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明:《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道场尊像念佛正观第五
宋智明:《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道场尊像念佛正观第五
夫观慧三昧者,当以斯观慧之旨,观彼极乐依正,使此心纯熟,心境理一,而直生于彼土也。
晨语:观极乐依正即是佛的法界,凡心入佛境,并使此心纯熟,心境理一,就能直接往生佛的光明之中。
道场正观者,以彼虽达观慧之旨,而六根相对尚留尘境,或有退转故,于道场圣像乃至庄严供具,即与极乐依正一体而观,行人虽未离娑婆,以此心观一故,如已生净土矣!于命终时,莫不感应,且如行人忏悔行事清净道场庄严供事。至于一香一花,岂不即彼三谛之理?若不以此谛理,事事之中正念观察,使胜行有归,则于大乘圆顿之道,不能开显。
晨语:道场正观的妙理所在,在日常之中,以正念观察,使胜行有归,那么,圆顿的大道即能开显。这是非常重视事上的观修,能使理事不二,三昧方能证成。
如彼佛土,有无量一一庄严之具,皆从彼佛初修菩萨行时,因行所感,因行既立,果土现前。故庄严具胜妙无尽。我今观果知因,则知三昧道场一一庄严与彼极乐因果无二,岂不亦各各成大三昧。显诸法门圆融微妙,如极乐土等无差别。亦自即彼精选具为妙身相,身相供事非彼非此非一非多,依正互融显法界理,如诸佛土不可思议,岂可视为土木所成者耶?故知或境或心或身或土,同一受用自在无碍。
晨语:观果知因,事以显理,故道场所行,即是成就三昧的关键所在。重视因行妙观,日臻圆熟,相应一心,胜境现前,则真性妙严,自然成就!
经云:以波罗蜜所生一切宝盖,于一切境界清净解所生一切华帐,无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刚法无碍心所生一切铃纲,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坚固香,周遍佛境界如来座心所生一切宝众妙座,供养佛不懈心所生一切宝幢,解诸法如梦欢喜心所生一切佛所住处宝宫殿,无著善根所生一切宝莲花云等。
晨语:以经为证。说明佛的境界,全是因地的功德所庄严,因此见相即见性,反过来,我们开显自性功德,也即契入佛境。
以是观之,则知极乐依正之境乃是弥陀如来因行所成,今感其果。我此道场既是生净土因,胜劣虽有不同,如海如滴,而其气分岂不与同体耶?因是义故,则道场中六根所对香花灯烛胜幡宝盖一切供具,乃至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诸受用具,一色一香及一微尘,无非三昧,无非法门,皆能使人发乎妙解,悟心证圣,虽未闻音,亦能表现念佛三昧诸大法门,亦即一切生佛之身,境智无碍,亦能与我同行,为真法侣,行人敢轻视之,使不发妙悟俱生彼国,可乎?
晨语:佛境界如海,初心道场观修如水滴,在观修中融入佛光,即相应也。这里点示出了妙观的真正意义,是与密乘中本尊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以圆顿三观而融之,则即是大圆满的自然之修证。
经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义亦若是。
晨语:引经为证。以说明禅智不二成三昧的功德。
能此观,则根境一致,何但我之三业为能修也。又如地狱苦具刀杖剑火,以彼先造恶因所使,皆能摇动为蛇为狗为虫为鸟,穿骨入体,作诸苦事,况道场中诸庄严具,而不依正同源皆解脱法,与我共成三昧者乎?又道场庄严形皆异物,尚能使人发乎妙解,况今所奉尊像,恭敬供养,尽心竭志,如父如母,岂不能令我解脱速生安养?且如一佛二菩萨像置道场中,为的对忏悔之主,余像是伴,总名为正,诸庄严具悉名为依,是则主伴依正,与彼极乐依正,虽粗妙不同,而其像主所有神通愿力,同佛真身,扣之则灵,求之则应,有何差别?既无差别,则于此像岂可但作土木胶漆金彩所成之见,而不作西方极乐大愿相好真身之佛观耶?若于像中不见真身,则其心不一,三昧难成,妙悟不深,失之甚矣!
晨语:阐述道场事相修持的重要性。因此如果修净土宗的人能有一清净的道场,一人或多人一起修行,念佛观修,或有善知识开示,则更为殊胜。另外,了悟此原理,方知密宗坛城的设立之义,依之观修则与真境自然冥合,其成就必速。也可知净土即密乘也。
盖今所见之像,与彼真身实无二致,但以彼佛大慈普遍,于无二身,随机应现,示真示化,或示形象,而我亦眼障尚深,于一法中,所见自异,于佛真身,而谓像耳!
晨语:道场佛像即是真身,如能在观修中悟入,见相即是见佛真身,则必契入报身光明。
则知此像岂实像哉?譬如观经三辈九品接引之佛,随其品位,所遣从胜至劣,各各不同,故知我所见像,实亦当我所见,岂佛慈不普,而示我以像哉?虽然见有不同,皆即弥陀一体,又如经说忏愿求生之心与理相应,先见佛像及化,后能见佛真身。
晨语:所以佛像不是世间的实有之像,乃是佛的真身所在。随着修证的不同,障碍的厚薄,所见自有差别。
又如华严会上,佛体本一,大菩萨众见佛是广大无量天冠庄严舍那之身;三乘见佛是王宫降生老比丘身;我等凡夫故,应见佛是土木所成之身。不尔,云何普贤观经但忏眼罪而得见佛,是知佛本一体,或真或像,实见者自异耳!
晨语:引华严法会而例证。知见有不同,佛无有异。
又昔有人,刻木为母,母身本木,人有借觅于母,或与或吝,木母亦能形喜愠色与真母同。彼世间孝意所感,尚能若是,况我无量大愿神通之佛即真实像,不及木母者乎?
晨语:举木刻之母为例,说明佛于像中的示现感应。也即心性通于一切的妙理。
况古今造像徵验不一,或放光明,或示瑞应,乃至身生舍利,水溺火焚不坏者,载之传记,不可具陈。则我道场像主即是弥陀如来真实色身,而我障故,谓是像耳。纵彼直谓是像,亦能入前像观,从像见真,岂不显同体之妙!
晨语:举造像徵验,示佛像的真实。
经云:佛清净身遍一切处。又云:一切诸法无非佛法,何特此像而非佛乎?
晨语:引经为证。可知念佛之人即在佛清净光明中,一念相应即一念成佛。
或问:离一切相,即名为佛,佛身尚非,何况此像与佛同耶?答:若于相非佛,何止于像,离舍那报身,亦非是佛,若一切非佛,即一切是佛,何非佛耶?
晨语:即相无相,无相而相的妙理。
若知此义,则悟我今所奉尊像不离愿海,具大神力,能摄能受,所有一切四无畏等十八不共大慈大悲常乐我净相好光明,与弥陀全身等无差别,而我于中忏悔行事,当如乞人得近帝王,常怀惭战,畏爱兼抱,渴仰摄受,冀求出离。况复历劫难遇,今既遭逢,岂可轻易使胜行不进自作障难耶?
晨语:像中功德无量,即像事观,全圆性德,个中妙义,证者方知。
又念彼佛,哀悯我故,垂示像身,受我忏悔,既受我忏,则一切重罪定得消灭,必生净土。于是心得欢喜,忽如天廓地清,获得法眼,彼极乐国可如目睹,故知真像一致之说非不甚深,学者宜尽其诚,莫作异解。
晨语:业忏尽时,法眼顿开,则见极乐即目前。这与密乘脱噶光中见佛,或即光明而生净土,同一旨趣。佛佛道同,宗宗归源,如能一门深入,必得成就。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