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如何见道修道证道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1日
来源:   作者:万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如何见道修道证道

 

  你们还记不记得,上一堂课讲的是什么内容?一件事情过后,必须彻底弄通,才能放下,如果没彻底弄通,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今天晚上主要围绕三个中心问题来讲,一是见道、二是修道、三是证道。它们彼此之间还有很多的细节问题。

  先从见道谈起:何谓见道?这里所说的见道,并不指见性的见,而是理上的见。有很多人不学佛,还比较朴实。一旦学佛,几年后反而养成了夸夸其谈、动不动拿佛的境界,去衡量周围的人。从不拿这把尺子来衡量自己。学佛不是把眼睛看着对方,而是看自己。所谓看破,就是见道。为什么很多学佛的人,看破了但又放不下?怎么才能放下?贪、嗔、痴、慢、疑在见道后,仍然很重。只有通过修道以后,再上一个台阶——证道了,才能把这些习气消除掉。对世间的种种功名利禄才能放下,也即是说,一个人要想真正放下,要在果位上才能做到,即证道以后,才能放下。一个真正见道的人,他的思想绝对是正知正见。但他仅仅是证得初果。证到初果的人,他只是断了见惑。见惑即理论上的一些知见,当他证道以后,才能超越思惑。

  实际上现在好多学佛人连看破(断见惑)的层次也达不到。当一个人未见道之前,对佛法不会生起正知见。每见到一个大师都会随其跑掉。相反,见道后,即便是菩萨来到面前,也会如如不动。因为他有了正知、正见、正定。为什么现在学佛的人很容易动摇?听谁说都有道理,每个大师,张“大师”、王“大师”都能转动他?因为他没有学佛的心得体会,没有自己的佛学思想,不得不被外界所转动。断见惑后,叫“看得破,放得下”。看破是理论,放下是功夫。通常一些研究佛学理论的人,对见道都达到一定层次,但对修道、证道把握不了。断见惑是“闻”、是学问、是知识,断思惑是功夫、是证道。你们可能听说过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一段故事。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而且佛学理论不相上下。苏东坡是悟了道,没有证道,佛印禅师已彻悟证道。两个人的悟道偈如果放在一起,未悟道的人看了,分不清功夫上下,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因为苏东坡只是文字般若很高,实相般若并不行,所以常常输于佛印禅师。有一天苏东坡突然有悟,写了一首悟道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派人送到佛印禅师处。禅师看后在纸上批了四个字:“放屁、放屁!”让来人带回。苏东坡看后,暴跳起来,架着小船去找佛印理论,船未靠岸,看见佛印早已在江边等他,并哈哈大笑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东坡言下大悟,忙说:“惭愧、惭愧!”从此后,苏东坡对佛法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因为佛法是从自性中流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而且分两条路,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苏东坡一向是从理入,从未行入。现在学佛的人,好多都是夸夸其谈,看其言行举止多么浮躁。习气也一点都没除掉,讲起来头头是道。到了关键时刻,早把佛法扔到了一边。佛法主要体现在日常功用上,不在理论上。一个见道的人,虽然不会退失菩提心,但还会被业习牵着走。这个时候,他的贪、嗔、痴和常人一模一样。只是在言论上比较善辩,机锋转语上,很难有人抵得过。但可以从行为上看出他是否证道。就像二祖当时在向达摩老祖求法之前,在中原一带已经很有名气。当他向达摩老祖求法时,达摩还对他说:“我这是旷劫大法,非小根、小器所能得也”。这时的神光在达摩眼里,还是小根小器,不配修达摩的法。实际上神光这时已经是辩才无碍,早已突破见惑,已达修道的层次,只缺证道。

  佛教里边讲贪、嗔、痴三毒,前二毒对一个见道(超越见惑)者,已不存在了,但痴仍然存在。因为根本智慧还未打开,无法进入证道。必须要进入证道,再走出去,才能超越最后一毒。通常学佛者都说开智慧,哪里有几个能开?就连贪、嗔都超越不了,怎么可能超越最后的痴毒呢?

  在修道之前,必须完全见道,才能进入修道。比如在未修道之前,对修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反应,都要明白。如何明白知道呢?那就是要见道。一个真正见道的人,对他以后在修道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如何处理,都是很清楚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不是真正的见道。真正的见道,必须是自己身心的亲见。并不是听别人讲一讲,自己有了些知见、领悟。对一个真正见了道的人来讲,其身心、气质会有明显变化。言语都会与众不同。尤其体现在做事上,对人生的生死无常,都会看得非常透。实际上修道,有一半功夫,都必须在见道中完成。所谓修道、证道,只是体验、验证它(见道)而已。就如你们要到翁源县东华寺,对来的方向、方位,坐哪个车次,早已明白了。来的时候,按方向、路线去走,肯定不会走错。修道、证道,只是在见道的基础上去对号入座。还未迈步已有十分的把握了,一迈步,肯定到位,绝对不会错。就像一个高明的人做事,未做之前,方案早已成竹在胸了。一出手就不会有偏差,每一步所发生的问题都不出他的预料,都和方案一模一样。不是一边做,一边想(制定方案)。古人讲,未闭关前早已明心见性了。眼前一片漆黑,怎么用功?所以古人有:“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之说。实际上断见惑,也就是见道,指的就是明心。严格讲已进入了见性,但未从见性中走出来,就像一个人已进入初禅,只是达到了初禅,并未走出初禅,说明还没有超越初禅。必须要走进去,再走出来,见到二禅、入二禅……。

  前面的见道功夫完成以后,再配合修道。修道过程中,又分两个层次:一是指生理方面的修,二是指心理方面。这两方面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如果你的见道是究竟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见道,不是听别人讲的,花上三年的时间,可以扭转身心无始以来的业习。这个时候才谈得上能把握得了自己。因为前面的见道是真,配合实修,一真一实结合在一起,必然做得了主。当生理方面的修道完成后,在修心态的时候,有一大半功夫是在红尘里完成的。我曾有个划分方式:在山上,心态只能修到5成,还有一半必须要在红尘中完成。因为你没有面对人、事、物、理的时候,会误认为自己的业习已经没有了,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内心世界是一片风平浪静。当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事、物、理时,会发现内心仍在起波澜。在修道的过程中,必须达到起心动念时,能觉知到。如果觉知还未跟上来,说明你修道还未开始。即使已开始,也只能说是在修道中,还未走出来。就如走进了“观音洞”,仅仅是一半的功夫,必须再走出去,才算走完了全部。即便是你从修道里走进去,又走出来,但未必能达到证道里面去。一步比一步更艰难。因为越到最后,越触动实质的问题。

  前面第一步,完全是“理”,从第一步走出来,进入修道,才与“事”合成一体。达到证道,既与事一体,又非一体。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当一个小孩子落入水中,你敢跳下水,把孩子救上来,而且自己一口水也没喝,毫无损伤、轻而易举,三番五次地这样做。(并不是经历一次境界,未被转动,就算成功,反复打捞,百发百中。)对于一个证道的人来讲,他随时能够进去,随时能够出来。如果进不去,无法感受众生的喜怒哀乐;如出不来,无法超越凡人的喜怒哀乐。你们会问,证道的人是在水中还是在岸上?对于一个证道的人是无我的。他如在水中,或在岸上,怎么能无我呢?观音菩萨之所以有千百亿化身,正是因为无我;众生之所以活得累,正是因为有我。比如对于一个把金钱看得很重的人,认为:金钱是我的,我必须主宰它。有一天主宰不了,就会很痛苦。如果无我,岂能有金钱的概念?无我的人又怎么会有痛苦?他没有带着有我的心去做事,又怎么会有业障?

  之所以会有业障,一是搜集别人的业障,二是承担自己做错事的业障,但都是因为有个我存在。一个人很庸俗,就是把我看得太重;有的人活得很洒脱,是因为我执比较轻。通常都说: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实际上一遇事,样样都需要。但要想证道,必须敞开身心,接受周围的一切。如果不敢、也不愿意面对周围的事情,别说证道,连修道也无法进去。就像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改正错误,是因为他敢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如做错了事,不敢承认、面对,就会想办法为自己辩护、开脱、解释。有的不吭声,佛门里讲,这也是一种慢心存在。当一个人理屈词穷的时候,不吭声未必是承认错误。因为佛法是针对内心的,自己对一件事情,看清没看清,放下没放下,自己的内心是非常清楚的。

  现在信佛的人常说自己是“学佛的,”就是因为不知道怎样做才叫学佛的。当真正明白学佛应具备什么样的心态、条件、素质后,会吓出一身冷汗。正因为没有见道,不清楚何为道。所以才口口声声称自己是修道的。为什么古人常讲,越学越谦虚,越修越感到自己渺小。实际上做任何事都是从一个点切入,最后辐射到四面八方,乃至十方。并不是从四面八方切入,最后落到一个点上。所以佛门讲“一通一切通,如同太阳处虚空”照耀整个大地。

  我前两堂课讲觉念,觉念后择道(法),择道后才是修道。这里的见道和觉念是相吻合的。当一个修道人念念能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知道是合道还是离道。有时处在修道里,一不留神,念头又跑掉了,又没有合道。什么情况下才算合道呢?并不是只有念佛的人,一心不乱地念佛才算合道,如果说一心不乱地念佛才算合道,那么一心不乱地切菜也算合道。因为都是一心不乱地做一件事情。一心不乱地念咒、结印、参话头,也是在做一件事情。如此说来,一心不乱地做任何一件事情,就是禅、就是定。和这件事融为一体就是在修道,就是在道中。事实上真正达到一心不乱地切菜,根本不用再转一个念头(念佛),才算合道。书上有一句话说:“当下是道何来转?有转更是头安头。”不需要从一个法门转入另一个法门里面,才叫修道。有一颗散乱的心,念佛散乱,出去做任何事情都是散乱。你有一颗一心不乱的心,出去做任何事情都能一心不乱。

  如果师父给你一个法,你不能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觉察到,你根本没办法修进去。换而言之,如果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也根本用不着什么法。因为你已经破了我执、法执。但还有一个空执未破。什么叫空执呢?就像一个对于钱财看得很淡的人,随时布施,但布施后总喜欢别人把他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这就意味着他,财放下了,功名未放下。即我执没放下。有的人做了一件事之后,总希望人家知道,即使没人知道,自己内心也特别高兴。这意味着他未完全达到空。一个真正空的人,无我、无法、乃至连空也不存在,也即是佛门里讲的:“我空、法空、空也空。”大家经常讲“无我,无法,一切都是空的。”天天讲空,执着空,如不从“空”中走出来,还是“有”。有什么?有个“空”的境界存在。

  一个证道的人,做事情也很努力,也会求圆满。但过后无痕。怎么可能过后无痕呢?按道理讲,如果对一件事要求很严,做完以后内心应该还存有这件事。事实恰恰相反,只有对一件事情有过完全的努力,才能做到完全的放下。力量完全的来,当走的时候也完全走,故能过而无痕。比如学开车,在学的过程中,理论、方法很多。一旦把开车技术掌握以后,什么方法、理论都不存在。当车一停下来,心早走掉了,不可能心还留在车上。只有处在一知半解的时候,内心深处一定会留下痕迹。当我们面临一件事情时,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超越。如果没有一心一意地经营,没有全身心地经历、尝试,就一定会留恋、回味它。所以说,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去体会它,只有完全投入,才能得到全部。如果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就一定不会得到它的全部。就像一个人想要闭关,可闭关后,又想着外边的事情,这就不可能全身心地去投入、去感受,所以他出关后,就还会留恋,想再闭关。在红尘里没有全身心地做事、全身心地尝试,一旦修行,肯定会对红尘中的事情有留恋。所以说悟要真悟,修要实修。今天就讲到这里。自己问一问自己,现在处在见道、修道、证道的哪个层次?只有进入证道,智慧才能打开。即实相般若打开了。在未进入证道前,你已达语言般若和文字般若,实相般若突破后,才和无明彻底分开。

  问:何谓般若?

  师:般若就是无碍。无明就是愚痴。

  * 见道的标准是:在迈步之前,对整条路线已经通达,也就是说对所有历程已完全知道。一旦迈步,一步一个脚印,绝对不会偏差,不会走错。见道,犹如世俗说的 “一个好的方案等于成功了一半”。真正的见道又是证果的一半,只是缺少心灵上的感受而已。好多人修行十几年,会退失菩提心,就是因为没有见道。

  问:怎样才能见道?

  师:靠看经、开示,只是起个辅助作用,真正要靠的是自己对身边的人、事、物、理的观察,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事实上好多修行多年的人,修的都是见道,一旦见道后,修道、证道只要几个月就完成,根本不需要好多年。“修道一念间”,“证道一刹那”。明白自己,是小的见道,真的见道是明白万事万物。声闻缘觉,无师自通,只是通过看到树叶的一青、一黄、落掉、腐烂便可悟道。

  问:师父,我们回去后看什么经,才能快点见道?

  师:我就过,所有的经都是圣人证道的境界。后人拿着他们的书读来读去,那才真正是拾人牙慧。怎么能够见道呢?诸佛菩萨都喊冤枉。

返回目录

-----------------------------------------------------------------------------------------------------------------

更多万行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