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从上求与下化,发菩萨之行愿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从上求与下化,发菩萨之行愿
从上求与下化,发菩萨之行愿
上求之道
人性是什么
物性是什么
中观
根性是什么
楞严
从上求而旁通、下化
小结
普贤行愿
专家与出枷
尖端行业
修行的转机
格式与局限
文明的特质
生命的指标
出家的真义
佛教的历史
死亡与再生
比喻
生命周期
超度的作用
生前的逆转
总结菩萨道
从上求与下化,发菩萨之行愿
上次主要是从「流行与对位」,来谈思想架构的建立。于是从这架构,更衍生有「上求.下化与旁通」的问题;因此今天继续讲「从上求与下化,发菩萨之行愿」。
在北传的佛教里,经常提到「菩萨」和「发菩提心」。但菩萨其实不是狭指去广度众生尔,如就思想体系而言,发菩提心主要是指,发上求觉悟之心。但就菩萨道而言,除了上求,还得下化。
而所谓下化,也不狭指下化众生尔。在思想体系里,能从本而末,愈分愈细,即是下化也。所以上求是期深度的提高,下化是期细度的精致,这整个加起来,才是智慧的圆满也。而待智慧的圆满了,也才有能力去度化众生。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大致有三种方式─上求.下化.旁通:即使不说是佛法所谓的菩萨道,即以世间也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人从生到死,都须不断地去学习。而学习,大致可分为三种型式:上求、下化与旁通。
上求是悟性的提高,故能悟到金字塔的最高点,而一以贯之。旁通是广度的增延,如所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而知尽各式各样的学问。至于下化,则是细度的精致,而成为这领域的专家。这上求.下化与旁通的关系,用上次所讲「对位与流行」的图表,便能说明得更清楚:
在图表中,如果我们从A点出发,而更去找B、C、D、E,则称为旁通。对应于同一层次、同一范畴者,即称为旁通也。其次,若从A或B里,再上溯而觉悟于Z,这即是上求也。至于从A以下,再分A1、A2、A3、A4、A5,或从B以下,而延伸为B1、B2、B3、B4、B5,皆称为下化也。
所以对于知识中,任何已经通达的一点出发;我们既可以上求,也可以下化,更可以旁通。而使思想体系,愈来愈严谨,愈来愈庄严。
在多数人的学习过程中,最初乃致力于旁通:但就一般人而言,在生命的学习过程中,最初都是致力于旁通。像一个小孩子,乃是从所见到的,所听到的中去学习,而使其广度能够迅速增加。
后则唯效力于下化─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而等他学习一段时间后,因广度的进展,愈来愈有限;故到后来,则偏向于下化也。
这情况就像我们受教育一般,于小学、中学时,受的是通才教育;而待大学后,就分院.分系了。尤其于研究所或博士班时,乃愈来愈专门。故这时的学习,却以下化为主。
甚至很多人的学习动机,乃为工作的需要;故当工作固定下来后,他学习的范围,也就跟着被局限住了。
分工社会不可避免之结局:于是他顶多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这虽是分工社会很难避免的结局,但却有舍本逐末、不明究理的弊端。
至于上求,则多不用心,或虽用心而不得其要:所以有的人,根本不敢去思考一些比较严谨的问题。你如问他:人,生从那里来?死往何处去?他一听就楞住了,为什么还要问这种问题呢?甚至如你问得太急了,他就干脆哭给你看。所以禅宗常参的「话头」,对他们而言,却是「于有,何有哉?」
记得看过一本海明威所写的小说《老人与海》,里面有一段话说:我们小市民能够吃、能够睡,就得过且过吧!何必去想那些问题呢?故那种专业的问题,还是让哲学系的师生们去伤脑筋吧!
所以大部分的人,对于上求的需求,乃根本不曾用过心。或者有的人虽曾用心,但不得其门而入。听说有个人曾为「空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的问题,想得头发都发白了,却还没想出来。还好,没发疯!而很多西方哲学家,到最后却不免精神错乱,包括康德亦然。
事实上,不要说这些问题,对升斗小民而言,是「天大的馒头,无从下口」。即使于西洋哲学史上,也留下很多悬而未解的问题。但如果我们在上求的需要中,不得满足。则我们的生命,便只是猫钻猫的洞,老鼠钻老鼠的洞,而看不到全体─既不明生命的全体,也不得宇宙的全体;故只能过着「以管窥天」的日子。
而佛法,尤其是禅法,乃专精于上求也:所谓「向上一着」,即是指去参究出更高的道理来。所以禅法,对于上求之道,却比世间任何学问都更专精,也更容易得力。
上求之道
舍差别相而归统一性:内敛近中道。既禅法,乃专精于上求之道。则云何能从上求之道中,而来提升呢?在下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既都有其差别相;故若于差别相中而取此舍彼,即不可能提升也。唯能不离于差别相中,更去参统一性,才能提升也。
这也就说,何以佛法非常强调「无我」的智慧。因为如每个人皆从自我中心的观点出发,即不可能完成统一。唯有舍掉自相.他相,才能真入统一的境界。
统一,则既具不动性,也具变幻性:然所谓统一性,其实是不坏原来的差别相也。故统一性,乃有两种特质:第一是不动性,第二是涵容性。而此之涵容者,即是在不动性中,又容许有诸相的差别与变化。这讲了老半天,还是很抽象而摸不着边际;故下面且以实例说明:
人性是什么
孟子主张性善:比如论「人性是什么?」在中国的儒家里,有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人天生是性善的,所以我们只要发挥良知、良能,就自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孟子当然曾提出很多事例,以证明人性是本善的。
荀子主张性恶:但在儒家里,另荀子者,乃认为:人性是本恶的。所以如不以礼教约束,不以法律制裁;人就会顺性胡为,而为害社会。当然荀子也能列举很多实例,以证明人性是本恶的。
有曰:生而如白纸。其次,也有人说:其实,人性既非本善,也非本恶,而是初生时,如白纸一张。于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变成有善有恶也。这听起来,似也蛮有道理的。
有曰:兼而有之。最后,更有人说:既以上所说,都有道理,故当兼而有之才是。有的人,天生性善;所以只要继续保任,即是个大好人也。也有的人,天生性恶,故得用教育去调伏他。也有的人,天生中庸;非善非恶,恍如白纸。
这兼而有之的说法,好象已调和了性善跟性恶的对立。其实,却未解决「善恶来源」的问题?何以有些人性善,有些人却是性恶呢?
上求统一者,乃习性尔:所以对于人性是什么?我们还得更去参!然而就佛法而言,这却不是什么大难题。以人性是什么呢?唯习性尔!
习性,非善非恶,亦善亦恶:但所谓「习性」,其实是牵涉到佛法中「三世轮回」的理论。故这一生的习性,乃是在上辈子中,已熏习成型的。因此如上辈子所熏习的善种多,便生而近乎性善。反之,若上辈子所熏习的恶种多,便生而近乎性恶。
于是既皆是从熏习而有的习性,故非「本性」矣!以此而初调和了善恶之间的对立。
习性,善或成恶,恶或成善:如更进一步去解析。既本性是空,故一个人即使天生近于性善,但如果结交的都是邪师.恶友;则近墨者黑,那善性却慢慢转成恶性。
反之,有些人虽初生质地不好,但以能亲近善知识,而努力学习;最后竟成乐善进取之人。故虽善,犹能变恶;虽恶犹能变善。这才能真勘破善恶之间的界限。因此人性是什么?唯生生世世所熏习的种性尔!
以习性故,更具变幻性与涵容性:于是因于习性故,便更具变幻性,既善可以变恶,也恶可以变善。也兼具涵容性,说善也可,说恶也可,甚至无记、中庸,皆不出此理之外。
在差别相中,即不失其统一性也:但从熏习而现行为人性的原理,却是不变的。这从熏习而成为的业种中,千千万万,是个很复杂的群体。所以于善恶间的组合方式,就有无量无边矣!这便非单纯地性善.性恶,无记.中庸,所能仰望也。
物性是什么
人性,生物的种性,矿物的属性,又皆不同:如果我们更扩大去观察整个宇宙间现象界,则种种生物之间,其性又不一样;猫有猫性,狗有狗性,木瓜是木瓜性,蕃薯是蕃薯性。甚至不只生物的种性不一样,连矿物的属性,也都不一样;如金、银、铜、铁,各不相同。
其上更高的统一性,又是什么呢?于是我们又得更去参,「于有情众生、无情草木间,其更高的统一性为何?」这如就世间人而言,就很难参透矣!
中观
乃缘起性.无自性尔:但是借着佛法的指引,尤其是能透过中观的智慧再回观世间的种种现象,就是「缘起性空」尔!
人性,既不出习性尔;而习性者,即于不同的缘起中,所熏习出来的。同样生物会有什么性呢?也是从不同的缘起中而造就的。
听说猫熊最初不是以竹子为食的,而是肉食性动物。但后来因为生存的环境改变了,所以它不得不以竹子为食。同理,在达尔文所谓的「进化论」中,很多的动物因时空的递移,而变成不同的种性。这不管是进化、或退化,总而言之,皆为缘起之不同尔。
甚至矿物的贵金属,如金铂之类;或惰性气体,如氦氖之类。如用化学方法,还皆可以改变的。所以为「缘起性空」故,能够舍差别相,而入统一性也。
金字塔的顶端:所以若思想架构,就像金字塔一般;则金字塔中的最高点,不外乎「缘起性空」尔。故欲「吾道一以贯之」,则就佛法而言,此乃缘起无自性」也。以无自性故,能兼具涵容与变幻,而现行为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
根性是什么
眼对色尘─能看:下面我们再来参另个问题「根性是什么?」既众生有五根,眼根能够看,耳根能够听,鼻根能够嗅,舌根能够尝,身根能够触。于是这能看.能听.能嗅.能尝.能触,乃是五根的差别相;至于其更高层次的统一性,又是什么呢?
根性者,能了别也:其实,这统一性很简单,就是「能了别」尔。虽然所了别的对象各不一样:眼是色尘,耳是声尘,鼻为香尘;但能了别的作用,却都是一样的。故能了别诸法的存在与变化,即是「根性」也。
能了别为用,若用必依体,其体为何?其次,以一般人皆认为:乃必有所依的体,才能发挥「作用」。如因为有身体,才能说话.走路等。若有体,才有用;则五根所依的体为何?
楞严
根所依体,乃真如法界也:对以上的问题,当不同宗派的回答方式,皆不相同。以下且依《楞严经》的主旨大义而回答:根所依体,即是真如法界尔。既缘起是无边界的,则无边法界的总相,假名为「真如法界」也。
以法界心为体,缘起为性,而产生根的差别用也:因此总括起来,是以真如法界为体,且在不同的缘起中,能产生不同的了别作用也。于是无量无边的差别相用,皆归究于真如心或法界心尔!
性为真空,体为妙有;故真空妙有者,乃佛法金字塔之尖端也:所以或从般若的性空,或从真如的妙有,皆能直升于金字塔最顶尖之处。故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即是觉真如心,而悟无自性也。
甚至如更解析道,因性空,所以妙有;既妙有,必由于真空。则空与有,更是相辅相成,而成一体的两面;故这便是佛法中,最精要的心法。
从上求而旁通、下化
从佛法而上求,如雕鹏直上:其实这么高的智慧,以凡夫的根器要去参透,根本是不可能的。然而因为能够亲近三宝,所以对于这真空妙有的智慧,犹能从多闻熏习而渐理解、相应,这是三宝对我们的恩德。
但也有很多人虽亲近了三宝,却未在这方面多用心;因此就像是入宝山,而空手归。
但佛法于旁通与下化,却有所不足:然从另方面来看,佛法虽于上求中,有它非常直接俐落之处;可是于旁通或下化,却还是有所不足。这既是时代因素所然─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知识层面是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其次,既佛法是以解脱道为依归,所以对于旁通与下化,就不愿多费心。
在佛法里虽有法相学,故在旁通与下化中,会讲的多一点;但比起世学,还是不足也。
世学在此,反较博杂:而世学刚好相反,虽讲得很多,既博又杂;但却未参透其统一性,如东方的道学,即以阴阳五行的学说为主,故在旁通跟下化里,发挥得比佛法更淋漓尽致。
又西藏的密教,在法相方面,也发挥得相当精深。但如果因此而着相,却非解脱道矣!
西方的素材丰富,但架构不整:而时至今日,西方于素材的开发,其实又比往昔丰富很多;可是西方于架构上,却不够完整。因为西方的学问,都是既分割出来后,便独自去发展也。而各发展之后,要再来作全面的统合,便很不容易了。
所以上次已说过,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整理之。当然这既非一个人,也非一辈子,所能完成者。
小结
从上求.下化与旁通中,完成真正的菩萨道:所以我们今天所讲的菩萨道,主要是从思想架构上而说的,既上求觉性,也下化众相,更旁通广博,故能成就为全智能.全方位的菩萨道。
法界藏身─法身佛也:于是生命便愈来愈宽阔,愈来愈庄严,最后便成就为法界藏身的「法身佛」也。与诸法合为一体故,名为法身。而能与诸法合为一体者,乃为既参透法性,又涵容法相。于是这性相圆融、理事无碍的证量,便是法身佛也。
普贤行愿
因此真菩萨道的发心,便如《普贤行愿品》中,最后所讲到的,『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行愿,方乃得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界,无有尽故;我此行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力,无有疲厌。』
所谓发菩提心,即是发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而既发菩提心后,乃必生生世世不断去努力,使之趋向于更大的圆满也。而更大的圆满,既无终结;故此行愿,亦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力,无有疲厌尔。
专家与出枷
以学习过程,将不免由广而专:前既谓,以一般人的学习过程,既都是从广博而专精─即从旁通而下化。于是下化到极点,即成为专家者;尤其在分工合作的社会中,更必如此。于是乎,人乃不免成为专家也。
专家者,钻家也,钻枷矣:现代的人一提到专家,都觉得蛮钦佩、赞叹的,这是西方思考模式所形成的陷阱。而我从全方位的生命观点来看,却觉得所谓专家,就是钻家尔!只钻牛角尖,钻到最后,便只进得去而出不来。故最后这所钻的家,却变成枷锁矣!
生命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成为专家后,即形成人格的偏失─所知障:其所以形成枷锁,乃为有两个障碍:一是所知障,一是烦恼障。
现首先讲所知障。在菩萨道中常谓,于「五明」中学;即是广从世间中的任何学问去学习,这才能圆满为菩萨道。可是在分工专业的社会中,我们只学其中的小部分,而这小部分的钻研,乃不免形成人格的偏失。
这就像在五行中,如火过旺的话,便会失去平衡。所以专家的意见,其实也不见得就是正确的,因为他们往往只从一个很局限的观点,便去推论整个世界的状况。于是其所形成的偏差,有时候还比一般人,犹夸张一些。于是因人格偏失而形成的邪见,便称为所知障。
其既以人格有所偏失,故必与这社会形成更大的依存关系。因为自己无法平衡,所以必须藉助他力,才能平衡。这如五行中,若火过旺;则必靠其余的水、土等,而以制衡。
从现实的社会中观察,愈专精的技术,都得透过服务社会,才能取得回馈,而得以资生。故离开了所服务的人群,则再专精的技术,也无法维生的。
于是系缚更深,而不得自在也─烦恼障:于是既与社会,依存愈深,即愈受系缚而不得自在;而这就变成烦恼障也。但是整个文明的趋势,还是往专业的方式去发展。而专业到最后,却不出所知障与烦恼障尔!这却是当今文明人,所难以觉悟到的事实。
现代的资讯流通迅速,其实是建立在环环相扣的依存关系上:因此现代的社会,资讯流通非常迅速。这其实不是为,我真的这么关心别人、关心社会;而是唯恐自己的利益被侵蚀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受压迫或摧残也。
过去那种「帝力于我何有哉?」的悠然时代,早成绝响。现代的人,不只要看报纸、看电视,而且得随时上网,以查看最新消息。真是紧迫盯人呀!
于是乎,欲「心不被境转」,其可乎?所以这时候,还能奢望「心不被境转」吗?那怎么可能!所以资讯这么发达,其实是病态心理所演化出来的。而资讯发达后,又加深这病情的严重。故资讯愈发达,我愈觉得不吉祥。
住山的条件?所以当有人问我:「住山修行,需要什么条件呢?」我却非回答:不破本参,不住山。而是调侃地说:住山很容易呀!你看鸟兽都不是住山吗?而野蛮人、原住民,也都是住山的呀!
然而却是愈文明的人,愈不得住山。因为既对人类社会依存太深,便难以自拔尔。
尖端行业
尖端行业,虽易于名利双收:于是我们更来论述「尖端行业」。所谓尖端行业者,大致是既技术愈专精,也名利愈兼收。
但也是最无常.最脆弱的行业:可是这种行业,其实也是最敏感的行业。故经济景气一下跌,它就首当其冲。所以这还跳脱不出,世间上最基本的定理:利益高者,必风险大。而风险愈大,就愈无保障。
所以若从修行的观点,我建议还是以任职于传统的行业中,心较能安定。虽然传统的行业,钱赚得不会那么多;但是只要能提供基本的衣食,以作为修道的资粮,便可矣!至于名利等,乃无所谓;应珍惜有限的时间和心力,而将之投注于修行上,这才是智慧的抉择。
当然你也可以说:要在大风大浪里,才能训练出更伟大的舵手来。如果你真有这种本事,那我也随喜了。但不要眼高手低,待将灭顶了,才后悔不及呀!
依存太深,则形成病态心理─要求过高,瞋心过重:事实上,就社会现象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一般众生,如依存太深,则反会形成病态的心理。
因为怕失掉这个对象,所以对它,或要求过高,或控制太严。让它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才能保证不受其伤害。因此这依存过深,到最后却是彼此伤害而已!
过去人若从社会中,得到一些好处,还能有感恩的心理。而现在,却得到的,都是应该的;而得不到呢?就上街抗议!动不动就怪政府无能,怪社会无义,却从不怪自己为依存太深故,而形成病态心理。
歇斯底里的兽性社会:过去的社会还比较简朴,故能倡言「君子之交,淡如水」。而现在呢?不是「小人之交,甜如蜜」,而是「小人之交,燥如火」。动不动,就破口大骂,甚至血腥冲突!愈来愈像是歇斯底里的兽性社会。
文明解体的前兆:而这也是从前已说过的:当文明从兴起到昌盛,待通过最盛点后,乃会趋向于解体。而这以自我中心而无理地要求社会,且不知回馈的心理,即是文明解体的前兆。
这也就说,既每个人都以自我为考量的轴心,那整个社会还会有共同凝聚的焦点吗?是以这社会,不得不慢慢解体;尤其是碰到有外敌入侵时,即很快就溃不成军的。
修行的转机
一方面从旁通而上求,以增加智能:那我们既生存在这个社会里,则该如何调适呢?以个人的观点,我不认为应继续往下化的方向去努力。因为下化愈深,则愈局限而束缚尔。故首要能从旁通.上求中,而增长我们的智慧,而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一方面少欲知足,无为安乐:其次,欲减少对别人、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则唯从少欲知足,无为安乐中去减免。在我还未学佛之前,我即领悟到:若不能自足,而有求于人;即不可能得真自在也。而云何才能自足呢?唯有少欲知足,才能自足也。
在资讯横流中,成为不共业者:所以既一方面增加我们的智能,一方面又少欲知足;则才能心有余力,而得以从事于修持的功课。于是既有正知见,又能不同流合污;故能成为资讯社会里的不共业者。
否则如我们只是看经、禅坐,而不能改变生活的型态。则想在这社会中,而得到真正的安乐,谈何容易呢?
格式与局限
既人学习的过程,乃偏于下化;于是生命便不免愈来愈格式化:下面更省思于「格式与局限」的问题。既学习的过程中,乃不免于愈来愈下化;则生命的型态,就会愈来愈格式,愈来愈局限。
故人愈老,愈保守.顽固:所以在生命历程中,于年轻时,乃比较有朝气,有浪漫的想象空间。而待愈老时,思想就会愈趋向于保守,甚至顽固、僵化。似乎一切都已定型了,而我们只是照着模式,再去演练一番而已!
如一个小团体到大团体:这格式僵化的趋势,不只个人的生命如此,也团体的生命如此。当一个团体还小,只有最初的几个人,则既未有严谨的规矩,也没有什么特定的制度。有事,大家且商量。
而当团体愈滚愈大时,既规矩愈订愈多,也制度愈来愈严密。所以任何人事,都往那个框框里去摆。于是这时候,乃一切依法办理,而无情面可言。
何以早期的弟子.干部皆多优秀?所以不管是世间的组织,或佛教的团体,我们都会发觉:其皆以早期的弟子或干部,比较优秀。这是什么原因呢?
乃为未形成格局,故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也:我觉得乃为于早期时,还未形成格局,故反能因材施教,而易成就也。而到后来,人愈来愈多时,便只能用格局的方式去应对。于是愈后来者,就愈被削足适履,而难以成材。
人多好管理?所以有人跟我说:人多好管理。当然好管理啰!其把所有的人都当成素材,而皆往同一个模子里送;这还不好管理吗?
当然他们会很「听话」,可是要从那模子中,雕塑出什么人才来,就不可能也。故只能训练奴才,而不可能造就人才也。
文明的特质
以一般人,皆是从仪礼.规矩的行持和典章.制度的完备,来看文明的发展;故认为文明是进步的。但是如从格式.局限与僵化来看,文明却是退步的。
道家的返朴归真:所以在中国,道家跟儒家的看法,乃大不一样。如儒家非常注重于制礼作乐,要制订出一套让百姓皆方便使用的规矩与制度。而道家却说:「大道失,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正因为人心不古,所以才需要这么多规矩;而规矩愈订愈多,人心乃愈迷乱尔。所以更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道家与儒家,乃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视野:一个是顺着文明的趋势而说,而另一个则是背着文明的趋势而言。那到底谁是谁非呢?这就看你,生命的指标为何?
生命的指标
因此我们必须来重新厘定生命的指标。我们要以上求为生命的指标?或以下化为生命的指标呢?
就解脱道而言,既下化乃会愈来愈局限,故与解脱不相应也。人在同一个地方住久了,就会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而这方式,若换到另个地方就不容易适应也。或同一职位做很久了,他的思考模式也就僵化了。
所以在密宗有一种说法,一个修行人修到某种程度后,必须离开自己原常住的地方,而到外地去流浪。因为既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便得一切重新调整生活的方式、调整思想的架构。
出家的真义
从下化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因此我们便更能理会「出家的真义」。所谓出家,即欲从诸般的枷锁中解脱出来。而枷锁的型式,当然很多,既恩爱、仇恨都是枷锁,也下化局限是枷锁。
因此乃必透过上求与旁通的努力,才能使我们从这些枷锁里解脱出来。所以要出家,最重要的乃要从知见和心态中去调整,庶能减少束缚而扩大生命的弹性空间。
佛教的历史
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到大乘宗派的建立,其实还是下化的结果:释迦牟尼佛最初因为看到婆罗门教的腐败僵化,故从觉悟中而建立佛教。是以佛教最初,非常地清新纯朴。可是在慢慢传承的过程里,却也未免于格式化的趋势。
故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以及大乘各式各样的宗派建立;这一言以蔽之,皆是下化的结果。至于从宗派的对立到种种山头主义的造作,更将是解体的前兆。
末法时代的定义:所以何谓「末法时代」呢?很多人乃以:既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故一千五百年后,即是末法时代也。但是若从不断地下化,故最后只能游离于枝末小节间,才真是末法也。
反之,若能从上求、旁通中,去观待整体的佛教,去契入世尊真正的心法,则即使于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犹是正法也。
学佛的次第:从原始佛教入门。因此对于学佛,我不主张一刚开始就陷入宗派的窠臼里,而说我是学禅的,我是学净土的。这似煞有其事,其实却只是在枝末小节里瞎作功夫尔!
故真要学佛,我建议还是从原始佛教去着手,较为如法。因为原始佛教是佛教的源头,必从源头慢慢学下来,才能综观佛法的大体。而后从本寻末,才能本末兼得也。
一门深入:从上求而下化。或问:修行不是当一门深入吗?没错,如就行门而言,确实如此。如南传、北传、藏传,什么方法都学,反而对任何方法都不能有信心也。
但是深入者,却非钻牛角尖尔;而是从专精内摄中,更能提升觉性。如觉性既提升后,更以外延下化,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
成为真正的出家人:今天因为受到学术思想的影响,故学佛者,还难免偏向于作学术研究。但学术研究的特质,却是下化,而非上求也;故乃与解脱道南辕北辙尔。
因此既已学佛,则不管已剃度、未剃度者,都要发愿成为真正的「出枷」人。既从自己无明的窠臼中解脱出来,也从佛教历史的共业中跳脱出来。否则学佛,学到最后也只是在不同的枷锁间打转而已!那就太可惜了。
死亡与再生
下面再演申一个问题,就是「死亡与再生」。这其实已在网路上,以〈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的题目发表了。各位如有兴趣,可上网去检视。而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略述一下。
既生命乃趋于下化,故不可避免于日渐的格式与僵化。关于格式与僵化,我们又可分身体跟心理来讨论:
身体的僵化:于小孩子时,身体且较柔软;所以即使摔跤、受伤了,都能很快复原的。而年纪愈大,骨头便愈来愈脆,稍不小心折断了,就很难复原;甚至年纪愈大,器官就愈退化。这身体僵化的趋势,是很明确可看得出来。
心智的僵化:至于心智亦然。在年轻时,乃有很多想象的空间,且在学习上,有更大的适应能力。而年纪愈大,思想乃愈来愈顽固与僵化;即使有心再学习,也是事倍功半尔。
僵化到最后,遂使生命的存在,成为繁重的负担:而僵化到最后,就会成为生命中繁重的负担。我们看有些年纪很大的人,非但不能学习.工作,且病弱不堪,故成为自己、别人、社会、国家的负担。
所以中国有一句话说:「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乍听之下,好象很不人道。但是放眼看那些年纪太大,已无生机,又不断气的人;真是活着白受罪尔!
死亡是生物学的设计,用以淘旧换新:既人类无能力,来转变其僵化的生命;故只能通过生物学的设计,而汰旧换新。这才能维持生态中,生气蓬勃的机运。
但是,如从佛教三世轮回的观点来看,亦可说是,如浴火凤凰,而再创新机也。否则若永远停留在继续老朽、僵化的生命格局里,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死亡是残酷的?或是恩典的?全视着眼的观点而不同。如一般人习于从贪生怕死的观点来看,故认为死亡是残酷的,而称之为死魔。可是如生命已变成负担,而无法消除时;这死亡反成为另一种型式的恩典也。
既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何不顺便肯定其正面价值呢?然不管你视之为残酷或恩典,死亡总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既不可避免,那我们为何不从其正面价值,而来肯定接受呢?
比喻
因此下面,我们要以比喻,而说明死亡像什么呢?
死亡如深眠,当觉醒时,却已日上三竿.光明灿烂也:死亡像深度的睡眠。如非深度的睡眠,或还会作梦;但死亡乃比作梦的睡眠还深沉,故浑然无梦也。
可是当睡醒时,却已日上三竿,光明灿烂,而为另一天的开始。既我们每晚都很坦然地去睡觉,而不怕第二天醒不来。则何不于面临死亡时,也想说:还是好好去睡一觉吧!
死亡如冬眠,待觉醒时,正乃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矣:在冬天里,草木枯萎,遍地萧瑟;所以很多动物,乃宁可选择冬眠的模式。而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时,它才会觉醒过来。
因此何不于面临死亡时,且自我安慰道:没关系!等过了冬眠,便将万象更新矣!
死亡如深定,出定后身心乃更吉祥安乐:在瑜珈里乃说到,死亡像入深定。一般的人,即使也禅坐修定,但欲入深定,却很不容易哩!而死亡却是像深定一般。至于经历深定之后,身心当会更吉祥安乐才是。
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大逆转:以上从睡觉、冬眠、深定的比喻中,乃知道:死亡却没有最初想象的那么可怕。如果进一步从理论去分析,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大逆转。其怎么逆转呢?
生时,乃从阳而阴,故日渐僵化;死后,乃从阴而阳,故再创新机:因为在我们的生命过程里,既都是慢慢趋向于僵化;故僵化者,可说是从阳而向阴也。在生命之初,最有弹性空间时,为太阳;而僵化到极点,则为太阴。故生命的过程,乃是从太阳而转变为太阴。而死亡后,却刚好相反;乃是从太阴而转到太阳,故能再创生命的新机。
生命周期
死亡是生命周期的一部份,而非外来者:于是若以从阳而阴,再从阴而阳,这才算是一周期的话,则死亡便是生命周期的一部分。而很多人乃把死亡,当作外来者,而称它是「死魔」;即是为对生命的周期定义,太狭隘故。
在理论上所谓周期,乃必须回到原点,才叫做周期。故从生到成长、到老到死,乃非一周期也─因还没有回到原点。故必须从死,再回到生,这才叫回到原点;而为一完整的周期。
既对生命的周期定义,太狭隘了;则欲免于「贪生怕死」的痼习,也难矣!而既觉悟死亡是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则对生与死,当平等视之尔。
超度的作用
问:既死亡是生命的内涵,则云何有超度的必要?
答:这于〈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中,已有较完整的说明,兹不赘言。
生前的逆转
问:即使谓「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大逆转」,然其非得待死亡后,才能逆转吗?
答:以修定参禅故,能内摄上升,即能于生前便逆转也。
前既谓:因下化的趋势,不能回升;故只能靠死亡来逆转。然若以修定或参禅,即能减缓生命僵化的趋势。甚至若修定参禅的功力,大过生命僵化的趋势;则生命即能逆转而返老还童,青春永驻也。
但在佛教里,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的公案,却少有传闻!因为真正的学佛者,重点乃在求解脱,而非青春永驻尔!事实上,阿罗汉都有「四如意足」,而能随愿住世,但他们却都无此愿也。除非如迦叶尊者或宾头罗多,带有特殊任务者。但是我们在《五灯会元》里,还见到两个比较特殊的公案:
千岁宝掌和尚,中印度人也。一日,谓众曰:「吾有愿住世千岁,今年六百二十有六。」故以千岁称之。
显庆二年正旦,手塑一像至九日像成。问其徒慧云曰:「此肖谁?」云曰:「与和尚无异。」即澡浴易衣趺坐,谓云曰:「吾住世已一千七十二年,今将谢世。听吾偈曰:『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言讫而逝。
他总共活了一千零七十二年,这除了他有这种愿力,当也必在修行上,有相当的成就。否则再怎么发愿,也是没有用的。
另一个公案是慧持禅师,他是晋朝卢山慧远大师的师弟:
徽宗皇帝,政和三年,嘉州巡捕官奏:本部路傍有大古树,因风摧折,中有一僧禅定,须发被体,指爪繞身。帝降旨,令肩舆入京,命西天总持三藏以金磬出其定。遂问:「何代僧?」曰:「我乃东林远法师之弟,名慧持,因游峨嵋,入定于树。远法师无恙否?」藏曰:「远法师晋人也,化去七百年矣。」持不复语。藏问:「师既至此,欲归何所?」持曰:「陈留县。」复入定。
在古树里,入定七百年。然而若非古树被风摧折,且用金磬硬把他敲出定,不然他还会继续入定多久?就没有人能知道了。
所以青春永驻,并非全不可能。但若所作已办者,不去何为呢?
总结菩萨道
这也就说,在整个修行模式中,乃必完成从内摄而上升,到外延和下化;这总加起来,才是完整的菩萨道。
而以这样反复行之,故终成就为全方位的智慧与德行。故其实,菩萨道也只是「本分事」而已!人既生下来,就得尽心去努力,而不必急求有什么成果。
以上修定、参禅的模式和调心、调脉的关系,就说到这里为止。下次再继续讲净土法门。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