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法师:佛法要义(4)
日常法师:佛法要义(4)
做善行记录的缘起
接下来说做善行记录的缘起,为什么要做的原因。我们都是学佛的佛弟子,而且都学《菩提道次第广论》,不管是在家、出家,已经对广论生起了信心和仰望,理论上已经有了概略的基础,但是这个时候往往会偏重于「理念」。这个理念当然有它绝对的价值。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了解理论以后,会觉得自己知道了。特别因为这个时代是讲求做学问的,所以普通世间的学者,一般是偏重于「思辩」,然后拿思辩去做外在的实验--我们称它为科技,理、工、医、农等。又如我们作文学的,用在外面,是写文章,老是在文字上面转。以上是现在客观社会环境普遍的状态,我们现在学了《菩提道次第广论》,也难免会在文字上面转。如果要进一步去做,我们也像科技人员一样,或是文章写得美,演讲讲得好,结果变成一个文词优美能说善道的人。对学广论的佛弟子来说,这些并不是不要,而是要在修行成就以后,拿自己内在悟证的经验,去帮助别人时才用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有的祖师都告诉我们,随自己的能力,知道多少就渐渐的去实践多少,跟现在世间上的这种作法,是截然不同的。这样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一旦养成了上面说的这种作法,走向世间这种方向以后,会产生一个流弊,就是道理懂得很多,能说善道,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增长骄慢心,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拿这个标准去衡量别人,其实那正是跟我们所学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背道而驰。
我们所以不能做善、会做恶的根本原因,就是对「我」这个主体不认识,因为不认识,因而引发很多烦恼,骄、慢都是最可怕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要透过经、论,认识了这些烦恼之后要去对治它的,如果用错方向,没有去对治,反而会把烦恼扩大。所以当我们学了广论,内心当中很欢喜,觉得这是我们的希望时,千万不要受世间理论上的影响,而把自己限死。进一步来说,因为想要普遍的让更多的同学受用佛法,所以不但是僧团,也很积极的推动在家居士研阅广论,在研阅的过程中,的确希望有一些理解力比较高的人,能帮助别人。这种作法,是有它必须的要求的,但是不知不觉中,又会推动了鼓励文字之美及能说善道。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有个非常重要的方式,那就是拿我们所学的理论来衡准自己,所以亲身实践就变得非常重要。为了要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每天一定要腾出一部分时间来,检点反省自己,以便使所学的能应用,能提升自己,进一步才可以去帮助别人。这就是善行记录的根本意趣。
安立善行记录衡准的标准
了解了做善行记录的基本特点以后,我们就要来安立善行记录衡准的标准。
皈依法
广论告诉我们,佛弟子是以皈依进入佛门,而真正要皈依的是皈依法,而皈依法,是由于皈依佛而来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感觉到世间苦、不理想,所以要找能够帮忙我们解决苦的人,因此广论告诉我们,要多思惟佛的功德。比方大家想到美国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大家都说到美国好,我也跟着去。还有一种是,我认真的想,不断的观察思惟,美国好在哪里?坏在哪里?现在有很多人盲目的去了以后,结果都是很痛苦,如果弄清楚了以后再下决定,那就不太一样。上面的比喻是到美国,现在我们思惟佛的功德,等到这种情况之下,才感觉到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实际上,佛的功德完全是无法想象的,我们怎么想就怎么错,但是我们可以把成佛的过程列为几个阶段来思惟,前面是资粮位,然后是加行位、见道、修道,修道也有几个位次。
什么时候进入资粮位呢?要发世俗菩提心。什么是世俗菩提心呢?就是动机、起心动念是任运的(也就是他的念头一起来就是这样)为了帮别人忙一定要成佛。所以我们要谈动机,平常我们好象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起心动念,是在一片大无明中,什么都察觉不到,除非有一样东西刺激到,才会有感觉,否则脑筋当中是一片胡涂。早晨听见打板,「嗯!该起来了」;再听到打板,「要吃饭了!」是不是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反应?但是如果外面有一样东西非常吸引我们的话,就会心心念念希望去追求这样东西,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或者再经过了思惟,脑筋当中更是老是钉在那个上头,晚上睡觉也放不下。我们的发心要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要救度一切众生,但是又没这个本事,所以他心里面这个「一定要成佛」的念头,就是放不下,心心念念除了这个念头再没别的了。
发心了以后,还只在下品资粮位,佛道才刚刚开始!这种想救度一切众生的心虽然生起来了,可是遇缘还是会停掉的,但没有关系,仍然要继续不断努力。经论上告诉我们,「皈依」是心里面要能够觉得「只有佛最好,我一心要皈依他。」那只是刚刚皈依,只能算佛弟子,并不是菩提心。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我们不要说没有菩提心,连皈依的心都没有。皈依以后怎么办呢?第一个应该学「随念三宝功德,数数皈依。」皈依的心起来了以后,不断的念三宝的功德,因为不断的念,所以皈依的心就不断增长。我们现在发了菩提心以后,要数数思惟菩提心的功德,按照宗大师告诉我们的,真正有脑筋懂道理的人,要想增长这个功德,不是只需要三年、五年或是三十年、五十年,而是需要「多劫」,这件事情对我们很重要!提供各位一个喻,《前世今生》一书中,可以看见的确我们多生多劫被自己的习气所使,这一生如此,下一生这个习气还会来,要想改变增长,不是那么容易。这个概念非常非常重要,虽然理论上我们不是那么确实,可是透过这个喻,并照这样去推论,对菩提心就会有一点点的概念。
这样不但有了下品的资粮,然后去数数思惟,数数皈依,到后来会生起「一定要做的心」,这个叫愿菩提心。有了愿菩提心就要去行,因为决定真正好坏的是我们的业,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善行,还要把善行记录下来,以便用记录的方式来策励自己的原因。我们可以骗别人,但是拿这个记录看自己的话,我们比较能够策励自己,不愿意骗自己,这就是善行记录主要的功效。进一步有了这个记录,再跟其它同学切磋琢磨,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增长。
有了愿菩提心以后,还要不断发心,而且要实践,这个就叫「行菩提心」,到了中品资粮位,真的受菩萨戒了。受了菩萨戒以后慢慢就开始实践:我有了东西送给别人;人家来打我、骂我,我能忍受。那很不容易的,这是六度。到最后,是学六度当中的定慧。行六度定慧,是属于上品资粮,是前面的预备;正学定慧就是加行位上。见道位是见到空性--见到原来我们以为的现在这个「我」,是没有的,这个空性不是眼前的自己能够看得见的,是要用我们的慧眼去看的。
在前面资粮位曾经讲过,就是理论上我们很清楚明白,我们现在觉得的这个「我」,是一个错误的习惯所积累的。平常任何东西,不管是吃东西、睡觉,都是一个习惯,刚开始的时候都觉得无关紧要。比方今天我请各位喝的茶,是从洛杉矶带回来的,这个茶保证用有机无农药的茶叶焙制的,包茶的纸袋,都不是用化学处理的。我第一次吃的时候,感觉味道有点怪怪的,「怎么这样?」第二次吃,还是有点怪怪的;第三次,就觉得蛮好吃,吃完以后,就蛮欢喜它了。诸位仔细想想,我们周围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习惯而来的,当我们一旦习惯了,就认为事情天生就是如此。
我们现在看的这个「我」也是这样来的。这个「我」不是没有,而是缘起之有。什么叫缘起呢?广论上面有完整的内涵。我们讲「性空」,并不是说这个东西「不在」。我常常会比喻说我手上有一个木块,这个木块你们都看见了,「但是佛法里不是讲性空吗?如果空就是没有,那现在这个木块不就没有了吗?」这不是佛法讲的性空!一般在我们的概念当中,这个木块当下本身,好象天生就是这样的东西,而事实上它不是天生来的,它是缘起的。任何一样东西,包括现在我们讲的这个「我」,也是缘起的。
那么为什么要讲缘起?缘起有什么特点呢?这才是我要说明的。如果说一个木块它是天生来的,那么它本身就应该有力量保持它的不变,对不对?因为它天生就是如此的!但如果是缘起的,那它就是由很多东西组合成的,既然如此,这个木块就会跟组合成这个木块的这些东西一起变化。所以凡是缘起的东西,一直都在变化,不能自己主宰。因此我们平常讲的这个「我」,总觉得这个「我」是可以主宰的,有一个能主宰的「我」存在,这是个错误的概念,而这个「我」应该是缘起之我。
此外,所谓缘起,都是由别的东西凑成的,别的东西又由别的东西凑成的,别的东西又由别的东西凑成的……,是辗转相应的,所以这个缘起之「我」,跟你、跟他是分不开的,是互相辗转相关联的。可是我们把它看成「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你的东西不能变成我的,我的东西当然也不能给你。这个是理论上谈的,当然我们有非常完整的理由证成这一点。
最后,我们透过佛告诉我们的方法亲自去验证,那个时候自己的智能现起,然后再去找那个真实的「我」,会发现真实的「我」不见了,的确是没有的,只是一个缘起的「我」。所以当亲自见到,证明缘起之「我」是有的,真实的「我」则是没有的,这时候叫见道。
平常我们从发菩提心进入下品资粮位开始,到见道要一大阿僧祇劫。那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不妨从这里去思惟圣者的功德。然后,从初地到七地,还要一大阿僧祇劫,八地以后,到成佛还要一大阿僧祇劫。八地有什么功德呢?八地菩萨已经达到任运一切法的「我」都是空(人、法二我空),在任何一个情况之下,他法性遍满十方,而且是任运的,不必作意,是自然已经完全证得了,跟法性完全相应。但是这时佛就告诉他:「不对,不对,你要真的集资粮,做功德。」这个时候开始,才真正是集功德的时候。八地菩萨跟法性相应,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任何一剎那所做的一点事情都有无量功德,我们从凡夫到七地所有的功德加起来,还不如八地一剎那的功德。以这样了不起的八地菩萨去集功德,还要集一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
我们现在认识很多事情,是拿我们的心去认识的,或者叫「心识」。透过眼睛可以看见,透过耳朵可以听见,透过鼻子可以嗅出气味,透过嘴巴可尝出味道,可以讲话表达心意,我们身上对很多东西可以感触,所以总共有五样东西:眼、耳、鼻、舌、身。「色」,用眼睛看外面的形形色色,「声」,用耳朵听各式各样的声音,所谓「色、声、香、味、触」。
在眼睛看东西的当下,除了看东西的「眼识」以外,还有个「意识」也跟着一起作用,比方说:看见这面墙,墙是白颜色的,我就叫它白的,这个「白色的」的概念,是眼睛的作用还是意识的作用?是意识的作用!再进一步说:你看完这面墙以后闭上眼睛想,什么叫白的?因为你看过了白的,所以当你闭上眼睛,虽然眼睛没有看见,还是晓得白的是什么。又比如你听见声音,大声或小声,声音美不美,或者你欢喜音乐,或者你欢喜「密集嘛」,大家唱完了以后,声音停止了,但是你心里想的时候,你会觉得脑子里好象「密集嘛」还在;假如你欢喜音乐,陶醉在你所欢喜的音乐当中,当音乐停了,脑中是不是还有音乐在回绕?这个时候脑中回绕的是意识去认识的,而不是耳朵,因为根本没有东西啊!同样的道理,你曾经尝过的味道,在回想的时候,虽然当时嘴巴里空空的,但是你会觉得:嗯!就这个味道,说不定因为想了,口水还在流,这也是意识在尝。有的时候你碰到一样东西感觉害怕,以后一讲到这样东西你就害怕,这东西明明不在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意识在作用。
凡是意识作用的这些东西,跟眼睛、耳朵直接感受到的不一样。凡是眼睛看,一定要张开眼睛对着一样东西,不张开眼睛,或者东西不在眼前是看不见的;但是如果用意识去缘,不管这个东西在不在,都可以缘得到。各位能不能体会到?这就是「意识」认识东西的功能!正因为它不一定要在眼前去亲身体会,假定外面有一个人听见一个声音,说:「可能是某某人走过」,然后有人骗你说:「这只是一阵风」,如果你相信他的话,会不会受他骗啊?会,大家可以体会得到,我们很容易就受骗,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所以,凡是意识所缘的东西,它是可能受骗的,但是在你不知道受骗之前,你会把它看成是真的。所以实际上我们认识事情是靠「意识」,可是意识却不一定会亲自面对这个境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认识」是可能受骗的,凡是我们意识所认识的许多东西都有这个特征。
还有一个基本概念:能够真正作主的是我们的眼睛,还是我们的意识?是意识!麻烦的是,这个意识是会受骗的。而且如果仔细观察,我们所缘的事情当中,极大部分都是受骗的、错误的。现在我们马上试验一下,如果叫我们缘一种你从来没有看见过的东西,各位好好的看!记住,这个东西是这个样子的。你看得很清楚了,然后闭上眼睛,再开始去想的时候,脑筋中是一片模糊;又譬如背书,你很想背,也背了几遍,但是把书本合起来时,却背不出来,尽管嘴巴念,耳朵听,全副精神去念,念了几遍以后,书本合起来,还是走样了,有没有这个经验?这也就是说明这个东西在眼前现起,也是正确的,可是换一个样子,它就走样了。
为什么我们意识看的东西都是错误的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意识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要想充分发挥,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也就是「正法」。而学这个正法,一定要有好老师,这个好老师就是善知识,真正最究竟圆满的善知识就是佛。照佛告诉我们的正确的方法去做,就是前面讲的资粮位中,你要好好努力去做,要集资粮!
我再说一个大家都懂的比喻,我们一开始念书的时候,要念书、要写字都很辛苦,实在是不想做,但是条件好的人,却很欢喜去做。有的人不欢喜,会被环境逼着非做不可,如果你觉得自己找到好环境,不被逼了,那就完了。如果被人逼的时候,没有办法躲避,只好慢慢磨,磨久了你也就会了。所以所有的东西要不断地去努力练,练习积聚能力,这个叫资粮。积聚资粮以后,可以利用它作为一个工具。比方写字,因为字本身不是我们要学的,它的功用是表达这些东西方便我们学习,我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它来表达,这个叫加行。我们要锻练心识也是这样,前面的过程都是方便,积了资粮以后,我们就开始去利用它。例如,我要到高雄去,要用一部汽车当交通工具,于是我想办法赚钱,得到了汽车,然后开车,这叫做加行。等到加行位以上,我们的意识训练成熟了,那个时候意识去缘的,就不限于刚才这种状态,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可以缘到它的真实内涵。那时候再去看「我」是什么。「我」没有东西,「我」是一个缘起,什么叫做缘起呢?譬如说看电影,银幕上有活动,实际上没有东西,这显出来的东西,我们叫它缘起。我们的意识,真正经过这样的训练,能够去认识所谓的「我」的真相时,叫「圣智现起」(也就是透过了正确的认识去认识事情),此时就是「圣者」,不是凡夫,这个才是策励我们要努力的。
实际上,我们讲这个「我」,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现在会吃苦呢?就是因为颠倒。谁做到了真正离苦得乐?佛做到了。他为什么做到?靠「法」!真正重要的就是我们前面缘的这些。为什么我们要以这个标准来做善行记录?「法」的中心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像前面所说的「性空」,但是它是缘起的,「缘起」就是你做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效应出现,尽管它是性空的,可是它的确有这种作用。这种作用就是根据你的行为,你现在的行为利益别人,将来会得到好的果报;你现在的行为伤害别人,将来会得到痛苦的果报。因此,凡是所做的行为,能引发将来使你得到好处的,叫做「善行」,反之叫做「恶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所谓的「凡夫」位上,不是用世俗标准来衡准的,而是根据「法」,这是为什么要从皈依开始算起的理由。
皈依法就是我们要做的善行记录的根本,可是「法」本身对我们来说很陌生的,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做!我们一天到晚想追求的,就是要快乐等等,而快乐怎么来的?就是你造了什么业,就感得什么果!世间真相本身是空性,既然空性为什么又显出这样的行相来呢?因为是缘起。缘起怎么来的呢?就是自己造的业。正确地了解了以后去造,当然是造善业,如果不了解,顺着我们的习气就造恶业。总结前面所说的就是这几句话,所以做善行记录要了解这个内涵,其实这个内涵就是广论的浓缩。
具体作法
我们从境上开始做的时候就是下士。了解了皈依的道理以后,要去走的第一步,叫做共下士;万一不了解,一般人要求世间的好处去做,叫「下士」,《了凡四训》是个好例子。或者,想要一开始就走「共下士」不大容易,但是因为至少他想要世间的好处,就让他从下士走起。而在做的过程,的确需要一些伴,所以我们可以慢慢地,不断用各种方式告诉他,引导他,然后他自然而然受到很多的熏染,就从「下士」而变到「共下士」。这两种方式都是可以采行的。现在推动善行,这些人先了解了去做,是共下士,被我们推动而接受的人是下士,正因为他是下士,所以只要继续走下去,会向中士、上士的目标走。为了做成这件事情,就是我们现在做的法人事业。僧团当中也是随分随力在做,因为了解自己和他人是离不开的,一方面我们自己努力提升,至于辅助的部分,就是法人事业。这样一来,基本上我们做善行记录的中心观念就有了,然后要安立自己,对出家人来说,百分之一百必须照着《菩提道次第广论》去走;对在家居士来说,走的是最下面的基础部分,是以共下士的面貌去定标准。
开始做的时候,各人可以衡定出自己的标准,在家居士事情比较忙,做做很可能会忘记,不妨过两天再来,万一又停掉了,又再来。有了刚才这个标准,先拿这个标准,订立出自己的主副。主是我的中心思想在哪里?然后,在那个中心思想上去做,怎么与现在的客观环境配合,这是必须要的,两者分不开的。我现在是担任什么样的身分?以什么样的身分去做这件事情?当然,其它很多东西,每个人可以自己加进去。
原则上,早晨起来,为自己发一个简单的愿,说:「我是为了皈依,我是为了成佛,我是为了…,」原则上,成佛是共同的,即使不知道什么是成佛。好比小孩子说:「我将来要留学」,他心目当中就晓得要留学,念一下「我要成佛」,也是这个内涵,这点很重要。每天要策励自己,把「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积诸资粮,为利有情愿成佛」念三遍,或者念文字,或者念的时候慢慢去想:「为了成佛,现在理论上面,知见上面,我参加研讨班学广论,以及做很多事情,实际上的行为当中,我去参加义工。」我们出家人更是全部精神放在这里,是终身志愿义工,在家人是部分的。为了使这个工作本身有一个鉴别的标准,所以善行记录是按照这上面讲的去订。
到了晚上,可以分时量、数量、质量,内容各位自己订。「时量」就是说,我今天早晨该起来,这个时候要做什么,晚上应该做什么,是不是做到了,做到了就有分数。「数量」是说,我订出几个项目来,事相本身是一个形式。「质量」,是做这个事情的内涵,「内涵」是总。有的时候只有事相上面做到了,比较好的是不但事相做到,而且做这件事情的意乐与法相应。更重的是在意乐上不断地以下、中、上的标准来提升,这个内涵就比较深远,可以再分出净、戒两方面。
结语
实际上前面比较不容易,会弄不清楚的,就是这个基本的原则,也就是「见」的部分。至于行的部分,是完全急不来的,必须去实践,做了就有一股力量。了解了这点,当我们去做善行记录的过程中,先把架构架起来,架起来以后,要它不瘫,就要靠三宝师友的力量。譬如造房子,搭竹架,一根竹子一根铅丝绑一绑,好单薄。如果一根竖的,一根横的,再加一根绑成三角型,那几百斤东西放上去,都不会瘫下来,像这样,我们处处地方可以找得到这种实际上的例子。了解了这个特点,眼前要做的就是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维持这个架子不瘫了以后,下面真正要做的就是意乐上的提升。
前面这个道理了解了以后,实际上去实践的过程当中,本身已经是我们的业,也增加我们的耐力及很多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完全不是靠「讲」的事情,而是「行」的事情。
善行实践的内涵
善行实践的内涵:实践善行的原则
民国八十八年二月于台北学苑
我们晓得,学完了理论必须实践,可是实践的时候一定是面对不同的境。我面对的境跟各位面对的境,实际上的内容差别很大。我没办法真正体会你们面对的境,如果以我所对的境来讲,对你们又有隔靴搔痒之感,不过,我可以回想当年我是怎么走过这一条路,所以多少把我以前或者现在所体会到的提供你们参考。
善行班的价值
广论是诸佛圆满的心要,但是,如果了解了这个理论而不去实践,是非常可惜的。我们通常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以为了解理论就是知道内涵。在座同学都很明白,不去实践是很虚浮的,而且往后走上岔路的机会非常大。真正去实践,哪怕很少,就像我们现在在家居士这样努力实践的话,虽然走得慢,基础就会扎得非常稳。否则即使文字理论上的基础再完整,若不去实践,而产生的效果会使佛法衰颓!所以单单理论是不够的。
最近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美国在本世纪上半叶,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叫凯西,他十九岁的时候,已经透过催眠看见生命无限,专门靠催眠医人家的病。因为这样的原因,在催眠当中他自己看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亚特兰提斯文明,这文明在一万一千多年以前,像欧洲现在的科技一样非常发达,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也绝对无法比得上的,但是他们这么高科技的东西却用错方向,运用高科技发明这么多东西,可是用来做伤天害理的事情,造的恶业非常可怕。最后大地震,整个大陆沉到大西洋海底。然后又说这批造成亚特兰提斯文明毁灭的科学家们投胎又再来了,而且是集体地来,他们宿生带来的等流习气是--脑筋还是很好,可是又会偏向错误的方向去。
为什么讲这个公案呢?因为这一批人(当然并不是全部,至少有一部分)很可能是经过很多生非常好的脑筋训练,脑筋非常灵敏,但是却用错方向。想想看,什么方式训练出来的人会走上这条岔路?原因很多,细的地方我不知道也不敢说,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定我们在学广论、学佛法的过程中,理论非常清楚,在这整个环境大团队当中,不会有显著的造恶,也没有真正的把学的道理从身心去用,虽然并没有做很多坏事,却一直停在这个阶段,没有实际上去行持,一旦将来外缘引发他,就很容易偏掉了。也就是说,佛法本来是内明的,学了道理以后,是要在内在去净化的。我们学广论都很清楚,如果不能提升的话,现在大环境是每况愈下,到那时候危险性就增大。现在对我们最佳的保护是团体,而团体实际上还是靠着自已形成的一个团队。一方面靠着团队的策励,一方面自己努力地推动这个团队;双方面双向相互地增长,效果就很大,这一点就是善行班对我们的绝对价值。
在法人的制度当中,理论大概要学三到五年,那时虽然同样应该随分随力地去行持,可是重点不放在行上面,而是放在理论的认知。等到三、五年后,进入行持班,我们还是要随分随力地学习理论,可是重心是放在行持上,而且没有时间限制,一直到成佛,成了佛以后,就可以满愿了--无限生命向后整个就是这条路。所以真正的增上生道,就靠我们前面三、五年的基础理论,这个准备好了,向后就是这一生真正的努力,完全在善行班当中,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法人几位学长或同学之间互相切磋琢磨,这个力量往往超过我。原因在我们面对的境不太一样,我对的境好单纯,都在这个圈子里,很少跑出去。偶然听见人家说世间可怕,但是自己没办法实际上感受到眼前社会的现状,因此我用的这套方法对你们是有一段距离的。
实践善行的原则
这里有几个原则,我认真的告诉各位,怎么利用这个原则去实践,你们去用,然后我们来互相切磋琢磨。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必须要把握住几个重点:第一个「皈依」,这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我们做的善行,不是世间善行,而是皈依了三宝以后去做的善,现在我们做的重点放在共下士。就共下士来说,通常我介绍人家用儒家的概念,为什么不用佛法而用儒家呢?等一下我会说明。有了皈依以后,「忏悔」是非常重要的,「忏悔」包括反省、回向和祈求几个重点。再来是「发愿」,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皈依
现在简单说明皈依。实践过程中,有两样是我们要坚固的:一个是以念力为主的皈依佛或皈依僧。皈依佛我们念「释迦如来」,一心一意、至诚恳切地去皈依;皈依僧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乃至于念「唵嘛呢呗咪吽」,以非常恳切的心情去念,希望很专注去皈依。这样做一方面会增强我们的信心,一方面的确有它很大的、刚刚开始的净罪集资的效果。到后来,不是嘴巴上的念皈依,而是可以在脑筋当中去观,这有它非常大的价值。但这还不是广论上奢摩他部分的五停心观中的观想念佛,因为观想念佛很难,不是普通人做得到的。现在我讲的,是在平常就可以观的方法。
平常怎么观呢?不是把佛像观起来,而是我们静下心来,也许眼睛稍微放下一点,也许闭上眼睛,脑筋当中观想释迦世尊坐在前面,你在祈求他;也许不祈求,只是很认真地去想一想释迦世尊,光这样做就有很不可思议的效果。我想诸位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面对一个境的时候,通常这个境一定会影响我们,我们的心就被这个境牵去。这有两种状态:一种,我们的心是被动的,境一出现,心就被它牵去;还有一种,我们的心是主动的想着这件事情,可是主动的心还是朝着我所想的方向去走。而修行本来就是一个主动的事情,当你心里面想到佛菩萨的时候,就对了,修行就是要修这个。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实际上也包含着如法地皈依。皈依佛跟僧,我们或者用持名的,或者用观想--静静地想一想--譬如说,今天到佛堂来,你可以进来就进来,大家拜,你也拜;你也可以跟着大家拜的时候,心里想世尊就在我们前面,内心很恭敬、恳切;你也许不一定要拜,就把佛的行相,以我们心目中能够作意的这个力量去观想,如果能很认真地观想,意义就不一样。
这种皈依的方法,是透过自己努力的去作意,是一种比较粗浅的皈依方法,但对我们非常有用,我建议你们常常多去努力。这样努力有什么好处呢?在我们平常生活当中一定会遇见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不管它是从哪里来的,或者外面境界现起,或者自己想起什么事情,或者恐怖等状态,如果你常常这样去做,真正需要的时候,祈求、缘念提起来,它立刻就有效应。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去练习,练习多了以后,也容易记得住这一件事情,以后要提起来就很容易。这是很实在、很现实的一个问题,譬如说看到《死亡.奇迹.预言》书上的预言,大家会很害怕,我也跟你们一样。可是害怕以后,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我在这里不安全,逃到美国去;看见美国不安全,逃到纽西兰;万一纽西兰有了问题怎么办?又要找别的地方逃去,这是世间的逃法。而我们的方法是不必逃,把剩下来的时间,在皈依上好好努力。假定这件事情我真正做得够,将来这个灾难就不会到我身上。也许到灾难来时,我也送命了,如果皈依能够提起来,那我们学广论就已经给我们开了最佳的保险单--可以不堕落。所以不管眼前、将来,对我们都有绝对的意义。诸位要做善行的话,记得这件事情对我们有绝对的价值。
早晨起来的时间最好,起床以后洗洗干净就到佛堂;没有佛堂的话,还没洗脸之前就先坐在床沿上,真正地去想一想,能想多久就算多久(一般人不会一想就一、二十分钟,大多是三、五分钟),晚上如果有时间,也可以这样想。平常的时候也可以想想,至少在佛堂,当这个境现起的时候,你去练习。
前面是以佛、僧为中心的皈依,还有一种,是在对一切境界的时候皈依「法」。平常任何情况之下,心一对境,烦恼随眠一定同时现起,这一部分在广论中士道就已经告诉我们。能生烦恼的六个因,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一个是外面的境,就是我们的增上果;一个是里面的,就是我们的等流,当它跟境相应造业的时候,内心中的造作等流会同时现起,内心里面一定是随顺无明,直觉的、当下的、不用思考地反应出来。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刻意地努力,修行就是修这个,现在我们做善行就是做这件事情。
以前大家看过书以后,理论了解了,可是很难把理论运用到实际日常生活当中(也就是所谓的修行)。所以我们要全面性的推行善行。每一个同学学过理论以后,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做,经过一段时间,一定会感觉到,原来善行对我们有深远的意义。当然在做的过程当中,刚开始时会很新鲜,但久了以后,慢慢地疲掉了,到最后觉得天天做记录没什么味道,觉得老是做些毫无意义的记录。这种情形一定会有的,有很多人因此就停掉了,千万不要停!这个时候,团队就有很大的价值,靠着同行,可以得到很多同学的建议,于是可以找到克服难关的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去克服,不要停。
平常我们造业一定随顺着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这十二因缘,自然而然永远在这里转,那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努力地提起来,所以「皈依法」绝对不是文字。你内心中最清楚,对境的时候,内心当中是不是真正的如法在皈依,完全不是用讲的,而是自己内心去感受这件事情,真正的用功就在这里。但有一种错误,还有很多人在犯,就是心对境(事相)的时候,就说:「事相没关系,意乐最重要!」我想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也会讲,好象事相没什么关系。老同学都知道,一开始我就跟总干事说:「请你来做这个事情,做得好不好没关系,你必定要在做事情当中提升。」总干事说:「师父,您让我来做事情,却不要我把事情做好,那不是很荒唐吗?」我并不是叫他事相不要做好,而是说要在对境的时候依法。平常我们的心对境时,会自然而然只管境,而不晓得以心来对境,永远看不见心的部分。所以,我们绝对不能离开境,而且在境上面,主要要看我们的心,所以心、境是离不开的,重点就在对境的时候看内心。
如果「事相无关紧要,意乐才重要」,那么境不要了,最好闭上眼睛打坐、礼佛,这样就叫修行。一做事情,心里就生烦恼,不做事情不烦恼,弄到后来,还告诉人家:「造业的境不太重要,意乐重要!所以我们不要做事情,意乐好就好啦!」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这个误解比前者(不知在事相上运用法)还要可怕。因为前者本来就是常理,如果点出来很容易觉醒;后者叫做相似法,却以为是在修行。所以世尊告诉我们,真正破坏佛法的不是外道,是相似法。
广论下士部分讲的是「业」,一切是由业来决定的,业有善业、恶业,如果这个行为感得的果报是快乐的,叫「善」业;如果这个行为感得的果报是痛苦的,就叫「恶」业。每个人都要离苦得乐,没有一个人例外,所以我们必定要从这上面下手。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如何看待「业」呢?造业的时候,有「事、意乐」,事就是境,意乐就是心。刚才说:「事相没关系,意乐才是重要的。」这句话如果粗浅地去看,是可以讲得通的,但是内容上就像前面所说产生偏差,弄到后来大家都不愿意做事情。实际上如果真的不做事情的话,那真应了广论上说的支那和尚的故事。世尊一再地说要行持,六十劫行布施、六十劫持戒。如果现在不做事情,意乐好就成了佛的话,那你不是「学」广论,你可以「写」广论了。
「意乐」实际上有三种东西--欲乐、想、烦恼。烦恼不是不要对治,但是一开始不要让粗猛的烦恼现起,平常能够检查,让粗猛的烦恼不现起,是很好的。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方便善巧,意乐不是包含欲乐、想、烦恼吗?这欲乐就是动机,这时候检查一下我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真的能够推己及人(我自己要,也不要忘记别人)?对于一般在家居士,我常用儒家「仁」的概念来介绍推己及人,不管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积极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多想想别人。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这么去想的话,心情就很容易转过来了,不必细讲道理,诸位自己去试。
我们之所以引生烦恼,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为自己!从我自己的角度去看,看别人就是不顺眼,但是如果代别人想想的话,心情就会大大放松、放宽。有时我们觉得是为了公事,于是很在乎自己认定的主张,看起来好象不是为了私事,实际上,这就是「见」,自己执着自己的见。所以除了要「推己及人」跟放宽心以外,如果能将自己的「见」放松一点,换别人的角度去看,这时候粗猛的烦恼就会大大的降低。所以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必须在实际对境的时候才有机会去观察,单单靠理论是想不出来的。也就是说一对境,你能够想一想别人,以更宽广的角度去看。以后你处理事情,不但角度宽广,能想到别人的方法,同时也会想到儒家的仁,由「仁」想到佛法的智能、慈悲,于是很多佛法的概念会进来。所以你处理一件事情,「想」的这个方法,也就把佛法的东西运用进来了,这时,烦恼相对地一定降低。我们刚开始要做的,就是这一步,下士道十善业的基础就在这里。所以平常我们不要一讲到「业」,就觉得意乐才是重要的,不断去观察内心的烦恼,于是,心里就产生退缩,事情就不想做了。「资粮道中精进第一」,世间的事情也是同样的,如果在修学佛法时,一开始就退缩了,那跟「精进」完全是反其道而行。
有了内心的检查以后,不管上班或做事,总是好象缘不到法,怎么办呢?实际上如法去对境,也就是正确地依法行事,这就是皈依。譬如扫地,马马虎虎地扫,跟认真地扫是不一样的。所谓「缘法」就是你做事的时候,很认真地把事情做好。今天我来这里当义工,当然要把佛堂扫好;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会尽心尽力做好,这就是依法去行事了。并不是在做事的时候,要怎么样缘到法,乃至最好三宝都在面前,譬如说,一边扫地,一边想到把我心里的垃圾扫出去,扫尘除垢。如果你真正这样念,是件好事情,可是平常做一般事情不太可能,乃至于不可能真的缘到。所以,那时候,做事情前面的动机就很重要,思惟我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做?至于正做的时候,全部精神去做就对了。当然,这里要检查一下,比方我到公司做事,跟老板订好了契约,一个月给薪水多少钱,不是我认真地去做就可以了,还要想一下:他今天叫我去做的事情,是不是助长他造恶业?如果是,那我最好不要做;如果助长他造善业,那我很乐意去做,即使钱少一点也可以--这是我们可以选择,也应该选择的。
有人做事情的时候,全部精神提起来,就能够做得很好;但是有很多人就是提不起来。而我们自己有的时候提得起来,有的时候提不起来,或者有时候看了旁人在做,自己就提得起来,我想大家很容易对比这两种状态。为什么这个人能够提得起来,那个人提不起来?如果因地当中,做事情专门马马虎虎、偷懒,好象眼前占了便宜,他的习性就是如此,这不是等流吗?所以一碰到事情,心里就是一副拖拖拉拉的,反正老板没看到,就马马虎虎做;老板在的时候,他心里面还是不在乎,以为占了便宜,如果自己的等流习气就这样养成了,当你真正想要做时,就做不好,这是很实在的问题。所以平常做事情,如果你决定做的事是正确的话,正做的时候就全部精神放下去。在法人,不管做总干事或做义工扫地,全部精神去做;在社会上,不管什么职业,老师也好,清道夫也好,也是全部精神去做,千万不要以敷衍的心情去做。
累了,休息一下,这是应该的,被允许的。世间做事固然中间有休息时间,佛法的精进当中也有「暂止息力」。我们做人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管佛家、儒家,「诚」都是共通的,也是应该的。所以在真正造业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学会这个,平常要常常努力去试。假定你做事情很认真,那时观察自己也很清楚。他就看得清楚,内心是否有敷衍的心态,那是我们真正要努力的。除了事前的「动机」很重要外,事后还要再去回想一下。平常我们观察自己的心,并不是当时观察,如果能够当时观察固然好,如果前面准备工作做得很好,渐渐地在正做的时候,观察的心也可以生得起来,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
至于「想」,是有了「动机」以后,我该怎么去做?广论上讲杀业,我要杀的人姓张,现在就看看这个人是不是姓张,那是恶业;至于善业,广论整本都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将来有机会讲到业的时候,再跟大家谈这个问题。至于「烦恼」,还是要注意的。如果你前面两者做到的话,再反观你的心情,会很清楚;但如果前面你把重点放在烦恼上,烦恼反倒不一定压得住。现在重点好象不放在烦恼上面,而是把「动机」跟「想」放在上面,但烦恼却一定相对减少。至少我经验到的是如此,你们可以试试看。
进一步来说,广论上告诉我们,真正对治烦恼不在下士、中士,而是在上士最后面。下士谈的是十善业、十恶业,告诉我应该注意:身业--杀、盗、淫,口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四种,意业--贪、瞋、痴,这十恶业,并不太强调烦恼。何况有时讲戒的时候,就算内心当中有动,只要身口不犯,就不算犯戒,我们心里面火气很大还是忍住身口不犯,这也是本事。这有它的道理。也就是说,真正重要的,刚开始的时候,的确并不是针对我们三毒的烦恼,而是很广泛的以十业来讲,十业当中也谈到贪瞋痴,那是指粗猛的行相。佛法真正的中心思想在解脱,下士是基础,解脱有中士、上士之分,真正佛法的内涵是上士,所以前面并不是马上要我们断烦恼,而是要先发菩提心去救别人,这个学好了,最后才断烦恼,这是需要经过很多生的,把烦恼的根本--「我」破掉了,再断掉烦恼习气。我们现在刚开始,实际上最初只能做道前基础,如果对境的时候动不动就说「不要生烦恼」,这不是在学广论,至少理论是这样,我自己的经验也是这样。
所以在善行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这个特点,当你观察内心的时候,一旦偏重在烦恼上,从个别去看,怎么努力也对治不了烦恼,于是心灰意懒,心就沉下去了。碰到这种情况,要从整体去看,当我们看到整体的时候,内心就提起来了。将来在善行班当中,我会把自己走过来的经验跟理论相应,怎么互相校正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所以我们在正做的时候,不是谈烦恼不烦恼,而是要认真把事情做好,这一点相当重要。刚开始接触一件事情,至少要把自己的工作范围弄清楚,然后再慢慢伸展开去,譬如说,我跑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我就先把环境弄熟悉了,日常生活也一样弄熟以后,再来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同学曾问我一个问题:他在南京店(注:法人事业食品加工部门)做的事很简单,就是做包子,好象不知道到底在做什么!在座同学是不是也常觉得:「我到这里来,只是做做单纯的工作,难道这样也能集聚资粮吗?」解典卫居士曾举了一个「交响乐团」的喻,真是美不可言!交响乐团里有小提琴手、钢琴手等等很多的乐手,现在你只是敲一下大鼓,「咚」,整个交响乐团的价值你都有了,而且得到的功德也是百分之一百。如果少掉这个大鼓的话,成不成?不成,很简单,这个「整体」就是这样。我们平常常讲扮小螺丝钉的角色,为什么?我前面的动机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下脚是从现在这里一步一步下去,我们不管做什么,是不是都是做一个很单纯的行为?这个单纯的行为,你是一个人做,还是放到团队当中去做?假定在团队当中,你只是敲一下大鼓,咚!咚!咚!可是交响乐团整个的价值你都有,而且你得到的功德是百分之一百的。撇开交响乐团不谈,实际上,靠着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各位有没有发现法人事业的成果,你在那里包一个包子,我在这里说几句话,我这些话产生了无比的功德,你做的包子一样产生了无比的功德。为什么我们看不见这一点?
那时自己的内心很重要,如果你去做了,却心存抱怨,当然也有功德,可是功德大打折扣,而且,最后你会被自己抱怨的心弹开,这一点是别人帮不上忙的。我们应该努力这样想:「我现在只能做这个。」或者说:「我看不清楚整体,他今天告诉我,那我好高兴。」关于这一点,我有很深的感受,因为我现在做老师,支配人家很容易,有时候人家叫我做,我心里面总不大服气,心想:「你这个人怎么支配老师?」后来想想:不对!我平常羡慕你们,觉得自己遇不到老师,现在他支配我,岂非就是我的老师?这个心理大家不妨注意一下,如果你真正了解这一点的话,你不会觉得:「学长来告诉我,我可以接受;旁边的人算什么?他怎么来告诉我!」你心里就不会不服气了。我们不是要「推己及人」吗?话很容易说,可是旁边人来告诉我的话,「推己及人」就推不起来了。如果真的这样去观察,我们并不是真正的能够挡住烦恼,可是我们会认得烦恼。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而且在眼前,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是可以做得到的。
以上这整个放在皈依的部分,皈依了以后,白天就以这样的意乐做事情。
反省、忏悔、回向
接下来,我们总得有一个时段让自己静静的想一想,每天晚上想,忙的时候也许不能,可以两天一次、一个礼拜一次,如果忘记了,就一个月一次,一般至少一个礼拜有一次,因为善行班的缘故,大家就有这个机会持续下去。接下来,忏悔对我们非常重要,而且要从心底里面去忏悔,一定要透过自己检查,然后忏悔就有力,否则只是说:「我忏悔呀!」嘴巴上讲一下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很认真的去追寻、去观察,这个力量就比较强。
最后,回向很重要,这个回向跟前面的发愿是相呼应的,刚开始的时候只要多去试,如果不放弃的话,渐渐会感觉到心里面的力量强起来。总之,不要希望很快见到效果,一定要坚持下去,久而久之,才会察觉得到。
整体力量的重要性
下面再谈一下,整体力量对我们的重要性。现代人整天为外面的事相忙碌,此外,大批毒素(邪知见、恶业)进来,我们根本没有机会认识,然后无条件的暴露在其中,不知不觉去制造这种东西,相互违缘辗转的恶化。所以眼前的时代跟以前不太一样,如果我们不集合众人努力改善,就个别的处在大潮流当中,结果一定被冲走。可是如果我们真的努力做的话,不但自己可以挺得住,而且可以产生一股力量,别小看它,这影响太大、太大啦!在座各位都看见,我们办教师营,很多老师本来已经灰心到极点,等待着退休,去了教师营,他的心马上就振奋起来。这说明什么?因为我们努力站住,把世间一些眼看着要流失的有心人一一都救起来,这不是绝大的功德吗?何况救起来以后,我们自己也力量增强了,这真是自利利他的事情。因为这个力量非常强大,《死亡.奇迹.预言》书中所说地球毁灭的机会就相对减少,时间也就向后延缓,我们修行的机会、时间更多,这一进一出绝对不是两倍、四倍…,这个关键太重要、太重要了。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法人事业极端重要。在以前,譬如印度、西藏,或者说汉人在一、两百年以前,天下本来就是一片安乐祥和的社会,这个法人事业便不必刻意去做,可是在现在的社会就极端重要了。而且如今在家居士最举足轻重,主要的力量都来自在家居士。在这个原则之下,我建议在家居士对外不一定要用佛法,我们常常愿意用儒家的精神去做,这有两个理由:第一、广论上面讲下士是共下士部分,但我们在运用的时候,手上的资料不够。第二、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学佛实践的过程中离不开境,境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整个社会,在这个社会当中如果跟人家谈佛法,他总觉得你宗教气氛太重,可是如果我们用传统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没什么问题。尽管有人说:「你这个迂夫子!」我们不妨告诉他:「大家都觉得传统的道德消失掉了,物质追求太强烈了,这已是世界性的问题,如今西方人在谈,东方人也在谈,而且各自都从他自己的基本上来谈这个问题,我们东方人应该用我们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站得很稳谈儒家精神。
这一点是在家、出家很不一样的地方,对出家人我不会强调儒家(但是念书建立基础的时候要用,所以我也常常提),出家人真正要用的是佛法里的戒(即儒家讲的礼,克己复礼),这有个原因向大家说明一下。在家人一般的状态,前面说的共下士部分好象很少,用儒家的东西比较多,资料丰富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家居士对外讲佛法不太方便。那么出家人难道不也是这样吗?实际上儒家跟佛法有一部分是共通的,有一部分则不太一样,假定我们这样长期做下去,大家会误解儒家跟佛法是一样的。实际上佛法的共下士跟儒家固然有共通的部分,但我们心目中的目标是上士,假定这一点把握不准,久而久之会容易混杂。外面很多人讲三家同源,认为儒、释、道是一样的,最后似是而非把佛法当中最高明的部分淹没掉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出家人尽管也修共下士,可是绝对不用儒家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我们并不忽视跟儒家共通的那一面,可是我们称它为「戒」。非常明确的把持住佛法最崇高的精神,而能用到世间普遍相应的那部分。这个靠出家人做。我之所以这样说明,至少要让在家居士晓得,出家、在家之间差别何在,我们总不要做最后灭法之人,所以行持过程中,对外头用儒家的面貌出现,可是我们内心上一定要分得清楚。
末了一部分,就是我们现在最好的法宝--「观功念恩」,只要多练习,把刚才「业」当中「代人着想」的概念放在一块儿去想的话,观功念恩就比原来容易。想到业的时候,再把观功念恩、观过念怨、冷眼旁观三种观法(冷眼旁观是我们的习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这不是作意去想,而是内心当中自然而然有这种状态),有机会在内心当中稍微练习一下,碰到任何事情,内心提起心力来认真去注意观察,这一点对我们相当重要。
其实我真正要讲的并不单单是观功念恩,实际上善行班同学重心是在共下士及前面「道前基础」部分,但却并不仅仅是以共下士乃至道前基础的概念去做,我们应该把广论的全部概念,连共中、上士也一起放进去。我们虽然不一定了解「毘钵舍那」说些什么,可是当我们想到推己及人的时候,一样可以跟它结合,原来这个「我」本来是无明下的产物,这个东西本来是个骗局,是缘起之法,既然是缘起之法,当然还有别人。所以我们可以用很浅的理论,跟上士最后那部分产生关连。如果我们内心经常这样去练习,积累的资粮够了,将来要去了解理论就很容易,跑错的机会就大大减少,这都完全在善行班当中可以体会到。
善行实践的内涵:从事相中提升意乐
民国八十八年二月于台北学苑
从事法人事业的同学,都应该了解修行不是单谈理论便足够,理论是一个基本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慢慢去实践,从实践当中体会,切磋琢磨,才能够提升。由于不断有实际参与法人事业的同学提出:「我们以什么心情来从事法人事业?」因此,我在这里特别谈一下:
我们虽然经过长时间研讨,已对广论有完整的认识,可是不大容易把其中的中心思想把握住,即使做了科判,仍然不大容易,所以还要经过净智营把最重要的结构纲领提出来,希望能在生活中产生提示作用。但是这么多事情等着要做,不仅法人工作的同学每天要从早忙到晚,世间人也是一样为了钱忙,下班还有其它的事情,弄到半夜三更。如此内心有无始的习气,而外面又有那么强大的境,心跟境对立的时候,都是逼着自己随顺着无明业习气的方向走,尽管懂得一点理论,乃至于已经有纲领提示我们,实在很难有机会去思惟这个纲领,并作为我们行为的指导,所以要以智能、正知见扭转为善净业很难。
我们人都有一个本性--趋向求快乐,而所以得不到快乐,是由于我们对事情的真相不清楚。清楚的就是佛(智能),不清楚的就是众生(无明),由于智能、无明这两种不同的认知指导我们,而产生正确、不正确的行为,正确的我们称为善净业,不正确的我们称为染污的业或恶业。这两种不同的业感得的一个是苦的果报,一个是乐(净)的果报,而受果报同时马上又种下新的因。所以一切苦乐的根本在「业」。造业的时候,事、意乐、加行、究竟,其中以意乐最重要,其它的范围有限而且固定,只有意乐的内涵是无限的。现在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意乐」,怎么认得它呢?佛法是缘起之法,缘起之法不可能单独存在,一定是对境的,也许境不在眼前,落谢影子(事情过去了,还是想着这件事情),可是意乐的生起一定离不开境来谈。事、意乐两者中,世间的人忘掉意乐而去忙事相,当我们的心面对外面的境时,总是忽视了重要的部分(意乐),而颠倒的去忙外面的部分(事相),这才是我们的错误。现在我们应该是在面对着事相或境界时,从内心上来认知、来提升改善,而不是离开了事相谈意乐,那是很荒唐的。
平常我们说:「事相不重要,意乐才重要」,如果能认知得清楚,这句话没错;可是很多人误以为「事相不重要,不要去管它,意乐才重要」,其实意乐内涵很深广,可是我们自以为是地,把意乐局限为烦恼去谈,认为不要生烦恼就是把握住了意乐。没错,烦恼是意乐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依广论来说,意乐包含三样东西,第一个「等起」,就是我们的动机,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第二个「想」,第三个「烦恼」,所以实际上烦恼只占三分之一,就算做对了,只有三十三分。假定加上次第、本末的话,就还要加上「加权」指数,如此,这三十三分实际上还不到三十、二十,乃至不到十分。对这一点弄不清,是不是问题就出在这上头?实际上,对境的时候烦恼并不是不重要,但是刚开始在「下士」时,我们的重心并不放在烦恼上。现在我们回忆广论,是不是让我们在下士就要断烦恼?不是!到什么时候才断?最起码是中士,而且在中士就断了烦恼的话,只是二乘。广论的重心是在上士,是整个前面的基础都有了,最后再断烦恼。
这样说,难道烦恼不管了吗?不是!广论很明白地说业决定一切,我们初初开始,只要认识了十恶业不去做,行十善业就可以。但是如果要去行十善的话,认识烦恼仍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细的烦恼虽不要去管,粗的烦恼原则上我们应该克制。但是不是去对治就可以了呢?不是!它有方便的,如果从烦恼上面去对治,是一种方法,但是真正产生的效果非常有限。而我们已经用过的用功方法,譬如精进共修提念力,并不是对治烦恼,而是一种取代的方法,当我们全部精神把皈依的念力提起来的时候,粗猛的烦恼会暂时降伏,所以是念跟定相应的心情,绝对不是烦恼的正对治,正对治是「智能」,智能是毘钵舍那,要「观」。
通常不但出家人,还有很多在家人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怕,不敢做事情。没多久前,我听见有位在家居士,在教师营当义工,带老师带得好,可是带的时候,一碰到事情烦恼就来了,以为「一切都是业来决定,一做事烦恼就来,不做事情就没烦恼。」所以退后不敢做了,这样对不对呢?如果「事相没有关系,烦恼才重要,做事情烦恼就来了,所以事情做得好不好没什么关系,乃至于做不做也没关系,我只要不烦恼就可以。」那你在家里睡觉,或者坐在那里,或者拜佛,当然不烦恼,但这样是学广论吗?这个并不是诸位的罪过,第一个,我是非常遗憾,注意不到,以致很多人以讹传讹,弄到后来不愿意为别人付出,因为事情不重要嘛!一碰到事情就烦恼来了,所以讲「业」,以为意乐就是烦恼,实际上这是个误解。
广论上面怎么对治烦恼?如果没有找到烦恼的根本,能不能对治?不能!烦恼的根本是什么?是贪瞋痴,还是贪瞋痴以外的东西--我?不仅是广论,即使我们的辅助教材,例如《死亡.奇迹.预言》中,都告诉我们,造业时如果只是为自己,都是错的,如果为别人,就算不一定做得好,罪也是轻的。只要是为了自利,不管你说什么理由都不好,乃至于证二乘果,世尊也说这是焦芽败种!世尊真正的目的是要救一切人,如果能把自己救出来,当然很好,可是对整个佛法来说是焦芽败种,我们愿意这样吗?它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在认知了根本问题在「我」以后,只管自己解脱!所以广论上面告诉我们真正的烦恼在「我」,由于「我」,跟我相应的就贪,不相应的就瞋,以及不认识这个的「痴」,烦恼是这样来的。但是在我们学的大乘佛法当中,并不允许我们一下就断掉「我」,那怎么办呢?〈三十八摄颂〉中的「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相换求加持。」一开始就用得上,广论本来是要求无上菩提,只是现在我们走的是下面的共道,我们开始应该有这个概念。
以世间来说,你的行为是为公或为私?是不是处处代人着想?所以「意乐」有三样东西,第一个是动机--等起,你做这件事情动机是为了自己还是别人?是为了佛法还是私情?广论上说做坏事(杀盗淫)的时候,有一个动机;现在我们修善,是不是也有动机?动机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真正主要的,要把握得住的是在动机上。学了广论对宗旨理念有个概念以后,眼前真正能够用的,是当我们皈依以后,正皈依的是法,而「业」是起始,业当中最主要的就是意乐,意乐中最主要的是动机,想想我今天要做这件事,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可是我们都是为自己,不需要想,连做梦的时候也为自己,因为我们无始以来,自己的无明永远执着这个「我」。所以假定不刻意努力去想,可不可能真正产生「为人」的心?假定可能的话,那修学佛法就不用对治,烦恼也可以自然消失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了解这个特点以后,一定要认清楚:要「为人」,要正对治「我」,平常必须认真思惟观察,并不是以为我懂得了,能讲得头头是道就是对了,如果不在生活实际事相上磨炼的话,这只是空洞的理论。以我来说,这个理论我早就会讲,可是平常却做不到,除非认真思惟,才有一点力量,这是我自己的经验,你们可以自己去体验。我们平常面对任何一件事,马上想一想,我今天为什么而来做的?佛制定比丘早晨第一件事情摸摸头:「我头剃光了,头剃光表示我不是要世间的装饰,我是为了心灵的提升,所以挡掉世间。世间的根本在『我』,把『我』整个拿掉是二乘,所以要先转过来为别人。」早晨一起来策励的就是这件事情,诸位现在不是有善行记录吗?也是一样,早上起来自问:「我为什么要做善行?」先不必说是为了别人,至少我是要离苦得乐,离苦得乐要「业」决定,业的真正重心在行,行的真正指导原则在知见,如果不以佛告诉我们的道理来做,一定随顺着无明,所以要刻意去对治。佛法告诉我们真正的对治是「无我」,「无我」的道理太深,但我们至少晓得先代别人想,所以儒家讲「仁」--推己及人,我不要的,不要给别人。我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想很容易。能不能推己及人去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真正从整体来想,去除自我中心的本位主义,心胸就扩大了。所以如果真正为别人的时候,烦恼自然会低,各位努力去想,就会知道。为什么真正为别人时,自己的烦恼自然会减轻?在意乐当中,动机跟烦恼有其次第,假定我们着重在烦恼上,已经颠倒了根本,所以即使做对了也是出纰漏的,如果把重心放在动机上面,那是顺的。这个原则很重要,实际上广论本来就讲这个道理。
有了动机还不够,还要「想」,「想」是我用种种方法去做,不管做坏事、做善事都要种种的方法。现在有了纯正的动机,接着便要有正确的方法,要正确的方法,所以得靠师法友,得学广论,把法真正用上,这才是正确的「想」。现在要做件善业,想说怎么样把它做好,所以一定离不开事相,而且单单事相还不够,还要做事情的动机、正确的方法,当有了这些以后,你不一定很认真去对治烦恼,但烦恼自然会大大地减低。想想: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依佛法利益广大的群众,是用佛法告诉我的正确方法去做,这样烦恼会炽盛吗?烦恼不能相对地降低吗?烦恼自然会减轻!
平常我们做所有事情都是一样,譬如:今天我去上班,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赚钱。我有这个本事,加上老板需要,所以我提供这个本事,大家订契约,然后我尽心尽力去做,所以正做事情的时候,不会一天到晚想钱,而是全部精神把事情做好。修学佛法也是这样,它不叫动机,叫「等起」,「等起」有个说明,经论上面讲,譬如牛奶当中加了有毒的东西,牛奶就有毒,吃了毒牛奶就会中毒;吃了好的东西,就是好的,前面有什么因,下面就引发什么果。所以有了动机,正做的时候,有两方面;第一要有正确的方法,第二要照着正确的方法全部精神贯注去做。所以正做的时候,不必再去想别的,偶然想:「我为什么来?可以马虎吗?」倒是真正重要的。实际上,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积聚资粮,所以事情本身没有好坏,动机好,做出来是善业;动机坏,做出来就是恶业。
有的人一做事情,全部精神就起来了,做得很好;有的人做事情一片涣散,提不起劲来,为什么?假定这个人因地当中做事情很认真,他这一世的等流果,碰到事情自然而然会全部精神集中;假定因地当中懈怠懒散养成习惯,这一世做事情就不能集中。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做事时就不会说「这件事情无关紧要」,而会很认真地去做。有正确的方法,接着以全部精神去做,这都是积聚资粮必不可少的原则。如果眼前马马虎虎做,实际上是害自己,养成习惯的话,将来的等流习气就是这样,真正想要集中精力就不行了,做事时这种不扎实的心理就会冒出来。「想」牵涉到广论整本的内涵,这个道理广论都讲过,可惜我们不能善巧把学过的东西在生活当中思惟观察。真正广论修行从「甲三--如何说闻二种相应正法」开始。第一个是「思惟闻法胜利」:假定我们动机是为了使佛法留在世间,是为了离苦得乐,成就无上菩提,那要不要正确的方法?要!要不要听闻?要!这不就是思惟闻法胜利的应用吗?能真正这样去想的话,进一步是「断器三过」的运用。平常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难沟通的原因是什么?第一个,覆器,因为我是我,要接受人家意见是非常难的。现在我们如果肯代人着想,那么接受人家的意见,会不会比较容易一点?各位不妨试试看。第二个,污器,虽没有覆起来,可是里面是杂染的,杂染的根本原因是为自己,如果你肯为别人的话,这个杂染会不会减轻?会!接下来,如果真的很积极去做,你学的东西自然不会忘记,就像世间学到可以赚大钱的本事,会很勤练,努力朝这个方向去做,所以即使我现在记性不好,但我很认真,这就渐渐除掉漏器之弊。
「甲三」告诉我们怎么去听、怎么去讲,讲、听以后要回向,我们把它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就成了善行班很重要的事情。早晨起来,先皈依,想一想我今天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皈依?我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成就无上菩提要造业,造业要把自私改为利人,这是不是跟我们善行班完全相应?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要正确的方法,因为要照正确的方法,紧跟着「亲近善知识」自然而然就出现。如果你细想下去,这个动机是带头的,动机对了以后,需要正确的方法,也就是法的内涵,广论整个内涵都包括在里头。这是从道次第向前面推;然后不妨向后推,中士、上士。我自己在这件事的过程中,体验到非常高兴的、跟理论相应的一件事情:广论说我们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为利他,现在我虽然没有发菩提心,可是我平常想到「这件事情要代别人想」,所以虽然没有马上转过来,事实上是不是已经从自私慢慢开始改变了?如果是这样的改变,岂不是我们渐次应该走的?
发心代人着想以后,做事情的时候,我自己有一种很实在的经验:以前有人来找我谈事情或问问题,除非我有所需求,才会高兴他跟我讲;再不然,他是大老板,有钱、有地位,他来找我,我很乐意;除了这个以外,人家来求我,我心里总是不大乐意,尤其是有人特别啰嗦,不管表面装得怎么好看,内心不能骗自己。自从我学了佛以后,渐渐心里就不太一样,「为什么老是只配自己胃口呢?我不是要为别人吗?他今天有所需要来找我,我能不能帮助他?」坦白说,我根本没办法帮人家,但至少有一点,他倒帮了我忙,因为以前碰到这种情况,心里会烦,现在碰到,我觉得这不就是「持戒」吗?「戒」不在行相上做得好看,「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以前碰到这种境界,火气就来;今天他来,我心平气和,不但瞋心不见,而且很耐心地听,除了持戒,以前那种不耐烦的心情大大降低,「忍辱」已生。还有「布施」,布施并不一定是把东西给他,外面舍物,里面舍心,我这样去做,觉得「为他」的舍心提升,这些是不是在我们积聚资粮当中「精进」所需要的?所以同样这个道理,向前推可以推到「断器三过」,向后则是积聚资粮当中的「发心」,以及发心后的力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慢慢地做,福资粮有了之后,才谈得到定慧的资粮,定、慧本身还是去掉「我」,为别人。现在「我」这个根本虽然没有去掉,但习惯上面慢慢转过来了,当真的能够很认真地听他的时候,心里面很专注。所以仔细去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六样东西具体而微,每样都在做,这些是不是都是广论上面讲的东西?广论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这样用的,它的确是指导我们实践的原则,我们必须认识。
没有人例外,潜在的力量推动我们要求快乐,而快乐、痛苦的根本,在正确的认知--智能,或者是错误的无明,今天广论明白地告诉我们以后,我们怎么把正确的认知取代以前的无明,做为行为指导的原则呢?法人事业的殊胜就在这上头,借着做这件事情,处处让我们提升。
在法人事业中,如果完全不知道理论,但信得过,做我这一部分,它就有功德;但假定我了解了,能从整体去考量那又更好。所以中间就是这两样东西,一个信,一个智。假定不了解,但是有信--我信得过佛,信得过师友,其它的眼前暂时不管,一心一意去做,由于信得过,我在这里努力做、积资粮,福资粮累积了,智能慢慢地就提升。进一步,照我刚才讲的,第一件事情,要把动机扭转过来,早晨先想一想:「我为什么而来?」这一点,说起来很容易,但即使是出家二众,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太强,不下真正的死功夫,不大容易做得到。万一做不到怎么办呢?暂时不管,至少现在我信得过,尽心尽力地希望我在法人事业当中能够利益更多的人,那时候,不要太执着自己的见解,多少放宽一些,就能做得好。
我们往往不能主动代别人想,陷在「我」的立场去做,即使为公家的事情,也是拿我们世俗的概念做,以至于会执持己见。眼前我们在善行班,或在法人事业中,有机会应该常常检点自己,然后去忏悔。虽然忏悔并不能很快拿得掉,可是这样经过长期观察以后,认知的力量会大大提升。当我们认识了以后,跟不认识之间的差别会很大很大,所以我们可以把恶的抑止,把善的提升,这个或者说净罪,或者说集资,都是功德,然后好好去回向,必能步步提升。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