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论慧能大师“三无”思想对人类心灵和谐的终极意义(徐建华)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论慧能大师“三无”思想对人类心灵和谐的终极意义(徐建华)

   禅宗认为,人类心灵具有觉悟人生、统一宇宙万法的和谐本性,但这种本性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心性学说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对这种和谐本性的意会,只不过表述因人而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贡献则是高举明心见性的旗帜,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思想将人类心灵深处极致的和谐本性(佛的境界)呈现于人的当下一念之中。依笔者之见,这种呈现全面、深刻、简洁、明了,对人类心灵的和谐本性进行了终极意义上的探索,为迷失在滚滚红尘中的人们重建个人的精神家园指明了方向。如慧能大师在《坛经》定慧品第四中所说: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本文将引用《坛经》(元代的宗宝本)中的相关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慧能禅学思想的终极意义进行阐述。

  一、无念为宗:主体意识本性化,为人类心灵和谐确立了终极目标

  尽管当代哲学把人的主体意识的本质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心灵),但我们在研究心灵问题时又往往把主体意识从这个整体中分离出来,然后试图再构建一种“天然”的和谐关系。殊不知,此时的心灵因被“意识”和“研究”已不再和谐。而禅宗则完全从心灵和谐的本质入手,直指人心,用心心相印的方法直接体悟主体意识的本性。这种心灵体悟本无法言说,但为了便于读者“心领神会”,笔者尝试用哲学的语言表述,且称其为“主体意识本性化”。

  那么,以“心的宗教”为特色的禅宗是如何进行“主体意识本性化”的呢?学界一般认为,禅宗修行十分注重主体自身解脱的本性——心性,这就是主体意识的本性化。尤其慧能创立的南宗用“无念为宗”将主体意识的本性化视为个人修行而达到的一种极致的精神境界。在慧能看来,人类痛苦的根源来自于心灵,来自主体意识执著于“自我”而产生的“无明”妄念。只要人的主体意识能够觉悟到自己的本性,即可因妄念的熄灭而获得解脱。

  为了直接以人性来讨论佛性,慧能让“心”回到“性”,在空寂的“心性”上论证“佛性”。因此,他提出了以主体意识本性化(“无念”)为禅的宗旨。关于“无念”的含义以及为何要把无念的心灵境界作为禅修的宗旨,慧能在《坛经》定慧品第四中解释道:

  无念者,于念而无念。……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对于这个“无”字,人们一般理解为“没有”,“无念”就是什么也不想。但慧能在这里并不是要人心如瓦石、百物不思,而是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不应只局限于“自我”的范围,不要以“自我”为生命的中心,而是应以自己的心性为生命的真正主人。所谓无念是“于念而无念”,是无“自我”之念、无妄念,这样才能有正念、“本性”之念、“念真如本性”之念。人要获得正念,惟有驱逐妄念。在慧能的禅法里,这种主体意识的本性化也被称作“识心见性”,这是慧能南宗修行的总原则。慧能强调,见性即解脱,见性即成佛。人只要没有妄念,他的主体意识中的本性(佛性)就能自然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从中国佛教各宗各教到禅宗、再到慧能的南宗,对心的理解各不相同,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表面看,慧能的直指人心,即心即佛只是改变一下心的性质,实际上,这一改变,导致了禅宗思想一系列重大的变更。从思维形式上说,他是以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心去代替一个抽象玄奥的,经过佛教学说万般打扮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1]这样,慧能就把佛性从高不可及的神性拉向现实的人性,把人的主体地位上升到佛的高度。

  从禅宗“心性不二”的角度来看,慧能是以人的主体意识统一了中国佛性诸说。中国佛性说的显著特点是注重人的心性,而不是象印度佛教那样更倾向于把佛性作为一种抽象的本性。当禅宗直接把佛性拉入人的当下现实心之中而成为主体意识的本性时,这种佛性的具体化达到了极致,人的主体意识也就成了万物的本性。“这是把人的本性和宇宙的本体统一起来,把心灵小宇宙和宇宙大心灵统一起来……”[2]可见,在慧能这里,人的心灵就是宇宙万法的本体,人只要体悟到自己心灵的和谐本性,就是对宇宙万法本体的契证。在《坛经》中,慧能曾多次强调此理: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般若品第二)

  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其佛。(忏悔品第六)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忏悔品第六)

  这些话语都是强调了人心与佛性的一致,主张人的主体意识应返观自己的本性。因为本性就是内在于自己心中的佛性。对人类心灵而言,慧能的贡献在于“把心与佛等同起来,把抽象的佛性与具体的人心共为一体,把一切众生成佛的根据,化为现实的人心,完整的人格和人性。”[3]概言之,慧能将人类和谐的心灵视为宇宙和人生的终极本体。

  通过主体意识的本性化,慧能将人类心灵引向一个极其深远的境界。该心灵境界清净虚灵即众生万法而存在,实际上就是每个人的本性。至此,慧能从心与自己本性关系的角度,以“无念为宗”完成了佛性、人之本性与心的统一,为人类恢复心灵的和谐本性确立了“即心即佛”的终极目标。

  二、无相为体:现象世界虚幻化,为人类心灵和谐提供了终极方法

  禅宗以为,人的自我意识把人和世界对立起来,这其实是主体意识陷入“自我”后产生的妄念及其虚幻不实的世界,这也是人类最难逾越的心灵屏障。自从有了“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意识就受到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戏弄,它们精心策划了一出出人世间的悲喜剧。对此,慧能用“无相为体”一语道破天机,指出了现象世界的虚幻不实性,使人类心灵重现光明。在慧能心中,万“相”都是由自己的心造出来的,它们不过是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是一种有生有灭的虚幻之相。依慧能之见,人只要做到心中无相,就能将世界看空,就能视万法为一心,也可保持心灵的清净和谐,从而摆脱物质世界对人的束缚。

  慧能因听人诵读《金刚经》而悟道,因此,他的禅学思想中充满了般若性空的思想。般若认为现象世界“缘起性空”,一切现象,无论是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自性,因而本性上是空的。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由此,慧能提出了“无相为体”的思想,认为现象世界是虚幻不实的,它只是人类心灵的显象,只是看上去存在而已,心体则空无清净。如《坛经》定慧品第四中说: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但这种思想很难为芸芸众生所理解,这需要人们拥有一种万法唯心的空观能力。在慧能的禅学体系中,如何培养人的这种空观的本领就成了重要的内容。为此,慧能主张中道空观,并在《坛经》机缘品第七中明确指出: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

  当今社会,人们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还有来自本身欲念的驱使,心灵受困、身不由己、烦恼无尽。但如果我们有了这种“于相离相”、“于空离空”的中道空观能力,就能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直接空观自己和万物而顿悟,就可用自己的心融摄万法。关于悟空后的心灵境界,慧能在《坛经》般若品第二中有如下精彩的表述: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通过现象世界的虚幻化,慧能将人类心灵拓展到一个及其宽广的境界。该心灵境界化解了人与世界的隔阂,将世界万物纳入人心,可以说,整个世界、乃至十方世界只是人的“一心”而已,此心无相即是万法的实相。至此,慧能从人与世界关系的角度,以“无相为体”完成了诸法实相与人心的统一,为人类心灵恢复和谐本性提供了“顿悟见性”的终极方法。

  三、无住为本:现实生活当下化,为人类心灵和谐找到了终极归宿

  从禅宗思想史来看,慧能禅学继承了从初祖菩提达磨到五祖弘忍的衣钵,并突出了当下现实人心的解脱功能,其理论基础是融般若实相与涅槃佛性于一体。他所关注的不是热衷于阐发般若性空理论,也不关注中道佛性之说。慧能所关注的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的本性。他所关注的是人们现实的当下之心,而当下之心的根本就是念念无住,是超越思维和概念的心灵智慧,是本来无缚、自在解脱的。这正是慧能提出“无住为本”的关键所在,也是人类通向和谐心灵的终极归宿。如《坛经》定慧品第四中说:

  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无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因此,在慧能禅法体系中,人的当下现实之心是顿悟成佛的立论基础。他把众生与佛都拉向人们当下的一念之心,消除了所有的对立面,达到了完全的融合。他认为“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当下之心既可为凡,亦可成佛,全在一念之间。所以慧能认为人的困顿与解脱、轮回与涅槃都存在于人的当下现实之心中,而当下本身是超越一切的。只要人在现实生活中能觉悟到“一切尽在当下”、“万法唯心所造”,便能即刻解脱。

  相对于人类心灵的和谐本性而言,尽管万法缘起性空,也不存在一个绝对永恒的本体,但人的每一个当下之念却是绝对而永恒的。因为在当下,任何相对的概念都失去意义,如身与心相即,身即是心、心即是身,当下身心不二;生与死相即,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当下生死一如。其结果不言而喻:当下一念清净即是终极存在。概言之,慧能对人的当下现实之心的重视,使人的当下生活具有了终极存在的意义,成就“无上菩提”。所谓“无上菩提”,慧能在《坛经》行由品第一中说: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这就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念念自见”的状态,这样就能使心无住于万法,自由自在。

  可以说,在慧能以后的禅法体系延续中,主要是对“三无”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除了始终保持着对人的当下现实之心的重视外,后代禅者更强调对“无住为本”思想的应用,且从“心行”为主逐步向整个“人生”领域渗透,发挥心灵和谐自在无碍的本性,形成了绚烂多姿的禅宗文化。如后世传人提倡一种随缘任性的生活态度,主张在各自的现实生活中,任心自在逍遥。正如慧能在定慧品第四中所言: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这同《金刚经》中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的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对一个禅者来说,现实生活就如他脚下的一片祥云,瞬息万变,无须牵挂。而禅者的心灵却能乘着这变幻莫测的生活,自在畅游当下的十方净土。

  通过现实生活的当下化,慧能将人类心灵提升到一个极其高明的境界。该心灵境界化解了人与现实的矛盾,赋予人生神圣而绝对的意义,可以说,惟有当下的生活才是真实而幸福的。至此,慧能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以“无住为本”完成了社会、生活与人心的统一,终于为人类心灵找到了“自在解脱”的终极归宿。有学者认为,“慧能用‘自在解脱’而不用‘涅槃解脱’来表示解脱境,充分体现了他的解脱论要求人们在现实的行住坐卧中去体悟自家生命之本性、把自己完美具足的人格与人性充分显现出来的重要特点。”[4]这就是人类心灵终极意义上的和谐。

  综上所述,慧能在继承了佛教般若性空和涅槃佛性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注重现实人生的倾向,提出了“三无”学说,开创了以当下现实人心为本的禅宗体系。该体系中,“无念”、“无相”和“无住”是一致的,其实质是恢复人类心灵“无分别”的和谐状态——成佛。从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迪:人类的当下之心具有超越一切的普遍性,它不但受雇于一己生命,同时还包容无尽的宇宙,它是整个宇宙人生的真正主人。换言之,当人的主体意识深入自己的本性时(无念),即具有空观世界万物的直觉(无相),此直觉之心必定是当下自在解脱的(无住)。所以说,慧能禅法体系对恢复人类心灵本质的和谐状态,化解心与本性、心与自然、心与现实生活的隔阂,对解决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困惑具有终极的指导意义。(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参考文献

  [1]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19页。

  [2]方立天:《佛教哲学》长春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3]王月清:《论〈坛经〉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蕴》,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73页。

  [4]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2页。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