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51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2日
来源:   作者:常福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51

 

  何谓持戒修福?如来究竟清净是何境界?

  昨天讲到:“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佛制止须菩提“莫作是说”,此处“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其意思很广。说广说狭都可以,当知是人,就是持戒修福的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怎么理解呢?在此世间闻这部经的人,一定是无量劫来修诸善根的,并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是一个求福的人,是一个修慧的人。无量寿经中讲:“清净有戒者,方能闻此法、不能持戒者不能闻此法;清净有戒者,方能闻此法。”清净是无我的意思,这个戒一定是跟般若相应的,佛陀讲的这个清净和我们众生体会的是完全二个样子,我们的清净是眼耳鼻舌身意感官上的清净,佛陀不动眼耳鼻舌身意识了,与众生同为一体,法报化三身四智已经现前;他的识已经转为了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都已经现前,佛陀的清净与如来本性是相应的,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清净;清净有戒者,方能闻此法。佛陀在菩萨戒里面讲了很多这样的话,无量寿经里面也讲了很多这样的话;你看一念生净信者,如来实知实见啊,持戒修福者闻此章句,这部经典只有持戒修福者才能闻得到;证明这个闻绝对不是听到;你看闻此章句,章者其中的四句偈等,四句偈等即可能够开启我们的般若智慧。就能知道持戒修福者,闻此章句即能生信。众生听了这些话,心中有住就会生怀疑,怀疑的根本在于对持戒修福不感兴趣故;就像你本来就是我的爸爸,说我是你的儿子,我自然就会信;如果你本身就不孝已经忘祖了,说你是儿子,你就不会接受,还会说我不是你的儿子。

  持戒为何要勇猛?众生持戒修福与我持戒修福的关系,过去持戒修福与现在持戒修福的关系?

  受戒时一定要发勇猛心去持戒,一切戒当不毁犯;以后会不会犯不知道,但受戒之时一定要发出这种勇猛之心,要非常的清净。如果受戒时你不勇猛还有这样犯犯那样犯犯的念头时,你就不要去受戒了,这个里面是非常微妙的体。当时佛陀讲受戒体的时候是非常圆满的,是从他心地里面出来的,所以持戒修福者闻般若,就是信。我们心中是不是戒律圆满了呢?我们的戒律没有圆满,福德没有圆满,是不是闻般若经得不到呢?不是这样的话。佛陀的圆满是建立在一切处的圆满,也就是我们现在不圆满的那个体,跟佛陀的圆满是相应的,还是在圆满体里面。如果我们没有会到佛意,我们总认为我们现在不圆满,佛陀才圆满,那么我持戒还是没有用。佛陀讲的戒律圆满的时候,那是一念于法界,法界于一念;一时于法界,法界于一时;多与少他是不二的;所以我们现在闻到这部经典呢我们持戒修福必然与佛陀的圆满相应;我们一定要信这一点。金刚经其实也是讲信门;并不是我们讲的行门;你看地藏经一念获得怎样的福田,一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这个一念很重要呢?这一念跟佛心是无二无别的,但是我们除了这一念外,还有一些杂念在里面。虽然我们离佛陀一念圆满的程度很远很远,但是我们还是知道,还是在排斥这些杂念;知道这一念如金子般的功德;对它生起无上的信心。就像你虽然不孝,但还是知道哪个是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在哪个地方;心中对父母升起无上的信心;无论你走到哪里,父母都还是在你心中;所以对你现前微浅的一念升起无上的信心;生起佛的信心。为什么呢因为佛陀般若与持戒之间是通达的。所以我们应该生起圆满的体;也就是我们怎么样让我们的一念变成一片,这一念变成究竟,就是跟佛相应;这一念与我们本性的圆满相应,知道这一念就是我们的圆满心,这一念就是佛的心,而这一念通达于般若之意;一个是跟我们自性相应,一个是跟般若相应,一个是跟佛相应。所以你对这一念生起信心的时候呢,很多不好的东西在你心里边虽然有,但不承认他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就有一个明亮的眼睛;我们有一个智慧在等待,不然呢,你这个智慧失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闻此章句,以何为实?持戒修福的体是什么?

  闻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个持戒修福的人,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乃至于无量劫前在佛前种植善根,不管你是远还是近,你现在在持戒修福,累积善根,或者你久远劫来累积善根;般若之义不是非要很远,佛陀的近和远是没有差别的;只要你把妄识去掉了就没有远近之说;如果没有有住妄识在那个地方,再远也是近,如果你有妄的话再近也是远。“一佛至千佛出世”,如果你会到此的话,远近是没有距离的。这就告诉我们,不管是释迦牟尼佛时代持戒修福,还是我们现在持戒修福是没有差别的;你闻到般若会义的话,此人本身已经不可思议了。我们不知道过去因果的关系啊,闻到这部金刚经你就应该尊重,不管你是刚刚学佛,还者是过去无量劫的持戒修福的善根,你闻到这部金刚经,远与近你都应该升起信心。你不应该说我过去好像没有吧好像不多吧,生出如此众多怀疑迷惑的心理。一般人不通达法义就会从感情上通达了,佛难道能骗我们吗?你应该明白般若,善根,持戒福慧都是一体不二的;从我们自性上面讲你要悟到,佛陀所讲是对于未知之人(没有通达般若之人)而讲次第安一下他们的心,“啊,原来我看到这部金刚经,是无量劫前于无量佛前种植善根所至啊”,因为你不通达于般若,思想又没有证悟,佛陀用这句话来安你的心。第二种通达于般若的人,理解这个是没有障碍了;闻此章句能生信心,你就知道了,原来般若就是持戒修福啊,二者是合一的,不可以把持戒修福分开来。我们众生往往是分开来说,变成法执和我执了;我是一个,法是另一个,对法生出另外一种执著了。你把这个般若经放在手上的时候你悟道一个什么东西呢?你就知道他是体相不二,这个文字,般若之意,与我们相上的持戒修福,应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如果有区别的话,为什么持戒修福能与般若相应呢?相应就是它们之间有关系。打个比方:屋里的电和光的关系:电是看不见的,但是内在存在着,我们无法感知他内在的存在,只能通过他发出的光来感知电的存在,光电其实是表述的一个东西,是不二的。持戒修福与般若也是如此,般若很抽象难以感受,不好把握,但持戒修福其实就是般若,二者是一不是二。

  般若能示现一切法,持戒修福都是佛法,一执著了就变成非法;执著相不了体故。我问你你眼睛看到的各种光,各种明暗变化,哪个东西跟电有关系呢?如果执著相你就麻烦了。原来这些相这些变化把我们心给照出来了,所以我们在持戒修福的时候,都是与阿弥陀佛的般若相应的。原来你这个持戒与修福都是来自于般若啊。所以这个般若是尽现在过去未来。他讲的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出世,是无量劫前在佛面前种植善根,你想一下,是不是现在过去未来的心?你不要以为我现在才看到般若经,你哪一天不在般若里面呢?般若经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实相,尽现在过去未来。现在之心不可得、过去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一切法皆从般若中出,现在过去未来也从般若里面出来。没有般若哪来的现在过去未来的法相呢?所以现在过去未来都在般若体里面,那么我们知道般若就是此相,此相就是般若;这个时候你就了解了我们生活在般若之中,就像龙树菩萨到龙宫里面去看华严境界一样,其实龙宫只是喻说就是华严境界,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那些色声香味触法,一切妙庄严都是其自性的宝藏显现在那里,那个地方完全超言断智了,没有这个身体了,完全是一个法了。

  持戒修福中如何做到一念无住心现前?

  你要是知道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离开般若之法的话,一念无住跟般若相应无住心就现前,无住心现前,你现在过去未来刹那的一念就相应了。原来别人的修福就是你的福,你修的福就是别人的福。因为都从般若里面出来吗?所以别人持戒修福不就是你持戒修福吗?都是般若体吗?既然都是般若体,为什么我们不安住在般若体里面呢?非要住在这个相上面呢?你一念在般若体里面,整个大般若就变成法了,般若能生法故。除了佛法之外,没有另外的般若可得;你不要以为般若之外,还能另外找本书出来。这个书只是一种暗示,知道吧;书是没有相的,要是拿着书又变成一种执著了;佛陀在般若里面给我们讲法,你要懂得这个意思,你心就安了。

  何以金刚经“句句令我们解脱”?何谓真正的无事无修?

  所以呢这部金刚经可以说“句句令我们解脱”,每一句话都通达于法意,每一句话都是般若里面显现出来的,如果你会到了,这是不可思议的。既然持戒修福才能具足般若的话,我们现在的持戒修福和过去的持戒修福是一体的,和一切众生的持戒修福都是一体的,你闻到这个法的时候,你内心中要开显一种智慧;无住的智慧,没有住了,你住在般若里面,都是法里面,现在过去未来本来如是啊,那你还修什么呢?这个时候你就真正的无事无修,得空无相无愿,不可思议境界就现前了。下面看还是持戒修福,我们干什么呢?还是持戒修福啊。什么叫持戒修福遍一切处啊?是般若啊,般若与一切众生心相应啊;持戒修福在你心中感应的是无住体,在外面就是持戒修福之相,什么叫持戒相无住体啊?什么叫修福相?就是利益众生利他相。你以为闻到般若就说我不修了不修了,我坐在房间里睡觉可不可以?那与修福怎么能相应呢?那不是自私自利吗,与持戒怎么相应呢?又怎么能跟般若相应呢?乃至持微浅之戒律,也比不持戒好啊。所以通达般若的人绝对是自利利他的。

  持戒是持众生的戒,修福是修众生的福

  经里经外暗合善根,不管是经里所说还是经外的善根都是合一的。不要我们看了经典就把外面的给放弃了,看到外面的把经里的给放弃了。无住之体,无处不自在,处处没有住,没有任何边执。佛陀在经典里面从头到尾一个是讲持戒体,持戒是持众生的戒,修福是修众生的福;你看无始以来释迦牟尼佛托钵吃饭不就是给众生种福吗?这个福佛陀愿意施,众生愿意受;这个福是佛给的,那我们现在吃饭穿衣睡觉难道离开了佛吗?我们这个福都是佛陀用托钵给我们托出来的;都是佛陀无量劫来把我们摄出来的;他大悲心无非令众生求福、得福、得戒啊。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干什么呢?都是令众生发菩提心、护持善根啊!令众生持戒,能够持五戒,菩萨戒,乃至于出家受比丘戒。这些戒从哪里来的呢?佛陀大威仪清净体,他的摄受力令众生持戒故。所以在外面走路他示现二种体,一个是佛一个就是戒。释迦牟尼佛讲法的目的,一是令众生生善根,一是令众生持戒。千经万论无非令众生般若成就故,般若成就无非就是持戒修福啊。

  果地善根回向,因地发起善根。

  出家人要现清净相,令众生得戒;得戒是般若之体,诸佛是般若之相,此相是利益众生的,此体是成佛的。寺庙安住在这个地方,令众生得戒,令众生得福啊,这个寺庙是何等的重要啊。大寺院的威德,大寺院的庄严相,非常重要,如果大家发菩提心,一定要护持大寺院。

  我为什么发心讲金刚经?

  我为什么发心讲金刚经:因为我觉得大家很执著啊,希望大家能有一种力量出来,让大家心里面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和功德出来,让你们的福德和戒律在心中非常的广大,非常的庄严,威德具足,生出种种强大的力量。你不要认为听听就算了,我发心来讲,希望大家生起这种信心出来。从果地上讲是佛陀会于众生的善根,佛陀的行住坐卧吃饭穿衣睡觉都是会于众生的善根,因地上发起你自性中的光明。我们在发这个戒光、威德之光的时候,五根五力都现前的时候,根就是你的自性,力就是摧毁力。把我们的根就是我们自性中的功德显现出来,你内心中根里面的宝藏出来了;你身上就会发光,就会出现种种的力量。光能照破黑暗,五蕴魔就会断掉;五蕴魔断我相就断;我相断所有法就灭。讲来讲去,三藏十二部经典,不管是佛出世,还是阿弥陀佛再来,包括师父在你面前,寺庙在你面前,最后还是要发起你内心中的本来的宝藏。你内心中的宝藏不能开显出来,你不闻不问;见了寺院也不拜;那怎么办呢?内在的智慧不能打开,因地上的善根不能发起。

  我们应该如何对众生行不言之教?真实之教?

  无量寿经中讲,菩萨荷担如来家业,为之众生负于重担,作众生不请之友,就是说我们主动的跟众生接触。怎么令众生种善根呢?主动,主动并不是找人家说法。我们要威严俱足,走在外面令众生生清净心,这种清净自然跟众生结缘。人家看到你,见到你,闻到你,听到你还有你发出的种种殊胜之大愿,都能感召你内心生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是一种戒光和福德之光,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感召众生的善根爆发。我们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威仪现清净相,不要轻易骂别人,不要感召众生的恶种增长。所以在涅槃经里讲,众生皆具佛性,皆当作佛。任何一个众生都是可以慈悲来感化的;如果你真正发了菩提心,跟般若相应了,一定会有大慈悲心显现。这里的大慈悲心并非老太婆的妇仁慈悲,是你的威德俱足、戒律俱足、福德俱足;然后你在外面走路就可以令众生增长善根。如果你用世俗的情,那就没有办法了。但是一定要给众生讲戒,你不讲戒,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你跟众生讲情再好都没有用的,众生反而堕入情见;所以跟众生没有必要讲那么多。你就是讲戒律或是讲求福足矣,你就是直接的把这些威仪给预别人,行住坐卧时时刻刻都在加持于众生。

  无量的究竟意?

  无量千万亿佛所:无量是什么意思呢?一般认为无量就是很久很久以前。无量就是不可思议,不可思不可议。不可思超越知见,不可议不可辩论;议是辩论之义,思是思维之义。你想一想,超越自己意识的思维,超越口头上的辩论,口上不能说,思想不能思,那是什么?那是究竟圆满的境界啊!无量劫是代表尽现在过去未来的一念心啊,是与般若相应的一念,这一念尽未来际,这一念尽现在际,这一念尽过去际,是究竟的一念,通达的一念,重重无尽大同一体的一念。这一念与你的本心相应了,你的心是无量的。你的心里面有无量诸佛,无量诸佛就在你的一念善根之中,这一念是好难深信的一念。只是你不闻般若之故啊。闻般若这一念只在当下会于本义而已啊;这一念的善根有无量诸佛所安住,色上讲无量诸佛叫色庄严,声香味触法皆清净庄严。大家看过经典就知道,他方国土各有其庄严,如香积国土以香味庄严;饭也香,花也香,水也香,人也香,什么都是香的;一闻到香肚子就饱了,一闻到香智慧大开,一闻到香力量增长,一点点香往大地上一放,整个世界都是香的;简直是不可思议香光庄严。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佛陀庄严国土的根本。我们要是解脱了,我们就会看到,如果你成佛了佛佛相应就知道了。你要知道你这一念持戒忍辱精进,或者色里面持戒,或者声里面持戒,或者香里面持戒,或者味里面持戒,或者触里面持戒,或者法里面持戒,色声香味触法里面都是有无量诸佛安住的地方啊,所以我们持受戒都和佛体相应。

  这一念里都有无量的诸佛,都是相应的。证明要是跟般若相应的话,众生只要这一念足矣。“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如是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你对这一念为什么没有信心还种种怀疑不断呢?只为不闻般若故。你看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修无量劫见人就拜,见人就拜数劫啊。不是说成佛一刹那,枉修无量劫,只此一念信,与佛教相应啊。如果不是我今天告诉你,你什么时候才知道这一念具足般若具足无上德呢?你自己搞一辈子,生生世世可能也搞不到,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于信,没有疑惑的真信;信什么呢?信你自己心中的一念,释迦牟尼佛讲般若并不在他人口中,是在你自己本来的这个体里面,所以闻到这个般若对自己要生起信心。我们不要自贱呢?我们要让自己珍贵起来,发起我们因地,千经万论都是发起我们因地。你看“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这句话通达于般若,是何等的珍贵啊!我现在讲的时候内心中都有无尽的法喜,希望大家从这个里面要能悟到,能悟进去。但是众生无始以来啊,对这个般若为什么不认同呢?为什么不能当下承担呢?他的原因在哪里呢?我执故。你说除了这一念与诸佛心相应,与般若相应,与我们自性清净的体相应之外,你还能找出另一个法是这样子的吗?你再也找不到了。

  为什么要叫我们修福求福呢?怕我们进入断灭啊,众生喜欢断灭,人死了以后就没有了,干么要去做佛事呢?干么要做善事呢?社会上不是说“人死如灯灭,干么要做好事呢?”众生就是顽固的这种知见在哪个地方,自古以来这种习气无比的坚固,它就不知道“火生从哪里生,火灭从哪里灭?”它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一个东西吗?我们总认为火生火灭,不看椤严经就不知道,大家一定要去看看椤严经。众生有来有去,都是个妄执在那个地方。“宁可著于须弥山,不可著于一念空”!我宁愿做一个凡夫成佛,也不做一个阿罗汉去而执空,做一个凡夫我一告诉你,你信了马上可以发起无上的菩提心,就可以解脱,可以顿开佛慧马上进入,但阿罗汉住于空就麻烦了。“小乘比丘要生大乘善信!”

  持戒是令无住于相,持戒是干什么呢?是怕我们执著于相啊。我们犯戒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著相啊;著相即犯戒。所以做福不要著相。为什么不著相为戒呢?因为戒是制止之意,制止一个自私自利的心,一个我的很执著的心。这个福本来就是般若之体,这个福是令我们不著于空而已。不著于空那就是整个的福,不管是现在福过去福未来福,我们都是住在福里面,没有福就没有三千大千世界,没有地球虚空,现在福不过是过去福的相续而已。福是无相的,我们执著于福,有个我见在哪个地方,叫做识,识就是妄见。如果不了解福是个无相无住体,就变成我执;我要得到这个,我要得到那个大福,如是等等,无非我执而已。真正的福是无住之福;如果你不执的话,你就持戒了,戒就在你这个体里面。

  戒在哪里?戒在福中,福在戒中;戒就是福,福就是戒;有戒就有福,有福就有戒;有福的地方只要你无住,戒就在那个地方了;如果你有住就犯戒了是不是?比如我杀生。杀生有戒吗?我不杀生就没有戒了,如果你杀生犯了戒,也没有戒了。不管你杀还是不杀,你不杀没有一个不弑戒的体。我们不杀生的戒在哪里?我们不杀生哪有戒的体呢?哪有戒相呢?我们杀了以后,又有戒在哪里呢?杀了以后你犯了戒了不就没有戒了吗?所以杀了没有戒,我持了也没有戒,所以持犯俱无,这个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你犯了戒你变成有住,你不犯戒就变成无住,就是这么个差别。所以你有住无住就是犯戒持戒。你无住之时就是没有戒,没有戒就无住,无住就是大福啊,所以戒无体故,戒是制止于你自己的妄见、我执。

  为什么讲金刚光明宝戒呢?就是说,持一戒金刚光明宝戒。持戒是令我们不住故,只要你持戒,不住就容易。佛陀讲了很多的戒条,这些戒条本身是无相的,只要你不住你就无相,你住了你就犯戒了。你犯戒了就有相,有相就有住。你无戒就无犯。在家是五戒,五戒不犯就可以了。菩萨戒是讲心戒,心不犯就可以了。比丘戒是指身、口、意,身戒不犯就可以了。有的知道比丘戒持不了可以持菩萨戒。比如晚上不要走夜路,走夜路犯戒,那怎么办呢?在菩萨戒里面,我为了利益众生,不作夜想。比如跟女人讲话超过七句就犯过失,那我跟你讲佛法,生无我想,讲一百句也没有关系。

  可见持戒有开遮之说,遮是跟菩萨道相应的,遮是能止住过失,就是比丘本来要犯戒的,但是我为了要行菩萨道,为利益众生故,可以把你这个开遮住你自己的过失,使你这个过失不生故。就像把种子放在石头上面,它就不会发芽,你转过来把心转无生体,心转掉就可以了。这个遮、止、开、犯要搞清楚,我们犯了没有,我们在遮里面,还是在止里面?开缘是什么意思呢?开缘就是说你不开反而犯戒。比如我们现在穿的这个衣服,就是开,出家人在印度的时候不穿这个衣服,而我们现在穿这个衣服,这就是开。释迦牟尼佛时的一些小戒都已经没有了。再比如我们为了治病而饮药酒,这也叫开缘。一般就小戒开缘,大戒是绝对不会开缘的。根本戒杀盗淫妄不能开缘,重戒常戒都不会开缘,酒戒可以开缘。

  菩萨戒可以通过忏悔,比如我为了给家里人做饭搞肉来吃,我不搞没有办法啊,就可以不断的用菩萨的大愿力来遮。止是什么呢?止是制止,就是不做,这件事不能做我就不做。学戒的人一定要懂得开遮止犯,不然你讲戒没办法讲得圆满。不知开遮止犯者,没条件给人讲,也没有资格跟人家讲戒律,因为你不知道戒重戒轻啊,你不知道该遮该止啊,你不知道众生的根机啊,那你怎么跟人家讲戒呢?所以呢,无住持戒是一种自利,无相修福是利他,自利是为止,修福是观,是给与众生的,是利他的。以此二门堵住非法之门。就是说,修福和持戒是一切大乘经典的二门。这二者结合,福中有戒,戒中有福,福戒就是体相一如。持戒修福在你是心中安立了,此人为正观,为真正跟般若相应的体。除了此般若之外任何一个法门,如果跟止不相应,跟戒福不相应,都属于是非法。

  微浅之福何以入般若?如何于微浅之福上有彻底的安心?为何小小之门可入般若之门?

  此门虽小能入般若故。我们持戒修福这一刹那就是无尽期,我们在此世界做这一点点小小的福,能生起巨大的善根,这种福报不可思议。我们现在都是苦恼的人,但是呢你对这种福生起彻底的安心。释迦牟尼佛讲的法,不管是此是彼,是大是小,它都能给我们安心的。你一旦听到了这个般若之经,一旦知道了福戒就是当下,对福戒充满恭敬和尊重,在戒上面有遮止,你就是一个大富贵的人。此门很小,但是不用你达到种种三昧的境界。佛陀讲法会于大性、中性、小性三种根基。我们是小性的众生,不是大性的根机。但是这里面也有大性的根机,有的人像飞机一样在天上飞,你不让他飞他很痛苦的,所以佛陀讲这个大法给他。一般人就想找一点清静而已,你就给个中等法给他。有的人只想得个人天福报,在此世界安住就可以了,所以就一个小法。小小之门可以进入般若,你五戒具足了,你求福的心已经有了,你种菜啊、做事啊、烧饭啊,这不都是福吗,里面都有戒啊,你不执着了都是戒啊,持戒修福都已经具足了,为什么不安心呢?只要跟般若相应,那你成佛的时间就已经到了,你就等着成佛吧,为什么就是不安心,还有什么求呢?要不你就做菩萨、做大性之人,修寺庙去,你有什么很大的愿望吗?

  福戒单说不能入此般若之门,如果我要福不要戒,有的要戒不要福,有的看到般若说我不执着就可以了,我也不要去修什么福报了,这也是错误的,不可以单说。自利利他要双融,只管自利而不利他也是错误的。如果给人讲法但是不如法行持,一边讲法,另一边吃喝嫖赌,那就麻烦了。虽然给人讲法也有一点福报,性罪还是很大的。所以不可以单说。

  一念阿弥陀佛如何与遍光明相应?与遍十方相应?此一念何情形下与七地菩萨同?何情形下与八地菩萨同?

  一行即是无量行,一戒就是无量戒,一福就是无量福,能了知般若之广。我们念阿弥陀佛,一念与遍光明是相应的,与遍十方是相应的,遍十方又不离此一念。此小行大行会于般若是一念而已。为什么后面讲,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呢。可看出这一念与恒河沙劫周遍法界的一切功德都是相应的。这一念不可思议之妙用。你有持戒修福,与般若一念相应,立即现前。“遍”就是远行,七地菩萨才能够远行。就是说,你在此世界还没有证到八地菩萨,你这一念就已经远行了。如果你经过观照实相现前,就是八地菩萨。就是不管你现在悟不悟到般若,你这一念一定是远行的,这一念是无量的,与七地菩萨是相应的。七地菩萨没有全悟的话,他已经远行了。你悟到远行就是七地菩萨。这个行为里面产生实相现前,就是八地菩萨;如果不信,但是远行,有这一念去做,我不信什么一念遍十方,但是我去做,这一念一定在七地菩萨以下,你没有证到七地菩萨,但是这一念体是已经具足了,你就等着成佛吧,你就等着准备做八地菩萨。只要你持戒、修福,你就会闻到这个佛法般若智慧。从一地到七地菩萨其实就是一念过去的,如果你不闻到尊贵的般若法,只能一念一念的往上走,走到最后面等你的善根成熟,那就时间到了。

  何人身上隐含无量德?以何心能闻般若而即入流?

  众生心中含有无量功德,但是大家都看不到,就象僧人在扫地德在其中;有人有无量德他可以显现在外面,就像我修寺庙,好像常福不错无量功德很大,看的到萨,其实不知道,那些不修寺庙的人,在看门的人,看大殿的人,他身上也具足无量德,但是没有显现出来。我们瞧不起他,我们看到的相,我们就敬佩他,我们对这些没有显现出来的人,我们往往就偏执,不知道他们内心中含着很多的功德,所以我们对他不能生起信心。不能显现出来的人就相当于一地菩萨,一旦他遇到般若的时候,马上就证八地菩萨,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初一地菩萨的时候,闻五十三尊佛立即证八地菩萨,观世音菩萨在一地菩萨闻大悲咒即证八地菩萨,反闻闻自性即开悟。四地菩萨才是阿罗汉,一地菩萨刚刚得到心里面的一种觉性而已,就是刚刚入流,刚刚趋向般若的体,就像持戒跟忍辱一样,三皈体就已经入流,持戒修福的那一刹那其实已经在入流体,信般若的一刹那你已经具足。有人闻般若立即入流,都是以这个心。如果没有这个般若的话,那你入流也不能够显现出来。体上我们不可能有什么差距的,相上面我们是有一些区别。有人得到入流的时候,他内心确实是很安静的,降伏其心啊,要想得无住就要降伏其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怎么如是住呢?无住啊,就是持戒、修福啊。从一地菩萨到七地菩萨的差别是怎么的呢?如果你没有闻到五十三尊佛,也没有闻到大悲咒,像观音菩萨他不闻大悲咒永远在一地菩萨慢慢到二地菩萨……但是他这个一地菩萨的德已经具足了,含在那个地方,他不断的去修不断的去修,他修到二地、三地、四地、……七地菩萨,还是含在那个地方,就是能量已经很大了,一旦闻到般若即得实相解脱。

  你现实中感受到53佛的光明了吗?你能现量体知自己的光明吗?

  所以我们平时持戒修福啊,无非是成就我们因地上的这个德。一直积累就像资粮一样。如果你现在就能闻到般若那趋入的更快。你现在就已经闻到了金刚般若了,你应该趋入了吧?应该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像观世音菩萨一样,观音菩萨遇到阿弥陀佛,闻到大悲咒,就趋入八地菩萨,所以我们一定要遇到佛。我们大悲咒不知道念了多少遍,八十八佛不知道念了多少遍,我现在才知道一点影子,你们闻大悲咒还是不知道大悲咒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就不知道五十三尊佛就是五十三种光明,每尊佛都有无量的光明,光光互照,所以五十三尊佛是互念的,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我人众生,一下就证到八地菩萨。但是你把五十三尊佛在书上面念,确不知道普光佛是叫法身佛、普明佛是报身佛、普净佛是化身佛,叫做佛法僧。你说普光佛在哪里?他是一个总持而已。所以释迦牟尼佛讲五十三尊佛其实就是讲阿弥陀佛的光明,尽虚空遍法界,五十三尊佛常住世间,这个世间就是五十三尊佛光啊。我过去讲过八十八佛,大家有时间再熏习一下。如果你每尊佛观察到了,这个世界不就是大光明藏了吗?佛陀在无量寿经说,佛说阿弥陀佛的光,用一劫时间也说不尽,五十三尊光佛一个大劫八十个小劫四个中劫就是地球坏一次,佛也说不尽啊。

  就像地臧菩萨菩萨一样,释迦牟尼佛也猜测不到地臧菩萨广度众生,已度、今度、未度,已成就、今成就、当成就,无尽的众生,十方世界无尽的地臧菩萨变成一个地臧菩萨,这是什么境界啊?这是华严地藏境界。大悲心就是毗卢遮那佛的报身佛,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大悲心。如果你把佛法展开来以后,我们的心量就大了,智慧就出来了,清静无染。量大了德就大了,福报无量。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不是讲着好玩的,他是让我们的心一下打开了,把你这个小小的边执、我执、烦恼执摈弃了。讲光明的时候,你老是想着黑暗干什么呢?你在想着什么呢,为什么不想着这个地方大光明藏呢?老是回忆着过去那些过失烦恼的东西。过去所有的东西,你想一遍就犯一遍罪。杀盗淫妄这些东西,本来是没有罪体可得,念念不忘记,这些东西本来是水里的月亮,为什么我们会相续的流转下去?只要你无相了无住了,你立即解脱。水里月亮是无相的,无体性,为什么要住呢?是住到你心里面去了。怎么住到心里面去了呢?你不断的回忆它不就住到心里面去了吗?如果你不回忆的话当下不就断了吗?什么罪都没有。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不要执着,它当下就断了。要灭罪,当断其心,心断了罪就灭了。如果你心不知道断,你的罪就灭不掉。你老是想着过去、昨天、前天的事情,那你就昨天的罪全部留在意识里面去了,你的意识在巩固巩固,越来越坚固。识见相生执故,就是说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看到相产生执着,执着以后慢慢执着慢慢执着变成形,形成就变成六道轮回的生死。地狱怎么出来的,你不断的想着恶业,本来恶业是空的,不断的想不断的想,你心中的一个恶业越来越坚固。它先只是一个幻化的,是一个无所谓的。然后不断的想不断的想慢慢就成形,在你心中已经成形了,外面跟你没有关系了,再想再想就变成钢铁一样牢固,然后你死的时候钢铁一样的火城就出来了,那个就叫做你的业报,并不是业报在外面,没有人给你的业报。你就杀父杀母的话,如果你当下空,没有现在未来可得,杀父母的罪都没有。但是我们苦在哪里呢?我们就苦在不断的想这个问题,不断的想现在过去未来的事情,就是现在过去未来的果报不断的在你的八识田中不断的巩固、不断的坚固,然后成形。我们现在看这房子心就是走不过去,有空间的障碍,这就是我们的业报,坚固的执着凝固了;有一天你不断的修,放松了,你就可以过去了。像阿罗汉彻底的把这个世界空掉了,看似在这个地方,一刹那时间就过去了。我们走在地下非常坚硬;佛陀走在这个地上就像走在棉花上一样,是很软的,因为他心中没有执着,外面就是软的。比如你见那个人不喜欢,你就会生烦恼,为什么生烦恼呢?为什么抵触那么大呢?你心中对他执着了当然烦恼了。为什么你见那个人欢喜呢?因为你没有什么执着,你生善想,当然就很舒服了。你对人越恨,执着越大,抵抗力就越大。就像我们走在地上一样,你觉得地上很坚硬,并不是地上硬啊,是你心硬啊,你的心太硬了,执着太重了,所以走在地上都非常痛苦。

  每见到人皆能生福德想即是最大的福德?

  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这个坚固的体从哪里来,从烦恼中生出来,从你执着中来。为什么阿罗汉离地二寸,佛陀走路离地二寸,就像走在空气上面,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从因地上就应该知道,我们要修行,放下我们坚固的执着,过去事不要再想,未来事不要去攀,不要对某一个众生有不好的知见,也没有好的知见,不生善想不生恶想,要生无相想生无住想。就像我的福德一样,我见到你就是我本身的福德,生福德想,一切平等就是福德想,不平等就不叫福德了,就变成我执,建立我相,就有生灭相。

  如来为何来此世间,如何对小小福生出真正极大的信心?

  如来为什么要来这个世间呢?为了令众生持戒修福故,开显众生心中自性的宝藏。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说在无量佛前种诸善根?是因为众生心中非常怯懦,总认为自己是小福啊,不能够生起大的信心,为了鼓动这些人。佛陀知道这个世界无有定法啊,没有一个真正的快乐的体,所以释迦牟尼佛要统摄众生,要让所有的众生成佛,要让所有的众生得般若智慧,他赞美我们,令我们生起信心。他其实是看到我们现在的苦,不管是大长者,还是皇帝,乃至于天上的众生,乃至于大菩萨,佛陀看到的都是苦。因为善还有善,善上有善,菩萨还有度不尽的众生,还有成不完的佛,佛看到菩萨也是苦啊。

  此世界小苦何以能得无量无上之乐?何以对山河大地、兄弟姐妹、般若之法感受不到其尊贵?有感受不到尊贵而得大受用的吗?

  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说,他说慈氏啊,在此世界受点小苦将来受无上之乐!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小苦呢,证明在佛陀的眼里菩萨也苦,也在众生界,他也有一分无明没有破啊。就像极乐世界边地疑城用金子做手铐,也苦啊。就像我们现在在山河大地里面,这么大的功德在我们心中,为什么我们心就不安呢?这个功德我们不认识啊,虽然是金子在我们心中我们也不觉得尊贵啊。般若能生佛法,大家哪里感觉到尊贵呢?山河大地就是菩萨的功德,又有谁在这里安心了呢?我们众生都有父母兄弟姐妹,又有几个人感觉到尊贵呢?现在有很多善知识在面前,又有谁感觉到尊贵呢?那不就是一个我执在作怪吗?所以,不能够会于法,内心中非常怯懦。释迦牟尼佛鼓动他们持戒修福,为令众生不堕空有二法,鼓动十方所有的菩萨、发菩提心的人,都应当来闻这个般若。对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这样说,对他方世界的菩萨也无有差别。大家要知道这山望着那山高的道理,这个世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富贵者,也没有一个真正的贫穷者。所谓贫穷的人,看着很多人更苦,所谓贵者,人上还有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羡慕别人。别人的妻子永远比自己的妻子漂亮,为什么呢?不了解别人的心就很漂亮,如果了解了她的心她就不漂亮了。人跟人之间都是这样的,了解了她以后就不漂亮了。不了解他,那个乞丐你都愿意照顾他,猪狗都摸摸,但是对家里的父母就不尊重,难道父母连猪狗都不如吗?你不了解他的心你就觉得他好啊,太了解他了反而不好。所以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的烦恼经----我对烦恼的证悟:一烦恼即一切烦恼,一念觉即永觉

  人在这个世界上要紧紧记住,烦恼现前的时候,一定要解决,千万不要跑,你跑不掉的,因为一个人的烦恼就代表他一辈子的烦恼,一个地方的烦恼代表一切处的烦恼,你把我这个话永远记住。就是说,你在这个地方的烦恼没有解决,你到别的地方一样有烦恼,这个世界是一样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我跑了这么多地方,我过去小的时候,在农村没有出过门,我就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的,以为外面的人不一样,以为外面的人是好的,所以一天到晚想出来,跑出来以后才知道外面的人跟我们家里面的人是一样的。后来我就心里想,国外的人跟中国人肯定是不一样的,有钱的地方像广东那边的人肯定是都有智慧、都慈悲、都清静,所以呢他就有福报有钱,后来我跟他们接触以后,才知道原来他们的烦恼跟我们一模一样,原来世间上走到任何地方都是一模一样的。我常常告诉别人,你现在有烦恼,你千万不要跑,把它解决以后再跑,你要想跑,先把它解决掉,解决以后你心清静了,你再走。

  一念善付出其少成就何大?平等心的一念具有何功拥有何福?如何由此一念小善成就摩诃般若?

  佛菩萨叫我们修行,怕我们进入到苦里面去,无非是让我们解脱故。因为这部经典是直达于佛,为令一切众生开显自性佛,闻到般若金刚受持持戒修福就通达相应,令我们大小一切众生都同等解脱,不是对某一个众生来讲的。经上讲,为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证明这部经典是大经。但是对所有的人又是那么简单,前面讲此二门虽小能令入般若之门,就是说,小小的这一念善根,可以成就我们的大善故,证明说它的要求并不大,但是这部经典的功德大,成就力非常高,并且这一念与我们的自性相应故。要求非常小,就是付出的少得到的多,所以我们不要把这个尊贵的法给随意舍去了。令众生闻此章句,自灭而求之,众生心里面那个信心就出来了,生起善信,现生中可以断除无量无边劫的罪啊,令我们生起大乘的善信。我们的这个般若智慧的体是不可思议的,令不持者持,令不修者修,唯般若此法能入故。因为不持戒的人能知道持戒有无量的益处啊,对戒马上就生起信心,因为持戒就是般若啊,此般若就是戒啊,无住之体啊。不修福的人知道此福大故,能度无量众生故,这一念无住功德,这一念无住福德,无住平等之心能生无量福。只要你生起这个心出来,你就是不可思议的人。大乘经典甚深广义,只为般若而成就。所有释迦牟尼佛讲的大乘经典,般若之前说,般若之后说,大说小说,广义狭义,都是为了成就般若,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都是为了成就我们现前的这个金刚心。所以你可以看出般若何等的重要,所以不要把般若经给舍去了。南无阿弥陀佛!

返回目录

----------------------------------------------------------------------------------------------------------------

更多常福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