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一、用止治病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4日
来源:   作者:永本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一、用止治病

 

  已说明生病的因缘,现在继续说明,治病的方法。病源不同,治病的方法也有多种不同途径。当然医学是专门的知识,在佛法五明中,也有医方明;在大藏经中,也有相关治病的经典,以对治众生的身病与心病。例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说明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一切有情,所求皆得,诵其神咒,病苦消除。又有《禅病秘要法》,专说关于坐阿练若(寂静处)修禅定的人,身心之种种病魔治法。现在讲的是止观坐禅,举其要而言之:治病方法,不出止观二种方便。所以先说明用「止」治病。

  一、用止治病:云何用止治病相?《小止观》提出四点方法:

  1.但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就是说,身体上某一处有病痛,就将心安止在病处,心不外驰,三日之中,无有异缘,一切病痛都会治好。为什么呢?按佛法来说:心识是我们人生一切果报的主人翁,心如王,病如贼,王有所至处,群贼就会飞迸四散。行人若能将心安止于病处,久而久之,病自消除。

  2.安心脐下,可治病。脐下一寸名忧陀那,又名丹田。脐,就是肚脐,在腹部中央,胎儿初生时,系于胞衣者,谓之脐带。脐带所脱处,就是脐。忧陀那曰丹田,丹田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三说,脐下一寸,即下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二肩之间者,为上丹田。假若行人能止心于丹田,而不散乱,久而久之,就能治病,就是有其他的病,可以治愈。

  3.止心于足下,可治病。不问行住坐卧,都止心于此,就能治病。足下通称为「涌泉穴」,就是脚心的所在。为什么呢?因人之所以会生病,皆因四大不调,四大不调,都是由于心识攀缘向上所致。心动引风,而风动火,火融水,水润身,于是上分调、下分乱,各种病患丛生。也就是因心火上升,致使四大不调。假若安心在下,气血不会逆行、而塞滞于上,四大自然调适,众病自然消除了。古时候,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问他平常的养生之道,他说:他只是每天要睡觉前,以水洗脚而已。假使单洗脚,可以治病;安心于足下,对治病就更为有益了。{67}2004.07.02

  4.知诸法空无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可以治病。心中无事,万法不生,了知诸法虚妄,诸相非相,空无所有,心中不取病患之相,寂然止住,不生一念,对于病就有所治。有一偈语说:「自身有病自心知,自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心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由于心的忆想,鼓作四大,四大不调,故有病生。能够息心和悦,众病就可以痊愈了。

  故《维摩诘经》云:「何为病本?所谓攀缘。如何断缘?谓心无所得。」什么是病的本源?即是攀缘所致。因为攀缘,所以有执着,因有执着而病生。怎样断除攀缘心?谓心无所得。亦即觅心了不可得,心无所著。也就是以上所说,知诸法空无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止」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病,若能善修止法,能治众病。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