究竟法要”是五解脱之一的解脱。当然后边还有小字,这个是因,得了这个因之后后边还要做,再这么微细地做下去才能够解脱。

  第三,“能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自己听到的,为他人说。

  讨论就是这个。有人不知道的,你把整个听到的“究竟法要”,重要的东西讲给他听,并不是浪费时间。即使你懂,你说我来了毫无意思,但是你为他说是五解脱处之一,将来能得解脱,你为什么不做呢?

  第四,“独处寂静,思惟筹量,观察随曾所闻究竟法要所有义趣”,你除了讨论之后还要思惟,思惟的时候要个人思惟。自己晚上静处好好地思惟。过去听到的那些究竟的法要,它的义趣,深一层地思惟下去。

  昨天我们讲过,闻所成慧仅仅是一个知见,知道这是对这是不对,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思所成慧,经过思惟之后才对思想产生关系,然后思想上对这个事情能够起决定的知见,碰到事情来了你知道这个该怎么做,那个该那么做,有决定的见解;修所成慧能够在定中熏习,那就是说起作用,能够修能够证,在出了定之后碰到那些事情也有抵抗力,可以不随境转。这里是思慧,下面是定。

  第五,“能善取随一定相,于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复善通达”。随里边一个法去修定。

  这五个后头还有一些文。并不说这个就能够解脱,每一个后边都接一段一样的文字,所以我们把它归纳在一个括弧,把总的写在后头。你听到之后,或者是大声念诵以后,或者跟人家说,或者思惟,或者是以定中来修,“如是如是”,这样子做的话,“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这个法义能够正了知,不颠倒地了知。你搞错了不是正了知了,有的人经书上的话,他以自己的心思来解。明明是这个意思,他用他自己意思解,这是解错,不是正了知,要以如佛所说的原意来了知,叫正了知。

  “若法若义,由正了知”,这个法、这个义,正了知之后,“便发起欣”,心里就高兴。所以说很多人不愿意讨论,不愿意思惟,乃至不愿意听经,就是法味没有尝到。上次发言的时候就有人提到学习之后产生的法乐,在那么多人里边只有个别的人说,所以这篇文章我们特别采取,其他的当然以后还要登了。所以这个很重要的,你法义了知之后如果你没有生起“欣”,没有起欢喜心,这个还是对你关系不深的。

  对法生起“欣”,喜悦的心,“欣”是第一层,“欣故生喜”,更深一层是生喜,“心喜故身轻安”,心里欢喜之后,身体也轻安,就是身体有堪能性了。本来学法疲劳得很,坐也坐不抻,站也站不住,坐了一个多小时,赶快要爬起来,哪怕你没有下殿,还是要走一圈,这个就是身体上没有堪能性了。但是你真正对法生了欢喜心之后,身上的堪能性就出来,哪怕你坐十个小时不动也可以。身轻安生起来之后就是得定。得定是轻安满身,遍满全身。你如果一个地方生起轻安,你的堪能性就会增长,那么这个轻安全身都遍满,就得了定了。

  “身轻安故受乐”,这个快乐就受起来,“受乐故心定”,所以说真正喜乐之后,定就来了。“心定故如实知见”,心定了之后才能够如实地知道。本来都是浮在面上的,不能如实地知。“如实知见故生厌”,那么这个世间的事情你如果如实地知道之后,决定生厌离心。“厌故生离”,讨厌之后就想离开它了。“离故得解脱”,因为要离开,那就得解脱了。

  所以说这一个五解脱处,都是从听闻或者思惟,得到法乐,能够把它深一层地了知后,就会生起法上的喜乐了。先生“欣”,“欣”么对法生起高兴的心了;欣生起后“喜”;喜之后就“轻安”;轻安“受乐”;乐之后就入“定”。所以这个非常重要,这个五个都是得解脱的一个因素。从这五个地方能得解脱。心定之后能“如实知见”,如实知见了生“厌、离”。

  现在我们说生厌离心,出离心不是我们在强调吗,这个要出离心资粮了。我们的出离心仅仅是闻思的问题,闻,佛说的三界是苦,我们要出离,我也说出离,真正的你到世间上去一混,好的味道尝了一点,哪怕是吃了一顿好的饭,这个厌离心不晓得跑到哪里去,起了个欢喜心、贪着心,那个根本不是真的厌离心,只是嘴巴上挂了一挂。那么你定中能够把一切法如实地观察之后,那真的厌离就生出来,所以真的厌离生起来并不是我们说你看了本书,一看,世间是苦,我厌离,我知道,好,不要再跟我说,我什么都知道了。你根本不知道,你怎么会知道呢?你没有经过这个过程不会真正知道的。

  如实知见,在心定之后才有的。你心都没有定,喜也没有喜,乐也没有乐,乃至欣也没有,你怎么会得如实知见呢?“如实知见”才能够生“厌”,讨厌之后就想“离”开它了。真正要离开这个就得“解脱”,解脱不是凭空而来的。

  那么我们说初禅是离生喜乐,要离开欲界的那些不善的法,就能够生出喜乐。昨天我们说的世间的五欲一般人认为是快乐,那么你修定坐在那里动也不动,好象是很苦,那么你何必去修呢?大家不会那么傻了去把快乐丢掉,去修这个枯燥的定。但是你不知道离开了五欲的愦闹之后,就生起极大的喜乐,超过世间的一切男女之乐,这个才吸引人家去修禅定。如果没有这个乐的话,哪个去修呢?而从这一点来说,清净的乐比那些染污的乐是要超胜得多。有这么好的在前头,所以世间上的人能够从欲界升到初禅、二禅,慢慢地升上去。而佛教里边更彻底,它能够知道三界都是苦,初禅、二禅也是苦,乃至非想非非天想也是苦,最后是根本就出离三界,并不是在里边去往上升就完事的。

  这些就告诉我们,法对我们的重要性,要经过这个阶段:先要闻法、要大声念诵、还要跟人家讲、再自己思惟、然后入定。这个才能解脱,如果没有这些的话,解脱从何而来呢?因没有,求果,这个是不符合缘起论的。缘起论是因缘和合之后,果决定来。因缘没有,到处求果是徒劳的,不会有这个收获的。那么这里就是说读诵书写等等。

  “尊长和敬业”,对僧团里的长老要恭敬,对平辈的要和合,这些事要做。有的人就是我慢贡高,见了上座来,不但是不让座、不起立、不合掌,睬也不睬他。人家喊你都不睬的,这些人离得定的距离就很远了。这些并不是说做了之后讨好人家,是自己的戒定慧的上进问题,也就是自己能不能真正修行的问题。我们有没有道,就在这地方看,一个人有道的,这地方一看,很顺眼,知道这是有道。如果你粗里粗气的,也不要说,人家一看就是没有道的。

  “参觐作侍承”,那么参学,参学该怎么参学?你是参学,跟人家要去学,不能我慢贡高的这样子去,要虔诚的、恭敬的样子,才能够学得到东西。你慢心很大,你好象自己都满了,那你去学什么呢?已经满了,你不要学了嘛。有的人来,他不但不去学,还要教人家,那么你不要参学,赶快去弘法就完了。“作侍承”,对和尚阿阇黎要恭敬,承侍。侍者师是专门做这个事情,但不是侍者师,你去参学也好,在丛林里也好,对和尚阿阇黎恭敬承侍,都属于这一些该做的事情。

  “病者起慈心”,对有病的人不要讨厌,要起慈悲心。“殷重若父母”,对这些事情要很殷重地做,就像自己亲生父母一样。

  这个“病者起慈心”,我们说对我们僧团里有病的人要起慈悲心,这是对的。不能说凡是有病的人把他都拉到丛林里来,我们都来供养他,这成个病院了。怎么做呢?条件也不够,人也不够,服务员也不够,这个也是做的过分了嘛!什么东西都是要合中道,两边跑,你说我要起慈悲心,所有的病人全部到丛林来。“唉!你们不接受病人,你们没有慈心”。这个话说得毫无道理,把僧团当一个老人、病人收养院看、病院看,这个你自己搞错了么,僧团的目的是什么?你全部搞到一边去了。在僧团里边同修的人,那他要有病,当然起慈心了。上次我们这里有人提这个发言的,他讲是病人都要收过来!那你去收吧,你去建个寺院去专门收病人好了 。其他的寺院,从古以来都不是这样子的,就是佛的僧团也不是这样子。

  “殷重若父母”,对病人要跟父母一样地殷重地去侍侯,“尽力作供事”,要尽力量去做侍侯他的事情。当然不但是对病人,对长老等等都是要这样子做。

  “宣白法加行”,上对下。白法就是善法,最高的就是佛法。对下边的下座、初学,要告诉他那些善的加行法,初学么先学加行,高一点么正修了。

  “慈悲详告语”,要慈悲心告诉他,不要以贪着利养的心。假使来一个居士供养了很多钱,给你讲很多。这个人没有供养,或者供养了五块钱,给你马马虎虎。这个就不对头,离开慈悲心,说法成了买卖。人家给你供养多么,你多卖一点,少么就少卖一点,没有么就不说。这个岂有此理,佛法不是买卖的。

  慈悲心,“详告语”,要仔细地告诉他。那么就是说要慈悲告诉,要详细告诉,那得还要一个条件,要有时间。如果你匆匆忙忙的,我今天、明天就要走的,你赶快传我多少法,要仔细告诉我。……这个要求也太高,人家什么事情都不好做,今天来这个,明天来那个,每次来都要详细告诉的话,那么其他事情都干不成,整个僧团也垮掉,僧团的事情就不能做,专门为你们几个服务,这也是过分的。反正做事情都不能太过分,原则上是这样子做,但是不要以这个来做一个把柄来苛刻地要求人家。

  “请问或听受,翘勤无倦满。”假使你要请问一些问题,你要有所问的,或者人家讲给你听,你听的时候你该怎么样。“翘勤无倦满”,“翘勤”,就是非常地殷勤;“无倦”,不感到厌倦,呀,说太多了,我要走了;“满”,就是我懂了我懂了,不要说了。我们记得以前,一个小孩子,广西的,他没有文化,我们请一个老师给他讲,几百块钱一个月,他听了一半:“我不要听,我去玩去,你坐在这里好了”,自己去玩了。世间的老师也不能这样对待的,你佛法里更不能这样子。

  那么“翘勤”,指特别地殷勤。一个出典9就是说释迦牟尼因地的时候,他的师父是底沙佛,底沙佛他就观察到释迦牟尼的弟子,他教化的弟子因缘成熟在弥勒菩萨的弟子之前,而弥勒菩萨的成佛本来在释迦牟尼之前,要弥勒成佛之后释迦才成佛的。那么底沙佛他有智慧,有方便善巧,他就想办法使释迦牟尼佛早成佛。他就跑到路上一个山洞里边入定,他叫释迦牟尼,那是因地,他叫他有什么事情到外边去做,办一个事情,就在路边上的一个大山洞里边入定。

  释迦牟尼佛跑到底沙佛入定的那个地方,看见山洞里的光明,黑夜的那个庄严的样子,那欢喜得不得了。正在走路,一个脚还没有踩下去,就连着说赞叹底沙佛的偈,说了七天七夜。一个脚翘在那里,一个脚站在地下,说了七天七夜的赞叹。他赞叹的话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就这个偈说了七天七夜,一个脚还没有踩下去,专门地、诚心诚意地赞叹。这样子的赞叹,这是精进,以这样的精进,超过九劫先成佛,在弥勒佛之前成佛,那么这是释迦牟尼因地上的一些公案。

  那么“翘勤”就是这个地方来的,它以这样子诚心诚意的精进,一个脚都没有下去,就这么不断地赞叹,七天七夜不断。这七天七夜动也不动,一个脚翘下去,你说大小便不要说了,那这样子精进波罗蜜多圆满了。

  那么以这样子的态度来听或者是请问,不要起厌倦的样子。有的人,上边倒很好,很想要告诉你,你打哈欠,眼睛垂下来,打瞌睡了,这个样子对方就感到没有意思,跟你讲了一半你都睡着了,干啥?

  “有智同梵行,身力修敬事。”“有智”,就是我们同修的人,一个僧团里共同修行的同学,这是有智慧,那就是说不是不懂戒的,有智慧就是懂戒定慧的。这些同修的人,同修梵行的人,“身力修敬事”,对他们要恭敬,不要说自己了不得,你该恭敬我,为什么?我修什么什么,我戒持得很好,你怎么不恭敬我啦?你应该供养我,你应该为我做事情。要反过来,你要看人家的功德,你去恭敬他,这样子,自己培福,也使得这个僧团和合,大家都是人家恭敬我,给我做事情,哪个给他做?每个人都希望大家给我做事情,哪个来做呢?一个也没有。所以说,要谦虚一点,对那些同修的同梵行的人自己要谦虚,身体亲自去做,卖力地去做,恭敬、伺候那些事情。

  那么再“赞善励精勤”。哪怕你没有时间去给他做事情,赞叹两句好也好。他修行很精进,你说“真的好,了不得,这个人将来决定成佛,很快”!你说两句话,又不吃亏,那人家听了这个话,感到精进、持戒,大家赞叹的,他更有劲。这是好事情,对你说赞叹也是一个资粮。不要嫉妒:他算是什么,哎呀,我以前比他怎么怎么的,这个样子妒嫉心来,就不好了。

  “乐为他说法”,要欢喜地给人家说法。“乐”就是善巧,就是有原则的、有善巧的说法。并不是说,拉人,逢人便说,有的人才来,他是有事情来的,“你坐下来,我跟你说……”,一大番,他就听着不耐烦,他爬起跑掉,你一个人说了。要善巧,他要听的话,你就说。说法,不请是不说的,法不是这个廉价地拍卖,那个卖不脱,赶快地倒给你,便宜一点,只要你要,哪怕你不给钱也要送给你,这个不是那回事。不请的话不跟你说的,人家不是来请法的,你不要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完,这个对法不尊重,对自己也犯的,戒律里也不准这样做。

  “乐为他说法”,善巧地说法,他问你有什么话,就要善巧地回答。他是试探性的,你要用另一方面的方式回答,他是诚心诚意的,诚心诚意的方式回答。

  这本讲义里边有一个答问法10,是《俱舍》里的,我们在空的时候也可以拿来讲一下。回答问题几个原则性的东西,技巧也有。我们在南普陀讲《俱舍》,有这个答问法。那一年,一个佛学院毕业生到处朝山,到时他们要回去了嘛,在没回去之前,几个大的地方到处走一走,他们也到南方闽南厦门,这个很有名的。他们中间有一个学生,最欢喜辩论,碰到哪里就辩到哪里。但是到了南普陀,不辩,就回去了。

  我们有一个学生叫见雄,他是学生里边成绩最好的,他是接待他们的,几个成绩好的接待,他说《俱舍》里有答问法,问题来了该怎么回答,介绍了一下。他们那个最爱辩的,因为他们北京没有学过,他就不辩了。一辩的话,他怕输掉了。反正爱辩论的人都有这个自尊心,也有虚荣心,总是要胜的,输的事情他不做的。他这一看答问法他没有学过,而南普陀的学生对他滔滔不绝地介绍了许多,他就自己感到这个得胜的把握靠不住,就不声不响地走了。那么这个东西还是很可贵,我们以后空的时候,中间可以稍微介绍一下。

  “乐为他说法”,善巧地为他说法。那么说法的规矩很多,你不能说坐在地下,人家坐得高高的,你给他说法也不行的。你站在那里,人家躺在那里,你给他说法也不行的,这个规矩很多了。

  “静处结跏坐,系念正思惟。”那就是五解脱处,除了做这些之外,还要自己在静处结跏趺坐,思惟了、修定了。“系念”,正念了。

  这个我们要说一下,我们这个凡夫的心很复杂的,大家在佛教里经过的就会知道,心里边有粗粗细细的不少的层次。你说你要念经,你确实在念,但是你念的时候,就可以打很多的妄想,那就是心里边就很复杂。这么一个复杂的心,你要把它掌握住,你没有很复杂的念,你怎么能掌握得住。所以说我们佛教里边,以法来代替那些妄想,这个就是转依了。先把那个心系念于法,把妄想全部代替掉,然后这个法,慢慢再把它选择到得到正念之后就入定了。这些都是修行的方法,你听起来,好象是很容易,但是你懂了:“我什么都懂了!”好,你不去做的话,永远是说食不能饱的,你滔滔不绝地介绍了很多这个饭菜,好的菜,好的饭,营养价值都是高,结果你一口也没有吞,你还得饿死,不但是没有营养,你还会饿死。“系念正思惟”。

  乙四 远离五家

  倡伎淫女家 酤酒王大臣 博弈诸下贱 五处勿游行

  下面就是说有的地方不能去的,这个我们考过的,五家是不能去的。

  “倡伎家”,倡伎家就是说专门卖唱的,那就包括戏院子、跳舞场、音乐厅,这些是不能去的,出家人绝对不能去。

  我们在厦门就是有个学生,这个我好象讲过的吧?电影院送票来,问我们要不要,什么事情?看戏,篮球比赛什么了。我就说不要,“哎呀,”一个学生说:“你怎么不要,要呀。”我说:“要什么,你要去干啥?”他说:“我们去看呀。”我说:“你去看起什么作用?”“哎”他说:“我们出家人,给他们看看我们的出家相,给他们结个缘呀,种个善根。”我说:“你还是种善根么,还是给人家种了一个罪根哦。人家看到你出家人,光了个头在看戏,不要骂你吗?把你一骂的话,把佛教都骂进去,他不是要下恶道去吗?你种什么善根呢?”所以这些话就是从个人的利益、烦恼的思想出发,似是而非的话。有的人还糊里糊涂,会相信:“对,我们去看了之后给他们种善根,他们从来没看到出家人,我们的威仪幢相给他看看。”你在看戏的那个狼狈相,还是威仪幢相,丢老佛爷的架子还来不及,什么威仪幢相。这个绝对不能去。

  “淫女家”,那些卖淫的家里当然不能去。不要说去,连她附近都不要走,一走的话人家就会讥嫌:“这个出家人就在淫女的附近跑来跑去,靠不住。”就会嫌疑。

  “酤酒”,出家人是不能吃酒的,你到卖酒的地方去,人家就会怀疑你在吃酒,即使你不吃也是有讥嫌的。

  “王大臣”,出家人是修行的,你结识王大臣,你有什么事情呢?总是想世间的勾搭,要靠他的势力作一些坏事,这个就不好了。

  “博弈诸下贱”,“博弈”就是赌博的地方,那这是不正规的地方了。还有“下贱”,那就是屠儿魁脍的家里,这些都是操不好的职业的地方,不要去。这个去了之后,对整个的佛教都有害,不要说你个人修行不利。

  尽管这么说,还有个别出家人,当然我们这里不会有呀,其他地方,他就穿了个西装,到电影院,甚至跳舞厅去的,还有的,改一个装。有一个出家人他改了个装,穿了个在家衣服,勾了个女人在马路上走,戴了个黑眼镜。但是人家都看见,这个人就是他啊,你带个黑墨镜,你个脸还是那个样子的,并不是带了个黑眼镜,你的脸就变掉,这些都是要不得的。那么这些当然是极个别,但是我们在讲经的时候,要提高警惕,使人家知道不能做的事情不要做,平时不要说。

  “五处勿游行”,这五个地方是不能去的。那么有的人也提,讲经不能讲这些,但是我们海公上师就讲的,我们是有传承的。这个也为了要教育弟子,你把这些不讲的话,以后弟子受了损害,责任是师父的,那么你不讲也不行的。这五处地方是不能去的。

  乙五 畏罪忏悔学戒

  于微小罪失 而生大怖畏 犯已速还净 勿由此因缘

  障轻安触证 渐近诸恶行 而入于恶趣 或为师佛见

  天龙智眼观 轻笑作呵斥 恶名恶称颂 遐迩流布闻

  现法当来毁 终必恶趣沦 阿含十七事 正学善思寻

  “于微小罪失,而生大怖畏。”对小的罪要生极大的怖畏,大的罪就更不要说了。犯了小的戒要起极大的恐怖心,那么要赶快怎么样呢?“速还净”,马上要忏悔,使它干净了。等于说衣服打脏,赶快洗。有的油渍什么脏东西,如果你不赶快洗的话,洗不掉的,一个迹——痕迹永远留在那里的。你赶快洗的话,把痕迹一下子全部洗干净。所以说忏悔要快,一般是不能过夜。一般白天犯了戒,不能过夜,就要忏悔。假使没忏悔,过了夜之后,罪要加一层。

  “勿由此因缘,障轻安触证。”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说不但是为了自己不受苦报,也不使人家讥嫌佛法:你看出家人做坏事了。是对自己有切身利益,因为你不犯戒的话,才能够得到轻安,才能够入定,证果证道。如果你犯了戒不忏悔,那你就轻安也得不到,定也得不到,证果证道也就没有了。你辛辛苦苦出了家,你这些要求的东西都放弃,你还出家干啥?

  不但好的功德得不到,“渐近诸恶行”,你因为这个小的事情不制止的话,重的大的就跟着会来,慢慢地那些坏的行动都会做起来,而最后流入于恶趣,到地狱恶鬼畜生受苦去了。犯了戒做了坏事,你不下三恶道,是哪个去呢?当然他该去的了。

  “或为师佛见,天龙智眼观,轻笑作呵斥,恶名恶称颂,遐迩流布闻。”或者你不说后果,当下,“师”——师父看到,或者是阿阇黎、师父同辈的、阿阇黎同辈的人看到,“佛”决定看到,佛是无处不在,你做什么事情怎么能瞒得过佛呢?师了、佛了看到,“天龙”,有智慧的、有天眼的也能看得到。

  “轻笑作呵斥”,大家看你不起,就笑你。做坏事,还要呵斥你了。

  “恶名”,“恶称颂”,就是恶的名、恶的坏话,到处流布。“遐迩”就是远了近了到处都流布你的恶名声,那就不好意思了。

  我记得有个公案。有两个出家人从山上下来,那么正好有一个居士他上山去,就看到这两个出家人,身上有光,走路一路下来,旁边的鬼神都恭恭敬敬给他合掌。这个人没有回去,到傍晚的时候,这两个人城市里去过,回来了。回来之后,他们还是边走边说话,就看到那些鬼神不是给他们合掌,站起来恭敬,而是向他们吐口水了。什么原因?到了城市里去了后,看的听的都是一些世俗的五欲的事情,回来也就讲那些事情,一路走一路还在回忆,还在讲。那鬼神就看不起,你们出家人讲这些世间的事情,那就吐口水了。这本书,好象是《缁门警训》之类的,一般的出家人都看到过,并不是什么很僻的书,是很通俗的。不要说没人看到,知道的人很多,你自己就知道,那么天上的天龙,鬼神,佛,菩萨有天眼的都会知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的。

  “现法当来毁”,现法是现前,当来是将来,现前和将来都会得到诽谤。

  “终必恶趣沦”,最后下恶道。这个还不算,还有等流果,以后你恶趣受够了,做了人,人家还要骂你,无缘无故要骂你,你搞得很冤枉。你没做坏事,但是他骂起来的时候就是骂你不好,甚至人家做了坏事就骂到你的头上,这个是等流果。因为你过去做了坏事,或者是恶口等等,将来的等流果,还有增上果,都会报在身上。

  “阿含十七事,正学善思寻。”“阿含十七事”,“阿含”有经阿含、律阿含,经阿含大家知道,《长阿含》,《中阿含 》,《杂阿含》, 《增壹阿含》。还有律阿含,这个我们听过比丘戒就知道,《辩识阿含》,《根本阿含》,《杂细阿含》,《正宗阿含》,这个阿含就是律阿含。

  “十七事”是有部的,《四分律》是二十犍陀。有部分十七个,“事”也是犍陀的意思。它分十七个,《四分律》分二十个。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海公上师集这个颂的时候,可能在藏地就写下来,那时学的是十七事,就把十七事写上去了。

  “正学善思寻”,对于这个律阿含,包括里边的十七个事,就是我们的二十犍陀,要““正学”,就是正规地学,以佛的意思来学,不要以自己的意思来学。这句话不以我的意思来解,要佛怎么说的我怎么去解。“善思寻”,学了之后还要善巧地思寻,思惟。

  这就是说“正学”很重要,以佛的原意来学,不要自作主张,自己想一套东西,依文把这个文字曲解,这个就不好了。我们很多人学法都是以自己的意思来解释经,这个是很危险的,会着魔,“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这个话经常有的,经里边完全要一字不改的以佛的原意来解的。你只要离开一点点,哪怕离开一个字,解错了,那跟魔的说一模一样了。那就是不能稍微改动一点的,要不折不扣地,这样子才是依佛的善学。那么这是戒律仪。

  我们说先要发出离心,这是方向盘,我们的修行绝对不是世间名利,也不是为了得了定了之后可以有功德,好劝人家信佛。真正的出离心,是看到世间的苦无常,一切五欲满足都是深险的罪业坑,使我们更造罪、更堕落的、更受苦的。那么这一些心生起来,那么什么是最安稳的呢?就是涅槃了。那么要追求涅槃,这个是我们修定的正确的目标。

  有了这个目标之后,下手,第一个戒律仪,戒要守好。第二步,更细的,根律仪。要收摄六根,眼不乱看、耳不乱听。戒律仪根据戒的条相,也没有限制那么细,没有说眼睛不能乱看了。但是根律仪,眼耳鼻舌身你都不能乱,都是以一定的规则来行事了。尤其是意根律仪,不能乱想,大家想一想,意根律仪能不乱想,能够掌握,入定还有什么困难,就进入入定了。我们的现在最难做的就是意根,尽管你一动不动地坐,坐上两个小时,但是里边的意,里边的妄念却是纷飞,不可说的多,那跟定是相差距离太远了。要意根能够纳到轨道,要你想什么就想什么,要你观什么就观什么,那定就几乎已经得到了。

  那么初步是的戒律仪。再进细一层,要根律仪来了。

  六 根律仪资粮

  甲一 总说——修此三所依法,非此不能转根

  依止戒律仪 能防护意根 不流逸倒恶 色声香味等

  及能正修行 意根如律住

  “依止戒律仪”,这个戒律仪,“修此三所依法,非此不能转根”。就是说依“戒、律、仪”三个来防护意根。

  意根是最高的。我们说五根,眼耳鼻舌身,要防护它容易一些。你眼睛不看,眼睛就不会着那个境,耳朵不听困难一些,把棉花一塞么也听不到,那么你鼻子不嗅,舌头不尝,这都做得到。心不要乱想这是做不到的,你说你不要乱想,它偏偏要想。很多人跟我说:有恶念就是恶寻思。这个不稀奇,修行的是有的了。

  你说不应该想的事情,它偏偏要想。有一个居士写信给我,他也很知道恭敬佛,信三宝。他念经,经书一翻开来,不可思议的,自己也不晓得为什么,一定要把佛骂一顿,然后么就念起来,又忏悔……,总是这样子。

  这就是等流果。以前谤过佛,到现在即使你信了佛,做佛弟子,谤佛的习气还很严重。看到经书就要骂起来,骂好了又说不对,骂错了,赶快忏悔。他感到很痛苦,写信来。这个是过去的等流果,要好好对治。不对治的话,下一辈子还要等流下去的。所以现在不要做恶,一作恶之后,即使你异熟果报受完,等流果造罪的因素还存在,将来还要受苦果的。

  “依止戒律仪”,海公上师的意思,“戒律仪”不只是“戒”,是“戒、律、仪”三个。“戒”主要是讲的戒条,以保护四根本为主的。“律”指的是条件,持戒的条件,那就是二十犍陀,僧团,这些适合我们持戒的场所。你如果在闹市里边,除非你是阿罗汉,你没问题,如果你是初学的比丘,你到闹市里去,你想不犯戒哪个做得到?做不到的。那么一定适当的僧团里边才能做到了。“仪”是威仪。

  就是说我们要使意根律仪不乱动,不是说单是粗的持戒就行的。要有持戒的戒条,也要持戒的场所,还要微细的威仪,这么一步一步进去,才能够防护意根了。威仪就是说身跟口,就是说五根律仪,眼耳鼻舌身要如法地做,就在威仪里边。但是意根,威仪还持不住,要把威仪做好了之后,再进一步才能够防护意根,就是意根也不乱动,这个是更高一层的。

  那么就是说,你要使意根不乱动的话,防护它不乱动,那就是要踏实用功的,不是说意根不动,我依止戒律仪就可以,“我懂了!”我意根就可以不动了,那个是妄想。那要做的,你不做,你意根怎么会不动呢?你要先持戒,如法地持戒,在这个僧团里边如法地做。很多人都就是一出家,甚至于居士就要住山去,他认为自己是大根利器,一住山就会开悟,证果证道了。

  在《慧行刻意》里边,我记得有一句的,初学想住山是魔入因——入魔的因 。 《慧行刻意》是个宝贝,哲蚌寺里一般人不能随便学的东西,但是这里是随便学,很容易的,大家要请,没有限制的,都能请,请了之后也不知道这个珍贵。 《慧行刻意》里边我看看在哪里?在这个魔的入因里边,二十四条之十五条,“若初业者喜独处练若”,茅蓬闭关,才开始修行就要住茅蓬,就要闭关,是魔的因。劝也劝不下,有的人他总以为自己是了不起,大根器,叫他不要这么做,好象是我们不能认识他这个根器,他是大根,你认不到,当他普通人看,就是说认错了人。就是说,他是千里马,你不是伯乐呀,你认不出他是千里马,当他是一个普通马看,他对你还不高兴。但是我们从传承的教诫下来。初期修行的人要住茅蓬、闭关,那就是自己送上魔的手里去,是魔入的因。魔的因就是魔的门一开,你以后的去处也就可以想象了。但是危险的事情说也不听的,也只好随他去了。

  所以要依止戒、律、仪这三个,“非此不能转根”,不能这样子的话,意根是转不过来的。如果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地做上去,能防护意根,这个意根绝对能防护——缘起。缘起而且有次第的,不能乱。依这个次第的缘起,你做到之后,意根不防护的话,不会的。

  海公上师经常说,你有锅,有米,有水,有火,有柴,有引火的火柴。你把米淘起来,水加好,锅盖上,柴烧起,半个多小时,你把锅打开,不是饭,不可能的,决定是饭。但是你这个条件里边缺一个,没有柴,你锅里边的米淘得再干净,摆一万年,还是水了、米,不是饭。那么假使没有引火柴也不行,柴摆好,引火柴没有,那也烧不成。如果有柴有火,没有锅,也不行。有锅,没有水也不行。锅,水,柴,火,引火也都有,没有米,烧了半天,还是开水。所以说这个缘起法,因缘和合,如法地把它组合起来,果决定出现。

  但是说你因缘要少一个,哪怕是少一个极微细的。海公上师又举这个例,螺丝钉,你这个飞机你少一个螺丝钉,你敢不敢飞上去?不敢飞的。决定要把螺丝钉都配齐,拧得紧紧的才敢飞。否则的话,中间你这个机器松掉,你这个一飞机的生命财产,哪个负责?所以说这些事情不能掉以轻心。但是你如法做了之后,你想这个果不来,也不会的,不可能的。你要能够依止戒、依律、依仪的做的话,微细地做的话,绝对能够防护意根。

  防护意根,怎么防护呢?那就是使它不“倒恶”,颠倒的,五欲。“恶”就是坏事,造恶了。“流逸”,我们的心就像水流淌下去一样,止不住的,看到五欲的境界,就止不住,它又要往下流了。那么你防护意根,就不会“流逸”,你不防护意根的话,决定要流逸。水往下流的,你这个地方,水源高,叫水不下去是不可能的。“流逸”,流逸到哪里去呢?流逸到颠倒的造恶的地方去了。就是哪些?五欲,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这就是说没有防护意根的人,不可能不流逸到色声香味触去。

  我们也经常收到信,一些居士,他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学了很多法,发心很好,甚至于想出家。但是回去之后,他自己也很老实在信上说,回去了之后,烦恼就越来越重,甚至于对男女之心非常严重。那就是说没有防护意根,你不可能把自己心止住的。

  那么要止住,你就是要下功夫,从戒下手了。“不流逸倒恶”,不流逸到颠倒的造恶的地方去,那什么地方?“色声香味等”,就是我们《金刚经》说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不要在六尘上生心,那就是要防护意根,否则的话,你必定会在色声香味触法上面生心。

  “及能正修行,意根如律住。”(8B)你能够防护意根的好处就很多,不但不会流逸到颠倒的造恶的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界上去,同时还能积极地如法地修行,正规地修行。

  “正修行”,如戒的修行。“正”就是符合佛的本意的,那么符合佛的本意的标准很多。你能够理解空性的,把空性的道理配上去, 那就还要看你理解得对不对。理解得不错的,那是符合佛的,正了。但是一个很简单的,就是说合戒的就是正的。因为戒是什么?戒是从佛的最高的无漏的智慧里边流露出来的身语的规范,这个不会错的,是佛说的。那么依戒而行,决定就是佛的意思在里边,佛的心就表现在佛的戒上。我们要见佛的心,就从戒上见,这就是为什么戒的重要性那么大。有的人着了魔,魔来扰害,就要赶快坐起来诵戒,魔就走了,这个《小止观》里就讲得很多。那么为什么戒的威力那么大?直接从佛的心里流露出来的,是佛的身语的规范,当然是绝对正确的。

  所以“正修行”,依戒的修行就是正修行。反过来,不如戒的修行,不是正修行,邪的。所以说戒很重要,不要以为戒是拘泥的,不适合现在时代,要改动了。这个话我几次三翻地说,也是海公上师的传承,戒是佛制的,等觉菩萨也不能动一个字的。所以说一切世间上的人想改戒,都是违背佛的意思的,是不符合佛的意思的。

  能正修行,意根律仪能够防护之后,不但不会造恶,不会在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同时能够积极地如法修行。

  甲二 以戒律仪为基础

  不亏根本戒 随顺威仪行 远离于五家 常怖畏小罪

  露罪具勇心 出离意坚决 不亏十种行 念如来赞喻

  善观三业行 尸罗次第净 护戒诸功德 毁犯堕何地

  学修誓为首 刻刻观净命

  再强调一下,意根如果能够依戒的做,不乱动的话,那么“不亏根本戒”,根本戒根本不会犯的。“随顺威仪行”,不但是重的戒不犯,而且威仪也可以随顺,不会犯威仪。

  “远离于五家”,当然不会去了。这五家:倡妓家、淫女家、酤酒家、王大臣、博弈下贱,这些意律仪如理做,根本就不会去,不但不去,远离,远而离之。

  “常怖畏小罪”,对小的罪存怖畏心,前面说的要求完全能做到。

  “露罪具勇心”,万一你犯了罪之后,就得要发露。有人怕难为情,顾面子,还是我执:我的面子丢了,以后不好做人,大家不恭敬我。那就是要有勇心,有这个勇气,要把罪洗干净,非发露不可。

  那这样子,“出离意坚决”,出离心决定坚决,开始要叫你发出离心,你要得到根律仪之后,这个出离心才算坚决,才算稳定下来。否则的话,就是一句话:不坚决的。今天时间到了。

  第七讲

  《定道资粮颂》。昨天他们讨论的有几个问题,我们先说一下。

  问题解答

  《基本三学》一七九页倒数第四行“以此为人说,是名饶益他”,“此”是什幺?

  “此”就是前面的解脱道,从决定出离心一直到证无学解脱。从解脱道的发心、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些道理自己修是解脱道,告诉人家就成了菩提道。把这些道理为人说,他们也解脱,这是饶益他。“以此作闻思”,自己在修么就是饶益自己。

  但是前面的解脱道当我们扩大到为一切众生的利益而说的时候,这个道不止于无学的阿罗汉的解脱,那就是说,他的最究竟的解脱,就是无上菩提,成佛。所以说,在解脱道的最高是阿罗汉或者是缘觉,而菩提道的最高的究竟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这一点有差别。因为你度众生的时候,要很多的方便,一切法都要学。同时,解脱道,根据《广论》来说,固然补特伽罗我要破掉,同时破少分的法我执。在修菩提道的时候,你要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一切法我执都要破完才能行,这个就扩大到成佛了。这个“此”,就是指修行的那些方法了。

  那么下边的也是这一行,就是最后的一个,“寂然永清凉”,这个“然”是所以然的然,不是善恶的“善”,这是印错的,“善”是印错的,有的本子上是改好的,第二版可能是改好的,这是初版的都没有改,寂然,善恶的“善”不对, 改那个所以然的“然”,“寂然永清凉”,那么这是一组的。

  非理作意、恶寻思是不是相同?

  一般说非理作意是泛泛的,在入定、出定都有。假使我们说烦恼的生缘,第一个是烦恼的种子未断,第二个是顺烦恼的境现前,第三个非理作意生起,就是说心没有提起正知正念,它顺了烦恼的一些思想起,那不在定也可以有。恶寻思一般是定中的事情,定中突然想到亲里觉、不死觉……,这是属扰乱定的一些东西。

  三恶道没人发愿去,造了恶业,自然要堕恶道。是不是说三业清净就能生净土,不管有没有愿?

  “三业清净生净土”是说阿罗汉生“方便有余土”,这是净土,那菩萨是“实报庄严土”。这个就根据你自己,你有愿也好,没有愿也好,看你的平时的倾向在哪边,你倾向于这个的,将来就生这个净土。有形的也好,无形的也好,愿总是会有的。那么你说发愿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那决定是极乐世界,你发东方琉璃世界的,也会生。因为愿是方向,行是动力,你有了动力至少有个方向,不会是漫无目的的。就是说你假使方向不明确,那就生的净土也不是一定是某一个净土。总之净土是会生的,这个也没有啥问题。

  闻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有什么区别?

  闻所成智就是闻慧,思所成智就是思慧,修所成智就是修慧。

  闻所成智就是说闻了法之后得到的智慧,一般就是知见,佛的知见你知道了,但是对自己的思想行动不着边的,只是一种知见,或者是个学问。那么到思所成慧,思慧,你已经经过思惟,跟自己的思想行动产生联系,这样子抉择下来的见解,就是说碰到事情会起一定的决定的作用。

  我们说闻慧,一般年轻的,不净观看了很多、听了很多,也感到是不净。确实是不净,一个人怎么干净呢?从我们一生下来,父母的种子不净,生的地方不净,大便道小便道,……这哪是干净的呢?如果是干净的怎么从这个地方去生呢?肚子里边也不干净的,这个地方就是“生脏之下,熟脏之上”,在肠大便上边,旁边是厕所,很臭的。地方也不净,种子也不净。生下来,八万四千毛孔都流不净,九孔跟毛孔流的都是不净,我们说流出来的汗,哪个敢吃呢?臭的。口吐的痰、眼泪水、鼻涕,看了要恶心的。如果吃了不消化或者肠胃不好,呕出来的东西,那更臭;如果大小便,那就不要说,臭不堪言。都是脏东西。那个做的事情,是烦恼来的,我们是因为烦恼而感到的果,当然是不干净的。

  这个听的道理头头是道,听的时候也感到很不净。但是你跑出去一看,这些影子都没有了,只看到净的一方面去,甚至于对不净的东西产生染污的心,贪染的心。这个闻慧只是一个知见,作用起不来的。

  思慧是经过再再地思惟,把自己的思想联系起来,那么你碰到境界来的时候,你可以观想它确实不净,但是这个不净的力量,并不能够胜过你的烦恼,因为毕竟还是经过思惟出来的,还没有经过定,这个烦恼炽盛的时候,也会打败仗。假如没有起烦恼,马路上走过,假使你看到什么,那你可以马上作意:这是不净的!你可以过去,没有事。但是真正的烦恼现前,他跟你勾搭起来,跟你说话、握手,…那就忘记掉了,什么都忘掉了。思慧虽然有一点点力量,也有个决定心;但是抵抗力,对无始的烦恼要两个斗争还是不行的。

  修所成慧就是修慧。修慧经过定力的陶炼,那就产生作用,就可以胜过烦恼。《律海十门》的摄修心要,就把这一些问题都讲了一下。这是三种的层次不同,高低不同了。

  发愿和回向有什么不同?

  发愿和回向原则上没有什么不同, 在前叫发愿,在后叫回向。这都是你要做功德的趋向,你念经的功德或者作善的功德,用了这个功德放到哪里去。事前是发愿,事后是回向。

  回向无上菩提跟回向西方有何不同?

  西方有几个净土,“凡圣同居土”,凡夫都有的,怎么跟无上菩提比呢?即使还有三层,这个也不是无上菩提,最后寂光净土或者差不多。那就是有差别的了。无上菩提是总的,西方是一个方便,一般说生西方的同居土为多,那就跟无上菩提差得很远。

  戒律仪跟根律仪有何不同?

  戒律仪依据条相做,不杀、不偷盗、不邪淫,并没有阻止你去看人家的财物,或者看女人。根律仪,就看也不准看,自然收摄,耳朵听到不好的话,自然不去听他,根律仪是更进一步的。戒律仪,仅仅是某些事情不能做就完了。根律仪,前面五根都是不乱看、不乱听、不乱嗅、不乱动,最后意根不乱动,就是几乎进入定中了。根律仪的体是念、慧,戒律仪,它的戒体是无作戒体。体也不一样,它的作用也不一样。根律仪是进一层的,戒律仪是粗的。

  色界四禅,止观均等可修无漏道,无色界前三定止多观少,如何能修?

  修无漏定,当然止观均等是最好,所以说佛成佛一般都是用第四禅,第四禅是止观均等的禅定里边最高的一个。

  前三个无漏定,虽然是止多观少,但是观毕竟还是有的,那么你要修无漏定还是可以的。非想非非想定他这个思想极微弱,而无漏定,要有断烦恼的,要有刚决的极厉害的智慧的,那么在这个懵懵懂懂的非想非非想天生不起这个智慧,它不能修无漏定。在前三个空界定,虽然说是止的分量多一点,但是观并不是没有,要把这个观修无漏的定来断烦恼还是可以的,所以说也能够修无漏定。非想非非想天是懵里懵懂,你说是想,他不是想,你说他不是想,他又不是非想,那就是说若有若无的情况,这样子是这个力量很微弱,要修无漏定是这个智慧生不起的。

  那么大概就这么几个问题了。

  海公上师对戒律的学习研究与实施

  (本节内容至113页第3段主要讨论戒律问题,在家居士请跳过勿阅)

  今天我们要补充一些海公上师对戒律的知见。这些我们以前听到过,最近也看到一些,就回忆到他以前的一些教诫,我们再以后的人,也可以得到一些他的看法。

  总的来说,我们上一次讲的,阿含有两种。那么经的四阿含,大家都知道;那么律的四阿含,根据印度的功德光论师把戒律又分为四个阿含,海公上师就在藏地学法时候,就把这个采取过来了。

  《辨识阿含》,我们讲过的,这是二百五十条戒。为什么叫《辨识阿含》?二百五十条戒,他要犯戒,决定有犯戒的预兆,你能够持戒的人不要等犯戒的境界来,才提起念头,那个时候会来不及。就是说犯戒的一些前相、预兆出现的时候,就知道有犯戒的可能性,赶快回避,把它制止,那就是说保险,不犯戒,所以叫《辨识阿含》。把那些犯戒的境相还没有到来之前的一些苗头,都能够看得出来,所以说这个是二百五十条戒能持、不犯,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根本阿含》,就是二十犍陀,就是摄持僧团需要做的事情。二百五十条戒,单是个人的行持,要僧团和合,大家一起作羯磨,一起作如法地修行,要有统理大众的很多办法了;还有僧团里边的安居、自恣,那些东西都要有一定的规模。这些就是在《根本阿含》里讲的,摄持僧团的一些办法。我们说如何统理大众?就是靠这一些办法来统理大众,不能自己想一套,以世间上的一套来统理大众,那是世间的王臣、君臣的一些办法,不能使用到僧团里边来。

  《杂细阿含》,就是把戒律里边的一些重要的道理,分别地详细地研究、辩论,辨析那些问题,以几部律互相地参照,比较地研究,这属于《杂细阿含》的。

  《正宗阿含》,戒律的目的在哪里?主要的目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最后趋向涅槃。我们修行的路线,是通向哪里的,目的。

  这四种阿含里边,《辨识阿含》跟《根本阿含》是比丘的基础,同时实践的场所,这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下,受了戒之后就要实行的,五年学戒,主要学这些。 《杂细阿含》,是五年以后的事情,把五年以后行持的方面能够得到知道,都搞得起来,然后深入的一些的道理的仔细研究,属于《杂细》里边去了。是说五年以后,不是说五年之后马上就搞这一些,就是说五年的资格有了之后,在适当时候就研究这些。

  像《南山律》这些,大部分属于《杂细》的,他参照五部互相研究的,那么当然行持也有,就是二百五十条戒的注解,但是它里边也参照了很多《杂细》的成分。我们汉地的研究不像藏地,没有把这个分科,就是说在行持的二百五十条戒里边也加了《杂细》,《杂细》里边跟《辨识》,没有把它很明确地分开。而藏地根据印度功德光论师,里边根据层次的高低就分得比较明细,同时学修的次第也比较分得清楚一些,不是一下子就研究《杂细》。一下子就研究《杂细》,会把人搞混乱的。那么有些人就感到戒律难修,又难学,就退掉了。那么跟着次第进去,就不会退。

  最后《正宗阿含》就是说,你要弘法利生的时候,不要着眼于现前的事情,还要着眼于将来的远大目标,目的是为了趋向涅槃。那么我们说“结戒十义”里边大家要知道,“摄取于僧”,那就是《根本阿含》、《辨识阿含》的事情,“令僧欢喜”,“令僧安乐”也属于这方面,僧团里边如何摄持。到后来“正法久住”,那就是《正宗阿含》的事情。那么里边研究问题,在“结戒十义”里边是讲的少一点,因为这是研究问题,那个“结戒十义”都是修证的问题。

  我们汉地是《四分律》,一切有部的来源,根椐海公上师研究,藏地他们的研究,他的本子是从《十诵律》里边分出来的。其他的律,是分出之后,分了又分,分了又分,分了很多部,而昙无德部——四分律部分出之后就没有改过,一直到现在维持原状。这也是《四分律》的可贵。再一个,汉地是佛陀耶舍翻了《四分律》之后,汉地人的根机跟《四分律》相应,所以说基本上都是以《四分律》来实行的。我们虽然翻的有五部,有《五分律》、《十诵律》……但是我们实行的、受的,都是《四分律》的戒,从古以来都如此。而《四分律》的戒,在海公上师的看法,文少意丰,它的文字不多,比有部要少得多,但是意思,都是抓的重点。海公上师的看法,《四分律》部的戒比其他部要好,我们在讲《根本阿含》的时候,海公上师举了具体的事情说《四分律》超过其他几个部。这些当然具体不能说,现在有居士、沙弥。

  海公上师在藏地学的是有部。海公上师是受了戒之后马上就进藏的,所以《四分律》学在后,进了藏地去学的是有部。藏地有部学好之后回来,看到我们都是《四分律》,他又再学《四分律》 。那么当然再学《四分律》,以有部的传承来学。他就感到《四分律》里边有他的特色,组织严密,这个就是有它的特色。所以海公上师并没有把自己学的有部套到我们汉地来,汉地行《四分律》,一是尊重我们汉地的传承;再一个《四分律》确有它的好处,为什么汉地那么多年都是用《四分律》,就是有它的好处,不是随随便便的。

  他也讲到阿底峡尊者,他是印度的,他们请到藏地去的,印度他受的戒也是四分律,阿底峡尊者也是四分律戒。他到藏地去之后,藏地的人很尊重他,当时藏地是有部,他们说阿底峡尊者是四分律部,我们也改四分律部吧,这样子建议。但是尊者尊重地方的习惯,在藏地对有部有缘,他们一向是有部,也是很多年,几百年了。那么阿底峡尊者就说,他说反正都是佛说的,哪一部都是能够证果证道的,也不一定就要改掉。因为阿底峡尊者知道,改掉之后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可能还有些会反对,结果会把藏地的律分得不团结,不统一。所以说叫他们还是有部好,没关系,不一定要改依《四分律》。那么诵戒的时候,四分律藏跟随有部的戒相有少许不同的有一些地方,所以说阿底峡尊者在布萨的时候,他是到别处界外自己去布萨的,一个人去布萨的,可能有印度带来的个别几个,总之跟那个藏人的布萨是分开的,不一起的。

  海公上师他那个时候在清凉桥讲的那些,推行的,都是根据汉地的《四分律》。所以清凉桥受的戒都是《四分律》戒,尊重汉地的传承,我们的菩萨戒也是《梵网经》,并没有用虚空藏的《瑜伽菩萨戒》。

  那么衣的颜色,当然真正的三衣,有部也是黄的,但是他们的披单是紫的,我们汉地的《四分律》一律都是黄的。这是部派的不同,穿的衣服也有不同的颜色,这个是每一部都不一样的。比较起来,南传的派系跟《四分律》是最接近的,所以说海公上师他从藏地回来也经过印度,那些南传的地方也去了一下,经过他考察之后,他感到我们的《四分律》部,跟南传的部派是最接近的,颜色也一样,钵的大小,钵的颜色都一样。所以说,这个不是偶然的,《四分律》能够流传得那么久,就是有它的特色。

  海公上师在清凉桥改穿大量衣。过去在近慈寺还是穿的小量衣,有钩的那些衣。那么到清凉桥之后,他就是下定决心把衣改了,改了之后,是不是故意诈现奇特相呢?好象清凉桥有所不同,穿一个大量衣。又跟喇嘛不同,他们是紫的,而且穿的衣服的条相,有些地方也不一样的。海公上师他就说我们不是自己搞一个新的东西,故意标新立异,自己搞一套,我们是恢复佛的原来的样子。因为斯里兰卡那些地方是南传,是大家都公认保持原来的原始佛教样子的,而我们的《四分律》,恰恰跟他们最接近,跟藏地来说还远一点,而汉地与南传的两个部戒是最近的,所以说我们并不是故意做一个奇怪的新的样子,而是恢复佛的原来的制度。当时清凉桥改大量衣也是有一定的阻力的,所以海公上师就郑重地声明,不是自己搞一个新花样,而是恢复原有的佛制。

  那么再谈到汉地的海青,海青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不可考了,哪一个朝代开始不知道。但是佛制是着裙的,裙有条相的,比丘的裙。沙弥的裙没有条相的,沙弥的衣也没有条相的。比丘的裙,就是五衣,有条相的。哪一个朝代以海青来代替内裙,这个是不可考了,但是,袍子代裙毕竟是不一样,袍子是没有条相的,裙有条相的。所以说我们现在海公上师恢复裙的制度对佛教有极大的关系。因为衣裙整齐是佛教的幢相,对佛教有增益的作用的。所以说我们为了要使正法久住,海公上师也发这个愿,转末法为正法。我们要把正法转成正法,那就是说一切要向正法看齐,就是衣服也要向正法看齐,不要根据汉地的演变,穿那个袍、海青。

  海青不是佛教制的,那个大袖子,我们说唱戏穿的,明朝以前大概都是大袖的。佛教传到汉地来,开初的时候也没有海青的,什么时候改海青是不知道了。海青不是正规的,所以说海公上师认为恢复裙子不用海青,这是恢复佛教的原有的制度。这是对的,对佛教有好处的,对正法久住是有益的。那么也可以说,在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这个做法跟整个的三个系的佛教徒都能够统一起来,因为穿小量衣的钩子只有汉地有,从汉地传出去的,有朝鲜了。(9A)藏语系的、巴利文系的都是大量衣的,我们汉文系的特别搞小量衣,也就是说不统一。如果我们现在改大量衣,三系的佛教徒都统一的,也可以增加团结,这是多方面都有好处。

  海公上师又说,我们现在的小量衣跟南传、藏传都不一样。这个是不是好呢?这个跟佛制是不大符合的。海公上师那个时候曾经到宝华山去过,宝华是传戒的地方。他看到明朝的衣就比我们现在的小量衣要大得多,很大。那就是说我们现在缩到这么小,也是明朝以后的事情,在明以前衣还是很大的。那么什么时候改小的呢?肯定是明以后。

  改小好不好呢?改小并不是好事。我们看日本的衣,小到一个条条,好象部队里一个皮带一样子,挂了个条条,就算代表一个衣。这个好象是太简陋化了,这个衣的作用全部就取消了。本来衣是御寒,表示佛的幢相,起这个代表佛的作用的了。你现在穿了个西装,挂了一个条条,说是代表衣,这个把佛的衣裙的制度、作用都贬低、改掉了。

  所以说我们把衣服恢复原来的佛制,照目前看,是有这个需要。过去我们是封建国家,对外边是封闭的,没有什么交往,只看见自己这个衣服还顺眼,但是现在开放之后,跟南传跟藏传的一比,我们是落后的,这个改变了的。藏传至少还保持佛的原来的样子,斯里兰卡南传的完全保持佛的原状,而我们汉地也改得太多了。所以说在这个时候,恢复原来的佛教的衣裙是有这个必要性。

  海公上师又谈到,他研究《四分律》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也值得要说一下。因为五台山通愿法师她们下面的,是根据慈舟法师那一系的,跟海公上师一系是有差异的。那么我们的路子是什么路子,他也讲一下!他说我们研究的戒律是根据印度的功德光论师,一直到宗大师的传承来研究的,因为他是在藏地学的,这个传承是没有断的。而汉地,道宣律师之后这个传承是断掉了。所以藏地的传承没有断。所以当时学的时候就把藏地的传承拿过来,而条相以四分律的条相,这个是海公上师他研究戒律的方式。就是传承是有的,是根据藏地的,而戒相还是根据四分律的,这样子综合起来。

  那么另外,他又谈了一些。海公上师当时在是人大代表,又是佛教协会的副会长,他说当时日本跟中国佛教里边有些人,主张比丘戒律难学,说要把比丘戒舍了,或者改十戒、五戒,——现在又有人提嘛,比丘戒么受个五戒就可以。当时就有,不是现在新的花样,当时在解放初期在佛教协会开会的时候,就有人提这些。那么海公上师就说这个问题,他说藕益大师固然也有退戒的事情,但是海公上师对藕益大师绝对推崇,他说藕益大师对我们汉地戒律研究的贡献是极大的,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他是退的。

  他说弘一大师也有这样的倾向,就是说这个不是弘一大师说过那个话吗,海公上师可能也看到了,这是说现在,南宋以后没有真比丘了,这些话,这好象都是令人丧气的话了。那么他说固然汉地有这个倾向,但是海公上师对却不认为他们两位是改戒,而认为他们对戒律都有贡献,这仅仅是他们对戒是好象感到困难,好象是有这个趋向,的确给人家借口过去要改戒了。他们并没有改戒的,他们只仅仅是感到戒难学,有这个感叹。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也可以说一下。就是没有传承的原因,没有传承研究戒,就会研究得太复杂,太困难,会退。即使像弘一大师,藕益大师这样子发心的人,他还会走上这条路,就是没有传承的问题。

  海公上师参加佛教协会会议,他回到到我们这个清凉桥之后就说,佛教协会里边也有人提倡把中国的二百五十条戒要改掉。他说这个意见绝对不好,海公上师是反对的。我们是一贯继承海公上师的主张的,我们对现在改戒的我们都反对的,认为戒是佛制的,等觉菩萨不能动一个字,何况是一般的凡夫,这个不能动。那么海公上师他当时就表态,他说不可以的,不能改的。那么这个事情他们在佛教协会辩论过,最后是否定了,没有改。所以说我们解放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是二百五十条戒,没有改过。

  那么他说海公上师又说,那么是戒难学吧,他说戒有它的原则性,但是也有它的灵活性,就是开遮持犯了。如果我们掌握好戒的开遮持犯的灵活性,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加或者减了。佛早已预料到将来的这个我们的社会有什么的变化,我们处在这个社会,该如何适应,在戒的开遮持犯里边都已经跟你安排好的,不要去改。总的一句话不要自己去改,不要自己出主张,这个戒是佛制的,佛有安排的,我们不必自己去动脑筋。

  他又说,学戒是一个依了僧团去住,不能离开僧团去学,这也是个重点。在僧团里边,僧团就是僧人的学习的地方,你离开僧团去学戒,戒的事情很多就是牵涉到僧团的事情,你离开僧团你怎么学呢?等于说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你这个用武的地方都没有,你学了一套,你没有地方去实行的,戒都要僧团里实行的。

  再一个,戒也不是很难,它不牵涉到定,也不牵涉到慧。只要你事情该怎么做,怎么做,你照了他做就行了。那文化程度低的,那是鼓励一些人,文化程度差的也不要丧气,它并不难么,戒律只要是佛怎么制的你怎么做,你这么做就行,并不要你去很深的研究,讨论,或者是很深的禅定,才能去行戒,持一个戒嘛也不要什么定了!

  海公上师当时在清凉桥做的是一个粗规模,以后要慢慢地细致,深入下去,那就是给我们指方向了。海公上师在清凉桥的这个规模,并不是说到此为止,最高峰。他自己说的初具规模,因为从没有到有,必定要来一个大概的规模造出来。海公上师的方式,在四分律的研究,这个行持早就断掉,都是这个传承是没有的了。那么你现在要把藏地的传承跟我们的四分律结合起来,做这么一个规模,在清凉桥是试办的了。初具规模,这个规模将来还要细致、深入地发展下去。他说开始做当然困难,因为当时汉地的佛寺院安居、诵戒、布萨、自恣的确实很少,那么我们要恢复起来,当然是难度比较高了。但是你说这个难并不是真的难,就是我们以前没有做,现在做了好象是困难,实际上你多做以后,就是事相,也没什么难了。

  那么还有,他说佛是慈悲的,决不会要他的弟子去受苦,去熬那个困难。太困难的事情佛不会叫他弟子去做的,总是做得起才叫你做。所以这一点,不要认为太困难,就退,就不做。

  那么还有一点,困难就是因为没有次第,没有方便,有善巧方便就不会困难。功德光论师,还有释迦光论师,都是印度传戒的大论师了。他们的方式、他们的传承,藏地都完整地接受下去了。只要根据有次第有办法,这个做就不会太难的,希望大家发心。这个话就指出我们的方向了。我们以后还是要照戒律的方向,还是要根据藏地的传承,如何更细致地跟我们汉地的四分律结合起来。这个方向海公上师第一步初具规模是做了,将来的细致地深入地还有待于后来的人。

  海公上师确实是这样发了愿的,那么中间有些人是误会。我们就最近收到一封信说,他回到上海之后给另外一个居士说:海公上师毕生的精力,翻了很多的东西,在密教里边把五大部都翻过来,但是毕竟还没有翻完;大吉佛爷这次到三门又补充了一些。

  结果有人听到,“啊!你这是造无间罪!”好象是污蔑海公上师了。这个我感到好象是根本不理解海公上师。海公上师从戒律方面这么说,对藏地的可能其他地方也会这么说。因为藏地的密法,就是从宗大师到现在么有五百多年,宗大师以前也是很多时间,那么大的时间的密法,怎么一个人可以把它全部翻完,当然不可能了。海公上师也没有这个设想,一个人我都把活全部搞好,到最高峰,不能再动,没有这个。那么后来又补充一点,这有什么造五无间罪的口业呢?所以这些也是一个执着,我们感到对问题应当要客观地看。海公上师对戒律上的看法就证明那些话是不对的。他自己说了戒律方面他是初具规模,以后还要再慢慢地细致地深入地做下去。

  那么这些就是说,海公上师对戒律的看法了。那么还有一点,海公上师对我们修行的人,他就是——这是普遍的毛病,在以前也有,就是一般人不愿意住在僧团里边,喜欢一个住,单住,住茅蓬,自己一个人,住山,闭关,等等了。他说这个,也不是说没有理由,就是僧团的组织不好,大家在僧团里边,感到不能修行,那么才有这个想法,实际上他说僧团里组织好了之后,有利无弊,人再多,你修行不会打闲岔,还是清清净净的,等于茅蓬一样,在清静的方面说跟茅蓬住一个人一样,而其他的方面,却胜于茅蓬,因为人才多,人才多你什么都方便,你学的修的,都有请教的地方,你住茅蓬的时候,你要请教,请教哪个呢?只有你一个人嘛,你要请教善知识。那至少要跑了远处去请教,而僧团里边像以前那兰陀寺什么人才都有,中观的有中观人才,都是特级,都是特出的,最高的;唯识的,有唯识人才;修行的,有修行人才;密宗的,有密宗人才,集中在一个庙里面边,几万人的大庙,什么人才都有,你这样子的庙里边住了不是更方便么,你为什么要单住呢?所以说鼓励大家,只要把僧团搞好,大家能够六和,如水乳和,大家水乳相融,这样子都不会有不方便的地方!就是不要害怕入众。

  我们修行的戒律,必定要从僧团里边磨练出来的。脱离僧团学戒律那是纸上谈兵,没有战场的将兵,讲这个打仗的技术,那不是空话?纸上谈兵的结果就是打败仗了。这个当时战国的时候,那个赵国的大将,他就是兵书都背得下来,他的父亲是一个军事名家,他兵书都会背,但是他父亲就知道他的孩子不能重用,他是脱离实际的,只会纸上谈兵的。结果后来秦国打过来,大家推荐他的儿子,因为他本人已经去世,他的儿子行,但是他的父亲有那个话不要用他。那么大家看到没有人,他也自告奋勇要去,结果去了之后,就给一败涂地了。四十万赵兵给那个秦朝的白起大将,抓住俘虏活埋的。所以这个纸上谈兵不是个好事情,没有实际的经验,哪怕你书背得滚瓜烂熟,没有用的。

  所以说真正要学戒,脱离僧团你学什么戒?僧团是戒的实施的地方,你离开了僧团,用戒的地方就没有,那你这个戒也学不好。戒学不好的话,定慧从何而来呢?我们讲《禅定品》也好,讲《定道资粮》也好,定的基础——戒律仪,戒律仪进一步就是根律仪,意根律仪,意根律仪就是正念修好了,再加正知配上去,再不放逸,定就来了。这是缘起法,因缘和合,定的缘够了,定就生;如果定的缘不够,定就不生,那么你最基本的戒都没有,你生什么定呢?最多生一些邪定。离开戒就是邪定,不是正定。那么这个定对我们没有好处的,不能了生死的,那没有什么用处的。所以鼓励大家僧团里边不要各是各的打单、单独的主意,这些就是海公上师历来对我们学戒的一些指示。

  那么他后来了总结了一个,他根据藏地的传承,同汉地的四分律结合,建立了安居、自恣、布萨、传戒,几个基本环节都建立起来,而且实行了十多年。当他说话的时候十多年,基本上没有出毛病。这就是说功德光论师、宗大师、康萨仁波卿的那些传承的办法,在我们汉地应用起来,跟那个《四分律》结合起来,到海公上师的那个时候实践了十多年,没有出一点差错,那就是说基本上可以适用的,那么方向就希望我们以后再继承下去了。这是海公上师对我们后一辈人寄的期望,将来要研究戒律的人,就朝这一方面去努力,当然我们还可以和斯里兰卡的传承也可以结合了。但是如何以《四分律》的这个戒相,跟这个其他的部派的传承,如何巧妙地善巧地结合,那没有大善知识,自己乱搞也搞不行的。

  海公上师是依靠康萨仁波卿,他在藏地依靠康萨仁波卿学,他是什么东西都要问。大吉佛爷就跟我说的,他说他是住在楼下,康萨仁波卿住在楼上,大吉佛爷是他的同学,海公上师碰到一点怀疑,马上就去问康萨仁波卿。所以海公上师很用功的,他经常问的,有些问题都是亲自请教康萨仁波卿解释之后才拿来实施的,所以说这些方式是经过大善知识的实施的了。我们将来要做,当然也要有其他的大善知识协助、指导。自己乱套当然也不好,那么就得要自己多学一点,藏传的或者是南传的一些戒律的大德们,指导我们,把这一套更好地做下去。

  昨天我们讲到根律仪。这是一层深一层,我们说最初是发心,有了发心,看你次第够不够,内外的圆满的资粮,最后,真正要修的话,就是发出离心,这是重点。那么这个出离心有了之后,就受戒,一般最圆满的是具足戒,比丘、比丘尼戒了。那么戒律仪之后,再进一层就是根律仪来了。戒律仪是某些事情不要做,基本上说,戒律仪重点是保护四个性戒不犯。然后一层一层周边,就是要保证这个性戒不犯的话,有一些跟他相干的事情也不能做,所以说一层一层一层,几个防线保护这个根本的四分根本戒。

  在这个一道道防线里边,除了保护戒不犯之外,另外还有很多防止世间讥嫌的,也就是不违世间的道理了。我们做事情,并不是佛教就世间法决定是两样的,是反过来的,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佛教是出家的,不孝顺父母的、不要父母的、父母与我无干的,这些丧良心的话不能说。佛教里边教我们观一切众生以现在的父母的恩来想,你把现在的父母恩忘得光光的,跟一切不相干的人那么想,那不是颠倒?反过来了,这还哪是佛教了!所以说佛教很多戒律都是顺着世间的,防护讥嫌的。

  那么这个戒律仪,是粗大的那些坏事不做了。那么再进一层的要趋向定的,根律仪。根律仪就是五根不乱动,眼不乱看,耳不乱听,鼻子不乱闻,身么不乱动,这个舌头不乱吃了。舌头不乱吃么,就是我们吃饭的时候不要贪味道了。那么身不乱动了嘛,那些最粗的那些坏事不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慢慢地就是说,行动都是在正规的里边。

  那么昨天讲到“远离于五家”,“常怖畏小罪”。就是这个就是戒律仪更胜一层,戒律仪是大罪是要不犯,而这里却是大罪根本是不犯,小罪也要很严重地怖畏,常怖畏。因为小罪你看起来好象很小,好象一忏悔就完了。但是对定来说是大大的障碍,障定的,所以说,小罪也要当一个严重的看,不要认为罪小而就忽略了噢。

  “露罪具勇心”,我们要忏悔罪的话,第一就是要发露。不发露的话,那就是说你还包涵,对这个罪还不敢公之于众,那人家还不知道,你可以有机会再犯。公之于众之后,你做了这个坏事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哎呀!是这样子的!那么对这个事情你将来绝对有警惕性,不敢再做第二次,所以发露的好处很大。你真正要忏悔的话,不发露是忏不了的。不发露,你还保留了一些东西在里边,这个东西保留在里边,忏悔是不彻底的。真正要彻底的忏悔非发露不可。

  但是发露却是很难为情的事情。自己做了一些罪,很丢脸的,你要发露给大家听到,这自己的脸都没有地方放,感到难为情,不好意思,就不敢发露,这个时候我们说要有勇心。你做坏事的时候勇心很大,做好事的时候为什么勇心就没有了呢?比丘是勇士,对一切善事要有极大的勇心,对烦恼斗争的时候要拼死拼活地搏斗,而对那些世间上的一些仇人,却并不是把他消灭,不是这个心。

  《律海十门》我们也讲过,有一些仇人冤家,他是不是永远的仇人?他过去也是你亲家,冤亲不定。再一个,他现在跟你是怨冤,他是烦恼起的,烦恼是他的主使者,他自己也是受烦恼支配的。那么你真正的敌人是烦恼,还是他的这个人呢?这个人本身是个机器,怎么用他,他就起什么作用。他跟你过去跟你做亲人的时候,那些对你好的心起作用,他是你的亲人。现在因为关系的转变,无常,他对你起不好的心,对你做迫害的事情。那么你到底恨哪个呢?就恨那个烦恼心了、那个瞋恨的心,这一些才是真正的敌人了。所以说我们出家人,修佛教的人都是要从真正的因果上看!不要从表面的现象看。

  “露罪具勇心”,这个地方该要有勇气的就要拿出来,不该有勇气的就不要乱勇。

  “出离意坚决”,这是说出离心是不能忘记的。开始以出离心,“涅槃为上首” ,还是一个发心。到这里是要坚决地出离,已经进一层,“出离意坚决”。

  以戒律仪来防护根律仪,这是总的。意根律仪怎么防护,就要依靠戒律仪。依靠戒律仪防护意根之后,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不流逸倒恶”,颠倒的、罪恶的坏事不会做。不执着于色声香味触的五欲境,因为不流逸颠倒的境,就可以发动真正修行了。真正修行如果你心流逸于五欲、流逸于颠倒,你怎么修行呢?把这些收回来之后,才能起真正修行,这是一层一层因果了。起了真正的修行之后,意根才能如律住,开始是防护,不给他乱动,现在你真正修行起来,意根它自己的可以如律而住,不乱动了。那么他意根不乱动之后,那再下去就可以“不亏根本戒”,“随顺威仪行”,这些更细致的修行才做得起。

----------------------------------------------------------------------------------------------------------------

更多智敏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