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觉法师:六祖坛经般若品
惟觉法师:六祖坛经般若品
(一)970224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韦使君请益」是六祖大师这次开示的缘起。韦使君是当时的韶州刺史韦璩,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刺史就是州级的行政主管,韦使君请益,就是韦刺史向六祖大师请法、受教,希望听了六祖大师的法语、开示,自己能够心开意解。
「师升座,告大众曰」,六祖大师上堂登法座,告诉听法的大众:「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总净心念」,「总」就是都、终究的意思。这念心要静下来,不要打妄想、不要打瞌睡,心里不要有任何是非得失,心当中不起无明烦恼,只有听法的这念心存在,这就是净心。不但要净心,还要念。念就是系念、观照、返照,坐在这里恭心敬听,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这些都能做到,就是「总净心念」。要想获得佛法的利益,必须从「闻、思、修」用功,不但要听闻佛法、思惟法义,还要观照自心,做到一念不生。
「摩诃」是大,「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智慧到彼岸。彼岸,就是了达一切法都是空性。既然是空性,也就没有此岸、彼岸。契悟空性的智慧就是大智慧,这个大,不是大小的大,不是从小当中见大,不是对待的大。这念本具的心性,是绝对的大,是没有边际的大。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这样返照思惟。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菩提」是指本具的觉性,「般若之智」是指观照的智慧、断烦恼的智慧、清净的智慧。什么是智慧?并不是读了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学会很多技能叫作智慧,这些只是知识。菩提般若之智是清净的智慧,是内照自心,了知无一法可得,时时刻刻将这念心安住在正念、安住在觉性上,这念智慧心就是般若之智,这念智慧心就是人人本具的觉性。这念心不但不打妄想,而且还要回光返照。回光返照,就是检讨、反省自己有没有贪、瞋、痴、慢、疑、邪见?不但要检讨、反省,还要照见四大、五蕴皆空,要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诸法毕竟空寂。依据经教上的道理起观行,观照「缘起性空」、「当体即空」、「五蕴皆空」这些道理,能观之智照见诸法性空,这就是般若之智。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菩提智慧每个人本来就有,但是为什么始终还是个众生?「只缘心迷」,因为心迷惑了,因为心始终在攀缘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始终是贪着财、色、名、食、睡,乃至于执有、执空、执断、执常,于是心愈来愈迷惑,烦恼愈来愈多、心里愈来愈感到空虚,因为感觉空虚,就愈增烦恼,始终是在恶性循环。这些都源自于迷失了心眼、迷失了菩提智慧、迷失了清净心、迷失了觉性。因为迷失,所以「不能自悟」,自己没办法契悟本心、契悟觉性、契悟空性。「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必须藉由大善知识的引导,启发自己契悟这念心性。这里所指的不但是善知识,而且还必须是大善知识。善知识告诉我们因缘果报的道理,告诉我们修戒、修定、修慧等「渐修」法门;大善知识则告诉我们明心见性、直了成佛的「顿悟」法门,这更是稀有难得的因缘。所以,必须要大善知识来启发我们的佛性,用般若的大智慧来返照自心,才能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
所谓「见性」,也是一种譬喻,因为有能见、所见,就不是真正的见性,只是一种方便说法。见性,指的是契悟菩提心、涅槃性。菩提心是指这念心了了分明、处处作主,涅槃性是真空,明白这个道理,就称之为见性。「示导见性」,是藉由种种方法启示、指导,使大众返照自心,见到自己的菩提心、涅槃性,最后达到无能、无所,没有能见、所见,只有当下这念心,契悟了当下这念心,就称之为见性。没有契悟,就必须用返照的方法,由事到理,譬如诵念、忏悔、持戒……等,用六波罗蜜破除执着、烦恼。破除了执着,烦恼减轻了,就能契悟本心。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从表面上看来,有愚痴人和聪明人,前者拙笨,后者聪明,可是聪明人和愚痴人的佛性没有差别,觉性也没有差别,只是这念心被「财、色、名、食、睡」五欲迷惑的程度不同而有差别。因为执着五欲、执着外在的物质,而生起贪、瞋、痴等种种烦恼,迷失了清净心、迷失了菩提性,这念心就成了一潭浑水,成了愚痴的人。虽然成了浑水、虽然被五欲迷惑,可是觉性未曾减少一丝一毫。佛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一旦契悟觉性、契悟空性,当下就入了平等不二法门,因为佛性是没有差别的,所以说「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契悟了这念智慧心,具足正知正见,所作所为必然都是功德;这念心迷了,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与正法相违背,就会招感恶报。所以同样是这念心,一个在迷、一个觉悟,两者的果报相去甚远。
虽然佛性没有差别,但是迷与悟有差别,有人先悟,有人后悟,先悟的人当然比后悟的人更早启发智慧。但是不论先开悟或后开悟,只要契悟到这念心,就没有差别。譬如几千年来都是黑洞洞的房子,一旦有灯光照明,不论先照或后照,结果都是一样的光明,不会因为先照或后照而亮度不同。
--------------------------------------------------------------------------------
(二)970302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六祖大师说:我现在为诸位解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大众都能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诸位要「志心谛听」,要专注地听、详细地听。不但要谛听教理,还要去思惟,时时观照自心、如法实践,也就是透过闻慧、思慧、修慧,最后契悟实相,了知无一法可得。
所以,不要在外面求什么,心当中也不需要得到什么,一切都是本具的。虽然是本具,但由于这念心在迷惑、执着当中,就必须用般若智慧返照,破除心中的烦恼、执着。不执着、不住相,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觉性。修行就是修掉烦恼、破除执着,烦恼、执着没有了,道就现前,因为道是本具的。
「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志心」就是不打妄想、不落昏沉,专注地听法,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如果听法的时候,既不志心,也没有谛听,听了也等于没有听一样。几年前,师父在讲开示的时候,有人在讲堂外做其他的事情,旁人告诉他:「师父在里面说法,你赶快去听。」他说:「没关系,我用录音机录下来了,以后我再慢慢听。」这就不是志心谛听。而且,当面说法和录音机放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就算录了音,以后就一定会去听录音带吗?可能那时事务繁忙,没有充裕的时间,就会告诉自己下次再听,下次还有下次,甚至连录音带也无影无踪了,最后还是错过因缘,所以听法要在当下。「志心谛听」,专注聆听的这念心没有第二念,要有信心,还要有道心,要深切感受到「人身难得,正法难闻」。正法确实是千载难逢,所以一分一秒也不能错过,一字一句都要专注地谛听,深怕漏听一字一句,有这种心念就是谛听。听法的这念心就像打禅七一样,要念念分明,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所听到的佛法全部都流入耳根,再经过一番思惟,变成自己意念当中的种子,这个种子继续不断地反熏,就能转识成智。
「摩诃般若」就是返照自心的智慧,这是大智慧,这种智慧能断大烦恼、证大菩提。一般人平时是两眼向外看、两耳往外听,现在想要见性就应回光返照、返照自心,时时刻刻安住这念心。无论是诵经、持咒、念佛、持戒,最重要的还是要返照自心,如此,所证的道理与智慧必然广大。证什么道理?证到诸法空相,证到心性本空。心性不仅如虚空一般没有边际,更超越了虚空,因为虚空也在这念心当中。证到菩提、涅槃,明白诸法实相,智慧就是无穷尽的。真正与实相相应了,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能以大智慧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修行学佛重视的是知见,不是只看外表、看表面,表面上看来很精进、很用功,从早到晚兢兢业业,是属于事相上的精进。如果知见不正,执着福报,计较名利、是非,看到旁人不做事、说闲话,自己就气得不得了,以这种心态修行,再怎么精进也无法受益,因为只知道在「事」上精进,不知道从「理」上精进。知见正确的人,在用功的当下始终是无念、无住,这是大精进,才能契入圣道。理上精进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念心不去不来、不生不灭,这念心安住正念、安住正定,这念心修而无修,修了善法,不执着善法,这就是在理上真正契悟了。所以禅宗讲的是最究竟的法门,如果真正契悟了这念心,就找到了这条菩提大道。知见正确的人,就像是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将菩提路看得清清楚楚,绝对不会迷路。
--------------------------------------------------------------------------------
(三)970309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这是六祖大师提示听法的大众要注意:世间一般修行人只知道口念,不知道用心念,不知道要归于无念。虽然终日口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念个不停,念念却都成了生灭,因为「不识自性般若」。我们要知道,听经、闻法的目的是在藉教悟宗,藉由教理而契悟这念心。摩诃般若波罗蜜也是一种教法,如果只知道口念,不知道要依照经教来返照这念心,不知道契悟自己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成了生灭法。所以念了以后还要归于无念,无念不是打瞌睡,而是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个清楚、明白、如如不动的觉性就是「自性般若」,自性般若没有生灭。不明白这个道理,虽然拼命念,念念之间昏昏沉沉,不知道能念的这念心在哪里?口念般若,心中没有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就好比口说食物有多好吃、多美味,终究不能填饱肚皮,因为说到做不到,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要能心行、要能做到,心才能安、才能定、才能超凡入圣。有很多人认为念愈多,功德就愈大,要知道如果不知道回光返照,不能放下烦恼、执着,就没办法真正得解脱。所以要透过摩诃般若波罗蜜,返照自性般若,直到实相般若现前,才能真正了生死、到彼岸。
「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劫」是计算时间的单位,因为时间很长,没有办法用年月日时来计算,所以用劫来表达。劫有减劫、增劫。人的寿命从八万四千岁起,每隔一百年减少一岁,减到平均寿命十岁就不再减了,这称之为「减劫」。减代表退步,减劫的时候世界很混乱,人心被物质引诱,变得贪得无厌,稍微不如意就发脾气、起瞋心,污染一天比一天严重,因此称为减。减劫时,众生的福报减少、寿命减少、智慧减少,就像生活在苦海当中。增劫,人的平均寿命每隔一百年增加一岁,增加到人寿八万四千岁,就不再增加。这时的世界很清平,人心愈来愈慈悲、愈来愈平静,善法增长,福报也一天一天地增加,整个世界风和日丽,这称之为「增劫」。一增一减是一小劫,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
为什么万劫都不能见性?因为不知道由教归心,因为光是口说而不知道去做。能说善道不是不好,重要的是还要去做,要即说即做、能说也能做。说,是自利、利他;做,也是自利、利他。说法是布施,布施能增长福报,这是自利。众生因为听到佛法而知道修行,能逢凶化吉、契悟本心,这是利他。所以,说和做都可以自利利他。如果只会说而不会做,不但容易起烦恼,而且离佛法愈来愈遥远,所以不但要会说,还要会做。
如果只知道说「空」,心不能契悟空性,空就只是空,与自己毫无关系?知道一切法是空性,还要契悟这念空性,才是见性。光是口说缘起、说性空、说我空、法空、空空,说一切法毕竟空,说来说去都在空上打转,这就成了法执。虽然很努力在修行学佛,但是只会说空、只是执着空,经过一万劫这么长的时间,也没有办法见到自己的本性,徒然浪费时间,始终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以修福德为例,如果没有见性,乃至于知见错误、增长邪见,福报享尽了,还是会堕入恶道,得不到解脱。所以不但要修福报、行善法,还要见性。见性是见到本性,见性就是见道、就是见佛、就是见法,所谓「性海无边」,本心本性有无穷尽的智慧,修行就是要见到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迷就是见性,迷了就不是见性,见性才能成道。
--------------------------------------------------------------------------------
(四)970316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起源于印度。中文译经,有的是译意不译音,有的是译音不译意,「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译音。「摩诃」是「大」,「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到彼岸」,整句的意义是「以大智慧到达彼岸」。
智慧与知识有什么不同?知识是学来的,譬如诸位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在这段期间学到很多知识,或是在工作上学到很多技能,经过十年、二十年,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学理,正如古人所说的「学富五车」,天上、地下、过去、现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些是知识。智慧就不同了,智慧是本具的觉照力,能够依教观心,观照自己有没有妄想、有没有恶念?有妄想就马上停止,有恶念要马上改正,发惭愧心、忏悔心,告诉自己不要再起恶念。这个本具的智慧心、觉照力不但能起观行,又能看到这些念头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进而照见自己这念心性本空、了无实际。再观察,既然这念心性是本空,可是空当中又能起作用,空不妨碍有,空当中具足无量无边的智慧。这念心就像虚空一样广大,大无边际,大无内外,这是真正的大。这念心没有岸,有岸就成了相对,就不是彼岸。因为这念心没有大、小,没有此、彼,没有内、外,十方虚空都在这念心当中。说大,大而无外;说小,小而无内,这是绝对的心境。儒家也契悟到这个道理,儒家说:「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六合是东、西、南、北、上、下,把这念心放开来,是充满天地、遍一切处;这念心收回来,谁也看不见、找不到。契悟这个道理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要想到达彼岸,必须要心口相应,只是口念,而不知道在心上用功,那是很难成就的。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不但口要念,心也要念兹在兹。不但心要念,而且要身体力行,也就是要藉教理观照自己这念心,使身口意三业与空、假、中三观相应。与假观善相应,能成就世间的功德;与真空善相应,能得解脱;与中道实相善相应,可以成佛种智。所以「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讲得头头是道,还必须说到做到,这才是真正的功夫。如果只是能说却行不得,身口意相违背,即使说得天花乱坠却做不到,自己也不会有丝毫的利益。
佛法的道理必须要自己实践、去观照、去用功。如果只是口念,心口不相应,虽然本具般若智慧,也是「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就像早上的露水,太阳一照就消失于无形;就像电光石火一样,一剎那就消失了。因为自己只是口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心不去行,「摩诃般若波罗蜜」也就如幻、如化、如露、如电,自己始终得不到利益。修行要靠自己发心,脚踏实地用功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所以一定要口念心行,身口意三业相应才是真实的,否则就只是空谈。什么是心口相应?口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也靠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上,念念清楚明白,念念不空过,契悟到空性,知空不住空,始终是了了分明,念而无念,无念也不妨碍有念。明白这个道理就是与道相应。
六祖大师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本性是指这念心性,心才是佛、心才是法,契悟了这念心,进而定心、净心,这念心就是佛、就是法。所谓「是心是佛」,心性本自具足,明白这个道理、契悟这个道理,心就是佛,不要另外再去找了。离开这念心性,不但没有佛,什么都没有用了。人活在世界上,就是心意识在活动,所以要使这念心作主,不能迷糊。
《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师父在这里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有没有形相?能不能找得出来?是找不到的。这念心没有形相,虽然没有形相,却能起作用,起了作用之后,又回到不作用的状态。不起作用的时候就是真空,起了作用,就是妙有。能找到妙有吗?找不到,了不可得,这又是真空。所以说「真空不碍妙有,妙有当中又具足真空」。这个心一念不生,不住空、也不住有,这念心性是平等无二,就是佛性、就是正觉、就是正念,正念就是佛,正念就是解脱。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真理,要自己去契悟。
--------------------------------------------------------------------------------
(五)970323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这一段是显「体」,显心性之体,说明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说明心的体性是什么形相。「何名摩诃?」什么是摩诃?这是六祖大师就凡夫所能理解的范围再次解释,怕讲一次听不懂,所以第二次再重申其义。
「摩诃是大」,这里的大不是以小显大,不是相对的大,不是大小的大。大小的大是因小才说大,这里的大是绝对的大,是本具的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虚空是广大无边的,不管是太空船、卫星,乃至于星际当中无数的世界,都是在虚空当中,离不开虚空。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十万八千里,为什么还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因为佛的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所以不管怎么翻,还是出不去。这个空性不是外面的空,而是本心本空。「犹如虚空」是形容词,是指本心像虚空一样广大,没有涯畔、没有边际、没有岸。此岸、彼岸也都是形容词,譬如烦恼是此岸、涅槃是彼岸,心没有烦恼就是到彼岸。
「无有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这念心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大的、小的,因为心没有形相,怎么会有方、圆、大、小?如果有方、圆、大、小,就属于有为法、世间法。世间上因为有方,所以才有圆,如果世间没有「方」这个名相,也就不会有「圆」这个名相,因为这是相对的概念。如果世上没有一个「小」的东西,「大」这个形容词也就不存在,因为方圆大小都是相对境界。但是这念心的心体不是相对境界,所以心没有方圆大小、没有颜色,既不是青色,也不是黄色、红色、白色。这念心是空性,怎么会有青、黄、赤、白?其实青、黄、赤、白也是虚妄不实,也是相对法。这些颜色属于缘起法,缘起性空,还是虚妄不实。
「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这念心没有上、下、长、短,也没有瞋、没有喜,没有是、没有非,没有善、没有恶,没有开始、没有结尾,因为这些都是相对法,有开始就有结束。这念心无始无终、没有边际,因为本心本性真正是不住两边,所以没有善、没有恶,没有是、没有非,是非、善恶都是生灭法。打坐的时候一念不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寂照不动,看看当下有没有善恶?有没有是非?有没有头尾?其实什么都没有。因为这念心什么都没有,所以什么都有。什么都有是心的作用,这念心能生万法,心体具足一切功德,心体不去不来。这个法门是顿超法门,《六祖坛经》处处都指归本性、指归觉性、指归第一义谛,等到自己契悟了觉性,契悟了心体以后,自然而然就知道「用」,也就不会迷惑。
「诸佛剎土,尽同虚空」,剎土是果报土,净土、秽土都是虚妄,都是幻化不实,都不离生、住、异、灭。一般人都希望生净土,认为这里是秽土,所以要求生净土、求生诸佛剎土。诸佛剎土也是尽同虚空,也是虚幻不实。为什么?因为这是果报土。果报土最后还是空,还是会灭掉。阿弥陀佛不管寿命有多长,最后还是要入灭;极乐世界也有灭尽的一天,只有菩提自性才是不灭。「菩提自性」,净土宗称之为「常寂光净土」,教下称之为「法身」,禅宗称之为「本来面目」,密宗称之为「大手印、大圆满」。为什么称之为大手印、大圆满?因为这念心无量无边地广大,里面什么都有,一切圆满,十方虚空都在这念心上。从这个角度来看,禅、净、显、密,完全都是一样,没有差别。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世间人本具妙性,妙性是妙真如性、神妙莫测的这念心性,这念心性是非有、非空,即有、即空,广大不可思议。这念心,你说没有却又是有,你说有却又是了不可得,这是不是很神妙、很奇妙?譬如镜子,「相来则现,相去则无」,镜前来什么相,镜子就现什么相,从镜子上看得清清楚楚,可是相过去了,方才所现的一切又是了不可得。这念心从白天到晚上,在念念分明的当下,每件事情都清清楚楚,但是事后,这念心当体即空,没有一法可得,因为妙性本空。由于妙性本空,心量像虚空一样广大,所以又能生万法、能容纳一切,这是妙有。譬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在虚空当中,森罗万象也存在于虚空当中,虚空从来不怨叹;万象都在虚空当中生生灭灭,虚空也不觉得厌烦,也没有喜怒哀乐,虚空永远还是虚空,因为虚空是空性。
修行要契悟到妙性,契入空性。妙性就是空性,妙性、空性不是求来的,这念心无有一法可得,心当中能舍得干干净净,空性就会现前,觉性就会现前,妙性就会现前。所以打禅七的时候都会告诉大众要通身放下,什么都要放下,菩提心才会现前。因为过去是一层一层地染污上去,现在要回归自性,必须一层一层地剥落下来,也就是要回光返照,体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禅宗祖师说:「有一些些,还有一些些。」这念心不能有一点点执着,心中有所执着,将来就要受果报。自心放得下一切,心当中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自然而然全体现前──十二入、十八界都在这念心当中,这就是自性真空,修行先要契悟这个道理。既然是自性真空,为什么还要修行、还要度众生?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够成熟,没办法一下契悟到空性,反而会恶取空,反而排斥一切法,那是不正确的。所以要透过方便法,修一切善而不执着善,心不住在善法上,慢慢从这当中去契悟当体即空。
「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这念心性本来就是真空,真空不是顽空,空当中不碍万有,这念心能静也能动,能有种种作用,因为真空当中具足妙有,本心本性就是如此。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说空,就执着空;讲有,又执着有;说这念心什么都没有,又想个什么都没有,始终在执着、攀缘,就始终见不到本空,见不到本有。
古德云:「有形皆归坏,不灭为真空」,就是告诉我们真空的道理。但是又怕世人执着真空,所以又说:「但见曹溪水,门前坐春风。」曹溪的法水就是甘露水,曹溪的法门是讲非空、非有。契悟了圣道,这念心时时刻刻充满禅悦法喜,就如同在春风当中一样。所以契悟了自性,才是最大的福报,明白这念心里面什么都有,这才是真正的富贵。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