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林崇安:禅修问答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来源:   作者:林崇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林崇安:禅修问答

 

  1问:什么是禅修?

  答:「禅修」这一术语,是由梵语「禅那」演变而来。「禅那」又译作静虑,是佛教训练内心专注的一门功夫,后来禅宗六祖惠能提升其内涵为:「何名坐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因此将修行的功夫,已扩大到行住坐卧当中,要能面对一切境界,内心清楚明白而不乱。今日将这一切动静的修行训练,通称作「禅修」,英语是meditation。

  2问:禅修的法门有哪些?

  答:禅修的法门很多,汉地有祖师禅、念佛法门、密宗法门,西藏有大手印、大圆满的法门,南传国家有内观法门等等。今日社会注重生活化,因而有生活禅、动中禅、安祥禅、内观禅等等术语的出现。

  3问:禅修的基本目的为何?

  答:佛法的禅修目的只有一个:灭除自己的痛苦,并进而帮助别人灭苦。这个目的也可用「证得涅槃」、「获得心解脱、慧解脱」等词句来描述,而内涵不外是苦的止息。众生的痛苦是来自「无明」:在生活中迷迷糊糊,看不清楚真相,因此,想要止息痛苦,就必须要有「明」,也就是要有觉性,要能够正念正知。所以,禅修便是在于培养「明」、培养觉性、培养正念正知,使自己在生活中具足定慧,不再迷迷糊糊。

  4问:什么是禅修的枢纽所在?

  答:禅修的基本要素,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或名称(如,禅、念佛、内观、大手印等),也不在于禅修过程中出现的光影、佛相、神通、喜乐等等,而是要能在行住坐卧中,内心清楚明白而不乱,以觉性贯穿其中,以无我的智能面对生活的起伏,使自己能寓修行于生活。如何培养觉性,可说是禅修的枢纽。一旦内心能够觉性不断,那么,发之于言语,必然清净,这便是正语;发之于行动,也必清净,这便是正业与正命。只要禅修的方向正确,定慧会平稳地增长,烦恼会逐渐地削弱,痛苦会不断地灭除。

  5问:禅修所得到的解脱是什么?

  答:禅修者,可归为二大类,只要掌握这二大类就容易看清修行的方向。这二大类便是「慧解脱者」与「俱分解脱者」。《瑜伽师地论》卷26说:

  引言:

  慧解脱阿罗汉者,谓已解脱烦恼障,未解脱定障。

  俱分解脱阿罗汉者,谓已解脱烦恼障及已解脱定障,是故说名俱分解脱。

  所以,由灭除障碍的角度来看,在解脱的道上,有一类人尚未完全解脱定障,只要有某程度的定就可以直接灭除烦恼,称作「慧解脱者」。另有一类人已完全解脱定障,并且灭除了烦恼,称作「俱分解脱者」。这二类人的根性虽然不同,但是经由禅修所得到的,都是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6问:慧解脱者要有何种程度的定呢?

  答:《瑜伽师地论》说:

  引言:

  若有苾刍具净尸罗,住别解脱清净律仪,增上心学增上力故,得初静虑近分所摄胜三摩地以为依止;增上慧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槃智。用此二智以为依止,……令心解脱一切烦恼,得阿罗汉,成慧解脱。

  由此可以看出,走慧解脱者的路线,最少要修到初禅之前的「近分定」,此定又称「未至定」,南传佛教称之为「近行定」,有时称之为「剎那定」。南传将慧解脱者又称为「纯观行者」

  7问:俱分解脱者要有何种程度的定呢?

  答:俱分解脱者没有定障,以奢摩他修成四禅八定的根本定,并能入「灭尽定」。在南传佛教中,将「根本定」称之为「安止定」,将俱分解脱者又称为「止行者」或「止观行者」。至于走菩萨道的人,由于目标大,一般也是需修四禅八定,走俱分解脱的路线。成佛时必然具足四禅八定,没有定障,没有烦恼障,也没有所知障。

  8问:在今日繁忙的工商社会中,人们如何来禅修?

  答:了解「慧解脱者」和「俱分解脱者」这二种不同的路线后,就很容易掌握在今日繁忙的工商社会中,人们如何来禅修。很明显地,在家众若想修成「灭尽定」,必须放下俗务,接受长期的禅修指导才有可能达成,且指导者必须是「过来人」,故知一般的社会大众较适宜走「慧解脱者」的禅修方式。至于出家众,由于没有俗务的分心,要走「慧解脱者」或「俱分解脱者」的禅修方式都可成就。佛使比丘在《内观禅修》中说:

  引言:

  修习专注的目的并不是为证得色界定或无色界定,不是那样,重要的是正念或观照本身就足够了。这种一心专注(指近行定)是很好的,世尊也曾赞叹它确实很殊胜,因为它能活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反地,假如让它进展到定状态,例如无色界定,就无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在无色界定中,感官不起作用,因此就无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了。

  因此,在生活中的禅修或动态内观,便是依近行定(或剎那定),使自己在行住坐卧中都能觉性不断、了了分明。

  9问:经上有提到「近分定」和「根本定」吗?证据何在?

  答:经文本身虽未用「近分定」和「根本定」这二术语,但是依据经义,将「定」分成这二阶段:

  (a)如《经》中说:

  「所谓此身离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遍适悦、遍流布」者,是指初静虑的近分定。又说:「即此身中,一切处无有少分离生喜乐所不遍满」者,是指初静虑的根本定。

  (b)如《经》中说:

  「即于此身,等持所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遍适悦、遍流布」者,是指第二静虑的近分定。又说:「即此身中,一切处无有少分等持所生喜乐所不遍满」者,是指第二静虑的根本定。

  (c)如《经》中说:

  「即于此身,离喜之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遍适悦、遍流布」者,是指第三静虑的近分定。又说:「即此身中,一切处无有少分离喜之乐所不遍满」者,是指第三静虑的根本定。

  (d)如《经》中说:

  「即于此身,清净心及洁白心,意解遍满具足住」者,是指第四静虑的近分定。又说:「即此身中,一切处无有少分清净心及洁白心所不遍满」者,是指第四静虑的根本定。

  (e)如《经》中说:「一切色想出过故,一切有对想灭没故,一切种想不作意故,入无边虚空,虚空无边处」者,是指虚空无边处的近分定。又说:「具足住」者,是指虚空无边处的根本定。

  (f)如《经》中说:「出过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者,是指识无边处的近分定。又说:「具足住」者,是指识无边处的根本定。

  (g)如《经》中说:「超过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无所有处」者,是指无所有处的的近分定定。又说:「具足住」者,是指无所有处的根本定。

  (h)如《经》中说:「超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处」者,是指非想非非想处的近分定。又说:「具足住」者,是指非想非非想处的根本定。

  10问:什么是祖师禅?有何依据?

  答: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说: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此处指出日常修行的基本禅修原则:在行住坐卧中,遇到顺境逆境都不生起贪瞋之心,保持内心的觉知而不执着,这样就是走在大道了。由此可知,禅不在远处,而是在这当下。敦煌本《六祖坛经》中记述着:

  引言:

  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识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莫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有执着,名一行三昧。

  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若如是此,法同无清,却是障道因缘。道顺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住即被缚。

  利用此定(般若三昧和一行三昧)以观察身心实相,能够如此,便是《六祖坛经》所说的:

  引言:

  我此法门,以定惠为本。第一勿迷,言惠定别。定惠体一不二,即定是惠体,即惠是定用。即惠之时定在惠,即定之时惠在定。善知识!此义即是定惠等。

  以上这些引述,不外说明禅的基本精神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安详,不受六尘的杂染,将觉性贯穿在行住坐卧中,内心不起执着,「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这便是禅。

  11问:什么是生活禅?

  答:苦来自无明,因此,只要有「明」就不会有苦。明就是觉性,就是正念正知。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培养觉性,使之相续不绝,这种禅修便是「生活禅」。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的定慧,便是灭苦的药方。众生的痛苦是来自「无明」:在生活中迷迷糊糊,看不清楚真相,因此,想要止息痛苦,就必须要有「明」,也就是要有觉性,要能够正念正知,使自己在生活中具足定慧。

  12问:什么是内观禅?

  答:内观是往内观察自己身心的实相,本无动静之分。但依禅修之训练方式,而有动态与静态之不同。静态的方式,是侧重静坐不动,且闭目观照为主。在南传的内观系统中,葛印卡老师、帕奥法师的禅修方式可归入静态内观。动态的方式则将重点放在所有行住坐卧四威仪,以正念正知来觉知自己的一举一动,进而对念头念念分明且不卷入其中。在南传的内观系统中,隆波田、阿姜念的禅修方式可归入动态内观,各家的技巧虽有不同,都要求将觉性(正念正知)贯穿于行住坐卧当中,并将觉察姿势的变化视为禅修中重要的一环。

  13问:什么是动中禅?有何依据?

  答:在整天的动作中,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念念分明,不断往内观察自己身心的实相,这便是「动中禅」或「动态内观」。《大念住经》说:

  引言:

  「诸比丘!比丘于行时,了知:我在行。于住时,了知:我在住。于坐时,了知:我在坐。于卧时,了知:我在卧。此身置于如何之状态,亦如其状态而了知之。」

  「诸比丘!比丘不论行住归来,正知而作:彼观前顾后,正知而作;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彼搭衣持钵,正知而作;彼食、饮、咀嚼、尝味,正知而作;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彼行、住、坐、卧、醒、语、默,亦正知而作。」

  以上这些训练,便是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唯一要贯穿的便是正念正知(自己清清楚楚的觉性)。非常重视以「经行」来培养觉性。一旦觉性提升后,对自己的感受、心念、诸法(念头等)便能了了分明,而且不被苦乐所牵引,能保持真正的平等心。

  14问:生活禅与动中禅有何差异?

  答:动中禅(动态内观)与生活禅的原则并无差异,只是动中禅多出一些具体的禅修训练方式,例如,隆波田的训练是由觉知自己肢体的动作下手,使觉性持续如环练,而后以强大的觉性来看念头,最后体证身心的实相。阿姜念的训练是觉知整个色身的变化,并以「如理作意」看清姿势的变动是为了治苦。利用这些简单而具体的禅修技巧,学员们能够有迹可循,可说是这些禅修的特色。

  15问:什么是念佛法门?如何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呢?

  答:首先,要尽力达成静中的「一心」,而后步入动中的「一心」,说明如下:

  a. 覆诵名号,使它一直与心接触,保持在那儿一直到念佛的人与能知之心合而为一。

  b. 此时呼吸与身体也似乎消失了,心不卷入其它对象,只有觉知保留,不与任何对象或名号成双成对,此时已完全放下名号,所保留的只是存在那儿的觉知本身,这就称做「心一境性」,也就是静中的「一心」。

  c. 而后在生活中,遇到顺逆,要使觉性不断,不起贪瞋,在行住坐卧中磨练,使净念相续,这便是动中的「一心」。

  16问:什么是实相念佛?

  答:在行住坐卧中,能够活在当下,使自己念念与佛性相应,这便是实相的念佛;能够如此,当下便是身在净土。

  17问:什么是大手印、大圆满?

  答:大手印、大圆满属于藏传的禅修法门,同样注重觉性,称之为明体、俱生智、光明心等等,在生活中直接掌握光明的心性,妄念来时不去压抑,也不追随,一直保持清醒的觉性。

  18问:什么是经行呢?要点为何?

  答:《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说:

  「言经行者,谓于广长称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来,相应身业。」

  所以,经行是在一段适当的距离内(约十几步)来回行走。行走时,全身放松,双手抱在胸前或握在身后,以自然而舒适的步伐行走,内心一直觉知脚的移动,但不要东张西望,《声闻地》说:

  「内摄诸根,心不外乱而习经行,不太驰速,不太躁动。」

  19问:经行有什么重要呢?

  答:经行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纾解身心压力的好方法:

  a. 就一般世俗的角度来看,每天早上若能经行一小时,许多慢性疾病会因脚部的运动而有所改善,饭后经行半小时,更有益于消化;常常经行也可以减缓骨胳疏松症。又由于以轻松而觉醒的心来经行,训练久了,内心自然稳定而不再有情绪上的问题,同时自己对抗疾病的免疫力也会增强。

  b. 经行不但可以纾解压力,还可以净化心灵,在《阿含经》中,常常提到佛陀和弟子们在露地经行,在《杂阿含503经》中,佛陀对目揵连说:

  引言:

  「目揵连!若此比丘,昼则经行、若坐,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初夜若坐、经行,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于中夜时,出房外洗足,还入房右胁而卧,足足相累,系念明相,正念、正知,作起思惟;于后夜时,徐觉、徐起,若坐、亦经行,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目揵连!是名比丘殷勤精进。」

  所以,佛弟子们在清晨、白天和初夜要常常经行、晏坐以自净其心。

  c. 经行可以摆脱惛沉和睡眠的障碍来净修其心,还可以很快得到正定和证果。在《根本说有部毗奈耶破僧事》17卷中,宝德长者子问阿难尊者说:

  引言:

  「尊者!云何苾刍,决定修行,早得成就,意得正定?」

  阿难回答:

  「如佛所说,受三摩地,勤苦经行,速得正定。」

  宝德长者子便不断经行,但是用功用过了头,佛陀出来指点他:

  「就像调弦,弦调得太紧或太松,声音都不好听,只有不松不紧才会好听,同样的,修行时不要用功用过了头,也不要太过慢缓,要处中而行。」

  听了佛陀的教导,宝德长者子便以轻松而觉醒的心来修行,很快就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

  d. 值得注意是,阿难尊者也是在有限的时间(一夜)内,透过经行,迅速证得阿罗汉的果位,而不是用静态的禅定。

  20问:什么是开悟?会不会退转?

  答:一旦现证实相,体证身心的无常、无我,便是开悟,此时灭除了「身见」、「戒禁取」、「疑」这三结。这种开悟不会退转。

  21问:总结禅修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答:由于众生根器之不同,而有种种禅修法门的出现,但其基本要点则是一致的,归纳如下:

  a. 要培养觉性(正念正知),使定慧均等。

  b. 要与生活结合,在行住坐卧中磨炼,使能面对顺逆境时,不起贪瞋而维持着平等心。

  c. 注意生活的当下,念念分明,只问耕耘,成果不求自来。

  d. 保持中道,例如,要对自己的一举一动保持觉知,但不可过度专注于一点而忘了周遭。呼吸、行走等要有所规范,但要放轻松。以觉性面对顺逆的境界而不生起贪瞋的心理。这些都是中道的训练,达成的时候便是苦灭的时候。

------------------------------------------------------------------------------------------------------------

更多林崇安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