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唯识学研究:唯识三性与台宗止观(本悟法师)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5日
来源:   作者:本悟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唯识学研究:唯识三性与台宗止观(本悟法师)

  唯识三性与台宗止观

  本悟

  内容摘要:《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本文依唯识宗之三性三无性义理结合天台圆妙止观的角度来论三性三无性之圆融妙义。实则禅净之行,经论之解,开则万殊,总则归一。若能了达一殊非异,空有不二,若推而知之,得其意而会通,则众经诸宗所述妙义无非一如。

  主题词:三自性 三无性 止观

  道不自行,待人而弘,历代诸祖结集经藏弘布宣流,乃至东土诸大士远征西取,无非是为了普利群迷。惜去圣时遥,后人根钝,赅三藏瀛海而滞碍不前,至今时则无所措手,徒望经典而无可奈何?古德远见如斯,遂有禅、教、律、密、净之分枝吐芳,各耀其华。然诸法圆融,若能通其一则各宗妙义自明,唯惜初机学人,复起彷徨迷惑,更生门户之执见,斗诤不息,则佛法妙义,权实二智,益加隐晦。实则无论禅净之行,经论之解,开则万殊,总则归一。若能了达一殊非异,空有不二,则推而知之,妙悟众经诸宗所述妙义无非一如,一如无二如,则虽禅、教、律、密、净门径各殊,得其意而会通将无不如是,犹如网得纲,殊条一惯,犹视诸掌,脉络皎然,则收事半功倍之效。若能人人知要而会通,法法归心,则执见斗诤歇,共遵觉路而行,各获藏衣之宝,圆满无上菩提之愿。

  唯识宗,依《楞伽》、《阿毗达摩》、《华严》、《解深密》、《菩萨藏》等六经;及《瑜珈》、《摄大乘》、《成唯识》等十一论而成立。唐代玄奘大师纂译《成唯识论》十卷,此宗乃立。又有其弟子窥基大师立论着疏,弘扬学说,更使此宗在唐朝盛弘。至会昌法难后,论书多被焚毁,数百年间,乏人研习,逐至衰微。近来研究者颇多。

  此宗依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判释迦一代教法为有、空、中道三时。根本理论为三性、三无性、五种姓等学说。为宇宙万有,悉为识所转变;三界唯心,心外无法;吾人仅从现象求之,而不知此乃吾人自心所变之影象,而非实有之景物为基本教义。以窥基大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的《唯识章》中特别提出从宽至狭、从浅至深、从粗至细的五重唯识观为行持法门。

  《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本文依唯识宗之三性三无性义理结合天台圆妙止观的角度来论三性三无性之圆融妙义。

  (一)、唯识宗的三性三无自性

  三性即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为遣执故,依三性立三无性。三无性即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解深密经》云:“善男子,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又云:“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又云:“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唯识三十颂》曰:“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颂文解释三性与识的道理,“由彼彼遍计”者,就是说,能周遍计度妄执我、法者,就第八识及前五识,不能遍计。第七末那识,但计而不遍。惟有第六识为能遍计。次句“遍计种种物”者,是说所遍计的即是依他所起种种色心诸法。所谓“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者,此遍计所执,不过是依于依他所起心、心所体,及见分、相分等,虚妄执为“实我”、“实法”,如于绳上妄执为蛇,而此“实我”、“实法”若离开心、心所体及见分、相分等,皆无自性。如绳外别无实蛇。此四句说明遍计所执性不离识。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者,是说依托众缘,就是说,此心、心所体,及见分、相分,皆依托分别缘所生,故名依他起性。心心所法,皆有缘虑之用,或缘染或缘净,皆名分别,复以此分别为缘,展转复生染净心心所体及见相分。此二句说明依他起性不离识。

  “圆成实于彼,常远离自性”者,就是圆满成就诸法的实性。即于彼依他起性上,常远离前遍计所执,即为圆成实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这四句是说,此圆成实性与彼依他起性性譬如麻之与绳,水之与波,既非是异,亦非不异。也如无常无我等蕴处界有为诸法,与无常无我等性,非异非不异一样。今圆成实与依他起性亦复如是,若说是异,则应真如非彼依他起实性,如水非波所依实性。若说不异,则应圆成实性也是无常。如波生灭,水亦生灭。有此理乎!末句“非不见此彼”者,也即是说,若未达遍计本空,未证见圆成实理,不能见彼依他起性,必须等到无分别智证真如后,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此明圆成实性亦不离识,以即是识实性故也。

  颂文又说:“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此解释三无性即是识性,“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者,这四句是说,佛依此三性,再立彼三无性之名,乃是为遣凡夫外道我执,二乘权教法执的密意,非了义谈,故说一切法无性。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者,这四句是说,初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次依依他起性,立生无性。譬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后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性。就是说,此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假名无性,非谓全无胜义性也。既然三无性,但依三性假立,三性皆不离识,三无性岂离识哉。

  (二)、台宗论三性

  别说三性:何为依他起性?谓外指大地山河,森罗万象;内指根身识想,瞬目扬眉。总之曰:根尘识界,一切诸法,无非因缘是和合则显,别离则冥,无一法不依他而显现,此性本有,乃非真非妄,即妄即真。

  何为偏计执性?谓吾等不知一切诸法本就无性,以无性故,所以缘会则显,缘散则隐,以不知故,妄於诸法上,计自计他,执我执所,此性本无,乃全真成妄,纯妄纯真。

  何为圆成实性?此非离前二性而有,只须识得偏计本空,依他如幻,则一切诸法,法尔圆满,任运成就。一一无非真如性,真实义。此性本具,乃全妄即真,绝妄纯真也。

  更有一义以一心而明三性,就心体平等,名圆成实性。心体为染净所系,依随染净二法,名依他性,不了而妄执所现虚相果报。名偏计执性。

  复更有一义。就依他性中,即分别为三性。一者净分,谓在染之真。即名圆成实性。二者不净分,谓染法习气种子,及虚相果报。即是偏计执性。二性和合无二,即是依他性。

  若会通其义,据实而说,一依他,一切依他,则偏计圆成皆依他而起;一偏计,一切偏计,则依他圆成皆成偏计;一圆成,一切圆成,识得本空如幻,二性即圆成也。

  此义难明,借喻则显:譬如一条绳,用两股麻造成,一人眼昏,妄见为蛇,其心便计此处有蛇,不但手不敢捉,并人亦不敢近其边,其明眼者,但见是绳,不说绳是蛇,亦不说绳是麻也。唯有智者,直见体是麻,用为绳,尚不取绳相,况蛇相也,蛇喻偏计执,见蛇者尚不知是绳,何能知此是麻,是为一偏计一切偏计也。绳喻依他起,见绳者不说是蛇,亦不说是麻,是为一依他一切依他也。麻喻圆成实性,直见体是麻,麻外尚不取绳相,那有蛇相,是为一圆成一切圆成也。

  夫三性无际,举一全收。真妄互融,性相无碍。吾佛一代时教,无边妙义,无量法门,密意即在三性门中,真俗乃至本末究竟,一时收尽,以显唯识正理,更无异辙。以依他是唯识体,从依他妄起分别,即是偏计执,从依他悟真实,即是圆成。由分别故,一分成生死因。由真实故,一分成涅磐因。了分别性空,即生死成涅磐。迷真实性有,即从涅槃成生死。惟是一法,随情显义成三,三非三而一圆理;一非一而三性具;卷舒不失;隐显恒如;非一非三;泯性相于实地;即三即一;耀行布于义天;摄要所归;莫先斯旨。

  (三)、三性止观

  《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因心成体则意为此心是一切法的根本。楞严经谓妙净明心,及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净名谓真性解脱,大集谓染净融通,般若谓摩诃衍,涅槃谓三德秘藏,华严宗谓一真法界,净土宗谓自性唯心,台宗迹门谓诸法实相,本门谓非如非异,唯识宗谓一切种识无垢净识。此心人人本具,个个不无。本来非相非无相,离过绝非,真如平等。然虽不变而随缘,具足染净性用。台宗以此开一心三观观于一境三谛,一一皆成不思议妙境。唯识宗以此开一心为三自性。

  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皆是唯心所现。譬如一切草木,皆依大地而生。是故从本以来,未有一法心外得建立者。故应了知此心具足一切诸法。一一皆以此现前一念之心性为体,今修止观,若不依止此心,则必破坏而不得成。所谓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方证不生灭果。此心体虽本具寂性,然非修止不显。本具用性,然非修观不显。是故修习止行,即能除灭虚妄纷动,令此心体寂静离相。即为自利。修习观行,能令此心用显现繁兴。即为利他。当知观门,即能成立三性缘起为有。止门即能除灭三性,得入三无性,入三无性者。谓除偏计执性,入相无性。除依他性,入生无性。除圆成实性,入胜义无性。今再依譬喻,显三性止观二门。说明三自性修行体状,以示如何证入三无性,复其清净自心。

  《大乘止观》中云: “譬如手巾,本来无兔,真实性法,亦复如是。唯一净心,自性离相也。加以幻力,巾似兔现。依他性法,亦复如是。妄熏真性,现六道相也。愚小无知,谓兔为实。分别性法,亦复如是,意识迷妄,执虚为实。是故经言‘一切法如幻’,此喻三性观门也。”

  此喻三性以明观也:一、以巾喻自性清净心,以巾本无兔,喻心本离相,是为真实性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自性离相,故为真实也。二、以现兔喻,现六道相,以兔依巾而幻现,喻相依妄熏而现,是为依他性法。三、以执兔为实,喻执虚相为实。以愚小无知,喻意识迷妄,是为偏计执法。谓五阴、六尘等,皆依熏所显现,缘起之法,皆是幻有也。如理观察真实本有如巾,依他全假如幻兔,分别全空,如执幻兔为实。此为观门。《大乘止观》云“若知此兔,依巾似有,唯虚无实,无相性智,亦复如是。能知诸法依心似有,唯是虚状,无实相性也。若知虚兔之相,唯是手巾。巾上之兔,有即非有,本来不生,无生性智,亦复如是。能知虚相唯是真心,心所现相,有即非有,自性无生也。若知手巾本来是有,不将无兔以为手巾。无性性智,亦复如是。能知净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无为真实性。此即喻三无性止门也。”

  此喻三无性以明止:一、能知兔依巾有,唯虚无实。喻能了知诸法心现,无实相性。是为相无性智。无实相性者,谓偏计性所执,唯是虚状而无实也。二、能知唯是一巾,实本不生,有即非有。喻能知唯是自性清净心,虚相非有,自性无生。是为生无性智。自性无生者,自性中本无生灭也。三、能知巾是本有,不将无兔以为巾,喻能知净心本有,不执二性之无以为心。是为胜义无性智。须知修观时,了达三自性是一心之缘起,便是三无性智。即以此三智,遣除三自性之病,病除即入三无性而无止矣。此即喻三无性止门也。

  修观为缘起有门,修止为解脱空门。空有二门,偏即成病,必须并重。若不修止,即不能证入三无性。故欲舍离世谛,了脱生死者,当修止门。若不修观,即不能解知三性,故欲建立世谛,广度众生者,当修观门。修观不但知俗谛,且知真即是俗。修止不但知真谛,且知俗即是真。即者,不二之义,真俗相即,便是不住生死,不入涅槃,中道第一义谛。所谓终日不变,而终日随缘。终日随缘,复终日不变。是之谓妙法莲花,依此幻喻以通达三性三无性圆妙止观。

  二、结语

  三性幽深微妙。试观初自凡夫,从偏计执性起修。了达唯虚无实,而入相无性。从此进修,了达虚相唯心,而入生无性。复从此进修,了达净心之体,常无分别,而入胜义无性。由是久久修习,无明尽故,而得体证平等一性之真如。一切凡夫,莫不迷色空为二。殊不知色是因缘生法,刹那刹那,生灭不停。所以当体是空,非色灭而后空也。以其色即是空,所以有即非有,非有而有,同时无碍也。由此色身,推之一切法,莫不皆然。吾人若明得此理,则知不可著有,以有即非有故;不可着非有,以非有而有故。如此不着二边,宛合中道,便是称性起修。既能照性成修,所以全修在性。则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自始至终,以无间三昧,运大白牛车,径入究竟圆满觉果。

  参考文献:

  《楞严经》

  《解深密经》

  《唯识三十颂 》 玄奘大师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蕅益大师

  《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 惟贤法师

  《三自性要义》 谛闲大师

  《大乘法苑义林章》 窥基大师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