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文集:善导念佛思想的基本内涵(谢路军)
净土宗文集:善导念佛思想的基本内涵(谢路军)
提要:文章分析了善导念佛思想的基本内涵,指出善导的念佛思想主要由念佛的心理基础(「三心」说)和念佛的实践方法(称名念佛)两方面组成。
作者:谢路军,1965年生,哲学博士,北方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主题词:善导念佛思想基本内涵
善导继承昙鸾以来的念佛思想,并将其系统化,组织成完整的念佛理论。综观善导的念佛思想,主要由念佛的心理基础和念佛的实践方法两方面组成。在念佛的心理基础方面,善导强调「三心」说,即念佛要具备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在念佛的实践方法方面,善导把称名念佛作为净土修行的最主要方法,同时他还强调往生净土的「四修之法」,即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
一、念佛的心理基础
善导认为阿弥陀佛愿力广大,众生就是凭借这种他力本愿而往生西方净土。但是,这种愿力却不会自发地在众生身上起作用,它要求众生首先要有往生的愿望,也就是要具备「三心」。「三心」是众生往生净土的正因,若缺一心,往生都是不可能的。《观无量寿佛经》中最早提出「三心」说。在该经第十四观叙述「上品上生」时,佛告阿难和韦提希说:「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1)善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三心」说。
(一)至诚心。善导说:「至者真,诚者实。」(2)至诚心即真实心。他指出,「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目真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3)意思是说,众生身、口、意三业修行,必须发自于真实心,不能看上去贤善精进,而内心却怀着虚假、贪心、瞋恨、邪恶、伪善,奸诈无比,恶性膨胀,如同蛇蝎一样狠毒。如果这样的话,虽然修行身、口、意三业,也只能叫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不可名真实业!这里强调众生修行,必须心口不异,表里如一,也就是说,众生修行必须从「真实心中作」,否则,这种人「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4)
那么,为什么一切众生修行时,必须具备「至诚心」呢?「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剎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5)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前修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剎那,身、口、意三业所修都发自于真实心中,所作所为,无不真实。因此,众生修行往生也要从「真实心中作」。
善导还进而认为,「真实」有两方面的涵义,即「自利真实」和「利他真实」。何谓「自利真实」?「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同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6在此,「自利真实」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念念舍弃诸恶,厌离秽土;二是念念勤修众善,欣慕净土。又此于身、口、意三业约为六重意义,即:1、真实心中之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2、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3、真实心中身业,合掌礼敬四事等,供养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4、真实心中身业,轻慢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5、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6)、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若起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作,不论内、外、明、暗,皆须真实,故称为至诚心(7)。总之,「至诚心」是从「止恶」、「修善」两个方面来讲的,又止恶即修善,修善即止恶,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有关「利他真实」,善导并没有作出解释。从字义上看,即是将自己的行善去恶推广到他人身上,使其他人也同样勤修净业,不断去恶行善。
(二)深心。善导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中说:「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8)故而深心又称深信,也即深信之心,是对佛法的深厚信心。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往生修行的三要素。明代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说:「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其所愿而证所信。」(9)信、愿、行三者,密不可分,而信居首位。后代如此重视「信」,是受了善导重视「深信之心」的影响。善导认为「信」有二层含义:1、就人立信;2、就行立信。
1、就人立信:「亦有两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10)。即首先要深信自己是罪恶凡夫,无始以来流转生死,没有出期。其次要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能够摄受众生,乘佛愿力一定可以往生西方净土;深信释迦牟尼佛说《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极乐世界依正二报,使人欣慕向往;深信《弥陀经》中的十方恒沙般多的诸佛,证劝一切众生依愿修行,定得往生;深信一切行者,只要唯信佛语,不顾身命,依佛所说去做,即随顺佛教,随顺佛意,随顺佛愿,可谓真佛弟子。总之,善导认为罪恶深重而难以得救的众生,由于充分认识到自身根机低劣,靠自力无法解脱,就能放弃一切异见邪想,一心指望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善导以此巩固众生的净土信仰。
2、就行立信。善导《观经四帖疏》中说:「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11)。所谓「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12)意思是说,专依净土经典而行者,名正行。正行有五种:一心专门读诵《观经》等净土经典;一心观想忆念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一心专门礼拜阿弥陀佛;一心专门口称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心专门赞叹供养阿弥陀佛。可见,这五种正行都是围绕阿弥陀佛展开的。简言之,即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名正行、赞叹供养正行(13)。善导又将这五种正行作了区分:「又就此正中,复有两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14)把五种正行之中的称名念佛列为了「正定之业」,其余四种正行,定为了「助业」,突出了「称名念佛」的地位,强调这是往生西方的最佳快捷方式。可见,就行立信的目的,在确立众生对称名念佛的信心。那么,何谓杂行呢?五种正行之外,诸善万行都叫杂行。在此,善导是通过比较来凸显称名念佛的地位的,即「杂行」不如「正行」,而「正行」之中的「助业」又不如称名念佛的「正定之业」,故而「称名念佛」乃为善导最为推崇的净土修行方法。
(三)回向发愿心。善导《观经四帖疏》说:「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15)「回向」的「回」,为回转的意思,「向」为趋向的意思,所谓回向发愿,意指愿将自己过去今生所修所做的身、口、意三业功德,以及随喜一切凡圣所修的身、口、意三业功德,皆发自于真实深信心中,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故称回向发愿心。在此,回向指回自向他,回此向彼。回自向他是将自己所做所修的福业功德等回转趋向普利群生。回此向彼,一方面是「往相回向」,以己所修功德回施众生同生净土;另一方面是「还相回向」,指净业行人生净土成就一切功德后,再回尘世化导众生趋向净土。发愿,是指净业行人应当发起往生净土的誓愿。净土宗人认为「愿」是信券,对往生净土至关重要。按《阿弥陀经》载,世尊先后三处劝导「应当发愿」。第一处是在叙述「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时,劝导「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16)第二处是在开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命终「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时,劝导「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17);第三处是在开示众生发愿往生,「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劝导「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18)三劝「应当发愿」,足见发愿的重要。
善导认为,在这里所发的回向愿望必须从真实深心中发出,这是将「至诚心」、「深心」与「回向发愿心」三者密切联系起来了。他说:「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19)「三心」的关系不可分割,构成了善导念佛的「三心」之说。
在此,善导的「回向发愿心」中的「回向」之说,吸取了北魏昙鸾的思想。昙鸾在《往生论注》中说:「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还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观)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若往若还,皆为拔众生渡生死海,是故言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20)善导所说与昙鸾如出一辙。「若往若还皆为拔众生渡生死海」,体现了大乘佛教「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菩萨精神。被净土宗人奉为净土十三祖的印光大师说:「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只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21)印光大师点明了回向发愿心的「利他」精神,且以一灯转燃无数灯,光明不可喻,道出了回向发愿心的内涵与实质。
综观上述,善导所讲的「至诚心」是真实之心,是为往生的不伪之心;深心是深信佛的愿力及称名念佛之心;回向发愿心是回向所修之行,普度众生,愿求往生之心。此三心总其名为「具足三心」,即将心安置于所求净土、所归弥陀与所行念佛三者上面。善导说:「三心既具,无行不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22)可见,善导是十分重视「具足三心」的,把「具足三心」作为净土往生的正因。「三心」具备了,也就是说,念佛的心理基础奠定了。但是,这并不能代替众生的「行」,众生往生西方,还必须亲自修持实践。
二、念佛的实践方法
关于往生净土的念佛实践方法,净影寺慧远在《观无量寿经义疏》中指出,《观经》所说的念佛实践有四种方法:(一)修观往生,即依靠修习定善「十六观法」而得往生。(二)修业往生,即修习散善的「三福」九品之业而得往生。(三)修心往生,即修习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心而得往生。(四)归向往生,即临终遇善知识,教令称念阿弥陀佛而得往生(23)。善导则认为,《观经》中所说的实践可以分为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二种念佛方法,而原本皆在称名一行。善导《观经四帖疏》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24)那么,善导究竟是怎样论证称名念佛为往生净土的最主要修行方法的呢?
第一,善导通过确立《观经》的宗旨,进而奠定称名念佛的地位。净影寺慧远以为《观经》的主旨在于「观佛三昧」,他在《观无量寿经义疏》中说:「第三,须知经之宗趣,诸经所辨,宗趣各异。如《涅槃经》以涅槃为宗,《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大品经》等以慧为宗,《华严》、《法华》、《无量义》等以三昧为宗,《大集经》等以陀罗尼为宗。如是非一。此经观佛三昧为宗。」(25)《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所谓观佛三昧,即一心观想弥陀佛身之相好及功德等。善导则以为《观经》的主旨,并非只讲「观佛三昧为宗」,而是讲「观佛三昧」和「念佛三昧」,即是「一经两宗」。他在《观经四帖疏》中说:「三辩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如《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如《大品经》以空慧为宗,此例非一。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26)所谓念佛三昧,指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号的三昧。念佛三昧分二种:一是一心观想佛的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两者皆为观想念佛。二是一心称念佛名,即称名念佛。可见,「观佛三昧」与「念佛三味」有相通之处,「念佛三昧」的前一种,实际上就是指「观佛三昧」,而「称名念佛」则是善导所要突出强调的。
从净影寺慧远等人的《观经疏》来看,他们强调的是「观佛三昧」,重点是突出一个「观」字,《观经》中讲到通过「十六观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实际上蕴含了强调「自力」的因素,因为「十六观法」要靠自力来实行。而善导则讲「一经两宗」的观佛三昧和念佛三昧。究其实质,善导所要重点提倡的是散心称名的「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关键在一个「念」字上,众生通过念阿弥陀佛,达到与佛感应相交,凭借佛的愿力往生西方,所彰显的是一种「他力」往生。这样,善导通过对《观经》宗旨的新的解释,把称名念佛论证成为净土修行的主要方法。
第二,善导还通过定善、散善的划分,突出了称名念佛的重要性。这一问题的提出缘于《观经》中的一段话:「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27)「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两句成了善导与净影寺慧远等人争论的焦点之一。净影寺慧远认为,这两句话各有所指。他说:「思惟、正受两门分别:(第)一、定散分别,下三净业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观说为正受。第二、就彼十六观中随义分别,初二想观,名曰思惟,地观已后十四种观,依定修起,说为正受。」(28)「下三净业」,指《观经》中的「三福」,即「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29)「十六正观」,净影寺慧远解释说:「定善生中观别十六:一是日观,二是水观,三是地观,四是树观,五是池观,六是总想观、一切楼树池等,七华座观,八佛菩萨像观,九佛身观,十观世音观,十一大势至观,十二自往生观,十三杂明佛菩萨,十四上品生观,十五中品生观,十六下品生观。」(30)所述与《观经》中的十六观一致。
智顗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中也对「思惟」、「正受」句作了分别,他说:「初明三种净业,答思惟。汝是凡夫下,次明十六妙观答正受。」(31)可见,智顗与净影寺慧远一样,都把净业散心思量叫做思惟,十六正观说为正受。
善导不同意净影寺慧远等人的看法,他首先对定散二门作了分别:「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答曰:从日观下至十三观已来,名为定善。三福九品名为散善。」(32)在此,善导主张凝心摒除杂念者为定善,即是以定心所修之善;而弃恶修善者为散善,即是以散心所修之善,这两类皆可往生西方净土。善导认为,《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十六观中,前十三观是以定心观西方净土,所以称为定善;后三观是以散心修习「三福」、「九品」之行,所以称为散善。这就与净影寺慧远等人的观点区别开来了。善导又说:「问曰:定散二善因谁致请?答曰:定善一门韦提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33)在这里,善导提倡念佛的思想表露得愈来愈明确,定善前「十三观」不过是「韦提致请」才说的,而他力念佛的散善一门「是佛自说」,被人请才说,与随自意而说简直是两码事。前者含有一种「被迫」的意味,不一定是佛的本意;随自意而说的,才是佛的本怀的流露。显而易见,善导强调的是散心称名的「念佛三昧」的重要性,而非靠「自力」的定善往生的「观佛三昧」。对定善、散善问题的认识,也影响到了他对「思惟」、「正受」两句话的理解。他说:「言思惟者,即是观前方便,思想彼国依正二报总别相也,即地观文中说言,如此想者为粗见极乐国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即地观文中说言,若得三昧见彼国土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34)所谓思惟,只是一种「观前方便」罢了,并非像净影寺慧远等人所评判的那样。善导指出:「诸师将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为散善,正受一句用合十六观以为定善。如斯解者,将谓不然。如《华严经》说: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异名,与此地观文同。以斯文证,岂得通于散善?又向来韦提上请,但言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次下又请,言教我思惟正受,虽有两请,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无请处,但是佛自开。」(35)最后一句道出了善导作此种区分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强调散心称名的「念佛三昧」。
第三,善导还通过对众生所作正行、杂行的区分来强调称名念佛的作用。此一问题,在本章之「三心」说中也涉及到了。善导的「正行」说,吸取了世亲《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中「五念门」的内容。《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中说:「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36)又进而解释说:「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恶,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37)善导所说的「正行」的内容,除了「五念门」中的回向门,其他四门均包括其中。至于「回向门」,善导则在讲「三心」时把它吸收了进去。显然,善导的「正行」说是吸收了「五念门」内容的结果。
善导还将「正行」的内容分为「正定之业」和「助业」两类。所谓正定之业即称名念佛之行,「正行」中的其余诸行均为助业,从而突出了称名念佛在净土修持中的地位。除了「正行」之外,修行其他诸善都叫「杂行」。修习「正行」,在善导看来,可以忆念不断,「名为无间」(38)行;而若修习「杂行」,虽然亦可回向往生,但心却经常间断,名为「疏杂之行」(39)。修习「杂行」远不及「正行」功效大,而修习「正行」,称名念佛又为正定之业,其他不过是「助业」而已。由此可见,善导的本意是说,只有持名念佛,才是净土往生的最佳手段。
有关正行杂行列一简表:
正行读诵正行---------------助业
观察正行---------------助业
礼拜正行---------------助业
称名正行---------------正定业(佛本愿之行)
赞叹供养正行---------助业
杂行------------------------------------五种正行以外之行
善导所作之《净业专杂二修》一文也进一步阐明了强调称名念佛的原因,文中说:「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号者,有何意耶?答: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40)这里,善导分析了「观」难成就的原因是众生根机低劣,惑障深重,而又境细心粗,识扬神飞,所以应放弃修「观」。「称名」则不同,既无外杂缘相扰,又能与佛的本愿相应,所以能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在此,称名念佛在众生往生中起到了与佛救度众生的本愿相沟通的桥梁作用。修「杂业」的结果,也可以往生,但是「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41)这是由于杂缘乱动,使修持者失去正念,不能与佛的本愿相感应,与教相违,不顺从佛语,念念不相持续,不能念报佛恩的缘故。虽然做了「杂业」,但常与名利相应,障碍众生往生的正行(42)。可见,善导劝修的是「正定之业」的称名念佛,而不是什么「杂业」之行。
第四,善导在劝人临终念佛方面,也强调了称名念佛的重要性。《观经》「下品下生」文说:「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43)善导在《往生礼赞》中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4)4可见,他把《观经》中的「具足十念」看成是「十声」称佛名号了。善导在《观经疏》中又说:「若欲往生者,要此行愿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45)。大意是说,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行愿具足才能成功。今此《观经》中的十声称佛,就是十愿、十行具足。在这里,称「南无」是归命,也就是发愿回向的意思,称「阿弥陀佛」就是行,这样有愿有行,就可以往生了。为什么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可以往生?善导认为,这与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个弘大誓愿有密切关系,称佛名号往生在四十八愿范围之内。正如他所说,称佛名号可「与佛本愿相应故」。(46)所以只要十声称佛名号,就会愿行具足,临终必得往生。
善导在《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中专门论述了临终念佛的注意事项:「又行者若病不病,欲命终时,一依上念佛三昧法,正当身心,回面向西,心亦专注,观想阿弥陀佛,心口相应,声声莫绝,决定作往生想,华台圣众来迎接想,病人若见前境,即向看病人说,既闻说已,即依说录记,又病人若不能语者,看病人必须数数问病人见何境界,若说罪相,傍人即为念佛,助同忏悔,必令罪灭。若得罪灭,华台圣众应念现前,准前钞记。又行者等眷属六亲若来看病,勿令有食酒肉五辛人,若有,必不得向病人边,即失正念,鬼神交乱,病人狂死,堕三恶道。愿行者等好自谨慎,奉持佛教,同作见佛因缘。」(47)。在此,「心口相应,声声莫绝」表明了称名念佛乃为临终人往生净土之所必须。「若说罪相,傍人即为念佛,助同忏悔,必令罪灭。」说明了临终念佛有灭罪之功德。
第五、善导在《观经四帖疏》中讲到「十六观法」时,也突出了称名念佛的重要性。善导在「第九观」之「真身观」中说:称名念佛可得三种缘,即亲缘、近缘、增上缘。所谓亲缘,指众生口称佛名,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所谓近缘,指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所谓增上缘,指众生称佛名号,可除灭多劫重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而且诸净土经典,如《无量寿经》、《弥陀经》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48)「第十六观」之「下品上生」观中说:「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49)。指出佛的本愿在「唯劝正念称名」。
第六、善导还突出了称名念佛的种种利益。善导在他的《往生礼赞偈》中专门介绍了称名念佛的种种功德利益:「若称阿弥陀佛一声,即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礼念已下亦如是。《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又如《观经》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又如《无量寿经》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又如《弥陀经》云:「若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即应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称佛不乱。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国。」……今既有此增上誓愿可凭,诸佛子等何不励意去也?」(50)这是善导引用净土主要典籍来说明称名念佛能够不令恶鬼恶神扰乱,而得到菩萨保护往生净土,并在临终之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出现在面前,劝人修持称名念佛。
善导《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中又说,称名念佛有「五种增上利益因缘:一者灭罪增上缘;二者护念得长命增上缘;三者见佛增上缘;四者摄生增上缘;五者证生增上缘」(51)。意谓称名念佛,一是可以灭罪,如《观经》「下品上生」人,称弥陀佛一声,除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二是可得佛菩萨的护念,如《弥陀经》说,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共来护念。三是可以见佛,如《观经》说的韦提希夫人见佛。四是可以摄得往生,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称佛名号,乘佛愿力往生。五是有佛作证,若称其名号,可以往生,如《观经》说,佛告韦提希夫人,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综观上述六个方面,善导从对《观经》散心称名的「念佛三昧」之宗旨的确立,到往生修行之「散善」、「定善」;「正行」、「杂行」;「正定业」、「助业」的划分,再从临终十念到修行十六观法,乃至于称名念佛的种种利益,都反复申明,善导所宣导的就是「称名念佛」。如《观经四帖疏》所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52)
善导认为众生修习称名念佛法门,还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就是所谓的「四修法」。
「四修法」,指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此「四修法」出于梁译《摄大乘论释》第八卷中。善导在《往生礼赞偈》中转用其意,作为愿生净土者修行的方法,他说:「劝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53)
善导介绍「四修」法说:「一者恭敬修,所谓恭敬礼拜彼佛及彼一切圣众等,故名恭敬修。毕命为期,暂不中止,即是长时修。二者无余修,所谓专称彼佛名,专念专想专礼专赞彼佛及一切圣众等,不杂余业,故名无余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三者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故名无间修。又不以贪目真烦恼来间,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时隔日,常使清净,亦名无间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54)在此,「恭敬修」专指众生礼拜阿弥陀佛时,应表示殷重恭敬的态度,这是有关身业礼拜的方规。「无余修」,又名专修,是指身、口、意三业起行时,要不间杂别的行为,只专门口称阿弥陀佛名,专门思念、观想、礼拜、赞叹阿弥陀佛以及净土中的大众等。与此相对,杂修余业名「杂修」,《往生礼赞》中举出了杂修有十三种过失。如:「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目真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55)正由于这十三种过失,所以「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56)「无余修」不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57)「无间修」,即指称名念佛没有间断,这种修法应该不杂余业,不起贪瞋烦恼。但由于众生是生死凡夫,经常会使正行间断。善导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随时忏悔即可,不使隔念、隔时、隔日,常使身心清净。「长时修」,即从初发心时,至临命终时,信行相续,誓不中止。
善导「四修法」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突出称名念佛为净土修行的最主要的实践方法,其他一概为「杂修」,应该放弃。而且在修行中应持恭敬态度,信行相续,决不中止。总括善导所说,凡夫虽然在生死流转之中,只要发起「三心」,专修持名「正定业」,无间相续而不懈怠,就一定能乘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转载自「白人岩」)
注释:
1.《大正藏》12卷,第344页下。
2.《观无量寿佛经疏》,《大正藏》37卷,第270页下。
3.4.5.6.7.8.9.10.15.19.31.38.39.45.《大正藏》37卷,第270页下,271页上、第271页上、第271页上、第271页上、第271页上、第271页上、第364页中、第271页上、中、第272页中、第272页中、第191页上、第272页中、第272页中、第250页上。
11.12.13.14.《观经四帖疏》,《大正藏》37卷,第272页、第272页、第272页、第272页。
16.17.18.27.29.43.《大正藏》12卷,第347页中、第347页中、第348页上、第341页下、第341页下、第346页上。
20.24.25.26.《大正藏》40卷,第836页上、第278页上、第173页上、第247页上。
21.《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李净通编,第40页。
22.32.33.34.35.48.49.《观经四帖疏》,《大正藏》37卷,第273页中、第247页中、第247页中、第247页、第247页下、第268页上、第276页下。
23.参见(日)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第99-103页。
28.30.《观经疏》,《大正藏》37卷,第178页上、第178页下。
36.37.《大正藏》26卷,第231页中、第231页中。
40.41.42.46.《乐邦文类》,《大正藏》47卷,第210页上、第210页上、第210页上、第210页上。
44.47.48.50.51.53.《大正藏》47卷,第447页下、第24页中、下、第447页下至448页上、第24页、第439页上。
54.55.56.57.《往生礼赞偈》,《大正藏》47卷,第439页上、第439页中、第439页中、第439页中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