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6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9日
来源:   作者:大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6

 

  如何守持不邪淫戒

  佛陀在大小乘的经典里面都说了很多种方法。

  一、修智慧观和慈悲观。要能够把凡夫的这种感情升华为佛菩萨的慈悲心。凡夫的感情和佛菩萨的慈悲有什么不同呢?从体上来说不同,从相上来说不同,从用上来说更不同。

  从体上来说,凡夫的感情是以愚痴为体。凡夫的感情和理智是水火不相融的,感情占上风的时候,他眼中间一切都是好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什么都是好的,然后没有什么理智了。所以结婚之前都是互相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好的一面,结婚以后互相看到对方不好的地方,就好像围城一样,城里面的人想突围出去,城外面的人想涌进来,陷入这样子的一种困境之中。佛菩萨的慈悲是以智慧为本体,因为有智慧才能真正地对一切众生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地关心和救度,然后在度众生的过程之中圆满自己的福慧资粮。

  从相上来说也有很多的不同:凡夫的感情是有条件的,或者是对方的年轻,或者是相貌,或者是才能,或者是社会地位,然后才能产生情感,绝对不会是无缘无故,无条件,肯定是有条件的。佛菩萨的慈悲是无条件的。

  凡夫的感情是随时变化的,今天山盟海誓,明天就可能是深仇大恨了。佛菩萨的慈悲心是没有变化的,是永恒的,佛菩萨救度众生是累生累劫,没有度化出来的话,佛菩萨都会以种种的化现来救度帮助他。

  凡夫的感情是有占有欲和染污心的,佛菩萨的慈悲心、慈悲是清净的,是完全无我利他的。

  凡夫的感情是有亲疏分别的,佛菩萨的慈悲心是平等一味的。

  凡夫的感情是很短暂的,佛菩萨的慈悲是长恒不变的。

  所以有种种相上的不同。

  用上就更不同了。凡夫因为这个爱欲,所以就轮转生死。乃至于因为造邪淫的恶业而堕到三恶道中间去,犯得很重就堕地狱道,然后余报就是生到畜生之中来,为雀、鸽、鸳鸯,种种。这是用。凡夫的感情,他的力用就是让众生累生累劫在六道轮回之中沉迷,而不能超出轮回。佛菩萨慈悲的用就是可以迅速地圆满福慧二资粮,能够圆成佛道,称为福慧两足尊。所以应该要修智慧观,修慈悲观,化淫欲之心成智慧之火。

  二、作不净观。自己早上起来的时候,想着身体不净,贪恋的对方也是如此不净的。自己喝醉酒的时候,呕吐狼藉,也想着对方身体里面也都是这些不净物,种种恶露充满。这样子作不净观也就可以知道,无论你怎样子外表容貌很庄严的男和女都只是一个会走路的厕所。这样子以不净观来转化。

  三、以亲情观来转化。对于年纪比自己大的看做是自己的姐姐;小的看做是自己的妹妹;更小的看做是自己的女儿。

  四、以无常观来看破。红楼上面所说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

  有一个故事是说庄子。庄子有一天在山上遇到一个女子,这个女子很奇怪,拿一把蒲扇在他丈夫的新坟上面拼命地扇。他莫名其妙问她说:“你为什么要拿扇子来扇呢?”

  女子就说:“我丈夫临死之前有一个遗言,要等到他坟上的土干了,我才可以改嫁。”

  庄子就想:“哎呀,这个世界上面怎么会有这样子薄情的女子,看来我要试试我的妻子会不会是这样子。”

  回去以后,庄子就死亡。其实是没有真正死掉,因为他已经是有成就了,当然不是佛教的这种大成就,但是他还是有一定的成就。死亡以后,因为他的名气很大嘛,各路诸侯都派很多人来拜祭他,而楚国就派楚王的孙子来拜祭。来拜祭的时候,楚国的王孙就对庄子的妻子田女士产生了非分之想,就追求她。因为庄子刚刚过世嘛,田女士的心也就动摇了。一直到晚上,其他的那些拜祭的人都走了,楚国的王孙就留下来跟这个田女士喝酒。正在酒酣耳热之际,突然之间王孙心脏病发作,差不多要死了,田女士就很惊慌失措,赶快来问王孙,王孙就跟她说:“我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如果犯了心脏病,一定要用死尸的脑浆喝下去才能治好。”

  庄子的棺木还没有下葬,田女士就不顾一切,马上拿起斧头把棺木劈开来,想要敲取他的脑浆。很奇怪,棺木一敲开,庄子就复活过来了,马上从棺木里面坐起来,田女士吓一跳,回头再一看,王孙不见了。因为楚国的王孙是庄子变出来的,是故意来考验一下,所以姓田的女子就羞愧得无地自容,然后自缢身亡。

  要作无常观,读过宋词的会知道陆游和唐婉,陆游和唐婉每个人都写了一首词,叫做《钗头凤》。但是这个所表达的事实上是说什么?无常,一切都是无常的,为什么要去贪恋呢?要去执着呢?

  五、作空观。佛经上面有一首偈子说:

  世及出世间,一切由心造。

  犹如工画师,巧善皆成就。

  沉溺于三有,出离亦由心。

  我们沉溺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中,都是由我们的心,出离也由心,我们的心迷的时候就沉溺在三界之中,我们的心悟的时候就可以出离,可以超出三界,所以:

  如蚕自缠缚,迷执诸境界。

  事实上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因为众生的心迷了,所以好像蚕吐丝一样,自己把自己捆绑起来了。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就有一个比方说:“如一美色,淫人见之,以为净妙,心生染著;不净观人见之,视之种种恶露,无一净处;等妇见之,妒嗔憎恶,目不欲见。”同一个女子,有淫欲心的人看起来认为就很美妙,生得很好,心里面生起一个染污心来。如果是一个修不净观的人眼中间,他看到的是一堆白骨,种种恶露充满。如果同样也是一个,另外一个女子眼里面看起来,就是对她生嫉妒心,生嗔恨心。所以你看同一个人在各人眼中就不同了,“无豫之人观之无所适莫,如见土木。”也就是说同一个女子,在情人的眼中是西施;在情敌的眼中是狐狸精;在修不净观的人,修行人眼中是一堆白骨;在小孩子的眼中只是一位母亲;在一个小老鼠的眼中,这个女子就是一个很可怕的动物,能够打死老鼠;所以同一个人在各类众生眼中是各个不同的。事实上都是因为个人的执着而产生的种种的遍计所执,种种的妄执,所以我们要能够知道这一切都是空幻的,不要生执着心。

  六、以道心来转人心。转化,能够以道心来制人心,来转人心,就不会偏向于情欲这一面;能够以人心来合道心,就不会偏于理性这一面。也就是我们既要有智慧,也要有慈悲。有智慧,所以能够不会沉迷这些情欲,能够照见五蕴皆空;有慈悲,以人心合道心,所以也不会单单自己求解脱,而能够把它转化为救度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你看关羽,关羽是一个世间比较有正气的人,他就曾经有这方面的典范。曹操和刘备打仗的时候,刘备失败了,他就跑掉了,所以他自己的妻子那些都给曹操俘虏了。关羽为了保护他这个嫂子,所以也就一起到了曹操这一边。曹操有意要破坏他,就把关羽和他的嫂子关在同一间房子里面,关羽就“秉烛待旦读春秋”,点起大蜡烛来,在外面的房子里面通宵达旦看书,然后没有犯戒。我们去湖北当阳玉泉寺,看他们塑的伽蓝菩萨像,那个关羽像就是“秉烛待旦读春秋”这样子一个塑像。

  七、作九想观。想到一个人死亡以后,这些欲心就会止息下来。一个是新死想,第二个是青瘀想,第三个是脓血想,第四个是绛汁想,第五个是虫啖想,第六个是筋缠想,第七个是骨散想,第八个是烧燃想,第九个是枯骨想。用九想观来想一个人死亡以后这些腐烂的过程。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作无常观,一切都无常,面对死亡逼迫的时候,他自然不会产生这些妄念。

  守持此戒的利益

  受持不邪淫戒的利益,佛陀在经典上面有很多的论述。

  1、不会损失金钱。

  2、不会惧怕官府。

  3、不会畏惧他人。

  4、死后生天道,因为守持五戒的缘故。对于大乘的佛弟子来说,应该是持戒念佛,超出轮回。

  5、今生来世父母眷属都能够长寿康宁。

  6、感得的妻子女儿能够贞良。

  7、相好端正。

  8、得到非常善妙的广大的眷属,并且人缘非常好。

  9、修行的时候,一切资生的用具多人乐意供养。

  10、乃至于毕竟成佛。

  所以有种种的利益,应该要这样子地来运想受持此戒的利益而来戒掉淫欲的妄念。

  青少年如何对治邪淫

  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父母亲更加要能够多关心和辅导他们,否则就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因为青少年的时候,如果有犯这些方面的话:

  1、影响到学习,磨灭理想。所以青少年的时候,应该正是精力最好的时候,记忆力也是最好的时候,要能够让他们安心地学习。否则就是置一生的远大前途而不顾,葬送自己的前途,将来就是追悔莫及了,所以年少之时气血方刚,戒之在色。

  2、对心理健康成熟不利。如果这个青少年在读书,在求学的阶段有犯早恋,就会影响到他的心理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到与同学的关系,与家里面父母亲人的关系,甚至于会改变他的性格,让他变得很孤僻,或者很烦躁,很容易发脾气。

  3、草率早恋酿成终生苦果。有一份研究资料说,十二岁到十六七岁的年轻女子,如果是选两组,每一组各一百人,有一组是有早恋和性行为的,有一组是没有的。然后比较起来,如果有早恋和犯邪淫这一类的,她企图自杀是没有早恋和犯邪淫那一组的六倍;她们离家出走的几率是没有犯过邪淫的那一组的十三倍;被警察逮捕的几率是九倍;停学、辍学是五倍;乃至于有早恋和犯邪淫的那一组比没有的那一组犯吸食毒品是十倍。所以可见对于身心都有很大的摧残,并且容易自暴自弃。所以《首楞严》上说:“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如何防微杜渐

  作为父母来说,如何教育,如何去防微杜渐呢?应该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远离损友。朋友、同学,交往的那些不求上进的人,少跟他们往来。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多跟那些有益的朋友交往。

  二、先戒除淫念。容易引起他欲望的那些因缘要破除,或者要减少。比方说好像琼瑶的那些言情小说,这一类少看,电视连续剧少看。

  三、不要让他们太闲,闲则生非,太闲了就生是非,孔子说:小人群居为不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要让他们能够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乃至于做一些社会服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充实自己。

  四、作为父母,自己也应该要相处得非常好,要互相尊重。佛陀在《玉耶女经》上面有一个教导,夫妇之间能够一辈子相濡以沫,能够相处得非常好,就应该在三种情况下面可以做得到。

  最好的一种情况,夫妇之间能够互相欣赏,大家各有才能,各有事业,然后都互相欣赏对方和互相赞叹对方,这样子一辈子都相处得非常好。如果这一条做不到,起码要能够互相理解,互相知道对方为什么会那么做。

  还一种情况,就算是觉得对方的行为不可理喻,不可理解,起码还能够互相包容,心胸比较博大,不要互相指责,这样子夫妇之间就能够相处得很好,然后大家才能够互相商量好,才能够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药师法门里面有讲到一个方子,如果有人欲望心很重,有一个什么方法可以对治它呢?这是一个善巧方便,中药店里面去买草决明熬一点水,每天晚上睡觉以前让他洗脚,然后他不会有很强的欲望。药师法门专讲什么?在让我们世间生活圆满的同时成就出世间的解脱,所以她有很多的善巧方便。

  我们今天讲到此地,大家一起回向。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自他都能够得到暂时的人天安乐和毕竟成佛解脱的圆满大乐,所以我们来学习居士五戒法——《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上午我们已经说到了第三条戒,不邪淫。我们要能够认识到滥情的危害,不邪淫家庭才能和睦,下一代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繁荣发展。

  认识滥情之危害——不邪淫

  佛陀在经典上面有说到,犯邪淫有十种害处,今生今世就有十种害处: 1、赔时间,2、赔感情,3、赔钱财,4、赔名誉,5、赔自由,6、赔精力,7、赔健康,8、赔性命,9、赔前途,10、损阴德。所以说就算是此生此世,对人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来生后世,以造此邪淫恶业,异熟报重的都是到恶道中间,到地狱中间受卧铁床,抱铜柱,这样子种种的苦楚。等流果报,造作等流是生到畜生道中间做雀、鸽、鸳鸯,唯念欲事,这样子的苦报。报尽以后生到人间来,还是会有一种贪淫的习气等流。增上果来说,过去生有犯邪淫,以后就是苦报受尽再得人身,他所生存的环境,依报都是很污秽的,很肮脏的,生活的环境是非常秽恶不堪的;乃至于种的庄稼,结的果实都不太好,这样子种种依报上的不如意。

  我们先看此生此世的这一些危害。

  1、赔时间。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陪对方,或者是逛商场,或者是旅游,或者是讲电话,这样子要浪费很多的时间。

  2、赔感情。

  3、赔钱财。报纸上面有登载一个马来西亚的华侨,一个企业家,他被马来西亚政府册封为拿督,就是很高的一个荣誉的爵位。已经70岁了,但是因为犯邪淫的缘故,他就到台湾金屋藏娇。他的妻子就跨海来捉奸,抓住以后他妻子就威胁他,要求他付2亿台币。后面就被迫付了5000万,达成一个和解。

  4、赔名誉。好像美国的前总统克林顿,因为婚外情的缘故,搞得焦头烂额,然后差一点点从总统的宝座上面掉下来。从古到今都非常多,英国戴安娜王妃也是如此,本来她是很受到国人的尊重,被誉为英伦玫瑰,英国的玫瑰花。但是因为她的丈夫查尔斯王子有婚外情,所以她出于一种报复心,也去另寻新欢,导致离婚,最后就在法国出车祸,然后香消玉殒。这样子不单单是令她自己身败名裂,并且令到整个英国皇室都蒙羞,都受到影响。

  5、赔自由。台湾作家柏杨说的话就是比较犀利,他就说:“这女人好像蜘蛛一样,如果你要是不谨慎的男子,不知不觉就投到她的罗网里面去了。”这是说赔去自由。

  武则天就是如此,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的才人,后来在唐太宗生重病,差不多要去世的时候,武则天在唐太宗身边照料,然后她就引诱来看望唐太宗的太子,就是后来的唐高宗。唐高宗继位以后,为了掩人耳目就让武则天去出家。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她在那几年也学了一些佛法。之后她就写了一首诗给唐高宗,托人转交给唐高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我因为思忆和想念你的缘故很憔悴了,甚至于很颠倒了,把红色的都看成是绿色的。“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唐高宗看到这个诗以后,马上就很迷惑,然后就让她还俗,接到皇宫里面来。并且事后武则天还曾经一度夺取了唐朝的天下。

  西方有一个哲学家就说,在没有开化的国度里面是男子争夺女人,在文明的国度里面是女子争夺丈夫,好像武则天这种状况。有一些人是用种种的方法去制造一些婚外情,或者是甘心当第三者,这样子都是造邪淫的恶业。

  6、赔精力。

  7、赔健康。

  8、赔性命。

  我们所读诵的《药师经》上面说到九种横死,这个耽淫,犯邪淫,就是九种横死里面的第三种:“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寿命本来没有尽,但是因为非人夺其精气的缘故就逝去了。还有一些是因为不正常的关系,受到种种的舆论和社会各方面压力的时候而迷情自杀。或者是有其他相关的人起了嗔恨心,以嗔恨心的缘故他被杀,都是层出不穷的。可以说制造社会不稳定,这个犯邪淫是罪魁祸首。

  9、赔前途。我们看《寿康宝鉴》,乃至于《欲海回狂》,上面有很多生动详细的故事和例子。

  但是也有一些是因为能够把握得好,把持得定,有定力,他能够增长自己的福德与智慧。比方说唐朝时候的宰相狄仁杰,他本来是山西太原那个地方的人。少年的时候就相好庄严,如玉树临风,丰神俊朗。年轻时候上京参加考试,在一个旅馆里面住宿,半夜的时候这个旅馆主人的儿媳妇,因为她的丈夫死了,白天有见到狄仁杰的缘故,晚上就来引诱他。然后他寻问得知是旅社主人的儿媳妇以后,就跟对方说:“我之前在一个寺院里面借住来读书,听到寺院里面老和尚跟我说了一番话,现在我见到你就想起来了。”对方就问他:“他跟你说了什么呢?”他就说:“老和尚跟我说,依我的相貌和气质,将来一定能够大富大贵,但是不可以犯邪淫。”

  狄仁杰就请问老和尚:“怎样子可以做到呢?”

  老和尚告诉他:“你应该是想对方病的时候,头发蓬乱、披头散发、眼睛深陷无神那个样子,你就不会有这种欲心。更进一步你就想她差不多要死的时候,种种的状况,乃至于死了以后,作九想观。”事实上就是古德所说的一句话:“人常想病时,则情念自息;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所以要能够念无常,这样子有一个压力,有一个精进力,能够用功修行。

  这个女子就很惭愧,然后拜谢而退。之后她也是因为受到狄仁杰的启发,一直都能够很忠贞,很贞良,之后受到朝廷的表彰。狄仁杰也是以此而增福慧,后来能够安邦定国,能够做宰相,并且后来被唐睿宗追封为梁国公。

  10、损阴德。佛陀在经上说:“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在《善恶因果报应经》上面有一段经文说,有一个饿鬼在目犍连尊者去教化他们的时候,他就向目连尊者提问:“我自从得到这个鬼的身体以后,经常就无缘无故地觉得非常恐惧,害怕给人家去拘拿,捆绑,给人家去伤害和捶打。我到底是因为过去生中间犯了什么样子的罪业才会感受到现在做鬼身,并且经常心怀忧怖,非常恐惧,这样子的果报呢?”

  目连尊者就以神通力为他观察,告诉他说:“这是因为你在做人的时候有犯邪淫业,并且冒犯他人的妻子、女儿的时候,经常都害怕被人发觉,所以心非常地惶恐不安。现在到鬼道之中也就是经常无缘无故地觉得非常恐惧和忧怖。并且你现在所受的这一切都还只是花报,果报是在地狱之中卧铁床、抱铜柱,像这样子痛苦恐怖的罪罚说都说不尽。”

  民国时候的章太炎就曾经自说他的经历:有一个时期他给泰山府君请到冥间去做判官,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很好,白天要做事,晚上睡着了,两个小鬼就抬轿子来请他晚上再到冥间去上班。白天晚上都要工作,所以他就很辛苦。

  有一次,他就跟泰山府君说:“听说阴间有那种炮烙之刑。”炮烙之刑就是说把铜造的柱子烧得铁红,让犯人去抱着烧热的铜柱,而犯人的皮肤又很细嫩,所以抱上去以后,那种痛苦是非常非常大。他就向泰山府君请求说:“能不能够废除这种炮烙之刑呢?”

  泰山府君说:“你去看看就明白了。”就让那两个小鬼带他去看。

  去了那个地方他就听到那些受苦的众生惨叫的声音,但是他看不到。为什么看不到呢?后来泰山府君告诉他说:“因为你没有造这种业。”你看《地藏经》上所讲的:“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要么你就是大菩萨,有威神力能见到,见到以后救度他们;要么你要有这种业力,没有这种业力你是不会受报,你也看不到。

  所以章太炎就悟到,这一切并不是说阎罗王,或者是泰山府君要惩罚那些罪人,而是那些罪人自己造了这个业,自己的恶心招感恶报,以虚妄心的缘故招感这个虚妄的境。因为他执着于这个生灭的心是实有的,所以他受苦报的时候也是实在地感受这个非常大的痛苦。

  佛法里面有更深的说法。金刚乘里面就说得更严厉,更严格,说犯邪淫的人造的罪业是非常非常大,每犯一次邪淫都是有杀害千万条生命的过失。为什么?本来你没有杀人,为什么会有杀害千万条生命这样子的过失呢?因为犯邪淫的时候,那些无量无数的中阴身都会跑过来,然后跑过来之后,他只能够见到这个二根,所以这些中阴身都会生嗔恨心,然后就死掉了,所以有杀害千万条生命这样子的过失。这个方面就不详细说了。

  总而言之,在佛陀所制定的居士五戒——

  不杀生,可以说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开示的佛法的生命观,要有慈悲心对待一切生命,不要杀生;佛法的和平观,因为不杀生的缘故,才能真正地得到永久的世界和平。

  不偷盗是佛陀教导在家弟子的财富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要犯偷盗业。造偷盗业感得贫穷的果报,能够受持不偷盗,受持好这个戒律,能够得到富贵和财富,这样子好的善报。

  不邪淫可以说是佛陀教导在家弟子的情感观。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感情?它的根本就是不要犯邪淫。就是夫妇之间在非处、非时、非道,这些地方都是不可以犯。

  所以在正确地处理感情的时候要做到四点:

  一、用理智来净化感情。

  二、用慈悲来运作感情。

  三、用礼法来规范感情。

  四、用道德来引导感情。

  这样子就能够成就和谐美满的家庭,然后家庭和美,事业成就就有了基石,就有了保证。

  六德贤妻

  佛陀在《玉耶女经》上面有一段开示说,世间妻子有六种,要做一个好妻子,要做到这六个方面——

  一、母亲式的妻子。能够好像慈母爱护子女一样,无私地把一切都奉献给自己的丈夫,如果是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也能够好像母亲原谅子女这样子地胸怀博大。

  二、大姐式的妻子。也就是好像大姐姐关心弟弟一样的,能够悉心地照料好自己丈夫的饮食起居。

  三、好像小妹妹式的妻子。就是能够好像小妹妹一样地活泼可爱,并且能够像妹妹尊敬兄长一样,能够尊重丈夫。

  四、员工式的妻子。原来的经文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表述就是这个意思了。能够像员工一样尽忠职守,然后做好妻子应该做好的本份事情。

  五、诤友式的妻子。像朋友一样能够互相帮助,如果是丈夫做得不圆满的地方,当面也不会去指责他,也不会在朋友面前让他没有面子。在朋友面前还是会非常地关照他,但是私下里会指出他不足的地方,让他能够醒悟。

  春秋战国时候,齐国的宰相晏子有一个马车夫,就是受到他妻子的启发而求上进的。晏子生得很矮小,中国古书上面说,晏子身不满三尺,很矮了。给他驾车天天去上朝的那个马车夫很高大。

  有一天,马车夫的妻子就看到马车夫洋洋得意驾着马车,在大街上耀武扬威,回到家里他的妻子就私下里劝谏他说:“你看看你,我今天在大街上看到你了,你看看你那个样子,真是没有惭愧心。”

  他丈夫问她:“怎么回事呢?”

  他妻子就说:“你看晏子身材那么矮小,但是他地位那么崇高,那么有才能,他都还很谦虚,都是坐在车里面低头沉思,很谦逊。但是你只是做一个小小的车夫,都是那样子地趾高气扬,耀武扬威,真是一点志气都没有,一点求上进的心都没有。”马车夫就很惭愧,以后就拼命地充实自己,来学习和增长自己的才能,增加自己的本领。

  这样子是非常好的诤友式的妻子。

  比方说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还有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都是这一类的,都是私下里面能够看到她的丈夫的不足,然后劝谏他。

  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有做得不对的地方,魏征当场就指出来,也不顾皇帝的面子。有一次,唐太宗实在是忍不住了,下朝以后回到皇宫里面,然后怒气冲冲地就骂人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

  皇后马上就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他就说:“哎呀,这个魏征太过份了,一点都不给我面子。”

  皇后马上就穿上礼服来礼拜唐太宗,并且给他劝谏说:“我要祝贺皇上,因为皇上很贤明,所以手下的大臣才能够敢于忠言进谏。”

  马皇后也是如此,这一类都可以说是诤友式的妻子。

  六、非常柔和,非常温顺,然后非常有情有义的妻子。

  佛陀在《玉耶女经》上面就教化玉耶女说,为人妻子应该要做到这六个方面,这样子才是做得非常好。然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婚外情,你的丈夫也就才不会犯那些好像说邪淫这样子的恶业。所以每一个人的成功背后一定会有默默奉献和支持的人。

  五好丈夫

  佛陀在《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上面也有明确地告诫佛弟子说,为人丈夫如果能够做好五件事情就是一位很优秀的丈夫。

  一者出入当敬于妇。要互相尊重,不要有大男子主义的思想。

  二者饭食之,以时节与衣被。要能够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家里面要能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家里面的任何事情都愿意做,上至电器的维修,下至疏通洗手间的管道,乃至于做饭,教育子女,样样都能够通,并且能够分担家务。

  三者当给与金银珠玑。能够事业很成功,让全家都能够衣食丰裕。

  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能够充分地信任。

  五者不得于外邪畜传御。不要搞婚外情,不管他自己的妻子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也不管他的妻子是有沉鱼落雁的美貌,还是好像东施效颦一样的姿态,在他的眼之中,他自己的妻子永远是最好最美的,对其他的女子都能够视若粪土,都能够目不斜视,忠贞不二。

  这样子的话,也就是佛陀告诫的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丈夫,然后丈夫和妻子都能够做好自己本份的事情,按照佛陀的教导感情就会很好,自然就不会犯邪淫,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婚外情,自然家庭就非常地和美。

  出家五众就更进一步,应该要能够全断淫欲,这样子修行才有解脱的基础。佛陀说:

  欲得见诸佛,闻法证道果,

  具足六神通,游诸十方国,

  持心如诸佛,当持不淫戒。

  为佛弟子要希望能够得见诸佛,能够闻法,能够成就道果,能够具足六种神通,乃至于能够以神通力游历十方诸佛国土去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这些种种,修习普贤行愿的基础都是要受持戒律,要能够全断淫欲,不犯淫,这样子才有可能成就。

  《首楞严经》是一部教导众生开悟的经典,成就的经典,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首楞严经》上面,四种清净明诲就有很清晰地教诫:“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如果没有全断淫欲,要想超出三界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当然在家信众,没有断淫欲,依靠净土法门,具足信愿行,还是可以超出轮回。那是如来特殊的方便,特别的悲心,愿力的摄受。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哪怕你智慧现前,禅定现前了,没有断淫,不单是不能成就,反而会堕到魔道中间去了,上品魔王,中品就是魔臣和魔民,下品魔女,这样子必落魔道。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于佛菩提斯可希冀。”所以要能够将凡夫的感情升华为佛菩萨的慈悲心,将凡夫的这种有漏的、染污的、有占有欲的、不清净的、随时变化的、以愚痴为本体的、让众生流转生死,乃至于堕恶道的,这样子的感情升华为无私、无我、无漏、清净、圆满、并且永恒不变地、无条件地帮助利益一切众生,以智慧为本体,并且能够圆满成就福慧二资粮的大慈悲心,将凡夫的情感升华为大慈悲。然后以大慈悲心无条件地、无私无我地去关爱和帮助一切众生。以菩萨的四摄法去教化和救度一切众生,而又不会给众生所转,不会被众生所染污,如莲花不著水,出污泥而不染,如日月不住空,心清净超于彼。这样子是降伏自心的人,是值得十方众生礼敬供养的修行人。

  有很多这样子的例子,我们看华智仁波切就这样子地游戏人间。他是一个大成就者,我们学的很多修心仪轨都是华智仁波切所审定,并且所会集的。华智仁波切住世的时候,他是完全地放下自我,完全地不着名利,他示现的就好像一个年纪很老,很肮脏的老乞丐一样的,到处去游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

  有一次,草原上举行一个很盛大的灌顶,华智仁波切也就一边游历,一边到灌顶的地方。在路上就遇到一个很贫苦的女子,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小孩子,很痛苦。华智仁波切看她很可怜就帮她带,并且一起行动,但是他的心很清净。

  那个女人就很感激他。不知道他的身份嘛,有一天就跟他说:“老乞丐,你看看,你也没有其他的亲属,我也一个人照料三个小孩,不如我们一起生活吧。”

  华智仁波切就说:“哎呀,我年纪大了,我能够帮助你到什么时候就到什么时候吧。”

  藏传佛教,藏族他们是全民族都信佛的,所以这个女子也是带小孩去参加大灌顶法会,听说是鼎鼎大名的华智仁波切来传授灌顶,所以她也特别赶去。

  差不多到灌顶的地方,华智仁波切就突然跟那个女人说:“哎呀,不好意思,你看,前面差不多到了,但是我突然有一点急事,要先走一步了。”他就一个人走了。

  这个女子一直也还不知道,因为很多人嘛,要做灌顶都是几十万人,后面连续排队接受摩顶加持。一直排了三天,到第三天傍晚,差不多要灌顶完的时候,因为藏传佛教对于那些上师很尊敬,不敢抬头望,所以她一直都不知道,差不多要退出的时候,华智仁波切突然就对旁边的侍者,对那些帮助的法师说:“你看,那个女子很可怜,带几个小孩子,这些财物给她一点。”这个女子觉得上师的声音怎么这么熟悉,抬头一看,哦,就是前几天一直照料她的那个老乞丐。

  这样子是一种佛菩萨的事业,游戏人间。

  虚云老和尚也是如此。有一些典籍上面说,八地菩萨在人间不受染污,所以生下来的时候是一个大肉球。他母亲生他下来就是一个大的肉球,他的父亲拿一把刀剑把肉球砍开,抱出一个小孩子。后来他在修行的过程之中,有一次乘船渡海的时候,晚上大家都睡着了,有一个女子就诱惑他,虚云老和尚马上就起来打坐,能够护持正知正念。

返回目录

-----------------------------------------------------------------------------------------------------------------

更多大愿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