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3日
来源:   作者:刚晓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这个“彼入因果分”是讲六波罗蜜多的。咱们还是消文。



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


这是一个过度句。《入所知相分》是讲悟入唯识性的,里边儿也说到了,悟入唯识性不单单是修唯识观,而且还要“善备福智资粮”,具体该怎么备?就是修六波罗蜜多。这就是《彼入因果分》要说的主要内容。


谓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波罗蜜多。


彼入因果分”的内容就是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


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


提了两个问题。说,为什么凭六波罗蜜多就可以悟入唯识性?为什么六波罗蜜多能成为证悟后的果呢?


谓此菩萨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


我们现在就得修六波罗蜜多。“谓此菩萨”,这位发了菩提心的修行者、菩萨,他只要发了菩提心,想得证圣位,一定得修学六波罗蜜多。“不著财位”,要指修学布施波罗蜜多。他对于财位都不贪著,“著”就是贪著,贪著就是贪爱、留连、执著。不著财位就是拿得起、放得下。“财”是财富,“位”是名位、地位。现在他发心学佛了,那就放下一切,专心学佛。我想起来厚黑教主李宗吾,他有一篇《求官真言》,第一就是“空”,空闲的意思。说,求官的人,一定要把一切事儿都放下,不工不商、不农不贾,不读书、不学习,一心一意专门求官。还要有耐心,不能着急,今天无效,明天再来,今年无效,明年再来。现在学佛也是,专心学佛,放下一切,还要发长远心。“不犯尸罗”是指修学持戒波罗蜜多。要守持清净戒法。身心清净,才能修学。“于苦无动”,这是指忍辱波罗蜜多。“苦”是不如意的境界,“动”是动摇。就是说我们遭遇了种种不如意的境界,这时候你要耐得住,不能因为受了点苦道心就动摇了。也就是说意志要坚定。“于修无懈”,这是指精进波罗蜜多。就是说在修行的时候,不能懈怠。“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散动因”就是令心散乱、令心向外攀缘。什么样是散动?就是说散动的情况怎么样儿?比如说你“著财位”,要挣更多的钱,想挣更大的地位。这些就是散动因。在这些散动因没有现行的时候,你能够镇得住,没有散乱的事情,你的心安住于一境上。这样你才能够修习禅定之类,“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生发智慧,才能够悟入唯识性、悟入一真法界。


菩萨依六波罗蜜多入唯识已,证得六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摄波罗蜜多。


修六波罗蜜多,先要有清净意乐,这样的话你的六波罗蜜多才是六波罗蜜多,不然的话,你那实际上谈不上波罗蜜多。“菩萨依六波罗蜜多入唯识已”,菩萨因了修六波罗蜜多而悟入唯识性,悟入唯识性以后呢,“证得六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摄波罗蜜多”,他还是得修六波罗蜜多。这时候的六波罗蜜多与以前的六波罗蜜多有点儿不一样。这是“清净增上意乐所摄”的六波罗蜜多。“清净”的“增上意乐”!“清净”就是没有烦恼来染污,“增上”是特别有力量。在登地之前是烦恼力量比六波罗蜜多有力量,登地后是六波罗蜜多比烦恼有力量。


是故于此设离六种波罗蜜多现起加行,由于圣教得胜解故,及由爱重,随喜,欣乐诸作意故,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是故”,所以,因为有了清净增上意乐而所以,所以什么?所以对于这六波罗蜜多,说,假如说你没有对于六波罗蜜多现起加行,“设离”的“设”是假如、假如,“离”是远离、没有,就是指你在修六波罗蜜多的时候没有“现起加行”。没有现起加行是什么样子?比如说我们在修六波罗蜜多的时候,我们努力提升道心,精进努力,这样我们才能有布施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这样才对。但是这儿是得了无生法忍的菩萨、入了圣位的菩萨,他已经证悟了唯识性,他不用刻意现起六波罗蜜多,为什么我们得刻意而菩萨不用刻意呢?“由于圣教得胜解故”,就是因为他对于六波罗蜜多法门有“胜解”――有特别有力的信解。“及由爱重,随喜,欣乐诸作意故”的“爱重”,就是爱重作意,“爱重”就是因为知道这个法门能够成就很大的功德,所以对这个法门产生敬爱、欢喜、恭敬、尊重等心念。这里指爱重六波罗蜜多。“随喜”,指别人在修六波罗蜜多法门,我也心里欢喜、赞叹。还有一个“欣乐”,就是说这位菩萨看见六波罗蜜多所成就的佛的境界,特别地欢喜,希望自己和一切众生都成就这样的功德、这样的境界。“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因为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作意,所以菩萨不用别人鼓励,自己就“恒常无间”(即长时期、不间断)地“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方便修习”的“方便”就是善巧的意思,就是有智慧的意思,要想善巧没有智慧你怎么善巧?现在就是说,你要有智慧地修习六波罗蜜多,而且得不断地修,“相应”是指与智慧相应,有智慧你就不会出错了。我们现在不是也经常有些好心作了错事儿的情况吗?菩萨因为这样修习六波罗蜜多,所以“速得圆满”。咱们凡夫不是这样,我们得“现起加行”,要勉强自己,这样才能修行,一没鼓励就偷懒。入圣位的菩萨,他们不需要特别勉强,自己就能够修行六波罗蜜多,因为他们是自觉的,所以他的波罗蜜多很快地会圆满。而我们不是。


此中有三颂:已圆满白法;及得利疾忍;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悕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


前边儿说了“清净增上意乐”,下边儿这三个颂子就是来介绍清净增上意乐的相貌、的表现的。“已圆满白法”,“白”就是清净的、善的,这是说他作了很多的功德,圆满地作了很多功德。也就是说所作的确实的功德,这功德是纯的功德。我们现在作的很多事儿,很难说是纯然的功德,可能对这部分人有益,但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可能就是伤害。而这位菩萨的所作纯是利益众生的,不会在利益这位的时候无意中伤害了另一个人,这不会。这是清净增上意乐的第一个表现。“及得利疾忍”,“利疾”是锐利、迅速、不迟钝;“忍”就是无生法忍。也就是说,有了清净增上意乐的话,可以很快就得证无生法忍,就是登地、入圣位。印顺法师说就是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忍,这个“忍”是与智慧相应。这是第二个表现。“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这里的“自乘”就是大乘。注意,我们一般情况下是把大乘小乘对应起来,实际上大乘是把小乘给包容进来的,大乘就是整个佛法。就是说,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对于自己应该学习的大乘教法,努力地修学。“甚深广大教”指大乘佛法宣说的甚深法性道理、一切法无我的道理,是大智慧境界。“甚深”是指般若波罗蜜多,“广大”,是指除般若外的其他五波罗蜜多。第三个表现就是菩萨对甚深广大的大乘佛法,努力地修学。“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这是第四个表现。“等”是平等、普遍,“觉”是觉悟,“等觉”就是普遍地觉悟。就是说,菩萨普遍地觉悟到一切法都是内心的分别而已,一切法都是无义的,他就这样作意思维,最后成就了无分别智。无性释454页中说,“得无分别智者,即是对治。”就是说,用无分别智可以对治一切执著。“悕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这是清净增上意乐的第五种表现。说,菩萨有了清净增上意乐,就会有悕求、胜解。“悕求”,就是欲,善法欲,这里指欲得无上菩提。这悕求是由信心而来的。就象作生意,你看准了一个生意,相信它能发财,所以你去作,现在你相信这样作能得无上菩提,所以你就悕求得证无上菩提。“胜解”,就是特别决定的见解,你对它有绝对的信心。胜解是信心的因,悕求是信心的果。这个胜解是指菩萨对佛法、对第一义谛有有力的信心。对佛法既然已经有信心了,接下来的这个“净”字儿,就是指清净的信心,因为这是已经得证无生法忍了,所以,这清净的信心是与无分别智相应的。“故意乐清净”。“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这是清净增上意乐的第六种表现。“前”指得无生法忍以前,就是登地以前。“此法流”则是指得证无生法忍时的情况。世亲释中说此法流是指在禅定中(世亲释205页原文是“言法流,谓定位中”),就是在禅定中见第一义谛。见第一义谛当然得在禅定里,在散乱心里是不可能的。“流”就是圣道,须陀洹不就是叫入流吗?就是入圣道。所以,“法流”是指三昧里的圣境。既然证圣了,当然就“皆得见诸佛”了。“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这是清净增上意乐的第七个表现。“了知菩提近”是说,得了无生法忍,成就了清净增上意乐,见到了十方诸佛,有这个瑞相了,自己知道距离得证无上菩提不远了。“以无难得故”,成就了清净增上意乐,对于修六波罗蜜多广度众生觉得不难了。按原论文和世亲释,就只有这七种表现,但在无性释中是算出来了八种表现,在453页最后一行,他的八种相是把那个无分别智单独算成一相了。


由此三颂,总显清净增上意乐有七种相:


前面这三个颂子,包括了清净增上意乐的七相。七相就是哪呢?下边儿说了。


谓资粮故,堪忍故,所缘故,作意故,自体故,瑞相故,胜利故。


资粮故”是“已圆满白法”。“堪忍故”是“及得利疾忍”,有了堪忍,你不管遇见什么境界都不冲动。“所缘故”是“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这个是要学习的东西。“作意故”是“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这就是思维观察、就是修学止观。“自体故”是“希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这个“自体”是指清净增上意乐本身的相貌。“瑞相故”是“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这是得清净增上意乐后所现的瑞相。“胜利故”是“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这就是殊胜利益。


如其次第,诸句伽他应知显示。


前面的颂子就是这次第,一一配合起来就行了。


何因缘故波罗蜜多唯有六数?


为什么波罗蜜多是六波罗蜜多而不是四、五或者是七、八?当然了,在其它的典籍中也不一定就是六波罗蜜多,在《大毗婆沙论》上就只有四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我们说的忍波罗蜜多,它给含括在戒波罗蜜多里了。有时候还说是十波罗蜜多。这里只说六波罗蜜多,为什么说六?下边儿有三个理由。


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证诸佛法所依处故,随顺成熟诸有情故。


这就是三个理由。“成立对治所治障故”,“所治障”,所要对治的障碍。布施波罗蜜多就是要对治悭吝的障碍等等,般若波罗蜜多就是要对治愚痴邪见障。六波罗蜜多就能够对治这些障碍了,所以六波罗蜜多就够了。这个是断德。“证诸佛法所依处故”,“证诸佛法”就是要证悟诸法实相,证悟诸佛的境界。说,六波罗蜜多是成就佛法的因缘。你修六波罗蜜多就能成佛了,所以只要六波罗蜜多就可以了。这一个是智德。“随顺成熟诸有情故”,“随顺”就是随顺佛法去教导众生,以使众生得解脱。“成熟”就是自己得解脱、众生得解脱。这是恩德吧。这是说,用六波罗蜜多就够度众生的了。“证诸佛法所依处”是智德。“成立对治所治障”是断德。“随顺成熟诸有情”是恩德,断德、智德、恩德都有了,断德、智德是自利,恩德是利他,三德、二利都有了就是圆满了。这三条理由实在来说,妙老说他非常好,我当时确实没有感觉到好在哪儿,因为我通过这三句话,根本看不出为什么非要六,难道十波罗蜜多不能用这三条理由?我看完全可以。光这三句话当然是看不透的。我们得往下看。


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波罗蜜多。不发趣因,谓著财位及著室家。


这是解释断德“成立对治所治障故”的。“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对治”就是消灭,把障碍给消灭掉。消灭什么障碍呢?“不发趣因”,要知道“不发趣”,就得先知道“发趣”。“趣”就是“向”,要到一个地方去叫“趣”,现在我们要到什么地方去?到涅槃那个地方去。我们这个地方是生死的地方,这个地方太苦了,我们要跳出生死到涅槃那个地方去,这就叫“发趣”。就是发出离心,发心出离生死,趣向涅槃。“不发趣”就是我不发心了脱生死得证涅槃。所以说,“为欲对治不发趣因”就是说,为了消灭我不发心了脱生死的因缘、障碍我发心修学圣道的因缘,“故立施戒波罗蜜多”,所以要成立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也就是说,这两个波罗蜜多是对治“不发趣因”的。“不发趣因,谓著财位及著室家。”这个呢,是举了一些不发趣因的实例。说,为什么我们会有不发趣因呢?因为我们“著财位及著室家”。人的烦恼到底有多少?根本没数儿,这里无著论师说了两种:财位、室家。著财位就是对治财富、位置的执著,重点儿是财富。所以这一个是要用布施波罗蜜多来对治。布施是把自己的东西送给需要的人,这一个我们一定要注意,是送给需要者,可我们现在常常是送给不需要者,咱们看看自己是不是,怕多是锦上添花~~布施一般是财布施,同时还有法布施和无畏施(后边儿再解说)。为什么用布施可以对治著财位呢?位置能凭布施对治?这是因为你只要有财,财是可以换来位置的。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大商人都去弄个人大代表当当、弄个政协委员当当。古今一例。“著室家”则需要用持戒波罗蜜多来对治。这个主要是梵行的问题,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这很要紧。到最后我再把六波罗蜜多专门说一下。现在先不详细说。现在我们用布施波罗蜜多来对治“著财位”,用持戒波罗蜜多来对治“著室家”,这样就把“不发趣因”消灭了,那么就不能不发趣了,就愿意修学圣道了。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忍进波罗蜜多。


我们有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了,我们发心修学圣道了,可是呢,一遇到逆境,我们又退转了,说,这么苦,不想干了,这就是“虽已发趣复退还”,这可不妙,那么该怎么办呢?于是,为了对治这个情况建立了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


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


退还因有什么样的情况呢?这儿举了例子。菩萨发心要度众生了,但正在流浪生死的众生呢,因为已经习惯了在生死,他们觉得生死是正当的,所以就处处“违犯”――违犯就是与菩萨作对,也就是众生打击菩萨。这时候有些菩萨就生起了不耐烦,想,我是为你们好你们还给我捣蛋,我不管你们了。这就是退心了。妙老还说了一种情况,就是说,菩萨开始的时候说法,是用慈悲心说的,说着说着呢,他看众生有不少的罪过,就用嗔心说法了。这也是退心。


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这是另外一个例子。说,菩萨要弘扬佛法,要广度众生,自己还要努力修道,忙得很,这样呢,他太累了。“所生疲怠”,就是菩萨太累了,菩萨自己受不了了,因为疲惫而懈怠了。关于这一个,《四十二章经》中有个比喻,就是琴弦太紧了不行太松了也不行,必须处于适中的情况。为了对治这样的情况,所以建立了精进波罗蜜多。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慧波罗蜜多。


这一个是说为什么要建立禅定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有些菩萨已经发大心了,而且也没有退转,但是呢,在修行的时候出现了偏差,就是迷路了。为了对治这个障碍,所以建立了禅定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失坏”,“失”是干脆方向错了,要往东,结果你走着走着方向转向西了。“坏”则是要往东结果方向有点儿偏,但不是正相反。在无性释456页中说,失坏因是外道(原文说,“如诸外道,是失坏因”)。


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


这是举了一下“失坏因”的情况。“散动及邪恶慧”,所谓“散动”,就是心老爱往外跑、向外攀缘。这样呢,道心就提不起来,令你正念丧失。“邪恶慧”就是邪知邪见。邪知邪见是怎么来的?最主要的就是:没得禅定的时候,静坐后在那儿分别,一分别就有了邪知邪见,这是他自己在那儿执著。还有就是得了禅定,得禅定者的分别心更厉害,他也会分别出邪知邪见,而且这邪见更可怕。所以说,我们修禅定的时候,要以经教为所依,经教可以规范你的知见。你要是什么经教都不读,只在那儿静坐,这是十分的靠不住的。佛说过,在没入圣位的时候,是不能离开文字佛法的。我们看经典,大菩萨们还去听佛说法呢,何况我们。我们一定要一切以圣言量为标准。为了对治散动,建立禅定波罗蜜多,为了对治邪恶慧,建立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


这样呢,一算,发现为了对治不发趣因,建立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为了对治退还因,建立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为了对治失坏因,建立禅定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这不就是六波罗蜜多吗?所以说只要六波罗蜜多就够了。


又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如是证诸佛法所依处故,唯立六数。


根据上边儿说的“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只要六波罗蜜多就可以了。下边儿呢,还有其他的说法。这是因为“证诸佛法所依处”,所以得要六波罗蜜多。我们知道,要“证诸佛法”,般若(波罗蜜多)是最重要的,没有般若(波罗蜜多)不能够得悟圣道,但是,只有般若(波罗蜜多)是不行的。看长行。“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说,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这四个波罗蜜多是让心静下来的,它们是心不散动的条件。“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这是说禅定波罗蜜多的。前四波罗蜜多让心不散动,心不散动自然就容易得禅定了。印顺法师是把“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解释成般若波罗蜜多。他是说,“不散动”就是禅定波罗蜜多,前四波罗蜜多是禅定波罗蜜多的因,而后边儿的般若波罗蜜多是禅定波罗蜜多(不散动)所成就的果。无性释中说是静虑波罗蜜多(原文见456页)。“此不散动为依止故”,说,这个禅定波罗蜜多可以让你的心不散乱。“依止”就是靠山,有了靠山你就安心,这里说禅定是靠山,要是有了禅定这个靠山,你的智慧就有力了,就可以把你的智慧发挥得相当的充分。“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这样,你就可以如实地觉悟“等觉诸法真义”。就是说,你就可以如实觉知,它是什么样你就觉知什么样儿。我们现在可不是的,明明是没有的,我们觉得有,明明是有的,我们却觉得没有,这就是颠倒见。真的如实知觉了,那你“便能证得一切佛法”。要证得“等觉诸法真义”,是凭般若的,但是,要没有禅定波罗蜜多,你是没有般若的,而要成就禅定波罗蜜多,你就得有前边儿四波罗蜜多。这是一个连环套儿。“如是证诸佛法所依处故,唯立六数”,所以,你就得有六波罗蜜多,少一个也不行。前边儿一个理由是从对治障碍的角度来说的,说从对治障碍的角度来说,不用多了,只要六波罗蜜多就够了(这是说十波罗蜜多用不上)。现在又从证悟佛法这个角度来说,说得有六波罗蜜多,少了不得够(这是说四波罗蜜多少了点儿)。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


再看为什么要六波罗蜜多的第三个理由――随顺成熟诸有情。长行中说,“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这一句话是说得有人缘儿。你要想度化众生,你得给众生有良好的关系,让他们看见你就愿意接近你,这才行,如果他们一看见你就吓跑了,那还得了~~关系怎样建立?由施波罗蜜多而建立!这一个是很微妙的。在菩萨自己的角度来说,是布施波罗蜜多,财施、法施、无畏施,但在众生看来,他未必知道,可能有人会说你是在贿赂众生,这都有可能。宗萨仁波切说:我们现在能看到不少师父与弟子相互贿赂的情况,弟子尽可能作师父喜欢的事儿,师父会对这个弟子说,“我教给你一个经法,这个经法是从来没有给别人的”,其实这个经法根本就不重要,但这样可以使弟子高兴。这些我们都不要管,菩萨你只要自己内心里知道自己这是布施就可以了。你只要布施了,就“于诸有情能正摄受”,“摄受”就是接引、度化。可以把众生接引到佛法里来,就叫摄受。有人把这个还解释成折伏,说,对于心性柔和的众生,就接引摄受,对于暴恶的众生,就要折伏他。说,这是菩萨度众生的两个态度。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么解释太牵强,凭布施折伏众生是不现实的,但我又考虑了考虑,觉得可能他们是指凭法布施折伏众生的烦恼。这也有点儿象。


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


说,菩萨一定修持戒波罗蜜多,有了持戒波罗蜜多,才能“于诸有情能不毁害”,就是说,菩萨不作伤害众生的事儿而去救护他们。


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


这一个是反过来了。菩萨持戒了,不伤害众生,可众生反过来伤害你,这怎么办?要有忍辱波罗蜜多。有了忍辱波罗蜜多,菩萨虽然遭到众生的伤害,菩萨也容忍了,并不会去给众生记仇。只有这样,才能度化得了众生。


由精进波罗蜜多故,能助经营彼所应作。


众生伤害菩萨,菩萨宽容众生,一次、两次、三次……众生被感动了,于是也发心修学佛法,可是呢,众生有些力不从心,这是候菩萨有精进波罗蜜多,“能助经营彼所应作”,就是说,菩萨来帮助众生修行,这样众生感受到了菩萨的恩德,更容易接受菩萨的教化了。


即由如是摄利因缘,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


前边儿说过,说这四个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那就把这四个波罗蜜多总结一下。“即由如是摄利因缘”,根据刚才说的这四个波罗蜜多摄受众生、饶益众生的情况,可以利益众生、可以接引众生到佛法里来,“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就是说,众生刚强,难调难伏,让他学佛很难很难,现在菩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四波罗蜜多都用上,终于把众生感化了,他们愿意学佛了。对于解脱这件事儿,他们愿意作了。


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于开悟时彼得成熟。


说,众生在菩萨的教导下,信心大增,修学佛法了,“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从这儿开始,定不下心的众生,“令其得定”,在菩萨的教导之下,心也定下来了。众生之所以心定不下来,就是因为欲望,心老向外攀缘。“心已定者令得解脱”,有的众生心能定下来,那么在菩萨的教导之下,更上层楼,学习般若,渐渐就解脱了。“于开悟时彼得成熟”,开始熏习般若,从闻思修开始,心里的智慧慢慢增长,达到了需要的程度,就开悟了,开悟就是登地。


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数,应如是知。


总之,这样随顺众生,慢慢教化,就可以使众生趋向正道,终得解脱。这样呢,我们发现,只要六个波罗蜜多,就可以了。


此六种相云何可见?


前边儿说了为什么是六波罗蜜多,现在要说六波罗蜜多的相了。这一句话是说,我怎么知道这是菩萨六波罗蜜多呢?它万一不是菩萨六波罗蜜多,而是声闻乘六波罗蜜多怎么办?那我不就抓瞎了~~它要是声闻六波罗蜜多,我修了半天,成罗汉了,这我不是走弯路了吗?所以,你得给我保证,这是菩萨六波罗蜜多。


由六种最胜故:


无著论师说,放心吧,六波罗蜜多绝对是菩萨乘,为什么呢?因为它有六种殊胜,所以这肯定是菩萨乘。哪六种殊胜呢?


一、由所依最胜,谓菩提心为所依故。


第一是“所依最胜”,你要想修学六波罗蜜多,你的所依是什么?就是说,你得符合什么样的基本条件?菩提心!也就是说,没有菩提心是不行的。菩萨之所以要修学六波罗蜜多,就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这不是二乘、凡夫所有的。菩提心其实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我们现在在作什么仪式的时候都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只是念了念,菩提心可不是你念念就行的,这不是的。以菩提心为基础而修六波罗蜜多的,所以这肯定是大乘。《维摩经义疏》中说菩提心有名字菩提心、相似菩提心、分证真实菩提心等,实际上名字菩提心、相似菩提心根本就不是菩提心,所谓名字菩提心其实只是说是菩提心而已,名不符实。相似菩提心当然也只是似而已,根本就不是真的。我们把名字菩提心、相似菩提心都叫菩提心,只是为了鼓励学人而已。


二、由事最胜,谓具足现行故。


你发菩提心了,发心了接下来就是行动,你不可能说发心了而没有行动,要是没有行动则你的发心就可能只是胡说而已。这就有了“事最胜”。事最胜就是“具足现行”,比如说你修布施波罗蜜多,他可以把一切都布施众生,什么都可以布施。在经论中有说把自己的妻子儿女都能布施,现在不准这么解释,这样解释会给佛教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在以前是男权社会,妻子是被当成私有财产的,所以那么说,现在不要这么说。自己只能布施自己的一切。只要自己能布施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这就叫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等都是一样的,六波罗蜜多都具足,就叫“具足现行”。“具足现行”这样的事儿是最殊胜的。


三、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


处最胜”就是指他所作的一切所作处是最殊胜的,为什么说所作处殊胜呢?就是因为他的所作处是“一切有情”,有情众生是福田,菩萨是利益有情的,而且是平等地利益有情的。菩萨对众生作了什么呢?“利益安乐事”,“安乐”是说,菩萨现在这样作,众生现在就感到安乐。“利益”是说,菩萨现在作这事儿,可以让众生将来得到好处。总之,菩萨行六波罗蜜多,众生现在就能得到安乐,还能影响到将来,将来还能得到好处。我们现在作事儿就不是了,只为了眼前的一点儿甜头儿,什么都不顾了,象哪个皇帝说的,“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法国皇帝路易十五)一般人不会象这样坏,但只顾眼前这现象还是很普遍的。当然,这也是因为智慧的缘故,我看不了多远。菩萨则是要顾及到长久情况的。你无衣无食,我给你衣食,但菩萨会在给你衣食的当下再点化你一下,使你的智慧得一点儿提升。这一个就是处最胜。


四、由方便善巧最胜,谓无分别智所摄受故。


方便”是指所为来说的,“善巧”是指智慧来说的。你做一件事,有智慧给没有智慧就不一样,差别很大。现在菩萨则是凭“无分别智”来作这件事儿的。“无分别智”的“分别”,比如说我布施,我觉得有布施者,有所施的财、法,还有一个受施者,三方面具足。我们就是这样,但菩萨不是,菩萨是三轮体空,施者不可得,受者不可得,所施之物不可得。这样作事儿就叫“无分别智”,这是最方便善巧的。这是圣者的境界。长行中说是“无分别智所摄受”,这个“摄受”就是加持,因为无分别智的加持,你才能把事儿作得方便善巧。


五、由回向最胜,谓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


第五个是殊胜回向。为什么回向也殊胜呢?“谓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就是说,因为菩萨行六波罗蜜多的回向是回向无上菩提。有些人发愿就是生天,所以他只回向生天。什么叫回向?佛教大辞典上说,“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简单地话说,就是把自己的功德分出去。比如说我挣钱(功德),我把我挣的钱分给我的父母、家人化,这就是回向给了父母、家人,我要是再分给我的亲戚朋友们化点儿,那就是回向给了亲戚朋友,你要是分给所有众生,就是回向给所有众生了。现在菩萨就是把功德都回向给了所有的众生,回向无上菩提,这就是回向最胜。


六、由清净最胜,谓烦恼所知二障无障所集起故。


第六是“清净最胜”,就是说,菩萨以菩提心为基础来修行,用无分别智来做事,可以断烦恼障、所知障,断了以后就没有这二障了,没有二障就是长行中的“无障”,这时候菩萨的心里完全是六波罗蜜多积聚起来的,这可不是凡夫、二乘人能比的,这叫清净最胜。这就是六种殊胜,因为有这六种殊胜,所以这样修行肯定成佛。


若施是波罗蜜多耶;设波罗蜜多是施耶?有施非波罗蜜多,应作四句。


六波罗蜜多还有四句分别,什么叫四句分别呢?就是有四种情况。哪四种情况呢?无著论师这里拿布施波罗蜜多作例子来说。“若施是波罗蜜多耶?”如果这个人行布施了,这个人就是修波罗蜜多了吗?“设波罗蜜多是施耶?”波罗蜜多就是布施吗?这是个问题,解答说,“有施非波罗蜜多,应作四句”,说,实际上有的布施并不是波罗蜜多,这有四种情况。具体是哪四种情况呢?论文中没有说,我来给说。就是一、是布施但并不是波罗蜜多。这是指离六种殊胜的布施,本来该那样儿,结果你没有,这就不圆满,亏大发了。比如说有的人作慈善事业,但他是为了买个名儿以作进身之阶,政府就可能给他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之类的当当。这肯定不是波罗蜜多。二、是波罗蜜多但不是布施,比如说持戒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这很明显。三、是布施也是波罗蜜多。这就是依六种殊胜而修布施。四、不是布施也不是波罗蜜多。这就很广了。你不依六种殊胜而修持戒、忍辱等就是。这就是四句分别。


如于其施,如是于余波罗蜜多,亦作四句,如应当知。


布施有这四句分别,其他五波罗蜜多也有这样的四句分别。


何因缘故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此次第说?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


六波罗蜜多为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么一个顺序?难道不能是般若、持戒、禅定、布施、精进、忍辱?六波罗蜜多的次序能不能换换?打乱行不行?“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就是说,这六波罗蜜多,后一个是依前一个而生,般若波罗蜜多得依禅定波罗蜜多而生,要是没有禅定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是一定生不起来的。禅定波罗蜜多要想生起来,必须得有精进波罗蜜多,要有精进波罗蜜多,你必须得有忍辱波罗蜜多,要有忍辱波罗蜜多,你就得持戒波罗蜜多,要持戒波罗蜜多,你就得有布施波罗蜜多。这是按前生后的次序而说,注意,我说的“生”是引发的意思。无著论师说“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在印顺法师、妙老法师等,都又引了一下《大庄严经论》中的“后后波罗蜜多能清净前前波罗蜜多”。《大庄严经论》中的这句话给《摄大乘论》中无著论师的这句话意思是一致的。就是说,我要是能有持戒波罗蜜多,则我的布施波罗蜜多一定是清净的,我要是有忍辱波罗蜜多,则我的持戒波罗蜜多一定清净等,六波罗蜜多中,相对来说,布施波罗蜜多是最简单的。依次上进,最后到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次序就是这样的了。


复次,此诸波罗蜜多训释名言,云何可见?


这是对波罗蜜多的名字进行训释,训释就是解释。下边儿呢,对总名、别名都进行解释。总名就是波罗蜜多,别名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先看对总名的训释。


于诸世间、声闻、独觉施等善根最为殊胜,能到彼岸,是故通称波罗蜜多。


先解释什么是波罗蜜多。说,实际上世间的生死凡夫,二乘的声闻、缘觉,也都是能够有布施、持戒、忍辱等,但是他们的所作都没有菩萨的殊胜、究竟,“能到彼岸”,可以从生死这儿到大菩提处。这是最殊胜的。世间凡夫因为没有菩提心,行布施、持戒、忍辱等等只能得人天善果而已。阿罗汉和辟支佛这些圣人他们行布施、持戒、忍辱等,比较殊胜,可以涅槃,但不能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愿。只有菩萨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我们把菩萨所行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叫作“波罗蜜多”。阿罗汉、辟支佛的都不能称为波罗蜜多。“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最殊胜的意思。


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


这是别名,先说布施。“能破裂悭吝”,“悭吝”就是小气,只要是自己的东西,统统舍不得给别人,那怕是自己根本就用不着的。就是不肯帮助别人,这个自然是烦恼法了。“悭吝”为什么是烦恼?因为是贫穷之因。说,用布施可以破除悭吝这个烦恼,你要是能布施,那就可以破除悭吝,没了悭吝,你来世就不会得“贫穷”的果报了。布施还有没有其他的好处?有,“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先说“引得广大财位”。说,你只要布施了,就不但能破除悭吝、贫穷,将来你还能得到广大的财富,有钱了当然地位就高了,现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多少是大款,穷人是不能当的。江泽民三个代表的第一条就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看,上去就是代表富人!后边儿的“福德资粮”是说,你在佛法里受熏,这个习气可以引导你向于圣道。要是没有佛法的熏习,你可以作不少好事儿,这样你也可以得很大福德,因为有福德,所以你被福德给迷住了,因此你就颠倒放逸,这就不能向于圣道。你要是有佛法的熏习,同样是做功德,功德就会令你有智慧而不迷惑、不颠倒,这样你可以渐渐趋向圣道。所以,我们把这个叫布施。


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


这是说持戒的。长行中说,“息灭恶戒、恶趣”。“恶戒”就是外道戒,最有名的是持牛戒之类的。说,以前有个人修行出了神通,他看见一头牛死后生到天上了,他就思维:牛也没有修行,他凭什么死后生天呢?琢磨来琢磨去,他发现原来是牛只吃草,于是他以后就只吃草,以期将来也生天。这就是恶戒。还有就是职业杀人者,比如枪决死刑犯人的行刑者,在佛法中这也是恶戒,因为你必须杀生,你不杀就犯国法。要把这些恶戒都息灭。“恶趣”是指你受持恶戒而得的果。你持恶戒,就到三恶道去受生。你要是持佛戒,灭了恶戒,也就灭了恶趣。“及能取得善趣”,你能够受佛法的戒律,就一定是在人天善趣受生,进而还能成就佛道。下边儿的“等持”应该是“及能取得等持”,“等持”就是定、三昧。说,你要是能持戒,不做非法的事儿,你就心安,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静坐、摄心不乱,就很容易成就了。你要是干杀、盗、淫、妄等事儿,就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你心就不安,烦恼的事就找你,你就修不成禅定。“息灭恶戒、恶趣”是灭恶,“能取得善趣、等持”是生善。善法能够灭恶,同时还能得到可爱的果报。施波罗蜜多是这样,戒波罗蜜多也这样。


又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这是忍辱波罗蜜多。说,忍辱可以“灭尽忿怒”,就是没有忿怒的烦恼,令心平静。忍辱可以没有“怨仇”,就是没有怨家。你一忿怒,你就制造了一个敌人,你们就相互找麻烦。你要是灭尽自己的“忿怒”,也就灭除了“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自己没有忿怒,就自己安隐、自在,没有敌人(敌人是相互的,双方彼此是敌人),就可以使别人安隐、自在。这忍辱其实是说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平静地处理,不要在忿怒起来的时候去处理。平心静气地处理问题,犯错误的可能性就小。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


这精进波罗蜜多,“能远离所有懈怠”,我们经常是该作的事儿提不起劲儿,不想去作,放逸的事情倒作得不少,懈怠和放逸一般都在一起。你要是有精进,就把懈怠、放逸给对治了。反正就一个空间,精进不去占领,懈怠、放逸就去占领了,我们现在希望精进占领。我们有精进,除了远离懈怠外,还不会作“恶不善法”,“恶”与“不善”,一般来说是一回事儿,但在佛教中其实不善的范围比恶要大,这在因明中有的:不能出现第三种情况,只有善、不善,或者恶、非恶,绝不能有第三条路可走。这“恶不善法”包括已经生起的和没有生起的,没有生起也好,已经生起也罢,都要凭精进对治。“及能出生无量善法”,说,因为精进,消灭了种种的烦恼,没有了烦恼法,就只剩善法了,有善法就有种种功德。“无量善法”就包括已经生起的和即将生起的,或者说是世间善、出世间善。“令其增长”就是已生起的善令增长,未生起的善令生起,未生起的恶不令起,已生起的恶令消灭,这就是四正勤。这就是精进。


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


静虑波罗蜜多,“能消除所有散动”,就是说能对治内心的散乱,“及能引得内心安住”,内心的散乱被对治了,心慢慢就静下来了,因为静而生起轻安,渐渐禅定就生起来了。


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


这是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是最重要的,别的波罗蜜多其实都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基础。有了般若波罗蜜多,就可以“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见趣”,就是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象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等都是。为什么叫“见趣”呢?这个“趣”,就是六道轮回,因为你有身见、边见等,所以你就在六道里轮回,故名“见趣”。“见”还有执著的意思,他认为自己的所见是最正确、最殊胜的,这叫“见”。“诸邪恶慧”就是种种邪恶的智慧。“慧”是观察决断,可是他观察的是什么?是怎样利用高科技犯罪,这些就是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咱们给理解成“真实知法”、“真实品别知法”。“真实知法”是指能能见到诸法实相,这是根本智。“真实品别知法”则是后得智。“品别”就是各类,“品”就是类,各类皆不相同叫“别”,你通达一切法的差别相,这是凭后得智的。你成就了根本智、后得智,就不会犯错误,就是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得大安乐、大解脱,所以叫做慧。


云何应知修习如是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该怎样修呢?我们也得知道。


应知此修略有五种:


六波罗蜜多有五种修法。


一、现起加行修,


就是你主动去修六波罗蜜多,并拿出了实际行动。比如我行布施,就得具备施者、受者、所施之物或法,表现出来了布施。比如我行般若波罗蜜多,那就是要闻思修,在佛法的经律论上闻思修,我主动地闻思修。所谓“现起加行”,“现起”就是表现出来。对于禅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忍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施波罗蜜多都是这样,自己主动地做这件事。


二、胜解修,


就是学习经律论,对于六波罗蜜多有深刻的信解,进而引起强烈的意愿,愿意修六波罗蜜多。这个胜解修,重要的是修了就得到欢喜,愿意修。要是你修了,但觉得不情愿,那不是胜解修。象现在小师父们上殿,上也上了,但上得很难受,觉得是在受罪。


三、作意修,


就是四十一页最后边儿的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作意。刚才的胜解修也就是四十一页这儿的“由于圣教得胜解”。


四、方便善巧修,


要想“方便善巧”得凭无分别智,由无分别智来修六波罗蜜多,也就是离相修六波罗蜜多。没有无分别智方便善巧,我们就有执著相,说,这是我在修布施、我在修持戒等,有这样的分别,就自己给自己设障碍。


五、成所作事修


这是成佛以后是行六波罗蜜多。


此中四修如前已说。


六波罗蜜多总共有五种修,其中的前四修前边儿都说过。就是四十一页,从倒数第四行到倒数第一行。


成所作事修者,谓诸如来任运佛事无有休息,于其圆满波罗蜜多,复更修习六到彼岸。


第五种“成所作事修”前边儿没有说,这里就多说几句。说这个“成所作事修”是“诸如来”――十方诸佛,“任运佛事”,“任运”就是不刻意,他在修六波罗蜜多的时候不是刻意地去作的,是自然去作的,没有分别心地去作,“佛事”这里就是指六波罗蜜多,因为是说诸佛作六波罗蜜多,所以叫“佛事”,或者说是这样作,可以令众生成佛,所以叫“佛事”。“无有休息”,说,佛在作六波罗蜜多的时候,一直不停地作,我们是不行的,因为我们会累、会疲劳,得了禅定的人就不同了,成佛自然更圆满了,他休息、不休息是一样的。“于其圆满波罗蜜多,复更修习六到彼岸”,诸佛修六波罗蜜多已经圆满了,但是因为哀愍众生,所以还是再修习六波罗蜜多,他这样作其实是在给众生作榜样,说,“我已经成佛了还在修,你们没有成佛的人有什么理由不精进呢?”


又作意修者,谓修六种意乐所摄爱重、随喜、欣乐作意:


这是着意把五种修中的作意修多解释一下。前边儿说过,作意修就是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作意,这儿又说有六种意乐来摄这三种作意。也就是说,“爱重、随喜、欣乐”三种作意属于六种意乐。“爱重作意”里边有这六种意乐,“随喜作意”里有这六种意乐,“欣乐作意”里也有这六种意乐。


一、广大意乐,二、长时意乐,三、欢喜意乐,四、荷恩意乐,五、大志意乐,六、纯善意乐。


六种意乐是什么?就是广大意乐、长时意乐、欢喜意乐、荷恩意乐、大志意乐、纯善意乐。下边儿解释。


若诸菩萨,乃至若干无数大劫现证无上正等菩提,经尔所时,一一剎那,假使顿舍一切身命,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满七宝奉施如来,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布施意乐犹无厌足;


先说“广大意乐”,用布施波罗蜜多为例来说。先看“爱重作意”的“广大意乐”。说,要是菩萨发了无上菩提心,以无上菩提心为基础修学六波罗蜜多,一直修学了“若干无数大劫”,这时间就很长很长,修了这么久方才“现证无上正等菩提”,就是说,修到这么久才证得道果。在一般的说法中,是三大阿僧祇劫,从初发心到登地得一劫,到登八地又一劫,到成佛又一劫。“经尔所时”,就是经过了“若干无数大劫”,“一一剎那,假使顿舍一切身命”,就是说,在这无数大劫里,菩萨每一刹那都可以顿舍一切身命去利益众生。这里的“身命”就是身家性命,表示最看重的东西,意思就是说连最看重的东西都能为了利益众生而舍弃。舍弃身家性命是内施。“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满七宝奉施如来”,“殑伽河沙”就是恒河沙,表示数量很多。说,菩萨用这么多的世界里的七宝来供奉如来,这里的“如来”指三世一切诸佛,包括已成的佛、未成的佛,也就是说,布施给需要者。“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安坐妙菩提座”就是指最后得无上菩提的金刚道,《八识规矩颂》中说,“金刚道后异熟空”,就是说,到了金刚道,你刹那就可以成佛了。“如是菩萨布施意乐犹无厌足”,说,菩萨这么长时间布施这么多财、法,内布施、外布施都作,他这么作了,可是,他的内心仍然没有满足,没有厌足。这就是布施爱重的“广大意乐”。


经尔所时,一一剎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于四威仪常乏一切资生众具,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心恒现行,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是名菩萨广大意乐。


布施爱重的广大意乐这样,其他五度呢?也是这样。“经尔所时”,这还是接着上边儿说的,经过“若干无数大劫”,“一一剎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在若干无数大劫之中,每一刹那,各处都是炽烈的猛火,菩萨在这么痛苦的环境之中,“于四威仪常乏一切资生众具”,“四威仪”就是行住坐卧。就是说,菩萨在这个令人痛苦的环境中修行,很难很难,想度众生,也很难很难。想行、行不了,就是想走走不了,想住没地儿住,想坐坐不了,想卧也没门,很难很难。“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心恒现行”,菩萨不怕困难,照样修行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六波罗蜜多,修学六波罗蜜多的心还是时常现起。也就是说,在这么苦恼的境界里面照样修学六波罗蜜多。“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一直到得成道果。“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菩萨一直对于六波罗蜜多心不满足,还要修习,“是名菩萨广大意乐”,这就是广大意乐。


又诸菩萨,即于此中无厌意乐,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无间息,是名菩萨长时意乐。


这是说“长时意乐”的。说,“又诸菩萨,即于此中”,菩萨修六波罗蜜多,经过“若干无数大劫”,其中每一刹那都修习,没有疲厌,一直到“安坐妙菩提座”,就是一直到证成道果,“常无间息”,这么长的时间里不间断、不休息,这就是修六波罗蜜多的“长时意乐”。


又诸菩萨以其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由此所作深生欢喜,蒙益有情所不能及,是名菩萨欢喜意乐。


菩萨修六波罗蜜多来利益一切众生,“由此所作深生欢喜”,这样作他才欢喜,能利益众生他很高兴,“蒙益有情所不能及”,蒙受菩萨利益的众生心里也欢喜、高兴,不过蒙受利益的众生的高兴不及菩萨心里的欢喜,也就是说,施者比受者高兴。印顺法师说,比如妈妈给儿子买了一个玩具,儿子很高兴,妈妈看儿子高兴,自己更高兴。这就是“欢喜意乐”。


又诸菩萨以其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见彼于己有大恩德,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是名菩萨荷恩意乐。


这些菩萨他以六波罗蜜多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见彼于己有大恩德,不见自身于彼有恩”,就是说菩萨只看见众生对他有恩,说,众生成就了他的修行,成就了他的福、智二德,众生是我的福田,他不会觉得是自己对众生有恩。我们救了一个人,会觉得是自己救别人,而菩萨会觉得是别人成就自己的修行,这就是菩萨与我们的不同。“是名菩萨荷恩意乐”,这是荷恩意乐。就是菩萨感激众生。


又诸菩萨即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深心回施一切有情,令得可爱胜果异熟,是名菩萨大志意乐。


这些菩萨用修行六波罗蜜多所集聚的善根,成就的功德,“深心回施一切有情”,“深心”就是恳切的心、信心,用这样恳切的心来回向一切众生,因为众生对我有恩,所以我要回向一切众生。“令得可爱胜果异熟”,就是说,让众生都得到好的果报,殊胜的果报。这是大志意乐。


又诸菩萨复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纯善意乐。


第六个是纯善意乐,纯善就是不夹杂污染法。菩萨用修行六波罗蜜多所集聚的善根,所成就的功德,回向一切有情,望一切有情与自己一样成就无上菩提。刚才是大志意乐是回向一切有情,希望他们得好的果报,现在这纯善意乐是说,希望一切有情不求世间果报,也不求二乘涅槃,而是与众生同证菩提,同成佛道。这叫纯善意乐。


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爱重作意。


前面说作意有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作意,三种作意与六种意乐相摄,“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刚才介绍的是六种意乐与爱重作意相摄。


又诸菩萨于余菩萨六种意乐修习相应无量善根,深心随喜,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随喜作意。


又诸菩萨于余菩萨六种意乐修习相应无量善根,深心随喜”,就是说,其他的菩萨修行六波罗蜜多了,这些菩萨他们就深深地随顺欢喜赞叹。我们凡夫会有嫉妒心,会障碍别人修行,这是因为烦恼没断,而菩萨不但不会嫉妒,而且会真诚地发欢喜心。“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随喜作意”,看见别人布施我生欢喜心,这是随喜布施作意,看见别人持戒我生欢喜心,这是随喜持戒作意等等。我以这种心也可以修刚才说的六种意乐,所以,随喜作意也可以与六种意乐相摄。


又诸菩萨深心欣乐一切有情六种意乐所摄六种到彼岸修,亦愿自身与此六种到彼岸修恒不相离,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欣乐作意。


又诸菩萨深心欣乐一切有情六种意乐所摄六种到彼岸修”,“欣乐”就是深深的欢乐、深深的作意,特别的欢乐、高兴。说,菩萨不但欢喜自己修六波罗蜜多,而且欢喜别人修六波罗蜜多,看见别人修六波罗蜜多,就特别的欢喜,特别欢喜有情能具足六种意乐修六波罗蜜多。“亦愿自身与此六种到彼岸修恒不相离”,也特别希望自己与这六波罗蜜多永不相离,永远用六种意乐修六波罗蜜多,“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一直到成就了无上菩提,中间一会儿也不离开六波罗蜜多。这就是说,欣乐作意也可以与六种作意相摄。


若有闻此菩萨六种意乐所摄作意修己,但当能起一念信心,尚当发生无量福聚,诸恶业障亦当消灭,何况菩萨!


若有闻此菩萨六种意乐所摄作意修已”,假如有一个人听到了这位菩萨用六种意乐修六波罗蜜多,他也生起了一念信心,说我也想这样用六种意乐来修六波罗蜜多,菩萨能作,我也能作,这个人只起了这样一个念头,“尚当发生无量福聚”,就因为这个人起了这样一个念头,就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无量福聚”就是很大发福德、好处,“诸恶业障亦当消灭”,因为这样一个念头,这个人以前所造的很多罪业都消灭了。注意,别时意趣!“何况菩萨”,这个人起这样一个念头,就有这样的好处,何况你真实修行了,那该有多大的功德~~


此诸波罗蜜多差别云何可见?


说,六波罗蜜多是不是有不同呢?


应知一一各有三品。


说,六波罗蜜多是有不同的,每个波罗蜜多都有三种不同。


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


布施有法施、财施、无畏施三种情况。“法施”,就是用清净心给人宣说正法,纠正人们思想上的错误,令他生起正知正见,以解脱生死。注意要以清净心宣说。“财施”,就是布施财物。法施是救人心灵,财施是救人身体上的困苦、生活上的困苦,他要是身心安顿了,就可以学佛了。有财施没法施,这不解决根本问题,但有法施没财施也不行,他连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解决不了,根本就谈不上学佛。“无畏施”,就是解除众生的恐惧,令他的心灵得到安隐。不让众生有害怕的。


戒三品者,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戒也有三种。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的“律仪”,就是没有过失的意思。我们的身、语所表现出来的都不要有过失。远离一切过失,就是“律仪戒”,就是诸恶莫作。再看“摄善法戒”,“摄”就是积聚,积聚善法。其实摄律仪戒就是止恶,而摄善法戒就是行善、就是众善奉行。“饶益有情戒”,就是要作利益众生的事儿。我有一个讲演――《三戒印》就是这个。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实就是止恶、行善、利他,只要符合这个的,都是戒。


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


忍也有三种。“耐怨害忍”,是指有众生伤害你、误会你,你要忍耐。菩萨度众生,众生不理解,有时候是会中伤你的,这要忍耐。“安受苦忍”,菩萨毕竟不是圆满的佛,你一直作利益众生的事儿,作久了你会感到疲劳,感到辛苦,这个时候你要忍耐。“谛察法忍”,这个谛察法忍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的基础,要是没有谛察法忍,则根本就不会有前两种忍。为什么能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就因为“谛察法”的关系。“谛察法忍”就是认真地观察诸法实相,安住于第一义谛上。当有人中伤你的时候,你谛察诸法实相,一切皆空,你感到疲惫的时候,你观察诸法实相,这样就是谛察法忍。


精进三品者,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


被(pi)甲精进”的“甲”就是盔甲。这是一个比喻,比喻你要是发了菩提心,就象战士披了盔甲,就可以防护自己不受伤害。现在我要度化众生,不怕艰难地修行,这是“被甲精进”。第二是“加行精进”,刚才的被甲精进是发心修行,现在的加行精进则是开始真的干了。“加”就是一次次累加,就是努力不断的意思,不懈怠地修六波罗蜜多。第三是“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无怯弱”是说在修六波罗蜜多度化众生的时候,自己有问题了,比如说有病痛了,这时候“无怯弱”,就是心里不退怯,想,我一定要做成这件事。“无退转”不是自己有问题了,而是外边儿的障碍很大,众生伤害你,这是候你“无退转”,有强大的意愿继续修行六波罗蜜多。“无喜足”是说,你不得少为足,不会因为稍微有点儿成就就满足了,说,我是要得成佛道才行,现在还不能休息,没成佛我绝对不停下来。成佛了自然就停不下来了。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事静虑。


安住静虑”是指修定成功了,身心都得到轻安。修得四禅八定。得到禅定就可以称为“上人”了。“引发静虑”是指得安住静虑后,继续努力,就可以引发一些不可思议的功德、情况,比如神通之类的。“成所作事静虑”,你有禅定,又有神通等,继续努力修行,广度众生、去作利益众生的事,这就简单多了。这叫“成所作事静虑”。安住静虑、引发静虑是行者自己成就的功德,成所作事静虑是利益众生的功德。


慧三品者,一、无分别加行慧,二、无分别慧,三、无分别后得慧。


无分别加行慧”的这个“加行慧”,就是前面说的四寻伺、四如实智的智慧。为了成就无生法忍、成就圣道,加紧用功、努力修行,所以叫“加行慧”。这时发现名、义、自性、差别都不可得,这样思惟、观察,就照见五蕴皆空了。“无分别加行慧”是说,因为未成就无分别智,所以要努力用功修行,为了得到无分别智而加行,所以叫“无分别加行慧”。或者这么说:菩萨在修行的时候,观察名、义、自性、差别皆不可得,观一切法唯识无义,没有义的分别,终于得证了无分别智,所以叫“无分别加行慧”。从事实上来说,菩萨此时内心里还是有观察思惟的,还是有分别的,但他这样用功修行能得到无分别智,是为了得到无分别智,所以叫“无分别加行慧”。第二是“无分别慧”,就是因为“无分别加行慧”,修四行伺、四如实智,经暖、顶、忍、世第一,再向前一步刹那见道了,见道的当下根本智现前,这就是“无分别慧”。第三是“无分别后得慧”,第二的无分别慧是在登欢喜地时开始有,一直到得证佛果才能圆满。这“无分别后得慧”是成就“无分别慧”的时候立马就成了的。得了根本智立马就得后得智,有后得智就有后得慧。凭“后得慧”可以为一切众生宣说正法,所以说后得慧是有分别的,我们之所以说“无分别后得慧”,是因为它是由根本无分别智所成就的,它没有执著、是大解脱境界,所以说它是“无分别后得慧”。这无分别后得慧也是从见道以后就有,到得证佛果时才能圆满。


如是相摄云何可见?


在佛教中,说了很多善法,现在这六波罗蜜多与善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怎么相摄呢?怎么个摄属法呢?我们又怎么知道它摄属了呢?


由此能摄一切善法,是其相故,是随顺故,是等流故。


这六波罗蜜多能够摄属一切善法。我们怎么知道它摄属一切善法呢?有三个原因:“是其相故”,世亲释213页中说,“是其相故者,是般若相”,就是说,一切善法都是般若的相,“相就是表现出来的样子”,一切善法都是般若表现出来的样子。这样呢,般若波罗蜜多就把前五度给包括到里边儿了。刚才的一问是说六波罗蜜多与善法怎么相摄?世亲说般若把所有的善法都摄了,连同前五度也相摄了。在无性释464页中说,“是其相故者,是摄体相,谓此施等与彼施等更互相摄。”就是说,善法中的布施与六波罗蜜多中的布施互摄,善法中的持戒与六波罗蜜多中的持戒互摄。再看“是随顺故”,就是说,一切善法都随顺般若,随顺无上菩提,就是说,般若是领导,其他的都跟从般若。其他的善法就是《百法明门论》中的信、精进等等。随顺就是作增上缘。第三是“是等流故”,说一切善法最后都是得证菩提,菩提是一切善法的果,等流果。一切善法圆满了就是菩提果。


如是所治摄诸杂染,云何可见?是此相故,是此因故,是此果故。


六波罗蜜多等可以对治杂染法,布施波罗蜜多对治悭吝,持戒波罗蜜多对治破戒,忍辱波罗蜜多对治忿怒、忿恨,精进波罗蜜多对治懈怠,禅定波罗蜜多对治散动,般若波罗蜜多对治恶慧。六波罗蜜多对治六种障碍。这“云何可见”呢?也是三个理由:“是此相故”,“此相”就是表现出这样的相貌。你问:我怎么知道所对治的杂染法呢?回答说,表现出了悭吝、破戒、忿恨、懈怠、散动、恶慧这样的相貌,看见这相貌当然就知道有它要被对治。“是此因故”,第一个原因“是此相故”是说,布施对治悭吝,现在这个“是此因故”是说,布施还对治悭吝的因(即引起悭吝者),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这样的。第三是“是此果故”,这是说布施可以对治悭吝的果(如贫穷下贱、堕三恶道等),这些恶果都没有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也都是这样的。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所得胜利,云何可见?


六波罗蜜多所得的利益,“胜利”就是殊胜的利益。这是问,修六波罗蜜多得到的胜利“云何可见”呢?


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贵摄故,大生摄故,大朋大属之所摄故,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


说,修六波罗蜜多的好处多了去了,有世间利益,有出世利益。“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贵摄故”,这是指发心菩萨,但还是凡夫位。因为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虽然还没有成佛,还在生死里流转,但因为修六波罗蜜多,所以他在生死里流转的时候,他老得大富大贵的果报。一般来说,这是修布施所得。“大生摄故”,“大生”就是广大的生命体,广大是指殊胜,不是指个子大小。你生到人道,是人中的人样子,你就是生到畜生道也是最漂亮的畜生。当然一般是说生到天上,没有说生到三恶道的。“大朋大属之所摄故”,“大朋”是高明的朋友、高尚的朋友,就是说,你结交的都是高明的、高尚的朋友,咱们知道一句话,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你的朋友都是高尚的,你当然也是高尚的、高明的,不然你给人家站不到一起。“大属”的“属”是眷属,说你的眷属都是高尚的,比如你是孔子的第多少代孙,你要是没有修行,你想当孔子的子孙还当不了呢~~“大朋”是指你的朋友是了不起的人,“大属”是说你的眷属是了不起的人。关于“大属”,咱们都知道,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把种族圆满也当成一个殊胜。既然是大朋大属,当然你自己也是了不起的人。我们看你交的朋友就知道你的大致品位了。这一个一般说是修忍辱波罗蜜多而得来的。“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这是修精进波罗蜜多而得来的。“广大事业加行成就”,看,可不是小事儿上成就,要成就就成就大事业。想成就大事业你不精进怎么可以?“加行”,努力去干。“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这是修禅定波罗蜜多而得的。你静坐、你禅定,你就可以把烦恼给降伏掉。这就“无诸恼害性簿尘垢”,“无诸恼害”就是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烦恼,只有烦恼能够恼害你。“性簿尘垢”的“性”,就是心;“簿”就是少。就是说因为修禅定,所以他的心里的尘垢很少很少。这都是禅定的功德。我们现在的烦恼是很多的。“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这是修般若波罗蜜多所得的。“工论明处”的“明”是明了、知道了,有这样的知识。“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一般是指五明,说知道了五明――内明、医方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内明实在来说各派都有各派的内明,佛教以三藏教典所诠为内明,婆罗门教以四吠陀所诠为内明等等不一而足。医方明包括医药学(医与药)。因明去年专门讲过了。声明是音韵学、文学等,就是音乐、写文章之类都包括。工巧明包括象建筑、雕塑等所有与技术有关的都是。这些你都知道,才叫“善知一切工论明处”,这是修般若而得来的。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是名胜利。


修六波罗蜜多不但有世间利益,还有出世利益。“胜生,无罪”,刚才说菩萨得到的世间利益有大富贵、大生、大朋大属之类的,当有了富贵、大生、大朋大属的胜利之后,他就不会再放逸地去做种种的罪业,凡夫得到这些的时候会放逸,而菩萨不会,菩萨只会更加胜生(好上加好)、无罪(不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就是说,菩萨会更加努力,不会就呆在那儿享受,因为菩萨更加努力,所以不断地上进,一直到成就菩提妙果。“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凡夫得到六种胜利时候是自己享受,最多分给亲人一些,但菩萨是普利一切众生,让所有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也就是度众生。所以出世利益有:无罪(不造恶业)、安坐妙菩提座(成佛)、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度众生)。“是名胜利”,这就是菩萨修六波罗蜜多所得到的胜利、功德。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互相抉择,云何可见?


抉择”就是拣择、观察,观察六波罗蜜多的深隐义。“互相抉择”是指六波罗蜜多互融互摄,只要有一个,则其他五个就有。现在就把这意思给说出来,这就是“抉择”。


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施声说,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如是所说有何意趣?


说,佛对于六波罗蜜多的解释,在经典中都不一样,“或有处所以施声说”,有时候说布施,其实佛说的是六波罗蜜多,但用布施波罗蜜多作代表就完了。“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有时候佛只说持戒波罗蜜多,其实是说的六波罗蜜多,只不过是用持戒波罗蜜多作代表。“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有时候是用忍辱波罗蜜多作代表。“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有时候用精进波罗蜜多作代表。“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有时候用禅定波罗蜜多作代表。“或有处所以慧声说”,有时候以般若波罗蜜多为代表。“声”就是说,用布施来说,用持戒来说,用忍辱来说,用精进来说,用禅定来说,用般若来说。“如是所说有何意趣?”佛陀这么说的深义在哪儿呢?


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说,其实佛是说,你修六波罗蜜多,六波罗蜜多都得修,但是当你在修一波罗蜜多的时候,其它五波罗蜜多都来辅助,你修布施波罗蜜多,其它五波罗蜜多辅助,你修持戒波罗蜜多,其他五波罗蜜多辅助,你修般若波罗蜜多,其它五波罗蜜多照样辅助。所以说,不管你修哪一波罗蜜多,你六波罗蜜多其实都修到了,六波罗蜜多相互和合才能圆满。所以有时候佛说布施,有时候说持戒等等,其实就是说的六波罗蜜多。


此中有一嗢陀楠颂:


这儿有一个颂子。这个“嗢陀楠”,就是集施,就是说,把前边儿说的集起来施给大家,这样大家好记。


数,相及次第训词,修,差别


摄,所治,功德互抉择应知


数”是讲为什么是六波罗蜜多而不是其他的数目。“相”就是说六波罗蜜多的体相,“次第”是说为什么六波罗蜜多一定是布施第一、持戒第二、忍辱第三……般若第六,能不能把这个次序打乱呢?“训词”就是对六波罗蜜多进行解释。“修”是说六波罗蜜多该怎样修。“差别”是说每一波罗蜜多都有三品的不同。“摄”是说六波罗蜜多与一切善法的摄属。“所治”,讲六波罗蜜多对治的弊端是什么。“功德”是说修六波罗蜜多能得到什么利益。“互抉择”,是说六波罗蜜多相互融摄、相辅相成。“应知”,第五品就讲了这么点儿东西,我们应该知道。


第五品到这儿就结束了,论文是结束了。不过论文比较拗口,我再用通俗的话把六波罗蜜多简单说说。


第一是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应该是把自己的奉献给需要者,只要对方需要,就给他。布施波罗蜜多其实最重要的是给对方时的心态。我把东西布施给庙里,到了晚上,庙里的功德箱被小偷偷了,我就觉得我的功德白作了。这就不是布施,因为在你的内心里那东西还是你的。你布施了,你就要彻底的放弃,你要说,那是佛的东西了,不是我的了,佛连我们布施给他的东西他自己也看不住,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我们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我们布施给庙里些钱,还要要求庙里说,我这是盖观音殿的,你不能去印经书!说这叫专款专用。这是不对的,你布施给庙里了,已经不属于你的了,庙里怎么需要就怎么用,这才对。当然,你可以在佛教书上找到许多因为不专款专用而受报的故事,比如有一个方丈,把信众布施让盖庙的钱在灾年拿来买了米,这方丈就受到堕地狱之报。这根本是无稽之谈,是不懂佛教的人的瞎编。我们要对这些伪佛法进行毫不留情的怦击。我们布施,就要把它彻底放掉,就象吐口水一样不在乎了。可我们在布施供养时,不是这样,你在佛前供养一支蜡烛,你一定要看着把这支蜡烛燃完,若香灯师把你的这支蜡烛收起来了,你就很不高兴。有人送我一些东西,他会说:“我这是送给你的,你不要送给别人。”你送给我了,已经是我所有的了,我应该有权支配才行呀~~你送我一件衣服,我穿了你才会高兴,这就是因为你对送给我的东西还有执著,这东西还是你的而不是我的。当然,我们布施也不是象扔废东西一样随便丢掉,我们可以选择给谁,可以选择什么时候给,但若你已经给了,就不要再执著了。在南方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我拿东西到庙里来供养,在佛前放一会儿,走的时候我自己还拿走。这是不对的,在《阿弥陀经》上就有这样的话,“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械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看,是“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第二是持戒波罗蜜多。实际上持戒波罗蜜多是指完全的投入、全身心地投入你的事业。当你说话时完全投入你所讲的话,做事时完全投入你所做的事……不不要老在想你这样作是不是犯戒了,你这样想的时候,你肯定犯戒。在佛教历史上,对戒律持悲观态度的恰恰是律宗的律师,弘一法师说自己五戒也没持好(记得不确),藕益法师说中国几百年没有一个够格的比丘。而玄奘法师则说,我绝对是一个菩萨。为什么呢?玄奘法师一生就作了两件事儿,前半生取经,后半生译经,有犯戒的机会吗?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作的事业,连犯戒的机会都没有。


第三是忍辱波罗蜜多。当我们真正修行的时候,会有许多的障碍,这是时候怎么办?我们要学着欣赏障碍,要感谢一切障碍。为什么要感谢障碍?我们得知道障碍为什么会来,因为在“我”的里边有好东西,所以障碍要来。若你从来没有障碍这就说明你根本没有修行,根本不需要障碍来打扰你,所以,障碍来了我们应该高兴。我们的修行越好,障碍会越大。如果说我们没有任何的困难,表示你的修行太差,不但佛菩萨没有理你,连障碍也没有理你。现在人没什么忍耐心,连成佛也想速成,净土宗就有点儿象快餐麦当劳。


第四是精进波罗蜜多。一般说精进就是努力念经、参禅等等,但实际上精进波罗蜜多是指精神愉悦。我们在念经的时候,是不是保持了愉快的心境呢?没有,拿起经本就想着快点儿念完,然后好去作别的。我们的生活因为学佛而复杂,家里有佛堂,你每天总上三支香,可这一天你只上了二支香,你就觉得这样不太好,可是,实际上认为“三”比较好,这本来就是捏造,编出许多“三”之所以好的理由。也就是说,我们的心非常复杂,人为的复杂起来。所以,我们的修行并没有产生快乐,修行对我们来说成了一种心灵的折磨。当你掀开第一页经时,你就希望这经快点儿念完。我们的念经,其实只是为了顾全我们的面子,因为我们说了我每天念一卷法华经,这念经并不是真的作得快乐,若真的快乐的话,作起来就不难,你会为了作它而努力。精进就是创造愉悦。我们要学着创造愉悦。


第五是禅定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就是让我们认清烦恼。烦恼是我们修行的敌人。烦恼有各种伪装,它甚至可以表现成虔诚的信心等,烦恼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样式出现,禅定就是要你看清烦恼。佛教中有很多教你禅定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数息之类。说,首先我们要使心集中,当你试着集中心念时,佛教告诉你把心集中在呼吸上别乱跑。这个其实是一个诡计,佛教这么教你,说你别让心乱跑,其实是要让你知道你的心在东跑西跑。实际上平时我们的心就在乱跑,但我们在潜意识中不承认,别看你口头上承认,你的潜意识中并没有承认,因为你骄傲、你自认为了不起,你认为你能管住你自己。现在佛教当你心念集中,为什么这样呢?就是佛教抓住了人的心理:不让你去某个地方,你恰恰要去某个地方。这就是人的叛逆心理。我不让你去那个地方,你会想,那个地方到底有什么呢?为什么老师不让我去?老师的“不让你去”恰恰勾起了你想去的念头。现在佛教不让你的心东跑西跑,恰恰成就了你的心东跑西跑。现在佛教就是要让你知道你的心在东跑西跑,当你试着把心集中在呼吸上时,你发现根本无法集中。这样,你就很直观地知道了你的心其实很乱。当然,这个目标不一定非得是呼吸,一部经、一个咒语等都是可以的。实际上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观呼吸的真实用意是什么,他并不知道观呼吸这个法子实际上是让你知道你的心有多乱,他认为这是《安般守意经》上说的法子,认为这就可以使你成就圣果,实际上这根本不是让你成就圣果的。有的人不知道,有的人是知道了也不会给你说的。还有人观佛像,老师让你观某一张观音像,这实际上就是制造出了一些问题。即使你观清楚了这张观音像也不能使你成佛的,何况大多数人根本就观不清楚。观想只是让你认清烦恼的一个法子而已。


第六是般若波罗蜜多。般若一般叫大智慧,没有染污就是般若。般若包括很多,没有什么东西般若不能包括。般若其实是心理的一种状态,无我、无二的状态。一般来说,佛教徒都以为自己很了解轮回这儿的情况,只不过是涅槃那儿的情况我们不了解而已,其实这是不对的。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轮回的情况,当然,我们看了几本书,知道轮回就是业力循环,就是六道,就是生、老、病、死等,实际上这只是书上的轮回。涅槃其实就是轮回的终止,当我们充分地了解了轮回之后,我们才有可能知道涅槃,否则,涅槃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传奇。佛成道后初转*轮说的就是苦,可我们并不真的知道苦,比如生苦,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已经习惯了轮回,但我们并不真的了解轮回,所以,我们在理论上了解的解脱,只不过变成了我们轮回的另外一个部分而已。我们现在生活在二的世界,而佛法是不二法门,金刚经上说是一合相,我们认为,既然是“一合相”,必须有二个东西才能合起来,要是只一个东西则没法合。常用一个认绳为蛇的例子,我们看见一条蛇,但它实际上是一段绳子而已,这就有了一个境界,“蛇”,我们又造出来了一个境界,“没有蛇”,“蛇”这个境界是一个错误,“没有蛇”这个境界当然也是一个错误,两个境界都是错误的,怎么合?这就是我们犯的错误,先造出两个境界,然后让它们合起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轮回是一个错误,涅槃也是一个错误,两个错误是根本无法合起来的,合二为一是不可能的。当你知道了“根本就没有两个”的时候,这就是达到了最终的合一、最究竟的合一。当你认识到根本没有什么东西要合一,没有轮回、涅槃要合一;没有究竟、方便要合一,这就是最终的合一,这种合一是哪里都有,若你让每件事保持它自然的样子,则每件事情都是合一的。但是,我们都不会让事情保持原来的样子,我们要无事生非,造出许多的麻烦,就象咱们说的,我们并不是让绳子保持绳子的样子,而是非要说它是一条蛇,我们的惧怕使绳子不保持绳子的样子而呈现出蛇的样子。一看清楚,我们马上又犯了一个错误,“没有蛇。”我们的心把这件简单的事情弄得这么复杂:说有一个境界叫“蛇”,另一个境界叫“没有蛇”,因为这样,所以没法合一。因为我们捏造了很多东西,所以合不起来了。我们现在就是看到绳子不要把绳子捏造成蛇,因为绳子放在昏黑处永远不会变成一条蛇,绳子放在明亮处,永远也变不成“没有蛇”。它就是绳子本身!认清这个,就是般若。

返回目录

---------------------------------------------------------------------------------------------------------

更多刚晓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