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第三节 四祖智周以及义忠对唯识宗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6日
来源:   作者:杨维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第三节 四祖智周以及义忠对唯识宗的贡献

   第三节 四祖智周以及义忠对唯识宗的贡献

  一般而言,慧沼的弟子智周是公认的唯识宗嫡传祖师,一般以其为四祖。然而,慧沼的另外一位弟子义忠在长安大慈恩寺几十年,对于唯识宗的贡献应该是很大的。因而特将其与智周并列叙述。智周、义忠处于盛唐时期[①]。这一时期的佛教,华严宗仍然兴盛,而密宗更是如日中天,南宗禅在安史之乱后迅速崛起。在这种形势下,唯识宗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一、智周行历

  佛教史称智周为大师,评价很高。后代以之为慈恩宗四祖。但遗憾的是,赞宁竟然在《宋高僧传》未为其立传,且文字中也未曾提及。现在的资料来源是日本求法僧回国之后的一点传闻以及敦煌文献中的一点文字。

  释智周(668—723年),俗姓徐,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人,十九岁受戒,二十三岁入慧沼门下,得慈恩宗嫡传。学成后,行化诸郡。曾在濮阳报城寺、定水寺传播法相宗的教义,以恢弘师承,提携后学,史称“濮阳大师”。后世尊其为中国法相宗第四祖。

  关于智周,西明寺僧人昙旷在《大乘入道次第开决》卷一中说: 大唐开元初,有朴阳大德身号智周,我大唐三藏曾孙弟子,慈恩大师之孙弟子,河南法师之亲弟子,即是青龙大师异方同学,内穷三藏,外达九流,为学者师宗,作词场雄伯,工手著述,妙手赞扬,所撰章钞,凡十数部,即《法花摄释》、《唯识諠秘》、《因明决择》,皆所造也。虽不至长安,而声闻遐被,关辅诸德,咸仰高风。然观其述作,文约义著,究其所志,既慈具悲实,谓间生英贤,传法菩萨者也。

  上文说智周二十三岁跟随慧沼学习,时为691年。而慧沼在窥基于682年圆寂之后,在各地行化二十余年,可见,唐代西明寺昙旷说智周未曾至长安是可信的。如前文叙述,慧沼至迟在神龙元年(705年)进入长安,受征召进入义净译场助译。从691年至神龙元年,也已经有十四、五年,因而智周未跟随其师进京而选择独立传法也在情理之中。

  上文所引是沙门昙旷为自己写作的著作作的序言。昙旷《大乘入道次第开决》是在智周相关著作的基础上作的发挥。此文中的“青龙大师”不详所指,依据文中的表述,此大师与智周是“异方同学”,即同为慧沼大师的弟子。“青龙”应该是指长安著名的寺院青龙寺。武周之后,青龙寺在长安佛寺中的地位骤然升高,寺中大师迭出。而现存史料中,找不出与此文所说对应的慧沼弟子。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青龙大师与慈恩寺义忠一起在长安弘扬玄奘、窥基一系所传法相唯识之学,与濮阳智周大师遥相呼应,共同推动着慈恩宗继续发展并且使其保持一定的繁荣景象。

  二、智周的著述

  关于智周的著述,据《东域传灯目录》、《法相宗章疏》、《注进法相宗章疏》、《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华严宗章疏并因明录》所载有十六种,现存十一种。

  1.《成唯识论演秘》十四卷,是对窥基所著《成唯识论述记》的随文释难,同时也是唐代有名的唯识三疏之一。此书与窥基的《成唯识论枢要》、慧沼的《成唯识论了义灯》,总称唯识三疏,又称为“唯识三大部”,为研究《述记》不可或缺之书。

  2.《大乘入道次第》一卷,又称为《大乘入道次第章》、《大乘入道章》、《入道次第》。此经扼要地说明法相宗修行次第的境行果。慧沼在《劝发菩提心集》中,辑录古代诸经律论中有关“发菩提心”之相关文献而后加以纂述,具体陈述修学大乘佛法之实践与修持等内容。此书影响很大,唐西明寺昙旷的《大乘入道次第开决》以及日本叡尊《大乘入道次第科分》、秀翁科注《大乘入道次第章》都是对此的解释。

  3.《法华玄赞摄释》四卷,是解释窥基著《法华玄赞》中的细绎疏意和问答释难。

  4.《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五卷。据《东域传灯目录》说:“智周师依天台撰之,东征传出之。”专门解释《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的菩萨行地的内容。

  5.《成唯识论掌中枢要记》二卷(现存上卷),又名《成唯识论方志》或《枢要方志》、《枢要方志》,是阐释窥基《成唯识论枢要》之难义的著作。

  6.《成唯识论了义灯记》二卷,现存下卷,是智周对其师慧沼所著《成唯识论了义灯》的释难。

  7.《注成唯识论卷十七》,阐释《成唯识论》卷十七之内容。

  8.《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又名《因明疏前记》、《前记》、《因明纪衡》,是对窥基所著《因明入正理论疏》文义的释难。

  9.《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三卷亦名《后记》,补《前记》之缺。

  10.《因明入正理论疏抄略记》一卷,亦名《略记》,是对窥基《大疏》的简略补充解释,内容综合概括《前记》、《后记》,且文字比较简明扼要。

  11.《大乘法苑义林章决择记》四卷,是对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的决择释难。

  智周遗失的著作还有五种:《般若心经疏》一卷、《二十七贤圣章记》一卷、《瑜伽论疏》四十卷、《因明义断记》一卷、《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记》一卷。

  智周的著述虽多从慧沼禀受而来,但也包含一部分由玄奘传来而未经前人记述的印度学说。例如,《枢要记》中释“相见影质种子”的异解,又如《演秘》卷四释《述记》所引和《瑜伽》五十二说“出世间法由真如所缘缘种子生”一义有关的天竺三释。又如《枢要记》述《能断金刚般若》用杜行顗梵本的经过,都可见智周著述是另有亲闻依据的。

  玄奘传授给窥基的,是以陈那、护法为主的唯识思想。窥基之后有慧沼力排众议,使法相宗盛极一时。智周继承慧沼的思想,努力从事唯识和因明的著述,继续阐扬窥基的学说,并继慧沼《劝发菩提心集》之后,阐论法相宗修行的境行果,成为《大乘入道次第》。此《大乘入道次第》为智周著作中,很受日本法相宗重视的著作。

  三、智周的弟子

  智周中土弟子见于记载的不多,日本方面的有些文献说,如理是智周弟子,但也有文献说其是慧沼弟子。日本和新罗传说智周为中土法相唯识宗三祖或四祖。但在智周之后,再也没有文献指名智周在中土的嗣法弟子是何人了。相反,智周以及慈恩宗诸祖师的著述和学说在日本却绵延不绝。

  智周最重要的贡献是对日本求法僧的培养。日本僧人随智周学习法相教义,将智周及其先师的著述和思想传入新罗和日本。这不仅加强了中国和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而且使奘门诸师的著述典籍得以保存并留传不绝,智周也就成为日本法相宗北寺传的祖师。

  依照日本学者研究,法相宗先后四次传入日本。

  第一次是由道昭传弘元兴寺,这称之为“南寺传”。在齐明天皇朝,道昭大僧都传入法相宗。道昭俗姓船连,河内丹比人,是百济王辰尔的后代,父名惠尺。他在白雉四年(653年)五月,随遣唐使赴唐,受教于玄奘三藏,并且傍学禅宗。在唐七年,归国后住元兴寺,盛张法筵。他周游名地时,在路旁凿井,于渡口设船,做了许多有利于民众的事情。在文武天皇即位的第二年(698年),七十二岁时,圆寂于元兴寺禅院。据他的遗言,举行火葬。这是日本举行火葬的开始。第二次,齐明天皇四年(658年)七月,智通、智达二人又乘新罗船西航赴唐,跟玄奘或者窥基学法相教义,后回到日本弘传所学。

  第一、第二两传,合称为“南寺传”或“元兴寺传”。尽管这两次,初步将唯识学传入日本,但影响不大,因而达不到建立宗派的地步。真正建立宗派的是第三、第四次传播,而这两次都与智周有关。

  第三次是指新罗僧智凰、智鸾、智雄三师从智周处学成后,到日本传播所学。根据日本僧人凝然《三国佛教传通缘起》等文献的记载,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于703年入唐求法,研习法相宗义。然而,《东大寺具书》记载此年,智凤由新罗到了日本。此外,关于这三位僧人在中土的师承,《三国佛教传通缘起》认为是跟随智周学习的。从当时的背景分析,是可信的。因为慧沼大师虽仍健在,但在京城受朝廷征召,忙于协助义净翻译经典。鉴于此,新罗三僧选择跟随智周学习也是可能的。这也许反映了智周在慧沼门下已经具有特殊地位。

  第四是玄昉入唐,跟随智周学习,回日本后于兴福寺弘传唯识之学,这一次被称为“北寺传”或“兴福寺传”。

  玄昉(?—746年),俗姓阿刀氏。他于716年跟随遣唐使到中土,735年回到日本。在中国期间,他跟随濮阳智周学习慈恩宗义,并承蒙唐朝廷赐紫衣。玄昉返日时,携回经论五千余卷。回日本后,住于兴福寺。日本天平九年(737年),蒙天皇敕赐紫袈裟,此为日本赐紫衣之始。又获准出入内道场。此后,荣宠日盛,行为乖张,背离了沙门本旨,渐为时人所恶。天平十三年,遂遭藤原广嗣弹劾。十七年,被流放至筑紫观世音寺(位于现福冈县太宰府市)。翌年示寂于该寺,年寿不详。玄昉有弟子有慈训、善珠(723—797年)等,善珠僧正影响很大。

  总观以上史料,从道昭至玄昉一百年间,日僧之入唐学法相唯识学者先后四次,历事奘公、基师和智周,对日本佛教影响最大的是智周。

  四、义忠

  关于义忠,《宋高僧传》卷四有《唐京兆大慈恩寺义忠传》,但记述略显混乱。特别是关于义忠与窥基、慧沼的关系方面颇多疑问。《义忠传》说:“闻长安基师新造疏章,门生填委,声振天下,乃师资相将,同就基之讲肆。”赞宁说,义忠为慧沼弟子,但却与慧沼一起去投窥基。如前文所考证,慧沼是咸亨三年(673年)投窥基为师的,而慧沼当时才二十四岁。传文说他年始九岁,“宿殖之性,志愿出家,得淄州沼阇梨为师”,然后又与慧沼一起去礼拜窥基为师。赞宁没有记载义忠的生卒年,但从义忠九岁就皈依慧沼并称呼慧沼为“阇梨”来看,双方的年龄应该差距较大。何况,赞宁是在叙述完义忠的学习历程之后再叙述师徒同奔窥基法师的。——可见,这一叙述,在年代上根本无法对接。从赞宁传文的整体考虑,义忠应该是慧沼独立传法时期的弟子,因为慧沼跟随窥基也只是十年有余。

  义忠,姓尹氏,潞府襄垣(今属山西省)人。义忠九岁时,志愿出家,皈依淄州沼阇梨为师。“少秉奇操,慧解不伦。沼授与《大涅槃经》,时十三岁矣,相次诵彻四十卷,众皆惊骇,号空门奇童也。二十登戒,学《四分律》,义理淹通,旁习《十二门论》,二本即当讲演。”——从这一段文字可知,义忠跟随慧沼至少至二十二、三岁,因为依照当时佛教界惯例,受具足戒之后,须学戒一两年。

  赞宁《宋高僧传·义忠传》接续上文说:“沼师知是千里之骏,学恐失时。闻长安基师新造疏章,门生填委,声振天下,乃师资相将,同就基之讲肆。未极五年,又通二经五论,则《法华》、《无垢称》及《百法》、《因明》、俱舍》、《成唯识》、《唯识道》等也。”这一叙述,疑点很多。说他跟随窥基五年,学习了《法华经》、《百法明门论》、《俱舍论》和《成唯识论》等。此后,“由兹开奖,弟子繁多,讲树别茂于枝修,义门旁开于关窍。”从这里所叙述内容推知,从外地到达长安五年之后,义忠就独立传法了。而从赞宁所写传文标为慈恩寺义忠看,他在长安是隶属于唯识宗祖庭的。

  义忠“乃著《成唯识论纂要》、《成唯识论钞》三十卷,《法华经钞》二十卷,《无垢称经钞》二十卷,《百法论疏》最为要当,移解二无我归后,是以掩慈恩之繁,于今盛行勿过忠本。”在长安,“四方美誉千里,归心者不可胜算矣。传持靡怠,仅五十余年,计讲诸教七十许遍。至年七十二,忽起怀土之心,归于昭义。”依据此说,义忠在长安等地弘扬唯识之学五十余年,在七十二岁时,回到故乡。从这一记载中也可推出,义忠跟随其师至长安时已经二十二岁。此再一次确认,义忠绝无可能与慧沼一起跟随窥基学习。

  根据记载,义忠圆寂之后,上生弥勒内院。《宋高僧传·义忠传》记载说:他归于昭义后,“示同初夏,诵戒行道。每一坐时,面向西北,仰视兜率天宫,冥心内院,愿舍寿时,得见天主,永离凡浊,终得转依。一日,晨兴,澡洗讫,整肃容仪,望空礼拜,如有哀告之状。少顷,结加趺坐,嘱付流通教法之意毕,忽异香满室,彩云垂空,忠合掌仰视曰:‘秽弱比丘,何烦大圣躬来引接?’言尽而化,乡人道俗,建塔供养,全身不坏,至今河东乡里高冈存焉。”义忠和尚在当地影响巨大,传闻很多。赞宁这一传记的依据也许得之以当地的传闻。

  根据当地传闻,义忠回到故乡后住锡于建封寺,并且被当地称之为“百法疏主”。现存于建封寺的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重修建峰寺正殿记》说:“县之东南三里许,有寺曰建封,乃唐代百法上人超凡入圣之所。”弘治七年立《谨录百法和尚行状》竟然说,百法和尚圆寂于唐贞观九年(635年)十月十一日。此寺现存的几块有关义忠的碑石及《百法疏主和尚灵塔》等等,大多来源于赞宁《宋高僧传》及当地的传闻,其中的卒年及师承均不可靠。

  --------------------------------------------------------------------------------

  [①] 根据日本僧人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记载,智周之后至唐末末,传至日本的因明著作十余种:开元寺道邑的三卷《因明义范》,道巘《因明义心》一卷,安国寺利涉和北川传量、恒州明量分别写成的《因明论疏》,新罗青丘太贤所集的《古迹记》一卷,天台清乾编的《因明注钞》二卷,章敬寺择邻撰的《因明论疏糅钞》三卷,智颖、慧首、福聚寺如理、安国寺清素的《纂要记》各一卷,金城俊清所集《义断记》一卷,北川茂林、天台崇俊、惟阳法清、总持寺从芳等各撰写的《因明疏记》,云俨的《因明疏钞》八卷。这些唯识师代表了唯识宗在盛唐之后的流传状况。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