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6 大乘不共法 大乘通说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2日
来源:   作者:厚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6 大乘不共法 大乘通说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

  甲、大乘通说(p.255~p.279)

  释厚观(2002.9.18)

  一、(p.255) 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大正9,7a21-28)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法的真实意义,如来教化的真正目的:

  1、发菩提心。

  2、修菩萨行。

  3、成如来果。

  二、(p.255)大乘的意义:

  (一)就「相对」义而言:(1)殊胜大—超胜了小乘。

  (2)含容大—含容了小乘。

  (二)就「绝待」义而言:(1)超胜到无所对待。(※不可以大小的比对来表示)

  (2)含容到无所不摄。

  三、(p.256)「不共」的意义:

  (一)是人、天、声闻、缘觉乘中所没有的。

  (二)在佛菩萨的心行中,统摄一切功德,无不成为大乘的特法。

  四、(p.256) 二乘人能不能回小向大?

  A、二乘人不能回小向大

  (一)《大品般若经》卷22〈遍学品74〉,大正8,381b15-17;

  《大智度论》卷86,大正25,659b26-28

  若菩萨摩诃萨作八人、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罗汉果、得辟支佛道,然后入菩萨位,无有是处。

  (二)《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大正14,549b4-26

  若见无为入

  <lb n="0549b05"/>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lb n="0549b06"/>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

  <lb n="0549b07"/>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

  <lb n="0549b08"/>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

  <lb n="0549b09"/>法耳。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

  <lb n="0549b10"/>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

  <lb n="0549b11"/>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

  <lb n="0549b12"/>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

  <lb n="0549b13"/>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

  <lb n="0549b14"/>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

  <lb n="0549b15"/>得一切智宝。</p>

  <lb n="0549b16"/><p loc="">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

  <lb n="0549b17"/>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畴为如来种。我等

  <lb n="0549b18"/>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lb n="0549b19"/>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

  <lb n="0549b20"/>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

  <lb n="0549b21"/>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

  <lb n="0549b22"/>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

  <lb n="0549b23"/>于佛法有返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

  <lb n="0549b24"/>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

  <lb n="0549b25"/>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

  <lb n="0549b26"/>上道意。

  (三)《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63b12-25

  菩萨初发意时,所可怖畏,无过声闻、辟支佛地。正使堕地狱,无如是怖畏,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罗汉、辟支佛于此大乘,以为永灭。譬如空地有树,名舍摩梨,(角+瓜)枝广大,众鸟集宿。一鸽后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时压折。泽神问树神:大鸟雕鹫皆能任持,何至小鸟,便不自胜?树神答言:此鸟从我怨家尼俱卢树上来,食彼树果,来栖我上,必当放粪,子堕地者,恶树复生,为害必大。是故,于此一鸽,大怀忧畏;宁舍一枝,所全者大。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于诸外道、魔众,及诸结使、恶业,无如是畏如阿罗汉、辟支佛。何以故?声闻、辟支佛于菩萨边,亦如彼鸽,坏败大乘心,永灭佛业。

  (四)《大智度论》卷31,大正25,289c20-22

  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毕竟破戒,不任得道!又如作五逆罪,毕竟闭三善道!若取声闻证者,毕竟不得作佛。

  (五)《菩提资粮论》卷三,大正32,527c19-528a9

  问:此应思量菩

  <lb n="0527c20"/>萨,为畏住泥犁?为畏堕声闻独觉地?

  答:</p><lb n="0527c21"/><lg><l>假使堕泥犁,</l><l>菩萨不生怖,</l>

  <lb n="0527c22"/>,,,<l>声闻独觉地,</l><l>便为大恐怖。</l></lg>">菩萨设住泥犁,与无数百千苦俱,不比堕声

  <lb n="0527c24"/>闻独觉地怖畏。

  问:何故如此?

  答:<lb n="0527c25"/><lg>,<l>非堕泥犁中,</l><l>毕竟障菩提,</l>

  <lb n="0527c26"/>,<l>声闻独觉地,</l><l>则为毕竟障。</l></lg><lb n="0527c27"/><p loc="">设入泥犁,于正觉道,不能作毕竟障碍。住泥

  <lb n="0527c28"/>犁时,乃至恶业尽边,于菩提道暂为障碍。菩

  <lb n="0527c29"/>萨若堕声闻独觉地,则毕竟不生故,声闻独<pb ed="T" id="T32.1660.0528a" n="0528a"/>

  <lb n="0528a01"/>觉地,于正觉道乃为障碍。由是义故,菩萨入

  <lb n="0528a02"/>于泥犁,不比堕声闻独觉地怖畏。

  问:其怖如

  <lb n="0528a03"/>何?

  答:</p><lb n="0528a04"/><lg><l>如说爱寿人,</l><l>怖畏于斩首</l>

  <lb n="0528a05"/>,<l>声闻独觉地</l>,<l>应作如是怖</l></lg>。<lb n="0528a06"/><p loc="">经中佛世尊作如是说:如爱寿人怖畏斩首,

  <lb n="0528a07"/>菩萨欲求无上菩提,怖畏声闻独觉地,亦应

  <lb n="0528a08"/>如此。是故菩萨虽入泥犁,不比堕声闻独觉

  <lb n="0528a09"/>地怖畏。

  (六)《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9〉,大正26,41a3-12

  《助道法》中说:

  </p><lb n="0041a03"/><lg><l>若堕声闻地</l><l>及辟支佛地</l>

  <lb n="0041a04"/><l>是名菩萨死</l><l>则失一切利</l>

  <lb n="0041a05"/>

  <l>若堕于地狱</l><l>不生如是畏</l>

  <lb n="0041a06"/><l>若堕二乘地</l><l>则为大怖畏</l>

  <lb n="0041a07"/>

  <l>堕于地狱中</l><l>毕竟得至佛</l>

  <lb n="0041a08"/><l>若堕二乘地</l><l>毕竟遮佛道</l>

  <lb n="0041a09"/>

  <l>佛自于经中</l><l>解说如是事</l>

  <lb n="0041a10"/><l>如人贪寿者</l><l>斩首则大畏</l>

  <lb n="0041a11"/>

  <l>菩萨亦如是</l><l>若于声闻地</l>

  <lb n="0041a12"/><l>及辟支佛地</l><l>应生大怖畏

  (七)《十住毗婆沙论》卷7,大正26,55a4~18

  若诸声闻人,未入法位者,令发无上心,使得佛十力。……

  声闻人者:成声闻乘。未入法位者:于声闻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发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终不可令发无上心。设或发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罗蜜》中,尊者须菩提所说:「已入正法位,不能发无上心。何以故?是人于生死已作障隔,不复往来生死,发无上心。」

  B、二乘人可以回小向大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大正9,7a29-c9)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pb ed="T" id="T09.0262.0007b" n="0007b"/>

  <lb n="0007b01"/>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lb n="0007b02"/>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

  <lb n="0007b03"/>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

  <lb n="0007b04"/>佛法亦如是。舍利弗![三世]诸佛以无量无数

  <lb n="0007b05"/>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

  <lb n="0007b06"/>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

  <lb n="0007b07"/>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

  <lb n="0007b22"/>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

  <lb n="0007b23"/>何况有三!……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

  <lb n="0007b27"/>说三。……舍利

  <lb n="0007c08"/>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

  <lb n="0007c09"/>言无虚<app n="000709"><lem>妄</lem><rdg wit="【敦】">忘</rdg></app>,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C、《小品般若经》一方面说声闻圣者不可能发大心,一方面又暗示了回心的可能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50-651

  诱导声闻修学最显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504a)说:

  「若诸天子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今应当发!若人已入正位,则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于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随喜,终不断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应求上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离生」的旧译。「入正位」,声闻行者就得「须陀洹」(初果),最多不过七番生死,一定要入无余涅槃。这样,就不能长在生死中修菩萨行,所以说:「已于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发求成佛道的大心,所以说:「不堪任」。这是依佛教界公认的教理说。经上又说:如「入正位」的能发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随喜赞叹的,因为上人──声闻圣者,是应该进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门。说声闻圣者不可能发心,又鼓励他们发心修菩萨道,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义,而暗示了声闻圣者回心的可能。

  D、《大智度论》之会通

  《大智度论》卷93,大正25,714a1-25

  一切菩萨乃至初发心皆毕定,如法华经中说。

  问曰:若菩萨皆定,佛何以故种种诃二乘人,不听菩萨取二乘证?

  答曰:求佛道者应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于法性少分取证,便自止息,舍佛道不度众生,诸佛菩萨之所诃责:汝欲舍去,会不得离,得阿罗汉证时,不求诸菩萨深三昧!又不广化众生,是则迂回,于佛道稽留。

  问曰: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罗汉时,三界诸漏因缘尽,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土,出于三界,乃无烦恼之名,于是国土佛所,闻法华经具足佛道。如法华经说:有阿罗汉,若不闻法华经,自谓得灭度,我于余国为说是事,汝皆当作佛。

  问曰:若阿罗汉往净佛国土,受法性身,如是应疾得作佛,何以言迂回稽留?

  答曰:是人着小乘因缘,舍众生,舍佛道,又复虚言得道。以是因缘故,虽不受生死苦恼,于菩萨根钝,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萨。

  复次,佛法于五不可思议中最第一,今言漏尽阿罗汉还作佛,唯佛能知。论议者正可论,其事不能测知,是故不应戏论;若求得佛时,乃能了知,余人可信而未可知。

  ※二乘人回小向大(《成佛之道》p.256)</l></lg>

  1、有的初学声闻行,不曾决定,就转学大乘。

  2、有的在声闻中已得决定(忍位),或是已证入法性而得初果(须陀洹)以上,再发大心的。

  3、有的已证第四阿罗汉果再发大心的。

  4、也有入了无余涅槃,再发大心的。

  五、(p.256)二乘人回入大乘的动机:

  (一)耻有所不知:(1)佛为弥勒菩萨说法,但阿罗汉无法了解。

  (《大毗婆沙论》卷151,大正27,772a9-14)

  (2)阿罗汉智慧不如佛,遇可度众生而不度。

  (《大庄严论经》卷10,大正4,311b24-312b13)

  (二)耻有所不能:不能演说无上道,不能庄严佛土、成就众生。

  (三)耻有所不净:二乘人未断习气(《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60b-262a)

  (1)大迦叶闻大树紧那罗王琴声而起舞。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1,大正15,371a2-b2;

  《大智度论》卷11,大正25,139b-c;卷42,大正25,367c-368a)

  (2)天女散华着罗汉身,以神力犹不能去之。

  (《维摩经》卷中,大正14,547c23-548a6)

  (3)小鸟通过舍利弗身影,余悸犹存。

  (《大毗婆沙论》卷83,大正27,430b-c;

  《大智度论》卷11,大正25,138c-139a)

  ※佛为弥勒菩萨说法,但阿罗汉无法了解。

  (《大毗婆沙论》卷151,大正27,772a9-14)

  问:云何不于非田非器而雨法雨,令所

  <lb n="0772a10"/>说法空无果耶?

  答:尊者舍利子虽不了知,

  <lb n="0772a11"/>而于众中有余能知,如慈氏菩萨等故,非

  <lb n="0772a12"/>无果。若无漏慧虽尔时舍利子胜,若<app n="077201"><lem>此</lem><rdg wit="【三】【宫】">世</rdg></app>俗

  <lb n="0772a13"/>慧则慈氏菩萨胜。故佛一时与慈氏菩萨论

  <lb n="0772a14"/>世俗谛,舍利子等诸大声闻莫能解了。

  ※阿罗汉智慧不如佛,遇可度众生而不度。

  (《大庄严论经》卷10,大正4,311b24-312b13)

  我昔曾闻:有

  <lb n="0311b26"/>一人因缘力故发心出家,欲求解脱即诣

  <lb n="0311b27"/>僧坊,值佛教化不在僧坊,彼人念言:世尊

  <lb n="0311b28"/>虽无,我当往诣法之大将舍利弗所。时舍

  <lb n="0311b29"/>利弗观彼因缘,过去世时少有厌恶修善<pb ed="T" id="T04.0201.0311c" n="0311c"/>

  <lb n="0311c01"/>根不?既观察已,乃不见有少许善根。一身

  <lb n="0311c02"/>既无,乃至百千身中都无善根。复观一劫

  <lb n="0311c03"/>又无善根,乃至百千劫亦无善根。尊者舍利

  <lb n="0311c04"/>弗语彼人言:我不度汝。……">尔时世尊清净无垢,如花开敷,手光炽盛,掌

  <lb n="0311c25"/>有相轮网缦覆指,以是妙手摩彼人头,而

  <lb n="0311c26"/>告之言:汝何故[09]哭?彼人悲哀白世尊言:

  <lb n="0311c27"/>我求出家,诸比丘等尽皆不听,由是涕泣。……

  <lb n="0311c28"/>………………

  尔时

  <lb n="0312a05"/>世尊以深远雷音慰彼人言:非舍利弗智

  <lb n="0312a06"/>力所及,我于无量劫作难行苦行修习智

  <lb n="0312a07"/>慧,我今为汝,即说偈言:</p>

  <lb n="0312a08"/><lg><l>子舍利弗者</l>,<l>彼非一切智,</l>

  <lb n="0312a09"/><l>亦非解体性</l>,,

  ,<l>不尽知中下</l>

  <lb n="0312a10"/>。

  <l>彼识有限齐</l>,<l>不能深解了,</l>

  <lb n="0312a11"/><l>无有智能知,</l><l>微细之业报</l></lg>。

  <lb n="0312a12"/><p loc="">尔时世尊告彼人言:我今听汝,于佛法中

  <lb n="0312a13"/>使汝出家,我于法[02]肆上求买如汝信乐

  <lb n="0312a14"/>之人,如法化度不令失时。……

  ">佛告舍利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彼因极

  <lb n="0312b02"/>微,非辟支佛所见境界。乃往过去有一贫

  <lb n="0312b03"/>人,入阿练若山采取薪柴,为虎所逼,以

  <lb n="0312b04"/>怖畏故称南无佛,以是种子得解脱因。即

  <lb n="0312b05"/>说偈言:</p>

  <lb n="0312b06"/><lg><l>唯见此称佛,</l><l>以是为微细,</l>

  <lb n="0312b07"/><l>因是尽苦际,</l><l>如是为善哉。</l>

  <lb n="0312b08"/>。。

  <l>[06]至心归命佛,</l><l>必得至解脱,</l>

  <lb n="0312b09"/><l>得是相似果,</l><l>更无有及者</l></lg>。

  <lb n="0312b10"/><p loc="">尔时婆伽婆即度彼人令得出家,佛自教

  <lb n="0312b11"/>化,比丘心悟得罗汉果。

  《大庄严论经》CBETA电子版(T04, no. 201, p. 311b24-312b13)

  ※大迦叶闻大树紧那罗王琴声而起舞。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1,大正15,371a2-b2)

  大树紧那罗王当鼓琴[02]时,佛大众中人

  <lb n="0371a03"/>王众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

  <lb n="0371a04"/>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目侯]<gaiji cb='CB0264' des='[目*侯]' uni='777A' >[]

  </gaiji>罗

  <lb n="0371a05"/>伽,释梵、护世、若人非人,及离欲者,唯除菩萨

  <lb n="0371a06"/>不退转者。其余一切诸大众等,闻是琴声及

  <lb n="0371a07"/>诸乐音,各不自安从座起舞。时诸一切声闻

  <lb n="0371a08"/>大众,闻琴乐音不能堪耐,各从座起,放舍威

  <lb n="0371a09"/>仪[03]诞貌逸乐,[04]如小儿舞戏不能自持。

  尔时

  <lb n="0371a10"/>天冠菩萨,语是一切诸大声闻大迦叶等:汝

  <lb n="0371a11"/>诸大德已离烦恼,得八解脱、见四圣谛,云何

  <lb n="0371a12"/>今者各舍威仪如彼小儿举身动舞?

  于时大

  <lb n="0371a13"/>德诸声闻等答言:善男子!我于是中不得自

  <lb n="0371a14"/>在。何以故?由是琴音,我等各各不安乐坐,

  <lb n="0371a15"/>其[05]体动舞不能自持,所有心念不能令住。

  尔

  <lb n="0371a16"/>时天冠菩萨语大德迦叶[06]言:[07]如何耆年少

  <lb n="0371a17"/>欲知足,修行头陀、常乐空静,天人阿修罗敬

  <lb n="0371a18"/>汝如塔,大德云何不能持身犹小儿舞,云何

  <lb n="0371a19"/>不护是大众心?

  大迦叶言:善男子!如旋岚大

  <lb n="0371a20"/>风吹诸树木药草丛林,彼无有力能自安持,

  <lb n="0371a21"/>非彼本心之所欲乐,然[08]彼鼓动,不能自持。

  <lb n="0371a22"/>善男子!今此大树紧那罗王,鼓作琴乐,妙歌

  <lb n="0371a23"/>和顺,诸箫笛音,鼓动我心,如旋岚风,吹诸树

  <lb n="0371a24"/>身,不能自持。是善丈夫,誓愿威势福德神力,

  <lb n="0371a25"/>于诸声闻及诸缘觉,所有威德彼为殊胜。

  尔

  <lb n="0371a26"/>时天冠菩萨语大迦叶:汝今观是不退菩萨

  <lb n="0371a27"/>威德势力,彼琴乐音不能令其动摇惊扬。大

  <lb n="0371a28"/>德迦叶!谁[09]见如是而当不发无上正真菩提

  <lb n="0371a29"/>道心。何以故?今有[10]无量智,所有威力不如琴<pb ed="T" id="T15.0625.0371b" n="0371b"/>

  <lb n="0371b01"/>声,令如是等大威德人,闻是琴声不能自持,

  <lb n="0371b02"/>其向大乘不退转者,不能令动。

  ※天女散华着罗汉身,以神力犹不能去之。

  (《维摩经》卷中,〈观众生品第七〉,大正14,547c23-548a6)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

  <lb n="0547c24"/>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

  <lb n="0547c25"/>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

  <lb n="0547c26"/>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尔时

  <lb n="0547c27"/>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答曰:此华不如

  <lb n="0547c28"/>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

  <lb n="0547c29"/>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pb ed="T" id="T14.0475.0548a" n="0548a"/>

  <lb n="0548a01"/>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

  <lb n="0548a02"/>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着

  <lb n="0548a03"/>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

  <lb n="0548a04"/>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

  <lb n="0548a05"/>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

  <lb n="0548a06"/>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

  ※小鸟通过舍利弗身影,余悸犹存。(《大毗婆沙论》卷83,大正27,430b28-c7)

  曾闻世尊与舍利子一

  <lb n="0430b29"/>处经行,时有一鸟为鹰所逐,怖急便趣舍<pb ed="T" id="T27.1545.0430c" n="0430c"/>

  <lb n="0430c01"/>利子影,怖犹不止举身战栗,复越佛影身

  <lb n="0430c02"/>心坦然。

  时舍利子合掌白佛:如何此鸟至我

  <lb n="0430c03"/>影中犹有恐惧,纔至佛影,心无惊怖身不

  <lb n="0430c04"/>战栗?世尊告言:汝六十劫修不害意,我于

  <lb n="0430c05"/>三大无数劫中修不害意。汝有害习,我已

  <lb n="0430c06"/>永断故令如是。

  时世皆言:乃至小鸟,佛慈荫

  <lb n="0430c07"/>故令怖畏除。

  六、(p.258) 二乘人未断习气(《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60c2-27)

  烦恼习名烦恼残气,若身业、口业不随智慧,似从烦恼起;不知他心者,见其所起,生不净心,是非实烦恼,久习烦恼故,起如是业。譬如久锁脚人,卒得解脱,行时虽无有锁,犹有习在。如乳母衣,久故垢着,虽以淳灰净浣,虽无有垢,垢气犹在;衣如圣人心,垢如诸烦恼,虽以智慧水浣,烦恼垢气犹在。如是诸余贤圣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

  如难陀淫欲习故,虽得阿罗汉道,于男女大众中坐,眼先视女众,而与言语说法。

  如舍利弗瞋习1故,闻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即便吐食,终不复受请。又舍利弗自说偈言:覆罪妄念人,无智而懈怠,终不欲令此,妄来近我住!

  如摩诃迦叶瞋习故,佛灭度后集法时,敕令阿难六突吉罗忏悔,而复自牵阿难手出,不共汝漏未尽不净人集法。

  如毕陵迦婆蹉,常骂恒神为小婢。

  如摩头婆和咤跳戏习故,或时从衣枷踔上梁,从梁至枰,从枰至阁。

  如憍梵钵提牛业习故,常吐食而(口+司)。

  如是等诸圣人,虽漏尽而有烦恼习。如火焚薪已,灰炭犹在,火力薄故,不能令尽。若劫尽时火,烧三千大千世界无复遗余,火力大故。佛一切智火亦如是,烧诸烦恼,无复残习。

  (参见:《大智度论》卷2,大正25,70c-71a)

  七、(p.259)由凡夫地直入大乘的发心因缘

  (一)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

  1、亲见如来色身相好而发心修学大乘法。

  2、见如来神通威力而发心。

  3、见如来法会庄严,听如来圆音教化而发心。

  4、生在佛后,诵读佛经深义而发心。

  (二)着重于悲愿而发心:

  1、不忍圣教衰 -护法。

  2、不忍众生苦 -利生。

  A、《佛说如来智印经》大正15,470b22-c4

  有七法发菩提心。何

  <lb n="0470b23"/>等为七?

  一者如佛菩萨发菩提心。

  二者正法

  <lb n="0470b24"/>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

  三者见诸众生众

  <lb n="0470b25"/>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

  四者菩萨教余

  <lb n="0470b26"/>众生发菩提心。

  五者布施时自发菩提心。

  六

  <lb n="0470b27"/>者见他发意随学发心。

  七者见如来三十二

  <lb n="0470b28"/>相、八十种好具足庄严,若闻发心。

  弥勒!如是

  <lb n="0470b29"/>七因缘发菩提心,(1)如佛菩萨发菩提心,(2)正法<pb ed="T" id="T15.0633.0470c" n="0470c"/>

  <lb n="0470c01"/>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3)见诸众生众苦所

  <lb n="0470c02"/>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发此三心,能为诸佛

  <lb n="0470c03"/>菩萨护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转地成就佛

  <lb n="0470c04"/>道。后四发心,刚强难伏,不能护法。

  B、《十住毗婆沙论》卷3〈发菩提心品第六〉,大正26,35a

  众生初发菩提心,或以三因缘,或以四因

  <lb n="0035a27"/>缘,如是和合有七因缘,发阿耨多罗三藐

  <lb n="0035a28"/>三菩提心。问曰:何等为七?答曰</p>:

  <lb n="0035a29"/><lg><l>一者诸如来</l><l>令发菩提心</l><pb ed="T" id="T26.1521.0035b" n="0035b"/>

  <lb n="0035b01"/><l>二见法欲坏</l><l>守护故发心

  </l>

  <lb n="0035b02"/><l>三于众生中</l><l>大悲而发心</l>

  <lb n="0035b03"/><l>四或有菩萨</l><l>教发菩提心

  </l>

  <lb n="0035b04"/>

  <l>五见菩萨行</l><l>亦随而发心</l>

  <lb n="0035b05"/><l>或因布施已</l><l>而发菩提心

  </l>

  <lb n="0035b06"/><l>或见佛身相</l><l>欢喜而发心</l>

  <lb n="0035b07"/><l>以是七因缘</l><l>而发菩提心

  </l></lg>

  C、

  《十住毗婆沙论》CBETA电子版(T26, no. 1521(十住), p. 35a26-35b07)《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2,大正26,240b15-b26

  发菩

  <lb n="0240b16"/>提心有七种因,何等为七?一者诸佛教化发

  <lb n="0240b17"/>菩提心;二者见法欲灭发菩提心;三者于诸

  <lb n="0240b18"/>众生起大慈悲发菩提心;四者菩萨教化发

  <lb n="0240b19"/>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发菩提心;六者学他

  <lb n="0240b20"/>发菩提心;七者闻说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

  <lb n="0240b21"/>好,发菩提心。

  弥勒!诸佛教化发菩提心、见

  <lb n="0240b22"/>法欲灭发菩提心、于诸众生起大慈悲发菩

  <lb n="0240b23"/>提心,此三发心能护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

  <lb n="0240b24"/>罗三藐三菩提。余四发心,非真菩萨,不能

  <lb n="0240b25"/>护持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lb n="0240b26"/>提。

  ※参见:《十住毗婆沙论》卷3,〈发菩提心品第六〉,大正26,35a

  ※「发菩提心之因缘」参见:田上太秀《菩提心の研究》东京书籍,1990年9月。

  八、(p.261)趣入佛道的根性:

  [根性][声闻][初发心菩萨][地上菩萨]

  (一)以信愿门入(痴行人):(声闻的信行人)→信增上菩萨—→普贤愿

  (二)以智慧门入(瞋行人):(声闻的法行人)→智增上菩萨—→文殊智

  (三)以慈悲门入(贪行人):(不共二乘 )→悲增上菩萨—→观音悲

  九、(p.262) 二类菩萨

  (一)《大品般若经》卷2,〈往生品第四〉,大正8,225c21-226a2

  (1)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得六神通,不生欲界、色界、无色界;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

  (2)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游戏神通,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至到处,无有声闻、辟支佛乘,乃至无二乘之名。

  (3)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游戏神通,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至到处,其寿无量。

  (4)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游戏神通,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至到处,有无佛、法、僧处,赞佛、法、僧功德;诸众生等闻佛名、法名、僧名故,于此命终,生诸佛前。

  (二)《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42a22-b5

  释曰:菩萨有二种:一者、生身菩萨;二者、法身菩萨。一者、断结使;二者、不断结使。法身菩萨断结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萨不断结使,或离欲得五神通。

  (1)得六神通者,不生三界,游诸世界,供养十方诸佛。

  (2)游戏神通者,到十方世界度众生,雨七宝;所至世界,皆一乘清净,寿无量阿僧祇劫。

  问曰: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世界中?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

  (3)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信增上菩萨]

  (4)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赞叹三宝之音。[悲增上菩萨]

  十、(p.262)约所依身行而趣入佛道而言:

  (一)依声闻行入:1. 先修二乘行然后回心向佛道。

  2. 利根者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

  (二)依天乘行入:1. 净土行者:(1)一心求生净土后,于净土中渐修佛道。

  (2)利根者早已发心,悟解空性。

  2. 秘密行者:(1)修天色身,修成持明仙人,然后久住世间,修行佛道。(2)利根者:菩提心相应,大悲为根本,以方便至究竟。

  (三)依人乘行入:发菩提心,修十善行。

  十一、(p.263) 太虚大师:「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

  (一)正法时期:多依声闻乘行而入大乘。

  (二)像法时期:多依天乘行而入大乘。

  (三)末法时期:多依人乘行而入大乘。

  ※《太虚大师全书》〈法藏.佛法总学(一)〉,精装第一册,p.525~p.528

  行之当机及三依三趣

  「行」是侧重当机者实践上说的。佛在世时,当机说法,随闻而解,随解而行而证。所依所趣,在当机的各人有无量差别,不能拘说,故法贵当机,当机者妙,药贵愈病,愈病者善。如平常不可食的秽毒,若是拿来做药,适当病人的治疗,那也是最好的药了。所以不能定说怎般那般,更不可说这个法门某一类众生可修,那个法门某一类众生不可修。今判三依三趣,乃就三个时代机宜的大概而言。佛法流传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现在正是第三千年间。依教中说: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正法住世的时间有一千年,像法亦然,而末法则有万年。分述于左:

  一、依声闻行果趣发起大乘心的正法时期,如来出世的本怀,是欲说出自悟自证的实相法门,但因为此土众生的根机未熟,乃方便先说适合当时机宜的,先说声闻乘法,令当机者起行证果。到法华会上才把这本怀说出来:「为欲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出现于世」。前所说者,都是令入佛乘,法华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从这点意义上说:由佛世时乃至正法的千年,是在依修证成的声闻行果,而向于发起大乘心──即菩萨行果或佛的行果。声闻行果,乃佛住世时,当机广说。我们看佛经,可以见到很多比丘得证圣果的记载──或证须陀洹果、或证斯陀含果、或证阿那含果、或证阿罗汉果。即或有未能证得四沙门圣果者,从佛出家,至低限度,亦都能依比丘戒修行。到了佛灭度后,佛弟子们依着如来的正法──声闻行果实践实修,证得声闻果者,在教史上亦历历可见。所以正法期间,是依声闻行果而趣于发起大乘心的。已证声闻果者,大乘心一发,即知早走上菩萨行的半途,不难成佛了。

  二、依天乘行果趣获得大乘果的像法时期,在印度进入第二千年的佛法,正是传于西藏的密法。中国则是禅宗、净土宗。禅宗出于第一期的末叶,附属于第一期,故此像法时期足为代表的是密宗、净土宗,是依天乘行果的道理。如密宗在先修成天色身的幻身成化身佛,净土宗如兜率净土,即天国之一。西方等摄受凡夫净土亦等于天国。依这天色身、天国土,直趣于所欲获得的大乘佛果。这是密净的特点,与前期有所不同。以初期能先证声闻行果的根机,到这像法时候是很少有的了。因为像法时期的众生,理解力虽比较强,但持比丘戒者不可多得,故证声闻行果颇不容易!是以先成天幻身,或上生天净土,依密净的天乘行果以期速达成佛的目的。所以像法期间,是依天乘行果而趣佛果──趣于大乘行果的。

  三、依人乘行果趣进修大乘行的末法时期,这是踏上了佛灭后第三千年的时代了,到了这时候──末法的开始,依天乘行果修净密勉强的虽还有人做到,然而就最近的趋势上观察,修天乘行果这一着也不适时代机宜了。因此、也就失了能趣大乘的功效。但前一二期的根机,并非完全没有,不过毕竟是很少数的了。而且依声闻行果是要被诟为消极逃世的,依天乘行果是要被谤为迷信神权的,不惟不是方便而反成为障碍了。所以在今日的情形,所向的应在进趣大乘行。而所依的,既非初期的声闻行果,亦非二期的天乘行果;而确定是在人乘行果,以实行我所说的人生佛教的原理。依着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方是时代的所需,尤为我国的情形所宜。由此向上增进,乃可进趣大乘行──即菩萨行大弘佛教。在业果上,使世界人类的人性不失,且成为完善美满的人间。有了完善的人生为所依,进一步的使人们去修佛法所重的大乘菩萨行果。所以末法期间,是依人乘行果而进大乘行的。

  十二、 (p.263)《观经》说:上品利根,早是发菩提心,读诵大乘,解法空性。

  ※《观无量寿佛经》大正12,344c9-345a4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33]凡生西方有九品

  <lb n="0344c10"/>人。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lb n="0344c11"/>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

  <lb n="0344c12"/>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

  <lb n="0344c13"/>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

  <lb n="0344c14"/>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

  <lb n="0344c15"/>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34]愿

  <lb n="0344c16"/>生彼[35]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

  <lb n="0344c17"/>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36]猛故,阿弥陀

  <lb n="0344c18"/>如来与观世音[37]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

  <lb n="0344c19"/>丘声闻大众、无[38]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

  <lb n="0344c20"/>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

  <lb n="0344c21"/>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

  <lb n="0344c22"/>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

  <lb n="0344c23"/>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

  <lb n="0344c24"/>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

  <lb n="0344c25"/>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pb ed="T" id="T12.0365.0345a" n="0345a"/>

  <lb n="0345a01"/>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

  <lb n="0345a02"/>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

  <lb n="0345a03"/>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01]至本国,得

  <lb n="0345a04"/>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十三、(p.263) 「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为应彼等欲,兼存有相说」

  参见:《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七,大正18,54c

  无所得是般若,就是不依有无二边的空性慧。《大日经》兼存有相说,所以说以种种的方便而到达究竟。但成佛的主要方便,不能不说是都无所得的空慧。因为如取着相,什么都不能到于究竟了。(《成佛之道》p.274)

  ※参见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429-430

  十四、(p.264)趣入大乘的教法:

  (一)实说(直入):依人乘行直入大乘—发菩提心、修十善行—多是慈悲增上。

  (二)方便说(回入):1、依声闻行回入大乘—为厌苦根性者说—多是智慧增上,重自力。

  2、依天乘行回入大乘—为欲乐根性者说—多是信愿增上,重他力。

  十五、(p.266)「佛性」的意义

  (一)佛的体性(通俗义) —众生本有佛的体性,众生本有如来胜德、相好庄严。

  (二)成佛的可能性 (深义):(成佛的因缘)

  1、理佛性(p.267):一切法从本以来无自性,本性空寂,遍一切一味,于一切众生无差别,故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圣一如,众生界、佛界平等平等)

  2、行佛性(p.268):依佛菩萨的教化、发心成闻熏习,为可能成佛的行性。因为是待缘而成,所以众生或有或无。(如不修习,凡夫还是凡夫)

  a、性种性位:以见佛闻法为因缘,发大菩提心,熏习成大乘佛性。如下种。

  b、习种性位:有了菩提心种,就依这佛性渐渐熏习增长,引发无漏清净功德。

  ※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

  ☆印顺导师:「佛性可以有二种意义:一、是无上菩提的种子(因性);二、是佛的体性。」(《如来藏之研究》p.262)

  十六、(p.267) 《中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中论》卷四,〈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3a)

  ※参见:印顺导师《中观论颂讲记》p.463-468

  空是无自性义,世间的一切,都是相依相待,一切是关系的存在。因缘生法,所以是空的;空的,所以才有因缘有而不是自性有。如明白空是无自性义,是胜义无自性,而不是世俗无缘起,即能知由空成立一切了。(p.466)

  十七、(p.268)唯识者说:「依法界等流的闻熏习,成为成佛的种子。」

  ※参见印顺导师《摄大乘论讲记》p.135

  谈到出世心的因缘,先要说到清净种子的来源。清净种子,就是正闻熏习;正闻熏习的来由,是因为听闻最清净法界的等流正法。三乘圣法从此生的法界,是本性清净而离染显现的,所以叫清净法界。

  世尊远离二障,亲证这离言说相,不像小乘的但离烦恼障,所以最为清净。因大悲心的激发,怜愍救度一切苦恼有情,就从内自所证的清净法界,用善巧的方法,宣说出来。这虽不就是法界,却是从法界流出,是法界的流类,并且也还平等、相似。众生听此清净法界等流正法的影像教,也就熏成了出世的清净心种。

  譬如某一名胜地,我们从未去过,也不曾知道;去过的人,要使大众前往游览起见,就用摄影机把它映下来,公示大众,并说明经过的山川道路。我们所看到的,当然只是这名胜的影像,并非本质,并非亲历其境,但因此我们心中就留下这名胜的影子,甚至发心前往游历。

  正闻熏习也是这样,清净法界究竟是怎样,众生没有亲证到,但由佛陀大悲显示出来,众生闻此清净法界等流的正法,也就熏习成清净的种子了!

  十八、(p.268)「理佛性」与「行佛性」之关系:「理事一致」。

  (一)可能成佛的理性:一切法空性,为可能成佛的理性。一切众生皆有。

  (二)可能成佛的行性:依佛菩萨的教化,发心成闻熏习,为可能成佛的行性。众生或有或无。

  ※事理是一致的:如不是缘起的,就不是空的;不是空无自性的,也就不会是从缘起的。因为无性空,所以从缘而起;从缘而起,所以是无性空的。无性而缘起,缘起而无性,佛在坐道场时,就是这样的通达:『观无明(等)如虚空无尽,……是诸菩萨不共妙观』(《大品般若经》卷20,大正8,364a;《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48,大正6,787b;《大智度论》卷80,大正25,622a-c)。依此而成佛,佛也就依此而说一乘,说一切众生有佛性。

  十九、(p.269)《法华经》卷四「系珠喻」的意义 (大正9,29a)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183-1184

  「佛性」与「如来藏」说,在后期大乘时期,非常的盛行。《法华经》说声闻与缘觉,都是要成佛的,所以有的也就依《法华经》「系珠喻」,说二乘本有「佛性」了。「系珠喻」是这样说的:有人在醉卧中,亲友给他一颗无价宝珠,系在衣服里面。那人后来非常贫苦,遇见了亲友,亲友告诉他:衣服里系有无价宝珠,可以卖了而获得富裕的生活。「衣里明珠」,或解说为众生本有「佛性」,只是为无明迷醉,自己不能觉知,所以取声闻小智为满足。知道本有「佛性」,就向佛道了。「系跦喻」所比喻的意义,如《妙法莲华经》卷四(大正九?二九上)说:「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

  经上分明的说,譬如无价宝珠的,是「一切智愿」----愿求佛一切智的大菩提心。释迦佛为菩萨时,教化五百罗汉等,「令发一切智心」,但在生死长夜中,废忘(退)了大心,取阿罗汉道。「菩提心」一经发起,「种佛善根」,虽然一时忘了,也是永不失坏的。所以阿罗汉们的回入大乘,成佛种子,正是过去在释迦菩萨时,受教化而劝发的「一切智愿」。依「系珠喻」,这那里是本有「佛性」?经上说(《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9.9b):「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佛种是从缘而起,依善知识的劝发而起的。所以从缘而起,只因为一切法是常无自性毕竟无性空的。由于一切法无性,所以一切法从缘而起,众生也能从缘发心,修行而成佛。佛深彻的证知了无性缘起,所以说一乘,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法华经》的思想,原是承《般若》毕竟空义而来的。

  二十、(p.269)积「习」成「性」。(印顺导师《中观今论》p.148-p.150)

  约初后(远近)论性相:《智论》卷六十七(大正25.528b25~26)说:「是相积习成性,譬如人瞋,日习不已,则成恶性」。我们的思想、行为,起初或善或恶,或贪或瞋,即是相。如不断的起作,久后会积习成性。等到习以成性,常人不了,每以为本性如此。佛说众生有贪性人,瞋性人、痴性人等,这都由久久积习而成性的,并非有定善定恶的本性。

  《智论》卷三十一(大正25,292c3-5)说:「如人喜作诸恶,故名为恶性,如集善事故名为善性,如《十力经》(见《杂阿含》卷26,684经,大正2,186b-187b)中说」......佛以种种界(即性)智力,知众生根性等不同。俗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不过是说习久成性,从串习而成为自然而然的,不容易改换而已。人生下来,受父母的教养和师友的熏陶,社会的影响不同,养成多少不同的性格;或是因为宿因善恶的潜力,或生理机能的差别,成为不同的性格、嗜欲等,这些都是积渐而成的。

  不但人的性格如此,一切法也是如此的。因为一切法无不表现在时间中,依幻论幻,有时间相,即不无前前后后的相续性。前前的对于后后的有影响,即有熏习。相虽不即是性,但由不断的起作,即由相的积习而成性。从微至着,从小到大,都有此由相而成性的意义。所以,性不是固定的、本然如此的。依中观说:人之流转六趣,都因熏习的善恶而定其升降的。凡夫如此,佛、菩萨等圣贤也如此,无不是由积渐而成。

  有人说:佛性人人本具。还有约无漏种子,说某些人有佛性,某些人无佛性!这都是因中有果论者。依中观说:众生没有不可以成佛的,以众生无决定性故。这是说:生天、为人,都没有定性,都是由行业的积习行成。等到积习到成为必然之势,也可以称之为性,但没有本来如此的定性。所以,遇善习善可升天,遇恶习恶即堕地狱,乃至见佛闻法,积习熏修,可以成佛。

  《中论》「观四谛品」(卷四,大正30,34a;《中观论颂讲记》p.482)说:「虽复勤精进,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应得成佛」。论中的意思是说:如执诸法实有,那就凡性、圣性两不相干。那么,众生既都是凡夫性----异生性,不是圣性,没有佛性,即使精进修行,也就没有成佛的可能了!其实不然,众生虽是凡夫,以无凡夫的定性故,遇善缘而习善,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就可以久习成佛。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大正9,9b8-9)说:「诸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也是此义。古德为佛性本有的教说所惑,颠倒解说,以为龙树也是主张要先有佛性才可以成佛的。我早就怀疑,后来在北碚访问藏译,才知是古德的错解,论文是龙树评破萨婆多部固执实有性的。善性恶性,无不从积久成性中来,无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性,不过是缘起法中由于久久积习、渐成为强有力的作用,而有非此不可之势。常人不知缘起,偏执自性有,所以将积渐成性为本性,或习性以外另立本性。性虽有自尔的、不变的意思,但不过是相对的,能在未遇特殊情况,及未有另一积习成性时,可以维持此必然的性质及其倾向。

  二一、「如来藏学者」与「唯识学者」对「一切众生是否皆能成佛」之看法。

  ※参见:印顺导师《以佛法研究佛法》p.335-336

  唯识与真常系的天台、贤首、禅宗,有很多诤论。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如来藏,可以成佛。这在唯识学者看来,认为应该有所分别,因为佛性有二种:一、理佛性:这是就真如法性而言的。真如──又名法界,此理佛性的圆满清净,故又名法身。

  二、行佛性;成佛与否,须视有无无漏种子而决定。因为众生的根性各各不一,有人是具有声闻乘无漏种子的,有人是具足独觉乘无漏种子的,有人具备成佛无漏种子的,也有人圆具三乘圣法无漏种子的;也有人没有三乘圣法无漏种子,而祇有人天乘种子的,这便是所谓无性众生,不能成佛的。从这一解说中,否认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可以成佛的教说。

  唯识学者认为,就有无无漏种子的立场言,确有一分众生没有佛性,不能成佛的。具二乘种子,不具成佛无漏种子的,还是不能成佛的,这是唯识与如来藏学者的诤论处。

  如来藏学者,是以「一乘为究竟,三乘为方便」的,因为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具足无量清净功德,个个都可成佛。

  而唯识学者与此相反,以「三乘为究竟,一乘为方便」,因为佛说一乘,祗是一种方便教说,有些众生根本不能成佛,怎能说一乘是究竟的?在唯识学者的眼中,《法华经》因此也成为不了义的。

  二二、(p.270)「菩萨」(菩提萨埵)之意义:

  菩提(bodhi):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萨埵(sattva):众生、大心。

  菩提萨埵:为求无上正等正觉,度化一切众生而发大心的有情。

  ※《大智度论》卷4,大正25,86a13~b2:

  问曰: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萨埵?

  答曰: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或众生,或大心。是人诸佛道功德尽欲得其心,不断不可破,如金刚山,是名大心。如偈说:一切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为菩提。其心不可动,能忍成道事,不断亦不破,是心名萨埵。

  复次,称赞好法名为萨,好法体相名为埵。菩萨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众生故,知一切法实性故,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故,为一切贤圣之所称赞故,是名菩提萨埵。所以者何?一切诸法中,佛法第一;是人欲取是法故,为贤圣所赞叹。

  复次,如是人为一切众生脱生、老、死故索佛道,是名菩提萨埵。

  复次,三种道皆是菩提:一者、佛道,二者、声闻道,三者、辟支佛道。辟支佛道、声闻道虽得菩提,而不称为菩提;佛功德中菩提称为菩提,是名菩提萨埵。

  (※另参见《大智度论》卷5,94a;卷44,380b-c;卷53,436b)

  二三、(p.270)菩萨阶位有深有浅(菩萨四种阶位)

  1、初发心菩萨(此发心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才成)

  2、久发意菩萨(或久学菩萨)

  3、不退转菩萨

  4、一生补处菩萨

  ※参见:《小品般若经》卷9,大正8,575a19-21;《大品般若经》卷19,大正8,

  358c10-13;《大智度论》卷78,大正25,608a15-18。

  二四、(270)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但已是一切众生之上首。

  ※菩萨初发心是否即胜过漏尽阿罗汉?

  《大智度论》卷78,大正25,609c12-610b1:

  众生有二种︰一者、发心;二者、未发心。发心菩萨胜一切未发心者,所以者何?是人种无量无上佛法因缘,欲度一切众生,令离苦得乐,其余众生但自求乐,欲与他苦!如是等因缘故,发心者胜。

  问曰︰诸阿罗汉、辟支佛及五通,是离欲人;发心者,或有未离欲但发心,云何得胜?

  答曰︰是事,先品中已种种答。阿罗汉等虽漏尽,不如初发心菩萨。譬如转轮圣王太子,虽在胎中,已胜余子;又如国王太子,虽未即位,胜诸大臣有位富贵者。发心菩萨有二种︰一者、行诸波罗蜜等菩萨道;二者、但空发心。此中说行菩萨道者,是人虽事未成就,能胜一切众生,何况成就!……菩萨亦如是,虽未成佛,行菩萨道,说诸法实相音声,破诸外道及魔民戏论,何况成佛!

  有人言︰若有能一发心言,我当作佛,灭一切众生苦;虽未断烦恼,未行难事,以心、口业重故,胜于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自求乐,自为身故,爱其所亲。阿罗汉、辟支佛,虽不贪世乐,自为灭苦故,求涅槃乐,不能为众生;菩萨心生口言,为度一切,是故胜。

  譬如一六神通阿罗汉,将一沙弥令负衣钵。循路而行。沙弥思惟︰我当以何乘入涅槃?即发心︰佛为世尊,最上最妙,我当以佛乘入涅槃。师知其念,即取衣钵自担,推沙弥在前行。沙弥覆复思惟︰佛道甚难,久住生死,受无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师复以衣钵囊还与沙弥令担,语在后行。如是至三。沙弥白师︰师年老耄,状如小儿戏,方始令我在前,已复令我在后,何其太速?师答︰汝初念发心作佛,是心贵重,则住我师道中。如是人,诸辟支佛尚应供养,何况阿罗汉!以是故,推汝在前。汝心还悔,欲取小乘而未便得,汝去我悬远,是故令汝在后。沙弥闻已惊悟,我师能知我心,我一发意已胜阿罗汉,何况成就!即自坚固住大乘法。

  复次,胜,名不必一切事中皆胜,但以一发心,欲作佛度众生,是事为胜;诸余禅定、解脱等,犹尚未有,何得言胜?譬如以飞言之,鸟则胜人。未来当得功德,此事不论。

  小乘人言︰乃至补处菩萨,尚不胜小沙弥得无量律仪者。

  摩诃衍论中,或有人如是言︰其有发大乘心者,虽复在弊恶小人中,犹胜二乘得解脱者。

  [论主评曰:]是名二边,离是二边,名为中道。中道义,如上说。以其有义理实故,应当取。是故说初发心时,胜一切众生,何况成佛!

  二五、(p.271)世间善法、出世间善法,悉由菩萨而有。

  《大智度论》卷36,大正25,323a22-c17:

  【经】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何以故?以菩萨摩诃萨因缘故,世间诸善法生。」

  【论】……问曰:声闻、辟支佛因缘故,亦使世间得善法,何以但说菩萨能令世间有善法?

  答曰:因声闻、辟支佛世间有善法者,亦皆由菩萨故有。若菩萨不发心者,世间尚无佛道,何况声闻、辟支佛!佛道是声闻、辟支佛根本故。

  复次,虽因声闻、辟支佛,有善法少,以少故不说;尚不说声闻、辟支佛,何况外道诸师!

  【经】「何等是善法?所谓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六波罗蜜、十八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皆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皆现于世。」

  【论】问曰:以菩萨因缘故,有善法于世可尔。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若世无菩萨亦有此贵姓,云何言皆从菩萨生?

  答曰:以菩萨因缘故,世间有五戒、十善、八斋等;是法有上、中、下:上者得道,中者生天,下者为人,故有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

  问曰:若世无菩萨,世间亦有五戒、十善、八斋,剎利等大姓?

  答曰:菩萨受身种种:或时受业因缘身,或受变化身,于世间教化,说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出家法、在家法、种类法、居家法持世界;怜愍众生护持世界,虽无菩萨法,常行世法;以是因缘故,皆从菩萨有。

  问曰:菩萨清净,行大慈悲,云何说世俗诸杂法?

  答曰:有二种菩萨:一者、行慈悲,直入菩萨道;二者、败坏菩萨亦有悲心,治以国法,无所贪利;虽有所恼,所安者多;治一恶人以成一家;如是立法,人虽不名为清净菩萨,得名败坏菩萨;以是因缘故,皆由菩萨有。世间诸富贵,皆从二乘道有,二乘道从佛有,佛因菩萨有。若无菩萨说善法者,世间无有天道、人道、阿修罗道;无有乐受、不苦不乐受,但有苦受,常有地狱啼哭之声。菩萨如是大利益故,云何不名为世间作福田!

  二六、(p.271)败坏菩萨

  《大智度论》卷29,大正25,271a-b

  菩萨有二种:一者、败坏菩萨;二者、成就菩萨。

  败坏菩萨者,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缘,五盖覆心行杂行,转身受大富贵,或作国王,或大鬼神王、龙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恶业不清净故,不得生诸佛前,及天上、人中无罪处,是名为败坏菩萨。如是人虽失菩萨心,先世因缘故,犹好布施;多恼众生,劫夺非法,取财以用作福。

  成就菩萨者,不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慈愍众生;或有在家受五戒者,有出家受戒者。在家菩萨,虽行业成就,有先世因缘贫穷。闻佛法有二种施法,财施;出家人多应法施,在家者多应财施。我今以先世因缘故,不生富家,见败菩萨辈作罪布施心不喜乐,闻佛不赞多财布施,但美心清净施;以是故,随所有物而施。又出家菩萨守护戒故,不畜财物。又自思惟戒之功德,胜于布施。以是因缘故,随所有而施。

  (有关「败坏菩萨」,另参见:《十住毗婆沙论》卷4,大正26,38a-b;卷9,66b)

  二七、(p.272)修菩提心的动机、方法:

  (一)缘慈母的孝敬救度→扩及一切众生,而上求佛道。(二)设想他人与自己一样,利生如爱己→进修到舍己利人。

  (※有关「菩提心的修习次第」,参见:印顺法师《学佛三要》p.95~p.116)

  二八、菩提心的类别:

  (一)愿菩提心(p.271):四弘誓愿。

  (二)行菩提心(p.276):菩萨学处,十善行为本,摄为三聚净戒。

  (三)胜义菩提心

  ※有关「菩提心的类别」,参见:印顺法师《学佛三要》p.97-98

  (一)愿菩提心(重于起信发愿):发菩提心,首先对于成佛度众生,要有信心,要有大愿。由于见到世间的恶劣,见到众生的苦恼,而深信有究竟圆满的佛果可证;也唯有修证成佛,才能净化世间,拯救一切众生。于是发广大愿,愿尽未来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由此信愿而发心,称愿菩提心,或信愿菩提心。

  (二)行菩提心(重于从事利他):主要是指受持菩萨戒法,菩萨戒一名菩萨学处,包括了一切自利利他大行,菩萨即以此无边戒行,实行菩萨道。

  (三)胜义菩提心(重于般若证理):是大乘行者悟入无生法忍,证到真如实相。这真实智境,没有时空相,没有青黄赤白相,没有心识相,经中常说为不生不灭,非有非无,非此非彼,不可说,不可念等。

  二九、(p.272)菩萨行之三要则

  (儒家三达德)(人类的特胜)(成就)

  (一)菩提心相应:究竟无上的志愿--------勇--------勤勇胜(意志) --→法身德

  (二)大悲为上首:普遍平等的同情--------仁--------梵行胜(情感) --→解脱德

  (三)空慧为方便:彻法源底的智慧--------智--------忆念胜(理智) --→般若德

  (※参见印顺导师《学佛三要》p.65-p.81)

  三十、(p.273)依三心修一切善行

  (一)共世间善法:五戒、十善、三福业(布施、持戒、修定)。

  (二)出世间善法:四谛、缘起、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三)大乘法:六度、四摄、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门。

  ※「一切善法」之内容,参见:《大品般若经》卷7〈会宗品第24〉,大正8,266c13-23;《大智度论》卷52,大正25,430a13-22。

  ※有关「百八三昧」,参见《大品般若经》卷5〈问乘品第18〉,大正8,250a-253b;《大智度论》卷47,大正25,398c-402c。

  ※有关「四十二字门」,参见《大品般若经》卷5〈广乘品第19〉,大正8,256a-b;

  《大智度论》卷48,大正25,407c-409a。

  三一、(p.274)人类的特胜:1、忆念胜;2、梵行胜;3、坚忍胜。

  ※《长阿含》卷20,(30经)〈世记经?忉利天品〉,大正1,135c5-25

  阎浮提有三事胜<gaiji cb='CB0614' des='[爵-(采-木)+(樊-大)]' uni='6B1D' >欝</gaiji>单

  <lb n="0135c06"/>[*]曰。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

  <lb n="0135c07"/>者勇猛强记,能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

  <lb n="0135c08"/>其土,以此三事胜<gaiji cb='CB0614' des='[爵-(采-木)+(樊-大)]' uni='6B1D' >欝</gaiji>单[*]曰。<gaiji cb='CB0614' des='[爵-(采-木)+(樊-大)]' uni='6B1D' >…………………………

  ………阎浮提人以此

  <lb n="0135c21"/>三事胜四天王。………阎浮提人亦以上

  <lb n="0135c24"/>三事胜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

  <lb n="0135c25"/>他化自在天。

  三二、(p.275)菩萨学处(菩萨戒)

  (一)(p.276)菩萨学处以十善为本

  1、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菩萨:不淫)。

  2、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3、意:不贪欲→成无量三摩地。

  不瞋恚→具广大的慈悲。

  不邪见→得甚深的正慧。

  (二)「十善道」的特色:

  1、十善总摄一切戒法。

  2、十善道是不恼众生的根本。

  3、菩萨的十善道是尽未来际。

  4、不论如来出不出世皆有十善道。

  5、十善道是性戒。

  6、十善道特重意业。

  (参见释厚观:〈《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护僧》第6期,民国86年1月15日,p.30~p.43)

  (三)(p.277)三聚净戒

  1、摄律仪戒——无恶不除。

  2、摄善法戒——无善不行。

  3、饶益有情戒—无一众生不加利济。

  (四)(p.277)菩萨戒是七众通行的戒法

  ※七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

  (五)、(p.278)菩萨戒:

  甲、根本总相戒—不退菩提心

  乙、别相界:

  A、重戒:

  (A)共声闻之菩萨重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淫)、不妄语。

  (B)不共声闻之菩萨重戒:

  1、不嫉—不自赞毁他。

  2、不悭—不悭财、悭法,常应行财施、法施。

  3、不瞋—不以瞋心责骂他人、不应瞋心不受悔。

  4、不慢—虚心、不憍慢、不谤三宝、不谤菩萨藏。

  B、轻戒

  ※各种菩萨戒本重戒、轻戒条目一览表 => 参见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p.279;p.288(「法鼓全集」第一辑、第三册民国82年1月)

  (六)菩萨戒的「违犯」与「重受」(参见《瑜伽师地论》卷40,大正30,515c7-28)

  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不舍菩萨净戒律仪。上品缠犯,即名为舍。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

  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如诸苾刍犯他胜法即便弃舍别解脱戒。若诸菩萨由此毁犯,弃舍菩萨净戒律仪,于现法中堪任[14]更受,非不堪任。如苾刍住别解脱戒犯他胜法,于现法中不任更受。

  略由二缘舍诸菩萨净戒律仪:一者弃舍无上正等菩提大愿,二者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若诸菩萨虽复转身遍十方界在在生处,不舍菩萨净戒律仪,由是菩萨不舍无上菩提大愿,亦不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若诸菩萨转受余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为欲[15]觉悟菩萨戒念,虽数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16]《瑜伽师地论》CBETA电子版(T30, no. 1579, p. 515c07-515c28)

  1参考《十诵律》卷61,大正23,463c~464a;《五分律》卷27,大正22,179b~c。

返回目录

----------------------------------------------------------------------------------------------------------------

更多厚观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