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八届学习仪轨的意义(明海法师)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2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八届学习仪轨的意义(明海法师)

   (7月19日晚于观音殿)

  各位营员: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寺院僧俗大众,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每次开营之前,都要跟大家讲一些在寺院生活的仪轨。所谓寺院生活的仪轨,很多方面涉及到身体的姿势、身体语言,有一些涉及到我们的讲话。

  我们现在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我觉得你们有机会到寺院来体验几天寺院的生活,有一些朋友是想深入地了解佛教这一种信仰,了解佛法,深入地去学习,甚至去体验;也有一些朋友,可能是想在知识的层面了解一下;有一些是想深入地体验或者进入。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有这样一个机会到寺院里来,了解寺院从外在形式上的东西到内在的方面我们的一些要求,我觉得都很有用。

  大概来说,佛教在社会上存在和发展,通常我们认为是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我们知道佛教是个信仰。这个信仰,以佛教来说,来自于释迦牟尼佛——他的觉悟、他生命的觉醒和体验。于是,他帮助我们也能跟他一样觉悟,所以他就有讲法以及告诉我们一些觉悟的方法,这个是信仰层面的。但是,同时佛教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方面要传播,要借助于很多的手段和形式,当然语言文字本身也是一个手段。更展开地来说,你们在寺院看到的像建筑、佛像、还有一些地方的壁画、还有我们听到的晨钟暮鼓,还有我们今天要学的佛教的礼仪,其实这些都是传播、传达佛法内涵的工具和手段,这个层面通常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称它叫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有很多内容已经进入到社会生活中,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第三个层面是社会层面,佛教在传播中要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语言、文字、塑像,包括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礼仪,同时佛教也有社会的实体,像寺院、佛教协会或者是佛教的社团等这些社会实体,社会实体在社会中存在,它也有一些形态,有它的一些组织、一些规章制度,还有它跟社会要融洽,要遵守社会、国家的法律和各地方本有的习俗。

  我们要了解佛教,除了要了解信仰内涵,同时也应该要了解佛教文化的层面。佛教文化层面很重要,佛教有另一个词叫“相教”。相,就是外在的现象,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些人生的境界、觉悟的境界,它要通过外在的形式、外在的这些现象来传达出来,同时也通过外在的形式和现象来影响和熏陶我们的心。通常我们讲佛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净化心灵的。净化心灵的工作不是凭空地来开展的,还得通过很多手段来达成,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外在的相来达到内心的净化,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教育的艺术、是一个熏陶人的心灵的一个技巧。包括佛像在内,都是这样的。因此在现代的社会有的人会误解,会觉得佛教的形式太多,可能有一些知识分子出身的人觉得这些外在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在内心嘛,所以有的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些说法和想法是有些极端的,有些偏。为什么呢?因为你离开这些外在的形式,你说你的心中有佛祖吗?这些好像说不上,而且也不好保证。而且我们心中要有呢,首先要从外面开始,从外面这个形式开始有,这样慢慢心中才有。比如我们在寺院里面,你们在这里吃饭,已经参加了过堂,过堂需要有师父去行堂,首先把饭做出来,盛到我们的碗里,那么如果说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他拿一个空盆,走一下,我们看一下就饱了,可能吗?那不可能。所以说需要这些外在的形式,因为形式跟内容不能分。我讲这个的意思是说明大家到寺院来了解和学习的寺院这些礼仪在佛教上的重要性。

  同时你们也知道,佛教传到中国汉地两千多年,已经和中国文化融合,本土化了。在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的历史上,实际上从印度来的佛教,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它的信仰的内核没有变,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已经变化多多,有很多的变化。因此,现在我们汉传佛教寺院里很多仪轨,其实保留了很多我们中国传统像儒家文化的一些礼仪的精神和一些做法。礼仪在儒家是很重要的教育。礼乐,礼是用来改变我们的气质,是熏陶我们的气质的。因为历史的变迁,有些东西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没有传承了,这传统已经中断了。但是还好,在佛教,包括道教里面还保留了一些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一些“礼”的精神。据说在宋朝的时候,有个理学家叫程颢,他到禅宗寺院去,看到寺院里的师父们吃饭的那个情景,师父们吃饭人很多但没有声音。你们在这里吃饭有没有感觉到,是跟你们在学校有些不一样,好几百人但是没有声音。我好几次出去办事,正好吃晚饭的时候回来,从斋堂门口过,里面亮着灯,一点声音都听不到,在外面听不到,我说:“现在吃饭了吗?”走到门口往里一看才知道,好几百人在里面吃饭。当时宋朝的这个理学家程颢,看了以后他很感慨。我相信宋朝的寺院做得肯定比我们现在还好。程颢不是佛教徒,他是一个儒家的知识分子,对佛教甚至还有些批评的。他当时看到这个场面有一个感慨,他说:“三代礼乐,尽在此中。”就是说儒家有个理想,礼乐的制度规章,人们的这种生活方式,是在很早以前,在周公那个时候兴起的,在宋朝他觉得这些东西已经都不太兴旺了,想不到在佛教的寺院里面看到了这种情况。

  我讲这个的意思,就是说你们有机会到寺院来,接触这些知识,实际上是跟我们的传统发生了接触,跟我们这个文化的传统发生了链接。我有时候到社会上去参加一些活动,包括开一些会,比如说政协会等。我有时也在想,其实我们应当在公共生活的有些场合关于服装、关于身体语言,按照我们的传统精神,在新时代建立一套这样的规范。如果这样一套规范能建立起来,我觉得对大家都有好处。因为这不光是好看,有时候身体的一些姿势,会影响你的心态。等一下我们的维那师要给你们讲一下拜佛以及吃饭的规矩。有一些姿势会影响我们的心,你看我们一合掌,我们拜佛一合掌,你的心就很专一,对吧?如果见到佛你不合掌,你把两个手抱在脑袋后面,你们试试看,现在你们试试,你们听我讲话的时候,把两只手抱在脑后,或者是交叉放在胸前,你们感觉一下。在佛跟前,交叉双手放在胸前,感觉就不大一样。或者是我们把两只手插在我们的兜里,这些姿势都会影响心情、影响心态。两手当胸一合掌,自然地这个心态马上变了。还有见到佛像我们鞠躬、我们问讯、我们身体跪拜,你的心里会有感受。

  现代的人呢,一般有的人他不接受,凭什么我对这个石头或者是木头刻的像来趴下呢?他不懂得,其实这是一个教育的艺术——熏陶、自我熏陶、熏陶你的心,还有熏陶你的气质。经常拜佛的人,他的这个身体显得很调柔,很好使唤,很温顺,就是很优雅,有这么个味道,没有野性。一个人出来,他的气质、身体语言会呈现出来。有的人是粗粗拉拉的,就跟一块有棱角的石头一样,没有磨垢剖光;有的人呢,特别有的男士,看起来就是很舒服,是经过打磨的,英文里叫“gentleman”,女士也可以,叫“madam”,就是他们经过了一个文化的熏陶和打磨,是不一样的。

  你们大学毕业以后去找工作,你去应聘,那些面试你们的人都会观察你这些东西的。你在椅子跟前怎么就坐?你坐在那什么姿势?你见到别人怎么打招呼……这些东西很难说,它是长时间训练出来的。这些地方如果你们通过在寺院里面拜佛,通过跟师父学这些规矩,把你那气质转化了,打磨好了,那么你们的未来会好,对你们会有实际的好处。这就是讲我们的身和心相关联,不能分。因此我们到寺院里面来也学这一课。出家人学这些,以我来说是学了很长时间,你们只有七天的时间,也不知道你们能学成什么气候。像拜佛,师父教,你们会了。但是,你有一些毛病一些习惯改过来很难。我那时有个毛病,坐着腿会晃、腿会摇,其实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身体不在心的掌控下,心是分裂的,有一部分在这儿,有一部分在别的地方。所以,身体会失去控制,会有这些小动作。那时候师父都会提醒我们,有时候会打我们一下。你们在这里七天时间,今天晚上集中一个时间,由维那师给你们讲解这些规矩,希望你们用心地学。关于吃饭、关于拜佛怎么做等等,你们学好了,以后到其他寺院里去,比如说拜佛,一拜人家就知道,这是受过正规训练的,不是杂牌军,是正规军,就不一样。

  这些规矩里面,你们也要注意,关于我刚才讲的熏陶我们心态的作用,陶冶我们气质的作用。还有两个作用,特别是学管理的人要注意。第一个作用是什么呢?管理。管理,就是说在一个团队里面,一些身体语言比较统一的时候,它自然有一种管理的氛围、管理的效能。在寺院里面,有一些要求是与整个团队集体的活动有关系。打个比方说,我们进佛殿,等一下师父要讲,我们在佛殿里怎么站,东边、西边,包括绕佛怎么绕,它都是因为集体活动的时候,这样最合理,它有它的合理性的。还有我们进佛殿,一般我们习惯于先迈靠近门边的那个腿,你觉得很怪,怎么这么要求呢?其实它很科学。你进佛殿,我们的习惯是从门边走,不在中间照直走,这是一个文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文化,是谦虚的意思。因为寺院的建筑是依照传统的皇宫建筑,中间是主宾走的,所以一般表示谦虚是靠边走的。你进佛殿一般是靠着门边走,所以要迈靠近门边的一条腿,你试试,你不迈那条腿迈另一条腿呢,你会觉得很别扭。所以它有一种团队管理的意义,也是在熏陶身心。第二个作用就是说这些礼仪,这种统一性还有一种广告效益,有一个宣传的作用、公关的作用。别人到这一看,这种统一它就凸显了,它是一个个性化的,是一种活的LOGO,是吧。它是特征化的、个性化的,它有这种作用。所以在企业里面,在企业文化里面,讲管理呀,那么多企业,你要突出你的形象,这些地方都是,我觉得可以从寺院这里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汉传佛教里有些礼仪,你注意看,它很有意思,它跟我们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汉人的,这种思想境界有关系。比如说拜佛,我们到西藏拜佛,西藏拜佛是整个的身体全部趴下去,这个是特别彻底。那么我们汉人也拜,我们也趴下去,但是呢不是全部的,是既非常恭敬,同时也有一个分寸,有一个尺度。实际上是我们汉人文化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庸之道,一种文质彬彬。孔子讲嘛,文就是要有文化,质是质朴,西藏的这种拜法就比较质朴,比较直接,没有任何修饰,全部下去。我们这样也是要表示恭敬,但是带一点点收敛,就是表达恭敬心带一点收敛。在这里面你们都可以体会到这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在礼仪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所以今天晚上这一课有这么多重要的意义,希望你们好好学。下面我们就请维那师,还有我们几位法师跟你们讲寺院生活的一些礼仪。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