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智敏法师: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六讲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1日
来源:   作者:智敏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智敏法师: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六讲

 

  本讲内容(大纲):

  (一)解释所立宗名涵义(续)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

  ⑶三 界

  ⑷唯 识

  ⒈约三性说

  [名相注释]三劫能断皮肉肤等所有粗重 《瑜伽师地论》卷四八

  ⒉依二谛说

  [名相注释]胜义谛与世俗谛,二谛四重分别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

  ①空有识②事理识③别总识④诠旨识

  (二)答释难问

  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科]丙二 显由经说,以经为证…………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本讲内容(细目):

  (一)解释所立宗名涵义(续)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

  ⑶三 界

  言三界者,谓欲、色界、及无色界。世亲释云:能持自相,故名为界;或复界者,是种族义。欲谓段食、睡、淫所引贪欲。欲所属界,故名欲界。变碍示现,说名为色;色所属界,故名色界。于彼界中,色非有故,名为无色。彼体非色,立无色名。非彼但用色无为体,无色所属界,名为无色界。略去中言,故作是说。如胡椒饮,如金刚环。又欲之界,名为欲界,由此界能任持欲故。色、无色界,应知亦然。体通五蕴,皆依士释。无性释云:谓与欲等爱结相应,堕在三界。

  ⑷唯 识

  1.约三性说

  言唯识者,瞿波师说:以有三德,故今安立。一、本有德,本性净故,意说识性;二、中有德,即依唯识,修行万行,三劫能断皮肉肤等所有粗重;三、未有德,即至佛位,福智圆明,难遇独出。唯,独但义。识,了别义,体即五法心心所等。所以者何?总说诸法,略有三性。谓即遍计所执性,虚妄唯识;依他起性,非有似有,因缘所生,因缘唯识,即是识相;圆成实性,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空无之理,真实唯识,即是识性。[名相注释]:

  三劫能断皮肉肤等所有粗重 《瑜伽师地论》(卷四八)云:

  “于三住中,当知能断烦恼障品所有粗重。谓于极欢喜住中,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上中诸烦恼品,皆不现行。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净,无生法忍,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当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种,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肤粗重,三者在肉粗重。当知此中在皮粗重,极欢喜住皆悉已断。在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悉已断。在肉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得一切障极清净智。于三住中,烦恼所知二障永断,所余诸住,如其次第,修断资粮。”

  (《瑜伽师地论》于菩萨分十二住,其十三住即佛位也。十二住者,谓菩萨种性住,胜解行住,极欢喜住至最上成满菩萨住分别为初至十地。)

  诸异生等,迷圆成实,执依他等是一是异,谓离心外,定实有法,是心所取,无明所蔽,正智不生。今为显彼所说离心徧计所执实法非有虚妄识现,但有有为依他识相因缘唯识,及有无为圆成识性真实唯识,故今总说诸法唯识,令知有无,证转依果。此则相性各别体说。若摄诸境皆从于心名唯识者,真如既是识之实性,亦名唯识。此约三性。[名相注释]:

  证转依果:《成唯识论》(卷九)云:“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

  2.依二谛说

  若依二谛说,亦有差别,四重各别:一空有识,二事理识,三别总识,四诠旨识。如成唯识述记中说。于依他起唯有识中,此义有说唯有识体一自证分,无见相分,以圣教说能取所取是所执故,皆性非有,说名唯识。此师意说,有漏八识,有学菩萨,及二乘等,诸无漏心,皆有见相,有见相故,皆有法执。佛则不尔。至下当知。

  或说唯有自证、见分、及自相分,无此以外所执二取,说名唯识。此见相分,不离识故。此师意说,唯第六七能起法执,非余识等,至下喻中当广分别。

  此中意说,谓今此论,施设大乘中所立三界法皆唯有识。  [名相注释]:

  胜义谛与世俗谛 二谛四重分别: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真俗二谛,各有四重。

  俗谛四者:一假名无实谛,谓瓶、盆等,但有假名,而无实体,从能诠说故名为谛,或体实无亦名为谛。二随事差别谛,谓蕴、界等,随彼彼事立蕴等法。三证得安立谛,谓苦、集等,由证得理而安立故。四假名非安立谛。谓二空理。依假空门说为真性。由彼真性内证智境。不可言说名二空如。但假设故。此前三种,法可拟宜,其第四谛,假名施设。胜义四者:一体用显现谛,谓蕴界等有实体性,过初世俗故名胜义,随事差别说名蕴等,故名显现。二因果差别谛,谓苦、集等,知、断、证、修因果差别,过俗道理故名胜义。三依门显实谛,谓二空理,过俗证得故名胜义,依空能证以显于实,故名依门。四废诠谈旨谛,谓一实如,体妙离言已名胜义,过俗胜义复名胜义。……真俗二谛,今古所明,各为四重,曾未闻有,可谓理高百代、义光千载者欤。真不自真,待俗故真,即前三真,亦说为俗。俗不自俗,待真故俗,即后三俗,亦名为真。至理冲玄,弥验于此,广此二谛,如别章说。

  表一:“胜义谛”与“世俗谛”,二谛四重分别(此表在多宝讲寺内部资料《<唯识二十论述记>讲义》P54页中。……请大家谁有此书者个自去看罢。)

  ①空有识

  世间世俗谛(假名无实谛):瓶衣军林等假法隐覆真理,世俗之法故曰世间;凡流认为实有故名世俗。“一假名无实谛,谓瓶、盆等,但有假名,而无实体,从能诠说故名为谛,或体实无亦名为谛。”

  世间胜义谛(体用显现谛):三科等法事相粗显犹可破坏,故曰世间;为圣者所知,异于第一之俗故名胜义。“一体用显现谛,谓蕴界等有实体性,过初世俗故名胜义,随事差别说名蕴等,故名显现。”

  ②事理识

  道理世俗谛(随事差别谛):蕴处界等种种差别法门,顺于道理,故曰道理;事相显现,差别易知,故名世俗。“二随事差别谛,谓蕴、界等,随彼彼事,立蕴等法。”

  道理胜义谛(因果差别谛):知断证修、因果差别,谓之道理;无漏智之境界,异于前第二俗,故名胜义。“二因果差别谛,谓苦、集等,知、断、证、修因果差别,过俗道理,故名胜义。”

  ③别总识

  证得世俗谛(方便安立谛):佛方便安立知断证修之四谛为行人证悟之法,令其趣入,故曰证得;因果相状,分明可知,故名世俗。“三证得安立谛,谓苦、集等,由证得理而安立故。”

  证得胜义谛(依门显实谛):依圣智诠空门,观而显理故曰证得;凡愚不测,胜于前第三俗,故名胜义。“三依门显实谛,谓二空理,过俗证得,故名胜义,依空能证,以显于实,故名依门。”

  ④诠旨识

  胜义世俗谛(假名非安立谛):二空真如是离诸相(非安立义),为圣智所觉,故云胜义;犹假名诠,非体离言,故名世俗。“四假名非安立谛,谓二空理,依假空门,说为真性,由彼真性,内证智境;不可言说,名二空如,但假设故。”

  胜义胜义谛(废诠谈旨谛):体妙离言,迥超众法,故曰胜义;为圣者之内证,胜于前第四俗,故复胜义。“四废诠谈旨谛,谓一实如,体妙离言,已名胜义,过俗胜义,复名胜义。”

  (二)答释难问

  问:离系法为唯识不?答:此亦唯识。

  问:何故此中但言三界?答:且举异生所成妄法唯有识理,但言三界,非无漏法无唯识义。此为理解,或由教故。

  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科]丙二 显由经说,以经为证…………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论曰: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述曰:此即第二显由经说。今明唯识,以经成论,令信易生。以第五啭,与故字同。谓华严等契经中说,三界诸法唯有心故,是十地论第八卷内第六地中说也,今方成立唯有识义。梵云素呾览,此云契经。契者合也,经如常释。经合正理,契应物机,故名契经。由佛经中说唯心故,此明唯识,以经成论。或此所明唯有识者,为契经说唯有心故,故今此论立理成经。或今所说唯有识言,以何为证?由契经说唯有心故。  [名相注释]:

  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成唯识宝生论》(卷一)云:“三界唯心,是诠说故,凡有诤事,欲求决定,须藉二门,一顺阿笈摩,二符正理(三支比量)。谓欲为彼信证,圣人无倒宣说,所有传教引阿笈摩。……又为显其所论正理有依仗处,说阿笈摩。……是故应知,阿笈摩者,便成正理所托之处。”

  问:经何但说三界唯心?

  答:经部师等缘无心起,亦但有心,然非一切,今遮于彼,故说三界唯有识。

  无性释云:此唯识言,成立唯有诸心心所,无有三界横计所缘。此言不遣真如所缘、依他所缘,谓道谛摄根本、后得二种所缘,由彼不为爱所执故,非所治故,非迷乱故,非三界摄,亦不离识,故不待说。即由三界能缘之中有能徧计,所缘之中有所徧计,有漏聚中有横计故,为遮此执,但说唯心,非无漏法非唯识也。下当广说。

  (一)解释所立宗名涵义(续)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

  ⑶三 界

  昨天我们讲了立宗“安立大乘三界唯识”,把“安立”的几个意思讲过了,“大乘”也讲了,现在是“三界”。

  ⑶三 界

  言三界者,谓欲、色界、及无色界。世亲释云:能持自相,故名为界;或复界者,是种族义。欲谓段食、睡、淫所引贪欲。欲所属界,故名欲界。变碍示现,说名为色;色所属界,故名色界。于彼界中,色非有故,名为无色。彼体非色,立无色名。非彼但用色无为体,无色所属界,名为无色界。略去中言,故作是说。如胡椒饮,如金刚环。又欲之界,名为欲界,由此界能任持欲故。色、无色界,应知亦然。体通五蕴,皆依士释。无性释云:谓与欲等爱结相应,堕在三界。

  “言三界者,谓欲、色界、及无色界。”这个三界,大家知道了,欲界、色界、无色界。

  “世亲释云:能持自相,故名为界;或复界者,是种族义。”这个我们在学《五蕴论》的时候讲过了,蕴、处、界,界是什么意思?界有三个意思,这里提了两个:“能持自相”,能够任持自相、不随便变动的,就叫界;或者说,界“是种族义”,如人的族姓那样,假使说眼界,就是眼的一类(一个种族),假使是色界,那是色的一类,分了种族来说的(十八界,十八个种族)。

  “界”知道了,什么叫“欲”?“欲谓段食、睡、淫所引贪欲。”欲界是什么意思呢?“界”的意思是“能持自相”,或者是“种族”的意思;而“欲”,主要是食、睡、淫这三个所引的贪欲。饮食、睡眠、淫欲所引的贪欲,这三个东西,是欲界里边,属于欲界特有的。

  “段食”,欲界吃的东西,是一段一段吃进去的。食有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最粗的是段食,吃下去,是一口一口吞下去的,这是欲界的特殊的饮食;在色界,段食就没有了。

  “睡”,色界不要睡眠的,所以说得了初禅的人,他可以不睡觉;而在欲界的人,没有进入初禅、或者不是色界的人,那就非睡不可的,睡不够的话身体就会受影响,乃至白天没有精神,还是要睡。但是睡得过分了,也是个贪欲了。有的人听到打钟还不愿意起来,这是睡的贪,这个贪是欲界的一个特征,也是不好的。

  “淫”,男女淫欲事情,当然是最坏的了。

  凡是这个饮食的贪、睡眠的贪、淫欲的贪,都是属于欲界的。如果我们要修定的话,一定要节制饮食、节制睡眠、断淫欲,这样子才能够进入色界的定,才能生到色界去。淫欲,当然了,我们出家人是断掉了的,出了家是没有这个事情,但是段食跟睡眠,却是一般人都会有。我们去参一些老修行,真正老修行,修行之后倒是好了,他是用功了,有一些就是用功用不上的,出了家之后男女的事情没有了,至少也讲一点体面,这个事情很粗鄙,不能做,也犯戒,不敢做,做了人家要骂,但是食贪、睡贪,却是有的人会发展。我们看到丛林里一些,他用功用不上,男女的事情也没有,外边五欲的享受、看戏什么的又不去,他就是一天到晚烧小锅,吃,他的贪欲就发展在吃上边;或者是睡,吃了就睡、睡了又吃,这样子好象是没有犯什么大过失,但是这个欲界的根子还牢牢地系缚住,不能拔出。这也是不好的了,就是变相的贪。贪欲,在某一方面制止住了,它会往其他方面发展,也应当把它止住。淫欲固然不好,睡眠跟饮食的贪也不能让它发展;一发展开去,在欲界这个地方就牢牢地生根、拔不出去了。

  “欲所属界,故名欲界”,这个界是属于欲所属的界,叫欲界。这是解释欲界了。我们一般说欲界,就是说有男女之欲的,但是要注意,饮食(段食)跟睡眠这两个贪也是摄在欲界里,也是欲界的特征。

  (7B)那么色界呢?“变碍示现,说名为色”,这个“色”我们知道了,那一次我们复习过了,《五蕴论》里边,色是变碍为性,变碍所显示出来的东西,叫色。“色所属界,故名色界”,在这个界里边,只有色,没有淫欲、没有睡眠,段食的贪是没有的。这是色界,色还有;色所属的界,叫色界。

  “于彼界中,色非有故,名为无色”,这是第三个,无色界。在这个界里边,色法——变碍的色是没有,全部是精神的状态,叫无色界。“彼体无色,立无色名”,在无色界里边,一切都是没有色的,没有物质的色的体的,因为没有色,所以叫无色界。“非彼但用色无为体”,它不是单单说色没有就是体……它除了色之外,其余还有东西的,就是精神状态的东西——受想行识这四个蕴还是有的。就是说,它的体不是色,其中就包含不是色的体(受想行识)还是有的。并不是说,没有色了,就叫无色界。这是讲名词的一个界限问题。讲“无明”的时候就用这个方式,不是“没有明”了就叫“无明”。“无色所属界,名为无色界”,无色的(那些精神状态)、没有物质所属的那个界,叫无色界。

  “略去中言,故作是说”,本来完整地说是欲所属界、色所属界、无色所属界,但是中间“所属”两个字可以略掉,所以就叫欲界、色界、无色界。就像世间上也有这样的通例,“如胡椒饮,如金刚环”,胡椒饮就是胡椒做的汤,金刚环就是金刚做的指环,应当说这是胡椒做的饮料、或者说金刚所做的环;也是把中间两个字略掉了,叫胡椒饮、金刚环,人家还是听得懂的。

  “又欲之界,名为欲界”,前面说了欲所属的界,这里又是一个解释。欲的界,属于欲的界,叫欲界。“由此界能任持欲故”,这个界能够任持这个欲——饮食、睡眠、淫所引的贪,都能够任持,在这个界里边有这个东西,能够维持下去。“色、无色界,应知亦然”,这个色、无色界,应当知道也是同样。“体通五蕴,皆依士释”,就是说,色之界、无色之界,这是依主释,这里说是依士释——主要的依次要的叫依士释,次要的依主要的叫依主释。这是解释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名相。

  “无性释云”,无性是陈那的弟子,是世亲菩萨的再传弟子,他解释说,“谓与欲等爱结相应,堕在三界”,欲界跟欲的这个爱结相应、色界跟色界的爱结相应、无色界跟无色界的爱结相应,反正都有贪(爱结),才能堕(生)在三界。欲界的贪就是对男女淫欲、饮食之贪,与这个贪相应的就堕在欲界;对色界的处所贪着的——色界的人虽然没有男女欲、没有段食、也不睡眠了,但是对这个处所(他的宫殿的庄严等等)他还欢喜,那么就堕在色界;而无色界,还有无色的贪,虽然没有色法了,但是对于其它的那些心理状态的东西他还是有贪着,就堕入无色界。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

  ⑷唯 识

  1.约三性说

  言唯识者,瞿波师说:以有三德,故今安立。一、本有德,本性净故,意说识性;二、中有德,即依唯识,修行万行,三劫能断皮肉肤等所有粗重;三、未有德,即至佛位,福智圆明,难遇独出。

  [名相注释]:

  三劫能断皮肉肤等所有粗重 《瑜伽师地论》(卷四八)云:

  “于三住中,当知能断烦恼障品所有粗重。谓于极欢喜住中,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上中诸烦恼品,皆不现行。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净,无生法忍,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当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种,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肤粗重,三者在肉粗重。当知此中在皮粗重,极欢喜住皆悉已断。在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悉已断。在肉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得一切障极清净智。于三住中,烦恼所知二障永断,所余诸住,如其次第,修断资粮。”

  (《瑜伽师地论》于菩萨分十二住,其十三住即佛位也。十二住者,谓菩萨种性住,胜解行住,极欢喜住至最上成满菩萨住分别为初至十地。)

  “言唯识者”,什么叫唯识?三界唯识,三界讲好了(欲界、色界、无色界,其实也很简单,不过他讲得仔细一点),那么讲唯识,重点还在唯识。“瞿波师说”,瞿波师是世亲菩萨的一个大弟子,前面讲过的,“以有三义,故今安立”,他说,“唯识”有三个德,因为有三个德,所以安立叫“唯识”。

  第一是本有德,“本性净故,意说识性”, 本来的清净的那个德,就是这个唯识的性,那就是真如了。

  第二是中有德,“即依唯识,修行万行,三劫能断皮肉肤等所有粗重”,依唯识的道理去修六度万行,三大阿僧祇劫能断所有的粗重(烦恼种子),这烦恼种子有三种比喻:一种是皮、一种是肉、一种是肤,一层比一层深,皮在最外,其次是肤,再是肉(这个下文有讲,等一下再说)。

  第三是未有德,最后完成的,立这么一个德,“即至佛位,福智圆明,难遇独出”,就是成佛的最后的那个德,福德智慧都圆满了,是最难遇到、又是单独出世的。一个世界只有一尊佛,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所化,没有第二尊佛一起出来的。所以,我们讲一个笑话,以前碰到海外法师,我问他们,你们那里比丘多不多?他说,“一个世界一尊佛”,在他们那里,很大的一个地方,几乎只有一个比丘,那就是说比丘很少,“一个世界一尊佛”。

  这里瞿波论师说的本有德、中有德、末有德跟天台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有点相似。本有德是原来的清净法身,就是我们的实性、真如;中有德就是修行的时候,依了唯识修行,修万行的那个德;而末有德,是最后成佛之后,解脱了,“福智圆明”,福德智慧都圆满了,那是很难遇到的,是单独一尊佛出现的。

  在中有德里边,用皮、肉、肤三个来比喻粗重,粗重即烦恼的种子。它为什么叫粗重?我们学过《五蕴论》了,就是没有堪能性,使我们身心都没有堪能性,好象疲劳不堪、没有力量的样子。为什么要叫皮、肤、肉?《瑜伽师地论》里边有这么一段文。

  《瑜伽师地论》把菩萨分成十二个住,到十三住就是成佛了。哪十二个住?“十二住者,谓菩萨种性住,胜解行住,极欢喜住至最上成满菩萨住分别为初至十地。”第一种性住、第二胜解行住,就是资粮道、加行道;到第三极欢喜住以后,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一直到十地,共十二住(由如是所说十二诸菩萨住,经三无数大劫时量,能断一切烦恼障品所有粗重,及断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再登佛地,第十三住就是佛地。

  其中,“于三住中”, 三住即初地(极欢喜住)、第八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及佛地(最上成满菩萨住),他们“能断烦恼障品所有粗重(种子)”。

  “于极欢喜住(初地)中,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初地之后,再也不堕恶趣了,堕恶趣的所有烦恼种子都断掉了;“一切上中诸烦恼品皆不现行”,一切上中品的烦恼不会现行了。虽然种子没有断掉——上品、中品的烦恼(如发脾气之类),虽然种子没有断完,但是现行(发脾气)不会出来了。

  “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八地)中, 一切能障一向清净无生法忍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八地相当于阿罗汉,烦恼种子都断完了。

  “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佛地)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一切习气也断完了,才能成佛。

  烦恼断完、成阿罗汉,相当于八地那么高;最后习气(所知障)也断完——烦恼早就断完了,到习气也断完,一切种子都没有了,就是成佛了。这一段是说三个住里边他们能断烦恼障品所有粗重的三种情形。

  “当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种”,所知障的所有粗重也分三种情况。“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肤粗重,三者在肉粗重”,他就是用这个皮、肤、肉来说明了。第一种是在皮的粗重,这是在表面上的;第二种是在肤的粗重,在肤内层了;第三是在肉的粗重,在皮肤里边了。

  “当知此中,在皮粗重,极欢喜地住皆悉已断”,这个在皮的粗重,在初地的时候断完了;“在肤粗重”,相当于肤这个位置的烦恼种子,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八地)”的时候“皆悉已断”,断掉了;“在肉粗重”,就在“如来住(成佛)”的时候“皆悉已断”,这个时候,“得一切障极清净智”,一切如来的智慧都出现了,都显出来了。

  这里就是说,菩萨修唯识的六度万行的时候,时间是三大阿僧祇劫(这是大家知道的),在初地的时候,断皮的所知障粗重;在八地的时候,断肤的所知障粗重(种子);在成佛的时候,最里边的肉的所知障的种子也断完了。就是说,菩萨修六度万行的时候,在初地断皮、八地断肤、佛地断肉,所有一切所知障的种子,在这三个时候断完。那么末有德,“即至佛位”,就是成佛的那个(第十三住、佛地)了。

  这是瞿波论师把“唯识”用三层来讲,相当于天台的般若分成三层来讲,意思是相近的。当然,天台宗的祖师,他的理论是有依据的。那么“唯识”的道理讲好了(前面我们讲了很多,这里就是补充一下)。

  唯,独但义。识,了别义,体即五法心心所等。所以者何?总说诸法,略有三性。谓即遍计所执性,虚妄唯识;依他起性,非有似有,因缘所生,因缘唯识,即是识相;圆成实性,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空无之理,真实唯识,即是识性。

  什么叫“唯”?“独、但义”,独独是这个,或者单是这个,没有其它的。就是简别其它的了:三界只有识,独独是识,单就是识。

  什么叫“识”呢?“了别义”,这个我们知道,识是了别。“体即五法心心所等”,这个识的体并不单是一个心王。唯识的识,它的体是比较宽的,五位法——心王、心所、不相应行,乃至色法、无为法都在里边。无为法是识的性,色法是识的相分,不相应行、心王心所(心王心所就是心)跟色法的分位差别,都没有离开识,都属于识的体里边的东西,所以这五位法都在识里边,识的体就是这五位法。

  “所以者何”,为什么这么说?“总说诸法,略有三性。”这就是讲三自性了。为什么说五位法都在识里边?五位法就包含整个的宇宙的一切万法了,为什么说一切法都在识里边呢?一切法,可以用“三性”来分判。这个我们在讲《简介》的时候,大家已经有一个粗的概念,这里是第二次见面,应当是不太陌生了;如果把《讲义》搞得很清楚,这个是毫无问题了。哪“三性”呢?

  第一,“徧计所执性”,这叫“虚妄唯识”。这都没有离开唯识。徧计所执性是虚妄唯识,它是唯识所显的虚妄相。

  第二,“依他起性”,是一切法的缘起,因缘和合它就显,因缘没有和合就没有它的东西,所以说,“非有似有”——本来是没有的,“似有”,好象是有。那就是假有了。我们前面讲过的,一个是没有,确实是“无”;一个是有,但不是真的有,“非有似有”,那就是说“假有”。因为是“因缘所生”的,因缘和合就生、因缘离散就灭,不能说它没有,但是不是有自性的有、不是永远的有,叫非有似有(假有)。这个叫什么唯识?叫“因缘唯识”(这三个名词是新的,徧计所执性是“虚妄唯识”,它没有离开唯识,但是虚妄为性;依他起性也是唯识,但是“因缘唯识”,因缘和合的唯识),“即是识相”,识有性有相,它表面的相(缘生的幻相)就是依他起性。

  第三,“圆成实性”,“依他起上,徧计所执空无之理”,依他起(因缘和合而生的法)上,把我们执为实在有的那个徧计执去掉了,所显的空性的道理,就是圆成实性。“真实唯识,即是识性”,这个圆成实性叫真实的唯识,是唯识的真实性。

  所以说这三个性,都没有离开唯识。这三个性包涵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唯识。徧计所执性是虚妄唯识;依他起性是因缘唯识;圆成实性是真实的唯识(也就是识的性)。依他起性是相,圆成实性是性,性相两个是不离的。所以说五位法也是唯识。

  诸异生等,迷圆成实,执依他等是一是异,谓离心外,定实有法,是心所取,无明所蔽,正智不生。今为显彼所说离心徧计所执实法非有虚妄识现,但有有为依他识相因缘唯识,及有无为圆成识性真实唯识,故今总说诸法唯识,令知有无,证转依果。此则相性各别体说。若摄诸境皆从于心名唯识者,真如既是识之实性,亦名唯识。此约三性。

  [名相注释]:

  证转依果:《成唯识论》(卷九)云:“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

  这是说凡夫。凡夫因为无明,对于圆成实性的这个真如的道理,迷惑掉了,“迷圆成实”,看不到;“执依他等是一是异”,而对依他起——依他起本来是因缘和合、如幻显现,却把它执为实在,执为实在有自性之后,就要说它是一是异、是生是灭、是断是常……,这些分别就来了。怎么会产生这个分别呢?因为执为实在了,“谓离心外,定实有法”,一定有实在的心外的法,“是心所取”,心是能取,所取的就是外境或他所对的对象;“无明所蔽,正智不生”,因为无明所覆蔽,正真的智慧就生不起来。

  “今为显彼所说离心徧计所执实法非有”,现在我们要显示他所说的这个离心之外遍计所执的实法是没有的,我们就要把这个道理——一般凡夫所执着的这个离开心之外有实在的东西(因遍计执而产生的实在的法)是没有体、没有自性的,这个道理要告诉他,就需要唯识了。“虚妄识现”,凡夫执为心外实在有的那个法,是我们的遍计所执的虚妄显现,是虚妄的识变现出来的、是没有体的,是凡夫的无明执着才有的。

  这个就是说“无”,否定了遍计所执的东西是假的、是没有的,是虚妄所现,没有体的。那么“有”什么?没有的、虚妄的去掉之后,显示真实的是什么东西?“真实”的就是“有”的。

  虚妄唯识遍计所执性是没有(无)的,那么什么是“有”的呢?“但有有为依他识相因缘唯识”,“有为”(有生灭)的“依他识相”,依他起这个识的相,这是“因缘唯识”,它是“有”的;“及有无为圆成识性真实唯识”,还有“无为”的“圆成识性”,这是识的性,是“真实唯识”——三个唯识之一,真实唯识。

  因缘唯识、真实唯识是“有”的,虚妄唯识是没有(无)的,要告诉凡夫这个道理,所以要讲一切法都是唯识。因缘唯识是识的相,缘生的相;真实唯识是识的性,就是它的真如、无为法。有为法是如幻如化、有生灭的,是识相,它是有为的;而识的性(本性)就是真如,不生不灭,是无为的,这是识性。就是说,要告诉凡夫,我们所执着的实在有的外境什么东西的,都是虚妄唯识所显现,是没有体的,是“无”。“无”从哪里来?当然依“有”才有“无”,那么“无”去掉之后,到底还剩下什么是“有”的呢?如幻显现、缘生的那个识的相——依他识相因缘唯识是有,以及识的性——无为的识性、真如,圆成识性真实唯识也是有的。就是前面介绍过的:依徧计所执是无,依依他起是假有(似有非有),而圆成实是真实有。要把这个道理告诉凡夫,所以要说三界都是唯识,都离不开这三个唯识。

  “故今总说诸法唯识,令知有无,证转依果。”三界如此,都是唯识,所以要讲“诸法唯识”,讲这个道理。讲唯识道理起什么作用?

  “令知有无”,使我们知道哪些是有的、哪些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执着一个没有的东西,就在没有的东西里拼命追求、贪着、斗争、造罪,这真是划不来了。既然是没有的,那就应放下、不要了。所以说我们对世间上的事情看不破,就是执着它是有,如果我们知道这是徧计所执(虚妄唯识),都是空的、做梦一样的东西,你拼命追求干啥呢?追了半天,都是如梦如幻的东西,你实在什么也没有得到,但是却造了很多罪、受了很多苦,实在是划不来!如果知道唯识的话,那些该贪的不贪,该瞋的也不要瞋了,赶快把这个真的因缘唯识跟真实唯识认识到,那就解脱了。

  怎么解脱?就是“证转依果”。什么叫“证转依果”?这里有一个注解,都是其它经论里边相类的东西,可以作参考。

  《成唯识论》第九卷里边说:“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我们根据佛的教言,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就是根本智,我们念“阿RA巴杂那的的的的的”加持什么?加持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得到之后,就能证一切法的真如)——数数修习这个无分别智之后,它能够产生什么功能?“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无分别智修起之后,就能够断我们的“本识(阿赖耶识)”这个根本识里边的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粗重),我们前面说的皮、肤、肉这些种子就是靠无分别智来断的。我们念“阿RA巴杂那的……”就是要成就这个功德,能够断二障。

  “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这个转依,怎么转依呢?本来我们依的是“依他起上”的“遍计所执”(凡夫对本来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缘生相、如幻的相,执着它实在有,是踏踏实实、有自性的),就能转舍,能够把这个遍计执舍掉。就像我们走路那样,一只脚抬起来,把踏着的地舍掉了;那么你还要得到一个东西,这脚还得往前跨、还要踩到地上——转得,得到什么?“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得到这个圆成实。依他起上面的遍计执可以舍掉,而转过来得到一个依他起里边的圆成实性,这就是转依。本来依的是依他起上的遍计执,现在转过来,依圆成实。圆成实是空性了。依无分别智把执着的那些有自性的(遍计执)舍掉,然后这依他起的圆成实才能证到,就是“转依”,依靠圆成实了。

  这样一来,“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把烦恼障的粗重灭掉了,就得大涅槃。烦恼障障我们得大涅槃,所知障障我们得大菩提。灭掉烦恼障之后,就得大涅槃;灭掉所知障之后,证无上正等正觉,叫“证转依果”——就是说,把这个“依”“转”过来之后,就能“证”“果”,断烦恼障就证大涅槃的果,断所知障的粗重就能证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所以“证转依果”这句话,就是《成唯识论》里这一段文的意思。这样子讲一下,大家可以明确一些,到底什么叫转依、证什么果。这个也可以联系到前面的皮、肤、肉的粗重,都是一个体系的东西。

  “此则相性各别体说”,这个里边,我们讲唯识,性、相各别的体,是分别来说的。唯识相就是依他起,唯识性就是圆成实,分开来说。

  “若摄诸境皆从于心,名唯识者”,这是总的来说。一切境界(不管是外界色法的境还是内心所取的境)都是从心上变化出来的,如果这个叫“唯识”的话,“真如即是识之实性,亦名唯识”。就是说,一切法(诸境)都是从心上的相分(识的相)生的,所以叫唯识;而真如就是识的实性,那么当然也叫唯识。相是唯识,性当然还是唯识,它是一个东西嘛。

  “此约三性”,这是依三性来说唯识的道理。下边,“依二谛说”。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

  ⑷唯 识

  2.依二谛说

  ⑷唯 识

  2.依二谛说

  若依二谛说,亦有差别,四重各别:一空有识,二事理识,三别总识,四诠旨识。如成唯识述记中说。

  这里他提了一个标题,就不说了。我们昨天把这个讲义给抄了一下。本来还有个《成唯识论述记》的原文,那是从原文里边摘下来的,画成表了,容易懂一些。既然他说是《成唯识论述记》原文所说的,那么我们还得把原文念一道。

  [名相注释]:胜义谛与世俗谛 二谛四重分别: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真俗二谛,各有四重。

  俗谛四者:一假名无实谛,谓瓶、盆等,但有假名,而无实体,从能诠说故名为谛,或体实无亦名为谛。二随事差别谛,谓蕴、界等,随彼彼事立蕴等法。三证得安立谛,谓苦、集等,由证得理而安立故。四假名非安立谛。谓二空理。依假空门说为真性。由彼真性内证智境。不可言说名二空如。但假设故。此前三种,法可拟宜,其第四谛,假名施设。胜义四者:一体用显现谛,谓蕴界等有实体性,过初世俗故名胜义,随事差别说名蕴等,故名显现。二因果差别谛,谓苦、集等,知、断、证、修因果差别,过俗道理故名胜义。三依门显实谛,谓二空理,过俗证得故名胜义,依空能证以显于实,故名依门。四废诠谈旨谛,谓一实如,体妙离言已名胜义,过俗胜义复名胜义。……真俗二谛,今古所明,各为四重,曾未闻有,可谓理高百代、义光千载者欤。真不自真,待俗故真,即前三真,亦说为俗。俗不自俗,待真故俗,即后三俗,亦名为真。至理冲玄,弥验于此,广此二谛,如别章说。

  表一:“胜义谛”与“世俗谛”,二谛四重分别(此表在多宝讲寺内部资料《<唯识二十论述记>讲义》P54页中……请大家谁有此书者个自去看了。)

  (8A)在《成唯识论述记》第一卷里边说:“真俗二谛,各有四重。”真谛、俗谛,这个二谛,大家都知道;但是真俗二谛,又各有四重(四个层次)。(大家把昨天黑板上的笔记抄了的,就可以把原文跟表相互对照了。这个表是从原文里归纳出来的一个表,在念原文的时候可以看一看表。)

  “俗谛四者”,俗谛的四个层次:第一个,“假名无实谛”,只有名字,没有实体。犹如什么东西?“谓瓶、盆等,但有假名,而无实体,从能诠说故名为谛,或体实无亦名为谛。”—— 这个四谛(二谛四重分别),我们要稍微地花一点功夫了!

  ①空有识

  世间世俗谛(假名无实谛):瓶衣军林等假法隐覆真理,世俗之法故曰世间;凡流认为实有故名世俗。“一假名无实谛,谓瓶、盆等,但有假名,而无实体,从能诠说故名为谛,或体实无亦名为谛。”

  世间胜义谛(体用显现谛):三科等法事相粗显犹可破坏,故曰世间;为圣者所知,异于第一之俗故名胜义。“一体用显现谛,谓蕴界等有实体性,过初世俗故名胜义,随事差别说名蕴等,故名显现。”

  第一重,空有识。最初层次(世间)的世俗谛、胜义谛,有部是这么说的: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这些是有,是实在的法;而瓶、盆等等那些东西是假的。这瓶、盆等东西怎么是假的呢?它的原则是:这个东西,你把它打破了,它的形相就失去了。比如一个花瓶,如果把它打烂,成了一些小块块,那么这些小碎块丢在地上、扫在垃圾堆里,人家看了,都说“这是一些瓷片片”,绝不会说“这是一个花瓶”。就是说,打烂之后,“花瓶”的这个概念没有了,那么这个东西就是假的。而色声香味触——色,有显色、形色;显色,青黄赤白等等,你把它再怎么地打碎,蓝的还是蓝的,红的还是红的,它“红”、“蓝”的概念还在,那是实在的法;假使是形色,长短方圆等等,你把它打成小片片,它那方块的、圆形的还在,这个概念不会消失,所以这些法是实在的。

  所以说像瓶、盆等东西,打烂之后,它这个瓶、盆的感觉就没有了,没有这个概念了,这些就是假法,是没有实体的(假名无实);反过来,那些打烂之后它的概念不消失、再怎么分析还是有它那个东西的,比如说青黄赤白等等色……录音断阙这是空的了,所以“空”就是假名无实,就是“空有识”里讲的“空”。那么什么是“有”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个体是有的。比如说色蕴,显色,一块蓝色的布,你把它拆得稀烂,它的蓝还是蓝,“蓝”这个东西,它是概念,消失不了的,那么这个“蓝”的显色是有的;形色,假使说一块木板,你把它打烂之后,它还是有它的形状,所以这个形色、显色是有的。这一类属于色法。这是一重(层)。相对于瓶、盆来说,蕴、处、界是实,瓶、盆、桌子、凳子这些是假法。这是一对。

  假名无实是世俗谛,“谓瓶、盆等,但有假名,而无实体”,它只有假名,没有实体。“从能诠说,故名为谛,或体实无,亦名为谛”,这个谛是假安立的谛,世俗上认为有,实际上,从胜义谛上看是没有体的。

  “瓶”是这样,那么“军”、“林”等等也一样。军,一个军队。这军队在哪里?一个军队拿不拿得出来?都是那些“士兵”,士兵分散了就无所谓“军队”。但是“士兵”是有的,每一个兵,那是有的。很多士兵合拢来就叫一个军队;他们分散了、回家去了,这个军队就不存在了,但是“士兵”还在。“林”也一样:每一棵树是实在有的;但是这个林,很多树在一起就叫林,除了树以外,还有什么林呢?如果树都搬走了,这个林也就不存在了。“衣”是布做的。它的质料是色、触那一些东西,它的味道就是香,色、香、味、触这些东西。

  这些是假的,而五蕴里边的色、声、香、形色这些是真有的,所以说“瓶衣军林等假法,隐覆真理,世俗之法,故曰世间,凡流认为实有,故名世俗。”世间的凡夫认为是实在有的,也叫做“谛”。这是“世俗谛”,不是真的有,而是假的有,叫“世间世俗谛”。与它相对的“胜义谛”,就是“世间胜义谛”。

  这个世间胜义谛,又名“体用显现谛”,三科蕴、处、界这些法,有部认为是有的,就是我们讲《俱舍》的时候,这三科是有的。“三科等法,事相粗显,犹可破坏,故曰世间;为圣者所知,异于第一之俗,故名胜义”,它虽然本身不是究竟的,但是跟第一个世间世俗谛相比,它是相对地比较有实在性的。

  所以这一对——以蕴处界等法对瓶衣军林等假法来说,前者是胜义谛(体用显现),而后者就叫世俗谛(假名无实)。这是世间的世俗谛与世间的胜义谛,就是最初第一层次的世俗谛、胜义谛。在《述记》这里说,就是“空”与“有”(空有识)。“空”就是只有假名,没有体的,如瓶、衣、军、林之类,世间的世俗谛;“有”,也只是相对的有,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相对地说,是有的,叫世间的胜义谛。这是一对,都离不开识,一切法都是唯识,所以摆个“识”在里边,叫空有识。

  ②事理识

  道理世俗谛(随事差别谛):蕴处界等种种差别法门,顺于道理,故曰道理;事相显现,差别易知,故名世俗。“二随事差别谛,谓蕴、界等,随彼彼事,立蕴等法。”

  道理胜义谛(因果差别谛):知断证修、因果差别,谓之道理;无漏智之境界,异于前第二俗,故名胜义。“二因果差别谛,谓苦、集等,知、断、证、修因果差别,过俗道理,故名胜义。”

  第二重,事理识。对世间胜义谛里边的三科(蕴处界)再进一层分析的话,它也仅仅是假法,所以第二个世俗谛就是道理世俗谛。从道理一分析,瓶衣军林等等这些固然是假法,去掉了,而“蕴处界等差别法门”是“顺于道理”的。就是说,我们把它分析之后,知道它是蕴处界所构成的,“故曰道理”,所以叫道理;“事相显现,差别易知,故名世俗”,这个道理,相对于道理胜义谛来说,比较表面,是摆在外面的事相,容易看得到、容易知道的,所以还是世俗谛。

  相对于“道理世俗谛”的“道理胜义谛”,又叫“因果差别谛”。“知、断、证、修,因果差别,谓之道理”,这是四谛道理;“无漏智之境界,异于前第二俗,故名胜义”。苦要知、集要断、灭要证、道要修,这个四谛的因果差别——这世俗谛的因果就是说:有了集谛就产生苦谛,有了道谛就证灭谛,这是二重因果。这个道理叫道理胜义谛。前者是事相(世间胜义谛),这里是理(道理世俗谛)了,从道理上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本来蕴处界三科等法是世间胜义谛(体用显现谛),再进一层之后,它属于世俗谛(随事差别谛)了;而与它相对的胜义谛,就是四谛道理(道理胜义谛)。

  ③别总识

  证得世俗谛(方便安立谛):佛方便安立知断证修之四谛为行人证悟之法,令其趣入,故曰证得;因果相状,分明可知,故名世俗。“三证得安立谛,谓苦、集等,由证得理而安立故。”

  证得胜义谛(依门显实谛):依圣智诠空门,观而显理故曰证得;凡愚不测,胜于前第三俗,故名胜义。“三依门显实谛,谓二空理,过俗证得,故名胜义,依空能证,以显于实,故名依门。”

  第三重,别总识。再进一层,四谛道理(道理胜义谛)从某一方面来说,也属于世俗谛了——证得世俗谛(方便安立谛):“佛方便安立知、断、证、修之四谛为行人证悟之法”,佛安立四谛,是叫我们修行人能够证果证道,“令其趣入,故曰证得”,所以叫证得。从这一方面说,再进一层之后,它也属于世俗谛了,因为它“因果相状,分明可知”,因果的事相还容易知道,“故名世俗”,所以是世俗谛。而与它相对的证得胜义谛:“依圣智(无分别智)诠空门,观而显理(观空的道理),故曰证得”,这个就叫“证得”;“凡愚不测”,这个空性是凡夫、二乘所不能测量的,“胜于前第三俗,故名胜义”,比起前面第三个俗谛(证得世俗谛),它这个四谛的道理更深一层,所以这叫胜义谛。

  这都是相对的,第三个世俗谛(证得世俗谛)对第二个道理世俗谛来说,它是胜义谛(道理胜义谛);对于第三个胜义谛(证得胜义谛)来说,它又属于世俗谛了。

  ④诠旨识

  胜义世俗谛(假名非安立谛):二空真如是离诸相(非安立义),为圣智所觉,故云胜义;犹假名诠,非体离言,故名世俗。“四假名非安立谛,谓二空理,依假空门,说为真性,由彼真性,内证智境;不可言说,名二空如,但假设故。”

  胜义胜义谛(废诠谈旨谛):体妙离言,迥超众法,故曰胜义;为圣者之内证,胜于前第四俗,故复胜义。“四废诠谈旨谛,谓一实如,体妙离言,已名胜义,过俗胜义,复名胜义。”

  第四重,诠旨识。第四个胜义世俗谛(假名非安立谛):“二空真如是离诸相(非安立义)”,第三个胜义谛(证得胜义谛)是离诸相的,它不是安立谛;四谛是安立的,空性是离相的。“为圣智所觉”,只有无分别智才能够觉到,“故云胜义”,所以叫胜义。“犹假名诠,非体离言,故名世俗”,它本来是不可言说、离言说的,但是你还用名字文句把它说出来——这是二空的道理,这是人空,这是法空,这是真如——还没有离开名言,这个还叫世俗。本来这个道理很深,但是你还能用名诠表现出来,相对于离言的真如,这还是属于世俗谛。

  与它相对的胜义胜义谛,就叫“废诠谈旨谛”,把这个名诠不要了,只谈它的宗旨,就是不说话了。“体妙离言,迥超众法,故曰胜义;为圣智之内证,胜于前第四俗,故复曰胜义”,第四个世俗谛——胜义世俗谛(假名非安立谛)——还用名言来表达,这里已经离开名言。所以这个胜义谛是相对于第四个世俗谛来说的,它是胜义谛,它前面那个是世俗谛。

  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所谓这四重,实际上就是一层胜一层,本来是胜义谛的,在进一层之后,又属于世俗谛了;本来它已经是深一层的胜义谛,再进一层的话,它又成了世俗谛。最后一直到离言,离言的胜义谛,废诠谈旨,不可言说,再也没有再高的了,已经离开言说,再也不能比较了。这四重在《成唯识论述记》里边就讲了这么一段。它的原文我没有念,因为原文没有抄出来,看表还容易些。

  好,我们还看这里的文。第一层,空与有(空有识):空,假名的,体是空的;有,就是实在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与但有假名的那些)比较起来,那是有。这是一对。第二层,事与理(事理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事相,容易知道;而道理(四谛)是比较隐的,那么道理(四谛)是胜义谛,容易知道的事相(蕴处界)是世俗谛。这是更进一层的一对。第三层,别与总(别总识):四谛的因果事相是分别说的,而总的是空(空性);从别、总来说,总是空性、是深一层,四谛是分别说,那要容易明显一些;所以,讲四谛的,还属于世俗谛,讲二空理的,是属于胜义谛。这是第三对。第四层,诠旨识:你说空性,还要用名言来表示(诠),这还属于世俗谛;真正的胜义谛,是讲它的旨趣(旨)——离言了,那离言的这个空性,才是真的胜义谛,就是最后的胜义胜义谛。

  这是以二谛来说,有这么四个层次,那么这里也说一下。前面讲,依三性是那么说;这里依二谛来说,有四重层次。但是一切都没有离开识,都是识所变现的,也是唯识,从二谛说、从三性说,都是唯识。到这里就把二谛的事情讲完了。

  学习参考资料摘录:

  二 谛 义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 窥基大师撰述

  二谛深妙,非略尽言;聊述纲记,三门分别:一显名辨体,二三乘浅深,三相摄问答。初门有二:一显名……列别名者,今明二谛有、无体异,事、理义殊,浅、深不同,诠、旨各别,故于二谛各有四重。亦名名事二谛、事理二谛、浅深二谛、诠旨二谛。世俗谛四名者:一世间世俗谛,亦名有名无实谛;二道理世俗谛,亦名随事差别谛;三证得世俗谛,亦名方便安立谛;四胜义世俗谛,亦名假名非安立谛……。

  由此二谛四句分别,有俗非真,谓第一俗;有真非俗,谓第四真;有真亦俗,谓前三真俗后三谛;有非真俗,谓除前相。第四胜义不能自胜,待于四俗故名胜义,故前三真亦名为俗;第一世俗不能自俗,待于四真名为世俗,故后三俗亦名为真;第一胜义待一俗名胜,第二胜义待二俗名胜,第三胜义待三俗名胜,第四胜义待四俗名胜;第一世俗待四真名俗,第二世俗待三真名俗,第三世俗待二真名俗,第四世俗待一真名俗。故若有俗时亦必有真,若有真时亦必有俗;俗是真家俗,真是俗家真;有俗亦有真,无真亦无俗。故非遣依他而证圆成实,非无俗谛可得有真。真俗相依而建立故。

  如是所说四种二谛,经论虽有,诸德虽传,然诸后学未能疏演。基随翻译之次,略纂所闻,其间委细,后更谘审,所以编集,以为一章,庶后学徒,详而易矣。可谓义高千叶,理光万代,赞咏吟讽,何以畅其欢情。所恨徒响伯牙之琴,虚画卞和之璧耳。(详细解说见窥基大师撰述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总成一章,文甚长)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

  ⑷唯 识

  3.合四分说

  ⑷唯 识

  3.合四分说

  于依他起唯有识中,此义有说唯有识体一自证分,无见相分,以圣教说能取所取是所执故,皆性非有,说名唯识。此师意说,有漏八识,有学菩萨,及二乘等,诸无漏心,皆有见相,有见相故,皆有法执。佛则不尔。至下当知。

  或说唯有自证、见分、及自相分,无此以外所执二取,说名唯识。此见相分,不离识故。此师意说,唯第六七能起法执,非余识等,至下喻中当广分别。

  这个是讲四分的问题了。识的四分,我们在《唯识学简介》里边也基本上谈了一些,这里是窥基法师发挥他的看法。“于依他起唯有识中,此义有说”,唯识里边(“此义”,就是“唯识”),有人认为,“唯有实体一自证分,无见相分”,这个识就是一个,它的本体就是自证分,见相二分是假的,自证分是真的。那就是相当于安慧的说法——安慧虽然采用了“三分说”,但他用《辩中边论》开宗明义第一颂的意思,认为识法分别,只是“虚妄分别”,在此分别上的见相二分即“二取”(见分属能取,相分属所取),是徧计所执性,都是不实在的,所以谓之“二取无”,只有自证一分才是实在的,属于依他起的性质。所以从心分来说,“三分说”反而成了“一分说”了——虽说是三分,但是见相二分是假有的,而自证分是真的体,只有自证分是有,见相二分是没有的。

  它的依据是什么?“以圣教说能取所取是所执故,皆性非有,故名唯识”,见是能取,相是所取,因为佛圣教(经)里边说过的,能取、所取是所执,二取空,这两个都是假的、是执着;都是执着,那要空掉了。它没有体,只有自证分是有体的;唯识唯识,就是“唯”这个“自证分”。自证分是有体的,是识的体,而所变的见相二分,经里面佛说过,能取、所取是所执,它的性都是非有的,是执着、没有自性的,所以叫唯识。

  “此师意说,有漏八识,有学菩萨,及二乘等,诸无漏心,皆有见相,有见相故,皆有法执。佛则不尔。至下当知。”这个里边的意思是说,“有漏八识”,就是凡夫,八个识都是有漏的,当然有执着了;“有学菩萨”,还没有成佛的菩萨,“及二乘等”,他们已经是证了果的菩萨、二乘果上的人了,有无漏心,但是还有见相,“诸无漏心,皆有见相”;因为有见相,还有法执,“皆有法执”。这是要去掉的。所以只有自证分是体,其它都不是。“佛则不尔”,只有佛没有这个执着,佛不是这样子,佛的见相就是实在的——没有法执了,就是实在的。这是一种说法。

  “或说唯有自证、见分、及自相分”,另外一些论师说,自证分固然有体,见分、相分也是有体的;这是依他起,是从阿赖耶识的种子生出来的,不能说它没有。而什么才是没有的?“无此以外所执二取”,从见分里边,它相缘分的时候产生的取——能取、所取,这是没有的。就是说,见分、相分本身是有的,但是见分、相分里边起了执着之后,所缘的徧计所执性,这个是没有的,“说名唯识”。

  比如说,晚上,外边一颗枯树,你看起来当作一个人,以为是贼。或者说这个“蛇”也可以:天黑了,地上有一根绳子,你看上去,以为是一条蛇。这个“绳子”不能说没有,而这个“蛇”,是从绳子上变现出来的,你执着的那个“蛇”是没有的。就是说,见分、相分犹如“绳”,不能说没有,但是从这个见相分——“绳”里边执着它是一条“蛇”,这个“蛇”是没有的,是徧计执。

  那就跟前面的那种说法不一样了。前面说见相分就是二取、是没有的,这里说见相分是有的,而从见相分里边产生出来的执着(二取)才是没有的。本来是绳子,绳子不能说没有;但是你执成蛇了,执它为蛇。这个蛇是没有的,但是不能说绳子没有。所以说见分、相分是有的,见分相分里边产生的执着(二取),这个是没有的,是徧计执,这样子就叫唯识。唯什么呢?唯自证分、见分、相分是识,而二取是没有的。

  “此见相分,不离识故”,这个见分、相分,并没有离开识,是自证分里边变出来的,也是唯识,也是识。

  “此师意说,唯第六七能起法执,非余识等。至下喻中,当广分别。”这是另外一位论师的看法,他认为不是一切见分、相分都有法执,只有第六、七两个识才能起法执,前五识是没有法执的,那它们的见分、相分应该还是有体的。这是另外一种说法。

  此中意说,谓今此论,施设大乘中所立三界法皆唯有识。

  讲了这么多,总的归纳起来,就是说,我们这部论,安立了在我们大乘里边所有的安立三界的一切法,“皆唯有识”,只有识,没有其它的外境——只有内识,没有外境。这是总结自宗。下面问难。

  (二)

  答 释 难 问

  问:离系法为唯识不?答:此亦唯识。

  问:何故此中但言三界?答:且举异生所成妄法唯有识理,但言三界,非无漏法无唯识义。此为理解,或由教故。

  “问:离系法为唯识不?”你说三界的法都是在三界,那是三界所系的;那么“离系法”,已经超出三界的那些法,是不是唯识?“答:此亦唯识。”这个也是唯识。这个就奇怪了,你说三界唯识,怎么离系的也是唯识呢?

  “问:何故此中但言三界?”既然你说离系的法也是唯识的,那你何必说三界唯识呢?应该说三界跟三界离系的都是唯识,应当这样说嘛。离系法是无漏法,而三界都是有漏法,有漏流转生死,无漏出离生死。你说“三界唯识”,说的是有漏法,那是唯识;我们问你:无漏法(离系的法)是不是唯识?你说也是唯识。那么你怎么只说“三界唯识”呢?应当说“有漏无漏法都是唯识”啊。

  “答:且举异生所成妄法唯有识理,但言三界,非无漏法无唯识义。”回答说,我们说三界的原因,这是从凡夫的份上说的。“且举异生所成妄法”,姑且从异生(凡夫)所成的虚妄法——凡夫只知道三界,他哪里知道离系法啊!无漏法、清净的离系法,凡夫是不知道的,我们现在正是针对凡夫而言,“唯有识理,但言三界”,就说三界唯识,“非无漏法无唯识义”,并不是说离开三界之后那些无漏法是离开识的,实际上离系法也是唯识。因为是从凡夫的份上说,“但言三界”;虽然说的只是三界,但并非说无漏法就不是唯识,无漏法还是唯识的。

  “此为理解,或由教故”,我们要证明一个道理,有两个方式:一个是理证,从理上来证明;一个是教证,从佛的圣言量来证明。“此为理解”,前面讲的那些,都是“理解”(理解就是理证,以道理来成立),以种种的理由来成立三界唯识的道理。这个理的证明(理证),讲完了。那么有人就怀疑了:你这道理固然讲得通、讲得很好,但这是不是佛说的?佛有没有说三界唯识?这个还得要考核一下,如果不是佛说的,我就不相信。所以还要说“或由教故”,下边就以佛的经教里边、佛的言教来证明三界也是唯识。

  丙二 显由经说,以经为证

  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科]丙二 显由经说,以经为证

  丙二 显由经说,以经为证

  …………………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论曰: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述曰:此即第二显由经说。今明唯识,以经成论,令信易生。以第五啭,与故字同。谓华严等契经中说,三界诸法唯有心故,是十地论第八卷内第六地中说也,今方成立唯有识义。梵云素呾览,此云契经。契者合也,经如常释。经合正理,契应物机,故名契经。由佛经中说唯心故,此明唯识,以经成论。或此所明唯有识者,为契经说唯有心故,故今此论立理成经。或今所说唯有识言,以何为证?由契经说唯有心故。

  [名相注释]:

  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成唯识宝生论》(卷一)云:“三界唯心,是诠说故,凡有诤事,欲求决定,须藉二门,一顺阿笈摩,二符正理(三支比量)。谓欲为彼信证,圣人无倒宣说,所有传教引阿笈摩。……又为显其所论正理有依仗处,说阿笈摩。……是故应知,阿笈摩者,便成正理所托之处。”

  “此即第二显由经说”,这是立宗的第二科,这是说教证,显由经说,以佛的言教来证明三界也是唯识的:“以契经说三界唯心。”这就把经给抬出来了,因为经里边也说“三界唯心”。唯心与唯识,这个中间又有辨论,但是现在我们先不说这个心与识的差异,先举一个经的证明,因为经里边有说“三界唯心”。这在《华严经》里边都有。

  “今明唯识,以经成论”,我们现在讲唯识道理,以经的圣言量来成立我们的唯识论。“令信易生”,有些人,他信佛说,不信你说——你说了半天,他不相信,“除非是佛说了的,我才信”,那也可以,“三界唯心”这些话是佛说的,经里边佛说过;既然经里边都这样说,那么我们的论也可以成立了。

  “以,第五啭,与故字同”,这是讲语法了。“以契经说”的“以”字,是八转声里边的第五转声,跟“故”字(什么缘故的故)意思是相同的。当然,这是印度的原文,“以”可以通“故”,而我们汉文的“以”跟“故”是有点差异的,但是也有相当的相同之处。“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就是因为经上这么说的;经上这么说的缘故,我们就说我们论的话也是对的。

  这个经什么经?“谓《华严经》等契经中说,三界诸法唯有心故”,三界唯心造嘛。因为《华严经》等很多经里边都说,三界的一切法,只有一个心。“是《十地论》第八卷内,第六地中说也”,在《十地论》第八卷里边,第六地,有这些话。(《华严经》卷一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十地论》卷八: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论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

  “今方成立唯有识意”,现在我们依据经论,以佛说的经来成立我们说的“三界一切都是识”这个道理。

  什么叫经?“梵云素怛览,此云契经。”经,印度话叫“素怛览”,翻成汉地语叫“契经”,下边就解释什么叫契、什么叫经。

  “契者,合也”,契是契合。“经如常释”,经,大家经常讲的,就不多说了;因为当时的人对经的意思都明白,大家经常这么说的,所以这里他就不多说了。那么经到底是什么?“经“是“贯串”的意思。在《律海十门》里也有这个意思:“贯串所引述的道理”,佛说的那些话,把它贯穿起来;“摄持所化众生”,以这样子来摄持我们的所化的众生。就像花,假使不串起来的话,就会散失;串起来之后,不会散失掉。犹如织布,经纬线,经线把纬线串拢来就成一块布;否则,没有经线的话,单是纬线,一条一条的线,一揉乱之后,就成一团乱麻,不成为布了;你把经线一串,它就不会散掉。“经”的意思,从这个里边可以领会得比较深切一点,“经”就是贯串起来。

  “经合正理,契应物机”,“正理”,即宇宙的真理、就是真如,“经”是合乎真如的道理的,而“契”是对机称说的,“故名契经”,就是契机、契理了。

  “由佛经中说唯心故,此明唯识,以经成论”,因为佛在经里边也说唯识的这个话,既然佛都这么说,就可以证明我们这个道理——这个论(唯识论),经里边也是这么说的。以经作理由,来成立我们的论。

  “或此所明唯有识者,为契经说唯有心故,故今此论立理成经”,或者反过来,经里说的是三界唯心,我们论里边把三界唯心的道理讲透,以这个道理来解释经。也可以这样说。以经来成立论,反过来,论也可以把这个道理来成立经。

  (8B)“或今所说唯有识言,以何为证?由契经说唯有心故”,或者再反过来,我们论里边说“三界唯识”这个话,是以什么来证明的?就是经里边佛的圣言量,是这么说的。那就是教证了,以佛的圣言教来证明我们这个道理是对的。这是翻来覆去的几重的意思,大概都是引经来证明就完了。

  问:经何但说三界唯心?

  答:经部师等缘无心起,亦但有心,然非一切,今遮于彼,故说三界唯有识。

  经里边为什么单说三界唯心呢?这是有道理的,是针对经部论师等所说的话。经部论师说,“缘无心起”,缘一些没有的东西,心也能起,“亦但有心,然非一切”,它也是只有心,但不是一切,不是一切都是缘无的。就是说,经部里边也有这个道理,当你缘无——假使缘龟毛,龟毛是没有的东西,这个心也可以起,你心里就想起一个龟毛的行相来了:“哦,我知道,一个龟毛,乌龟的毛。”但并不是说,一切都是无。这个道理,我们的唯识是说三界一切法都只有心,其它的境都是没有的,“今遮于彼,故说三界唯有识”,所以要简别于经部的那些理论(他们是局限性的,我们是普徧性的),所以说三界都是心,唯心。

  无性释云:此唯识言,成立唯有诸心心所,无有三界横计所缘。此言不遣真如所缘、依他所缘,谓道谛摄根本、后得二种所缘,由彼不为爱所执故,非所治故,非迷乱故,非三界摄,亦不离识,故不待说。即由三界能缘之中有能徧计,所缘之中有所徧计,有漏聚中有横计故,为遮此执,但说唯心,非无漏法非唯识也。下当广说。

  这个是根据无性论师的解释,再重复一道前面的那些说法。无性论师说,“此唯识言,成立唯有诸心心所,无有三界横计所缘”,三界的有体的法,只有心王、心所(就是识,属于识);三界的一切“横计所缘”(徧计所执所缘)的境是没有的。“此言”,这个话的里边,“不遣真如所缘、依他所缘”,要除开的是横计所缘(徧计执所缘),并不包括把真如所缘的境、依他起所缘的境也要除开,这个并没有排斥,这是有的;并不是说“只有心王心所,真如也没有,依他起也没有”,不是这个意思。

  什么叫真如所缘、依他所缘?“谓道谛摄根本、后得二种所缘。”四谛里边,道谛所摄的根本智所缘的境、后得智所缘的境,就叫作真如所缘、依他所缘。根本智缘一切法空,就是缘真如。真如与正智相契合的时候,没有能所,这个是真如缘正智,是真如所缘,这是根本智。而后得智,证了根本智之后,再缘世间的法,那就是依他起;依他起,一切法如幻如化、是因缘和合而起。

  这个我们在没有证到正智之前是不能看到的,一定要证到真如以后,才能知道依他起;我们现在知道的依他起,仅仅是从佛的话里边透到一点点消息,并不是真正地看到了依他起。那也是说,禅宗的参悟的时候,二十年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那就是证到空性——根本智之后,然后起后得智,才能缘这个依他起的山、水,这个是因缘所生的,不是我们在开悟之前的踏踏实实的山和水了;名相上也叫山、也叫水,但是涵义截然不同,这个山水是没有自性的,是缘起性空的。在没有证到空性之前,只知道山就是山,有自性的山。这个不一样。所以后得智要在根本智之后,缘这些因缘所生的依他起,才能够知道。

  这两种所缘,不管是根本智缘真如,还是后得智缘依他起,都不排斥;这还是属于识里边,并不是横计所缘。横计所缘是没有的。横计所缘就是徧计执。

  为什么不排斥真如所缘(根本智所缘)跟依他所缘(后得智所缘)呢?因为这两个“智”,“由彼不为爱所执故”,它们里边没有爱所执,没有贪着的执着。根本智,根本没有贪、也没有执,后得智也没有贪、没有执,既然都没有贪、没有执,那就不为爱所执。“非所治故”,不是我们所对治的,是不要扫除的。“非迷乱故”,同时它也不是错误的,它是如真相而得到的,不是迷乱的。“非三界摄,亦不离识”,虽然它不是三界所摄,但是它本身也没有离开识。“故不待说”,所以这个就不要说了。只要除掉横计所缘,徧计所执的所缘要除掉,这两个就不要说了,因为它们并没有离识。

  “既由三界能缘之中有能徧计,所缘之中有所徧计,有漏聚中有横计故”,我们说唯心、唯心,就是排除能缘里边的能徧计、所缘里边的所徧计。这个就叫“有漏聚中”的“横计”,就是徧计所执性。这个横计要排除,这个横计是没有的,徧计所执是无中生有的,这要排除;而依他起、圆成实,它们总还属于识,一个是识的相、一个是识的性,前面也讲过了,既然是识的相、识的性,并没有离开识,都不要排除,所以这里不要说了。只说“无有三界横计所缘”,没有三界徧计所缘,其它的真如所缘、依他所缘,本身就是识性、识相,所以不要说除掉,这个用不着除。

  “为遮此执,但说唯心”,我们要遮掉这个徧计所执的能徧计、所徧计的横计,所以说三界唯心。那就是说,唯心的唯,就是要排除徧计所执的横计;不管是能徧计也好,还是所徧计也好,都要排除,而其它的并不排除。“非无漏法非唯识也”,并不是说,无漏法就不是唯识了。“下当广说”,这个道理,下面还要广说。

  今天讲的,“唯识”,学过的人会感到没有什么大的困难,而第一次见面的人,却是很陌生,那要花点功夫了。有人提出来,赶快放几天假,让我们好消化消化。每天吃下去,太多了,不消化;不消化就要害病了,脑筋里边要神经衰弱,要睡不着觉了,那怎么办呢?就要放假了,三十诵戒就放假。

  讨论的时候多提一些问题。不懂的,不要囫囵吞下去;囫囵吞下去之后,不消化,还是囫囵吞地排出来,等于没有学。那就是说,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我们讲完了,你也忘完了,什么都不知道,白白地听了一段时间,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精神,还有粮食等等。我们希望不要这样子做,还是要多消化一些。放假我们是会放的。如果真的难度太高,我们一个月本来四天假,可以放五天,也可以放六天;现在看——我的看法——难度还不是最高,那么就到诵戒再放。大家讨论的时候,多提些问题。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思考题

  二五、  何谓”三界”?

  二六、  瞿波论师说安立唯识,以有三德,那三种德?

  二七、  所谓皮肤肉等所有粗重,指什么?三劫中何时断皮、断肤、断肉粗重?

  二八、  “唯识”二字,各表何义?

  二九、  唯识之体是何?

  三〇、  以三性说明诸法唯识?

  三一、  云何”令知有无,证转依果”?

  三二、  试述四重二谛。

  三三、  离系法既亦唯识,云何但说”三界唯识”?

  三四、  论既以理成立唯识,云何复说”以契经说,三界唯识”?

  三五、  解释”契经”二字?

  三六、  无性论师释文中,”此唯识言,成立唯有诸心心所”为什么心心所所缘的境,如真如所缘,依他所缘,非是所遮?

返回目录

----------------------------------------------------------------------------------------------------------------

更多智敏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