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二)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二)
第一段【念佛法门,诸经广赞,论其总贯,略有二途,一普念,二专念,如观佛相海经。佛不思议境界经等。但明普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经。阿閦佛经。无量寿经,特名专念】
都在讲念佛的法门,比方说,我们现在知道的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还有《法华经》、《楞严经》、《大宝集经》、《大集经》。都讲净土法门。这个念佛的方法有二种;一、普念。二、专念。普念者如《观佛相海经》、《佛不可思议经》但明变念。
普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时阿弥陀佛也念,释迦牟尼佛也念、药师佛也念、各大菩萨的名号也念,念一切诸佛菩萨名号,这为普念。
何为专念呢?如专念者,专念阿弥陀佛,专念一佛名字,特名专念。
【今此华严,一多相入,主伴交融,即自即他,亦专亦普,略标五义以贯全经】
华严经讲的是不二法门,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果我们能入法界观,没有分别。诸佛菩萨,众生,本来平等,一和多也是平等的,大和小也是平等的。主和伴也是平等的。所以主伴交融。华藏世界,有重重迭迭的佛刹,有主有伴,什么是主呢?就是说一个佛刹,有一尊佛在教化,为主。比方说我们这个佛刹,释迦牟佛为主。文殊、普贤、弥勒、诸大菩萨、一切大阿罗汉为伴。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主,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诸大菩萨为伴,主伴交融,即自即他,亦专亦普。专念就是普念,普念就是专念。如念一佛就是念多佛,念多佛也是念一佛,没有分别,有分别就不能入法界,就不能入佛的真正的智慧果海。不能开发自己本来的智慧,入法界的人,就没有分别,一分别就是生死,那就不能入法界,所以说,你念一佛,就是念一切佛。五义是把正个华严经,十二本经文,全都包括了。
【一念佛法身。直指众生自性门。二念佛功德。出生诸佛报化门。三念佛名字。成就最腾方便门。第四念毗卢遮那佛,顿入华藏世界门。第五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圆满普贤大愿门。别申问答。欲破群疑。普与见闻。同归一乘云而。】
这个方法是特别殊胜的,念佛法身当下就直指自性,明心见性。首先要明白我们的心性,凡是众生本具佛性,你能念佛法身,就能包括一切行门,包括一切众生的自性,也包括蚂蚁,蚊子的自性,一念就具足了。所以直指众生自性门。
《念佛法身,直指众生自性者。吾人固有之性,湛寂光明,遍周尘刹。诸佛别无所证,全证众生自性耳》。
念佛法身,如何念佛法身呢?直指众生自性,我们能念佛法身,就是一切诸佛,诸大菩萨,一切众生的自性佛,我们都念到了,凡是有灵性的众生,他们的佛性,我们都念到了,如果你能明白念佛的法身,就是什么也不要念了,都包括了,你完全具足,念佛法身全证众生自性耳。什么是自性呢?每个众生本来具足的本性,湛寂光明。湛就是非常清净,没有污染的意思,寂就是定的意思,不生不灭,没有起念,没有造作的意思。我们的自性清净,遍一切处,光明普照。
我们经常在经上见过,在各种佛教书籍上也见过。何为本性,众生的本性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大小、没有方圆、没有颜色、无始无终、广大周遍、清净本然,我们要明白我们本来的自性佛。我们念佛为什么不得力呢?就是没有明白自己的本心,不明白自己的本心上下功夫,所以不得真实利益。所以佛告诉我们,自性是湛寂光明,遍周尘刹,那是我们的本心。
我们平常念佛时,用的都是假心肉团心。以为肉团心是我们的心,或者以为脑袋,思维事物的是我们的本心,这就错了。这心在哪里呢?遍一切处,清净本然,没有生灭,没有方圆,大小之分别,本来无一物,这是我们的本心。我们的本心,抓不着,摸不到,但是它不生不灭,时时存在。怎样能体悟到我们的真心呢?比方说,我们闭上眼睛作观想,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假的,是缘起法,本来性空,无有自性,也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假的,最终会死掉,都是因缘和合而灭,是假有的,是暂有的,是生灭法,不是永恒不变的,当下一观想,什么都没有。我敲三下引謦,大家听到没有,你能听到的听,是谁在听?我们已经都空掉了,那你能听的听,能闻的闻性,那它是谁?一切都空了,敲引謦的声音,你能闻到的闻,它就是我们的佛性,它就是佛,永远也不生,也不灭,不来也不去,也不长也不断,没有休息,永远常住,但是我们就是抓不着,摸不到,但它启用起来,它就有,如果不启用,它就没有,如果在启用时,你用眼观,就在眼。用耳闻,就在耳。用舌尝味,佛性就在舌,用手捉佛性就在手,用脚奔佛性就在脚,用哪在哪。这个佛性,是灵灵不昧的,无时不在无时不有,遍一切处。
你启用它就有,不启用它就无,这本来是自性的变现。如果我们人死了,只能是换了一件衣服一样,它永远不死,比方热了,脱下一件衣服,再换一件。自性本来不生不灭,但是我们众生不认识它,不去启用它,过去古人讲,你认识它就是佛性,你不认识它,它就是精灵,你启用它,就能开发智慧,在一切生活接人待物当中,不执着,不分别,不住着就是佛性的启用,开发本来智慧,消除我们的业障,无明烦恼,这就是佛教的宗旨,也是佛出世的目地,就是叫我们明白本来自性佛,承当我们的自性佛,就是这个道理。
《诸佛别无所证,全证众生自性耳》这句话就全说明了,佛在经上讲过,十方诸佛,别无所证,什么都没有证,只是证到了众生自性,我们如果现在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持咒也好,就要明白,当下的佛性,当下能承当,你自己的佛性,你就是佛,跟佛无二无别,所以佛在菩提树下,成正觉以后,佛说了三句话:“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颠倒执着,不能证得”。所以说佛一出世,就道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我们能一念回光佛性,由如本得,本来具足,不从外求,如不能回归自性本体,那就迷失了本心。所以就不能见自己本来智慧,比方说,我们的身体本是假的,执着它是我,其实那不是我,这个假我是虚幻的,暂时叫它我。真我在哪里呢?真我遍一切处,抓不着,摸不到,我们众生就着住这个我,骂的是我、打的是我、诽谤的是我,所以就起烦恼。起烦恼就造业,就轮回六道。一念不觉,生三种细惑,然后长到六种粗惑,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接触外边六尘,启用心意识,分别执着,就造下无量无边的业障,业障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因为一念无名的妄动,生出贫嗔痴的惑业,如果我们要明白自心,要启用般若智慧,斩断这些无明惑业,所以要从根本心地上起修,开发般若智慧。
现在我们众生迷惑不觉,从事相上去用功,时时着相,我一天念了多少佛号,磕了多少头,放了多少生,拜了多少忏,布施了多少钱财,诵了多少卷经,种了多少福报,成天着到事相上,念念不忘,怎能消业障呢?这样修行,不但不消业障,而且不能了生脱死,不从根本上修行,时时着住事相上以为是修行,这就错了,我们要明白心地,从心地上下功夫,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圆满的,从事相上用功,都是不圆满的。
佛在《金刚经》上讲着相布施其种的福德没福德性,因为不明白道理,没有启发心地般若智慧,你如果不启发智慧做事,那你没有福德性,比方说,你布施佛前一盆花,你就想我布施了一盆花,念念不忘,你就着上了布施的相,着相就是有为法,是生灭法,所布施的福报就太少了,这一盆花的福报,能长一万盆的福报,这一万盆的福报,享受没有了,福报就没有了,所以他没有福德性。如果你不执着他,都空掉了,布施完了,就没有了,三轮体空,我所布施的物是空的,所布施的我,也是空的,所布施的对像也是空的,这为三轮体空,这就是真实的福德性。所作福报无量无边如同虚空,所以说这为有福德性。没有形相,没有一念的执着,你的福报与虚空平等,取不完用不尽。
如果我们修道的人,时时启发般若智慧,智慧比方眼睛,睁着眼睛走路,不会掉到万丈深渊里去。菩萨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没有后面的智慧,前五度如同瞎子。不能称为“般若波罗密”为什么呢?它没有智慧,叫世间法,佛法不离智慧二字。如果前五度启用智慧那才能叫波罗密。所以说一切行门,离不开智慧二字。一切陀罗尼门所说的都是智慧二字,我们不能把智慧丢掉太可惜了,修行不能开发智慧就等于瞎修盲练。不能成佛道。
我们的自性本来是不动的,不生不灭的,如何启用呢?如何庄严佛净土呢?性是心的体,心是性的用,比方说水与波的关系,水比如性,心比如波,波是从水上起,水一动就生波,这个波就是心的作用,水就是性,心性不二,这是心性的关系,当我们念佛时,一念的念头,就是心的作用,但是体是无相的心体,没有生灭,没有来去,虽然无相,但它有妙用,妙用就是心的作用,没有作用就不能开发智慧,虽然念佛就是妙用,观照也是用,没有妙用智慧不开,死水一潭,如冷水泡石,不能开发智慧,必须有妙用。念佛和观照是一体的同时的,但是有人问我。观照是不是妄念呢?其实不然,它是妙用,就是心的作用。有作用才开智慧。
【如来出现品云: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如是。】
菩萨是什么意思呢?菩萨是觉有情,自觉觉他,梵语叫菩提萨陀。中国华语叫觉有情。自己觉悟了然后还要度众生,还没有圆满佛道。“摩诃”为大,就是大菩萨的意思,菩萨摩诃萨,应知道自心,如不能知道自心就不能成佛道。如果觉悟了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念念有佛出世,有佛灭度”。那为什么呢?因为你明白了自心,入了法界。我们为什么入不了法界,是我们没有明白自己的本性,修持功夫不到,被贪嗔痴业障,障住了我们的自性。我们虽然在一真法界里,但是现在不觉悟,不明白心地,就不能开发真智慧。大阿罗汉不明白真正的本性的妙用,他们不能见十方佛刹,所有诸佛,只知道我们世界上有释迦牟尼佛,别的世界有佛,他们都不知道。
南传佛教只知道释迦牟尼佛。寺院里只供养释迦牟尼佛,没有其它的佛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观音都没有不知道)修的是小乘法,最高证得阿罗汉果,他们也不念佛,不知道念佛法门。就是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然后数出入息,一数到十,再从一数到十,这样的来回数息,这叫数息观。这是修的四禅八定。八定修满了,还要修八背舍,然后在修九次地灭尽定,然后证阿罗汉果,所以堕落无为坑。证到有余涅槃。
真正的大乘佛法在中国,我们是大福报,应该作难遭难遇想,大乘佛法讲的是法界,小乘佛法不能入法界,只能破了我执,一念偏空,不能破法执。大乘佛法,是破了法执,才能入法界。大乘佛法是,我法二执同时破掉才能入法界,所以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念念佛出世。何以故,诸佛如来明此心成正觉故,任何诸佛没离此心而成正觉。一切修道者亦复如是,应知自心。
我们众生虽然是业力凡夫,但是我们一念回光,当下承当本来就是佛。参禅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必须明白自心,不明自心修法无益。经恒河沙劫不能成佛,因为你没明自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你没明白本心,怎能成佛呢?永远不能成佛,只能种远因。比方说我们念佛人,不明白自心,只从事上着相修行,只能生中下品,上品没份。
幸亏我们念佛法门靠佛愿力,靠自己的愿力,能往生极乐世界中下品,如果其它法门没有成佛的资格,也没有出三界的希望,因为你没明自心,如明自心当下承当,由如本得,你本来就是佛,所以经上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和佛本来是一体,因为你颠倒执着,不能显现自己自性清净的光明。如明自心一念回光,承当自己的佛性,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不离刹那成佛以竟。华严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初发心时,即是成佛时,真有那样殊胜么?我们现在已经发心了,怎么没成佛呢?因为没明自心,不明当下承当本来佛性,如若当下承当你就是佛,虽然没有真正成圆满的佛,因为我们还有业力障着你,如果我们念念回归自性,念念消除业障,念念开智慧,久而久之业障消尽了,自然成佛。所以我们要有决心,要有耐心来研究华严的义理。
【悉有如来成等正觉。广大周遍,无处不有,不离不断,无有休息。】
一切诸佛成等正觉的时候,他的自性光明,广大周遍,遍一切处,我们的自性佛没有离开,也没有断开,所以说用它就有,不用它就无,比方明镜,你启用他就有,不启用他就没有。他没有断灭永远存在。忽来忽现,汉来汉现,不用它就不现,我们自心从来没有休息过,没有断过,所以我们一启用它,它就存在。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