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唯识学研究:《宗镜录》与唯识三境(韩廷杰)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6日
来源:   作者:韩廷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唯识学研究:《宗镜录》与唯识三境(韩廷杰)

   《宗镜录》与唯识三境

  韩廷杰

  一、问题的提出

  唯识三境,在已译的印度佛教经论中并无论述,据《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成唯论了义灯》卷一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末、《百法问答钞》卷二等载,玄奘曾作一偈:“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授与高足窥基。在此偈颂中提出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类境问题。

  玄奘此偈最初出于何处?并无明文记载,万钧著《关于玄奘法师的〈会宗论〉》一文(载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16集)推测,玄奘此偈最初可能出现于他用梵文写的《会宗论》(已佚)一文。唯识的见分与相分,集中体现主观和客观、能缘与所缘之间的关系问题。唯识三境,正是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而作。因为印度佛教典籍对此并无论述,所以唯识三境,是玄奘对唯识学的重要发展。

  见分与相分是由相同种子产生呢,还是由不同种子产生呢?唯识论师的理解各不相同,据窥基弟子慧沼(650--714)著《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当时有三种不同观点:

  (一)、见、相二分同种生。即见分和相分由同种子产生,窥基(632--682)著《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对此说明如下:“谓无本质者,影像相与见分同种生。其有本质者,本质亦同种生,即一见分种生现行时,三法同一种故,谓见、影、质。”①这种观点认为:当相分无本质时,如缘龟毛、兔角时,这种影像相分与见分由相同种子产生。当相分有其本质时,见分与此本质相分也是由相同种子产生。当相分有其本质时如前五识缘取色、声、香、味、触五尘时,见分与此本质相分也是由相同种子产生。当见分产生现行的时候,见分、影像及本质相分三法皆由相同种子产生。

  (二)、见、相二分别种生。即见分和相分由不同的种子产生。相分种子不随见分种子。

  (三)、“第三师云:见、相二分随其所应,种或同异,如缘龟毛兔角,相与见同种,以无自体,相分复假,不别熏种,但随见力,带同熏种。如缘五根,有为实体,相与见分即别种生。”②第三种观点认为:见分和相分有时是同种生,有时是别种生。如缘龟毛、兔角等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时,见分和相分是同种生,缘眼、耳、鼻、舌、身五根时是别种生。

  “同种生”和“别种生”,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进一步指出:“然同别种,复有种别性与见同,或复性同而系种别,或复相分性随见质,判性不定。”③这是说:虽然相分与见分“别种生”,但相分性质与见分相同。或者虽然相分性质与见分相同,但三界系属及种子不同。或者相分性质随同见分而不定。为了说明这些问题,玄奘作此偈颂。

  二、《宗镜录》对性境的解释

  关于性境的问题,《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解释如下:“诸真法体名为性境,色是真色,心是实心。”④《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对此解释如下:“何名性境?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⑤《宗镜录》卷六十八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真色真心俱是所缘,所变相分俱名性境。或能缘心,而非妄执分别构划,名为真心,真心缘彼真色等境所变相分,方名性境。若心缘心所变相分,相分无实,但带质故。性者,体也,体性是实,名为性境。”⑥《宗镜录》对《掌中枢要》所说得真心、真色进行了解释,它们都是所缘,都是相分。这种相分是带质的,不是虚无。

  《宗镜录》卷六十八又进一步解释说:“性境者,性是实义,即实根尘四大,及实定果色等相分境。”此中进一步指出:性境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声、香、味、触五尘,还有地、水、火、风四大和有漏无漏定心所缘的相分。

  解释性境以后,《宗镜录》卷六十八对“性境不随心”进行解释:“言不随心者,为此根尘等相分,皆自有实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生故。”⑦说明相分与见分为“别种生”,这是护法的唯识正义。

  《宗镜录》卷六十八又补充说明如下:“性境者,为有实体相分名性境,即前五识,及第八心王,并现量第六识所缘诸实色,得境之自相,不带名言,无筹度心,此境方名性境。及根本缘真如时,亦是性境,以无分别任运转故。”⑧性境还包括前五识的现量境,第六识所缘的各种实色、无分别智所缘的真如和第八阿赖耶识的相分:根身、器界、种子。

  《宗镜录》又把“性境不随心”分为五种不随:

  (一)、性不随:能缘见分通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所缘相分境只有无记性。

  (二)、种不随。见分从见分种子所生,相分从相分种子所生。相分不随见分种子产生。

  (三)、界系不随。当明了意识缘香境和味境的时候,香、味二境唯欲界系,不随明了意识通上界系。又如欲界第八阿赖耶识缘种子的时候,能缘第八阿赖耶识唯欲界系,所缘种子便通欲、色、无色三界。所以说,第六识意识和第八阿赖耶识有界系不随。

  (四)、三科不随。“三科”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宗镜录》卷六十八称:“五蕴不随者,即如五识见分是识种收,五尘相分即色蕴摄,是蕴科不随。十二处不随者,其五识见分是意处收,五尘相分五境处摄,是处科不随。十八界不随者,其五识见分是五识界收,五尘相分五境界摄。此是三科不随。”⑧

  (五)、异熟不随。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是异熟性,所缘的色、声、香、味、触五尘相分不是异熟性,此为异熟不随。

  三、《宗镜录》对独影境的解释

  独影境是由见分的虚妄分别变生的相分,在此情况下,因为相分本身没有自己的种子,只能从属于见分,所以说“独影唯从见”。独影境的性质、界系、种子等与见分完全相同。《宗镜录》卷六十八解释说:“独影者,独者单也,单有影像而无本质,故相名独,如缘龟毛、石女等相。或虽有质相分,不能熏彼质种,望质无能,但有假影,亦名为独,如分别心缘无为相,及第八识的心所相分,余准此知。”⑨独影境只有影像而无本质,如龟毛、兔角、石女的儿子等。或者虽然是有质相分,不能熏習形成自己的种子,如以虚妄分别之心缘无为相和第八阿赖耶识的心所相分等。此中“无为”即真如,只有无分别智才能认识真如。如果以有情众生的虚妄分别心缘取真如,不能形成净种子。第八阿赖耶识的心所相分根身、器界、种子也不能形成自己的种子。

  《宗镜录》卷六十八又解释说:“独影境者,谓相分与见分同种生,名独影唯从见,即如第六识缘空华兔角过未,及变影缘无为,并缘地界法,或缘假定果,极迥、极略等,皆是假影像。此但从见分变生,自无其种,名为从见。”⑩可见独影境与性境完全相反,性境是有,独影境是无。性境的“有”与人们所说的有客观物质世界是不同的,它所说的“有”仍然是识的相分,是识的影像。因为独影境的相分没有自己的种子,只能随从见分,所以独影境的相分与见分为“同种生”。

  《宗镜录》卷六十八又把独影境分为二种:一、无质独影。如第六识的独头意识所缘的龟毛、兔角、空华以及过去、未来等,其相分与第六识的见分同种而生,所以称为独影境。又因为龟毛、兔角、空华等是根本不存在的,属于无质,所以称为无质独影。二、有质独影。《宗镜录》卷六十八对此说明如下:“即第六识缘五根种现,是皆托质而起故,其相分亦与见分同种而生,亦名独影境。” 11 有质独影和无质独影都是主观心识变现的影像,有质独影是幻有,无质独影是无。

  四、《宗镜录》对带质境的解释

  关于带质境,《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称:“带质之境,谓此影像有实本质,如因中第七所变相分,得从本质是无覆无记等,亦从见分是有覆所摄,亦得说言从本质种生,亦得说言从见分种生,义不定故。” 12 带质境的相分影像有实本质,第七识的相分,即第八识的见分。如果随顺本质,是无覆无记性。如果随顺见分,是有覆性。既可以说是随顺本质种子而生,又可以说是随顺见分种子而生,其义不定。《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解释说:“解第三句,谓能缘心缘所缘境,有所仗质而不得自性,此之相分判性不定,或从能缘心,或从所缘境。种亦不定,或质同种,或见同种,或复别种,名带质通情本。” 13 这是说: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时,此时的相分境可以是依仗本质而生,又无自性。这种相分境性质不定,或从属于能缘之心,或从属于所缘之境。种子也不定,或与其本质同种而生,或与见分同种而生,这就是“带质通情本”。“情”即能缘心,“本”即所缘境。

  《宗镜录》的解释更详细,在此基础上有些发展。它指出:“带质通情本者,即相分一半与本质同一种生,一半与见分同一种生。故言通情本,情即能源见分,本即所缘本质。” 14

  《宗镜录》卷六十八进一步解释说:“带质者,即心缘心是,如第七缘第八见分境时,其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一种生,一半与能缘见分同种生。从本质生者,即无覆性;从能能缘见分生者,即有覆性。以两头摄不定,故名通情本。情即第七能缘见分,本即第八所缘见分。” 15

  关于唯识三境问题,《宗镜录》卷六十八提出:“四句分别”:

  (一)、“唯别种,非同种,即性境”。相分和见分只有“别种生”,并无“同种生”,此指性境。

  (二)、“唯同种,非别种,即独影境。”反之,相分和见分只有“同种生”,并无“别种生”,此指独影境。

  (三)、“俱句,即带质境。”相分和见分既有“同种生”,又有“别种生”,此指带质境。

  (四)、“俱非,即本智缘如。”相分和见分既非同种生,又非别种生,此指根本智缘真如境。因为真如之体不从见分种生,所以是“非同种”。又因为真如之体是无为法,只能用智慧证悟,并非因缘和合而生,所以是“非别种”。

  《宗镜录》卷六十八对“性种等随应”解释如下:“言性种等随应者,随应,是不定义,谓于三境中各随所应,有性、种、界系、三科、异熟等,差别不定。” 16 又解释说:“性种等随应者,性即性境,种谓种类,谓于三境中,各有种类不同,今皆须随应而说。” 17 看来本句主要针对性境而说。

  《宗镜录》又约八识讲三境。前五转识一切时中,都是只有性境。

  第六识意识分为四类:

  (一)、明了意识。通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当明了意识与前五识同缘实五尘的时候,最初的率尔心所缘就是性境。以后的意识缘五尘、上、方、因、长、短等假色的时候,就是有质独影,又称为似带质境。

  (二)、散位独头意识,也通三境。多是独影境,因为散位独头意识可以通缘三世有本质和无本质的事物。当其缘取无本质事物时,就是独影境。当缘自身五根,及缘他人心法、心所法的时候,是独影境,又称为似带质境。独头意识最初刹那缘五尘,少分缘实色,也是性境。

  (三)、定中意识也通三境。定中意识通缘三世有质法和无质法,这是独影境。又能缘自身现行心法、心所法,这是带质境。在七地以前的有漏定位,也能引起五识缘五尘,这是性境。

  (四)、梦中意识。只有独影境。

  第七识只有带质境。第八识,心王只是性境,与此相应的作意、触、受、想、思五位心所法,是似带质真独影境。

  关于三境以何为体的问题,《宗镜录》卷六十八回答如下:“答:初性境用实五尘为体,是八法成故。八法者,即四大地、水、火、风,四微色、香、味、触等。约有为说,若能缘有漏位中,除第七识,余七皆用自心、心所为体;第二独影境。将第六识见分所变假相分为体,能缘自心、心所为体。第三带质境。即变起中间相分为体,若能缘有漏位中,唯六七二识心心所为体。”

  为了便于中国人理解,《宗镜录》卷六十八还利用《周易》解释带质境:“带质之境,质者,《周易》云形体也。带者,说之谓之绅也,绅也谓束。又方言云:带谓行也。今云带质,义通二也。若依文,谓即挟带逼附之义,如绅束也。若依方言,影仗质生,如因其路,行义方有。然此相分,虽有能熏自及质种,然无实用,如缘心相,相分之心,无虑用故。通情本者,情谓见分,本谓质也。显所变相,随见随质,以判种性,二义不定,又境有二:一、众生遍计所执情境,心外见法,名之曰境;二、诸圣自在德用智境,以从心现故,成其妙用智境。义二:一、分剂境。广大无边故;二、所知境。唯佛能尽故。又有两种:一、是心境。唯心现故,张心无心外之境,张境无境外之心,常合一味故;二、是境界之境,谓心境无碍,隐显同时,体用相成,理事齐现。” 19

  永明延寿(904--975)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佛教理论家,精通中国佛教八大宗,他不仅是禅宗、净土宗祖师,对佛教各大宗派都有重要论述。他曾召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大宗高僧,辑录印度、中国圣贤二百多人的著作,著成《宗镜录》一百卷,内容极其丰富,正如《御重刊宗镜录序》所说:“夫《宗镜录》者,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所录百卷,括尽三乘。”可以说是一部佛教百科全书。《宗镜录》对唯识三境的解释,和窥基著《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及其弟子慧沼著《成唯论了义灯》比较起来,更详细,更具体,如对三境提出“四句分别”,以“约八识说三境”等内容,在窥基师徒的著作中是没有的。由此可见,永明延寿对唯识三境的理解有突破,有创新。应当视为他对唯识三境的重要发展。

  注 释

  1 《大正藏》卷43,第620页

  2 3 《成唯实论了义灯》卷一末,《大正藏》卷43,第677页

  4 《大正藏》卷43,第620页

  5 《大正藏》卷43,第678页

  6 《大正藏》卷48,第798页

  7 《大正藏》卷48,第797页

  8 9 10 11 《大正藏》卷48,第798页

  12 《大正藏》卷43,第620页

  13 《大正藏》卷43,第678页

  14 《大正藏》卷48,第697页

  15 16 《大正藏》卷48,第797页

  17 《大正藏》卷48,第798页

  18 《大正藏》卷48,第799页

  19 《大正藏》卷48,第798页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