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海云继梦法师:法筵精点 我们要怎样「置心一处」呢?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5日
来源:   作者:海云继梦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云继梦法师:法筵精点 我们要怎样「置心一处」呢?

 

  处处用心,尽心处众—-就能除掉妄想,置心一处。

  大家来到我们大华严寺这个长年专攻行法的道场,

  不论你选定修学「华严禅」或者「华严密」,

  唯一的共同要诀,都是置心一处!

  华严禅叫「置心一处」、

  华严密叫「语音合一」。

  我们要怎样「置心一处」呢?

  第一个:你要把那一处找出来,

  「处」、「一处」──「那一处」要有!

  没有处,你要怎么置心?要置到哪一处,对不对!

  第二个:要把「心」给找出来!

  没有心、抓不到心、掌握不了心,

  你要怎么「置心一处」?!

  所以,第一阶段就是找心,并且安放在那一处!

  这是三个工作:1. 决定好「那一处」在哪理。

  2. 「心」是什么,掌握好。

  3. 把心「放好」在那一处!

  (你常常会弄错、放错地方!)

  在我们的禅修课里,就有同学问到这样的问题了。

  他说:「当我们修数息法,我妄想很多的时候,我就

  置心在 《心要法门 》上面,我这样对不对?」

  你所放的地方──已经弄错了,还问对不对?

  你应该置心一处在风门上,

  怎么跑到「心要法门」上去了?

  那这已经错了嘛,这不用问啊!

  可是,如果你的置心一处

  正好真的是在心要法门上,那就又对了!可是,

  你又变「俩处」了──那你到底是「哪一处」呢?

  「置心一处」这个工程必须要做好,

  可是你的心却常常跑掉!

  心跑掉—就是妄想把你俘掳了!

  那你要怎样将心给找回来?

  这是「修行」的工作──

  「若心他缘、摄心令返」,

  只要做这个工作,摄心令返!

  你现在还没做,所以你不知道,

  你必须要一直作,做到很清楚,

  心被妄想拉走以后,

  我能即刻察觉──又马上把他抓回来!.......

  就这样一次次地.......心

  一直被妄想拉走,我也能够

  一次次地,又将它给抓回来.......

  一直到真实掌握到它、

  能够牢牢地守住它、并且

  就此把心安住在这一处!

  通常,当我们不经意而被妄想拉走以后,

  却以为我被俘掳是很幸福的事!

  你知道了吗?你能即刻察觉吗?

  所以—「心」就不见了、

  「处」也不见了、啊......

  里面是空的啊,所以

  你就会一直生死轮回!.......

  现在你为了要破这个部份,必须赶快把他抓回来!

  想要培养这一点「觉性」,难,可真难!!!

  你必须真的有办法做到──

  一跑掉就立刻抓回来,

  跑掉了—赶快抓回来!

  那妄想的境界你清楚的知道,

  你能一直把他抓回来!

  这个工程做完──破参,叫「破初关」!!!

  初关破在哪里?他的「破」──

  主要是破在「妄想不会俘掳你」!

  因为它要俘掳你,你有绝对的能力可以回来!

  而一般凡夫之所以没有办法破,

  是因为我们──以为被妄想俘掳是很舒服的事!

  你知道吗? 你想想看......

  你打妄想的时候,还一边很陶醉地微微笑着......

  打坐时还会笑? 笑甚么? 你欠香板!!!

  因为打妄想很舒服,尤其是

  一面打坐,一面梦想跟女朋友约会......

  哇!这下子完了、完了............

  这种情境就发生在你粗心大意、没有办法掌握,

  我们叫做「你没有定心」。

  什么叫做「定心」? 这是世间话,就是你

  有办法「置心一处」吗?这个定力要有啊!

  你要培养「定力」──这就是第一关、第一关啊!

  到这个地方,你假如、假如能够

  在半年以内达到这个目标的话,

  就算你现在是三百公斤的体重,也会

  很自然地降到五十公斤。

  我跟你讲,你好好去做,

  「初关」这个工程一定要做好!

  要是这一关你能达成的话,那就可以

  「授记」、就可以授记了。

  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说是「证阿罗汉」!?

  我们在这里只能告诉你,

  在你用功的过程里,能够

  来到这个地方,是很大的成就—

  已经「出三界」了!

  要真的有没有那个实力,这个才是重点!!!

  我骂你、凶你,是因为你没有修、不用心学!

  你必须要有这种情况,

  这个功夫必须要自己做,

  这个时候就「了生死」了。

  初关就可以「了生死、出三界」!

  我讲的是这种状况:

  当妄想来时,你能够及时察觉、立刻把心带回来!

  在这种情境中──那妄想情境你很清楚,

  那外尘境界也很清楚……

  但是,都不管它、不理会它,

  我又回来!

  心一跑掉、抓回来、马上又抓回来!

  跑掉、又抓回来……

  跑掉、又抓回来,得马上又抓回来──

  让「心」跟「那一处」能结合在一起,

  这个就是修行啦──真功夫在这里啊!!!

  这个「置心一处」的功夫,

  是你真正能够用功、真的可以做得到的!……

  那么,这个功夫,你或许会说:

  「好!那就等我修到这个成就以后,

  再开始来接触众生……」哦?那,你也弄错了!

  你要知道──我

  这么一坐下来,妄想就会随着来啊,

  就是因为──不会处理跟众生相处的事,

  人、事、时、地、物……唉、啊…… 人、

  人!尤其是人啦!………

  与众生相处,你必须要有能力来处理一些有关于人的事情。

  因为他有很多事、很多物…… 你知道吗? 你都

  能够「感同身受」的察觉到、关怀到周遭的人吗!???

  对于人、事、物,你都有能力处理得当的话,

  那么,你一坐下来,想要「定心」就有可能!

  要不然,你一坐下来啊,那些个妄想将你俘掳时,

  你又是──躲在妄想堆里,很舒服!!!

  你该怎样应对???

  立即将心摄回来!

  马上把心抓回来!

  所以,我们应该要从这个本体面来看:

  「接触众生」就是「扫除妄想」的最好方法!

  你懂吗,你真的知道了吗!??

  假如,让你去接触众生,你就会起愤怒或傲慢心哪......

  那只是因为你这个人的人格性不健全,

  你知道吗,自己能够察觉吗? 所以,

  要大家「接触众生」的目的,就是要──

  透过与众生的相处、互动,

  来矫正、健全你的五大人格性。

  第二个是:

  透过这个「接触众生」把妄想给除掉!

  你要留意到这俩个目标。

  假如你老是一直逃避跟众生相处,

  那你所衍生出来的妄想,都只是特异功能,

  因为──你没有办法「置心一处」!

  你那一处,一定是摆到「欲望」处、绝对是

  欲望的地方,那你就是入了魔窟、成了魔境界,

  而不是成就「佛境界」,所以不可能「了生死」。

  以我们修行人来讲,你还得用心注意到──

  透过与众生相处、互动,并不着重于福德、结缘,

  真正的重点在──

  扫除妄想!

  你必须用心、细细的深入体会啊!

  我们有很多人都说:

  「我很尽心在做,为甚么弄不好!?」 你用心不足──

  对于人、对事、对物,你都不够了解,无法周全、圆满,

  所以,那份「挫折感」就容易使你受伤。

  而你,为了逃避承担、不能勇于面对事实,就

  永远长不大、无法健全自己...... 所以,

  你的妄想会不断的出现,那你就躲在妄想堆里头,

  然后说是「禅定」,那不是成了「欲界魔」吗?

  所以要留意、要当心──

  必须透过与众生相处,藉以扫除你的妄想,

  那你才有可能在被俘掳以后,马上把心抓回来!

  换句话说,那妄想一直要干扰你,

  但它干扰的力量很小,不至于牵制你太多!

  那么,你在与众生接触当中

  如何圆满跟众生相处的部份?

  那就是──你在禅定的训练过程当中,

  会把那些动摇的那种力量作「减压」处理嘛……

  换句话说,「与众生相处」是一种「防震工程」,你

  知道吗?防震啦,防震、防震!

  你总是很想、很想要「置心一处」,却常常

  身不由己──会被拉走……

  那你就要防震嘛,

  把那个妄想──尽量减少,尽量、尽量减,

  尽最大的努力减到最低、最低……那

  你即使一个不留神──居然被掳走了,

  也还可以很容易拉回来,对不对?

  所以,你注意看看,我们在修行当中,

  佛法的结构是很殊胜、很殊胜的,而

  我们不知道,老是要用自己的方法!

  尤其,当你的人格性不健全的时候,

  你的方法正确度就不足! 那......

  怎么可以固执的用你自己的方法呢?

  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

  所以,我们还要特别再提醒各位──

  透过与众生的相处、互动,

  来矫正、健全你的五大人格性。

  期望我们都能够—

  以成熟豁达的胸襟

  热情正面拥抱群众!

  活在美丽世界、

  过着美好日子、

  拥有美满人生!

  处处用心,尽心处众—-就能除掉妄想,置心一处。

返回目录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