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慧祥法师:《首楞严经》讲解 第十四讲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7日
来源:   作者:慧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慧祥法师:《首楞严经》讲解 第十四讲

 

  主讲:释慧祥法师

  日期:2007年04月01日

  请大家合掌!

  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再发愿:佛弟子(您们的名字)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回向给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称念并回向毕者,请放掌!

  众佛友!

  第九讲,在解说“一时”时,简略说明了“时间观”。

  第十讲:在解说“佛”字时,简略说明“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的道理。

  第十一讲:继续解说“佛”字时,简略说明了“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的道理。

  第十二讲:继续解说“佛”字时,简略说明了“于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三身之中当皈依清净法身佛”的道理。

  第十三讲:继续解说“佛”字时,简略说明了,佛入灭后,当以“戒(避开危险、避开无效、避开后患)”为师。

  众佛友!

  本来我还可以再接著说明“佛”,直到无穷无尽,但恐有人不耐,所以还是继续以下的经文来说明。

  “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

  众佛友!

  “室罗筏城”是城名,非国名。

  地属中印度憍萨罗国。

  一般都是翻译为“舍卫城”或“舍卫国”。

  “只桓精舍”,是佛陀时代所住的精舍名。

  位于中印度憍萨罗国室罗筏城南部。

  一般都是被翻译为“祇树给孤独园”。

  因此,其实“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经文】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释经】

  一、问:如何界定怎样的比丘是“大比丘”呢?

  答:

  有关这个,我有深入研究。我现在将经典资料提供给大家。

  并请大家要从中学习“治学”的精神。

  (一)问:在佛陀时代,有分“大比丘”“小比丘”吗?

  答:有。

  (二)问:出于何经典?内容如何?

  如《增壹阿含经》载:“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向小比丘称姓字。又诸比丘欲立字者。当依三尊。此是我之教诫。”(CBETA, T02, no. 125, p. 752, c20~22)

  众佛友!

  从这经文,就可以知道,在佛经中确实有记载,比丘之间,有分大比丘,小比丘。并且从这经文,就可以发现,出家人以三宝来取法名的由来,也是依此经文而来的。

  (三)问:即然有分大小比丘,其分类的原则是依什么来分的呢?

  答:出家受过具足戒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者,为小比丘。满五年,从第六年开始,名大比丘。

  如《十诵律》载:“尔时王舍城多年少比丘,一岁、二岁、三岁、四岁、五岁,少大比丘。”(CBETA, T23, no. 1435, p. 151, a13~14)

  (四)问:如依《法华义疏》的说明“凡夫、三果名小比丘。罗汉之人名大比丘。”此种说明,有经典根据吗?

  答:1、此于经典没有根据。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大比丘一定是阿罗汉,则经典就不会常常出现说“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悉是罗汉。”

  2.如果大比丘一定阿罗汉,如《十诵律》载“虽复受戒岁多,不知五法,应尽寿依止他住。长老优波离问佛:‘大比丘应从小比丘受依止住不?’佛言:‘应受。’优波离复问:‘大比丘应承事供养小比丘不?’佛言;‘除礼足余尽应作。’”

  这律典的内容的意思是:有的大比丘受戒的岁数虽然很多,但是不知五法(一知犯。二知不犯。三知轻。四知重。五诵波罗提木叉利广说。)所以没有资格受人依止。

  有的小比丘受戒的岁数虽小,但知五法,则可以受大比丘止依。

  当大比丘依止小比丘时,除了礼足可以不要做,其余的承事供养,都还是要做的。

  从这些经律资料,我们就知道,《法华义疏》的说法,非是经律的根据,是依自己个人的看法及分法。我们不应采用。

  又所谓“受人依止”。是指接受别人来依靠并住在一起跟自己来学习。

  也就是“当人家的老师”。

  因此经文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的意思,我们就可以解释为:

  与出家受具足戒满五年以上的比丘们,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住在一起。

  【经文】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释经】都是行为习惯没有漏洞,并且回小向大的阿罗汉。

  【说明】

  一、问:什么是“无漏”?

  答:“无漏”是指“无三种漏”。

  二、问:哪三种漏?

  答:漏,梵语 asrava,巴利语 asava。流注漏泄之意。

  如《长阿含经》载:“复有三法。谓三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CBETA, T01, no. 01, p. 50, a22~23)

  有关三漏,我现在简略说明:

  (一)欲漏:因五欲而引起的行为习惯的漏洞。

  例如:开车时,因为眼见女色生欲而贪看,造成注意力的漏洞,所以没有看到危险,而出车祸。

  例如:开车时,因为耳听手机而生欲而太专心,造成注意力的漏洞,所以没有注意到危险,而出车祸。

  如此,凡是因为“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口尝味,身觉触”这五种贪欲,而引发注意力的漏洞,造成行为习惯的不圆满,所以会产生危险、无效、后患者,都是属于“欲漏”。

  (二)有漏:因为行为习惯的存在而引发的漏洞。

  有,就是“存在”。是指身口意的行为习惯的存在。

  例如:开车时,习惯贴著前车很近的方式来开车。

  这种行为习惯,不属于“欲漏”的范围。而是属于“行为习惯存在而不改造成的漏洞”。所以名为“有漏”,不名为“欲漏”。

  又如:喝水时,没有养成注意水温的习惯,则会因为不小心而喝到热水而被烫到。

  这种漏洞,也是属于“不注意水温”的行为习惯存在,所以才会出现的危险无效后患。所以称之为漏洞,属“有漏”。

  (三)无明漏:因为无知、邪见、忘记而造成的漏洞。

  例如:有人开车时,忘了看油表。而造成半路没有油了。而造成危险、无效、后患。

  这种就是属于“无明漏”。

  例如:有人开车时,根本不知道要如何换轮胎。当遇到爆胎时,就不能快速而有效的更换轮胎。

  这种就是因为“无知”没有学习,造成的“无明漏”。

  又例如:有人认为自己不可能成佛,所以虽学佛法,而不认真。所以就造成自觉、觉他的障碍。

  这就是属于“邪见”造成的漏洞,也是属于“无明漏”。

  众佛友!

  只要我们的行为模式中,会引发危险、无效、后患的,都是属于“漏洞”。我们就要修正行为习惯,令没有漏洞。也说是养成我们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安全有效无后患之下来运作。

  又众佛友!

  想要去除所有的“欲漏、有漏、无明漏”,共有七个方法,名“七断漏”。

  《中阿含经》“有七断漏.烦恼.忧戚法。云何为七。有漏从见断。有漏从护断。有漏从离断。有漏从用断。有漏从忍断。有漏从除断。有漏从思惟断。”(CBETA, T01, no. 26, p. 432, a10~13)

  其中的细节,我在此就不多说,请众佛友!自行去找经典来看。

  三、问:什么是“大阿罗汉”?难道阿罗汉,还有大小之分吗?

  答:阿罗汉的分类有很多种分法,其中的一种分法是:

  (一)回心大阿罗汉。(二)不回心钝阿罗汉。

  这是依《首楞严经》的经文中的说明来分类的。

  因为我们正在讲《首楞严经》所以我只依此经的分类来说明。

  四、问:这二类阿罗汉,是如何来分类的呢?

  答:如《首楞严经》载佛说:“从是有顶色边际中。……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CBETA, T19, no. 945, p. 146, c6~9)

  依我的理解是:

  从色界五不还天最高天,色究竟天,修舍心,并发扬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能力(智慧),当其智慧光明达到圆、通、常时,便能出离六尘境界,成阿罗汉,发心入菩萨乘。这种回二乘心入菩萨乘的阿罗汉,就名为“大阿罗汉”。

  又如《首楞严经》载佛说:“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CBETA, T19, no. 945, p. 146, c16~17)

  依前后经文为依据,我个人理解:

  有众生修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些空定,而这等的修行人,想要穷尽空理,而还不能圆满觉悟空理。

  如果从五不还天的圣道天修行而来的,则能圆满觉悟空理。但是如此一类的修行人,是不会回二乘为菩萨乘,所以称为“不回心钝阿罗汉”。

  简单来说就是:

  发大乘心的阿罗汉,名为“大阿罗汉”。

  不发大乘心的阿罗汉,名为“钝阿罗汉”。

  五、问:为什么同样是阿罗汉,而有如此的差别呢?

  答:那是因为修行的习惯不同所造成的。

  六、问:怎样的修行习惯,造成同样是阿罗汉,而有如此的差别呢?

  答:(一)、一向畏苦:

  如《深密解脱经》“寂灭声闻性人。一切诸佛尽力教化。不能令其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成就第一义以彼自性本来狭劣。一向少于慈悲之心。一向怖畏一切诸苦。以少慈悲一向舍于利益众生。成就第一义。若一向畏苦。一向离诸有为之行。

  彼人远离利益众生。远离能度诸众生业。是故我说彼人不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说名为寂灭声闻。”

  众佛友!

  修行人,如果一向畏苦,就会一向行空。想要空掉苦。则不能发起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之行。

  因此,《深密解脱经》载“成就第一义。发菩提心声闻人者。而我说彼名为菩萨。何以故。以彼菩萨先离烦恼障得慧解脱后离智障得心解脱。彼菩萨如来初化依自身利益而得解脱。是故我说彼是声闻性人菩萨。成就第一义。”

  众佛友!当发菩提心,当发广度一切众生之心。

  众佛友!

  综合以上的经律资料,我们就可以将“皆是无漏大阿罗汉”理解为:

  都是没有欲漏、没有有漏、没有无明漏,并且己经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

  也就是说这一千二百五十位出家受具足戒满五年以上的比丘,都是没有欲漏、没有有漏、没有无明漏,并且己经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

  众佛友!因为时间的关系,所以说明到此。祝大家法喜充满,解脱自在。下课!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