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9
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9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9
2006年4月4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昨天讲到随烦恼。随烦恼分为小随、中随、大随。
小的烦恼有十种,昨天讲到第四种,今天讲五种:诳。
诳,是一种欺骗的心理
“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
诳作为一种欺骗的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是有它的因缘,因缘是什么呢?就是“为护利誉”,为了得到名和利,为了获得更好的名声、更多的利益,然后把自己装扮成很有道德的行为、样子,这叫“矫现有德”。“诡诈为性”,欺骗别人,没有修行,说有修行;没有神通,说有神通。诡诈这种欺骗心理的产生,它的前提就是贪著利养,前提是贪;或者也有可能是愚痴。在更多的时候,可能是一种贪,对名的贪或对利的贪。为了获得更好的名声,为了获得更多的利养,才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欺骗的心理,从欺骗的心理乃至会出现欺骗的行为。
当然,人能够产生这种欺骗的心理,就是这个人本身就有潜在的欺骗的心理习惯。如果没有这种潜在的欺骗心理习惯,他可能就不会有欺骗的行为。所以,每一种心理的产生,都有潜在的心理因素。因为具备了这种潜在的心理因素之后,再加上贪心,贪名、贪利。因为这种贪名、贪利,为了获得更多的名和利,才能引发这种潜在的欺骗的行为。
这种欺骗性的心理会障碍我们的不欺骗的心理,也就是会障碍真实的、如实的心理,甚至进而会引发“邪命为业”,邪命即不正不的谋生手段。在八正道里,就有关于正命,从正见、正语、正业、正命……正命是一种正确的、健康的谋生之道。反过来说,邪命就是非法的谋生之道,比如《大智度论》里讲到四种邪命:巴结权贵、花言巧语、看相算命、算卦等等,出家人如果从事这些职业,都是属于邪命的范畴。所以,遗教经开篇就是,不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 推步盈虚, 历数算计,皆所不应。”都是不可以有的。当然,如果说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度化众生的方便,可能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如果把它作为一个为了个人的名和利,为了利养,那这就是严重的邪命。如果为了度化众生,那就另当别论。邪命,像这些占相吉凶,从声闻戒的角度,那当然就是非法的。
认识到诳的这种为了自己获得利养而欺骗的心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心理的过患。当我们产生这种心理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强化贪的心理,会增加贪的心理,因为贪的心理会引发邪命的行为,这种邪命的行为当下就是在造不善的业,对我们的修行就是一种障碍。所以,我们要意识到诳的过患和不诳的功德。
怎么样对治诳的心理?一方面要具足因果正见,要了知善恶因果报应。第二,要少欲知足,不要去贪著利养。第三,要严格地持戒,过一种正命的生活。正命可以对治邪命。
诳是在种虚妄之因,佛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帮助我们成就如实的智慧。这是佛法修行的重要的特色。所以,为什么不妄语?妄语就是在种虚妄之因,而佛法的整个修行都是在帮助我们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树立正见的意义就是在成就如实的智慧,通过如实智慧的成就改变我们这种虚妄的生命现象,虚妄分别的生命,成就如实的智慧。而诳的心理恰恰就在于增加我们生命这种虚妄的因。这个道理我们要知道。
接下来讲下一个心所:谄。
“谄者。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
谄,是奉承、巴结的心理。你要奉承别人,或是巴结什么。当然一般来说,奉承、巴结的产生也是有心理背景的,可能是一种贪的表现。因为一个人奉承、巴结别人,可能是有所求;还有的时候,是因为愚痴的表现。所以,奉承和巴结也是一种烦恼的心理。
我们看看定义:
“谓罔他故。”为了欺骗、讨好别人,就表现出一种非常谦恭、非常恭顺的样子。这种谦恭是不是真的谦恭呢?并不是的。是假装很谦恭的样子,并不是真的,是诈现恭顺,是假装很谦恭的样子,假装顺从别人的意思。他的心不是一种正直的心,而是一种弯弯曲曲的心,是为了讨好对方,为了取得对方的好感。
这样的一种心理的产生或者建立在贪的基础上,或者建立在嗔的基础(愚痴?)为什么要取顺对方?为什么对对方表现出很恭敬,主要是因为有贪心在里面,比如说希望对方给自己什么好处,或者对自己有好感,或者给自己什么利益,或者给自己什么地位?这样的谄的心理是建立在贪的心理基础上,或者是建立在愚痴的心理的基础上。
主要还是二个东西,一个是我执,一个是贪。任何一种烦恼的生起,我执都是根本,如果你没有我执,你的烦恼将会没有依托的基础。贪还是为了“我”,如果没有“我”,你为什么而贪呢?然后,是贪。
当然任何一种心理的产生还有一种重要的基础,比如,谄曲心理的产生,也就是巴结、奉承,一个人为什么会巴结、奉承别人?首先他要有这种巴结、奉承的潜在的心理基础。这就是种子,你要没有潜在的心理基础,你就不会做出这种事。这个心理基础很重要。任何一种心理的产生,你都具备这种潜在的心理因素,你有这种习惯,所以,你才会去这样去。所以,我们这个世间上的每一个人,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贪、嗔、痴、嫉妒、愤怒……各种各样的心理,但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在某一方面的心理,有特别的增盛。也就是每个人在生命的延续的过程中,对心理的培养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张扬的某一种心理,有的人是张扬的是另外一种心。所以,有的人有巴结、奉承的心,有的人根本就是力量很弱,甚至是没有的。那也有的人力量很强。每一个人他的心理,也都是他的生命延续过程中“修行”修起来的。这里的修行是加了引号的,也即是他通过长期不断地薰习形成的,再加上我执,再加上贪,所以,他才会形成这种巴结的心理。
这种巴结、奉承的心理会障碍不谄的心理,同时,也“能障不谄教诲为业”,其实一个人奉承别人,不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恭敬。如果形成一种奉承的习惯,反而会障碍对别人的真诚和恭敬,慢慢就会养成一种不真诚,就不会对别人形成真诚的习惯,就会被破坏掉了。所以,说能够障碍“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能够障碍正直、恭敬,反而被障碍,同时,能障碍不谄曲,能够障碍不教诲。因为你表现得谦恭,把自己的缺点遮蔽起来了,人家看不到你的缺点了,就影响别人对你的教化。
我们要认识谄的过患,要不断地思惟谄对我们的生命有哪些过患,同时要思惟不谄对我们的生命具有哪一些功德。当我们作这样的思惟之后,就要来对治这种心理。要养成不谄,养成正直这样的真实的性格。
下面讲:憍。
“矫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
矫,和慢是在一起的。慢是在和别人攀比的过程中,觉得别人不如我。矫,单纯就是自己这一方面,是建立在自己的某一种长处的基础上。比如搞艺术的人或是有某一种特殊能力的人,往往他的矫的心就特别重。因为他染著于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长处产生深深的执著,就会形成自己高高在上的心理。
“于自盛事深生染著”,即对自己的长处,产生矫的心理,自己都是有资本的,都是有一定的长处,如果没有长处就不容易产生矫的心理。所以,我们看这些艺术家等人就比较容易产生矫慢的心理。“醉傲为性”,傲,即傲慢,“能障不憍染依为业。”能够障碍不骄。
骄傲的心理产生还是以我执为前提。其实,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在这个基础上就很容易生起骄傲的心理。这种矫的过患是导致自己有恃无恐,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同时会生长长不善的行为。
关于矫的对治,就是要思惟矫的过患和无矫的功德。一个人要是矫就不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因为骄傲也还是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所以,要对治骄傲的心理,还是要修因缘观。即我们所有的长处,其实都是一种因缘法,没有我,也没有我所。其实我们所有的长处事实上都是代表着我们心念的积累,一种能力也就是一种念头。念头也是因缘法,在因缘法里,没有我,也没有我所。如果经常观察没有我、也没有我所,看每一个众生,看世界的一切,都是因缘法,都是没有我、没有我所的,这样就能平等地看待一切。
接下来讲的是:害。
“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慈悲。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
害,就是损害众生的心理。损害众生的心理也是属于嗔恨心的表现。
损害心理的产生也有几个前提:
第一个还是我执。我们为什么会损害众生?往往就是我们觉得被别人伤害了,这个时候就会生起嗔恨心,也想着去伤害他人。所以,我执这还是一个前提。
第二个是逆缘,就是你看了不顺眼、不喜欢的境界,这是你生起损害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如果你喜欢境界,一般来说你是不会去损害他的。这是嗔恨生起的重要条件。
还有,缺乏悲悯心。
以上都是产生损害的前提。如果一个人没有嗔恨心,别人怎么能伤害你?你也不会生起损害他人的心理。我们要有损害众生的心理?当然前提就是有嗔恨心。同时我们也有具备有损害别人的这种潜在的心理习惯,当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就生起:我要损害他,要报复他——这样的心理习惯。真正使我们要损害他人的行为,是我们这种要损害众生的心理习惯在产生作用。所以,这种损害的心理的潜在势力,是我们生起损害心的根本。当然,有的人这种心理很强,有的人这种心理很弱,每个人不太一样。
这种损害的心理,会产生二种过患。第一种,障碍慈悲心。第二种,会造不善业。
如何对治这种损害的心理呢?那就是要修因缘观,了知一切没有我、没有我所,在认识上先要修这种因缘观。然后,要修忍辱、修慈悲。修忍辱,别人伤害你的时候,要有忍辱的修养,不要以嗔报嗔、以打报打。如果具备了慈悲心,慈是予乐,悲是拔苦。如果只想着给予众生慈悲,就不会去损害众生。所以,如果要对治损害的心理,我们就要有忍辱的修养,我们要具备有慈悲的心,我们就不会有损害众生的心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没有忍辱的修养,没有慈悲的心肠,当面对逆缘的时候,我们就会生起损害的心理,嗔恨心就会发出来,就是前面讲的嗔恨心的几个步骤:愤怒、怨恨,然后很恼热,进一步就会去伤害别人。这是平常人嗔恨心所表现的过程。当我们伤害别人的时候,事实上当下就在伤害我们自己。我们要损害别人的时候,首先我们自己的内心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对害的心理,要对治,每一种不善的心理,我们都要去对治。如果我们不能够意识到它的过患,我们没有能够用智慧去观照它,我们不知道它对我们的生命将会构成多大的过患,如果不通过禅修去对治它,那么,这些心理将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过患。我们生命真正制造痛苦、伤害的,就是这些烦恼的心所、不善的心所。这对我们生命的影响是巨大的。
接下来讲:嫉。
“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
嫉,其实就是嫉妒的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它的产生的前提,就是“殉自名利”,就是一个人把名和利看得太重了。重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不愿意看到别人在事业上、在生活中取得一些辉煌的成就,还是能力强,还是长得漂亮——凡是别人的好处你看了都不喜欢。你觉得:这些好处,只能我有,别人不能有。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嫉妒的心理。
那么,嫉妒的心理的产生,其实还是有几个条件:
第一个是我执。一个没有我执的人,是不会产生嫉妒心的,没有我执,胸怀就会更开放,更包容,也就会有随喜的心理。如果我执太强的人,就不容易有随喜的心理。所以,跟嫉妒相反的心理,就是随喜。《普贤行愿品》中也讲过随喜。随喜可以对治嫉妒,反过来说,一个人要是有嫉妒的心理,他就不会有随喜的心理。你看到到别人的盛事,你很难过,你怎么随喜啊?当我们通过修习去培养随喜的心理,我们希望一切众生好,我们看到众生取得利益和成就,我们都发自由衷地高兴和欢喜,我们要培养这样的心理。当我们培养了这种心理,嫉妒心当然就不会有了。所以,嫉妒的心生起,首先是我执。
其实,是贪心,贪心、贪利。所以,嫉妒也是属于嗔恨心的表现。
还要有嫉妒的习惯,嫉妒的这种潜在的心理因素,否则即使你再有贪心,也不会生起嫉妒。
但是这种潜在心理的形成是以我执、贪心、嗔恨心作为心灵的土壤,如果没有我执、没有贪心、没有嗔恨心,你就不会形成嫉妒心。当你有了嫉妒的心理,你看到别人荣耀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地生起嫉妒心。如果这个嫉妒的力量很强的话,你就会被强烈地主宰着,你的心就会长时间地陷入这种嫉妒的状态里边,你根本就出不来。如果你的嫉妒心很小,它对你的生活的影响就会很小,如果这种嫉妒的心理力量很强的化,那么,对你的生活影响就会时间很长。所以,每一种心理的力量,有强有弱,强和弱都是我们自己形成的。如果我们不断地去培养,不断地嫉妒,这个嫉妒心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我们意识到嫉妒的过患,及早产生对治,我们不断地修随喜功德,那么,嫉妒心将会越来越弱,越来越弱。所以,因缘法的最大特点,是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这种嫉妒的心理的过患,可以障碍不嫉妒,可以障碍随喜的心,同时,也可以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个人如果有随喜的心,他的人缘将会很好,因为他看到别人的好事,他都会由衷地随喜,那他都会和别人相处得很好。反过来说,如果有嫉妒的心,他看到到别人取得成就,就会不高兴,就会说一些风凉话,表现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他肯定有办法和别人处得很好。所以,嫉妒心会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所以,要认识到嫉妒心理的过患。也有的人因为嫉妒犯罪,造不善业。有不少犯罪行为是因为嫉妒而引起的。
怎么样对治嫉妒,一个要随喜,要看淡名利,自然就不容易嫉妒。还要修因缘观,要认识到没有我、没有我所的道理。这些观修都可以帮助我们对治嫉妒。
接下来讲第十种随烦恼:悭。
“言悭者。耽著法财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
悭,就是一种悭贪、吝啬、小气。悭的心理还是属于贪的表现。对你所拥有的东西产生的贪著、吝啬的心理。所以,贪的前提是“耽著法财”,贪著自己的法和财。吝啬的东西很多,表现的形式也很多,但不外乎就是法和财。一般人是吝啬财,认为赚得不容易,不愿意把财拿出来施舍给别人。因为悭贪,所以就不能修布施。悭贪和布施是对立的心理。一个人如果很有施舍的心,这个人悭贪的心就会小,所以,布施会对治悭贪。反过来说,悭贪就会影响到布施,如果一个人悭贪的心很强,他就不会有布施的心理。所以,耽著法财。比如说出家人,觉得自己学习来的佛法很容易,就不想讲给别人听,这就叫对法的吝啬。所以,“耽著法财不能惠舍”,不能够施舍于他。“秘吝为性。”不公开,舍不得,这是悭贪的心理的特征,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公开,不愿意把自己东西舍出去、贡献给别人。
那么,这种悭贪的心理的产生,首先还是我执。为什么舍不得呢?就觉得:这是我的东西,我不可以和别人分享,我得到它很不容易,我一定要把它保存好,我一定要占有它。所以,我执是前提。还有,悭贪,因为吝啬、小气是贪的一种表现方式,那么一个人吝啬、小气,当然是因为他有这种潜在的心理基础,生命中有这种串习,用我们的话来说,是说明你具备这种习性、具备这种习惯,具备有这种潜在的心理。如果你不具备这种吝啬、小气的心理,你就不会起悭的这样的心理活动。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所以面对自己的财务,或者面对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或者面对自己所学到的佛法,所以,才会产生一种“不能惠舍”的心理,不肯惠舍。
关于悭贪的种类,其实蛮多的。比如说,我们讲到对法的悭贪,或者对财物的悭贪,或者对法义的悭贪,或者人家做了好事,我们不肯说一些好话去赞扬别人。这也是一种悭贪、小气。
我们须要认识到悭贪的过患。悭的心理其实还是在增加我们贪著的心理,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悭贪的过患,尤其是悭贪会障碍布施,有了悭贪的心理,你舍把你的法、财物布施给别人,有的人甚至舍不得给家里人,最后自己也舍不得用。有没有这样的?我们看文学作品中就有这样的人物形象,如巴尔扎克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就典型的吝啬鬼。不但现世一分钱带不走,来生可能还要家里当一只狗或一只猫、一只老鼠,继续来守财。佛经里就讲这样的故事。你说佛陀有一次到一户人家里去乞食,那户人家的狗就拼命叫。佛陀就说:你不要再叫了。你就是因为把家里的东西看得太重了,所以这一生才投生为狗。然后这个狗听了,就闷闷不乐的,就走开了。这一户人家的孩子很爱护这条狗,看到狗闷闷不乐,就感觉是不是有什么人来过?后来打听到有佛陀来过。他就到祗园精舍去责问佛陀:为什么把我的狗搞得不开心?佛陀对他说:“那条狗是你前世的爸爸,他临终的时候留给你一笔钱,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你,藏在某个地方。你要是不相信,回去问问它看。”这个小孩子就回去问了,这条狗居然就领着他找到了藏钱的地方。可见这种悭贪的心理。悭贪也会使人堕落,会障碍布施,如果没有布施,未来的生命就没有福报。福报就是从布施来的。你真正要使你的财、法发挥作用,形成你尽未来际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你就要广修布施。而慰问悭贪恰恰就能障碍我们布施的心理。
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悭贪的严重的过患,同时要念修布施的功德。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对治悭贪的办法,发菩提心就是告诫自己: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就可以帮助打开心量,破除我执。因为悭贪是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的我执淡了,它的悭贪的心理自然也就淡了。所以,要根本地解决烦恼,只有从破除我执入手。如果把我执解决掉了,烦恼就像明栋楼房一样,我执就是所有烦恼的重心。如果我执摧毁了,烦恼的高楼大厦也将会随之倒塌。所以,修菩提心就可以破除我执。
接下来讲:无惭、无愧。
前面十种是小随烦恼,接下来讲的这二种是属于中随烦恼。
无惭、无愧,我们前面讲过的相对应的心理是什么?惭、愧,是羞耻的心理,无惭无愧就是无羞耻的心理。惭、愧这二种心理共同的特征就是羞耻心,而无惭、无愧这二种共同的心理就是无羞耻心。不同的地方在于生起的基础、前提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看无惭的定义:
“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挋贤善为性。能障于惭生长恶行为业。”
无惭的心理,就是“不顾自法”,自,自己的身份。不顾忌自己的身份。法,自己受到的教育。
即一个人不顾自己的身份,比如我是一个什么样人,我是人,我有做人的准则,那人的标准是什么?那我就要符合这个标准。我是一个出家人,出家人的要遵循什么样的行为准则?要怎么做?作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相应的做人准则。如果能够遵循这样的做人准则,一旦他的行为超过了作的行为准则;如果他没有准则,那也就没有办法了。我们现在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准则,整个社会没有一个道德的准则,所以这是蛮可怕的!无惭,就是没有准则。比如过去的传统教育是儒家的教育,会给你提供一个做人的准则:一个人应该怎么样子?现在社会教育没有这样做人的教育,就是教你怎么赚钱,根本没有“应该怎么做人”,没有这一套东西。所以,这个很可怕。所以,现在的人干了坏事,也不以为是干了坏事。因为一个人如果有了道德的准则、做人的准则,当他越过了这个就会良心不安。但是,现在人在他的教育里边根本就没有这一套准则,所以,他干了坏事之后,他有没有良心不安?好像很多人没有良心不安。因为他没有参照的准则,但是也有少部分人,他可能有善根的人可能有良心不安。如果有这种传统的文化教育作为基础,当他做了这些犯罪的行为、不善的行为之后,他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内心不安,会产生羞耻的心理。但是当一个人没有这种准则的话,他觉得做人是什么呢?第一生存,第二过好日子。为了生存,为了过好日子,他就不择手段。这个社会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因为生存、过好日子就是代表着你的价值,你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观就在这里。你过好了,你就是很有能耐的。你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大家都会羡慕你的。这个社会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因为现在社会缺乏一种这样做人的教育,所以,现在人的行为没有底线,行为没有准则。所以,即使他干了坏事也没有羞耻的心理。但事实上,作为人道,人有人的准则,每一个人从普通的人到我们出家人都应该有准则,我们都应该遵循这样的准则,按这样的准则去生活。如果一旦我们的行为超过这个准则了,我们就要生起羞耻的心理。如果你的行为已经超过了这些准则,你还没有羞耻的心理,那就时无惭。
这种无惭的心理,其结果就会障碍惭的心理,就会障碍羞耻心。羞耻心和没有羞耻心,这是对立的心理。如果一个人有羞耻心,那么他就没有无惭的心理。这个心理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心理都有二种相反的心理,贪和无贪,嗔和无嗔。所以,没有羞耻心,就会障碍到羞耻心。
同时“生长恶行为业”。一个没有羞耻心,将会无所不为,凡是对他有利益的事情,他都会去做,即使犯罪的行为,也会做得出来。所以,没有羞耻心,这是犯罪行为的根本。佛教里面讲,惭、愧二法,这是道德建立的基础,就像儒家里讲的,有点像天地良心一样,这是道德建立的基础。佛教认为这是道德产生的基础。人和禽兽的不同,人从不善的行为走出来,走向道德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在羞耻心的基础上。因此,无惭会增长恶行。
那么,怎样对治这种无惭的心理。经常要想着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接受的佛法的教育,自己所受的戒,同时经常要想着圣贤的功德,要以他们为榜样,要多看一些高僧传,我们才知道这些古圣先贤是一种什么样的德行?如果经常忆念他们,我们就有一个参照。如果我们以古圣先贤、以高僧大德作为一个参照点,我们对自己的过失就很容易生起惭愧心。相反,社会上不好的人和事,你每天都关注这些东西,以你为参照点,那你怎么做都会觉得:啊,我还不错!所以,参照点非常重要,一个人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参照点,这对我们自己的生命的提升很有好处。
还有无愧:
“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惭,是从自己的身份、教育,愧是指世间的道德。一个人如果接于对世间道德的认同,然后对犯罪行为产生一种拒绝的心理、羞耻的心理,这就是愧。如果我们不把世间的道德放在眼里,我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我们对犯罪行为也就不会有羞耻心,同时,就会“崇重暴恶为性”,推崇暴力、推崇暴恶,觉得那一个人很能干,他有能力。这是没有羞耻心。
“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无愧能够障碍,同时生长恶行,也还是没有羞耻心,会障碍羞耻心,会成为不善的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
无惭、无愧二个法的对治是差不多的。
接下来讲到:不信。
从“不信”开始的剩下八种烦恼,都属于大随烦恼。
“言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不信。堕依为业。”
不信相对什么?信的心所。信的前提是实、德、能,也就是佛教讲的信,是有特定的对象,这个对象是实,真实,真理,诸法的真实的真理,如四谛、因果这些真实之理。德,指三宝的功德、品德,如大慈悲、智慧、解脱、自在等这样的品德。能,相信世间和出世间的因果,因能够感得结果,能力相信我们所作的善行都会感得善的结果。
同样,不信指的也是实、德、能,对三宝的品德和三宝的功德、以及佛法的真理,“不忍乐欲心秽为性”,不认可、不相信、不随顺,对佛法僧不认可、不相信、不随顺,同时你对之也不会生起希求,不需要。这就是不信。“心秽为性”,我们讲的信,是“心净为性”,我们对三宝生起信仰之后,在相信的过程中,三宝的功德能够帮助我们达到净,用三宝的功德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反过来说,不信,也就是没有三宝的功德对我们的心灵就不能产生净化的作用了。所以,不信的特点就是“心秽为性”,不清净是它的特点。
“能障不信。堕依为业。”能够障碍不信,如果不能够对三宝建立信仰,生起信仰,最终将会导向堕落,堕落将会是他的结果。
不信的产生也有几种因缘,当然有几种情况:有可能是邪见,比如我们接受了唯物论之类的教育,对佛法有偏见,因此不相信因果;无知,对佛法根本就不了解;缺乏善知识的引导,你没有碰到好的老师。这些都是导致不信的因缘。
不信的作用会障碍信,障碍你对三宝信心,会退失善法。
怎样才能对治不信?包括我们已经学佛的人,我们也可能对三宝缺乏信心,那么我们如何培养信心,如何对治不信心。对治不信心,无非就是培养不信心。比如我们很多人已经皈依了三宝,我们已经学佛了,但往往有可能是: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一年、二年,佛菩萨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是蛮普遍的现象。那怎么办呢?那就是要培养信心。像我们现在推广的修皈依共修,在修三皈依过程中,不断地忆念三宝的功德,当你不断地忆念三宝功德的过程中,三宝在你心目中的份量自然就越来越重了。就像世间上的人想着偷,想着钱越多越好,赚钱的心理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就会越来越重;想官的人,觉得:哦,当官好啊!他不断地想着,那么想当官的心理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就会越来越重。同样地,我们学佛,我们想着三宝的功德,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份量就会越来越重,然后我们就会依教奉行了。
所以,我们要建立对三宝的信心,就要去认识三宝,不断地忆念对三宝的功德,这样才有可能培养我们对三宝的信心。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